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前夕,李鸿章通过各种方式筹军费的努力,均告失败。或许是慈禧太后实在过意不去,在得知李鸿章的老寒腿又犯了之后。既没有派御医诊治,也没有送来灵丹妙药,而是送了个宫女红儿。
虽然嘴上说是送给他的暖脚丫头,但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就是送给李鸿章的一个小妾。
可是要知道,在清朝,大臣纳宫女为妾也是违法的行为,除非是皇上或者太后赏赐,当年大贪官和珅倒台,其中罪状之一就是:
“擅娶宫中女子为妾!”
那么慈禧太后为什么要赐给李鸿章宫女红儿,而李鸿章接到赏赐后,为什么又欲言又止呢?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29期:听说李鸿章有腿寒症,慈禧太后为什么不送药,却送了个美女给他?
一、
慈禧太后送李鸿章宫女红儿这事,并非杜撰,据慈禧太后身边的裕德龄公主写的《德龄公主回忆录》。讲到李鸿章曾经送给慈禧太后一西洋玩意,显微镜,慈禧太后一高兴便赏赐给李鸿章五个宫女。
后来,德龄公主还见过这五个宫女,不过她们并没有被李鸿章纳为妾,而是还在李府干着粗活。
在《走向共和》中,慈禧太后赏赐宫女红儿给李鸿章,美名其曰暖脚,其实就是侍寝丫头,完全可以纳为妾的。
不要觉得李鸿章老头子了,对那方面没有兴趣,实际上,这种情况也比较普遍,称为“翁妾”。
比如风流才子纪晓岚,乾隆帝也曾经赏赐给他四个宫女,这老头,七十多岁了还纳了十六岁的玉台为妾。晚清里面的南洋大臣张之洞55岁纳秦氏,顾炎武63岁纳妾,陈衍64岁纳李妾……
纳妾并非稀奇事,不纳妾,才显得不正常,这方面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就相当给力,他是无儿无女的,也有下属劝他:
“翁大人地位崇高,无人能比,但膝下无子,颇为遗憾,为何不纳妾了此遗憾呢?”
这老头也相当固执:
“如果我现在纳妾,恐怕会便宜府上的这些仆人了。”
后来翁同龢被贬之后,孤苦伶仃,靠卖字画生活,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借债维生,着实可怜。
二、
慈禧太后送红儿给李鸿章,就类似于《雍正王朝》中雍正帝送如月给邬思道,道理是一样一样的。
邬思道完成了其毕生志愿,帮助老四胤禛夺得了皇位,功成名就,也到了退休的年纪。送他个美女安度晚年,再好不过了,而且这个如月还时刻监督着他,以防不测。
慈禧太后送红儿给李鸿章,有何用意,我们要先看当时的背景:
李鸿章一开始就打算找慈禧太后要军费,结果不仅没要到,还把钱挪去修颐和园;无奈执行李鸿章也又搞海防捐,结果被南洋大臣张之洞上书弹劾,同样被叫停;随后,李鸿章又找外国人贷款,又合资办银行,同样被叫停。
都说盛极而衰,李鸿章的权势在此时达到了顶峰,慈禧太后当然不愿意他再激流勇进了。
送他个宫女,一方面是弥补这段时间总在拒绝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暗示他,是时候退休,是时候享受老年人的快乐了。
而且,最懂慈禧的恭亲王奕,面对李鸿章找上门请教,太后怎么就只管过生日,不管军备了呢?
“这个嫂子阿,我最了解了,千万别和她争,服从就是了。”
并且也暗示了李鸿章,是时候退下了,可惜李鸿章不信邪,非要争一争。
赐宫女红儿,这里面就有潜移默化劝退李鸿章的意味,要知道赐宫女的前提是李鸿章提办银行的事被拒。是啊,你李鸿章军政,财政都拿到手了,又是个汉臣,你这是要干嘛啊?
就像《亮剑》里旅长训斥李云龙:
“那团长政委都让你一个人干了,那你在独立团还不翻了天啊?”
三、
另一方面,赐宫女红儿,也是要看看李鸿章是何态度,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李鸿章一点都不傻,在中国古代,自污表忠心的人大有人在。即使在《雍正王朝》中像李卫这样的铁杆心腹,也得赶在雍正帝微服私访的时候,故意放个好色的小把柄给他。
以示,自己就这么点追求,并无更大的野心!
所以,李鸿章一边支支吾吾:
“太后这是太后啊……”
等到小德子来送宫女后,他又当着太监的面,一把将宫女红儿搂在了怀里,说到底,也是做样子给他们看。
慈禧此举,一下子就断了李鸿章的上进之路,我送什么,你就得接什么,不送的东西,你要也要不来。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自从这以后,李鸿章就一直走下坡路了?
不接受红儿,就是抗旨不尊,同时也暴露野心,接受了红儿,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权力,并心甘情愿被慈禧太后监视。
没错,红儿的另一个作用,便是监视李鸿章,并随时汇报太后,下面几段剧情就有展示:
比如孙文找上了李鸿章的门,要跟他谈革命的事,当时李鸿章打断了他,让红儿把桌子上的那盘菜给太太端去,其实就是支开红儿。
比如梁启超拜见李鸿章,红儿说了句老早就想见见康党了,她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哪里懂什么党?
再比如荣禄进京,讽刺李鸿章龙马精神,李鸿章反问,把红儿送给你咋样?荣禄反问,你舍得吗?李鸿章反讽他:
“你敢要吗?”
四、
红儿作为一名天真无邪的少女,一开始确实有监视李鸿章的意思。但到了后来,也跟李中堂产生了似爱情,似亲情,又像情侣,又像爷孙的感情,十分难得。
有时候,我觉得,红儿类似于《雍正王朝》中的乔引娣,但红儿更加天真浪漫一点,并不想过多的参与政事。
有了红儿的映衬,也不至于让李鸿章的晚年过得那么凄惨,红儿也从一个平民的角度,通过第一视角来审视面前的这个晚清重臣李鸿章。
那么最终红儿是以什么身份跟了李鸿章呢?
一开始,其实更像是侍女,伺候李鸿章的,有点类似《大明王朝1566》中,给严嵩暖脚的暖房丫头。
也有点像《雍正王朝》府上伺候邬思道生活的,年秋月,她就给邬思道做了一双护膝。后来小德子挖坑,想等慈禧太后过寿的时候,让李鸿章难堪。红儿知道宫里的太监都很坏,于是就给李鸿章做了一对护膝,虽然最终没用上,但可以看出红儿的体贴。
但后来红儿跟马三俊产生了感情,李鸿章或许是吃醋,或许是单纯的想锻炼马三俊。于是就把马三俊派到袁世凯那里去了,最终马三俊被袁世凯坑了,从而命丧黄泉。
李鸿章或许感觉到了红儿的难过,俩人抱头痛哭,问她:
“跟着我,委屈不?”
红儿问,三俊哥到底怎么死的,李鸿章却没有正面回答:
“苏东坡有朝云姑娘,我李鸿章有红儿姑娘,老天待我不薄。”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红儿,其实已经跟了李鸿章,拿红儿跟朝云姑娘对比,就是当成了妾的身份。
说红儿是他的妾呢,也不全对,比如后来李鸿章丢掉了直隶总督头衔,去了两广,俩人在台阶处抽陀螺。
红儿问李鸿章:
“是不是太后又有旨意了?”
李鸿章边抽陀螺,边回答:
“是啊!我又得去卖国喽~当汉奸!卖国!当汉奸!卖国!”
如果说一开始红儿还有监视李鸿章的作用,等到了后期,红儿已经成了李鸿章的精神支柱。
至于,李鸿章有没有一树梨花压海棠,这就真的不好说了,我猜,应该有吧!
至于什么叫一树梨花压海棠,我简单解释一下作为结尾吧,全诗如下: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最早人们讲这是苏轼调戏张先的诗句,后来查证并不是,这是一则民间故事了,诗句意思大家应该能看懂。梨花白色,暗指头发花白的老翁,海棠是红色,意指年轻的女子。
话说,红儿真的很可爱,我们都抵抗不住这种诱惑,更何况近水楼台的李鸿章呢?
李鸿章一生有三个妻子,原配周氏,勤劳持家,支持丈夫事业发展,遗憾的是,她中年病故;继配赵氏是大家闺秀,她与李鸿章相处近30年,也见证了李鸿章事业发展的顶峰;侧室莫氏,虽然一度受到冷落,但晚年也算修成成果,可以说,李鸿章三位夫人有着三种不同的命运。
原配夫人周氏
李鸿章的原配夫人周氏,是他的启蒙老师周菊初的侄孙女。李鸿章小时候家境算不上多富裕,兄弟姊妹多,生活比较困难。周菊初老先生对李家常有接济,而且一直很看好李鸿章。在李鸿章赶考前,他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李鸿章。
周氏年长李鸿章2岁,她和一般的大家闺秀不同,没有裹脚,虽然在封建时代这会引起非议,可也有好处,那就是干活方便。嫁到李家后,周氏孝敬公婆,和李鸿章的感情也很好。李鸿章考中进士后,在京城当了翰林,与周氏便聚少离多,难以对她照顾。
咸丰初年,李鸿章回乡办理团练,生活更是颠沛流离。但是周氏很支持丈夫的事业,从无怨言,跟随丈夫四处奔波。咸丰十年(1860年)底,周氏在南昌病危。据说,李鸿章为此还撇下处于祁门险地的曾国藩亲赴南昌照料(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促使李鸿章离开祁门)。1861年9月,周氏病故,留下两个女儿,没有生育儿子,算是身后凋零。
继配夫人赵氏
赵氏名为赵小莲,也是一位大家闺秀。出生于安徽太湖的名门望族。她祖父赵文楷是嘉庆元年的状元,做过册封琉球国王的正使,后官至山西雁平道;父亲赵畇,道光朝进士,做过咸丰的陪读;哥哥赵继元,同治朝进士。当代著名社会活动家赵朴初先生,也是出自这一家族。
李鸿章和岳父赵畇曾经在翰林院一起任职,后来又一起办理团练,彼此知根知底。据说赵小莲很有才,曾许下“非将才之辈不嫁”的誓言,结果这一耽误便成了24岁的大姑娘。
1863年,李鸿章率淮军进援上海,不久实授江苏巡抚,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于是,他便请大哥李瀚章向赵家求婚。赵畇当时署理广东按察使,由于两人年纪相差较大,赵畇起初还有所顾虑。但赵小莲却对上了眼,于是在李瀚章的主持下,两人完婚。
自赵小莲1863年嫁给李鸿章,直到1892年去世的近30年时间里,正是李鸿章官运亨通、青云直上的黄金时期,他镇压太平天国、剿灭捻军、办洋务、兴实业、练海军等无不顺利。而赵小莲去世后,李鸿章便开始走下坡路,甲午战败,撤销一切职务,最后辛丑画押,悲愤而死。
虽然这些都是巧合,也是官场常态,可很多野史和小说却添油加醋、牵强附会,说赵小莲有“旺夫运”。赵小莲去世后,生下了儿子李经述,另外还有两个女儿。
侧室莫氏
侧室莫氏原是赵小莲的陪嫁丫头,叫冬梅。李鸿章50岁那年娶为侍妾,她生于1854年,比李鸿章小了30多岁。不过,野史上对于莫氏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而且很有市场。
李鸿章担任湖广总督时,奉命入川查办四川总督吴棠被弹劾贪污一案。李鸿章和吴棠是有交情的,也不知朝廷是不是故意要放过吴棠一马。因为,吴棠在安徽办理团练时和李鸿章是同事,且关系十分不错。因此,李鸿章对吴棠曲意回护,最终以查无实据结案。
为了感谢李鸿章的大恩,吴棠将莫氏作为礼物送给了李鸿章。后来莫氏为李鸿章生下了李经迈。赵小莲死后,她又被扶正,诰封一品夫人,也算是人生完满,修成正果了。
希望下面这篇文章对你有用:
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人们总是会想到“卖国贼”、“千古罪人”这样的评价。但是,当我们平心静气、理性来思考李鸿章所处时代大厦将倾的尴尬境地的时候,我们发现,李鸿章无法也不能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
理想与现实的两难
中西冲突,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文明体系的冲突。这样的冲突既是局势上的冲突,也是士大夫内在观念的冲突。因此,晚清外交的两难本质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把李鸿章放到中西对比的世界环境中去评价,有助于深刻理解李鸿章和晚清的命运。处在中国传统外交体制解体的历史悲剧中,李鸿章是晚清中国官僚集团中较为清醒和理性地对待“千古变局”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力图建立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的明确的原则和适应性的方式,但他的思想充满着矛盾:他认识到时代变局需要中国变革,而又无法从体制上乃至文化上采取根本的变革;他实现了从崇拜皇权到推崇国权的政治价值观的转变,证明他本质上仍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外交家,但他在外交操作上的现实主义与晚清外交面临的两难:既要维护帝国的传统外交体制天朝礼治体系或朝贡体系的传统理想,又要适应完全对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现实,便构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两难之下,对李鸿章对外交涉的评价,必须对他的鲜明的时代意识予以充足的关注。客观的说,在晚清权臣中,李鸿章是最具洞察力的。李鸿章对时局有明确的看法,并为此提出著名的“千古变局”的命题。在1865年、1872年和1874年他在致友人的信及若干奏折中,多次强调,中外之局势是“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深切认识到中国必须开放,与西方竞争。这才有了后来洋务运动的兴起。
李鸿章的变局观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就提不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命题,也就不会有对时局的冷静思考。
塞防与海防之争:李鸿章的现代海权意识
1875年,清廷内部出现塞防和海防之争。当时清廷面临着双重危机:西部新疆几乎完全丧失,东面日本正凯觎台湾。实际上这还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财政预算,二是国防思想的现代化。前一个问题又和左文襄(左宗棠)与李中堂(李鸿章)的个人权力有关。在爱国情操之外,两人多少都有些本位主义,左宗棠督师西北,而新疆是西北要塞,力争收复新疆自然是“份内”之事。而当时国家财政不可能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左宗棠后来出师新疆相当一部分还是靠自筹资金。不过,左宗棠比李鸿章的理论似乎更有煽动性,他主张塞防和海防并重。能否可行姑且不论,仅从政治斗争上,他就比主张海防建设的李鸿章高出一筹。以恭亲王奕 为主的朝廷中和了二者的争论,李鸿章被委任为北洋大臣。而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的建设,是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开始:一方面改变了传统上注重内陆防御的战略,另一方面,现代化海军的建设,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洋务运动)的重要契机,这一点,又是塞防论所不能达到的。另外,李鸿章认为日本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敌人,这一点对当今的中国人仍然具有警醒的价值。当然,如果把政策的重点完全放在海防上,也不一定能够战胜日本。毕竟,经过明治维新而走上现代国家之路的日本,无论在体制上、经济上、战略上,还是军备上,都已经甩开清朝甚远。
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清王朝首要和紧迫的任务是如何重新建立起有效的国家安全防御体系。在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之后,究竟哪一方是国防战略的重点,战略重心应设立在什么位置?这个问题引起了清王朝众多政治家的广泛争论。这次争论的结果初步改变了中国已经延续千年的国防战略格局,对中国近代国防的重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这次国防大讨论为转机,近代中国的国防开始实现了战略性的转移海防成为国防重心。这就是海防和塞防之争的历史价值。
左宗棠和李鸿章的观点在当时具体的个案上发生了争论,但并不能就此认为二人完全在长期的国防上持相反观点。作为洋务派的重要人物,左、李二人在军队现代化上的观点是一样的。左宗棠大力创设和扶持福州船政局就证明了他的海防意识。而李鸿章也不是只搞海军。
出访欧美:鲜明的现代意识
《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为千夫所指,失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等职务。1896年2月,为祝贺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同时也为“联俄制日”,李鸿章作为钦差头等全权大臣出访俄国。不久他便前往欧美做了一次环球访问。《中俄密约》的签字,使李鸿章相信“二十年无事,总可得也”,但实际却开启了列强争相打开中国的大门。不过,对于这趟经历,他得出的根本结论是:“至于根本计,尤在于变法自强。”
1896年6月他到达柏林。为讨教强国之策,李鸿章专门赶到汉堡附近拜访已经下台的俾斯麦。对于“东方的俾斯麦”的来访,俾斯麦提供了建立强国的要诀: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显然,这符合李鸿章的改革取向。但是,这并非是中国自强的根本之计。
1896年8月28日李鸿章抵达纽约。正在海滨度假的美国总统克利夫兰特地赶来会见李鸿章。纽约港到处挂起了大清帝国的龙旗,可谓礼炮轰鸣,万人空巷,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礼遇”(《纽约时报》)。李鸿章在回答美国记者提问时也展现了一个卓越的外交家的敏锐的国权意识和现代意识:
他抨击美国的排华法案。适逢美国国会已通过了排华法案《格利法》。李在抨击这个法案时,“眼睛射出灼人的光芒”。他说,“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吗?这不是自由!”
他认识到国际经济的互利性质。当记者问到对华投资时,李鸿章认为,在华投资是双方互利的事,并表示清政府非常欢迎任何资本前来投资,建立当代工业企业。他同时说:“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要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神圣的权利。”
他对于妇女的教育问题表达了开明的立场。美国记者问及“阁下赞成妇女受教育吗?”时,他说:“在我们清国,女孩在家中请女教师提供教育,所有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会雇请女家庭教师。我们现在还没有供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也没有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这是由于我们的风俗习惯与你们(包括欧洲和美国)不同,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并将最适合我们国情的那种引入国内,这确是我们所需要的。”
他认识到报纸或者新闻媒体应该揭露真相。他说:“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时十分吝啬……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也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这,就是李鸿章,一个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矛盾的人,一个处于夹缝中的人。戊戌变法的健将梁启超曾评价李鸿章到,“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李氏认为自己不过是个“裱糊匠”。适逢内忧外患,从里到外都烂透了的清王朝,“裱糊匠”将一个破屋(清王朝)装饰一新嘘嘘人尚可。偶有小风雨修修补补也能看得过去,但真的遇到大风雨,破屋必然原形毕露,又岂是一个半个“裱糊匠”所能补补贴贴支撑起来的呢?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四大领袖中最务实的人。在他发起的洋务活动中,有500多项是中国第一,200多项是亚洲第一。他是中国许多现代事业的创始人,如电力、电信、邮政、金融、外贸、铁路、航运、冶金、造船、教育、翻译、出版、海军、兵器等。培养了高层次人才。“中国威胁论”的首唱者是日本人,日本人的危机感来自李鸿章后半生的辉煌成就。但是为什么说李鸿章是历史罪人,是卖国贼呢?这种说法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而李鸿章帮谁背过历史的黑鼓?
大清国不是大清国的人民,所以即使李鸿章是汉奸,人民也管不了!大清国不是李鸿章的,所以那个国家不是他想卖就能卖的。大清国是谁的?别跟我说大清是所有大清国民的。做奴隶不能这么浪漫!龚自珍的儿子带领英法联军去圆明园的时候,男孩没有这种情结。当时的统治者总是“宁要朋友,不要奴隶”。
奇怪的是,中国人民很容易原谅统治者本身,却很难原谅那些充当统治者助手的人。例如,在赵构和秦桧,人们给后者更多的唾沫。如果你用脚后跟想想,如果没有赵构的鼓励和支持,秦桧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和勇气?比如慈禧和李鸿章这种老太太,为了自己的快感,把自己和整个大清江山一起埋葬了。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汉奸了,但我们听到的谩骂更多是针对李鸿章的。老李同志充其量只是老太太之后的汉奸代理人,但我们看到的历史结局是:老太太拉完屎,李鸿章擦屁股;老太太卖国后,李鸿章背了黑锅!可怜的李二!
光绪二年,洪章写信给他的朋友:“今天,我喜欢谈洋务神圣的时候。大家都怕谈,谈累了,一有风吹草动就肆无忌惮,很少错过国家。你不喜欢谈论它。如果我不谈,世界怎么支持?”
这句话让我为多少站在爱国立场上无动于衷的男人感到羞愧。张红是这么说的,更是如此。问题是上帝不保佑人。清朝的生命之树已经衰败,洪章同志无枝可倚。梁启超认为李鸿章“有才华而无见识,有经验而无血性”,并表示尊重李鸿章的才华,珍惜李鸿章的学识,哀悼李鸿章的遭遇。最有同感的是:“与李鸿章的悲情相遇”。
在我看来,历史把李鸿章推到了事业的巅峰,同时也把他踢进了功名的泥坑。晚清历史上的一些外交条约成为李鸿章卖国罪行的证据:1876年与英国签订中英烟台条约,曾尾随该国一次;1895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两次卖国;1896年与俄国签订中俄密约,三次卖国;1901年与外国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这是最后一次卖国。但是是三个,三个之后就是四个。太无聊了。之后就卖不出去了,因为一个出卖了国家;第二,老人背叛国家成功,激动得几次吐血,死了!
李鸿章为老太太卖国时,并不顺利,差点成了汉奸。在日本谈判时,被日本“粪青”暗杀。不死就会被病魔出卖。据梁启超记载:“日本天皇派神医来看病,大夫都说把枪拿出来是治病,但他虽然休息了多日,也不打扰。张说,这是国家艰难的一步,当务之急是实现和平。怎么能为了国家耽误它犯错误呢?‘宁死也不割无刺。’明天,我会看到我长袍上的血,然后说,‘这血就是我为什么要为国家服务的原因。’张说:“我愿为国捐躯,鞠躬尽瘁。”君子敬其大度,忠其怒。"
看看这老头背叛国家的程度。他卖得很凶,冒着生命危险,卖得像个民族英雄。他甚至让日本难堪。他不仅主动停战,还主动减少条约内容!美国学者对此评论说:“甲午战争从头到尾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中国最有效的筹码不是其残存的陆海军实力,而是一个伤害李鸿章的日本狂热分子的罪责。”
在政府里,也许只有鬼子刘公这样的人才能理解洪章。张虹出发前几天,恭王率众军机说:“中国之败,全因其未能西化,非李鸿章之错!”这让张红哭了!
在马关谈判中,李鸿章的谈判代表伊藤博文也是出于私人交情,私下问老人:“十年前,我在天津的时候,跟nave谈过。为什么至今没有任何变化?本部长深感抱歉。”张红回答说:“当我听到你的部长谈到这一点时,我非常钦佩你的部长改变了习俗。我国的东西,囿于习俗,没能如愿以偿。当时你的大臣劝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要逐步改朝换代。十年过去了,还是这样,我更加惋惜。我惭愧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是的,心无力如此,只是一个裱糊匠。更何况清朝的制度和人员导致当时的西方媒体认为所谓甲午战争只是李鸿章的战争。
张是清代最杰出的钦差大臣,他的闲暇时间很少。所以,他在业余时间的独特形象被载入史册:他退而食之,捧着古书,坐在无人的静室里。这个形象更接近于四大名僧之一的老和尚,而不是重要的内阁大臣。不过,张毕竟是老部下了。在为两位精力充沛的英国大师叶璇和胤_服务后,他开始担心乾隆王朝。他的生命力有点衰竭了。渐渐的,他变得急躁,不耐烦,无法控制。他一个接一个地向皇帝递交退休申请,好像手续很慢,自己就要死了。他的退役申请终于在李红引发了一场危险的风暴。但是,这场风波真的像是置身于一个杯子里。
张分享祠堂的努力最终因为他的轻视而搁浅。十五年二月,长子死了。祭祀之初,问候李弘,然后回到桐城老家。他的麻木不仁让李洪忍无可忍,怒不可遏,召开部长会议,商量如何惩罚他。不过有意思的是,讨论的结果并没有治好他多次违抗黄伟的大罪,反而把之前皇室赐给他的宝物全部拿了回来。
据说扣留桑尼的钦差大臣来到张家,发现张除了这些宝贝外一无所有。他知道自己很穷。其实不仅是张,连张的“复富”都是皇帝身边最重要的机要大臣,但都是清廉勤政的。受康熙皇帝的影响,他的父亲张颖深得雍正的信任,身居高位。然而,他们的家庭管理极其严格。他们不腐败,不亲党,不务实,不自私。张穆经常穿打补丁的衣服。她是新娘。张颖的六个儿子,除了两个早逝的,都是进士。出身于这样一个官宦家庭的张,两次以“不走在世界前列”为由,要求把弟弟和长子的科研排名降为二甲基。他在政治上的谦虚和谦逊让执政党和反对党都钦佩他。但当他来到自己的祠堂时,正如甘龙所说,晚年是在禁欲中迷失的?
可能没那么简单。维护祠堂是真的,但绝不是古代君子之所为,那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况且,在满汉对立的雍正朝,张作为汉朝的高官,也渴望进入满清宗祠。他把自己放在了什么位置,又是如何处理正统、家风和个人荣耀的关系?再说了,美化皇室的那个,和家族长久繁荣的那个,和把美一代代传播给人的那个,哪个更重要?
自张以来,张家在安徽桐城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们对邻居很好,谦虚,让步,自己掏钱,但却经常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好事。关于安徽桐城的柳池巷和两碧桥,至今还有故事。六尺巷是基于张的家训“何不让其三尺?”梁壁桥是张和家乡赏银修建的石桥,解决了当地的交通困难。明墙的命名本身也显示了后人的感受。
显然,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古代官宦家族,张家更注重追随儒生的功德和理想,这一点得到了士人和民众的普遍认可。其谦逊、自尊、自省、重视国家、轻视个人的家风,意味着一种特殊的政治收获。这笔收入与张祠堂的荣辱风险相权衡。显然,前者更值得管理。
所以这种低级错误只有两种解释:公众对青年的不信任,对失去皇子的人缺乏同情,个人缺乏感谢。要么他真的疯了,要么从头到尾都在作秀。张决心回国,一定有他自己的隐忧。毕竟俗话说“古有八十战”,张也没那么老。
李用“方与杜如晦”的古语来赞美张与鄂尔泰。然而,当他想收集国宝时,他说:“在科举考试期间,张只研究篆书。他来找我的时候,看起来像个古董。唯一的价值就是它老了,用来修饰权利。”
从同一个皇帝嘴里说出这两种不同的说法,并不难。一个工具有没有价值,取决于主人的脾气和喜好,以及使用的方式。50多年来,张一直是皇帝的首席机要秘书。在他坚强的性格中,张谨慎、沉默、沉闷的形象,连同他和臧祥,早已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但事实是,雍正时期,张不仅参与了几乎所有的重大决策,还建立了帝国最重要的中央机构,惠泽影响深远。
他是军事部门的系统设计师。他创造了“送庭”制度,使之变得多余,提高了效率。他也是保密原则的制定者,通过保密原则,重大政策和文件可以稳定运行。他创造了“他们想要什么”的制度,这是清朝君主和大臣之间最辉煌的官方文件交换。他编著了贯穿“慎刑”命题的刑部制度的构成,并通过两次平定地方暴乱的实践加以说明。他以非凡的精力和智慧主持科学研究,选拔有公德、忠诚、勤奋、有素质的人才加入政府。可以说,他为雍正朝的诸多重大改革和乾隆朝的繁荣做出了默默的贡献。这些都与他日常的个人文档息息相关。更有趣的是,他在日常写作交流中与胤_皇帝建立了非凡的友谊。
胤_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真正有气质的皇帝之一。他在推行新政时,得罪了满清大臣,惹恼了士绅。他最需要的是一个胸怀宽广、温文尔雅的张。他对张很照顾,张对他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雍正元年,封政治清白的张为翰林学士。我把希望寄托在《礼仪制度》和《古代傅悦》上,而张把希望寄托在《隗嚣》。之后,国君与大臣合力推行新政。张回乡祭祀,写信安慰。他更是深情道:“我在位十一年,朝臣终日在此。但是,我是个独来独往的人,毫不犹豫,感觉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张泽在《悼亡诗》和《惠诗》两次提到鸟兽之恋,并称之为“最动人的爱情”。
但对于大同的新继承人李弘来说,这种独特而微妙的上下级关系有些难以理解。但是李鸿章是个聪明的皇帝。当他看到大臣们已经把继承的遗诏从“正大光明”的牌匾上取了下来,而遗诏又只能由张验证时,他决定把它当作“故国”。退休后指责张“进进出出反复,无一白楼”,不能说没有损失。
孟曰:“以臣为兄,臣为心;如果你把我当狗和马,那我就把你当中国人;君若视臣如粪土,则臣视君如仇。”就机要秘书领班张而言,他其实是个不错的臣子,但这不是契约上的朋友,更不是鸟事。所以他以武侯之志拒绝挽留老将张也是正常的。
随着胤_的突然去世,雍正时期的变法和宫廷斗争逐渐平息,浪漫而喜形于色的统治者李弘开始以自己的方式治理国家。张继续保持沉默,“委曲求全”,但必要的时候还是会发表意见,好像太反对雍正王朝的刑罚了。他对是否恢复古代“三长老”礼制、改变科研体制、实行场均化和场限化等几个问题投了反对票。虽然多年以后,李洪肯定了他的观点,但当时皇帝觉得受到了挑战。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的钦佩,工头张和鄂尔泰部长满汉成为亲密的朋友。“满人
此时打击张合的老部下和以他为代表的亲信,不失为良策,刻不容缓。深感“政府严明,职位重要,是个有足够维护和部长荣誉的地方”的张也打算回国。《澄怀园语》年,老臣反复表达了“一个月的收获会失去,一个月的财富会下降”的主题。现在,他是不是也想上演一出萧何那种“以进为退”的戏码,故意做出一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不法行为,出卖人性贪婪的破绽,最后轻罚退出,而刘邦则一直配合他?或者他可以像刘基一样。虽然及时离开,但朱元璋的斧头最后还是追上来了。
如今,历史的真相已经被历史人物自己埋葬了。我们看到的是可控杯中的小风暴避免了可能失控的大风暴。张的家庭没有走下坡路,而是走上了一条更加稳定和广阔的职业道路。张和他自己终于走进了清朝的祠堂。
历史上的一些规则现在看起来与现代政治文明相悖,但有些规则却是人类政治永恒的主题。作为一个政治上的智者,我们不妨思考和品味一下张在50年的保密工作中所塑造的这些品质。——勤奋,勤奋,高效,谨慎,自律,宽容,处理好秘书和老板的微妙关系。儒家所表达的智慧,可以说是“极其温和而高明”的。比如现在的话,遵守规则和自律,不仅能看到冰山上面,还能观察到冰山下面。得失,进退,荣辱,沉浮,都在心里。
《清史稿·李鸿章传》评价说:“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
梁启超《李鸿章传》对其评价是:“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时,这样说李鸿章:“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
近代史学家唐德刚(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同乡)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是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的其中一个,(另外周恩来是一个,顾维钧是半个。)
李鸿章对自己作出以下的总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1、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耳。我无利于人,谁肯助我 ——李鸿章
2、 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粟,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祈大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就是地上神仙。 ——李鸿章
3、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李鸿章
4、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 ——李鸿章 《走向共和》
5、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
6、 "我活着都不怕,还怕死吗 ——李鸿章"
7、 出水芙蓉,光华夺目。曾几何时无复当初颜色?苍松翠柏,视似平常,而百年不谢也。 ——李鸿章
8、 人以利聚,“非名利,无以鼓舞俊杰”。 ——李鸿章
9、 谣诼之来本非意料所备,息谤莫若自涤,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 ——李鸿章
10、 平日遇事不能持平,威信无从服众,以至一发难收,柔远二字须看的通透,柔克高明。柔克者,非事事将顺之谓柔也,绕指柔中自有百炼刚在。 ——李鸿章
11、 法待人而后行,事因时为变通,若徒墨守旧章,拘牵浮议,则为之而必不成,成之而必不久。 ——李鸿章
12、 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暝。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 难兴邦,殷忧启圣。 优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协力,翼赞计谟,臣在九原,庶无遗憾。至臣子孙,皆受国厚恩,惟有勖其守身读书,勉图报效。属纩在即,瞻望无时,长辞圣明,无任依恋之至。谨叩谢天恩,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李鸿章遗嘱 ——李鸿章 《走向共和》
13、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wwwSiandiAncom 闪点情话网) ——李鸿章 《入都》
14、 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 ——李鸿章
15、 机器创造一事,为今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
16、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李鸿章
17、 简版: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靠边 完整版的上联: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成战; 下联: 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 靠边,合手即拿。 ——李鸿章
18、 "“世上最难写的字,莫过于自己的名字。王爷,你的路还长着呢,让老臣替你签!” ——李鸿章"
19、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 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 马是出群休恋栈, 燕辞故垒更图新; 徧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李鸿章
20、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一句。他以诗言志,有“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李鸿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