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如何学好地理

文科生如何学好地理,第1张

学好地理的3点基本方法:

1、要学会看地图——立体的地球仪,可以让自己建立立体的思维方法,地理的知识是立体的;平面的行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带分布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交通图……;会看地图就已经学会30-50%的地理知识。

2、多看地图——书面知识与地图结合可以强化记忆,反复可以增强记忆,当形成习惯后,知识也就立体化了;

3、掌握地理要素——如气候的要素是:位置、温度、降水;位置的要素是: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资源、经济水平(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位置”是地理要素当中最为主要,是核心。

地理要素在不同的地方,其中一个要素会起主导作用,位置则是永远不可以忽视的因素,

会看地图,掌握了地理要素,也就是掌握了地理的核心知识。对! !!!!!

我说我的学习心得,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上课注意记笔记,认真听老师讲课

2课后注意温习老师上课所讲的精髓,仔细阅读笔记,做到融会贯通

3老师布置的作业,尽量做,不要翻书、笔记、地图册等等,等到把自己会做的做完后,在把不会的自己翻书填上,并做上重点符号,看书时着重看不会的地方

4注意掌握地理分区,要对地图册有一定的掌握,经纬度、地区轮廓、以及地理特征,掌握了这些,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答题

5答题时,注意审题,(地理区位和地理位置要分开,这是定制,地理区位就因该从自然方面和社会经济因素来答,地理位置就只是答自然方面等等)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弄好区域地理(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这点真的非常重要,所有的知识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学好区域地理就已经学好地理的一大半了!

以上就是我学习地理的心得。

祝你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地理其实挺简单的你不要把它当个被动学习的,要找到理的趣处,我就觉得那些玩意儿很有趣啊要当一个好玩的东西

地图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把地图记得滚瓜烂熟,结合地图能记住气候,和产物什么的。通过地图要记住很多很多。比如,要记住我国某个省,就要先记住它的简称和省会,而这些平时多看天气预报就能记住了,或者你常观察车牌号,就能把简称记住,然后你要记住它所在的经纬度,以便分析它是什么气候,适合种植什么作物,它有什么地理分界线,有什么名山大川,矿物,所处经济圈,地质结构,邻省……就这样发散的想,把你能想到的与地理有关的方面都覆盖一遍。我们当时学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只看轮廓图就回答出这是哪里,省会是哪,简称是什么,与哪几个省相邻……所以一定要锻炼自己看地图的能力,只要每天跟它打招呼,它肯定会跟你熟起来。

还有就是关于时差什么的那部分有点偏理科,但是其实把它记住了,就没什么难的了,重要的就是本初子午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就记住它们俩。

再有就是变态们会考什么在南极点北极点之类的题,这种时候需要你有立体思维,在你的头脑中把平面的图像想象成一个正常咱们看到的地球仪,实在不行就画出来,或者把卷子立起来,在做题就容易得多。

还有可能是一些各个国家什么自然风物之类的也是结合着地图记就很容易了。

再有什么各个产业啊,城市圈什么貌似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其实这些看看新闻,有点常识和正确的价值观都能记个八九不离十。

所以我最推荐的还是好好记地图,可以一边记一边自己画一画。而且要带着兴趣记。

希望能帮到你,因为当时地理学的还不错 ,让我整个人都很有信心,文科生学好政治历史靠背,可是地理不是背出来的,我因为对地图很有兴趣加上喜欢地理老师,所以地理成绩一直不错。地理真的是一门鼓舞人的学科,不管我的答案能不能帮到你,都祝你能用好的方法 学好地理,学得出色,获得成功。

我不确定你的性别,这个真的有区别的。1,高二的知识点体现在人文地理阶段,重点体现在你对中国地貌、区域经济,区域发展特征、模式及协调性;2,关于世界地理就需要下功夫牢记各自特征了;3,需要你高一的基础了,经纬度的判断来确定国家,土地特征来分析该地区的发展情况。4,最重要的,通过经纬度判断植被特征,进而判断该地区特性。

由于高二地理知识点两大,重要性极高。个人建议,你私下需要巩固高一的课程,了解中国区域发展的特性。关键是,把知识点穿起来就不会觉得枯燥!

加油吧,孩子!高考并不可怕!他只是你人生之路的一道浅墙,推到就是了!努力!

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文科生需要背诵的知识点数不胜数,地理尤其困难。我帮文科的高考学子总结了地理容易混杂的高考必背考点,一起看看吧!

1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2节气与季节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3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率

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逐渐下降的变化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逐渐增高的变化率。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

4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其数值为 816焦/厘米2·分。

5经纬度

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区位

自然条件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

港湾:避风浪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

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

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二)汽车站的区位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即:①路宽,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②地形平坦面积较大;③工程量。

(三)航空港的区位

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保证排水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

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天气日数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经济: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7 水污染

1、水循环: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841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