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浪漫》:生活的荷马史诗

《血色浪漫》:生活的荷马史诗,第1张

午夜的医院,显得特别冷清。合上书,闭上眼睛,这个充满着生离死别的地方,那些人儿,如同走马观花一样,从自己的脑海里穿流而过。

血色,浪漫。寂静的走廊,脑海徘徊着这两个词

任谁都不能将血色与浪漫联系起来,血色代表暴力,浪漫代表温情。然而,这本被秦晴极度推荐的书,却给了我别样的浪漫:没有鲜花,没有掌声,血色依然能够铸造浪漫

曾经有人评论过《血色浪漫》是一部痞子的奋斗史,是一部具有反叛意识的“教科书”。但是我想大声呐喊,这是一部奇书,是一部生活的荷马史诗。他们,用血与汗水谱写了中国特色的荷马史诗,瑰丽而唯美。

在那个动荡纷飞的年代,他们都是一群诗人。一个现代的游吟诗人,在世事纷纭中高歌自己的信仰。一个现代的侠客,仗剑天涯,义字为先。一个始终在路上的行者,挣扎着妄图冲破身上的藩篱。一个面对任何辛酸困苦,屹然挺立的勇士,一个笑傲江湖,随遇而安的强者。为了体味百态人生,他们一直在路上。

那是属于他们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打架、拍婆子、要饭……他们用自己最纯真的眼眸探究社会原生态。面对生活,面对困难,他们以微笑面对,即使是青黄不接的时代,要饭也成为他们乐也融融的快乐时光。

浪漫,不一定需要鲜花。

那个年代里,沾染血色的浪漫,不羁的魂灵竟然感染了平凡的众生。生活,对于他们而言,成为了快乐的调剂品。“在路上”,是贯穿整个脉络的主题,也是书本宣贯的主题,因为喜欢,所以选择,因为选择,所以无悔。

凯鲁亚克说过:“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于是,他们带着自己的理想上路,在路上,他们谱写了属于自己的荷马史诗,用青春咏唱了奋斗的歌颂调。

社会的长卷在他们的脚下铺开,二十年,风雨不改,坚持着最初的理想。为了生活,他们可以要饭、摊煎饼,为了理想,他们可以放弃生活……那个年代的天空总是昏黄,在暮然回首的时候,似是未曾开始便已经结束。但是,那一抹黄土地,永远成为了天空最亮丽的颜色,从未褪色。

褪去青春,落下帷幕,活在路上,走在路上。用血色灌溉浪漫之花,用浪漫谱写血色的艰辛。冬日的暖阳,似乎从来没照耀到他们,春日的香味,似乎从来没有环绕过他们。在路上,他们书写着自己的荷马史诗,无须理解,无须明白,这是一个生命与生活交替的过程,只需明白:痛并快乐着,这样就好。

合上书,看看身边熟睡的人儿,匀称的呼吸中带着某种脉动。白纱布,红液体。血色,不一定就是恐怖、暴力,也可以是浪漫。宛如冬日里挖起的一坛好酒,细细品位,便如甘露一样,流入心田。

嚼着的青色橄榄,涩味,味过之后,突然就酸酸的,眼前的景物骤然邈远起来……

前段时间看完了《血色浪漫》这本书,书的最后一行字是“2002年8月31日第一稿完成”。

2002年,好熟悉但又好遥远的年份,那时候这本书应该很火吧。至少当时它的同名电视剧,因为孙俪和刘烨的传神演出,火爆大江南北。

电视剧我大概看过几眼,记忆的画面就是几个年轻人穿着绿军装,骑着自行车在大街上肆意奔走的样子,还有他们成年后的一些画面。

那个时候的我,对这种题材不是太感兴趣,就没有看。一晃,20年过去了,在这本书第一稿的20年后,我终于翻开了这本书。

为什么会看这本书呢?主要原因是张先生寒假里一直在看这本书,还不时地发两句感慨。

然后,寒假快结束的一个清早,我睡不着了,但也不想起床,就去书柜里找书,然后就看见了这本书,就靠在床头看了两个小时。

其实看最前面十几页的时候,我还是有点不在状态,一种想看下去但又心不在焉的矛盾感纠缠着我。我最近喜欢看的书是历史书,不太想看小说。

尽管心里矛盾着,但我就是坚持看了两个小时。后来,我就看下去了。慢慢地,我发现了那个支持我选中它、坚持看完它的原因是什么了。

是因为我现在和书中各位主人公,特别是男主钟跃民,都处在一个不断变幻的时代背景下,或者准确地说,我想看看书中人物,是怎么面对时代变迁、怎么抗争命运的。

还不错,又一次站在人生选择十字路口的我,从书中获得了力量,明确了方向。这本书通过各个人物、特别是钟跃民的人生选择,为读者透彻地讲明白了人生道理。尽管我们和书中人物隔着时代,但这些关于人性的探究是共通的。

首先,积极面对时代变革。

钟跃民作为上个世纪50年代生人,一直处在蜂拥而至的历史变迁中。

十几岁的时候没学上,闹革命;

再大一点,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后来参军,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复员后卖了一段时间煎饼果子,跑去当了国企高管;

然后是被审查关押,恢复自由后开饭店,最后跑到西北游荡。

我是80后,都说改革总是从我们这一代改起来,其实,哪一代人都会遇到变革。面对变革,害怕、恐慌、不知所措,在所难免,但最终需要接受现实、积极面对。

钟跃民面对时代浪潮,也曾经迷茫、痛苦,刚下乡面对饥饿,在部队想复员而不得,当了国企高管后暂时迷失,他都经历过,但他很快调整心态,在和社会各色人物游刃有余应对的同时,保持了自己的本心。

时代是不会等人的,时代变革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但无论时代怎么变,像钟跃民一样,保持善良的人生底色、努力向前冲的干劲,总会在时代大浪中为自己寻得一线生机。

其次,人情世故通透清醒。

钟跃民可以说是人间清醒:

他能对不属于自己一个阶层的李奎勇互相敬重,肝胆相照;

他早早就认识到,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愿意做乖孩子;

他认同并践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他会闹情绪,但会坚持把工作做好;

他给特遣队战士做战前动员时,谈及死亡的松弛感直击人心;

这些都让他充满精神上的强悍,真真人间清醒。

再次,在路上,重体验。

钟跃民看似游戏人生,其实他追求的是一种“在路上”的生命状态。

他讨厌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他渴望改变,对未知充满好奇。这样的心态使得他在任何苦难条件下,都能甘之若饴、成就不同。

别人上山下乡都悲惨欲泣,他却沉浸在信天游的悲凉中;

战场上当了英雄,本可以在部队平步青云,但他却觉得一眼望到头的日子太可怕;

别人复员争着进编制内,他却觉得被限制自己自由,跑去当了个体户……

他的人生可以说“狂放不羁爱自由”,追求“心灵的自由勃发和个性的恣意张扬”,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他活出了人生的真谛:轻结果,重过程,永远在路上。

这是钟跃民最最让人羡慕的地方,他活出了他自己。

钟跃民的形象能够这么鲜明立体,这都归功于作者都梁,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对人物形象的精准刻画、对复杂人性的精准探索,让人感受美妙的阅读体验。

看完书,我还觉得不过瘾,我还准备去追剧呢,刘烨年轻时的气质和钟跃民是很契合的。

读这本书,我拿到了此刻的我想得到的。

说点真实的想法,请各位能够容忍一下不同的意见。

首次听说这部电视剧,是朋友的介绍。后来看过一小段片断,而几天前,才看完全剧,现在想说说感想。不过我的感想并不都是赞扬,所以呢,请吧内朋友宽容。

先说说对电视剧的想法吧,给我感觉电视剧的制作很粗糙。导演和编剧都没有认真对待这部戏。这部戏的漏洞非常特别以及极其的多。举几个小例子吧,68年竟然用的是现在发行的人民币,一百的那张;收瓷器的老大爷说正德三年是1632年,距今356年,如果我计算无误的话,那应该是1988年,可是那时文革期间,70年代末文革就结束了;追求秦岭的叶楚良竟然在80年代初就用上了手机,虽然是大哥大,但居所1987年电信的网络才建立;在广大群众还在使用人工交换的电话的同时,钟跃民他们就用上了看上去挺先进的手机;80年代初期就有了现在的别克君威和本田雅阁,还是带天窗的;钟跃民刚刚专业的时候去卖煎饼,竟然是一块钱一张,80年代的工资似乎普遍在几十块钱吧,(因为剧中交待是百万裁军嘛),群众普遍的月工资只够买几十张煎饼的,可竟然大家还都在买,那时候的物价竟然跟现在一样;秦岭的别墅里有20世纪90年代末才出现的29寸纯平彩电;宁伟枪杀的那个老板,客厅里赫然是背投;周晓白和张海洋刚刚结婚的时候,那装修水平和防盗门简直应该是进入21世纪的产物,抑或是我们农村孩子生活水准实在太低,从来没记得那个年代有那么好的装修工艺,或者是中国20年来装修的水平就没有进步;还有也不知道他俩是什么级别,分到那么大的房子;还有80年代就有了公交公司的说法,我孤陋寡闻,90年代后才听说过这个词……类似的错误简直是数不胜数。最为重要的是,整个主人公的年龄是十分混乱的。我真的不敢说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电视剧。似乎编剧和导演并不知道那个时代和现在的差别。就算是年轻观众,没经历过那个年代,可我们也听父母说过那个年代,在书本里读到过那个年代,最最起码的东西,常识性的一些错误,稍稍注意一下,应该就可以避免,但我们还是看到了,我只能说,这不是精品,是一部制作非常粗糙,导演、编剧不那么敬业的电视剧。

在说说角色的塑造把。吧里很多人都喜欢钟跃民吧,我对此提出异议。或许有人说钟很男人,但我觉得并不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责任感。而这,恰恰是钟所缺乏的。从头到尾,他几乎没有对任何人负过责任,也没有对任何事负过责任。对于女人,就不用说了,大家都明白,很多人会用他对周晓白的感情来反驳,但我要说的是,一个责任感的男人,再不能保证给一个女人幸福的时候,就不应该向她表白。甚至对于他的家庭,他也都没有什么责任感。他除了偶尔陪陪他的父亲之外,真想不到他还为自己的家庭作过什么。年轻的时候可以原谅,电视剧结束的时候估计应该都快40的人了吧,他父亲让他结婚,他还对年迈的父亲那种态度…他说他喜欢“在路上”的生活方式,其实本质上,他在内心深处是惧怕承担责任的。也正是这种对承担责任的惧怕,才让他理直气壮的选择了这种“在路上”的生活方式。我相信,一个男人,无论他多么有才华,如果他没有责任感,那至少他就不是成熟的男人,至多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我不知道哪个年代有多少人是像钟一样,换句话说,不知道钟代表了那个年代多大部分的人,但我知道的是,如果没有军区大院的背景,钟也不会有机会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某种意义上,他其实只是个纨绔子弟,只不过他有点个性,有点小聪明罢了。

其他角色中,我倒觉得张海洋和郑桐两个人可圈可点。张海洋的优势在于他是一个感情深沉的男人;而郑桐则是个非常清醒的人。自从他开始读书之后,他清楚地明白自己想干什么,自己想过什么样的日子。插队的时候,他对招工不感兴趣,却对当老师这件事很兴奋。在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面临去机关和搞研究,他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学术研究的道路,尽管面临的是清苦的生活。

至于女主角呢,周小白的角色,我觉得描写的很苍白,没有什么内涵,更没有什么发展。就算是高干子弟,工作到40岁还是跟十几岁时一样的娇**脾气,这可能么?而孙俪的演技,我就更不敢恭维了,感觉她演任何角色都一样,包括拍广告…看他的电视剧,血色浪漫,玉观音,还有幸福像花儿一样,几乎都是一种性格,只不过年代和外衣不一样罢了,缺乏内心深刻的刻画(孙俪的影迷们不要骂我…)。而秦岭,个人认为是个败笔,因为那是那个年代几乎不可能存在的一个女人。而且演员只刻画了她的孤高,并没有赋予人物实质的内涵。电视剧中的秦岭,我觉得是个挺让人讨厌的女人的,她只会考虑自己,时不时还会拿出来一套大道理来说教别人,没有什么可爱之处。最后出场的高月倒是还算饱满,但她确实挺可怜的,碰到了钟跃民…

对于故事的发展,有些地方或许是因为篇幅的原因,感觉很突兀。比如说周晓白后来给张海洋打电话说要嫁给他,丝毫也弄不明白为什么。

这就是我对这部电视剧的评价,请大家一起来讨论吧。如有不同意见,可以共同探讨,但终归还是希望吧内人士能够包容不同的想法

血色浪漫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残酷混乱的青春回首

血色浪漫最新章节TXT----- 没有炮火的年代,一代人的青春挥洒在武斗与呐喊声中,这是他们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的浪漫在血色昏黄中弥漫成昨日的记忆,我们在他们的故事中心随波动,却发现,青春不过是一场绽放到极致却结束得太仓促的事。钟跃民、袁军、张海洋、李奎勇……文革以前,他们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文革开始了,他们的命运也随之改变。混乱而血腥的京城,他们从属于不同的派别,他们可以为了一句话而杀人,他们吹着口哨挑逗漂亮女孩,他们捍卫着他们那个年纪不明白的东西,他们看似满不在乎,却在玩世不恭的眼神中伤害与被伤[被屏蔽广告][被屏蔽广告]害……那个时代结束了,少年弟子江湖老,每个人都回归了看似正常的生活轨迹,他们的灵魂却再也回不到从前,生命中有些痕迹是擦抹不去的――钟跃民背上行囊,远走大西北,那一片天高云舒的辽阔土地也许能够为生命找到一个充足的理由。本站7×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阅精小说……

文/江北客@渔樵令胡@千江寻一客

曾经买过读过《血色浪漫》的小说,也不止一次地看过《血色浪漫》的电视剧,而据报纸上的花边新闻说,都梁本人对这部电视剧似乎并不十分满意,希望有机会自己来重拍这部剧,但我个人觉得,刘烨版的钟跃民已经算是演绎得相当传神,未来谁有机会超越这个版本的钟跃民,真是拭目以待了!

除了一些细节上的小改动和小手术之外(譬如让周晓白嫁给了张海洋而不是袁军,增加了一次红蓝军的实战军事演习等等),我想都梁不满意的原因或许是在于这个版本的电视剧还没有完全体现出历史的沧桑感和厚重,而都梁的原著本身,是希望引发受众对于那个年代的历史层面的思考,他希望勾勒出一个大时代,泼墨出一幅大山水。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这幅大山水?

钟跃民是唯一的线索,他是一只自由飞翔的鸟,飞越了种种生活,穿越了老三届所经历的那个特殊历史年代。以他为线索,我们可以依稀看出那个年代人的形形色色的宿命,看出主宰他们命运的一道道分水岭,看出他们的无奈与挣扎,苦难与辛酸,因为钟跃民,始终只有一个。

钟跃民说他喜欢一种“在路上”的生活方式,他说,“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所以我们应该首先来看一看,钟跃民究竟经历过一些什么样的生活?

总的来说,他大致掠过了以下的种种生活,顽主生活,知青生活,军旅生活,下海生活。

大约只有老三届的人,才知道什么是顽主生活,什么是老莫。

这是他们这一拨人的起点。也只有他们这一拨,才能够拥有这样的起点。

多年以后,也许这一拨人会说,他们真幸福,有过这样的生活。或许也有人会说,他们真不幸,不得不经历这样的生活。

但是我相信,以钟跃民、郑桐、袁军、张海洋为首的这一帮人,他们一定是会弹冠相庆,觥筹交错,庆幸自己曾经拥有过这样的生活。

顽主集团的制高点,无疑是李援朝(电视剧中为黎援朝)。而草根顽主的最低点,是小混蛋。或者说,这是由当时社会阶层定义的一座无形的金字塔。

而钟跃民把这一座金字塔给贯通了,他受李(黎)援朝赏识,在军区大院的顽主圈中能说上话,在什刹海冰场,他也有一号,属于有资格“拔份儿”的少数首脑人物。然而透过与李奎勇之间的友情,他又与胡同里出道的底层顽主产生了联系。

所以钟跃民的身份很复杂,有双重性。他洞悉上层顽主的规矩,也了解,或者说同情下层顽主的处境,或者说,惺惺相惜。

小混蛋与李(黎)援朝的矛盾,其实反映了当时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尽管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但是这种矛盾,最终依然还是在法律的约束之下。它还不是那种用暴力革命来解决的阶级矛盾。但是在那个万人空巷局面一时失控的特殊场合,终究溅起了蓬勃的血色。或许这一抹血色,便是所谓“血色浪漫”的源头。

郑桐曾经疑惑地对钟跃民说,“咱们什么时候和小混蛋这样的人搅和到一起去了?”

钟跃民愣了愣神,大喝一声:“等灭了小混蛋,咱们再去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大事儿!”

所以说钟跃民的浪漫,是血色中的浪漫。他是一个背着菜刀的诗人,他为周晓白吟诗,但一边吟咏着浪漫的诗句,一边还要义无反顾地拿起菜刀,去好勇斗狠,关键的时刻,为了去救李奎勇,他飞起单车一脚踢开了自己心爱的女人。

所以钟跃民的浪漫是无法改造的。至少,周晓白改变不了。但周晓白爱的,或许正是这种不可救药。

那个特殊年代的顽主们,有着一种无法言喻的英雄草莽气,这是一种魅力。

我们可以说,李(黎)援朝有魅力,钟跃民有魅力,张海洋有魅力,李奎勇有魅力。其实,小混蛋也极具魅力,他的魅力就是他的杀气。

然而多年以后,他们或许会回味这种当年的魅力。然而这种魅力,毕竟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的。一旦掠过了那个年代,无论是什么样的魅力,都必须受到通用的社会规则的管束和制约。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多年以后,李(黎)援朝是总经理,钟跃民是经理,张海洋是警察,李奎勇是出租车司机,而小混蛋,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尸骨无存。

但气质似乎是天生注定的,譬如领导气质。尽管说李(黎)援朝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但在小说中,他的去处毕竟是最好的。他在顽主圈中的领导地位,首先来源于他父辈手中掌控的某种社会资源,这种资源给了他一种至高无上的优越感,而优越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气质,一种“混社会”的气质。所以无论时代的浪潮如何侵袭而来,他总是会拥有先手,他总是可以抢先起跑,占据有利位置。而李(黎)援朝,始终是一个人物。人物的意思就是,他是一个聪明人。聪明人,能成大事。

钟跃民也是个聪明人。一个用脑子的聪明人。但他思考的东西很多,除了生意,或者说事业,还有别的。譬如陕北的信天游,秦岭的歌喉,可可西里的藏羚羊。

或者说,他一直在思考着自己的自由。一种终极意义上的,挣脱了锁链的自由。

尽管在那个年代,对于老三届的人而言,其实被拴上了种种的锁链,甚至是枷锁,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满载知青的火车轰隆隆启动的时候,只有钟跃民敢一声大吼:“哭什么?小家子气!大丈夫横行天下,这才刚有点儿意思,好玩的事儿才刚刚开始呐!”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斯潇洒地吼出这句豪情。所以,可以去当兵的张海洋和袁军紧握着他的手说,“好样的!跃民,是条汉子!”

参军是幸福,插队是苦难。和钟跃民结伴一起去品尝这苦难的,是郑桐。从这一点上说,郑桐和钟跃民乃是灵魂深处的朋友。他们一同从苦难中品尝到了穷快乐,尝到了值得用一辈子去追忆的蜜甜。

郑桐对蒋碧云大声吟诵惠特曼的诗,“我是肉体的诗人,也是灵魂的诗人,我占有天堂的愉快,也占有地狱的痛苦,前者我把它嫁接在自己身上,使它生殖,后者我把它翻译成一种新的语言……啊!我的灵魂,我们在破晓的宁静的清凉中找到了我们自己的归宿,我的声音追踪着我目力所不及的地方,我的舌头一卷,就接触了大千世界!”

郑桐品尝到的蜜甜,是历史的火炬,学术的精神。当然,还包括蒋碧云。

而钟跃民的蜜甜,则是陕北的信天游,和秦岭。

钟跃民是一个害怕束缚的人。这也是他拒绝周晓白的理由。

然而他遇上了秦岭,才算是真的棋逢对手。

面对感情的态度,秦岭比他更洒脱。她只珍惜过程中的体验,而不看重结果。甚至,她只在意瞬间,而不追求永恒。她说,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彼此不再吸引,那么就马上分开,而不会去苦苦纠缠。

所以钟跃民会深爱这个女人,十年如一日。多年以后坐在她对面,闭上眼睛,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依然丝毫未变。

可是都梁却不能让钟跃民就此沦陷于秦岭的怀抱。命运要把他拎出来,去经历另一种生活。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这样被命运拎出来的,或者,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钟跃民的好运,亦是渊源于他父亲钟山岳在历史上的社会关系。马叔叔是一个偶然的马叔叔,也是一个必然的马叔叔。

秦岭没有马叔叔,因此秦岭觉得在钟跃民的命运出现契机的时候,自己再不能给予他更多,于是她宁愿从钟跃民的生命中退出。在退出之前,她给出了当时她所能给出的全部。这就是秦岭,那个令钟跃民一辈子铭心刻骨的秦岭。

郑桐也没有马叔叔,于是他只能去求村支书。然而在烟和酒打了水漂之后,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这时蒋碧云成了他唯一的温暖。她温暖着他,重新点燃了生命的火把。或许我们可以说,郑桐的马叔叔,乃是知识,是高考制度的恢复。

所以在这个世上能够完全解析钟跃民的,或许也只有郑桐。他理解对于钟跃民来说,在陕北当乞丐讨米,和去部队当兵,都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要开开心心地去经历,要让自己玩得高兴。

所以当了兵的钟跃民,非常地开心。一个开开心心的新兵,敢抄起铁锹打老兵。

在这一点上,敢打“狗日的”段铁柱的张海洋和“敢”吞钉子的袁军都是他的知己。尤其是沆瀣一气的张海洋,留了一级,居然又与钟跃民会师于狮子山下。

偷鸡摸狗的事,他俩可真没少干。逗弄欺负大山里来的吴满囤,他俩可谓得心应手。

因为偷鸡烧烤事件,张海洋打塌了吴满囤的鼻梁。而循着斑驳的血迹,钟跃民和张海洋终于第一次走进了吴满囤的内心世界,并对己身军区大院式的顽主作风进行了深刻反思。在反思这种可耻的优越感的同时,他们亦看清了别人的世界,开始理解另一个阶层的生活,或者说,存活。

既然军区大院里长大的钟跃民和胡同里长大的李奎勇可以成为好朋友,那么钟跃民、张海洋、吴满囤同样可以成为堪称铁三角的好哥们。

这一段军旅生涯中,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吴满囤提干之后的那个晚上,三人在漆黑的操场上用铁缸子喝酒的那一幕。

提干对于吴满囤来说意味着什么?答案不必说,只在酒里了!

然而钟跃民始终还是那个钟跃民。不管提没提干,不管他是排长,还是连长。在电视剧中,他还在军事演习中导演了一出奇袭白虎团,引起了军长的注意。

军长说,作为职业军人,打得赢要打,打不赢也要打。即算打不赢,也要争取最大限度地重创敌人。

但钟跃民依然保持着关于自由的思考。因为军长所说的原则,乃是适用于战争年代的职业军人。

在执行完一次特种作战任务之后(吴满囤因此牺牲),钟跃民其实已经完成了关于军旅生涯的“最终幻想”。他已经过足了瘾。

当钟跃民在热带丛林里穿梭的时候,郑桐正躺在床上,和蒋碧云一起细细数落着他。呵呵窃以为,郑桐对于钟跃民那一番在他老婆眼里有断臂山之嫌的“高山仰止”的思考,貌似已经上升到了“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历史哲学高度。

郑桐说,他和钟跃民的区别在于,如果他攒了一辈子积蓄,买了一栋房子,一场大火把房子给烧了,那他郑桐恐怕连死的心都有了!但钟跃民不同,他会在旁边再搭一窝棚,然后欢天喜地地住进去。

所以在和张海洋做完了好人好事之后,钟跃民毅然选择了闪人。

尤其是在军事学院深造的名额里已经有他俩的前提下,依然“事了拂衣去”。

事实上这种破天荒的选择需要很大的勇气,我想钟跃民的逻辑是,如果闭上眼睛,就可以想象出今后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那么这十年于他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可言?

钟跃民要求退伍部队却不放人,宁伟是想留在部队却不得不退伍。造化弄人,发生在宁伟身上的似乎只是一次“军民鱼水情”的偶然事件,但是仔细想想,这难道不是“性格决定命运”?宁伟的身上,其实也缩影了那个年代数不清的在裁军浪潮袭来时想留在部队却最终不得不接受转业到地方这一无奈归宿的基层士兵。

钟跃民是主动走人,可他的命也没好到哪里去。侦察营长转业之后摊上了煎饼,这就是他的命?

这毫无疑问只是种“夸张”的玩法,但这种玩法无疑从某种侧面反映了那一批军人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之后所面临的就业窘境。

李(黎)援朝的出现,其实只是勾勒出了一条分流的渠道。进企业,从商,当然是一条阳关道,但前提,要么是有背景,要么是有关系。李援朝有他的背景,钟跃民有他的关系,他们的背景与关系,其实都是他们父辈的背景与关系。

背景和关系,都是资源。而只要是资源,就可以换算成价值。

以无厚入有间,原本一帆风顺的钟跃民这时却栽了一个跟头,这个跟头,源于他的战友。

宁伟们的命运其实是注定了的悲剧,因为他们实在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资源,无论资本,还是社会关系。所以只能随波逐流,最后被命运吞噬。宁伟是个极端的例子。而李奎勇是一个平和的例子。

钟跃民是个人物,但他并不是一个足以拧得动命运手腕的大人物,在命运的逆流面前,人人都是小人物。钟跃民也不例外。

所以注定了他无法再次拥有秦岭,他必须失去秦岭。用他自己的话说,“好事儿不能全让你给占了!”

这是生活给他的痛,他必须承受。让他不能,随心所欲,让他不能,遂心圆梦。

其实最深邃的痛,莫过于邂逅美丽而不能拥有。

秦岭是钟跃民的梦。而钟跃民是周晓白的魔咒。

钟跃民说,“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但我很清楚自己不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那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那么,愿意陪着钟跃民摊煎饼的高玥究竟能否一把索住这个始终“在路上”颠簸的家伙,讹上他一辈子,做他的热炕头?

呵呵当此际,江北老老头团团如磨牛,答案是,“可可西里,出宫走走!”

08年7月22日 草于沪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714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