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5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
《一剪梅》)
17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18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念奴娇大江东去》)
1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
20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21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22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23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24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25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26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李煜:《虞美人》)
27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词《江城子》)
28春色恼人眠不得,
月移花影上栏杆
(王安石《春夜》)
29欲问吴江别来意,
青山明月梦中看
(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
30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薛涛《送友人》)
31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
32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曹丕《短歌行》)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6、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以月份开头的诗句
1、《春雪》——唐代韩愈
二月初惊见草芽。
译文:二月初时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2、《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译文:五月的石榴花盛开,如燃烧之火的艳丽。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4、《塞下曲六首·其一》——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译文:五月的天山仍是大雪纷飞,只有凛冽的寒风,根本看不见盛放的鲜花。
5、《咏柳》——唐代贺知章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译文: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2月字开头的成语大全月字开头的成语大全 :
月明风清、
月黑风高、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月落星沉、
月晕础润、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月明星稀、
月晕而风、
月明千里、
月锻季炼、
月中聚雪、
月下老人、
月晕主风、
月眉星眼、
月貌花庞、
月坠花折、
月缺花残、
月书赤绳、
月地云阶、
月过中秋、
月中折桂、
月落乌啼、
月盈则食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出自宋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白话文释义: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 · 李白《静夜思》
白话文释义: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出自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白话文释义: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白话文释义: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5、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出自唐代:李商隐《霜月》
白话文释义: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关于月亮的浪漫诗句有:
1、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__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译文:仰头凝望着天边,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译文:现在的人未曾见过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却曾经照耀过古人。
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译文: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4、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____范成大《车遥遥篇》
译文:多希望我如星星你如月亮,每一个夜里你我光明洁白的光彩辉映着。
5、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____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译文: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这是押韵的
(一三四押)
我知何益徒垂泪,
爱直兼古人之遗。
吴人以歌其地也,
月落尚留东閤醉。
(双句押韵)
我欲东召龙伯翁,
爱此云山奉养真。
吴儿从此去移家,
月影滉漾开乾坤。
(两句一押)
我有至味非煎烹,
爱僧不爱紫衣僧。
吴王赤斧斫云阵,
月上风微萧洒甚。
希望能帮到你QQ735328469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象与感受。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霜满天”的描写,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华在地而不在天),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不过不象“伴”字外露。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我们从那个仿佛很客观的“对”字当中,似乎可以感觉到舟中的旅人和舟外的景物之间一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里似乎不能忽略“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诗 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回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了。诗人之所以用一句诗来点明钟声的出处,看来不为无因。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笔,“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夜半钟的风习,虽早在《南史》中即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里,成为诗歌意境的点眼,却是张继的创造。在张继同时或以后,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