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吆喝》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从文学的角度来了解北京叫卖口头艺术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文化的感情,促使他们自觉地注意周围的艺术文化。
2学习领悟作者高超的组织材料的写作思路,能将内容较多的东西有序地组织。
3培养学生对口头广告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本文是以地方语言“京白”来写的,和现代汉语有些差异,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及作者对北京的感情是重点之一。
2文章的内容繁多而杂,指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材料安排的有序性,在此基础上形成感悟。
3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注意收集身边的口头吆喝艺术,让学生发挥自我创造能力,创造有新意的口头广告。
课前准备
学生
课前对课文要有充分的预习,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及作者的生平。
教师
一部反映北京二三十年代时期生活情景的VCD**片段(其中包括叫卖吆喝声),以此作为导入课文的材料,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感性认识。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注意里面的小商贩是如何叫卖自己的货物的他们的吆喝声有什么特点你听了有什么感想
(用多媒体投影仪器播放VCD,播放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学生大致回答的是两个特点:声音清脆响亮或吸引人,仿佛在唱歌似的;叫卖的内容合乎自己货物的特点。(教师针对影片中叫卖声的特点对学生的看法做出中肯的评价)
师:同学们可知道,这些吆喝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能够听见了,其实在当时,它就是一种宣传,一种广告,也是一种艺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萧乾的文章《吆喝》,跟着作者一起回到那个时代,感受这种艺术!
(教师简介萧乾的生平,主要介绍他是北京人和其在京求学、居住的阶段)
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吆喝声这些吆喝声是按什么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学生默读,自我思索)
a文章中的吆喝声林林总总,多而且杂,但作者却介绍得有条有理。总的来说,文章写了作者在北京听到的大多数吆喝声,从“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中,可以得知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首先从早到晚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的……到了晚上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其次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吆喝声。
b课文也是按照“引入”(1~3)、“介绍叙述”(4~10)、“评论”(11~14)来安排结构的,脉络清晰。
(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导的方法,导的艺术,把问题留给学生解决,及时总结,切勿包办)
2问题研讨、质疑:
a为什么作者要大量运用“京白”口语罗列这么多的吆喝声,是不是繁冗了些(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后落实情感目标)
要点:作者运用“京白”的艺术语言,一是因为他对北京家乡的热爱,二是因为写的“吆喝”都是当地的口语,用当地语言来写更真实,更有表现力。
b北京街头卖东西的有很多,为什么作者只介绍了其中的几种吆喝,其余的只简单说他们卖什么
要点:因为各种的吆喝声实在太多,没必要一一描述,只要写其中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就可以了,做到有重点、有目的地介绍,主题更突出。
c括号里的句子或词语有什么用
要点:里面的句子、词语是解释前面的方言或起补充说明的,如:“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这里是解释;
“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这里是补充说明,方便了读者对课文的理解。
赏析
1“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此句
2“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这句话也是一句过渡句,用浅显的比喻把街头吆喝声之多巧妙地写出来,又顺其自然地引出晚上的吆喝声。
拓展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分小组到市场或街道、商店等收集有特点的吆喝并记录下来,每一条要注明卖的是什么,有何特点。
作业
1识记字词,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2课后自己编一页《吆喝集》。
3自己为一种商品创造一则吆喝广告。
八年级语文《吆喝》教案二教学目标
1揣摩品味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地方特色;
2欣赏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声,感受民俗文化艺术的魅力;
3 学习本文运用衔接过渡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写法。
4 结合实际情况,搜集当地的民俗习惯和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
揣摩品味语言,体会吆喝声浓郁地方特色和独特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运用衔接过渡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写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初识吆喝。(出示ppt1) 1欣赏“磨剪子戗菜刀”的吆喝视频。
2让学生为之颁奖——“最佳_________奖”,并简要说说理由。
(最佳表演奖、最佳嗓子奖——吆喝者声情并茂,富有艺术性——声乐艺术。
(最佳广告语奖,吆喝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今天,我们将深入探究老北京街头各种各样的吆喝声以及其中体现出来的街巷风情。)
二、寻“吆喝”之声----市井美(民俗风情)
过渡:
请同学们快速跳读全文,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吆喝”声,看看课文的吆喝一共介绍了多少个都涉及了人们生活的哪些方面 (出示ppt2)
1文中哪个行当的吆喝介绍的最多
2 一种物品,一声吆喝,这一声声吆喝,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北京城
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描绘,我的眼前就仿佛出现了一幅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图。同学们的感悟力想象力真强,初读课文,就读出了——热闹的街巷,丰富的物品,特色的小吃,北京人的早晚四季的生活场景。
三、串“吆喝”之文---层次美(井然有序)
过渡:
我们刚才统计过,全文涉及的吆喝达到18种,这么多的吆喝,写作时处理不慎就会显得混乱和松散,那么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使之读来秩序井然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吆喝”。
本文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找出这些语句,看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出示ppt4) ①“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②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③“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 ④“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 ⑤“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将文章分为三部分:1-3段是引出吆喝、4-10段介绍吆喝、11-12段评价吆喝。(板书) 总结作者的写作思路。
四、赏“吆喝”之美---语言美(简洁生动)
过渡:
“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请同学们找出最吸引你,你最感兴趣的吆喝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用“我喜欢的吆喝是_______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出示ppt5)
①“喝了蜜的大柿子。”——拟人,味甜,汁多,个大。吆喝者,卖弄唱腔,自得其乐。 ②“葫芦儿-----冰塔儿”------比喻,不仅吆喝出物品,而且勾画出它晶莹剔透的诱人形象。 ③“就剩两挂儿啦-------夸张,美化自己的货物,抓住顾客的心理。 ④“蒸而又炸呀蒸而又炸。”----在吆喝中全面介绍烧卖的制作过程,突出了“蒸”“炸”的工艺,强调了食物松软香脆的特点,极富诱惑力。
小结:这小小的吆喝真可谓手法多样,贴切生动,修辞有比喻、拟人、对比、夸张;角度也多样——有形有色有味儿,平实中透着儒雅,质朴又不失鲜活。这些吆喝者们,可真称得上是语言大师。
过渡
:老北京的吆喝,京腔京韵,机智幽默,鲜活贴切,极具表现力,再加上吆喝人的个性演绎,那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我们也来试着唱唱,感受一下吆喝人的本领。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各挑选一种吆喝,自己试着编个调子,唱一唱。(出示ppt6)
过渡
讲我们再来听听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感受
八年级语文《吆喝》教案三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运用文中相关词语。
2、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2、揣摩语言,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品味日常生活的动人底蕴,做生活的有心人。
重点、难点
1文章的内容繁多而杂,指导学生将内容较多的东西有序地组织,学习剪裁技巧。
2品味语言,及作者对北京的感情。
3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发挥自我创造能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老北京、音乐视频、吆喝声音材料、课件。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配乐导入( ppt)
二、作者简介
萧乾,蒙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1910年1月27日生,著名记者、作家、杰出的文学翻译家。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最早在西欧进行采访的战地记者,他又是唯一在大陆落叶归根者。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采访,写下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描写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大量通讯和特写。
代表作:长篇小说《梦之谷》、译著《好兵帅克》。晚年曾将《尤利西斯》翻译出来,成为对中国读者的一大贡献。
三、整体感知
1、字词
招徕( ) 铁铉( ) 囿于( ) 隔阂( ) 饽饽( ) 秫秸( )
商贩( ) 吹嘘( ) 吆喝( ) 小钹( ) 荸荠( )
2、读课文前问题
老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作者介绍这些吆喝时遵循了什么样的顺序(或思路)呢
(1)先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介绍:
大清早……白天……到了夜晚……
(2)再按“一年四季”顺序介绍:
春、夏、秋、冬。
3、走进吆喝,感受特色
(1) 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提到的各种叫卖物品,看看这些物品涉及哪些行业
(2)一种物品,一声吆喝,这一声声吆喝,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北京城
4、三读课文、三赏吆喝
一读:体会吆喝的声乐艺术
(1)现在,请大家收回浮想的思绪,进一步来品读吆喝的滋味。人常说,民以食为天,同学们,让我们来看看,哪一句吆喝,让你一听,就口水直流
(2)这小小的吆喝词,真可谓手法多样,贴切生动,比喻、拟人、夸张,写形、写色、写味儿。平实中透着儒雅,质朴又不失鲜活。这些诱人的吆喝,老北京人可不是读出来的,他们是……
唱出来的!
老北京最本色的方言,机智幽默,贴切鲜活,极富表现力,再加上吆喝人的个性演绎,那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我们也来试着唱唱,感受一下吆喝人的本领。
(ppt)播放mp3下载的吆喝声
二读、体察吆喝人的生存状态
这些声乐艺术的创造者,既不是明净雅居中舞文弄墨的专业作家,也不是璀灿灯光下引吭高歌的表演艺术家,他们是一群什么人呢
他们的生活处境是怎么样的呢快速跳读课文,勾画出最能反应吆喝人生活处境的关键词句。
他们从大清早到深夜,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日,走街串巷,肩挑背扛。用心的吆喝也就是多卖两个萝卜,多收入一个铜板。吆喝就是他们苦乐生计的承载。同学们很善于品读文字。从一句吆喝词儿中,就读出了他们艰难困窘的生活处境,读出了他们忙碌艰辛的生存状况。
三读、体味吆喝人的人生境界
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吆喝人,虽然利润微薄,处境艰难,但他们面对生活又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让我们通过第六段这个特写镜头,走进吆喝人的心灵世界。
这是作者写的最详细的一个人物,我们一齐朗读第六段,看看这个卖馄饨的人是如何面对生活的
说说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吆喝人
在这些底层生意人中,拥有这种质朴诚信热情乐观生活态度的决不只是一个人,你看卖柿人自得其乐,卖硬面饽饽的质朴厚道,就是生活没有着落的乞丐也能用一种轻松的自嘲来面对生活的困窘。他们讲究日子再苦也要过得有滋有味儿、有腔有调。处境再难,也决不失了生意人的本分,做人的根本。所以,我们投递的目光决不单单是同情,而是同情中饱含着深深的敬意。作家萧乾曾这样说:“我有的只是一支秃笔,但我要用他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
5、品味京白语言的特色
这么多的吆喝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试着概括出北京吆喝的特点。
(1)以地道的北京口语来写吆喝,多用儿话音,有的押韵,有的采用修辞。
(2)吆喝词有的直呼其名,有的告诉“制作过程”,有的体现“原料价格”,还有的告诉我们“口味 形状”。
这小小的吆喝词,真可谓手法多样,贴切生动,比喻、拟人、夸张,写形、写色、写味儿。平实中透着儒雅,质朴又不失鲜活。
6、在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飘荡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在对老北京街头吆喝声的娓娓介绍中包含着深厚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也包含着对老北京民俗风情和对无忧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同时也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而感到惋惜。
7、按照提示的格式说一说:
Ø 我从这篇文章中感受到了( )
四、放视频歌曲我的故乡是北京及现代广告与老北京的吆喝作对比
五、合作探讨
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 吆喝还有没有作用请具体说说
自己为一种商品创造一则广告。编写一段吆喝,最好能体现出“东北味儿”。
六 、作 业:
观察在街头做生意的人吆喝时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作一个片段描写。200—300字。
中秋节有关的传说:
1、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2、元璋与月饼起义。
据说月饼是在元朝的中秋节吃的。当时,中原绝大多数人民无法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反抗元朝。朱元璋联合各种抵抗力量为起义做准备。
然而,朝鲜法院的官员和士兵进行了非常严密的搜查,很难传递信息。军事家刘伯温想出了一个计划,命令他的下属把“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的纸条藏在蛋糕里,然后派人把它分别送到各地的起义部队,通知他们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的反应。起义当天,各种反叛力量一起响应,如星火燎原。
不久,徐达占领了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非常高兴,急忙把“月饼”的信息传递给口头指示。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所有的士兵和平民都会一起玩得很开心,而在部队出发时用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会作为节日蛋糕送给部长们。从那以后,“月饼”变得更加精致和多样,有像圆盘一样的大月饼,成为极好的礼物。从那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人们中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习俗:
1、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2、吃月饼
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扩展资料
中秋节起源:
最早是起源于古代人们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第二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人民就有了“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就是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中秋节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副副班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汉族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节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娥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娥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的砍下去 。
玉兔捣药
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
玉兔入月宫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 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姊们,到月宫陪伴嫦娥住了!
玄宗漫游月宫
在唐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游夜宫的传说了。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棠羽衣曲”。
月饼的传说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相传当时中原人不甘受蒙古人的统治,有志之士皆思起义抗元, 然欲整合反抗的力量,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一计策散布将有瘟疫的流言,要人们于中秋节买月饼来吃以避祸。大家买了月饼回家后切开一看,里面藏了纸条写着“八月十五夜起义”,于是民众纷纷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月饼因而成为中秋节的应景食物。
中秋节习俗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烧宝塔”
在少数地方,过中秋时有烧宝塔的习俗当夜幕降临,月光遍地,小伙伴们纷纷来到房前屋后的空地,拾来断砖残瓦,堆垒起一座座小宝塔,在一些大空地或广场搭起大型宝塔,类似于主塔,宝塔中空,塞入柴草,这种活动,大人也往往兴致勃勃地前来参与。特别是一些老人,还会在宝塔前摆上小供桌,桌上放着月饼、甜藕、桔子,柚子之类圆形供品,点上香和烛。当所有的宝塔都堆垒好了,有人高喊:“点火哟———”于是,一齐点燃宝塔中的柴草,红红的火焰升腾起来,火花爆响。不一会,一座座宝塔里外烧得通红,十分壮观,好看极了。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爷儿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 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博饼
在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在一个大碗中放入6个股子,根据其中红色点子的多少,有一秀、二举、四进、三红、对堂以及状元6个等级奖项。
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 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扣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八月十五月饼圆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宗时,李靖出征匈奴,于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时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玩花灯·舞火龙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袖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到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油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等等。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
各地的中秋节习俗
求爱·祈子
中秋节,因为有了美妙的月光而富于诗意,月下正是少年男女们踏歌觅偶的最好时光,因而又是追求爱情的节日。少年男女们于月下歌舞嬉戏,见到意中人便可成为配偶。到近代,这类古俗也仍有所存留,富于情趣。
抛帕招亲
福建省有些地区,中秋之夜有抛帕招亲的习俗。是夜,于广场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宫景状,并设玉兔、桂树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欢庆歌舞之后,姑娘们将一些绣着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抛去。如有观众接得的手帕与“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领奖。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交还手帕时,若受“嫦娥”喜欢,则可以戒指相赠。此后,双方可以交友往来,情投者便喜结良缘。
乞月照月爬月
旧时东莞有些妇女相信“月老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无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时,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妇女便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
偷菜求郎
在台湾,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妆饰美丽的女子踏着月光,往别人菜圃中偷摘大葱及蔬菜,偷摘到之后
便预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台湾有“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之谚语。
侗族的偷月亮菜
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
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给这种风俗,取名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指小孩)。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苗族的跳月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团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
苗族的古老传说,月亮是个忠诚憨厚、勤劳勇敢的青年。有个年轻美丽的水清姑娘,她拒绝了来自九十九州九十九个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爱上了月亮。最后,她还经历了太阳制造的种种磨难,终于和月亮幸福地结合一起。
苗族父老为对他们幸福爱情的怀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着月亮的光辉,跳起苗家歌舞,并把这一风俗称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白头之好。
中秋夜,不少地方还盛行着求子之俗。这是古代生育 崇拜的体现。这是因为月属阴、属女性神,同时又有追求爱情的活动,故求子之俗流传于中秋节俗中。而求子之俗各地各不相同。
窃瓜祈子
在湖南的衡阳"中秋晚,有送瓜"一事。凡席丰履原之家,娶妇数年不育者,则亲友举行送瓜,先数日,于菜园中窃冬瓜一个,须令园主不知,以彩色绘成面目,衣服裹于其上若人形。举年长命好者抱之,"鸣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长者置冬瓜于床,以被覆之,门中念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受瓜者设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妇得瓜后,即剖食之。俗传此事最验云"在衡阳,凡是村里结了婚没有生育儿女的人家,"只要人缘好,村里都会有人给他们"送子"。
在湖南的其他地区,也有以瓜送子的习俗,与衡阳类似、中秋节晚上,趁主人赏月不在屋时,要好的邻居就秘密地为他送子。送子的人必须是已经有儿女的人。他们先选中村里最恶的一户人家的瓜圆,从园中偷一只大冬瓜,在瓜上画娃娃的面目,再用一节五寸长的小竹管插入冬瓜腹内,顺着竹管往里灌水,直到灌满为止。送子人将冬瓜藏在主人的被窝中,等主人回房睡觉时用手拉被,冬瓜娃娃一动,水便顺着竹管流了出来,就像小孩尿床一样。而丢瓜的人家一早起来便骂,据说,骂得越凶,将来生的娃娃越健壮。如果第二年真的生了儿女,便要儿女拜送子的人"干爹"、"干妈"。
在贵州也有偷瓜送子的习俗。晚上偷瓜时故意让被偷的人知道,以惹起怒骂,骂得越厉害越好。瓜偷来后,要为它穿上衣服画上眉,装成小孩的形状,敲锣打鼓,用竹舆抬送,送到无子的人家,接受瓜的人必须请送瓜人吃一顿月饼,然后陪伴着瓜睡一夜,第二天早晨将瓜煮熟吃掉,认为从此便能怀孕了。
安徽歙县一带,中秋节时,大人们让稚童愉人家的倭瓜或者连娘带子的子母芋,泥水淋漓地放到新婚人家的被子里,弄得床褥极脏。用这种方式表示送子。有诗说:"送子中秋记美谈,瓜丁芋子总宜男。无辜最惜红绫被,带水拖泥那可堪。"
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来自十点读书会
经历了那么多,武汉终于要重启了。
再看朋友圈,前段时间的消沉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生活归于正常的喜悦。
当然,也有人出现很多棘手的问题。
2020已过去四分之一,很多计划被打乱,让本来就不太顺利的生活又增加了难度。
你是不是正在纠结一件事情?比如很重大的决定。
你是不是也会觉得,老天爷不公平,为什么让那么多磨难降临在我们家?
你是不是开始意识到人生早已进入告别模式,因为疼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接连去世,你却没见上最后一面?
你是不是一个人的时候也会想,人间是个好地方,下辈子再也不来了?
……
可是,抛掉这些不如意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可能是你未曾留意的。
它们或许会让你明白,其实生活还好啦。
- 01 -
某网友在回家的途中,不经意间拍到这样一幕:
一个善良的小男孩,一直可爱的小猫咪,在窃窃私语。
同样可爱的还有这个小朋友,下雨天看到一只猫咪躲在角落,他撑着伞过去给猫咪遮上。
你一个人孤独吗?
那我陪你玩好吗?
- 02 -
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出来溜达,在路上经过一个台阶的时候,孩子的一个动作软化了她的心。
在成为大人之后,就很少去在意那些远去的童真和单纯。
而这些,往往小孩子会教给我们。
- 03 -
某个放学的午后,经过一个路口关卡的时候。
一个背着书包的小朋友悄悄地弯着腰“顺顺利利”过了关卡。
孩子的心是单纯的,他眼中的世界就是单纯的。
人生有很多关卡要过,有的轻松,有的不易。
愿你在过成年人那道关卡时,依然充满好奇,依然不失单纯。
- 04 -
当滑板车遇上小 汽车 ,我怕了。
先溜为敬!
孩童的眼里,世界是神奇的,正是对世界的好奇,他们才渴望长大。
如果岁月催着你成长,那么祝你未来的日子:
白白胖胖,充满希望。
- 05 -
一位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告诉猫咪从家到幼儿园的路要怎么走,希望猫咪能去幼儿园接他。
如果你觉得生活有点糟,看一看身边的宝宝吧。
他们是世界上最天然的治愈神药。
- 06 -
在食堂的一角,有这样一份小美好。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青梅竹马之间的感情,这世界上独一份。
- 07 -
晚上的人行道上,路灯洒下昏黄的光。
两个小朋友牵着狗狗的“手”,愉愉快快地回家去。
一起玩耍,一起回家。
你是我的好朋友,永远都是。
- 08 -
一群小朋友在操场上打篮球,当其中一个孩子运起球准备要上篮的时候,却拿着篮球做起了玩耍的动作。
而其他的孩子也都跟着做起相同的动作,跳成了一列。
视频截图来源微博@路人王篮球
校服、篮球、操场,这是多少男孩子青春开始的地方。
如今,操场的那些少年已长大,手上少了篮球,却多了责任。
因为他们有了更想守护的地方——家。
- 09 -
某网友在出差的路上,在候车室看到这一幕:
一个小女孩对爸爸说:“爸爸,我教你跳舞呀。”
爸爸便跟着孩子学起来。
孩子,不求你大富大贵,只愿你一生平安顺遂。
愿你走自己喜欢的路,爱自己喜欢的人。
等你长大了,或许爸爸会成为背影,妈妈会成为拐杖。
不过没关系,无论你走多远,请你记住:
我们爱你。
没有哪一句话比这句话更真。
- 10 -
学校食堂,一位妈妈喂孩子吃饭的场景被拍下。
左手是生活,右手是希望。
人间烟火再灿烂,不如厨房里的烟火有归属感。
我们都是被妈妈一勺勺餐饭喂大的孩子,所以请记得:
这一生的浪漫和宠溺记得给妈妈留一份。
- 11 -
地铁上,一位爸爸干了一天活,累到睡着了,坐在旁边的儿子掏出一支笔和一张纸,写下这样一句话:
“轻一些,让他多睡会,谢谢。”
多少次,爸爸曾看着我们睡觉,从天黑到天明。
如果可以,我也想做爸爸的守护神,让他睡一个安心的觉。
老爸,如果太辛苦,请记得我也可以是你的依靠。
- 12 -
哪张曾治愈你。
网友晒出了这张。
“我需要抱抱。”
“来!”
摸摸头,不难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13 -
伊斯坦布尔的夜晚,人流窜涌的街道,有个男人手捧鲜花,穿过人群。
热爱生活,无关年龄。
为了避免生活落俗,需要让鲜花住在家里。
给普通的生活上点颜色,日子会好过很多。
- 14 -
疫情期间的某个夜晚,一位大爷戴着口罩在街上拉手风琴,曲子是二战时期前苏联经典歌曲《喀秋莎》。
视频截图来源@菲鸡
歌词描述的是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开故乡去保卫边疆情人的思念。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姑娘唱着明媚的歌曲,
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
她还藏着爱人的书信。
纵然疾风起,人间依然有人浪漫。
- 15 -
街头的一角,老奶奶挽着老爷爷,老爷爷拉着小车。
余光中写给妻子的信:“不要问我心里有没有你,我余光中都是你。”
相守大半生,余生都是你。
在这花花世界、世间万物中,最动人的都是这些细碎的日常。
- 16 -
安徽铜陵的一场商演上,一位爷爷在陪奶奶听歌。
这一幕被拍下之后。令无数网友羡慕。
忽然又想起那首歌: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我终于可以兑现诺言,让你再做回小女孩。
- 17 -
某个吃饭的小店,一对爷爷奶奶点了两份牛肉面,等面上来的时候,爷爷很自然地把面上的牛肉片都夹给了奶奶。
看着奶奶咧着的嘴,就能感受到她有多幸福。
视频截图来源@纨绔小鱼
**《如果芸知道》里有句台词:
我喝白开水,你就喝酒;
我吃饭的时候,你吃肉;
我吃肉的时候,你吃燕窝;
总之咱们家最好吃的东西一定在你肚子里。
我不知什么是最好的,但我认为的最好的都会多分你一些。
- 18 -
某日的清晨,一把年纪的老爷爷骑着三轮车拉着老伴,跟老伙计一起去赶集。
终其一生,谁不愿过这样的小日子。
清贫有时,富贵有时,一声“老伴”,一生相伴。
- 19 -
当流浪猫流浪狗在街上无人照顾时,一个可爱的**姐给它们找来一个纸箱。
让它们紧紧的睡在了一起。
小小爱意,不成敬意。
凛冬之下,愿你们相偎相依,好好活下去。
- 20 -
一只狗狗在喝水,然后对着镜头就笑了起来。
视频截图来源网络
太阳强烈,水波温柔。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狗狗喝口水都觉得超级幸福。
- 21 -
你知道什么是少女心吗?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即使是灰头土脸的水泥车,也要给它穿上粉粉的外套。
- 22 -
医院走廊温馨的一幕,孙子牵着奶奶的手出院。
小时候,是你的大手拉着我的小手一点点长大。
长大后,我想用我的大手牵着你满是皱纹的手一步步回家。
- 23 -
疫情期间,一位老爷爷趁着阳光正好在窗外看书。
如今已是春暖花开,寸寸好光阴都值得好好珍惜。
人间众生,用力生活的人都会闪闪发光。
- 24 -
4月4日,举国志哀的这一刻。
北京街头一位外卖小哥听到防空警报拉响之后,停下车,站在路边默哀。
默哀完毕不禁落泪。
视频截图来源@看看新闻KNEWS
他说:
是啊,幸得有你们,山河无恙。
我会记住这个春天,记住你们。
- 25 -
同一天,同一时间,在广州一所小区幼儿园内。
一名保安独自降下操场的国旗进行悼念。
这一画面被小区一位业主拍了下来。
视频截图来源@看看新闻KNEWS
“这个时代若真有尊严,它从来在民间。”
我普通平凡,默默无闻,可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深深爱着这个国家和这片土地。
- 26 -
过年期间,一位网友无意间在小区墙上看到的几句话。
昨晚做梦不详
写在西墙
太阳一照
化为吉祥
一句简单的话,就是一个祈愿。
尽管过着不太顺利的生活,可还是葆有一颗希望的心。
日日是好日,日日多难得。
▽▽▽
有人说:平常人,平常心,过平平安安的生活。
这些画面没有多惊天动地,都是生活中平平凡凡的画面,但却是平凡中的小美好。
平凡生活里不平凡的生活态度,最令人感动。
是啊,人间烟火,星河远阔。
人生的路,我们才走了一半不到,不能因为当下一个小小的困难,就说人间不值得。
难过了就看点美好的,就没有那么难过了。
诗人马雁说:
一切照常如昨,一切自有它的皎洁与蓬勃。
我们只做一个安生的过路人,等岁月不可待,再将这沸腾的人间还给年轻人。
仅是如此。
希望这些文字和能给你一些治愈的力量,让你还可以再撑一撑,继续好好生活。
愿你以后的生活大起小落,永远都做生活的迷人角色。
文末点个 「在看」 ,给自己一个拥抱吧~
-作者-
习俗:中秋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民间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Ο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 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中秋宴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花灯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舞火龙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等等。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
传说:
嫦娥奔月
无论有多少版本,一点是共通的: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之妻,王母感后羿射日之功,赠之不死仙药。而嫦娥因故吃了仙药,无法逗留地面,飞天奔月而去。
有的版本中仙药是一粒,被嫦娥得之。而更多版本是两粒:人服一粒长生,服二粒成仙。后羿拿回家给嫦娥保管,准备夫妻分食,然而却被意外打破了这个计划。
意外是什么?无数版本的意外让嫦娥的形象在千百年来飘忽不定。有传说是嫦娥因不知详情而全服下;有人说嫦娥是好奇偷食;也人说嫦娥是故意盗之;一种悲伤的说法是后羿冷落嫦娥,嫦娥伤心而去;还有的传说是,后羿的部下蓬蒙趁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时手持宝剑闯入后院,威逼嫦娥交出宝物,嫦娥危急中将宝物吞下……无论如何,这个意外,造就了千古传说中一位最美丽浪漫、也最缥缈不定的月宫佳人。
服下仙药的嫦娥身子渐渐飘离地面,而广邈清冷的天空中,该去哪里呢?抬头望见皎洁的月光,嫦娥终于决定向那轮圆月冉冉飞去。
嫦娥奔月
(附:嫦娥被迫奔月的版本)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一半,能长生不老,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丈夫。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和月饼,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可爱的玉兔,这是民间公认的。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的她想抓住什么压下身子,便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儿当然无法留住嫦娥,随她一起上了月亮,成为神话中一抹可爱温馨的色彩。
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西游记》中也有这只小玉兔任性溜下凡间,还挥舞起捣药杵与孙悟空对战的情节。我们在月夜中抬起头来,也许能从月亮上找到那只可爱的兔子。
附:日本从中国传去这个神话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日本人认为月亮上天天都在过年吗?)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这便是传说的吴刚在伐桂。吴刚砍桂的神话据说是在唐代演绎而成,在民间流传中也有不同版本。
传说吴刚是天庭中的一位粗鲁的天将,被嫦娥的美丽深深吸引。也不顾对方的拒绝,一次又一次地跑到月宫纠缠。嫦娥不堪其扰,于是指向月中桂树说,它枝条太长了,今夜你若能将它砍断,便答应你的追求。吴刚心花怒放,心想这算什么难题,抡起斧头就砍。可每次拔出斧头,桂树的树身便恢复如初。于是他一斧又一斧地砍,桂树总是不断。一至砍到今天。
也有传说中吴刚是位凡人: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株五百丈的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地砍下去。
月饼传说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元朝末年,汉人打算团结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 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无锡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红烧玫瑰糖芋头,据说也与此有关。相传蒙古灭宋之后,民族压迫深重,汉人时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约好中秋之夜一齐动手。为了厌胜,人们要吃红烧芋头,象征“鞑子”人头落地,这就是现在中秋节吃糖芋头的来历。
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潮人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极了,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相约举事的纸条,放在月饼馅子里。潮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因此每至中秋,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诗句: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北京 街头的月季花
街头的月季都开了,北京的夏天才算真正开始了。这样的马路,车儿们开过去心情一定也是美丽的。不禁感慨,北京真是一座浪漫迷人的城市。
月季是北京市的市花,从街树荫荫的夏天第一次开花开始,一直到雪花飞飞的冬天,北京街头常常有月季绽放。
月季是玫瑰中的一种,我喜欢玫瑰,尤其喜欢月季。喜欢“月季”这个名字,感觉瘦瘦的,相比牡丹,多了一份清高,相比茉莉,多了一份绚丽。月季花姿秀美,花色绮丽,被称为“花中皇后”,象征着真挚的爱情。
月季属常绿或半常绿直立灌木,枝梢开张,肆意生长;具倒钩状皮刺,剪插时需小心扎手;小叶3-5枚,叶面平滑光亮,端尖,缘有锐锯齿;花单生,或数朵簇生。花形、花色、蕾形、花瓣数均因品种而异,有重瓣、半重瓣和单瓣之分,多为重瓣,花色丰富多彩,有红、黄、紫、粉、白、棕、黑和复色,有些品种花瓣上还具有不同的斑点、条纹或彩晕,多数具芳香。
月季种类主要有小月季、月月红、变色月季、切花玫瑰等等,常用在各种礼仪场合。因为象征着爱情,也在各种节日被人们广泛使用,是最受欢迎的大众花卉。不同的花色、形状、支数、也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夏天的月季是随和的,也是风流的,常常开在绿草如茵地方,或者苍翠的银杏树下。单株月季在花蕾衬托下站在微风中,婷婷玉立,多株月季相拥时争相向上生长。月季身上淡淡的清香,犹如幽微的女人体香,一阵风过,飘然而至,沁人心脾。如此美妙的风流,又如一个妙龄少女羞羞怯怯。不像牡丹的雍容华贵、荷花的清新脱俗,却以自己独特的妩媚、冷静的姿态、怡人的香气和独立的清高站成另一种磨样。总让人忍不住要早起,要走出去。高大密实的月季盛开在公路隔离带中间,上班的路途也变得像去野外郊游,令人心情舒畅。这个季节的月季是热情洋溢的,随风向路人颔首致意。
冬天雪中月季最是妖娆,亭亭的花瓣,洁白的雪花。点点情愫无处不勾动人的心弦,一种低徊的神韵。想像一下,洁白的雪映衬着娇艳的月季,雪是冷的,月季带刺,给人以一种冷美人的气质。有时,“冷”也是一种气质,尤其是那种外表冷淡,内心温暖的人。就像“纯白无暇,温柔芬芳,你洗的衣服有你的模样;满身是汗,脱了又穿,你总嫌我脏。以后我们的孩子会像谁呢。”多么美好而令人欢喜。
一直以为月季是一种很浪漫的花树,没想到北京街头常常有月季绽放,很意外,很惊喜。北京也是这样一座城市,会给人很多惊喜。愿美好的生活月季一路随行。
工作平平淡淡,生活平平常常的,没有太多烦恼,也不觉得特别有意思,明明知道生活本来如此,有时候可能是小女人情怀吧,稍稍会有点厌倦日复一日的工作和忙碌,偶尔做个不太切实际的梦,想着能出去散散心,自由行走一番,然后带着累累满足回到大都市重新开始忙碌和跋涉。
城市里难得见到令人怦然心动的风景,但昨天下午在街头看到一对青年男女,忽然觉得眼前一亮,就像见到了久违了而又教很多人朝思暮想的风景,心里涌起一阵温暖,我只是一个远远看见他们的陌路人,但却因为看到他们而笑了,笑得很真。
那是两个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来到北京不很久的男女,约莫二十多岁,举止穿着透着淳朴而青涩的气息,虽然天气炎热,两个人都穿着比较厚的外套,应该在来到这里之前没有料到北京的夏天会如此溽热,大概没有做足准备。
西单大街上人来人往,他俩在人群里毫不起眼。我在那里等人,目光落在了这一对年轻人身上。两个人肩并肩走在人群里,偶尔朝林林总总的各式店铺望一眼,女孩笑笑,男孩也笑笑,两人继续往前走。大概走过了三五家店铺,有一家服装店正在促销,人声鼎沸,导购员的叫卖声此起彼伏,门口的标牌上写着醒目的大字:一件19元,两件35元,标牌下面码放着花花碌碌的小T恤。
女孩走到那里停住了,随手拿了一件白色的T恤,看了又看,换了一件蓝色的,拿起来照着男孩的身子比划,看得出来她是想要给男孩买那件T恤。男孩赶紧把T恤接过去放下,拿了另一件粉红色的起来,照着女孩的身子比划。他们在说话,随后是促销员说着什么将男孩子手里的T恤要过去扔在摊位上,她显然觉得这两个人应该不是主顾。
两个人离开服装店走了几步,女孩又转身回去,重新拿起那件蓝色T恤,看样子是要买下来了。导购员也换了笑脸,笑嘻嘻说着什么。男孩将女孩手里的T恤拿过去放下,又拿起那件粉红色T恤,随后两个人说得有点像争执,但看得出来是在互相推让,两个人都想为对方买一件T恤。
两个人的推让持续了几分钟,导购员又不耐烦了,把两人手里的T恤都要了过去。两个人又走到街边站在栏杆边上说着什么,偶尔指指对面店铺。男孩子从口袋里掏出个小钱包,看了看里面,径直走到那家服装店,拿了那件粉红色T恤,仔细数了一堆零钱交给导购员,笑盈盈地拿着衣服朝女孩走去。这件T恤买得不容易,男孩面色变得酡红。
女孩显得特别高兴,拿着T恤翻过来复过去看,干脆把身上的厚衣服脱下来,将那件T恤套在一件月白小衫上,不住朝自己身上看,还拉着男孩瞧她身上的衣服。男孩不住点头,满脸堆笑,帮她掖了掖露出来的汗衫领子。看着那一对小青年,我忽然想起了小时候过年的情形,一件小小的衣服会让那时候的孩子盼望很久,开心很久,满足很久,能给孩子们最淳朴的满足和幸福,长大以后吃穿不愁了,那些盼望、开心和幸福着的淳朴日子却成了再也不会回来的奢求。
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这回是女孩掏出钱包来,不顾男孩的阻拦,跑到店铺里买下了那件蓝色T恤,回到栏杆边,硬叫男孩脱了衣服将T恤换上,人来人往的街头,男孩的光脊梁显得特别扎眼,几秒钟之后,两个人穿着新买的T恤,俨然成了人流中一对穿着情侣衫的小青年。大概三十块钱算得他们一笔不小的开销,俩人一边走,一边在算,渐渐走远,一路走过去,脸上却挂着美好的笑,两只手也拉到了一起。
溽热的下午,我望着渐行渐远的两个小青年,背着鼓囊囊的包,穿着新买的T恤,就像走上了一段新的旅程,看到这样一幕,让人觉得温暖。也许很少人能明白他们的生活,也就体会不到他们心里那一刻的幸福和快乐。我觉得我看见了真正的爱情,两个可能刚刚来到北京开拓生活的年轻人,彼此爱着,用简简单单的生活,为自己写下真真切切的幸福青春。
什么是爱情?一个男人心里装着一个女人,一个女人心里装着这个男人,彼此把心给了对方,也把喜怒哀乐丢给对方,男人将能给予的都给她,不介意多少;女人把能想到的都给他,不吝惜半分,对方小小的付出能给自己大大的满足,这就是爱情,只不过很多人没想到罢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