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敏和倪震(周慧敏和香江浪子倪震的感情史)

周慧敏和倪震(周慧敏和香江浪子倪震的感情史),第1张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可俗话又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这两句俗语,简直就是为“香江浪子”倪震量身定做。

婚前风流也就算了,但跟一代“玉女掌门人”周慧敏结婚后,接连8次婚内出轨,实属不该。

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倪震每次出轨都能得到周慧敏的原谅。

既然无法驾驭“浪子”,后来周慧敏索性顶着“倪太太”的名号,开始帮倪震打理“后宫琐事”,而倪震则毫无顾忌地开始在万花丛中穿梭,用周慧敏话来说就是:

我的伴侣绝对犯得起这个错误。

一、

倪震出身名门,父亲倪匡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姑姑是作家亦舒,人送外号“师太”。

因为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所以在耳濡目染下,倪震肚子里的“墨水”越来越多,这也为他日后写情书,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倪震的师父是四大才子中的黄沾,此人风流成性,而倪震在“风流”这方面又深得师父真传,大有一副“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架势。

据说,14岁那会儿就已经在跟黄沾讨论《金瓶梅》,18岁开始在夜总会的花花世界里,尽情的挥洒汗水。

1988年,倪震因拍广告认识了18岁的李嘉欣。

李嘉欣惊为天人的美貌,让他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几番打听得知,原来李嘉欣在师父黄沾的广告公司做模特,他把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事告诉了黄沾,并得到了师父的大力支持。

倪震追求李嘉欣时,肚子里的“墨水”派上了用场,情书一封接着一封。

李嘉欣看着信上的肉麻情话心动不已,但当时她一门心思备战“香港**”比赛,所以并没有答应倪震的追求。

当倪震得知李嘉欣参加“香港**”比赛时,拍着大腿直呼“天助我也”。

原来,他是这次选秀的评委之一。

总决赛那天,李嘉欣因为没有得到“最上镜**”奖,跑到后台痛哭流涕,而倪震立即变身“护花使者”,并直言港姐冠军非你莫属。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比赛,李嘉欣顺利登上冠军宝座。

李嘉欣夺冠后,很快就跟倪震确定了关系,每天出双入对,让香港民众羡慕不已。

二、

这一年除夕夜,47岁的黄沾邀请倪震去金庸家里吃饭。

其实,吃饭倒是其次,主要还是让自己的得意门生和64岁的金庸,见证他向林燕妮求婚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林燕妮曾是李小龙的嫂子。

求婚现场黄沾单膝跪地,嘴里振振有词,而倪震目不转睛地盯着师父,心里盘算着过几天向李嘉欣求婚时该“拽”什么词。

然而倪震哪会想到,素有“女神收割机”之称的刘銮雄早就悄悄地联系上了李嘉欣。

倪震有才,懂温柔,也会制造浪漫,但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在真金白银面前一文不值。

百封情书才换来美人李嘉欣的芳心,谁曾想被刘銮雄横刀夺爱。

倪震很闹心,也很无奈。

最后,这段才子佳人组合,分道扬镳。

倪震的姑姑亦舒,听闻李嘉欣辜负了宝贝侄子的一片真心后,随即根据倪震和李嘉欣的故事,连夜写出一篇名叫《印度墨》的小说。

著名作家的名头绝非浪得虚名,亦舒在《印度墨》中,拐弯抹角,指桑骂槐的暗讽李嘉欣“美则美矣,毫无灵魂”。

多年后,李嘉欣回忆起这段感情时,直言不讳的说:他觉得我再不是那个清纯的女学生了,羽翼渐渐饱满不再需要他的庇护,这让他难以接受。

原来,傍大款也可以说得这么从容。

对于常年混迹于兰桂坊的“香江浪子”来说,这段失败的恋情并没有对他造成任何影响,毕竟一段恋情的结束,也就意味着下一段恋情的开始。

当倪震“寻寻觅觅”的时候,李嘉欣也在“乘风破浪”努力要把小三的位置扶正,可惜最后也是徒劳无功。

三、

周慧敏是DJ出身,19岁那年在“香港DJ业余大赛”中,以清丽脱俗的形象击败三千名对手,斩获亚军,成功签约香港电台。

工作期间,她认识了初恋陈德彰。

陈德彰当时是Raidas二人组合的主唱,组合的另一位成员叫黄耀光,不过这个组合在当时的香港娱乐圈并不怎么出名。

后来周慧敏加入组合,并与陈德彰摩擦出火花。

两人都是乐坛新人,彼此鼓励,互相扶持的那段日子,感情越来越深。

有一天,陈德彰说等攒够了买房子的钱就向周慧敏求婚。

后来,陈德彰钱倒是攒够了,但心爱的女人却被倪震给截胡了。

自从上次“败”给刘銮雄之后,倪震充分利用家庭背景和在师父身上学到的“精髓”,把自己打扮成年少有为的“知识青年”。

在财富上,香港四大才子加一起也未必能战胜刘銮雄,所以倪震才打算在“知识层面”扳回一局。

看着演艺圈的明星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倪震心里躁动不安,师父黄沾自然看出了宝贝徒儿的心思。

1989年,倪震摇身一变成为了黄沾旗下的艺人,并与成龙、梅艳芳合作拍摄了**《奇迹》。

当年,**《奇迹》的票房高达3400多万,仅次于周润发和刘德华合作的《赌神》3600多万。

倪匡看到儿子参与拍摄的**票房大卖甚是高兴,于是亲自操刀担任编剧,邀请吴宇森执导,更让周星驰、午马、李修贤等人跟倪震搭戏,拍摄了**《义胆群英》。

四、

在演艺圈倪震也算是风生水起,但他还想全面发展,随后又搭档邵国华、梁继璋主持了一档名叫《三个寂寞的心》的电台节目,主题内容就是探讨爱情。

当时,正在跟陈德彰热恋的周慧敏参加了节目,倪震在探讨爱情的同时,也扛起锄头挖了陈德彰的墙角。

倪震不在乎“名花有主”,陈德彰不是刘銮雄,两人根本就没有可比性,所以倪震公然对周慧敏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腹有诗书气自华,倪震藏在肚子里的“墨水”又派上了用场,情书又一封接着一封。

很快周慧敏就“告别”了陈德彰,投送“香江浪子”的怀抱。

漂亮的女人从不缺少追求者,更何况还是未来的“玉女掌门人”?

就在倪震和周慧敏热恋期间,初出茅庐的刘锡明居然明目张胆的向周慧敏表白。

原来,刘锡明和周慧敏拍摄电视剧《乌金血剑》时,对她一见钟情。

刘锡明的表白彻底惹毛了倪震,于是他联合朋友创办了一家名叫《Yes!》的杂志社。

虽然对外是报道明星娱乐的杂志,但倪震洋洋洒洒刊登了数篇有关刘锡明的负面报道,并且还公然称刘锡明为“毒瘤明”。

刘锡明是1988年,参加无线举办的第六届新秀歌唱大赛出道,没关系,没背景,根本就不是倪震的对手。

负面新闻缠身的刘锡明无奈之下,收拾行李,卷起铺盖,离开香港,去了台湾。

倪震这招特别管用,当时的娱乐圈里再也没有人敢对周慧敏有非分之想。

大获全胜的倪震带周慧敏见了老恩师黄沾,黄沾对宝贝徒儿的女朋友赞不绝口:她的外形秀丽,似漫画中走出的少女,又似迪士尼的主角睡公主,美得不像真人。

倪震带周慧敏回家见父母时,姑姑亦舒更是称赞她:天使一般的人儿,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温暖。

五、

倪震似乎对港姐冠军情有独钟,前者是李嘉欣,后者是陈法蓉。

第一次见到陈法蓉,倪震便打算先暂时搁浅他跟周慧敏的感情。

陈法蓉自然知道倪震和周慧敏的恋情,但倪震坦言两人早已分手,涉世未深的陈法蓉很轻易相信了他。

接下来倪大才子从写情书到写情诗,从送鲜花,到甜言蜜语嘘寒问暖,陈法蓉根本就招架不住这么猛烈的攻势。

倪震追女孩子,不像刘銮雄靠金钱和体贴照顾,而是靠浪漫和才情。

他的妙笔,不仅能生财,更能打动那些情窦初开的女生。

确定关系后,两人经常在公共场合出双入对,大秀恩爱。

陈法蓉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这段感情,以至于荒废了自己如日中天的演艺事业。

虽然倪震跟陈法蓉恋爱期间也没冷落了周慧敏,但香港媒体却对这件事大肆报道。

有媒体称,陈法蓉是“插足者”专门破坏他人感情。

也有媒体称,倪震带陈法蓉见了家长,倪匡很满意,婚期已定。

看到“婚期已定”的报道,急坏了周慧敏。

她直接约陈法蓉谈判,并骂她抢了自己的男朋友,甚至还有人说周慧敏扇了陈法蓉耳光。

陈法蓉自始至终都被蒙在鼓里,如今小三的帽子扣在自己头上,让她有苦说不出,躲在房间里好几天不敢出门。

当陈法蓉决定找倪震理论这件事的时候,外界却传出了倪震和周慧敏“复合”的新闻。

倪震的这波操作坐实了陈法蓉插足他和周慧敏的感情,一时间,媒体的“长枪短炮”再次对准了陈法蓉。

面对外界铺天盖地的舆论,倪震领着周慧敏去了加拿大旅行,把这个“舆论黑锅”丢给了陈法蓉。

六、

倪震和周慧敏在加拿大温哥华旅行的日子里,彻底爱上了这座城市。

1997年,周慧敏举办了告别演唱会,随即就跟倪震移居加拿大,远离了莺莺燕燕,灯红酒绿的香港娱乐圈。

周慧敏知道倪震本性风流,但离开香港,没有了父亲倪匡和师父黄沾做靠山,想必他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然而,周慧敏还是小瞧了未来的老公。

姚乐碧曾是香港社交圈名女人,有“Ball场小公主”的外号。

1998年,姚乐碧写了一本新书叫《随意随心》,并且邀请倪大才子写序言。

谁曾想写完序言,两人明目张胆地在书中你来我往。

倪震的情欲序言:我和姚乐碧的确在口舌言谈上达到过颇为剧烈的高潮。

姚乐碧也曾公开倪震写给她的情信:假如你不是结了婚,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我是舍命相陪定了。

其实,倪震和周慧敏并未结婚,但经常以未婚妻身份自居。

两人的书信传情,让周慧敏很是痛心,原以为退出娱乐圈,远赴异国他乡能让倪震独爱她一人,但“才华横溢”的倪震并没有因为距离而停止了“寻花问柳”的脚步。

最后还是在周慧敏的逼迫之下,倪震承诺跟姚乐碧不再来往。

七、

2006年,周慧敏回到香港筹备复出演唱会。

而返回香港的倪震犹如“青龙入海,猛虎归山”,8年的安稳生活,并没有磨掉昔日的多情。

傅颖出生于香港,是女子组合Cookies成员之一。

2002年开始以歌手身份正式出道,傅颖虽是歌手,却有“嫩模始祖”的美誉。

倪震从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他是这样称赞傅颖:开始熟了,眉梢眼角,举手投足,开始有女人味了。

可能是昔日才子在异国他乡少了“墨水”,形容词跟以往相比欠缺火候。

正当两人定好了约会地点,有所行动时,被闻讯赶来的周慧敏抓了个正着。

为了顾及彼此的颜面,也为了演唱会照常举办,周慧敏选择了隐忍。

周慧敏的大度并没有换回“香江浪子”的回头。

陈颖妍是无线签约演员,曾担任深夜节目“翡翠音乐干线”主持人。

当周慧敏和古巨基正忙着与拍MV时,倪震也没闲着,他到跑马地的花店买了一束24朵粉红玫瑰花,随后开车来到了位于何文田街的陈颖妍住处。

媒体记者追问周慧敏是否知道倪震追求陈颖妍,周慧敏表示并不知情,当记者拿出倪震买花的照片时,周慧敏一脸的惊讶。

短短的半年内,倪震两次“劈腿”,周慧敏实在是忍无可忍,提出了分手。

倪大才子虽然着急,但并未乱了方寸。

他让自己的老父亲倪匡亲自出面,摆平了这件事。

八、

有了父亲做“挡箭牌”,倪震变得有恃无恐。

第二年,他又被爆出和嫩模同吃一碗面,而且两人一起到女方家里,两个小时后才女方家里出来。

周慧敏得知后,并没有听信倪震的花言巧语,直接搬出爱巢。

当外界媒体以为两人会分手时,倪震不惜颜面扫地,低三下四地求原谅,还带着周慧敏到南非旅行一趟才平息了这场感情危机。

估计是倪震算准了周慧敏离不开自己,2008年他又被媒体拍到和大学生张茆激情热吻。

倪震这次百口莫辩只能承认,心灰意冷的周慧敏发长文宣布分手。

眼见事情越闹越大,倪震终于鼓起勇气回应了自己的绯闻。

倪震表示,他对自己做的这些错事深感抱歉,还说自己会承担一切后果责任。

19年的感情,最终却以这种方式落幕,有人觉得惋惜,但更多人替周慧敏不值。

就在外界愤愤不平地时候,倪震突然宣布求婚成功,紧接着就举行了婚礼。

九、

所有人都无法理解周慧敏为什么会接二连三的原谅倪震,更无法理解她为什么要嫁给这样一位“多情浪子”。

她在媒体面前却不止一次表示,不后悔嫁给倪震。

也许,我们普通人真的无法理解明星的婚姻生活,更无法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2020年,有媒体拍到,倪震与一名约30岁左右的短发女子现身闹市商场逛街,两人你侬我侬,亲密自然。

不知道53岁的周慧敏会如何处理这件事,反正后来倪震回应:

我和太太很好,多谢关心。

两人之间的爱情,波折不断,至于幸福与否,外人很难做出评价,用周慧敏的话就是:

我们早已经磨合出了一套相处艺术,绝不是在一般人的准则下相爱。他自己的决定,谁都不能左右。

倪震喜欢到处“拈花惹草”,但他只需要向一个人交代,如果周慧敏没意见,那么无论其他人怎样造谣生事,也无法撼动他们的婚姻。

亦舒结过三次婚,十几岁的早婚生过一个男孩,离婚后给了男方,第三次婚姻生了个女儿

亦舒的婚姻:

有过三次婚姻。第一任丈夫姓庄,是个建筑师;第二任是**明星岳华;第三任也就是现在的姓梁,曾是港大教授,现在是卑诗大学客座教授

亦舒的家庭:

老大: 倪亦方,1931年生,浙江省宁波市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后到鞍山建筑筑炉公司任技术员,1979年调鞍山化工二厂,历任副厂长、厂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倪亦方主持完成重大炭黑技术改造项目60多项,其中有4项属国内首创。他研制的高温空气预热器为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添补了国内炭黑工业的空白。组织开发新品种和炭黑下游品种16个,其中,中超耐磨、高耐磨炭黑2个品种,自1984年以来一直保持国家银质奖,4个品种获省优,企业规模由年产1000吨发展到年产32000吨成为化工部重点骨干企业。他带领企业实行4个转变:即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变;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转变;一般产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单一的为橡胶行业服务向多领域服务转变。5条生产线的新工艺消化了原材料涨价的减利因素,为企业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销往台湾及东南亚各国,增加了产品产品推向国际市场,销往台湾及东南亚各国,增加了产品的竞争能力;他组织研制的色母粒炭黑拓宽了市场领域,敲开了纺织工业、塑料行业的市场大门;1994年全套引进2条色母粒生产线发展了炭黑下游产品,结束了化工工厂单一生产炭黑的历史。1993年,倪亦方领导的企业进入全国500家最大化工企业之列。1994年又跻身中国行业1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5位,辽宁省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第24位,1995年利税再超千万,产值销售收入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倪亦方倪亦方先后多次被评为鞍山市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石化系统廉洁奉公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员、全国劳动模范,198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5年7月16日,鞍山市委发出了关于向优秀***员倪亦方同志学习的决定。现退休。

一九五四年他曾经与苏联专家在工 作中发生争执,被领导认为是「顶撞」专家,免职记大过。一 九五七年他又旧病复发,对领导的作风意见,于是成为双料份子右派加现行反革命,进了监狱。文革中受了很多罪,但信仰不改,用他的话说,弟弟写科幻小说够浪漫,妹妹写言情小说更浪漫,但都没有他浪漫因为他信仰的是虚无缥缈的共产主义~~政治理念的不同并不妨碍亲情,倪匡说他很享受在电视上看到哥哥。

老二:倪亦秀,专攻数理,一直是很出色的会计师,在大陆。

老三:三哥倪亦俭,电器工程师。

老四:原名倪亦明,后改名倪亦聪,倪匡是他的笔名。 一九三五年生于上海,原籍浙江镇海。一九五一年,倪匡以十六岁之龄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受训三个月,继而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公安干警,并先后参与『土地改革』、『治淮工程』以及在苏北、内蒙兴建农场。至于倪匡逃亡香港的原因,是因为在内蒙时因“破坏交通”(严冬冰封河道时,将一条小木桥拆下来充作木柴)被打成“反革命”,遭隔离软禁数个月。 而他硬是千里走单骑逃亡到香港 后来倪匡回忆在内蒙的往事, 说在草原上被巴掌大的毒蚊咬地整条腿加厚一层皮, 连汗毛都不长了, 也不知是否夸张

老五:为倪亦平,居香港,是飞机工程师。

老六:就是亦舒了 ,不用多说了,

老七:倪亦靖。是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倪亦靖在95年的时候,就已经是NUS工程系系主任, NUS工程系据伦敦时报说是排世界前十名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国际制造工程学会(CIRP)院士及美国制造工程学会(SME)院士、新加坡-麻省联盟新加坡主任, 机械工程国际知名教授”是他被邀请讲学时的介绍。 我见过他的相片, 相比倪匡的圆头圆脑和亦舒的英姿飒爽, 他是最帅的一个。蔡澜也说, 他样子清秀英俊, 比倪震还强。

问题一:金庸哪部小说最好看 金庸大作:《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越女剑》。

早期作品汉民族精神较强,如《书剑恩仇录》《碧血剑》,晚期作品不仅寻求民族大同,而且对男女情爱也不再执着为两两相守,其封笔之作《鹿鼎记》最具代表。

若论侠之大者,莫过《天龙八部》中之乔峰,次则《雪山飞狐》中的胡一刀。《雪山飞狐》短,而《飞狐外传》长,但《雪山飞狐》中无论胡一刀夫妇还是苗人凤,俱形象鲜明。《飞狐外传》则让人印象模糊的多,好在有个程灵素,也不知胡斐是那根筋不对,不爱程灵素,偏偏爱上那个莫名其妙的袁紫衣。这部书唯一能让人记住的倒是钟四婶剖儿腹的惨烈场景。

我看得次数最多的是《书剑恩仇录》,倒不是这本书多好看,实在是小时候没书可看,逮着这本书看个没完。可见侠之大者竟是金老爷子,区区一部二流作品,就能让我等如醉如痴。此书中最无趣的人物是陈家洛和香香公主,印象最深的是翠羽黄衫霍青铜和骆冰的白马。

最不喜欢的是《碧血剑》,里面的人好像都变态,不过唯有九儿(被崇祯斩去一臂的公主)和何铁手稍微像点人,可惜最后都没有好下场:一个黯然出家;一个所爱非属,又被袁承志这个无趣的师傅取个何惕守的烂名,泯灭人性。

最没印象的是《鸳鸯刀》,可见金老爷子确实适合写长篇。

最像散文的是《白马啸西风》,虽只看过一遍,却一直记得李文秀(好像是这个名字)的忧伤。

最恐怖和故事情节最突兀的是《连城诀》,当年看这部书的时候,怎么都觉得中间像是掉了一大段似的,前后变化太快。不过砌死人墙的情节却让我的朋友一直没看完这部书,而且把其归为了恐怖小说。

最没想象力的是《越女剑》,这部书几乎完全脱胎于古代志异小说,少了许多金老爷子的笔上风采,不过越女还是灵秀飘逸的。

最沉重的是《天龙八部》,名字取自佛经,可见一斑。里面的悲剧人物太多,乔峰、阿朱、阿紫、游坦之、慕容复、天山童姥、李秋水、叶二娘、玄慈幸福如段誉、虚竹、王语嫣,也是历尽沧桑,各有悲秋。所以它虽是金老爷子的得意之作,但我却不喜。当年最不喜欢里面的阿紫,好在倪匡如我,在代笔时竟将阿紫弄瞎,谁知金庸又千方百计让阿紫复明。年少时一直不懂为什么,现在才明了,如其这样,才能让人物入木三分。不过,仍然无法同情阿紫,也为阿朱临终托付叹了又叹!

最出名的是《射雕英雄传》,当然这是港剧的功劳,特别是83版的黄蓉已成绝唱!说起黄蓉,倒和《碧血剑》有些瓜葛,据说《碧血剑》里的温青青是黄蓉的前身。不过依我看,黄蓉不知比温青青好上多少倍。还有,这部书里有许多有趣的人物,比如洪七公、周伯通、黄药师、欧阳峰等。书里,我最不喜的人物就是柯镇恶,迂腐、顽固、又常常好坏不分,好在蓉儿绝顶聪明,否则不知要被他误到什么时候。

最不像武侠小说的是《鹿鼎记》。连金庸自己都说,这部书更像是一部历史小说。不过仍然喜欢小宝的无赖和有趣。窃以为影视中,最适合扮演小宝的是梁朝伟和周星驰。当年梁朝伟和刘德华版的《鹿鼎记》至今看起,虽略显陈旧,但形神不毁。周星驰毋庸多说,自有公论。陈晓春版和张卫健版韦小宝,不看也罢。

最让人伤心的是《神雕侠侣》,不为别的,只为杨过辜负了那么多美女。初看神雕,最不喜小龙女,次则杨过,对二人的不喜甚至甚过李莫愁。后来,看了一篇文章,叫做《一见杨过误终身》,深以为是。想想从此寂寞终生的程瑛、陆无双、郭襄等,还有为之殒命的公孙绿萼,你如何还能心平气和地祝福他们?杨过既然最爱小龙女,又为何要让其他女子心动?等到别人堕入情网了,却又拿小龙女来当挡箭牌?所以,后来觉得小>>

问题二:金庸武侠小说哪个好看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我最喜欢《笑傲江湖》,看过书,很好,电视剧喜欢吕颂贤那个版本,跟原著稍有出入但都只是在细节上。

《射雕》黄日华、翁美玲版得好,跟原著差不多,像李亚鹏版得就不要看了,太有失美感。

《神雕》古天乐、李若彤那个版本好。

《倚天屠龙记》吴启华、黎姿版也很好,只是跟原著的差别稍微有点大,尤其是结局,可以看看贾静雯、苏有朋版。

《天龙八部》黄日华、陈浩民版本得好,只是结局跟原著不一样,不过比原著结局惨的轻了许多。

金庸的武侠真的值得一看,有机会去看看吧!

问题三:金庸哪几部小说最出名?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5年生于浙江省海宁县(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男主角陈家洛就是海宁县人)。1955年,金庸在香港《大公报》工作期间,写出了《书剑恩仇录》并在《新晚报》上连载。随后一发而不可收,《碧血剑》、《雪山飞狐》,直至《射雕英雄传》,奠定了他武侠小说大宗师的地位。《射雕》后,金庸离开了《大公报》,手创《明报》,随后的《神雕侠侣》等大部分小说均在《明报》上连载,直至封笔之作《鹿鼎记》。至此,金庸一共写了十五部武侠小说,除一部短篇《越女剑》,其他十四部长、中篇小说取书名第一字而缀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自己说,这十四部书中,他自己比较喜欢、感情较强烈的几部是:《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飞狐外传》和《笑傲江湖》。我也觉得这几本书中的情感描写确实是超凡入圣,或缠绵诱人,或辛酸诱人,或凄惨动人,变幻万千,扣人心弦。另外,我个人对《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也是情有独钟。喜欢《射雕英雄传》,可能是有一点怀旧心理。毕竟,那是我看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呵。现在看来,郭靖与黄蓉的爱情,不过是民间故事里“傻女婿与精媳妇”的翻版,比较俗套。倒是 欧阳克对黄蓉的一片痴心让人感动,完颜洪烈对包惜弱的一往情深让人震憾,杨康和穆念慈的爱情也很凄婉动人,便是铜尸铁尸的“贼汉子贼婆娘”,也强过郭大侠一脸深沉为国为民。很抱歉我在书中拍了郭大侠几砖。十多年过去,我已经不再是当初痴迷于他的那个单纯少年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神雕侠侣》从头至尾都在写一个“情”字,但到最后也没有能说得清楚。这世间,又有谁能说清情是何物?但见李莫愁为爱变态,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等人为爱牺牲,杨过、小龙女为爱蔑视世俗,单以写情论,该书在金庸小说中应该排名第一。可惜《神雕》原本应该是一个悲剧,只是为了迎合读者,硬生生改做喜剧收场,便少了震憾人心的效果。十六年之约,我更愿意把它当作童话来读――更进一步想,我们向往和感动的爱情,会不会,都是童话呢?大家都知道,《雪山飞狐》的主角不是胡斐,而是那个灿烂于众人回忆之中的胡一刀。不过胡一刀和胡夫人的故事太过鲜明,反而没什么可写的了。我倒是对苗夫人私奔很感兴趣。武侠小说中板着脸孔的大侠太多了,怜香惜玉的温情男人严重缺货。田归农固然是个坏蛋,但他懂女人;苗人凤固然是大侠、是好人,但他基本上是一块不解风情的木头。为什么大侠和好人多是木头呢?值得深思啊。因为《雪山飞狐》写在前面,《飞狐外传》的结局是早已注定了,所以袁紫衣只能变为尼姑,程灵素,干脆让她死了算了。――我有一点怀疑,金庸可能是个好色之徒,你看他书中英雄人物的身边全是绝色美女,长得不够漂亮的只有程灵素和殷离,而两个人的下场都很惨。――扯远了。我对那个火爆脾气的徐诤倒是满怀钦佩和崇敬之心。一个男人明知自己头顶绿云缭绕,还能对妻子好,对“野种”好,真是太难了。我甚至相信,如果不是故事发展的需要(需要让胡斐以及读者明白),徐诤到最后也不会开口说出真相来。《倚天屠龙记》里的主角张无忌很有点粘粘糊糊,让人气闷。我注意到,张无忌的爱情与乃父张翠山很有点相似,都是女方主动,而且女方都算是邪魔外道,最终都为爱情改邪归正。――爱情的力量真的有这般大吗?但愿如此吧。而对殷离“爱上想像中的无忌”这一理由我不敢苟同,我以为,她只是在为离开找一个借口。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纪晓芙的“不悔”,很是莫名其妙,我提出了一些假设,只是假设,其中真相,谁也无法明了。――关于真相,我们能知道多少呢?我们所知道的,大概也只是我们眼中的真相吧?《天龙八部》里的三位男主角,>>

问题四:金庸的小说哪一部最好看 金庸大作:《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越女剑》。

早期作品汉民族精神较强,如《书剑恩仇录》《碧血剑》,晚期作品不仅寻求民族大同,而且对男女情爱也不再执着为两两相守,其封笔之作《鹿鼎记》最具代表。

若论侠之大者,莫过《天龙八部》中之乔峰,次则《雪山飞狐》中的胡一刀。《雪山飞狐》短,而《飞狐外传》长,但《雪山飞狐》中无论胡一刀夫妇还是苗人凤,俱形象鲜明。《飞狐外传》则让人印象模糊的多,好在有个程灵素,也不知胡斐是那根筋不对,不爱程灵素,偏偏爱上那个莫名其妙的袁紫衣。这部书唯一能让人记住的倒是钟四婶剖儿腹的惨烈场景。

我看得次数最多的是《书剑恩仇录》,倒不是这本书多好看,实在是小时候没书可看,逮着这本书看个没完。可见侠之大者竟是金老爷子,区区一部二流作品,就能让我等如醉如痴。此书中最无趣的人物是陈家洛和香香公主,印象最深的是翠羽黄衫霍青铜和骆冰的白马。

最不喜欢的是《碧血剑》,里面的人好像都变态,不过唯有九儿(被崇祯斩去一臂的公主)和何铁手稍微像点人,可惜最后都没有好下场:一个黯然出家;一个所爱非属,又被袁承志这个无趣的师傅取个何惕守的烂名,泯灭人性。

最没印象的是《鸳鸯刀》,可见金老爷子确实适合写长篇。

最像散文的是《白马啸西风》,虽只看过一遍,却一直记得李文秀(好像是这个名字)的忧伤。

最恐怖和故事情节最突兀的是《连城诀》,当年看这部书的时候,怎么都觉得中间像是掉了一大段似的,前后变化太快。不过砌死人墙的情节却让我的朋友一直没看完这部书,而且把其归为了恐怖小说。

最没想象力的是《越女剑》,这部书几乎完全脱胎于古代志异小说,少了许多金老爷子的笔上风采,不过越女还是灵秀飘逸的。

最沉重的是《天龙八部》,名字取自佛经,可见一斑。里面的悲剧人物太多,乔峰、阿朱、阿紫、游坦之、慕容复、天山童姥、李秋水、叶二娘、玄慈幸福如段誉、虚竹、王语嫣,也是历尽沧桑,各有悲秋。所以它虽是金老爷子的得意之作,但我却不喜。当年最不喜欢里面的阿紫,好在倪匡如我,在代笔时竟将阿紫弄瞎,谁知金庸又千方百计让阿紫复明。年少时一直不懂为什么,现在才明了,如其这样,才能让人物入木三分。不过,仍然无法同情阿紫,也为阿朱临终托付叹了又叹!

最出名的是《射雕英雄传》,当然这是港剧的功劳,特别是83版的黄蓉已成绝唱!说起黄蓉,倒和《碧血剑》有些瓜葛,据说《碧血剑》里的温青青是黄蓉的前身。不过依我看,黄蓉不知比温青青好上多少倍。还有,这部书里有许多有趣的人物,比如洪七公、周伯通、黄药师、欧阳峰等。书里,我最不喜的人物就是柯镇恶,迂腐、顽固、又常常好坏不分,好在蓉儿绝顶聪明,否则不知要被他误到什么时候。

最不像武侠小说的是《鹿鼎记》。连金庸自己都说,这部书更像是一部历史小说。不过仍然喜欢小宝的无赖和有趣。窃以为影视中,最适合扮演小宝的是梁朝伟和周星驰。当年梁朝伟和刘德华版的《鹿鼎记》至今看起,虽略显陈旧,但形神不毁。周星驰毋庸多说,自有公论。陈晓春版和张卫健版韦小宝,不看也罢。

最让人伤心的是《神雕侠侣》,不为别的,只为杨过辜负了那么多美女。初看神雕,最不喜小龙女,次则杨过,对二人的不喜甚至甚过李莫愁。后来,看了一篇文章,叫做《一见杨过误终身》,深以为是。想想从此寂寞终生的程瑛、陆无双、郭襄等,还有为之殒命的公孙绿萼,你如何还能心平气和地祝福他们?杨过既然最爱小龙女,又为何要让其他女子心动?等到别人堕入情网了,却又拿小龙女来当挡箭牌?所以,后来觉得小>>

问题五:你认为金庸写的哪部小说最好?? 天龙八部《天龙八部》是千百个掀天巨浪,而读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上。一个巨浪打过

来,可以令读者沉下数十百丈,再一个巨浪掀起,又可以将读者抬高数十百丈在看《天龙八

部》的时候,全然身不由主,随着书中的人物、情节而起伏。金庸的作品,到了《天龙八

部》,又是一个新的巅峰。

一个接着一个的巅峰,这是金庸创作力无穷无尽的证明,每一部小说,都有不同的风

格,都带给读者新的感受。到了《天龙八部》,以为以后,总不能再有了,但是还有更新的

巅峰。

《天龙八部》的想象力,比《倚天屠龙记》又进了一步。更不受拘束,更放得开,浪漫

更甚,堪称是世界小说的杰作。

《天龙八部》一开始就释名: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

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罗迦。接着又解释了“八部”每一个的含义。照这样的篇名看来,金

庸是想写八个人,来表现这八种道神怪物。

可是,《天龙八部》中,哪八个人,是代表这八种道神怪物的!哪一个人代表哪一种,

曾经详细下过功夫去研究,都没有结论。

谁是夜叉?是“香药叉”木婉清?木婉清在书中的地位一点也不高,当然不能代表八部

之一。段誉是什么呢?乔峰又是什么呢?

我的结论是,金庸在一开始之际,的确有着写八个人,来表现八种道神怪物的意愿但是

写作前的计划,意愿是一回事,写出来的小说是怎样的,又是一回事。

听起来好象很玄,但事实上,每一个从事过小说创作的人,几乎都有过同一经验:计划

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无法实践,会中途突然改变,会有新的意念突然产生,会无法控制自

己。

金庸写《天龙八部》之际,一定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形。所以结果,才有了这样一部浩淼

如海的小说,已不能在小说中找到某一个人去代表一种什么意念,而是所有的人交杂在一

起,代表了一个总的意念。

这样的情形,比原来创作计划来得好,也使《天龙八部》更高深、更浩瀚、大气磅礴,

至于极点。

《天龙八部》在结构上采取了写完某一个人之后,再写另一个人,而又前后交错,将不

同的人联结起来的一种独特结构。这种结构,《水浒传》用过。比《水浒传》每一段更有可

观之处,整体结构新鲜。若还有人怀疑“古今中外,空前绝后”的八字解语,不必再与之辩

论了。

《天龙八部》在一个一个写主要人物出场的前后衔接上,已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小说

之中,可以比拟的,也只有宋江忽然一下子踢翻了一个烤火大汉的炭火,而这个大汉就是武

松而已。

《天龙八部》中每一个人物都及其出色,其中写了一个悲剧人物,尤其是惊天动地这个

悲剧人物是大英雄,大豪杰,有力量可以做一切事,但是却无法改变他自己的悲剧命运。

意外的遭遇,不是悲剧。

明知会朝这条路去走,结果是悲剧,但仍然非朝这条路去走不可,这才是悲剧。

《天龙八部》中乔峰的故事,是典型的悲剧。那样的悲剧,古今中外的小说中并不多

见。

《天龙八部》中,金庸将正面人物的另一面,写得更透彻。普天下敬仰的少林寺方丈,

会有私生子。这种写法,在以后两部极重要的作品之中,更反复得到了发挥,而终于在《鹿

鼎记》中,建立了“反英雄”的观念。

“英雄”必需是人,人一定有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不会受任何桎梏而改变。

虚竹和尚对神的崇仰,无人会加以怀疑,但是他终于还是做不成和尚,那无关于环境,

而是虚竹根本上是一个人!

人的地位在英雄、菩萨的地位之上,就算将之目为神道妖魔,都不能改变人的地位。论

故事之离奇曲>>

问题六:金庸的武侠小说哪一部最好看最经典? 好不好看,要看你自己

如果你开心,或不开心,你喜欢射雕

如果你欢喜,或不欢喜,你喜欢神雕

如果你犹豫恭或不犹豫,你喜欢倚天

如果你痛苦,或不痛苦,你喜欢天龙

如果你愤恨,或不愤恨,你喜欢笑傲

如果你茫然,或不茫然,你喜欢鹿鼎记

通过楼主你说的话,一山不容二虎,我只好推荐你看天龙,因为天龙武功神奇,你应该会喜欢的。你可能十分不喜欢鹿鼎记,呵呵。

问题七:金庸的哪部小说写得最好? 金庸最好的小说--《笑傲江湖》

金大侠的文章向来以丰富的历史背景而著称,这也是很多人喜欢他的一个原因。但是有一部小说,他是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朝代的故事,这就是《笑傲江湖》。正是因为这是一部可以发生在任何历史背景下的小说,概括了几千年来我们这个世界的最基本的矛盾,这矛盾直到十八世纪才由西方的思想家最先提出来,并被金大侠作了一个艺术的描绘--“笑傲江湖”的理想与“欲成神功,必先自宫”的现实的矛盾。

“欲成神功,必先自宫”是这部小说中最最经典的一句话,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这个世界诙谐而又无奈的概括。这里的自宫,表现在东方不败,岳不群们生理上的自宫,但更深一层的含义是那些先后登场的阴谋家们和大大小小的小丑们。他们为了权利,可以 自己的良知,道德,还有感情(包括亲情,友情,爱情)。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用一句很难听的话来说就是:要想成为人上人,先要学会不是人!

但在这样的世界里,还是存在笑傲江湖的理想。曲洋和刘正风是这样,看清了这个世界,放弃了门派之间的斗争,也就是放弃了权利的斗争,追求他们的友情和艺术,但阉人们不可能看到这样的人存在。更多的人还保持着善良,纯洁的本质,但是他们一样不能不成为权利斗争的牺牲品。六师弟,小师妹,宁女侠……令狐冲最终似乎终于可以笑傲江湖了,但这只能是作者的一个理想,或者说是为了安慰世人。看看令狐冲一生有多少的奇遇:风清扬传授独孤九剑,一位大智大勇的奇女子的伟大爱情……这是我们能够期待的吗?但即使是这样,令狐冲也是历尽磨难,我一个同学说:令狐冲一年倒有半年在养伤。身体上的创伤还在其次,最敬爱的师父竟然是个伪君子,自己的爱人小师妹却并不爱他……这样的经历足以将人打跨,但凭着令狐冲过人的勇气,最终能够唱一曲笑傲江湖曲,这也是唯一能安慰我们这些读者的事情。

《笑傲江湖》的思想性毋庸讳言,其艺术性也是独树一帜的。最有特色的是人物的处理。那些道貌岸然的武林豪杰最终被证明了是一群丧心病狂的野心家,倒是疯癫的不戒和尚,人人喊打的采花大盗田伯光,心智不全的桃谷六仙,还有在金庸其他小说中表现得心理变态的尼姑们,成了令狐冲坚强的后盾。这种错位处理,其艺术效果与那句被改过的著名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对在华山山洞里的那段描写也很有趣味。在黑暗中瞎子们才有战斗力,这些畸形的人才适应畸形的世界。而令狐冲却依靠一点点光明摆脱了困境,这光明还是死人的骨头给予的。活着的人需要依靠死人才能战胜黑暗,这也是另我们感到悲哀的事情。

由于摆脱了历史的局限,书中的人名也非常有特色。最具魅力的是东方不败,其实能够自宫,不仅是东方取胜的秘方,简直可以称为全球不败了。其他的人名,象任我行,向问天,令狐冲等等都是对其人做的精妙的描绘。

以上种种,《笑傲江湖》堪称金庸最好的小说,甚至在20世纪的中国文坛也是不朽的佳做。

问题八:金庸小说被拍成的哪几部电视剧最好看 《书剑恩仇录》总共是7个版本,不过这级版本都没有特别好的,没有演出演出陈家洛的飘逸。

《碧血剑》也拍了4个版本,个人不太喜欢张纪中版的,感觉那上面的袁承志太傻了,温青青也不喜欢,阿九还好点。

《射雕英雄传》好像是6个版本,众所周知黄日华翁美玲版最经典,我觉得张智霖版的也不错,当然是因为他帅的原因,最讨厌周迅版的,恶心死了。

《神雕侠侣》的版本多如牛毛,已经数不过来了,但是一提起来小龙女还是李若彤的小龙女形象浮现眼前,杨过那肯定是古天乐帅。黄晓明和刘亦菲帅哥靓女的,就是没有那种感觉

《雪山飞狐》是4个版本的,聂远演的不错,就是朱茵演的袁紫衣太显老了,感觉很不搭,苗若兰很漂亮也很可爱,虽然有点小白了一点。

《飞狐外传》只有早些年的**,没有电视剧版本的。

《鸳鸯刀》只有早些年的**,也没有电视剧版本的。

《白马啸西风》1982年,电视,台湾华视,姜大卫饰马家骏,关聪饰王政 ;1979年,电视,香港亚洲电视,杨盼盼饰李文秀。都没看过,不知道怎么样。

《倚天屠龙记》的版本也挺多的,我开始看的是吴启华版的,应该先入为主,我一直都喜欢这个版本的。

《连城诀》有2个版本的,我只看过吴越版的,还不错。

《天龙八部》有4个版本,我始终觉得黄日华版的萧峰特别有男人味,简直帅呆了,陈浩民演的段誉很可爱。也特别喜欢这个版本的阿朱。

《侠客行》有3个版本,我只看过吴建版的,不过不是很喜欢,觉得他们演的没有到位,傻傻的,没有灵气。

《笑傲江湖》有6个版本,虽然任贤齐很丑,但是演的令狐冲我还是挺喜欢的,仪琳很漂亮,任盈盈也很好。李亚鹏版的感觉实在看呆头鹅,没意思。

《鹿鼎记》也有6个版本,话说我的偶像梁朝伟也演过,黄晓明也演过,这2大帅哥啊。

《越女剑》据我所知只有一个版本,不过我很愤怒,为什么阿青那么漂亮,范蠡要找个那么丑的人来演,严重影响审美。

问题九:金庸的小说哪一部最好看 金老的作品本本经典,所谓最好看只是个人的喜好,作品名称

备注

《书剑恩仇录》

1955年

《碧血剑》

1956年

《射雕英雄传》

1957年―1959年

《雪山飞狐》

1959年

《神雕侠侣》

1959年―1961年

《飞狐外传》

1960年―1961年

《白马啸西风》

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倚天屠龙记》

1961年

《鸳鸯刀》

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连城诀》

1963年,又名《素心剑》

《天龙八部》

1963年―1966年

《侠客行》

1965年

《笑傲江湖》

1967年

《鹿鼎记》

1969年―1972年

《越女剑》

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

问题十:金庸武侠小说哪部最好看? 望采纳,我也是最喜欢这本,但是大部分主角都不是这样,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316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