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是 法 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雨果简介: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祖父是木匠,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曾被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衔,是这位国王的亲信重臣。
雨果天资聪慧,9岁就开始写诗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写的《读书乐》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写有大量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出小说 。
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剧本虽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它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830年,雨果的剧本《欧那尼》在法兰西院大剧院上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浪漫主义在法国文坛上的主导地位。
《欧那尼》写的是16世纪西班牙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欧那尼反抗国王的故事,雨果赞美了强盗的侠义和高尚,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倾向。
1830年7月,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复辟王朝被翻了。雨果热情赞扬革命,歌颂那些革命者,写诗哀悼那些在巷战中牺牲的英雄。
1831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小说。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七月革命”之后,法国建立了以金融家路易•菲力浦为首的大资产阶级统治的“七月王朝。”七月王朝不断对雨果进行拉拢,1841年雨果被选入法兰西学士院,1845年,路易•菲力浦封他为法兰西贵族世卿,还当上了贵族院议员。雨果创作中的斗争热情减弱了,1843年,他写了一个神秘主义剧本《卫戍官》,上演时被观众喝倒彩,遭到了失败。雨果为此沉默了将近10年没有写作。
1848年6月,巴黎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国。开始雨果对革命并不理解,但当大资产阶级阴谋消灭共和国时,雨果却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他实行恐怖政策,对反抗者无情镇压。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国外。
流亡期间,雨果一直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的斗争,他写政治讽刺小册子和政治讽刺诗,猛烈抨击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这时期,他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在色当兵败之后,普鲁士军队直逼巴黎。在这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雨果在流亡了19年之后回到了祖国。他到处发表演讲,号召法国人民起来抗击德国侵略者,保卫祖国。他还用他的著作和朗诵诗歌得来的报酬买了2门大炮,表现了崇高的爱国精神。
巴黎公社起义时,雨果并不理解这次革命。但当公社失败后,反动政府疯狂镇压公社社员时,雨果又愤怒谴责反动派的兽行,他呼吁赦免全部公社社员,并在报纸上宣布将自己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住宅提供给流亡的社员作避难所。为此,他的家遭到反动暴徒的袭击,他自己险些丧命,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
1885年,雨果逝世。法国人民为这位伟大的诗人举行了国葬。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首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与1901年,但雨果死于1885年,所以尽管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可还是无缘诺贝尔。
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中学时代:
维克多·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他在中学时代就对文学发生了浓厚兴趣。他的文学活动是从他为《文学保守派》杂志写稿开始的。
由于家庭的影响,雨果最初的诗歌大都歌颂保王主义和宗教。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汉·伊斯兰特》获得了小说家诺蒂埃的赞赏。与诺蒂埃的结缘,促使雨果开始转向浪漫主义并逐渐成为浪漫派的首领。
1827年雨果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写了长篇序言,即著名的浪漫派文艺宣言。在序言中雨果反对古典主义的艺术观点,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坚持不要公式化地而是具体地表现情节。他特别宣扬了真善美与伪恶丑对照的原则。
这篇序言在法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830年,雨果浪漫戏剧代表作《欧那尼》的公开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决定性胜利。
1830年七月革命后,雨果在政治上进一步走上左翼的道路,他的长篇名著《巴黎圣母院》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这部作品奠定了雨果作为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1848年“二月革命”开始时,雨果已成为坚定的共和党人,并当选为制宪会议的成员,成为法国国民议会中社会民主左派的领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政变。雨果立即发表宣言进行反抗,不幸遭到失败。同年12月,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鲁塞尔。
在长达19年的流亡生活期间,雨果始终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独裁政权的斗争,并坚持写作。1852年,他出版了对拿破仑三世进行辛辣嘲骂的政治小册子《小拿破仑》。同年春,他又写了《一件罪行的始末》,对反革命篡权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和无情的揭露。
郭沫若
早年生活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11月16日,郭沫若诞生在四川省乐山县(今乐山市)观峨乡沙湾镇。这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从镇里向西望去,在群山中有一高峰,叫做绥山,是峨眉山的第二高峰;镇的东面,是滔滔的大渡河水由北向南不停地奔流。对这山水之间的小镇,乡里人总爱用“绥山毓秀,沫水钟灵”来加以赞美。沫水是大渡河的古称。
郭沫若出生之前,郭氏家业已经凋敝。他的父亲早年失学,曾在盐井上当过学徒,人很精明,经营有方,逐渐又把家业发展起来。购置了田产、房屋和盐井,到郭沫若出生的时候,郭家已是殷实之户了。
郭沫若行八,母亲呼他为“八儿”。上学时用的名字是郭开贞,“开”字是辈分,对于“贞”字,他历来不喜欢,嫌它有些女性化。1919年在日本读书时,终于把这个名字改掉了。不过,这是后话。
郭沫若4岁时,便随着母亲口诵古诗,受到中国诗歌的熏陶。后来他回忆自己的母亲时说:“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耳濡目染,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好些唐诗。在我未发蒙以前,她教我暗诵了好多的诗”,“我母亲事实上是我真正的蒙师。”他的父母虽然没有读过书,对子女的教育却很重视,设了家塾。因为家塾面对绥山,取名为“绥山山馆”,并且聘请了一位有名望的老师。
6岁时,郭沫若进“绥山山馆”拜师,在大成至圣先师的神位之前,磕了几个响头。开始学些《三字经》、《千家诗》之类,并开始作对子。7岁时开始作试帖诗,老师出了些什么“赋得山雨欲来风满楼得楼字”的诗题,这对儿童就像巫师画的神符一样。
还有什么虚实平仄,什么音律对仗,是很没有趣味的,简直是一种“诗的刑罚”。但一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却引起他的兴趣,尤其喜欢唐诗。自己也学会作诗,在他的诗集中有一首诗,名叫《茶溪》,是他保存下来最早的诗:闲钓茶溪水,临风诵我诗。钓竿含了去,不识是何鱼?
这首诗大约作于13岁,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他早年生活的状况。茶溪是从峨眉山麓流下来的一条小河,蜿蜒流过沙湾,注入大渡河。能有兴致去钓鱼戏水,进而忘情诵诗,足可以说明他少年时生活的闲适和对诗歌的投入。
15岁,他离开沙湾到乐山县城读高等小学。年假时自己通读了《史记》,很喜欢太史公司马迁的笔调。16岁升入设在乐山的嘉定府官立中学堂,又开始接触外国文学作品,如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等,还阅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在学校里,他的学习成绩总是优秀的。在高等小学第一学期,考了第一名。以后的期末考试,也都是前几名。但他的性格疾恶如仇,敢于反抗,倔强不屈,在那样的社会里不能不给他带来很多麻烦。他的“修身”成绩异常的低,最低的只有35分。
雨果一生写了许多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和21卷哲理论著作,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其中,闻名遐迩的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和《笑面人》等,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雨果善于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刻画人物,文笔优美,文风恣肆,对读者来说具有永久的魅力。因此,他被看做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
雨果和朱丽叶有一次美丽的邂逅。朱丽叶是一名演员。她在表演一出戏时遇到了雨果。他们俩一见钟情。很快他们相爱了,雨果的爱情终于在这一刻开花了。
雨果的情人朱丽叶
虽然雨果当时已经是名人了,也认识了很多知名女性,但是雨果一直没有遇到真爱。直到遇见朱丽叶,雨果的爱情之路才正式起航。朱丽叶不仅长得很漂亮,而且对诗歌创作也有一定的兴趣,这让她和雨果有了更多的交流,两人有了共同的兴趣,对维系感情会有很大的帮助。在雨果的创作中,朱丽叶也会给雨果带来灵感。即使雨果遇到一些困难,她也每天鼓励雨果。这样的精神支持对雨果来说尤为重要。朱丽叶和雨果确立关系后,朱丽叶很少出门参加节目,她在家里全身心投入帮助雨果打理生活。
雨果与朱丽叶得到爱情后,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好,朱丽叶五十多年来每天都给雨果写情书,足以表达朱丽叶对雨果的爱。情书近两万封,其中一万八千多封保存在法国图书馆。朱丽叶退出公众视线后,一直跟着雨果。只要他们一直在一起,朱丽叶就会有记录。雨果也写信,但是他没有把信寄给对方,而是把信放在家里。雨果的爱情让他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更好的印象。
雨果的妻子
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雨果的作品一直被奉为经典。至于这位伟大的文学作家的情史,自然是大家研究的对象。那么世界著名作家雨果的妻子是谁呢?
雨果**公司
雨果的妻子全名叫阿黛尔富歇,和雨果是青梅竹马。雨果和他的妻子年轻时在一所修道院相遇,之后,他们成了恋人。其实在此之前,双方父母都认识,甚至有过口头约定。从小到大,两人相恋已久,少年时代的雨果在文坛崭露头角。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婚姻遭到了雨果母亲的反对。直到母亲去世,雨果才在经历了种种之后,终于和妻子和睦相处。经过多年的磨合,雨果和阿黛尔于1822年10月12日结婚了。
在《秋叶集》中,雨果也多次描述了自己与妻子疯狂恋爱时的情景,用来回忆当时与妻子疯狂恋爱的情感。然而,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结婚八年,夫妻感情出现裂痕,妻子阿黛尔爱上了圣博夫雨果的闺蜜。
但雨果同时被妻子和朋友背叛,但最终雨果选择了原谅妻子。也正是因为雨果的大度原谅,阿黛尔从此一直忠实地追随雨果。甚至在雨果被迫害和流放后,他一直跟随雨果直到去世。
雨果的女儿
阿黛尔雨果雨果的二女儿。虽然阿黛尔雨果的父亲是一位万人敬仰的大作家,但女儿阿黛尔雨果的一生却并不幸运。
阿黛尔雨果,生于1830年,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钢琴弹得很好,还自己作曲。因为父亲雨果鼓励他写日记,阿黛尔雨果的文笔也很好。看来阿黛尔雨果应该是个很有才华很幸福的女人。但从阿黛尔雨果的日记来看,情况并非如此。阿黛尔雨果有一些精神问题。在她十二岁的时候,她的姐姐,雨果的大女儿利奥淹死了。当时人们都为狮子座的爱情感到惋惜。而阿黛尔雨果却在父亲雨果和妹妹利奥忠贞爱情的光辉下淹没在黑暗中,这也让阿黛尔雨果的抑郁症越来越严重。
阿黛尔雨果三十一岁时,遇到了一个士兵,——皮山。阿黛尔雨果疯狂地爱上了皮山,皮山却在此时消失在阿黛尔雨果的生活中。于是两年后,为了寻找皮山,阿黛尔雨果只身来到加拿大。疯狂寻找皮山并深爱皮山的阿黛尔雨果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承认皮山不爱她。她坚持说,只要皮山认识她,她就会深深地爱上她。即使在皮尚结婚后,他依然锲而不舍地追随皮尚。直到1872年,这一天终于结束的阿黛尔雨果精神濒临崩溃。
后来雨果的女儿阿黛尔雨果在精神病院度过了漫长的一生。
雨果的情书
雨果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法国人。他从事写作60多年,为人们留下了大量的诗歌、小说、戏剧和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部分作品被选入教学教材,因此他在世界文坛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情书》是他的作品之一,那么雨果《情书》是什么呢?
雨果雕塑
雨果《情书》的作品,会在他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开始。那时,他认识了一位名叫朱丽叶的女演员,并很快对她产生了感情。感情逐渐加深后,雨果做了一件很感人的事,那就是不管他们是否还在一起,雨果都会每天给她写一封情书,直到朱丽叶七十五岁去世。五十年来,他
也正是因为这些情书,后来雨果的作品《情书》才被整理出来。这本书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雨果写的218封情书,这只是他所有情书的一部分。从这些情书中可以看出他在每一个字里都用了很多心思,真的很神奇。第二部分是他特意为爱人准备的留言,最后一部分是一些附录的信件。你可以在每一封情书里看到非常诗意的场景,有些是以诗歌的形式创作的,是雨果对爱情的赞美。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也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他出生于法国的贝藏松,其父亲曾是拿破仑手下的将军,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之后,其父亲宣誓效忠新的统治者。少年时,他随父母移居巴黎。从1819年开始,雨果与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后逐渐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
《巴黎圣母院》在艺术上也有鲜明的独创性。小说的故事情节离奇新颖,在一次次的偶遇和巧合中,产生了荡气bai回肠的艺术效果。小说充分发du挥了对比原则的艺术表现力,在加西莫多丑陋形体与高尚灵魂的对比中,雨果赞扬了以善良、富于同情心为主要特征的人道主义思想;在爱斯梅哈zhi尔达、加西莫多与克罗德、法比的对照中,前者的光彩愈加烂灿,后者的卑微更显低下。
雨果还以绚丽多彩、激越慷慨的语言增加了浪漫主义的色调,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小说还为人物dao活动设置了不同凡响的环境,提供了一幕幕动人心弦的巨大场面,这一切都内显示了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这部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中,还不乏现实主义的艺术描写,更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真实感和艺术的感染力。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