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 张海迪
贝多芬的生平
1770年12月17日,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在德国波恩的教堂受洗礼。在贝多芬诞生的时候,波恩是人口不满三万的小城。城东靠莱茵河,城北群山连绵绿葱葱。《梦幻曲》的作者舒曼曾写道:“……当莱茵河上的船路过此地,外国人问巨人的名字时,每个孩童都能回答——那是贝多芬。船上的外国人还以为这是一个德国皇帝的名字”。舒曼的最后一句话对于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来说,已是事过境迁。因为,现在贝多芬是属于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他的《命运》,知道他的《英雄》,知道他的《热情》、《悲怆》,知道创造者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贝多芬的时代,波恩是科隆选候的宫廷所在地。贝多芬的祖父路德维希(1712—1773)曾任宫廷乐长。贝多芬的父亲约翰(约1740—1792)也在宫廷乐团唱歌、拉小提琴,1756年成为宫廷乐师。由于收入微薄,他还教私人学生和演奏钢琴以维持生计。贝多芬的母亲玛丽亚·玛格达勒挪(1746—1787)是宫廷厨师长的女儿。他们生了五个男孩、两个女孩,但是长大成人的唯有贝多芬和他的两个弟弟。
贝多芬自幼从父学钢琴,很早就显示了他的音乐才能。1778年3月26日,七岁的贝多芬第一次在演奏会上表演。当时他弹了一首钢琴协奏曲。还参加三重奏曲的演出。少年时期对贝多芬影响最大的教师是德国作曲家、波恩的宫廷管风琴乐师聂费(1748—1798)。从1781年开始,聂费教贝多芬钢琴、管风琴、作曲,给贝多芬讲解巴赫的作品风格。聂费写过一篇介绍贝多芬的报道,发表在1783年3月的《音乐杂志》。文中写道:“他是十一岁的少年,才能卓越,前途远大。他的钢琴演奏极其灵巧有力,视奏能力出类拔萃。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他几乎全部都能得心应手地弹下来……现在,聂费氏使贝多芬受到作曲训练。为了鼓励他作曲,在曼海姆出版了由他谱写的有进行曲主题九个变奏的钢琴曲。这位年轻的天才有资格接受提供给他去旅行的资助。倘若今后他仍然象现在那样不断取得进步,他必然会成为第二个莫扎特。”这个报道证明聂费很有眼力,也说明贝多芬在当时已显示出不同凡响的音乐才能。报道中提到的岁数比贝多芬的实际岁数小,这是因为贝多芬的父亲在贝多芬第一次演出时,说他是只有“六岁”(实际上是七岁零三个月)的音乐神童。为此,连贝多芬自己也一直把自己的岁数少算了两岁。在这一年,贝多芬作于1782—1783年的三首钢琴曲《选候奏鸣曲》在施派尔的博斯勒社出版。同年出版的作品还有回旋曲和歌曲各一首。
1784年2月,贝多芬开始担任宫廷乐师。
1787年4月上旬,他第一次来到维也纳,听到了莫扎特的演奏。但是不到半个月,母亲病危的消息使贝多芬不得不急忙赶回波恩。不久母亲病逝。贝多芬充满感情地在一封信中写道:“对我来讲,她是非常好的母亲,我热爱母亲,她是我最好的朋友。”由于父亲酗酒的恶习在母亲去世后变本加厉,他不再照管家族。沉重的生活担子落到了不满十七岁的贝多芬肩上。他必须战胜贫困,代替父亲养活两个弟弟。1788年贝多芬到宫廷剧场任中提琴乐师,翌年从宫廷领取父亲的一半薪金和原来支付给父亲的小麦。贝多芬就用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了这个家庭。生活是一场没有侥幸的战斗。贝多芬受到现实生活的猛烈冲击,但是青年贝多芬毅然挑起重担,迎着风浪,迈开大步向前走去。
1789年5月,贝多芬与任宫廷乐师的知友赖歇尔一起进入波恩大学。贝多芬象海绵那样从莱辛、歌德、席勒的著作里吸取养料。贝多芬与波恩的名门布罗伊宁一家有亲密往来。从聚集在布罗伊宁家的年轻艺术家那里贝多芬获得了有关文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丰富知识,他还结识了一位名叫瓦尔德施泰因(1762—1823)的朋友。
1792年7月,奥地利大作曲家海顿从伦敦归国途中来到波恩。宫廷乐师们邀请他参加在郊外戈德斯贝格举行的朝餐会。这时,贝多芬把自己作曲的康塔塔拿出来请海顿教正。海顿看后,答应在维也纳教他作曲。在瓦尔德施泰因的热心帮助下,科隆选侯同意给贝多芬一年假期,让他到维也纳深造。临别前瓦尔德施泰因在贝多芬的纪念册上写道:“愿你以孜孜不倦的努力,从海顿手中接受莫扎特的精神。”
1792年11月10日左右,贝多芬到达维也纳,师从海顿学对位法。现在还保存着的贝多芬当年所做的习题有二百四十五曲,其中经过海顿改正的有四十二曲。1794年1月海顿离开维也纳后,贝多芬爱学于圣施蒂芬大教堂乐长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尔。这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用自己编著的《作曲法基本教程》给贝多芬当教材。在这位严师指导下贝多芬在十四个月中写出的习作有《降E大调钢琴三重奏曲》,以及未完成的《C大调第一交响曲》初稿。除这两位老师之外,在1793年8月至1794年5月底,贝多芬还师从约翰·申克学作曲。
1794年3月,波恩宫廷不再给贝多芬寄去本来就不够开支的生活费用。贝多芬只得通过演出、教私人学生、出版作品以维持生计。1795年他在名钢琴家云集的维也纳首次登台演奏并以最出色的钢琴家活跃在乐坛上。同年贝多芬自费出版了《钢琴三重奏曲三部》。这时他的两个弟弟先后来到维也纳,为了他们,贝多芬不能不考虑经济收入问题。贝多芬的某些管弦乐舞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例如《小步舞曲十二首》和《德意志舞曲十二首》是为1795年11月22日美术家年金协会主办的假面舞会而作,他用此收入来维持三兄弟的生活。
1800年4月2日,贝多芬第一次举行个人音乐会。曲目除莫扎特的交响曲、海顿清唱剧中的咏叹调外,还演出了经过修订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同年完成的《第一交响曲》、《降E大调七重奏曲》,以及贝多芬本人的钢琴即兴演奏。贝多芬作为作曲家的地位,从这时开始巩固下来。翌年他创作了《月光奏鸣曲》、《田园奏鸣曲》以及《小提琴奏鸣曲“春”》等名作。
1802年10月6日和10月10日,贝多芬在维也纳近郊的小镇海利根施塔特写了两封遗嘱给他的两个弟弟,要求他们在他死后开拆。对于音乐家来说比脉博的跳动更重要的听觉显著恶化,给贝多芬以致命性的打击,使他感到绝望,感到极端孤独,甚至想到自杀而写下遗嘱。然而,即使身处逆境,贝多芬仍然在祝愿人们的幸福。10月6日的遗嘱的结束语写道:“我是值得你们思念的,因为我在世时常思念你们,想使你们幸福。但愿你们幸福!”正如有的评论家指出:与其说海利根施塔特遗书是贝多芬遇到危机的产物,不如说遗书是贝多芬克服危机的证词。他曾被致命性的听觉毛病折磨得痛苦不堪,一时甚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作为作曲家的责任感使他醒悟,毅然决然要为与命运搏斗而复活——这种情节过程正是“《英雄交响曲》的文学性的原型”,是贝多芬戏剧性创作风格的基本原理。
1802年写遗嘱的时期,贝多芬完成了《小提琴鸣奏曲三首》和《钢琴奏鸣曲三首》,后者包括《暴风雨奏鸣曲》。翌年夏季他埋头创作《英雄交响曲》,完成《第三钢琴协奏曲》。1804年谱写《瓦尔德施泰因奏鸣曲》。1805年完成《热情奏鸣曲》、和歌剧《列奥诺拉》。第二年是《小提琴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和《第四交响曲》。1807—1808年是《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柯里奥兰序曲》、《列奥诺勒拉序曲第一首》。1809年创作《第五“皇帝”协奏曲》。翌年为歌德的悲剧《哀格蒙特》写下同名序曲及其他配乐九曲,完成《告别奏鸣曲》。从以上罗列的部分曲目即可以看出,写下海利根施塔特遗书之后的几年里,贝多芬如同砸断铁锁链的普罗米修斯,他的创造力爆发出生命的火花,写下一部部名作。而这些作品,都充满着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的信念。
贝多芬的晚年悲惨凄凉。为了争取做侄儿卡尔的监护人,他跟弟媳打了四年半官司。而后,卡尔却不断给贝多芬增添痛苦。1820年后,贝多芬双耳完全失聪,但他依然讴歌欢乐。
1824年2月,贝多芬完成以席勒的诗句谱曲的《欢乐颂》结束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同年还完成巨著《庄严弥撒曲》。晚年完成的代表作尚有最后的五部钢琴奏鸣曲与六部弦乐四重奏曲等。
1827年2月27日,因肝硬化症而卧床三个月的贝多芬,接受了第四次取腹水的手术。他知道死神已经逼近。3月23日,他对在身边的友人布罗伊宁和私人秘书兴德勒用拉丁语说:“啊!朋友,喝采吧,喜剧已经结束。”3月24日,医生告诉贝多芬最后的时刻即将到来。从这一天夜晚起,贝多芬陷入昏迷状态。
1827年3月26日下午五时左右大雨夹杂雪花猛落。五时四十五分一阵春雷轰响,闪电照亮了灰暗的房间。贝多芬突然睁开眼睛,举起紧握拳头的右手。几秒钟之后他放下右手,这时贝多芬已经离开了人间。
贝多芬的葬礼在1827年3月29日下午三时举行,灵柩由歌唱家们抬起,八位乐长拿住覆盖灵柩的布端。舒柏特、采尔尼等人在灵柩两侧手握松明树枝的火把护送。约两万名维也纳市民先到贝多芬在维也纳的最早居住处,阿尔查大街的教堂举行安魂仪式。这时演唱了蔡弗里德所作的十六声部无伴奏合唱曲《主啊,解放我们》。接着用四匹马拖的马车把灵柩运到韦林格墓地。在墓地进口处,演员安舒茨宣读了贝多芬生前好友、奥地利著名戏剧家格里尔帕策写的悼词。然后灵柩被搬到坟地,与预先准备的三只月桂冠一起埋葬。1888年,贝多芬的遗骨与舒柏特的遗体一起移到维也纳中央公墓,跟其他音乐家安息在一块儿。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斯妄真理。”贝多芬的一生证明了他二十二岁时记下的这句名言。贝多芬是一切热爱生活、热爱光明、热爱和平、热爱真理的人的知心朋友。贝多芬的音乐不断地给人们增添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贝多芬的音乐,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最珍贵的精神食粮。
不服命运安排的贝多芬
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音乐家,最著名的是贝多芬。因为他是世界公认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因为他是人类同厄运进行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典范。
命运有时是很会捉弄人的,它让人不寒而栗,它无常,它冷酷,它神出鬼没,它没有任何的同情心,它蛮不讲理。
正当贝多芬带着维也纳天才音乐家莫扎特的赞扬“不久将扬名世界”,踌躇满志地想去掀开音乐史上新的一页的时候,命运之神,开始同这位风华正茂的年轻音乐家开起了玩笑。命运之神,当然知道贝多芬是和最美妙的声音分不开的,但它偏偏要他和任何声音都拉开距离。
命运之神,开始用无休无止的“嗡嗡”声来彻底搅乱贝多芬的听觉神经。敏感的贝多芬已预感到了一个寂静的世界即将来到自己的身边。他整个年轻的心灵中被恐惧、痛苦、忧伤和愤怒所充满。他来到无人的旷野中,对着上苍,对着万古不语的茫茫星空,撕扯着自己的头发,悲愤地呐喊,请求上帝垂怜于自己,愤怒地诅咒,诅咒命运之神的不公。他没有勇气在人们面前承认自己将是聋子,没有勇气接受朋友们的安慰与同情,更没有勇气面对仇敌们的讥讽与嘲弄。他离开了城市,离开了人群,离开了各种各样的聚会,也离开了本已和自己结下不解之缘的音乐,一个人忍受着内心的巨大痛苦,来到了维也纳郊外的一个小村庄。在这里,他变得越来越软弱,越来越无奈,越来越悲观厌世。最后贝多芬想到了死。
这是1802年10月的一天,秋风萧瑟,草木凋零。贝多芬来到这个叫海利根的小村庄已经足有半年了。半年时间里,为音乐而生的贝多芬竟然没有和音乐发生过任何关系,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他拿起笔,想留下他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的文字。在死之前,他要把自己所经历的精神上的痛苦,自己在生与死之间进行的苦苦挣扎告诉世人。
“哦,你们把我当作或把我说成是心怀怨恨、疯狂或愤世嫉俗的人,你们真是误解我了!你们怎能知道在那些现象之下的隐秘原因。从孩提时,我的心和我的精神就对善良的意愿怀有一种多情和善感。我总是准备去完成一番伟大的壮举。但是现在我已陷入绝望的境况中,那是由于无知的医生使我病情加剧,年复一年,他们骗我空存好转的希望,最后让我面对着的是一种不可医治的绝症。我生就一种火一般热情的气质,甚至热衷于社交活动,可我却过早地被迫同人隔绝,过着孑然一身,孤孤单单的日子。有时候,我也萌发过战胜这一切的念头,但是,它总是被令我感到双重悲惨的残废的听觉顶了回来。我可不能对人家说:‘你们大声讲吧,放开嗓子叫吧,因为我是聋子!’啊,我怎能让人知道我的听觉出了毛病呢?听觉于我本应比别人更为完善的,先前我的听觉在音乐界也的确是个佼佼者啊。我可不能这样对人家说哟。我不幸的遭遇最使我感到加倍痛苦的,这是它引导我走向孤独,不可能有朋友跟我重修旧好,没有相互倾吐衷肠的长谈,没有思想上的交流,社会不再需要我了。我真像一个亡命者在这里苦熬着岁月。当我走近一群人,一阵战栗便布满了我全身,因为我唯恐别人发觉我是个聋子。”
“因此我最近在乡下住了半年。我的高明医生劝我尽量保护我的听觉,这正合我现在的心意。不过有时候当我怀着一种要求社交的冲动,我就无法克制自己了。当站在我身旁的人听到远处阵阵笛声而我一无所闻,或者,当他听见牧童在歌唱我却听不见时,这是一种何等忍气吞声的事啊。这样一类经历几乎使我陷入了绝望的境地:无需再犹豫了,我已经到了结束我的生命的边缘。”
然而,贝多芬毕竟是贝多芬。他有博大的胸怀,他有深邃的思想,他有倔强的性格,他有蔑视一切的勇气,他有他的伟大的使命。多少次痛苦的思索后,他终于醒悟:“假如我什么都没有创作就离开这世界,这是不可想象的。……我不能再忍受了,我要同命运搏斗,它不会征服我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决定向命运挑战。他受伤的心灵在慢慢痊愈,外来的灾难开始转变成贝多芬内在的一种力量。耳朵聋了,但贝多芬用心抓住了人类精神上最崇高的声音。听不到声音了,但贝多芬的音乐思想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丰富深刻。在贝多芬以后的音乐创作中,我们所看到所听到的,是一种崭新而坚定的手法,深切而纯洁的景象。
1803年,贝多芬继他的《英雄变奏曲》之后,完成了著名的《英雄交响曲》。这部作品无异于贝多芬的一部自传,它向世人宣告:不服从命运安排的英雄,在同命运的抗争中,战胜了命运。
1807年,贝多芬创作完成《命运交响曲》。这部又叫《胜利交响曲》的作品,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同厄运进行顽强搏斗,终于获得胜利的历程。凶恶的命运之神在敲门,但不要害怕,更不要屈服,昂起头,挺起胸,握紧拳头,搏击,搏击,再搏击,胜利属于坚强不屈的人们。听啊,听那胜利的欢呼之声!终生都在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贝多芬用他的作品这样告诫我们。
1824年5月7日,贝多芬的《合唱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这是一部同《命运交响曲》一样对后世产生至深至远影响的作品。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观众报以暴风雨般的掌声。两耳早已全聋的贝多芬当然不可能听到这掌声,好心的独唱演员们提醒他看到了这激动人心的热烈场面。
其实,贝多芬是不用提醒的。因为贝多芬虽然失去了双耳的听觉,但却获得了一副更为敏感而坚强的“心耳”,就是用这“心耳”,贝多芬去倾听世界的声音,去同人类进行挚诚而美好的交流。
贝多芬的听力虽然过早地衰竭,最后归于虚无,但他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大量音乐作品以及他一生所表现出来的同命运做斗争的勇气、意志和力量,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衰竭,它们是不朽的。
我总是尽量不去想自己的残疾。
清贫如洗的贝多芬
1824年5月7日,维也纳歌剧院里掌声如雷,一片沸腾,这里正在首次公演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当人声合唱的《欢乐颂》把音乐引入最后的高潮时,许多听众激动地流下了热泪。“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辉照大地,我们怀着火样的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这些优美的词句久久回荡在音乐厅里。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当贝多芬在女高音歌手搀扶下出场致谢时,全场沸腾,有的人向他扔帽子,有的人兴奋地跺着地板,更多的人因激动过度而泪流满面。欢呼声、鼓掌声刚落又起,一连五次都不停息。这一沸腾的场面,最后不得不由警察出面进行干涉,因为按照维也纳的习惯,即使皇帝出场也只是三次鼓掌而已。
但是,谁能想到,这位被誉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的作曲家一生的波折,比他的老师莫扎特还要多。
1770年12月,贝多芬出生在波恩的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个不高明的宫廷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宫廷女厨。贝多芬的童年极其艰苦。他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从4岁起就在父亲严厉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古钢琴等各种乐器。很多客人常常看到年幼的贝多芬一面流着泪,一面练琴。13岁时,他已是宫廷剧场里的首席小提琴手和助理管风琴师。
17岁时,贝多芬在求知欲望的催促下,只身前往维也纳,再次求教于著名的音乐家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才华,引起了莫扎特的重视,他在听了贝多芬的即兴演奏后,激动地对身边的人说:“要注意这个少年,他将使世界震惊。”
贝多芬没有辜负莫扎特的期望,他把自己关进旅馆,不出门,不会客,拼命练习钢琴。一天,住在楼下的一个妇女突然高叫起来:“楼板滴水了,请楼上的人注意一点!”可是,水珠仍不停地往下掉。这位妇女气势汹汹地去找店老板告状。当他们走进贝多芬的房间时,不觉大吃一惊。只见贝多芬在钢琴旁放了一盆冷水,每当他弹琴弹得手指发热时,就放在冷水里浸泡一会,甩去水珠再继续练。水盆里的水这时几乎用完了,楼板上却是一片水汪汪。几个月后,贝多芬突然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只得赶回了波恩。
在母亲去世后,父亲更加酗酒无度,留下两个未成年的弟弟无人照料,贝多芬不得不过早地担负起养家的重任。紧张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使贝多芬几次身患重病,并染上天花。这不但损害了他的健康,还破坏了他的面容。
少年时代的坎坷生活,并没有妨碍贝多芬音乐才能的发展。从1782年起,他开始了作曲。《葬礼大合唱》和《加冕礼大合唱》成为他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1792年10月,贝多芬决定离开波恩,到当时欧洲的音乐中心维也纳进行深造和创作,从而进入了他音乐创作的全盛时期,很快成为维也纳音乐界的一颗巨星。
贝多芬生活的时代,正是欧洲历史上空前动荡的时期。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给贝多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共和制,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信仰。早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时,贝多芬就曾激动地在日记中写道:“要热爱自由胜过爱其他的一切——即使在君主面前也个背弃真理!”为此,他志立要写出一部歌颂法国大革命的交响乐来。
1804年,第三交响乐(《英雄交响乐》)正式完成,首次公演即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贝多芬在创作这部音乐史诗之初,非常崇拜法国革命的统帅拿破仑,所以曾在这部交响乐的扉页上写下了“献给拿破仑·波拿巴”。但是当这部作品完成时,拿破仑已抛弃共和,做了皇帝,贝多芬痛苦地把这一行字划掉,改为“英雄交响乐——纪念一位伟人。”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艺术创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在这个封建顽固势力统治下的国家里,出身贫贱的贝多芬,常常受到贵族豪门的冷眼和歧视。性格倔强的贝多芬从不向达官贵人们低头。
正当贝多芬精力充沛,热情饱满地献身于他所热爱的音乐事业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患有耳疾,贝多芬的听力逐渐衰退,50岁时成了聋子。这对一个音乐家,简直比被判死刑还要痛苦!贝多芬在绝望之中想到过自杀,并写好了遗嘱,但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还是坚强地活了下来。“是艺术,只有艺术挽留住了我。在我尚未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不能离开这个世界!”
贝多芬开始勇敢地向命运展开了挑战:“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这句话成为贝多芬的座右铭。他比从前更加发奋和努力。“一切休息都没有!——除了睡眠以外,我不知还有什么休息。……”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特别是1824年完成的第九交响乐,成为他全部作品之冠。在这部不朽的作品中,贝多芬打破了管弦乐的陈规旧套,把人声合唱引入交响乐,扩大了交响乐的新视野。他把音乐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把乐曲完全变成了表现心情的手段,体现了人们反对封建专制,争取美好未来的坚强意志和取得胜利后的喜悦和狂欢。
但是在旧贵族统治下的奥地利,贝多芬伟大的艺术创作,却没有给他带来应有的承认。“神圣同盟”建立后,贝多芬被维也纳警察局认为是一个危险的共和主义者,因此而遭到排斥,再次陷入贫困的悲惨境地。有一段时间,他竟连买一双皮鞋的钱都没有。
贝多芬把一生献给了音乐事业,先后创作了九部交响乐,32首钢琴奏鸣曲,近200部钢琴、小提琴协奏曲。但他始终没有结婚,没有家室。亲友去世了,朋友离开了,他的晚年孑然一身,异常孤寂。
1827年3月26日,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贝多芬孤独地离开了人世,终年57岁。
贝多芬去世的消息,使维也纳人民沉浸在悲痛之中。两万多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在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中,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舒伯特手持火炬,泪流满面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恩格斯在谈到贝多芬的交响乐时,这样写道:“假如你没有听过这样壮丽的作品,那你可以说等于一生没有听过什么好的音乐。”
一、创造艺术美的大师
绝不向命运低头的贝多芬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时候,曾多次受到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关照。有一次,在公爵的庄园里,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这些客人不是别人,正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当军官们得知大名鼎鼎的贝多芬在庄园时,便纷纷表示敬仰之意。公爵为了取悦这几位来宾,便客气地请求贝多芬为他们演奏一曲,但贝多芬基于一个平民音乐家的爱国热情,不愿为侵略者演奏一个音符。当公爵强迫他这样做时,愤怒的贝多芬不顾外面的倾盆大雨,猛地推开客厅的门愤然离去。回到住处,他把利西诺夫公爵送给他的胸像摔得粉碎,并写了一封措词激烈的信。他在信中写道:“公爵,你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另一个故事同样可以说明贝多芬的倔强性格。在贝多芬26岁时,他就开始发现自己的听力渐渐衰退,到了45岁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是,倔强的贝多芬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用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内,另一端用牙咬住,用以在作曲时“听音”。可以想象,这一切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1824年5月7日,贝多芬成功地指挥他在双耳失聪后创作的不朽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当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作曲家却全然不知,直到一位女歌唱家牵着他的手,使他面对观众时,他才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他终于以顽强的意志和信心战胜了命运,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贝多芬出生于1770年,是德国18世纪的作曲家,被公认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作品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并首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在他的音乐历程中,他受海顿、莫扎特、歌德、席勒的影响颇深,崇尚法国大革命的理想,向往“平等、自由、博爱”,憎恨封建压迫,热情关注个人的自由和尊严。他认为,音乐可以不借助语言文字传达一种人生哲学。在音乐形式方面,他扩大了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和四重奏的范围,特别在《第九交响曲》中,他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形式,将声乐和器乐结合起来,扩大了交响乐的表现范围。贝多芬最伟大的成就还在于提高了器乐曲的地位。音乐在18世纪以前一直被认为是低于文学和绘画的艺术,在他以后,再不能说音乐只是“悦耳的艺术”了。贝多芬以他那杰出的艺术才能使他的音乐作品成为强烈的思想感情与尽善尽美的音乐形式相结合的产物。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这些作品都闪耀着灿烂的光辉。他一生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作品受海顿、莫扎特影响,风格较为轻松流畅。中期作品则体现了他自己所特有的音乐风格,热情激昂,振奋人心。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晚期作品技巧成熟,思想深刻复杂,同时,其内容出现了浪漫主义因素。
贝多芬一生的主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32首钢琴奏鸣曲、10首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以及大量声乐器乐曲。其中的《月光奏鸣曲》、《第三(英雄)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但以《第五(命运)交响曲》和《第九(合唱)交响曲》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1827年3月26日,这位伟大的、不屈不挠的音乐巨人在贫病交加中与世长辞了,但他的音乐作品却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丰厚的宝藏留在人间,贝多芬——这一不朽的名字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张海迪
张海迪,女, 1955 年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创作协会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她以残疾之躯,完成了许多健全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因此她成为一代中国青年的楷模,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张海迪:女。1955年出生在济南,成长于莘县。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肢
参考资料:
贝多芬的生平
1770年12月17日,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在德国波恩的教堂受洗礼。至于他的生日,至今尚无准确的旁证材料来加以确定;一般认为是在受洗礼的前一天——12月16日。
在贝多芬诞生的时候,波恩是人口不满三万的小城。城东靠莱茵河,城北群山连绵绿葱葱。《梦幻曲》的作者舒曼曾写道:“……当莱茵河上的船路过此地,外国人问巨人的名字时,每个孩童都能回答——那是贝多芬。船上的外国人还以为这是一个德国皇帝的名字”。舒曼的最后一句话对于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来说,已是事过境迁。因为,现在贝多芬是属于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他的《命运》,知道他的《英雄》,知道他的《热情》、《悲怆》,知道创造者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贝多芬的时代,波恩是科隆选候的宫廷所在地。贝多芬的祖父路德维希(1712—1773)曾任宫廷乐长。贝多芬的父亲约翰(约1740—1792)也在宫廷乐团唱歌、拉小提琴,1756年成为宫廷乐师。由于收入微薄,他还教私人学生和演奏钢琴以维持生计。贝多芬的母亲玛丽亚·玛格达勒挪(1746—1787)是宫廷厨师长的女儿。他们生了五个男孩、两个女孩,但是长大成人的唯有贝多芬和他的两个弟弟。
贝多芬自幼从父学钢琴,很早就显示了他的音乐才能。1778年3月26日,七岁的贝多芬第一次在演奏会上表演。当时他弹了一首钢琴协奏曲。还参加三重奏曲的演出。少年时期对贝多芬影响最大的教师是德国作曲家、波恩的宫廷管风琴乐师聂费(1748—1798)。从1781年开始,聂费教贝多芬钢琴、管风琴、作曲,给贝多芬讲解巴赫的作品风格。聂费写过一篇介绍贝多芬的报道,发表在1783年3月的《音乐杂志》。文中写道:“他是十一岁的少年,才能卓越,前途远大。他的钢琴演奏极其灵巧有力,视奏能力出类拔萃。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他几乎全部都能得心应手地弹下来……现在,聂费氏使贝多芬受到作曲训练。为了鼓励他作曲,在曼海姆出版了由他谱写的有进行曲主题九个变奏的钢琴曲。这位年轻的天才有资格接受提供给他去旅行的资助。倘若今后他仍然象现在那样不断取得进步,他必然会成为第二个莫扎特。”这个报道证明聂费很有眼力,也说明贝多芬在当时已显示出不同凡响的音乐才能。报道中提到的岁数比贝多芬的实际岁数小,这是因为贝多芬的父亲在贝多芬第一次演出时,说他是只有“六岁”(实际上是七岁零三个月)的音乐神童。为此,连贝多芬自己也一直把自己的岁数少算了两岁。在这一年,贝多芬作于1782—1783年的三首钢琴曲《选候奏鸣曲》在施派尔的博斯勒社出版。同年出版的作品还有回旋曲和歌曲各一首。
1784年2月,贝多芬开始担任宫廷乐师。
1787年4月上旬,他第一次来到维也纳,听到了莫扎特的演奏。但是不到半个月,母亲病危的消息使贝多芬不得不急忙赶回波恩。不久母亲病逝。贝多芬充满感情地在一封信中写道:“对我来讲,她是非常好的母亲,我热爱母亲,她是我最好的朋友。”由于父亲酗酒的恶习在母亲去世后变本加厉,他不再照管家族。沉重的生活担子落到了不满十七岁的贝多芬肩上。他必须战胜贫困,代替父亲养活两个弟弟。1788年贝多芬到宫廷剧场任中提琴乐师,翌年从宫廷领取父亲的一半薪金和原来支付给父亲的小麦。贝多芬就用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了这个家庭。生活是一场没有侥幸的战斗。贝多芬受到现实生活的猛烈冲击,但是青年贝多芬毅然挑起重担,迎着风浪,迈开大步向前走去。
1789年5月,贝多芬与任宫廷乐师的知友赖歇尔一起进入波恩大学。贝多芬象海绵那样从莱辛、歌德、席勒的著作里吸取养料。贝多芬与波恩的名门布罗伊宁一家有亲密往来。从聚集在布罗伊宁家的年轻艺术家那里贝多芬获得了有关文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丰富知识,他还结识了一位名叫瓦尔德施泰因(1762—1823)的朋友。
1792年7月,奥地利大作曲家海顿从伦敦归国途中来到波恩。宫廷乐师们邀请他参加在郊外戈德斯贝格举行的朝餐会。这时,贝多芬把自己作曲的康塔塔拿出来请海顿教正。海顿看后,答应在维也纳教他作曲。在瓦尔德施泰因的热心帮助下,科隆选侯同意给贝多芬一年假期,让他到维也纳深造。临别前瓦尔德施泰因在贝多芬的纪念册上写道:“愿你以孜孜不倦的努力,从海顿手中接受莫扎特的精神。”
1792年11月10日左右,贝多芬到达维也纳,师从海顿学对位法。现在还保存着的贝多芬当年所做的习题有二百四十五曲,其中经过海顿改正的有四十二曲。1794年1月海顿离开维也纳后,贝多芬爱学于圣施蒂芬大教堂乐长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尔。这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用自己编著的《作曲法基本教程》给贝多芬当教材。在这位严师指导下贝多芬在十四个月中写出的习作有《降E大调钢琴三重奏曲》,以及未完成的《C大调第一交响曲》初稿。除这两位老师之外,在1793年8月至1794年5月底,贝多芬还师从约翰·申克学作曲。
1794年3月,波恩宫廷不再给贝多芬寄去本来就不够开支的生活费用。贝多芬只得通过演出、教私人学生、出版作品以维持生计。1795年他在名钢琴家云集的维也纳首次登台演奏并以最出色的钢琴家活跃在乐坛上。同年贝多芬自费出版了《钢琴三重奏曲三部》。这时他的两个弟弟先后来到维也纳,为了他们,贝多芬不能不考虑经济收入问题。贝多芬的某些管弦乐舞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例如《小步舞曲十二首》和《德意志舞曲十二首》是为1795年11月22日美术家年金协会主办的假面舞会而作,他用此收入来维持三兄弟的生活。
1800年4月2日,贝多芬第一次举行个人音乐会。曲目除莫扎特的交响曲、海顿清唱剧中的咏叹调外,还演出了经过修订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同年完成的《第一交响曲》、《降E大调七重奏曲》,以及贝多芬本人的钢琴即兴演奏。贝多芬作为作曲家的地位,从这时开始巩固下来。翌年他创作了《月光奏鸣曲》、《田园奏鸣曲》以及《小提琴奏鸣曲“春”》等名作。
1802年10月6日和10月10日,贝多芬在维也纳近郊的小镇海利根施塔特写了两封遗嘱给他的两个弟弟,要求他们在他死后开拆。对于音乐家来说比脉博的跳动更重要的听觉显著恶化,给贝多芬以致命性的打击,使他感到绝望,感到极端孤独,甚至想到自杀而写下遗嘱。然而,即使身处逆境,贝多芬仍然在祝愿人们的幸福。10月6日的遗嘱的结束语写道:“我是值得你们思念的,因为我在世时常思念你们,想使你们幸福。但愿你们幸福!”正如有的评论家指出:与其说海利根施塔特遗书是贝多芬遇到危机的产物,不如说遗书是贝多芬克服危机的证词。他曾被致命性的听觉毛病折磨得痛苦不堪,一时甚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作为作曲家的责任感使他醒悟,毅然决然要为与命运搏斗而复活——这种情节过程正是“《英雄交响曲》的文学性的原型”,是贝多芬戏剧性创作风格的基本原理。
1802年写遗嘱的时期,贝多芬完成了《小提琴鸣奏曲三首》和《钢琴奏鸣曲三首》,后者包括《暴风雨奏鸣曲》。翌年夏季他埋头创作《英雄交响曲》,完成《第三钢琴协奏曲》。1804年谱写《瓦尔德施泰因奏鸣曲》。1805年完成《热情奏鸣曲》、和歌剧《列奥诺拉》。第二年是《小提琴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和《第四交响曲》。1807—1808年是《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柯里奥兰序曲》、《列奥诺勒拉序曲第一首》。1809年创作《第五“皇帝”协奏曲》。翌年为歌德的悲剧《哀格蒙特》写下同名序曲及其他配乐九曲,完成《告别奏鸣曲》。从以上罗列的部分曲目即可以看出,写下海利根施塔特遗书之后的几年里,贝多芬如同砸断铁锁链的普罗米修斯,他的创造力爆发出生命的火花,写下一部部名作。而这些作品,都充满着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的信念。
贝多芬的晚年悲惨凄凉。为了争取做侄儿卡尔的监护人,他跟弟媳打了四年半官司。而后,卡尔却不断给贝多芬增添痛苦。1820年后,贝多芬双耳完全失聪,但他依然讴歌欢乐。
1824年2月,贝多芬完成以席勒的诗句谱曲的《欢乐颂》结束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同年还完成巨著《庄严弥撒曲》。晚年完成的代表作尚有最后的五部钢琴奏鸣曲与六部弦乐四重奏曲等。
1827年2月27日,因肝硬化症而卧床三个月的贝多芬,接受了第四次取腹水的手术。他知道死神已经逼近。3月23日,他对在身边的友人布罗伊宁和私人秘书兴德勒用拉丁语说:“啊!朋友,喝采吧,喜剧已经结束。”3月24日,医生告诉贝多芬最后的时刻即将到来。从这一天夜晚起,贝多芬陷入昏迷状态。
1827年3月26日下午五时左右大雨夹杂雪花猛落。五时四十五分一阵春雷轰响,闪电照亮了灰暗的房间。贝多芬突然睁开眼睛,举起紧握拳头的右手。几秒钟之后他放下右手,这时贝多芬已经离开了人间。
贝多芬的葬礼在1827年3月29日下午三时举行,灵柩由歌唱家们抬起,八位乐长拿住覆盖灵柩的布端。舒柏特、采尔尼等人在灵柩两侧手握松明树枝的火把护送。约两万名维也纳市民先到贝多芬在维也纳的最早居住处,阿尔查大街的教堂举行安魂仪式。这时演唱了蔡弗里德所作的十六声部无伴奏合唱曲《主啊,解放我们》。接着用四匹马拖的马车把灵柩运到韦林格墓地。在墓地进口处,演员安舒茨宣读了贝多芬生前好友、奥地利著名戏剧家格里尔帕策写的悼词。然后灵柩被搬到坟地,与预先准备的三只月桂冠一起埋葬。1888年,贝多芬的遗骨与舒柏特的遗体一起移到维也纳中央公墓,跟其他音乐家安息在一块儿。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斯妄真理。”贝多芬的一生证明了他二十二岁时记下的这句名言。贝多芬是一切热爱生活、热爱光明、热爱和平、热爱真理的人的知心朋友。贝多芬的音乐不断地给人们增添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贝多芬的音乐,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最珍贵的精神食粮。
(选自罗传开等:《欧洲古典名曲欣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6年版。)
不服命运安排的贝多芬
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音乐家,最著名的是贝多芬。因为他是世界公认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因为他是人类同厄运进行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典范。
命运有时是很会捉弄人的,它让人不寒而栗,它无常,它冷酷,它神出鬼没,它没有任何的同情心,它蛮不讲理。
正当贝多芬带着维也纳天才音乐家莫扎特的赞扬“不久将扬名世界”,踌躇满志地想去掀开音乐史上新的一页的时候,命运之神,开始同这位风华正茂的年轻音乐家开起了玩笑。命运之神,当然知道贝多芬是和最美妙的声音分不开的,但它偏偏要他和任何声音都拉开距离。
命运之神,开始用无休无止的“嗡嗡”声来彻底搅乱贝多芬的听觉神经。敏感的贝多芬已预感到了一个寂静的世界即将来到自己的身边。他整个年轻的心灵中被恐惧、痛苦、忧伤和愤怒所充满。他来到无人的旷野中,对着上苍,对着万古不语的茫茫星空,撕扯着自己的头发,悲愤地呐喊,请求上帝垂怜于自己,愤怒地诅咒,诅咒命运之神的不公。他没有勇气在人们面前承认自己将是聋子,没有勇气接受朋友们的安慰与同情,更没有勇气面对仇敌们的讥讽与嘲弄。他离开了城市,离开了人群,离开了各种各样的聚会,也离开了本已和自己结下不解之缘的音乐,一个人忍受着内心的巨大痛苦,来到了维也纳郊外的一个小村庄。在这里,他变得越来越软弱,越来越无奈,越来越悲观厌世。最后贝多芬想到了死。
这是1802年10月的一天,秋风萧瑟,草木凋零。贝多芬来到这个叫海利根的小村庄已经足有半年了。半年时间里,为音乐而生的贝多芬竟然没有和音乐发生过任何关系,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他拿起笔,想留下他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的文字。在死之前,他要把自己所经历的精神上的痛苦,自己在生与死之间进行的苦苦挣扎告诉世人。
“哦,你们把我当作或把我说成是心怀怨恨、疯狂或愤世嫉俗的人,你们真是误解我了!你们怎能知道在那些现象之下的隐秘原因。从孩提时,我的心和我的精神就对善良的意愿怀有一种多情和善感。我总是准备去完成一番伟大的壮举。但是现在我已陷入绝望的境况中,那是由于无知的医生使我病情加剧,年复一年,他们骗我空存好转的希望,最后让我面对着的是一种不可医治的绝症。我生就一种火一般热情的气质,甚至热衷于社交活动,可我却过早地被迫同人隔绝,过着孑然一身,孤孤单单的日子。有时候,我也萌发过战胜这一切的念头,但是,它总是被令我感到双重悲惨的残废的听觉顶了回来。我可不能对人家说:‘你们大声讲吧,放开嗓子叫吧,因为我是聋子!’啊,我怎能让人知道我的听觉出了毛病呢?听觉于我本应比别人更为完善的,先前我的听觉在音乐界也的确是个佼佼者啊。我可不能这样对人家说哟。我不幸的遭遇最使我感到加倍痛苦的,这是它引导我走向孤独,不可能有朋友跟我重修旧好,没有相互倾吐衷肠的长谈,没有思想上的交流,社会不再需要我了。我真像一个亡命者在这里苦熬着岁月。当我走近一群人,一阵战栗便布满了我全身,因为我唯恐别人发觉我是个聋子。”
“因此我最近在乡下住了半年。我的高明医生劝我尽量保护我的听觉,这正合我现在的心意。不过有时候当我怀着一种要求社交的冲动,我就无法克制自己了。当站在我身旁的人听到远处阵阵笛声而我一无所闻,或者,当他听见牧童在歌唱我却听不见时,这是一种何等忍气吞声的事啊。这样一类经历几乎使我陷入了绝望的境地:无需再犹豫了,我已经到了结束我的生命的边缘。”
然而,贝多芬毕竟是贝多芬。他有博大的胸怀,他有深邃的思想,他有倔强的性格,他有蔑视一切的勇气,他有他的伟大的使命。多少次痛苦的思索后,他终于醒悟:“假如我什么都没有创作就离开这世界,这是不可想象的。……我不能再忍受了,我要同命运搏斗,它不会征服我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决定向命运挑战。他受伤的心灵在慢慢痊愈,外来的灾难开始转变成贝多芬内在的一种力量。耳朵聋了,但贝多芬用心抓住了人类精神上最崇高的声音。听不到声音了,但贝多芬的音乐思想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丰富深刻。在贝多芬以后的音乐创作中,我们所看到所听到的,是一种崭新而坚定的手法,深切而纯洁的景象。
1803年,贝多芬继他的《英雄变奏曲》之后,完成了著名的《英雄交响曲》。这部作品无异于贝多芬的一部自传,它向世人宣告:不服从命运安排的英雄,在同命运的抗争中,战胜了命运。
1807年,贝多芬创作完成《命运交响曲》。这部又叫《胜利交响曲》的作品,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同厄运进行顽强搏斗,终于获得胜利的历程。凶恶的命运之神在敲门,但不要害怕,更不要屈服,昂起头,挺起胸,握紧拳头,搏击,搏击,再搏击,胜利属于坚强不屈的人们。听啊,听那胜利的欢呼之声!终生都在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贝多芬用他的作品这样告诫我们。
1824年5月7日,贝多芬的《合唱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这是一部同《命运交响曲》一样对后世产生至深至远影响的作品。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观众报以暴风雨般的掌声。两耳早已全聋的贝多芬当然不可能听到这掌声,好心的独唱演员们提醒他看到了这激动人心的热烈场面。
其实,贝多芬是不用提醒的。因为贝多芬虽然失去了双耳的听觉,但却获得了一副更为敏感而坚强的“心耳”,就是用这“心耳”,贝多芬去倾听世界的声音,去同人类进行挚诚而美好的交流。
贝多芬的听力虽然过早地衰竭,最后归于虚无,但他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大量音乐作品以及他一生所表现出来的同命运做斗争的勇气、意志和力量,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衰竭,它们是不朽的。
我总是尽量不去想自己的残疾。
清贫如洗的贝多芬
1824年5月7日,维也纳歌剧院里掌声如雷,一片沸腾,这里正在首次公演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当人声合唱的《欢乐颂》把音乐引入最后的高潮时,许多听众激动地流下了热泪。“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辉照大地,我们怀着火样的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这些优美的词句久久回荡在音乐厅里。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当贝多芬在女高音歌手搀扶下出场致谢时,全场沸腾,有的人向他扔帽子,有的人兴奋地跺着地板,更多的人因激动过度而泪流满面。欢呼声、鼓掌声刚落又起,一连五次都不停息。这一沸腾的场面,最后不得不由警察出面进行干涉,因为按照维也纳的习惯,即使皇帝出场也只是三次鼓掌而已。
但是,谁能想到,这位被誉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的作曲家一生的波折,比他的老师莫扎特还要多。
1770年12月,贝多芬出生在波恩的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个不高明的宫廷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宫廷女厨。贝多芬的童年极其艰苦。他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从4岁起就在父亲严厉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古钢琴等各种乐器。很多客人常常看到年幼的贝多芬一面流着泪,一面练琴。13岁时,他已是宫廷剧场里的首席小提琴手和助理管风琴师。
17岁时,贝多芬在求知欲望的催促下,只身前往维也纳,再次求教于著名的音乐家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才华,引起了莫扎特的重视,他在听了贝多芬的即兴演奏后,激动地对身边的人说:“要注意这个少年,他将使世界震惊。”
贝多芬没有辜负莫扎特的期望,他把自己关进旅馆,不出门,不会客,拼命练习钢琴。一天,住在楼下的一个妇女突然高叫起来:“楼板滴水了,请楼上的人注意一点!”可是,水珠仍不停地往下掉。这位妇女气势汹汹地去找店老板告状。当他们走进贝多芬的房间时,不觉大吃一惊。只见贝多芬在钢琴旁放了一盆冷水,每当他弹琴弹得手指发热时,就放在冷水里浸泡一会,甩去水珠再继续练。水盆里的水这时几乎用完了,楼板上却是一片水汪汪。几个月后,贝多芬突然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只得赶回了波恩。
在母亲去世后,父亲更加酗酒无度,留下两个未成年的弟弟无人照料,贝多芬不得不过早地担负起养家的重任。紧张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使贝多芬几次身患重病,并染上天花。这不但损害了他的健康,还破坏了他的面容。
少年时代的坎坷生活,并没有妨碍贝多芬音乐才能的发展。从1782年起,他开始了作曲。《葬礼大合唱》和《加冕礼大合唱》成为他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1792年10月,贝多芬决定离开波恩,到当时欧洲的音乐中心维也纳进行深造和创作,从而进入了他音乐创作的全盛时期,很快成为维也纳音乐界的一颗巨星。
贝多芬生活的时代,正是欧洲历史上空前动荡的时期。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给贝多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共和制,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信仰。早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时,贝多芬就曾激动地在日记中写道:“要热爱自由胜过爱其他的一切——即使在君主面前也个背弃真理!”为此,他志立要写出一部歌颂法国大革命的交响乐来。
1804年,第三交响乐(《英雄交响乐》)正式完成,首次公演即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贝多芬在创作这部音乐史诗之初,非常崇拜法国革命的统帅拿破仑,所以曾在这部交响乐的扉页上写下了“献给拿破仑·波拿巴”。但是当这部作品完成时,拿破仑已抛弃共和,做了皇帝,贝多芬痛苦地把这一行字划掉,改为“英雄交响乐——纪念一位伟人。”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艺术创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在这个封建顽固势力统治下的国家里,出身贫贱的贝多芬,常常受到贵族豪门的冷眼和歧视。性格倔强的贝多芬从不向达官贵人们低头。
正当贝多芬精力充沛,热情饱满地献身于他所热爱的音乐事业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患有耳疾,贝多芬的听力逐渐衰退,50岁时成了聋子。这对一个音乐家,简直比被判死刑还要痛苦!贝多芬在绝望之中想到过自杀,并写好了遗嘱,但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还是坚强地活了下来。“是艺术,只有艺术挽留住了我。在我尚未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不能离开这个世界!”
贝多芬开始勇敢地向命运展开了挑战:“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这句话成为贝多芬的座右铭。他比从前更加发奋和努力。“一切休息都没有!——除了睡眠以外,我不知还有什么休息。……”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特别是1824年完成的第九交响乐,成为他全部作品之冠。在这部不朽的作品中,贝多芬打破了管弦乐的陈规旧套,把人声合唱引入交响乐,扩大了交响乐的新视野。他把音乐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把乐曲完全变成了表现心情的手段,体现了人们反对封建专制,争取美好未来的坚强意志和取得胜利后的喜悦和狂欢。
但是在旧贵族统治下的奥地利,贝多芬伟大的艺术创作,却没有给他带来应有的承认。“神圣同盟”建立后,贝多芬被维也纳警察局认为是一个危险的共和主义者,因此而遭到排斥,再次陷入贫困的悲惨境地。有一段时间,他竟连买一双皮鞋的钱都没有。
贝多芬把一生献给了音乐事业,先后创作了九部交响乐,32首钢琴奏鸣曲,近200部钢琴、小提琴协奏曲。但他始终没有结婚,没有家室。亲友去世了,朋友离开了,他的晚年孑然一身,异常孤寂。
1827年3月26日,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贝多芬孤独地离开了人世,终年57岁。
贝多芬去世的消息,使维也纳人民沉浸在悲痛之中。两万多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在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中,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舒伯特手持火炬,泪流满面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恩格斯在谈到贝多芬的交响乐时,这样写道:“假如你没有听过这样壮丽的作品,那你可以说等于一生没有听过什么好的音乐。”
一、创造艺术美的大师
绝不向命运低头的贝多芬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时候,曾多次受到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关照。有一次,在公爵的庄园里,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这些客人不是别人,正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当军官们得知大名鼎鼎的贝多芬在庄园时,便纷纷表示敬仰之意。公爵为了取悦这几位来宾,便客气地请求贝多芬为他们演奏一曲,但贝多芬基于一个平民音乐家的爱国热情,不愿为侵略者演奏一个音符。当公爵强迫他这样做时,愤怒的贝多芬不顾外面的倾盆大雨,猛地推开客厅的门愤然离去。回到住处,他把利西诺夫公爵送给他的胸像摔得粉碎,并写了一封措词激烈的信。他在信中写道:“公爵,你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另一个故事同样可以说明贝多芬的倔强性格。在贝多芬26岁时,他就开始发现自己的听力渐渐衰退,到了45岁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是,倔强的贝多芬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用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内,另一端用牙咬住,用以在作曲时“听音”。可以想象,这一切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1824年5月7日,贝多芬成功地指挥他在双耳失聪后创作的不朽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当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作曲家却全然不知,直到一位女歌唱家牵着他的手,使他面对观众时,他才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他终于以顽强的意志和信心战胜了命运,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贝多芬出生于1770年,是德国18世纪的作曲家,被公认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作品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并首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在他的音乐历程中,他受海顿、莫扎特、歌德、席勒的影响颇深,崇尚法国大革命的理想,向往“平等、自由、博爱”,憎恨封建压迫,热情关注个人的自由和尊严。他认为,音乐可以不借助语言文字传达一种人生哲学。在音乐形式方面,他扩大了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和四重奏的范围,特别在《第九交响曲》中,他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形式,将声乐和器乐结合起来,扩大了交响乐的表现范围。贝多芬最伟大的成就还在于提高了器乐曲的地位。音乐在18世纪以前一直被认为是低于文学和绘画的艺术,在他以后,再不能说音乐只是“悦耳的艺术”了。贝多芬以他那杰出的艺术才能使他的音乐作品成为强烈的思想感情与尽善尽美的音乐形式相结合的产物。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这些作品都闪耀着灿烂的光辉。他一生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作品受海顿、莫扎特影响,风格较为轻松流畅。中期作品则体现了他自己所特有的音乐风格,热情激昂,振奋人心。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晚期作品技巧成熟,思想深刻复杂,同时,其内容出现了浪漫主义因素。
贝多芬一生的主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32首钢琴奏鸣曲、10首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以及大量声乐器乐曲。其中的《月光奏鸣曲》、《第三(英雄)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但以《第五(命运)交响曲》和《第九(合唱)交响曲》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1827年3月26日,这位伟大的、不屈不挠的音乐巨人在贫病交加中与世长辞了,但他的音乐作品却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丰厚的宝藏留在人间,贝多芬——这一不朽的名字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张海迪
张海迪,女, 1955 年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创作协会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
s人魔勒韦林先生的浪漫晚餐哪集开车,杀人魔勒韦林的浪漫晚餐是一部由耽美创作的免费漫画,故事讲述的是《杀人魔勒韦林的浪漫晚餐》漫画已由来自国漫的大触作者耽美连载爆肝更新,漫画讲述了代笔作家谢邦在贫民街破旧公寓勉强生活着
一七八七年四月,一位年青人前往维也纳拜见当时的大音乐家莫札特。此人其貌不扬,短小精明,在莫札特面前大展钢琴身手,连被誉称神童的莫札特亦为之惊叹。立即向在场的朋友说:“此年青人必为乐坛掀起狂澜。” 莫札特的预言不到十年立即应验,此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贝多芬。
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国科隆附近莱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亲约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时代贝多芬毫无幸福可言。
~惨遭鞭笞的童年声声疼~
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第二个神童,以便靠他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强迫他学习钢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这样凄惨痛苦命运下,贝多芬渡过了童年。 贝多芬天赋过人,再加上后天刻苦的磨练,程度愈来愈高,连他的老师都自叹弗如。
十二岁时贝多芬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也负起了养家责任。在宫廷中贝多芬遂渐受到重视,但他心怀远大,在一七八七年远赴维也纳投拜莫札特。但很不幸,他的母亲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亲就去世了。这对贝多芬打击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
为了实现理想,贝多芬於一七九二年再度前往维也纳。此次华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为了报答,贝多芬日后写出了钢琴奏鸣曲作品五十三献给了华德斯坦。
到了维也纳,贝多芬受教於海顿门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兹贝格与萨里耶里等名师求教,尤其是后者,他学了有十年之久。
~挣脱束缚 追求自由~
一七九五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当时他亲自弹奏自己写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维也纳市民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闻遐迩。
他的「第一号交响曲」是后来才作的,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钢琴三重奏贝多芬也奠定演奏者与作曲家的双重声誉。
此后五年,他又写作了第一号到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以及第一号到第三号钢琴协奏曲。一七九九年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他凭著神奇的想像力,接连写作了震惊乐坛的名作。在这些作品中,弥漫著生命的欢愉与热情,而且表现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连莫札特都束缚的严格形式。
贝多芬在一帆风顺之际,声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聋的疾病。
~听不见声音的巨人~
这是很残酷的打击,为了怕人发觉他耳聋,贝多芬逐渐离群索居,自己变得愈来愈孤僻。
而在此时,他与一名十七岁少女朱丽叶塔古奇阿帝相恋。著名的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他们相恋的作品。
一八零二年贝多芬迁到离维也纳车程一小时的海利金宁静村庄作曲,他在那里完成了第二号交响曲。但耳疾恶化使他痛苦万分,因而他写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遗书,陈述悲惨遭遇与不幸。后来贝多芬又因康德的哲学观重建信心。「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头苦干」。此时他回到维也纳,乐思泉涌,一八零三年写出了雷霆万钧的第三号「英雄」交响曲。此曲原想献给拿破仑,但因拿破仑加冕称帝,贝多芬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称为「英雄交响曲」。
同年,贝多芬又写作了极出色的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一八零四年完成第二十一号钢琴奏鸣曲「华德斯坦」。隔年又接著完成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与独一无二的歌剧「费黛里欧」。在这一连串作品中他表现出真正的功力,如「华德斯坦」与「热情」使世人如痴如醉。一八零六年他又作出「第四号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一八零八年贝多芬同时发表了第五号交响曲「命运」与第六号交响曲「田园」。一八零九年完成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这些全是永垂不朽的杰作。
~藏著热情的火山~
贝多芬的内心蕴藏著无穷的感情,细腻、超凡、和谐、十全十美。贝多芬有意将自己的意念放在曲子中。如第五号「命运」,一开始的主题动机就是命运之神用力敲门,第六号「田园」更可察觉出贝多芬有意对大自然的描绘第一乐章他即标明了「令人心旷神怡的乡间」字眼。
一八零九年拿破仑攻占维也纳,王子公孙纷纷逃难,贝多芬经济陷入困境。在战火弥漫的日子里,他依然留在维也纳,苦心创作,他的「皇帝」协奏曲就是在隆隆炮声中写出的。
由於「命运」与「田园」首次演奏并未获得维也纳人民的青睐,贝多芬有心离去前往德国,但因鲁道夫公爵、罗伯高维兹王子与金斯基公爵三人极力挽留,他才留下。日后,贝多芬写作「大公钢琴三重奏」题献给这些恩人。
~乐声飞入平常百姓家~
自法国革命后欧洲空气为之一新,个人自由与人权因而确定。贝多芬亦把音乐平民化了,将音乐从贵族中带入全民化。贝多芬的成就,功垂百世。
拿破仑兵败,维也纳又恢复欢乐的气氛。一八一二年贝多芬在伤兵救济音乐会上首演「第七号交响曲」与「第八号交响曲」,非常轰动。他又博得维也纳人民的尊敬。
贝多芬从一八零四年到一八一四年之间,肉体蒙受失聪的惨境,但在这十一年的岁月里,他的创作丰富,历史价值史无前例。他写出了人类音乐宝藏中光芒万丈的珍品。
他的「第七号交响曲」没有标题,华格纳认为这首曲子是舞蹈的象徵,尤其是热情奔放的终乐章。「第八号交响曲」是他九大交响曲中最明朗、最爽快的曲子,以达观而超然的态度浏览人生。
贝多芬的第三段人生起自一八一五年。那时他已届壮年对人生有更透彻的领悟,此后写作的音乐,除了震古铄今的第九号交响曲「合唱」和「庄严弥撒曲」外,全是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曲,这全是有内在的与深邃的精神意境。
~乐圣不擅人间事~
由於弟弟卡尔一八一四年去世,贝多芬又负起了监护养育侄儿的责任。但领养过程与事后侄儿给他带来的问题让他吃了不少苦头。总之他无法将爱心转移到他侄儿身上。贝多芬对与人如何相处的道理完全崩溃。
乐圣贝多芬变得更加消沈,同时身体状况更加严重,经济十分拮据。那时他正全力创作两大作品--「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尤其前曲是为了鲁道夫被任命为大主教登基典礼时演奏的使用。正因责任重大,他花了约五年的时光,在一八二三年完成。隔年五月七日他的「第九号交响曲」首演,将他的声望又推到新顶点。
「第九号交响曲」的「快乐颂」合唱是采自席勒的诗「快乐颂」。他早年就有此念头,经过了三十二年终於达成心愿。「第九号交响曲」的成功为他带来了一生最大的荣耀与欢欣。
「第九号交响曲」预演时贝多芬亲自指挥,但因耳聋无法进行,秩序大乱,因此正式公演时由乌姆劳夫指挥。 贝多芬仍在舞台上背对听众指导。当全曲演奏甫毕,听众深受感动,高声欢呼,掌声如雷,但贝多芬毫无知觉,还是经过演出者的提醒,他才看到了感人的场面,含泪答礼。
这是贝多芬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他在不知不觉下患了肝病,时日就度过在病情益渐严重的日子里。他那即将远离尘世的心灵,反而趋於宁静。这时贝多芬好像在稀薄,纯净的高空中,俯视自己即将抛开的世界。写作了五首最后的弦乐四重奏曲。这些室内乐是他最后的作品,也是贝多芬留给世人的遗嘱。对万世证明精神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
~最后的春雷响起了~
贝多芬的余生已经不多,单是一八二六年就动了四次手术,但病情未见好转。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下午,维也纳突然下了一场大风雪,伴著震耳欲聋的春雷,此时贝多芬握紧右拳,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根据古老的记录,贝多芬的葬礼在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约有两万名以上的维也纳市民参加护送到举行追悼弥撒的雅Johann Sebastian Bach 巴赫(1685-1750) Johann Sebastian Bach 巴赫(1685-1750) 瑟尔教堂
资料-1
贝多芬(德Beethoven,1770-1827),被认为是兼有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作曲家,早期的弦乐四重奏,属于纯粹的古典主义音乐倾向,把创作当作纯音乐看待。而后期作品中,浪漫主义音乐倾向明显:让乐曲自由发展的创作态度,把思想放在第一位,为了表现手段而不断扩大表现手段,超脱了古典派的保守、古板。贝多芬的主要贡献集中于器乐作品(九部交响乐和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他把自己最优秀的品质、思想融于创作中。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界的《新约全书》。他的作品中心思想是交响性的,而奏鸣曲、室内乐、交响乐正象他们全受古奏鸣曲式的戏剧性、二元性支配一样,在风格上是一致的,抒情性在他的音乐语言中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在他作品趋于成熟的时候,作品的结构在篇幅上扩充了。在奏鸣曲式的展开部内,引进呈示部中没有出现过的新材料,从而提供了广大的转调范围。它使大的展开部的各部分融合在一起而不至于损害再现部的各种因素再现效果,使必要的转调变化不只是形式上的要求,新的主题在原主题展开中形成新的静止点,对新目标不断追求并将毫不减弱的继续下去。因而往往需要比较复杂、扩大的尾声。这种尾声有时甚至会给人以第二展开部的印象,可以不受限制的转调。在贝多芬的钢琴作品中,技巧上的便利和音响上的特性并不忽视,但从不允许对作品结构发生不恰当的影响。即使要“钢琴性”,也必须适应作品的整体。
欣赏:《田园(六交)交响曲》Op68。贝多芬独一无二的标题响曲,描写大自然的美景,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贝多芬说:“只要对农村生活有一点体会,就不必借助于许多标题而能想象得出作者的意图”。共有五个乐章(3~5乐章连续演奏)。第一乐章:奏鸣曲式,“达到乡村时的感受”。第二乐章:奏鸣曲式,“溪畔景色”。本章最为著名,行板,主副部两个主题之间没有明显的对比,也没有戏剧性的展开,运用了田园曲的体裁,主题旋律常常模拟牧人吹的角笛,以木管乐器和弦乐器为主,避免铜管乐器,节拍上,平稳、从容的复合拍子。结束时,出现了夜莺(长笛)、鹌鹑(双簧管)和杜鹃(单簧管)的三重唱,充满诗情画意。第三乐章:“乡民欢乐的集会”,复三部曲式,三拍子乡村舞蹈的写实场面。第四乐章:“暴风雨”,自由结构。第五乐章:“暴风雨过后的愉快和甘恩的情绪”,奏鸣曲式,暴风雨过后又恢复了宁静。
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
英国最伟大的布鲁斯吉他手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1945年3月30日出生于英国苏里。在他15岁时,祖母送给他第一把吉他。在最初他对布鲁斯音乐的兴趣并不大,可后来开始听瞎子莱蒙杰夫和桑豪斯等布鲁斯吉他高手的唱片,跟着学习吉他弹奏,并由此开始了终生对布鲁斯音乐的钟爱。
1963年,克莱普顿加入著名的“庭鸟”乐队,他的辉煌艺术生涯拉开了序幕。在“庭鸟”渐渐赢的声誉的时候,克莱普顿却离开了它,他已是声名显赫,在伦敦的一些建筑物上竟有年轻人涂写下“克莱普顿是上帝”的句子。克莱普顿作为伟大的吉他手,不仅受到了前卫歌迷的崇拜,也赢得了同行们高度的重视。
他在以后的20年里,不仅自组了德里克和多米诺、盲目信仰等名噪一时的乐队,还经常出现在甲克虫、滚石、鲍伯迪伦等几乎所有著名乐队和歌星的演唱和录音之中。
事业上的成功却并不能带给克莱普顿个人生活的幸福,他的一生被父母离异、青春的苦恋、吸毒和伤病充斥。也许因为如此,他对布鲁斯音乐中那种凄凉的精神内涵体会尤深。
1991年,克莱普顿4岁的儿子爬窗子,从纽约曼哈顿一座建筑的53层上坠下身亡。克莱普顿心灵又一次受到巨大的创伤。在1992年他为**《泪撒天堂》所写的歌曲“天堂泪”(Tears In Heaven)中,任何人都听得出他寄托了对儿子的深情:
“你还会认得我吗,假如在天堂相遇?
一切是否会依旧,假如在天堂重逢?
跨过那道门,我清楚那里有安宁,
我知道在那天堂,再也不会有眼泪。”
在无数吉他中间,克莱普顿独自抱琴,坐在幽暗的光线下,苍老的嗓音缓慢而疲惫,完全原声吉他伴奏和很少的弦乐点缀。你会不由自主地为他那隐藏在淡漠之中的巨大悲痛而吸引和感动。
1994年,克莱普顿的唱片《原声作品集》为他赢的6项格莱美奖,而在该颁奖晚会上,克莱普顿演唱的就是这首让人凄然泪下的“天堂泪”。
在生活中历尽劫难的克莱普顿依然用吉他和歌喉吟唱着,这位布鲁斯乐坛的常青树为世人留下了无数经典的作品,让我们向这位毕生追求布鲁斯音乐的伟大吉他手致敬。
--------------------------------
柯特科本
身高1米74,55Kg
如果说整个摇滚史是一部令人感叹的传奇故事,那么这当中最精彩的部分往往是由那些英年早逝的悲剧人物创造的。他们的乐坛生涯虽然短暂,却轰轰烈烈,服药过量而身亡的“吉他之神”吉米·亨德里克斯、心脏病突发猝死在浴缸内的“大门”乐队主唱吉姆·莫里森、上吊自尽的后朋克乐队“快乐分裂”的灵魂人物伊安·柯蒂斯,以及饮弹身亡的“涅磐”乐队主唱柯特·科本,他们的离去在他们各自的音乐成就上又增添了一份感人的悲剧色彩,甚至是一道神化的光环,而其中的柯特·科本,更被认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摇滚乐唯一的神话式人物。
1967年2月20日,柯特·科本出生于美国西北部小城阿伯丁,父母的离异给他的童年蒙上了阴影,悲惨的生活埋下了他性格中反叛的根芽。1985年,柯特和好友奎斯组建了自己的乐队,鼓手几经更换选定了戴夫·格罗尔,两年后乐队正式命名为“涅磐”,开始在公共剧场和大学校园里举行演出,签约“地下流行”公司之后,“涅磐”先后发行了第一张单曲唱片《情话/大人物》和首张专辑《漂白》,他们的音乐吸引了一大批主流硬摇滚歌迷,以至于许多评论将“涅磐”误认为金属乐队,但主唱柯特·科本并没有改变初衷,他仍然试图走出一条非主流的道路。
1990年以前,“涅磐”分别在全美、全欧及北美西海岸成功的做了数次巡演,亿万的摇滚乐迷又多了一个为之疯狂的偶像。
1991年4月30日,“涅磐”乐队与大唱片公司“格芬”签约,(小标题:跻身主流)同年录制了革命性的专辑《别介意》,《少年心气》等旋律经典、情绪激昂疯狂的佳作,在美国甚至把迈克尔·杰克逊挤下了台,坐上了公告牌排行榜的第一把交椅。巨大的商业成功改变了另类音乐不能带来利润的现象,带动了大批非主流乐队纷纷转入地上。
娶妻生女 深陷困顿
在成为超级偶像的同时,柯特·科本遇上了一生中的挚爱——朋克乐队“洞穴”的女主唱科特妮·洛芙,1992年秋天他们的女儿弗朗西丝降生,夫妇二人因为吸毒一度失去了对女儿的监护权,本来就处于成功的巨大压力之下的柯特·科本,受到丑闻和严重胃病的困扰,已经很难在音乐创作中享受到乐趣,甚至尝试过自杀。专辑《在母体中》和《**》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诞生的。
1993年12月16日,“涅磐”和MTV频道录制了一场经典的“不插电”演唱会,原汁原味的木吉他和轻松温柔的演唱,展现出柯特·科本的另一种魅力,也改变了许多人对摇滚乐的偏见。
尽管事业还在蒸蒸日上,柯特·科本还是变的越来越极端,越来越愤世嫉俗,台下疯狂叫喊的歌迷,甚至他深爱的妻子和女儿,都无法挽回他内心的绝望,1994年4月5日,柯特用一颗子弹结束了生命。4月8日,他的尸体被人发现,他自杀的死讯传向全世界。柯特·科本在遗书中写道,我已经没有任何激情了,所以要记住“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他终于像乐队名字“涅磐”一样,超越了生死的境界,十年后的今天,他27岁的生命,依然是摇滚乐神坛上英雄的化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