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的浪漫爱情诗句

下雪的浪漫爱情诗句,第1张

下雪的浪漫爱情诗句

下雪的浪漫爱情诗句,又是一年冬季,有人说冬季里的每一片雪花,都是上帝用心雕刻的,下雪天的时候和喜欢的人一起去看雪,说着浪漫的情话,那么你知道下雪的浪漫爱情诗句吗。

下雪的浪漫爱情诗句1

1、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___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3、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____范云《别诗》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____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____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____柳宗元《江雪》

8、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____卢梅坡《雪梅·其二》

9、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____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10、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1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2、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____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13、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14、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____关汉卿《大德歌·冬》

15、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16、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____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17、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____王维《观猎》

18、今我来思,雨雪霏霏。____佚名《采薇》

19、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____黄景仁《别老母》

20、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____陈毅《青松》

2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____韩愈《春雪》

23、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____张谓《早梅》

2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____祖咏《终南望余雪》

25、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____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下雪的浪漫爱情诗句2

1、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3、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4、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5、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7、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8、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元稹《南秦雪》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0、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徐渭《梨花》

11、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范成大《雪后雨作》

1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

1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15、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16、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17、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华幼武《春雪》

18、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1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0、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2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辛弃疾《和廓之雪》

2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元稹《南秦雪》

25、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谢道蕴《咏雪联句》

26、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杨万里《观雪》

27、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白朴《天净沙·冬》

28、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

29、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30、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下雪的浪漫爱情诗句3

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2、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3、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孟郊《洛桥晚望》

4、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戏答元珍》

5、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6、残雪楼台,迟日园林。——韩疁《高阳台·除夜》

7、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郑觉齐《扬州慢·琼花》

8、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9、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10、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1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14、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15、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曹操《苦寒行》

16、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罗邺《早发》

17、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18、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19、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陆游《金错刀行》

20、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李商隐《对雪二首》

21、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22、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23、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24、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25、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26、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其二》

27、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28、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29、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两人分开了。

**里面的两位主角,相遇的方式是童话般的浪漫形式。但是后来因为遭遇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无奈的分开了。虽然说这段感情的结局,让人感觉非常的遗憾。

阿布和洛瑶争吵为前情,既有冲破山野和城市阻碍,浪漫的爱情。也有两个人遭遇的一些扎心现实考验,两个人的身份和地位,拥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原本那段懵懂纯粹的爱情,慢慢的发展成为了相互折磨。在金钱和名利的现实生活里,面对扎心的现实,童话式的浪漫和爱情,也终将消失。

剧情简介

在贡嘎雪山下,磨西小镇长大的阿布(张宥浩饰)好奇心强烈,喜欢一切新奇的事物,在小镇上特立独行,平日里经营着酒吧,偶尔给游客做登山向导。在一次篝火节中,阿布邂逅了来镇上旅游的骆瑶(薛昊婧饰)。骆瑶身上带着浓浓的都市气息,忧郁、美丽。

在走遍海螺沟美景后,两人情愫渐生。离别前,阿布为骆瑶定下 “在星空下修一座木屋”的约定。为了实现这个浪漫又不切实际的约定,阿布和身边的伙伴开始了“从无到有”的造梦之旅。

不同的地方,偶然的相遇,一段浪漫又短暂的旅途。成长轨迹完全不同的两人撞到一起,彼此努力走进对方不同的世界。只为能将童话照进现实。

来源:新京报

一位女地质学家的44年 在浪漫孤寂中与高原雪山相伴

46亿年的地壳构造运动碰撞、挤压出一片片高原与山峦,鲜有人类生存的高海拔地带,积雪铺天盖地,一眼望不到边际。荒野时而沉默,时而暴躁,与其相伴44年的付小方深谙它的脾性,她在野外得到过山川的馈赠,也领教过自然的威严。

资源的获取,往往依赖地质工作者与自然的博弈。1977年,因一场**与地质结缘的付小方,先后来到四川地矿局攀西地质大队、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加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在川西高原寻找矿产,深入汶川地震灾区调研,勘探亚洲第一锂矿甲基卡,和无数地质工作者一样,她所经历的每个项目都是一场未知冒险。

4名调查人员在哀牢山中遇难的消息牵动着人们的心弦。而悲伤背后,仍有一群人正在茫茫荒野中,在浪漫与孤寂中,与高原、雪山,生死相伴。

一直走到路的尽头

沿着全长5476千米的川藏公路进藏,需要翻越10余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大山,穿过长达13459米的新二郎山隧道,跨过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条大江,路上多险弯,路面多暗冰,即便是最有经验的司机,跑在川藏线上,也要浑身绷紧了弦。

平原、高山、峡谷、河流、冰川、草原、森林、湖泊,随着海拔高低起伏,路边景致不断变换,车辆在山脊上疾驰,远处云朵缠绕雪山腰间,行至开阔处,蔚蓝色天空低低地压下来,宛若一匹触手可及的绸缎。

11月29日早上9点,山间雾气还未散尽,63岁的付小方穿着粉色冲锋衣,靠在越野车后座,半个身子向前微躬,出神地盯着车窗外,不时掏出手机拍下路边闪过的岩石与山体。

2013年退休后,付小方被四川省地质调查院返聘为首席专家。此次踏上川藏线,为的是到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上检查地质项目进度,以及在雅江县苦乐村为当地人检测水质。

她已经数不清自己在这条路上往返了多少次,路的一端是她的家乡成都,另一端连接着她的工作地点——川西高原、青藏高原。

川西高原与青藏高原一直是地质研究的重点区域,几乎每一位在西南工作的地质工作者都有一段关于进藏之路的回忆。路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付小方的记忆里,通往高原的路原本还要更加艰险。

上世纪90年代,军绿色的解放牌越野车冲上高原,付小方和同事挤在露天车厢里,脚边是数个硕大的行李包,塞满了地质勘探的仪器、图纸与样本,路途颠簸,车一抖,人和行李包被颠得左摇右晃。

那是地质工作蓬勃发展的时期,国家需要偏远地区更详尽的土地调查图,需要大量能源助力发展,三十多岁的付小方和同事在露天车厢中一路唱着歌,走遍了高原、山区,在少有人迹的地方留下了一个个测量、勘探标记。

山间多是土路,一趟走下来,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是灰突突的,“简直分不清谁是谁”。工作途中,付小方和同事遇到过狼和熊,遇到过持枪的土匪,更危险时,还有车辆翻入雪地,半个车身挂在悬崖边的经历。

高原缺氧、山路难走,让付小方练就了骑马的本领。旧照片中,个头小小的付小方骑在马背上,背着大包,昂着头,一脸骄傲神情。

“藏区的马没见过雨伞雨衣,雨伞撑开‘砰’的一声,都可以让马受惊,雨水打在雨衣上‘沙沙’的声音也让它害怕。”付小方曾因此被马甩下,“当时被甩得老远,掉在地上还伤了头”。

早年间,野外勘探没有住宿地点,常常只能睡在越野车和帐篷里,遇到下雨,就在帐篷里撑着伞,身上盖着毛巾吸水。高原上蔬菜水果匮乏,方便面、压缩饼干一吃就是几十天,每次勘探结束,队员们从山上下来,个个脸颊黑红,嘴角带着深深浅浅的皲裂和溃疡。

“腿上摔的、划的口子密密麻麻,干这行之后,我再没穿过裙子”。曾经的艰苦经历在付小方身上留下不少伤疤,她却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讲起过往她总是带着笑声,语速极快,掩饰不住地兴奋,“有一次两个车胎同时爆了”,双手一拍,“啪!来了个双响炮!”

三十年过去,如今,进藏之路已无当年波折,越野车驶进穿山隧道,车速慢下来,橘**灯光映进车里,给野外作业必备的羽绒衣、棉帽、围巾笼罩上一层温暖光晕。

地质人的浪漫与孤寂

下午2点,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上,十几名施工与科研人员纷纷围着钻机忙碌,即将进入12月,岩层将被冻得更加坚硬,再不抓紧施工,恐怕要等到来年的春暖时节。

北大地质学博士孙丽静戴着动物造型棉帽,捧着卡通水杯,缩成一小团,正蹲在雪地里清点样本。

几十盒圆柱体岩石样本被塑料布盖住,每取出一段岩石,她和同事就要进行初步标记,待稍晚运回实验室进一步分析。为此,她已经在山上守了近一个月。

谈及选择地质工作的原因,孙丽静没有思索,小圆脸上带着笑,只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答案,“就是喜欢嘛”。

许多年前,付小方也曾给出过一模一样的理由。

17岁时,在部队大院里看到**《年青的一代》,地质队员不畏艰险,在青海高原上为国家寻找矿产的故事,让她对地质工作心生向往。

19岁时,付小方加入攀西地质大队,前往攀枝花从事岩矿鉴定、选矿试验等工作,他们勘探的矿石将被用来锻造钢铁,那是当时急需的资源。当时正在开展攀枝花钢铁大会战,军人出身,曾参加过淮海战役、解放大凉山的父母理解女儿的热情,没有阻拦。

地质队少见女生,第一次随队野外调查时,付小方和男队员同住一个帐篷,有些不好意思。

但付小方知道,“工作起来,就不能分男女”。每次野外调查回来,地质队员都要背几十公斤重的石头样本,男人背多少,她也背多少,最多时,她一个人背了25公斤的石头,而她当时的体重只有40公斤。工作一段时间后,付小方考入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调查专业。

1987年毕业时,已经成家,刚有了孩子的付小方本可以到税务局工作,但她左思右想,还是申请加入了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没办法,我就是喜欢嘛。”

来到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后,付小方想进入院里的高原研究室,又怕自己带着一岁多的儿子,会被研究室的人当成“累赘”,试探地提出了申请。没想到时任研究室主任侯立玮二话没说答应了她的申请,“可以啊,很欢迎”。

为了侯老师的这份信任,四十多年来,付小方全身心投入地质调查工作。她说不清那份喜欢从何而来,但那些年,山川湖海真实地滋养过她的人生。她在雪山上看过日落,在荒野看过彩虹,在路边看过秃鹫啃咬牦牛尸体,阳光下的寺庙通体金光,贡嘎山顶变成粉色,无人山区待久了,世界安静得仿佛只属于她自己。

只是浪漫背后也有数不尽的孤寂,“我从没听过搞地质的前辈过多提及自己的孩子和家庭”,付小方说。

只有在日记里,她才敢释放自己的脆弱。“上高原的日子又到了,心里有些兴奋,可昨晚戈戈哭着不要我走,心里又不放心儿子。”

她在山里给儿子写信寄托思念,“戈戈你好,妈妈在很远的大山里工作,很想你,有时就把你的照片拿出来看看。这里山很高,天很蓝,云很白,站在山顶上,手都能摸到天似的,以后有机会一定带你来看看大自然的风光。”

而在一次任务途中,付小方的丈夫因脑动脉瘤陷入昏迷,马上要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做手术,需要她签字。可那时她刚抵达300公里外的高原,又赶上二郎山暴雨塌方,怎么也出不去。等待道路开通的日子,为了不耽误进度,付小方在海拔4000米的高山上发了疯般,狂奔着完成了所有工作。

道路开通之时,付小方第一时间冲出大山。所幸最终手术顺利,付小方这才卸了劲,瘫坐在椅子上。

尽管当时情况凶险,但丈夫和家人没有一句责备,“但凡有人说句重话,我都没办法坚持”。再提起往事,付小方的丈夫也只是笑笑,“她要工作嘛,都莫得办法”。

雪山上的锂矿

结束折多山行程,11月30日一早,付小方和同事又驱车赶往了一百公里外的雅江县苦乐村。当地即将开建水厂,邀请付小方来做水质检测。

从村口到水源地尾端有近三公里山路,走在苦乐村旁的原始森林中,付小方脚步极快,她总是习惯性地抬头望望,沿途古树枝叶繁茂,一阵寻觅后,她指指树叶缝隙中透出来的雪山,“那里就是甲基卡”,她在那里往返了整整八年。

甲基卡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贡嘎雪山脚下,平均海拔4600米,空气稀薄,常年落雪,又是雷击区,上世纪70年代曾有多位地质队员因地滚雷长眠此地。但那里有着最丰富的稀有金属——锂。

2011年,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下达任务,要在全国范围内摸清稀有资源储量,2012年,付小方所在的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接下了在甲基卡寻找锂矿的任务。

2012年10月,地调院副总工程师付小方带领团队兵分三路,运用地质、物探、化探三种找矿方式,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发现了两条锂矿化脉,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基础。

第二年,团队再次前往甲基卡,5月中旬积雪刚刚融化,放眼望去四周一片荒芜,那一瞬间,付小方突然有些心慌,到了最关键也是难度最大的确定下钻位置的时刻了。

高原上不可预见的因素太多,融雪在路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水坑,沼泽地里也蓄满了水,走路都困难,工作进度慢了下来。土壤采样有几公里的作业线,正是挖虫草的季节,请不到背样本的民工,只能靠年轻的队员多背一些。

各组对讲机不时传来有人掉进水坑的消息,一位地质队员掉进被雪覆盖的沼泽水坑里,为了赶工期,不愿意回到30多公里外的驻地休整,硬是拖着半身泥在风雪中跑了一整天。有的队员脚底冻伤复发,只能在鞋里垫上厚厚的海绵,一瘸一拐地走在山路上。

尽管每个人都拼尽全力,但能否真正找到锂矿还是个未知数。此前甲基卡找矿、勘查工作不断,但由于环境恶劣,开展工作难度太大,也一直没有实质性突破。那段时间,付小方每天的日记里都写满了担忧,“哪里才是我们的突破点,我心里真的没有底”。

直到2013年6月28日,一个雨后初晴的早上,付小方掐着指头倒计时,经过前期勘探,团队布置的先导孔即将开钻,过去近一年的努力能否有结果,将在此刻揭晓,每个人都提着一口气盯着钻机。

当施工到7米深的围岩时,队员唐屹突然大叫起来:“见矿了!见矿了!”所有人都跟着大叫起来,第一管锂辉石矿芯出现了,付小方接过矿芯,像抱孩子一样,手止不住地抖。

又经过近三年的努力,2016年5月3日,经中国地调局专家审定,付小方团队承担的项目新增氧化锂资源量共计8855万吨,为国家新兴能源提供了资源保障。

直至2018年,甲基卡外围新增氧化锂资源量共计11431万吨,居亚洲首位,而这在将来会带动万亿元的锂电上下游产业。

几代地质人的努力

11月28日,前往折多山的前一天晚上,付小方参加了一场大学同学聚会。十多位地质人聚在一起,刚刚发生的哀牢山森林调查员遇难事件成了绕不过的话题。几番讨论,未知原因,一位同学感慨道:“我们今天能坐在这里,都是福大命大的人。”

事情发生后,很多年轻的地质同行在朋友圈分享《勘探队员之歌》以表哀思,“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富饶的矿藏”,付小方见了轻轻叹了口气,她理解年轻人的心思,“如今地质工作者的努力被看见得太少了。”

付小方入行之初就听遍了第一代地质人的事迹。“很多老同志在野外勘探时遇到暴风雪、迷路,干粮耗尽倒在路上。找到他们时,身上还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样本”。

她见过那一代地质人的执着与付出,“很多老同志身体其他地方都特别好,就是因为年轻时跑得太狠,腿脚不行了,不得不坐上轮椅。”而她的前辈八十多岁时仍坚持亲自带着学生到甲基卡上讲课,最后体力不支,晕倒在路边。

她也了解更年轻一代地质人的努力。在甲基卡时,队员郝雪峰接到妻子电话,女儿肺炎发高烧,情况严重,可郝雪峰赶不回去,什么忙也帮不上,只能在队伍后面悄悄抹眼泪,付小方看到了也跟着一阵心酸。

同事唐屹从研究生时期便跟着她在甲基卡上奔波,她眼看着戴着黑框眼镜,文质彬彬的小伙子每天背着几十斤样本,在山间摸爬滚打,皮肤晒得黝黑,脚常常被泡得发涨,还在给自己打气,“越是这样越是需要坚持”。

“以他们的科研能力,完全可以去做更赚钱的事。但没办法,选了这条路,就是选择了奉献和孤独。”付小方只能尽力为年轻人筹划未来的发展,取水样回来的路上,她连问了几遍,“孙丽静毕业后会去哪里?”

回程路上,她特意去找孙丽静,山上暂时还无法施工,她想顺路带女孩去康定市区,让她在低海拔的地方好好休息几日。

女孩又戴着动物造型的棉帽出现了,笑着说道:“算了,下去会醉氧,一连几天都想睡觉,回来又要重新适应高反,不如就在这继续写论文,等着开工那天。”付小方仿佛看到年轻时的自己,也无奈地跟着笑。

四天的高原之行结束,抵达成都已是正午,那是冬季里难得的晴朗天,街边公园有三三两两晒太阳的老人。奔波几日,付小方脸上毫无疲态,一手从后备厢里拎出两桶水样,样本需在48小时内完成检测,她顶着阳光,脚步轻快地走向了实验室。

玉龙雪山殉情谷即玉龙雪山东麓的云杉坪,因为传说云杉坪是纳西族第一对情人殉情之地,故名殉情谷。

传说纳西族情死的开山鼻祖是开美和于勒排,他俩如蜂花恩爱的爱情生活,却被一夫多妻制的封建婚姻破坏扯离,他们向往自由的爱情生活,便双双上云杉坪情死。所以逢六月火把节的时辰,落居玉龙山附近村寨的青年男女,编制标志开美和于勒排的纸人,来到云杉坪祭奠第一对情死的开山鼻祖。

扩展资料

云杉坪又名“殉情第三国”,是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半山腰的一个高山草甸,约05平方公里,海拔3240米,土语称“游午阁”即“情死之地”又名锦绣谷,位于玉龙雪山东麓的山箐里,在雪山主峰的右下方,是纳西族人心中的圣洁之地 。

云杉坪在纳西语称“吾鲁游翠阁”,意为“玉龙山中的殉情之地”。有来自不同少数民族的年轻人在这里唱民歌、跳民族舞,以此欢迎来自各方的客人。

参考资料来源;-云杉坪

参考资料来源;-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

总体来说,喜欢沙漠、雪山和草原的女生在性格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喜欢沙漠的女生通常比较独立、坚韧和自信,喜欢挑战和追求自由;喜欢雪山的女生可能更浪漫、纯净和冷静,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舒适;喜欢草原的女生则可能更豪放、热情和独立,崇尚自由和潇洒。

然而,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复杂的,这些差异并不是绝对的。喜欢沙漠、雪山和草原的女生也可能有相同的特点和兴趣,因此不能根据她们喜欢的自然景观来全面评价她们的性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025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