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中国人物事迹:
1、武大靖
武大靖在2018年平昌冬奥短道速滑500米决赛中打破世界记录并夺冠,为中国赢得平昌冬奥首枚金牌。
2、杨扬
杨扬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为中国获得了第一枚冬奥会金牌。2006年都灵冬奥会结束后,杨扬宣布退出国家队。
3、李坚柔
李坚柔在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获得冠军,为中国代表团夺得索契冬奥会首枚金牌。
4、王濛
王濛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获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冠军,4年后又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夺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1000米以及3000米接力的金牌。
5、申雪、赵宏博
申雪、赵宏博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力压庞清、佟健及德国组合夺冠,完成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的大满贯。2012年2月,两人退役。
4月25号,武大靖和范可新同台进行了演讲,作为中国短道速滑队的两名老将,他们从16岁陪伴彼此到28岁,经历风雨,老将心中还有未完成的梦想,他们决定相约米兰,向下一个目标迈进。近日,范可新和武大靖两位中国短道速滑队的“大哥大姐”带来了一段脱口秀演讲,气氛活跃的同时,也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16岁那年,武大靖还是范可新的陪练,“不撞不相识”让他们认识了彼此——。范可新和武大靖约定四年后,再次站在赛场上,我们也和他们约定,2026,米兰见!
武大靖范可新神仙友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4月25号,武大靖和范可新同台进行了演讲,作为中国短道速滑队的两名老将,他们从16岁陪伴彼此到28岁,经历风雨,老将心中还有未完成的梦想,他们决定相约米兰,向下一个目标迈进。请听记者报道:
近日,范可新和武大靖两位中国短道速滑队的“大哥大姐”带来了一段脱口秀演讲,气氛活跃的同时,也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16岁那年,武大靖还是范可新的陪练,“不撞不相识”让他们认识了彼此——
武大靖:那天我正训练呢滑得飞快,突然间我前面有个人想躲已经来不及了,一抬头正好撞上一个大屁股。
范可新:那天我也正在训练,我们女子的训练刚结束,我就是想再体会一下动作,给我撞晕了。
武大靖说:我也摔趴下了,疼得直咬牙,这谁呀这么不长眼。
“相互看不顺眼”让两人对彼此都有了印象,但接下来看到彼此身上作为运动员的闪光点,相互督促训练,才是让他们真正成为好队友,好朋友——
范可新说:你们知道武大靖的脚是什么样的吗?我知道。他的脚,踝骨变形,曾经还被各处动,长满了老茧,经常一脱冰鞋全是鲜血,28岁的武大靖长着50岁的脚。
武大靖:我记得平昌冬奥会男子1500米结束之后回到休息室,小范上来就给我一个拥抱,握着我的手说,别着急,比赛已经结束了,后面还有比赛,咱们一起加油。那一个眼神胜过千言万语,其实我也get到了。
从16岁到28岁,从默默无闻的新人,到冬奥冠军,队里的“带头人”,风雨兼程的路上,因为有了彼此的加油打气,一心为国出战的笃定,才有了那一句“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短道速滑队”。
退役吗?盘旋在两人心中的疑问,也因为“为国出战”给出了最坚定的答复:我不退,我不舍得退——
范可新:我退吗?我不退。这里是我最爱的短道速滑队,这里有我的人生挚爱,有我的汗水和泪水,有我的青春和欢乐,更有我的光荣和梦想。老将怎么了?只要我小范还能划得动,只要国家还需要我,我就一定会继续站在赛场上。
武大靖:我也不退,我舍不得退。在我们中国短道速滑队的字典里面就没有退这个字。我热爱短道,热爱在冰场上驰骋的感觉,我热爱短道队,爱这里的每一个人,更爱我们强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俩约定,再拼4年参加2026年米兰冬奥会,我们还要承担起带领队员的责任。
范可新和武大靖约定四年后,再次站在赛场上,我们也和他们约定,2026,米兰见!
武大靖范可新神仙友情相关阅读:
武大靖和范可新互怼,被两人的深厚情谊破防了,两老将直言不退役
中国的冬奥项目发展比较迟,但也涌现了很多优秀的运动员。比如为中国代表团夺得首枚冬奥奖牌的叶乔波,夺得首枚冬奥金牌的杨扬,夺得四枚冬奥金牌的王濛。
在北京冬奥会,有两位短道速滑的老将。他俩也为中国冬奥运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两人就是武大靖和范可新。
武大靖于1994年7月出生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他在2004年开始练习短道速滑,2010年11月进入国家队。
武大靖参加了2014年索契冬奥会,获得了短道速滑男子500米银牌,以及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铜牌。
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武大靖以破纪录的成绩获得了男子短道速滑500米金牌,以及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银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平昌冬奥会获得的唯一的一枚金牌。武大靖被任命为中国代表团闭幕式旗手。当年李琰宣布武大靖为新一期中国短道速滑队队长。
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武大靖和曲春雨、范可新、任子威、张雨婷一起夺得短道速滑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奥会获得的首枚金牌。
范可新的经历跟武大靖有点相似,年龄相差不大,运动生涯有很多交集的地方。
范可新于1993年9月出生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 ,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范可新比武大靖大10个月,2003年开始训练短道速滑,比武大靖早了一年。2010年范可新入选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与武大靖同一年进入国家队。
范可新参加了2014年索契冬奥会,获得了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银牌。她参加了2018年平昌冬奥会,但没获得奖牌。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范可新终于和曲春雨、任子威、武大靖一起获得短道速滑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金牌。她还获得了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的铜牌。
武大靖快28岁了,范可新快29岁。两位老将用青春和汗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为中国冬奥运动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日,武大靖和范可新参加了央视的一档节目,畅聊了他们的运动生涯。作为多年的队友,没想到两人开启了互怼模式。
两人都是2010年进入了国家队。那一年范可新17岁,武大靖16岁。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两人相识,然后有了12年的战斗情谊。只是武大靖比范可新早一届实现了冬奥冠军梦。
两人有很深的情谊,没想到见面就互怼。他们以比较特殊的方式相识。那一年两人与队友一起训练。
范可新在前面滑,武大靖在后面滑。武大靖速度太快,撞到了前面的范可新。武大靖竟然开玩笑说撞到了一个大屁股。
范可新当场被撞得摔趴下了,疼得直咬牙。武大靖也没落到好,自己不仅撞晕了,门牙也掉了,上不来气,躺了10多分钟。两人又互问:“这是谁啊,这么不长眼?”还要对方道歉。年轻人有点互不相让的意思,不过也“不撞不相识”,互相认识了。
范可新批评武大靖是说话没完没了的“大欠儿登”,武大靖也毫不客气地说范可新剃个大板寸,见人就怼。男队员都被范可新怼过。
范可新说出了武大靖的丑事,专门找女队员比力量,比跳高,显得自己厉害。武大靖又说范可新心眼小。教练多训练了男队员一会儿,范可新就不高兴了。两人的互怼把大家逗乐了。
不过后面的话把大家感动到了。
范可新之所以小心眼,也是希望教练能多训练女队员,给她们加练,也是想提高成绩。不过加练都是很辛苦的事,都是想成绩更好。
范可新深情地说:“你训练时帮了我那么多,比赛时拼命让我往前赶。范儿,你起跑没问题;范儿,你这样跑不舒服。范儿,你不要管后面有没有人,我都给你甩开。”大家被范可新的话破防了,让人听了泪目。
武大靖说:“我俩在一起的时间,比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我不帮你谁帮你?有几个像我这样了解你的人?”
范可新:“我也了解你。你的脚踝骨都变形了,曾经还被硌出洞,长满了老茧,经常脱下冰鞋就能看到鲜血。28岁的武大靖长着50岁的脚。”
两人相识12年,一起取得了成绩,也一起遇到了坎。武大靖夸起了范可新,夸她会安慰人,一个眼神,一个拥抱就够了。
虽然他们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而且年纪也不小了。不过两人都没有退役的意思。范可新深情地说:“我不退!这里有我最爱的短道速滑队,这里有我的人生至爱。有我的泪水和汗水,有我的青春和快乐。只要国家需要,我就会继续在赛场上。”
武大靖:“我也不退。我热爱短道速滑,热爱在冰场上驰骋的感觉。我不舍得退。”
希望老将们还能有好的发挥,为中国的短道速滑队,为中国体育做出贡献!
从平昌到北京,武大靖的两块冬奥金牌之间,隔着1444个日夜。一次次伤病缠扰,一次次状态跌宕,没有人知道武大靖是怎样挺过来的,人们只知道,四年过去,武大靖依然是中国短道速滑绝对的顶梁柱,只要他还在冰上,旗帜就还在飘扬。
北京,圆满
出于防疫需要,北京冬奥会进行了闭环管理,运动员们在赛后须完成14天的医学隔离方可从闭环区域内离开。北京冬奥的一切期望、荣耀、意外和遗憾都尘埃落定,不必早起迎接训练,不用奔忙工作日程,这14天成了武大靖近几年里最长的假期,天天都能奢侈地睡到自然醒。
不过,身心放松之余,盘旋在武大靖脑中的还是冬奥赛程中的点点滴滴。“有了充足的时间,我就利用这14天把备战这届冬奥的四年回忆了一下,总结了一下。”
压力在2月5日激增至峰值。这是开幕式之后的第一个比赛日,晚上九点二十六分举行的短道速滑混合2000米接力,更是中国代表团在这届冬奥中的第一个夺金点。“这是自己国家举办的奥运会啊,谁都希望可以旗开得胜,既然落到我们肩上了,我们就得担负起排头兵的责任。这样的赛前压力真的没有方法可以排解掉,就是顶着上。”
一同参加混合接力的有和武大靖一样参加了三届奥运会的“老将”范可新,也有参加过两届奥运的任子威、曲春雨,还有虽是首秀奥运、但已经经历过多次大赛考验的张雨婷,队伍本身并不稚嫩。
“混合接力赛前大家心理压力都特别大,说心里话,我们几个其实当时谁也不想看到谁,因为看到了就得去谈这场比赛。在那个时候如果能不见面,对我们来说可能就是最好的放松。”
混合接力是2018年才列入冬奥的新项目,一个国家的两名男选手和两名女选手共同滑过18圈的赛程,速度快、交接紧,加之男女运动员交接时产生的速度差,为本就充满意外的短道速滑接力赛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加之强敌重重,夺金有着相当的难度。
2月5日上午,武大靖和参加混合接力的队友们还是碰在一起,为晚上的比赛做着最后的训练和调试,这样紧挨赛程的训练安排并不是常规。“平时训练是男女运动员分开的,这个项目也是很新的,那天上午也算是一次临阵磨枪,都觉得还是要一起碰一碰战术,练一练配合,把各自的观点说出来,把对手分析透。”
那天的冰场没有辜负他们。战胜了连轴比赛的体力消耗,战胜了紧追不舍的身侧强敌,战胜了冰面之上的一切惊险和意外,2月5日21时37分,武大靖和队友们一同为中国赢得了北京冬奥的首枚金牌。赛后采访时,武大靖哽咽着说出“今天是(比赛的)第一天,圆梦了”,便掩面哭泣,无法继续说下去。那天晚上,武大靖激动得一夜没有睡着。直到所有赛程落幕,武大靖都认为:“团体项目拿到金牌,我觉得是我最值得炫耀的一件事。”
尽管遗憾未能夺得单人项目的奖牌,武大靖还是用“圆满”来形容自己的这届冬奥会。在瞬息万变的冰场上,遗憾是常态,难得是拼尽全力后和队友们一起迎接的圆满。
1444个日与夜
最近一直摆在武大靖案头的是邓亚萍在2021年9月才出版的新书——《心力》。“真正的赢家,就是咬牙切齿也要把事情做好了。” 这是《心力》中自序中的一句话,恰可以描述武大靖步履维艰的过去四年。
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遭遇了空前严峻的磨难,身处当时的形势,李琰教练把队伍的微信群名改成了“虎口拔牙”。武大靖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中以39秒584的成绩打破世界记录,以绝对的优势获得了中国代表团在那届冬奥会中的唯一一块金牌,成为唯一一位成功在虎口中拔出牙的勇士。2018年武大靖的状态奇佳,11月12日短道速滑世界杯盐湖城站男子500米决赛他以39秒505的成绩夺冠,同时打破了自己在平昌冬奥会上创造的世界纪录。
“2018年那时候我也飘过,也是因为那段时间的竞技状态太好了,我站在赛场上就觉得我是老大,但是很快伤病也就来了。”武大靖的膝盖、腰部等身体多个部位都有程度不一的旧伤,如果谨遵医嘱,武大靖早就有理由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
这四年里,武大靖一次次从生理极限把自己拉回正轨,再从正轨攀向巅峰。“身体状态不好的时候面对比赛我也会有‘畏战’的情绪,自己不想输,也不想让支持我的人看到我输,不想我的对手看到我输。随着身体好转,随着竞技状态恢复,这种情绪就又消失了。” 平昌之后的四年,武大靖的状态就在这天平的两端不断反复,身与心交猝地折磨着这个身负厚望重责的冰上猛将。
2021年5月,短道速滑队在坝上集训期间,武大靖的膝盖伤了。“那时候队伍都在河北,只有我和康复教练在北京做康复治疗。”康复了一个月后,身体刚刚能适应训练的武大靖立刻跟上队伍开始恢复训练。“那时候觉得自己参加北京奥运还有希望的,但已经没那么自信了。”8月,在新疆的集训中,武大靖腰伤复发。“那时候疼到站都站不起来,只能在床上趴着,更别提训练了。”
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只有半年时间,趴在床上的武大靖想,自己也许真的没办法再参加北京冬奥会了。“那时候就希望医学奇迹出现在我身上,不敢想拿不拿金牌的事儿,我就想着,如果站到北京冬奥的赛场上就很幸运了。”
9月中旬,重伤初愈的武大靖开始为2021/2022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备战,三周后他又站上了冰场,他的比赛状态出乎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预料。“四站世界杯比完之后,我发现自己还是全世界滑得最快的,那时我才觉得,北京冬奥我还有机会。”
“没有人知道大靖这四年是怎么过来的。”一向快人快语的王濛在解说中难掩对武大靖一路走来的心疼。在武大靖状态低迷时,教练们都不忍心责备他,队友们也不敢去直接询问他的伤情。“大家都说我挺好,都是不想我背负太多,怕我放弃。其实我的状态怎么样,我自己心知肚明,只是我始终也不愿意放弃。”
站在北京冬奥赛场的武大靖,头盔上画着一只孙悟空。这是武大靖最喜欢的动画人物,不仅因为孙大圣意味着“战无不胜”,更因为它敢于和对手拼上性命。
背上包袱的人
在武大靖的字典里,“国家”、“团队”的词条始终在“自我”之前。从2月5日到16日,27岁的武大靖滑了4个小项共13场比赛,其中3个项目晋级A组决赛,1个项目晋级B组决赛,带领队伍收获了1枚金牌。他心甘情愿地扛下带领这支队伍披荆斩棘的责任,一马当先,每一场比赛都挑战着自己体能和状态的极限,真正从战役打响第一秒拼到了最后一刻。
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武大靖有争夺金牌的绝对实力,且中国队史无前例地有三名运动员上场,似乎是为这场比赛的凯旋预先上了保险。第一枪打响后武大靖奋力滑行,半程下来已经牢牢占据了领先地位,但也就在此时,因冰面上出现了断裂的冰刀,裁判吹响了比赛暂停的哨声,等到冰面障碍清除再次出发时,武大靖已经没有了冲金的体力。
枪声再响,武大靖轻拍任子威的手,示意他先“走”,自己则用最后的体力压制住匈牙利的对手,为队友争取领先地位创造机会。比赛结束,任子威获得了自己的第一枚个人单项奥运金牌,李文龙获得了自己的第一枚单项奥运奖牌,武大靖则名列第四,无缘奖牌的他在赛道上望着两个弟弟,一脸欣慰。赛后采访中,耗尽了所有体力的武大靖面色苍白,不由自主地干呕着,由衷地祝贺着队友的胜利。
进入北京冬奥的备战期时,武大靖成为了中国短道速滑队的队长。从1980年第一次参加,到2022年成为东道主,中国代表团共参加了12届冬奥,共获得22枚金牌,其中有12枚金牌都是中国短道速滑队贡献的。短道速滑队承载着中国人在冬季运动项目上的光荣与梦想,武大靖是这支梦之队中如今负载最大的承重梁。在队里,原本武大靖就是一个喜欢去照顾身边人情绪和状态的人,和大家打成一片,经常是队伍里的“气氛担当”。当队长之后,他的行事风格上与之前并没有太大区分。“当队长之后跟大家还是该打闹打闹,我的心态、大家的心态也和之前没什么区别。”
队长武大靖默默地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刚进国家队不久的小队员们身上。“最近两年毕竟是在北京奥运周期嘛,有时候老师会把更多精力放在主力运动员身上,刚进队的小运动员可能自己遇到问题、遇到困难也不敢去说,我在中间就多去观察,看看谁有情绪了,看看谁需要多一些照顾,就去做一些沟通的工作。我们有些老队员会开玩笑,说我当队长之后老跟教练打交道,以后啥也不能跟我说了。但其实大家有想法、有情绪,还是都会跟我交流。”
桃李不言,武大靖扛着几乎全队最大的成绩压力,扛着几乎全队最重的伤病压力,又主动扛起了照顾队友的责任。回顾这四年,面对“队长武大靖”和“运动员武大靖”两个身份,武大靖都给自己打了满分。
下一站,米兰
本届奥运会短道速滑的最后一场比赛中,中国短道速滑队因失误而无缘奖牌。当意外发生时,场上的武大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快比完吧。”从赛场走回休息室的一段距离里,这四年的画面一幕幕浮现在武大靖的脑海。
过去四年,武大靖一直认为这会是自己的最后一届冬奥会。尤其是被伤病折磨得最难受的时候,“最后一届奥运会”是让武大靖破釜沉舟的最大动力。但这个早就做好的决定,在北京冬奥结束后又彻底动摇了,武大靖决定重新出发,参加2026年的米兰冬奥会。
“是通过参加这次奥运会,让我看到自己在短道速滑的领域还有一定竞争能力,我还是那个滑得最快的。除此之外,原本这届奥运会我自己的期望挺高的,但自己的主项结果还是没达到预期,还是挺遗憾的。因为这两个因素,让我觉得如果自己好好地、全身心地再投入四年,下届奥运会我还是有机会的。”
和武大靖一起经历过去这四年点滴的同事、朋友、家人,多多少少都“劝阻”过武大靖的这个决定。“他们是一路看着我走过来,也一路揪心着。所以我决定要再来一届的时候,他们跟我说‘你拉倒吧’,”武大靖笑着说,“他们劝我说现在也挺圆满了,该拿的奖都拿过了,身体负荷也很大了。我知道他们不是真的不支持我,只是心疼我。”
面对一个新的奥运周期,武大靖几乎已经可以预见到最大的困难就是他自己,身体和心理的负荷或许会远甚于上一个四年。“从2018年之后我的身体就没太恢复好,一直带着伤病在完成比赛和训练,经过这个过程之后,之后你发现这样挺着去训练、比赛的效果也并不好。接下来我首先需要把身体保养好。”
在进入备战状态之前,武大靖也决定给自己放一个假期,好好陪一陪家人。“我也还没想好要带爸妈去哪里,其实他们觉得能跟我在一起就行,去哪儿玩儿都不重要。我也这么觉得,无论在哪里,家人能相聚就很珍贵了。”
“曾经有考虑过北京冬奥会之后是不是退役,但当我真的站在赛场上的那一刻,我发现自己根本舍不得说再见,舍不得离开这个我深深爱着的项目,只要国家需要,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一直站在冰场上。绝不认怂。”
2月16日深夜,武大靖正式宣布,自己将开始备战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季奥运会。一场精疲力竭的鏖战后,他主动回到熟悉的原点。起跑的枪声又一次响起,不到15毫米的冰刀锋刃划出一往无前的动线,冰面滚烫,热血未凉。
全文刊登在《ELLEMEN 新青年》夏季刊
摄影 刘闻
造型 Greenie
因为武大靖亲眼目睹了火箭发射,内心还是非常激动的,而且是亲临现场观看的,所以说相比于我们很多人在视频里面所目睹,其实在现场会更加震撼,因为那种真实感会更强一点。在采访当中,武大靖说:“在我生日的这天,有幸现场见证了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震撼无比,内心澎湃!”有很多网友也非常羡慕他能够到现场观看这一时刻,其实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这都是非常自豪的一刻,那么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直播或者是转播的时候,内心也是非常澎湃和激动的,因为这是我们的荣誉。
1震撼无比,内心澎湃。
每当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发生的时候,特别是能够照相我国航天技术的领域的伟大成就的时候,我们都会感觉到非常的激动和自豪,特别是当国家发射到太空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更是感觉到在火箭发射背后默默工作的优秀且辛劳的工作者们。而且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航天领域的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同时也有更多的创新,而且当我们看到火箭发射的时候那一刻真的能够感觉到我们祖国越来越强大。
2为荣誉自豪。
此次发射是中国空间站进入建造阶段后的第三次发射,也是这一阶段首次在有人状态迎接航天器来访。根据媒体的报道消息,我们可以看到此次发射是中国空间站进入建造阶段后的第三次发射,更加令人注目和引人关注的是这一阶段首次在有人状态迎接航天器来访。
可以看到我们在航天领域,无数人在背后默默付出,不断的进行创新和付出更多的汗水,我们才有了今天现在这个成就,而且在航天技术领域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更加有自信。
我认为武大靖之所以让网友们对他那么崇拜,不仅只是北京冬奥上的表现,他在2018年赛场上的行为更是点燃了中华儿女!
在本届冬奥会上,武大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对手们,为队友们争夺了充分的空间,最终也让队友们如愿获得金银牌,而自己却与奖牌失之交臂,引起了广大网友们的敬佩崇拜以及对他的喜爱,而这也不是第一次网友们对他表露崇拜了,在2018年的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了唯一一金,得主就是武大靖,在比赛中的过程中,面对两名韩国选手包夹,和紧追不舍,稍不留神就会被超越,但武大靖毫无争议率先冲线。比赛过后武大靖已经身披国旗,那时的五星红旗已经成为了赛场当中最闪耀的,而身披红旗的武大靖更是成为了万众瞩目。
凭借自己出色的成绩和不放弃的精神,让五星红旗弘扬在比赛场上,用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获得了属于自己的金牌。在颁奖台上,武大靖衣着整齐的站在万人景仰的位置上,在此期间,连续三次手指指向胸前的五星红旗,用食指指天,做出一的手势,他在向世界宣告中国第一,并且为自己和国家感到骄傲,奏国歌时武大靖特意放下手中纪念品,庄严肃穆的聆听着国歌响起,眼神坚毅深情瞩目国旗,让广大网友们都为之感动。而此时两侧的韩国队员全程毫无表情。
中国网友直呼太解气了,自武大靖在平昌冬奥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后,有才的网友曾评价他:飞到鹰的高度就能避免苍蝇、蚊子的打扰。英国路透社称武大靖才23岁,但在赛场上丝毫不怯场表现非常完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则称赞武大靖主宰了500米赛场,韩联社也对武大靖在本场比赛中的出色表现给予肯定。而对于我们国人来说,对他更是崇敬喜爱,也更加的看好他的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