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rp
卓别林在这部自传中,反映的还不仅是一部**史。他不但生动地叙述了自己不平凡的身世,更以很大的篇幅描绘了他所结交的许多知名人士。
特色:无声,喜剧
隐含:反映残酷的社会现实,抨击不平等的世界,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
我每次看卓别林的**都笑不出来,反而会哭
在**史上靠拍悲剧成为大师的人数不胜数,但靠喜剧片成为大师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这足以证明喜剧是一门多么难的艺术,喜剧要让人发笑的同时还要给人强烈的震撼,这比悲剧要难上一百倍。但卓别林做到了,百年来只此一人。脚登大皮鞋、手拿细手杖,迈着企鹅步的流浪汉形象,给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笑。这欢笑背后隐藏着人生的孤独与凄凉。这套DVD收录了卓别林10部长片,加上两张短片集锦,代表了卓别林一生最主要的成就,最令人高兴的是,其中最重要的**如《城市之光》、《淘金记》、《摩登时代》等都是数码修复版,画质比原来清晰了不少,作为收藏是上佳的选择。
头戴一顶大礼帽,脚登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乌黑的小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扭地穿在身上,手里舞着一只手仗,鸭子般地出现银幕上——这就是卓别林为我们创造的绅士流浪汉形象。查理·卓别林是好莱坞默片时代的巨星,他和他所创造的夏尔洛形象一起被人们永远铭记。无论是流浪汉夏尔洛的善良、风趣、不幸,还是大独裁者的刚愎自用、自高自大,这些都成了世界**史上的经典造型
艺术踪迹
《谋生》(1914年)
《阵雨之间》(1914年)
《淘金记》(1925年)
《马戏团》(1927年) 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和最佳喜剧导演奖提名,获荣誉奖。
《城市之光》(1931年)
《摩登时代》(1936年)
《大独裁者》(1940年)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最佳影片奖提名和最佳编剧奖提名。
《凡尔 杜 先生》(1947年)获奥斯卡最佳编剧奖提名。
《舞台生涯》(1952年)
《一个国王在纽约》(1957年)
《香港女伯爵》(1967年)
其他的,关于卓别林个人的争议也有很多,特别是他受麦锡林主义者的诬蔑,一时也讲不完,既然是问**特色,其他的也就不多写了。
1926年,爱因斯坦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讲学。他突然产生一个奇怪的念头,非常想见见美国当时红遍天下的**演员、滑稽大师卓别林先生。卓别林先生一边走着他那八字脚步,一边寻思:“这个大科学家怎么要见我呢?他想要干什么?莫非我身上有什么相对论的奥妙之处,他要研究……这个相对论的发现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在环球**制片厂的一个客厅里,他们终于见面了。
卓别林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以家宴的形式招待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在这个家庭宴会上,卓别林作为一个艺术家,不知怎么居然对相对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卓别林对于相对论那深奥的理论感到新奇,但突然又把学趣集中在这样一个问题上:“相对论是怎么在博士的头脑里产生的?你怎么想起发明相对论的呢?”卓别林滑稽的眼光落在爱因斯坦的脸上,他一定要当场问个明白。
“还是让我来说说发现相对论那天早晨的情况吧。”爱因斯坦夫人看了看不知所措的教授,然后讲述了人类科学发生转折的那天早晨的情景:“那天,博士和往日里一样,穿着他的睡衣从楼上下来用早餐,但是,那天他几乎什么东西也没吃。 我以为博士不太舒服,就问他哪儿不痛快,他说:‘我有一个惊人的想法。’他喝完了咖啡,就走到钢琴前,开始弹钢琴。他时而弹几下,时而停一会儿,又记下了一些什么东西,然后,他又说:‘我有一个惊人的想法,一个绝妙的想法!’我说:‘你究竟有什么想法啊?你就讲出来吧,别叫人闷在葫芦里啦。’”
“他说:‘这很难说,我得把它推导出来。’博士又继续弱钢琴,有时停下来用笔写些什么。大约经过半小时,然后回到楼上的书房里,并告诉我,别让人来打扰他。从此他在楼上一呆就是两个星期,每天叫人把饭菜送上楼去,黄昏的时候,他出去散一会儿步,活动活动,然后又回到楼上去工作了。一天,教授终于从他的书房里走下来了,他面色苍白。‘喏,就是这个。’他对我说,一面把两张纸放在桌上,那就是他的举世闻名的‘相对论’。”
卓别林听得有些发呆了,“当啷”一声,不由自主地把手里的刀叉扔到盘子里,两只手合起来高速的搓几下,眼珠子在眼眶里用力转了几圈,然后对爱因斯坦说道:“爱因斯坦先生,你的确是位艺术家,是浪漫主义艺术家。从今天起,就从今天起,你将成为我艺术生涯的朋友!”
卓别林的作品风格具体如下:
1、鞭挞不公正、不人道的资本主义社会,反抗剥削和压迫;
2、反对法西斯独裁,谴责侵略战争;
3、歌颂底层“小人物”的真、善、美;
4、针砭人性的弱点,警示人生的误区;
5、用对比蒙太奇手法叙事;
6、运用哑剧手法,以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营造喜剧气氛;
7、恰如其分地掺入杂技动作,使其同剧情融为一体。
查理·卓别林的演艺经历
查理·卓别林的第一部**是《谋生》。从1915年开始卓别林开始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担任制片和剪辑。
稍后他加入了埃斯安尼公司,并于1917年出品了《移民》和《安乐街》,1918年他和他的兄弟在洛杉矶开了自己的公司。
并在1919年召集到了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等人。但直到1923年,卓别林才为这个公司拍了第一部影片《巴黎一妇人》。之后1925年的《淘金记》和1928年的《马戏团》为卓别林赢得了学院奖。
1931年因为《城市之光》的首映卓别林来到伦敦,转年才返回,他的下一部影片是1936年的《摩登时代》。四年之后他拍摄了《大独裁者》。
1952年,他的有声**《舞台生涯》上映,同年他移居瑞士。
1967年他拍摄了他的最后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