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和芬兰已同意同时提交加入北约申请,这意味着什么?

瑞典和芬兰已同意同时提交加入北约申请,这意味着什么?,第1张

目前,欧洲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美国、欧洲和俄罗斯都没有表现出弱点。更危险的是,北约的新趋势可能会直接提前危及临界点。众所周知,瑞典和芬兰最近准备加入北约的消息铺天盖地。当局势紧张时,瑞典和芬兰的行动无异于“火上浇油”。众所周知,瑞典和芬兰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中立的态度。现在有两个“中立国”选择边站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更重要的是,芬兰进入了北约,一旦芬兰加入了北约,这意味着北约的武器可以部署到俄罗斯家门口。从这个角度来看,芬兰加入了一条超越的红线。俄罗斯没有太多的警告,但它仍然不起作用。现在瑞典和芬兰计划跨越这条红线。据美联社报道,芬兰和瑞典已同意同时申请加入北约。这一行动很可能在5月中旬实施。换句话说,俄罗斯只剩下几周了。

但即使只剩下几周了,北约似乎也等不及了。据报道,三艘北约军舰已抵达芬兰西南部港口,并在不久的将来与芬兰军队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在这个关键时刻,北约的任何军事挑衅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北约军舰迫不及待地想在芬兰加入北约之前来到俄罗斯门口示威。如果他们将来真的加入北约,俄罗斯的国防安全不会一直受到北约的威胁吗。此外,与以往的任何军事演习不同,在欧洲混乱和芬兰瑞典即将加入北约的背景下,北约的新趋势可能会直接将前线拉长两倍多。这取决于芬兰与俄罗斯的边境。

在这种情况下,普京如何破局已成为当务之急。俗话说,“打蛇打七寸”,只有击中敌人的命运,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改变危险。事实上,无论是北约渴望扩大成员国,还是瑞典芬兰要求加入北约,他们都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即他们害怕独自战斗。俄罗斯所要做的就是逐一打破北约。当然,没有必要找到每个北约成员国的弱点。你只需要找到几个关键点来抓住它们“七寸”就这样。美国害怕的无非是普京的核棒。中俄加速联盟,美元结算体系崩溃。法国、德国和其他欧洲大国非常依赖俄罗斯进口能源。这就是为什么欧洲国家在拜登能源禁令下仍然秘密地“不透明市场”俄罗斯石油大幅增加。因此,普京可以从能源问题出发,对待这些欧洲国家。

北约成员国具体有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德国、西班牙、波兰、捷克、匈牙利、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黑山、北马其顿这30个国家。下面带来北约成员国加入时间分析如下: 

 1第一批加入北约成员国名单:  1949年4月4日,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2第二批加入北约成员国名单:  1952年2月18日,希腊、土耳其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第三批加入北约成员国名单:  1955年5月6日,联邦德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第四批加入北约成员国名单:  1982年,西班牙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第五批加入北约成员国名单:  1999年3月12日,北约在美国密苏里州举行仪式,正式接纳波兰、匈牙利、捷克入盟。

  6第六批加入北约成员国名单:  2004年3月29日,北约布拉格首脑会议达成了第二波的东扩决定,决定接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七国正式递交各自国家加入北约的法律文本,从而成为北约的新成员。

俄罗斯是美国在欧洲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是北约最大的敌人,美国让俄罗斯加入北约,无异于引北极熊入室,俄罗斯加入北约,就会瓦解分裂北约,苏联解体后,美国在欧洲一统天下的格局,就会再次打破,俄罗斯加入北约,不是加强北约军事力量的,而是要抢夺美国北约的领导权的。

那么为什么俄罗斯不加入北约?

最直接的表面原因,不是俄罗斯不想加,是北约不要,俄罗斯曾4次申请加入北约。但都被北约无情地拒绝了,北约是美国绑架欧洲国家的军事机器,美国在北约里拥有绝对的领导权,美国是通过北约组织架构来管控欧洲,有美国对北约的绝对垄断,欧洲才是美国欧洲,美国才能是欧洲的霸主。

因为俄罗斯有可以和美国抗衡的军事力量,如果俄罗斯加入北约,是对美国在北约绝对权力的分散,俄罗斯是要和美国分享北约的领导权的,美国苦心经营的北约,美国一手遮天的北约,岂能让俄罗斯来染指北约,和美国瓜分北约的领导权?俄罗斯是美国在欧洲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是北约最大的敌人,美国让俄罗斯加入北约,无异于引北极熊入室,俄罗斯加入北约,就会瓦解分裂北约,苏联解体后,美国在欧洲一统天下的格局,就会再次打破,俄罗斯加入北约,不是加强北约军事力量的,而是要抢夺美国北约的领导权的。

落在波兰境内的导弹,一度引发轩然大波:乌克兰、波兰纷纷指责俄罗斯恶化升级局势,北约也召开紧急会议准备应对之策。

然而几个小时后,事件就出现了180度大反转:美国和北约的初步调查都显示,爆炸可能是由一枚乌克兰导弹造成的。

这一消息公布后,世界仿佛都松了一口气,波兰方面也改口称,这是一次意外。不过,乌克兰方面仍然表现强硬——要求立即进入现场,基辅已准备好交出能指控俄罗斯的“证据”。

美国:乌克兰干的

导弹爆炸事件发生几个小时后,还在参加G20峰会的美国总统拜登就表示,判断导弹是否来自俄罗斯还“为时过早”,“从弹道轨迹来看,它不太可能是从俄罗斯发射的”。

此后,美联社援引美国官员的话报道称,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波兰境内的导弹是乌军发射的,目的是应对俄军打击乌克兰电力基础设施的导弹。

“今日俄罗斯”援引社交媒体传出的现场

随后,一名美国官员更是基本为事件下了定论——乌克兰军方通报美国及其他西方盟友称,乌军曾在波兰境内发生导弹爆炸事件期间,在爆炸地附近试图拦截一枚俄罗斯导弹。

北约方面也认为导弹来自乌克兰。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称,“我们的初步分析表明,这一事件很可能是由乌克兰防空导弹造成的,该导弹是为了保护乌克兰领土免受俄罗斯巡航导弹的袭击而发射的。”

他说,调查正在“进行中”,但“没有迹象表明这是蓄意袭击的结果”。北约没有看到俄罗斯计划对北约盟国采取进攻性军事行动的迹象。

今年2月俄乌局势恶化以来,北约成员国***最担心的就是有成员国受到波及,迫使这一组织可能启动“集体防御”,从而使局势更加复杂。目前这一结果,可谓让美国和北约其他国家松了一口气,毕竟,没有一方愿意被直接拖入乌克兰危机的泥淖之中。

乌克兰:不是我

不过,自导弹爆炸事件发生迄今,乌克兰并不打算“认账”。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落入波兰境内的导弹毫无疑问不属于乌克兰。

泽连斯基资料图

他称,已经收到了来自乌军和空军指挥部的报告,应当相信军方的结论。泽连斯基还认为,乌克兰应该被允许前往导弹坠落地点参与调查。

其实,在导弹爆炸事件刚发生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迅速发文,将责任归咎于俄罗斯,并声称这是对北约集体安全的攻击,也是俄乌局势的一次“重大升级”。

乌外长库列巴15日晚声称,任何有关“乌克兰导弹落在波兰的说法”都是俄罗斯的“阴谋论”。

俄罗斯:美国更专业

爆炸事件发声后,俄国防部坚决否认相关指控,并表示关于“俄导弹袭击波兰”的言论是蓄意挑衅,目的是让局势升级。

俄国防部还补充说,从现场照片来看,落在波兰境内的导弹似乎来自乌军S-300防空系统。

没想到的是,这一结论却被美国及其西方盟友认同。

可能是美方的表态也令俄罗斯感到意外,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6日甚至说,“美方和美国总统的克制和更加专业是值得注意和考虑的。”

他强调,“再次提请注意,美方的反应是相当克制的,这与波兰方面以及一些国家简直是歇斯底里的反应形成鲜明对比。”

当然,在“表扬”了美方反应后,俄罗斯也不忘“以牙还牙”,俄罗斯外交部16日就传召波兰驻莫斯科临时代办,以作为波兰外交部召见俄方大使的回应。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反击道,波兰因导弹落入境内事件产生反俄情绪不可接受,希望波兰停止一切与事件有关的反俄猜测。

波兰:最后受伤的只有我

经历了导弹事件的180度反转,整件事最受到伤害的恐怕只有波兰了。毕竟,这起事件发生在波兰境内造成人员死伤,作为“反俄第一线”的波兰方面本想拿捏此事大做文章,却没想到最后只能忍气吞声。

波兰总统杜达16日承认,事件很可能是“乌克兰空军造成的意外悲剧”,而不是蓄意的袭击,也不是俄方发射的。

“乌克兰防空系统向四面八方发射导弹,很有可能其中一枚不幸落在了波兰领土上。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是对波兰的蓄意袭击。”杜达说。

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也表示,目前看来,毋须启动北约第四条款的集体协商机制。

导弹爆炸事件反转后,社交媒体上流传起一幅漫画,一个象征着“波兰”的小人在得知人员伤亡是由乌克兰方面引发的后,立刻俯首贴地抱住“乌克兰”小人的大腿,连连说道:“我的盟友!别担心!”

这一场景,恐怕是当时波兰政府没有想到的吧。

原标题:《美国:乌克兰干的,乌克兰:不是我,波兰:只有我受伤》

波兰警方在现场调查

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款,北约成员国在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威胁时,在任何一个成员国的提议下,北约各成员国将进行紧急磋商。

为此,就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即宣布召开紧急会议。

然而,会还没来得及开,“反转”就来了。美国和北约一开始语焉不详,之后则通过匿名官员释放初步调查结果,称导弹“可能来自乌克兰”;俄方则在否认后进一步甩出证据——导弹残骸是乌克兰S-300防空系统导弹的一部分。

导弹究竟谁发射的?

导弹爆炸刚一发生,波兰媒体和官员就表示,可能是“俄罗斯的导弹”坠入波兰领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迅速发文,将责任归咎于俄罗斯。

乌外交部长库列巴更进一步否认导弹是由乌克兰防空系统发射,称这是俄罗斯宣扬的“阴谋论”。

俄国防部紧随其后发布声明否认,称俄军没有使用杀伤性武器对乌波交界地区的目标发动打击。部分波兰媒体的报道是“蓄意挑衅”。

相较之下,北约的对外表态则一反常态地谨慎,仅仅表达了“关切”,并没有推测原因。

几个小时后,远在印尼参加G20峰会的美国总统拜登就“打脸”了乌克兰方面的表态,称“从弹道轨迹来看,它不太可能是从俄罗斯发射的”。

此后,美国匿名官员进一步释放消息说,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波兰境内的导弹是乌军发射的,目的是应对俄军打击乌克兰电力基础设施的导弹。

事发现场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16日的紧急会议后发表讲话。他说,对波兰导弹袭击的调查正在“进行中”,但“没有迹象表明这是蓄意袭击的结果”;北约没有看到俄罗斯计划对北约盟国采取进攻性军事行动的迹象。

他还表示,“我们的初步分析表明,这一事件很可能是由乌克兰防空导弹造成的,该导弹是为了保护乌克兰领土免受俄罗斯巡航导弹的袭击而发射的。”

俄罗斯国防部则援引了波兰媒体公布的“乌克兰导弹残骸”,称专家分析指出残骸是乌克兰S-300防空系统导弹的一部分。

截至目前,乌克兰方面对此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到底尴尬了谁?

事件发生后,波兰外交部当即召见俄罗斯驻波兰大使,要求对此“立即给出详细解释”。这第一反应,自然令俄罗斯不悦。波兰外长拉乌与俄驻波兰大使安德烈耶夫的会面仅持续了四分钟,两人没有任何交流,甚至没有握手,安德烈耶夫在听完波兰方面的照会后就离开了。

而对于美国和北约,这一爆炸事件仅仅在“关切”和“调查”之后再无水花。此前,美国总统拜登和其他北约官员们多次誓言会捍卫北约成员国每一寸领土。但由于导弹来源被认定于来自乌克兰,美国和北约纷纷陷入沉默,除了表达对波兰的“慰问”以外再无表态,就连初步调查结果也是由匿名官员对外公布的。

斯托尔滕贝格在发布会上则用“这不是乌克兰的错,俄罗斯对继续对乌克兰发动非法战争负有最终责任”的表态来为盟友“挽尊”。

事情到了这一步,正在经历战火之痛并寻求更多国际支持的乌克兰无疑陷入了尴尬。

一直以来,北约试图在不直接卷入冲突的情况下向乌克兰方面提供协助,而乌方则一直在多个公开场合要求西方加大援助,尤其在这个冬季,乌克兰多处供电设施遭受打击,尽管俄军撤出赫尔松,乌方的后续行动也并未更加顺利,而是举步维艰。

这回,一直自诩为“反俄急先锋”的波兰,也吃了个哑巴亏。乌克兰危机以来,波兰几乎成为北约援助乌的“大本营”和“中转站”,也在对俄制裁上表现得最为激进。一系列行为令俄罗斯相当愤怒,以至于早在今年4月,俄罗斯就率先对波兰“断气”。

最后,北约自己也有些进退维谷。乌克兰危机持续近九个月,若北约成员国真受到波及出现擦枪走火,就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升级。而这是北约方面最不乐见的。英国媒体分析指出,引爆与莫斯科的全面战争是北约最不希望看到的,尽管北约盟国可能会寻求以某种方式应对此次事件,但由于发现只是“乌龙”,他们想向普京传递什么样的信息还需好好斟酌。

美国则早已将自己“高高挂起”。一位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表示,虽然“不必怀疑美国会根据北约宪章第五条保护北约成员国”,但如果这一事件是偶然发生的,则需要确保“尽一切努力缓和事态”。

事件该如何收场?

初步调查结果的出炉,令紧绷的国际社会暂时松了一口气。

还在G20峰会上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赶紧“灭火”,称有责任就波兰导弹事件释放非常明确的信息,以避免局势升级。

乌克兰政府虽未表态,但依然有乌议员在社交平台上“嘴硬”——“就算这是乌克兰的导弹,它也是我们努力保护自己生命的结果”。

对于波兰而言,这次事件只好变成“哑巴吃黄连”——在初步调查结果出炉后,波兰总统杜达一改口径,称这是一次“不幸的意外”,没有理由相信是一次“袭击”。

如果最终认定是乌克兰“打”了波兰,那么问题来了,北约会不会当和事佬?波兰会独吞被误伤的苦果吗?此事对俄乌局势有何影响?

乌龙事件该如何收场?恐怕这回,受伤的只有波兰了

环球网报道据俄罗斯塔斯社17日报道,针对美方有关“美国认为俄罗斯最终应对导弹事件负责”的表态,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华盛顿对波兰导弹事件的调查结果根本不在乎,总是要追究所谓的“责任”。

报道回应

报道称,扎哈罗娃是当地时间16日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表的上述言论,她回应的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阿德里安娜·沃森的说法。后者声称,美国认为俄罗斯方面最终应对导弹事件负责,尽管该国“没有掌握任何与总统杜达的初步评估相矛盾的信息”,即这次爆炸很可能是由乌克兰防空导弹造成的。

“现在美国人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刺杀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凶手仍然没有被找到,为什么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未能被阻止,为什么政客和有关美国官员总是能从肮脏事务中脱身,为什么有成千上万个备受关注的案件没有被解决,”扎哈罗娃称,“美国政府对调查结果根本不在乎。白宫从未这么明目张胆地表现出这一点。美国政府总是因政治原因而要找人‘负责’。”

据波兰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1月15日,导弹击中了波兰与乌克兰边境附近的一个农场,造成两人死亡。此次事件迅速触发了一波西方媒体对“俄罗斯恐怖主义”的声讨和“战争升级”的警告。不过,美国总统拜登在晚些时候称,“从轨迹来看,它不太可能是从俄罗斯发射的。不过我们还得看。”随后美联社率先援引美国官员的话发出快讯:落入波兰境内的导弹是乌克兰军队向来袭的俄罗斯导弹发射的。

延伸阅读

波兰导弹乌龙,不太好收场了

当地时间11月15日夜间,波兰东部靠近乌克兰边境地区突然遭遇导弹爆炸,造成2人死亡。

落在波兰境内的导弹,是否来自俄罗斯?这是北约各国最为关心的问题。要知道,作为北约成员国,如果这一袭击为俄罗斯有预谋的行动,可能就此引发北约和俄方的更大规模冲突。

波兰警方在现场调查

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款,北约成员国在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威胁时,在任何一个成员国的提议下,北约各成员国将进行紧急磋商。

为此,就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即宣布召开紧急会议。

然而,会还没来得及开,“反转”就来了。美国和北约一开始语焉不详,之后则通过匿名官员释放初步调查结果,称导弹“可能来自乌克兰”;俄方则在否认后进一步甩出证据——导弹残骸是乌克兰S-300防空系统导弹的一部分。

导弹究竟谁发射的?

导弹爆炸刚一发生,波兰媒体和官员就表示,可能是“俄罗斯的导弹”坠入波兰领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迅速发文,将责任归咎于俄罗斯。

乌外交部长库列巴更进一步否认导弹是由乌克兰防空系统发射,称这是俄罗斯宣扬的“阴谋论”。

俄国防部紧随其后发布声明否认,称俄军没有使用杀伤性武器对乌波交界地区的目标发动打击。部分波兰媒体的报道是“蓄意挑衅”。

相较之下,北约的对外表态则一反常态地谨慎,仅仅表达了“关切”,并没有推测原因。

几个小时后,远在印尼参加G20峰会的美国总统拜登就“打脸”了乌克兰方面的表态,称“从弹道轨迹来看,它不太可能是从俄罗斯发射的”。

此后,美国匿名官员进一步释放消息说,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波兰境内的导弹是乌军发射的,目的是应对俄军打击乌克兰电力基础设施的导弹。

事发现场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16日的紧急会议后发表讲话。他说,对波兰导弹袭击的调查正在“进行中”,但“没有迹象表明这是蓄意袭击的结果”;北约没有看到俄罗斯计划对北约盟国采取进攻性军事行动的迹象。

他还表示,“我们的初步分析表明,这一事件很可能是由乌克兰防空导弹造成的,该导弹是为了保护乌克兰领土免受俄罗斯巡航导弹的袭击而发射的。”

俄罗斯国防部则援引了波兰媒体公布的“乌克兰导弹残骸”,称专家分析指出残骸是乌克兰S-300防空系统导弹的一部分。

截至目前,乌克兰方面对此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到底尴尬了谁?

事件发生后,波兰外交部当即召见俄罗斯驻波兰大使,要求对此“立即给出详细解释”。这第一反应,自然令俄罗斯不悦。波兰外长拉乌与俄驻波兰大使安德烈耶夫的会面仅持续了四分钟,两人没有任何交流,甚至没有握手,安德烈耶夫在听完波兰方面的照会后就离开了。

而对于美国和北约,这一爆炸事件仅仅在“关切”和“调查”之后再无水花。此前,美国总统拜登和其他北约官员们多次誓言会捍卫北约成员国每一寸领土。但由于导弹来源被认定于来自乌克兰,美国和北约纷纷陷入沉默,除了表达对波兰的“慰问”以外再无表态,就连初步调查结果也是由匿名官员对外公布的。

斯托尔滕贝格在发布会上则用“这不是乌克兰的错,俄罗斯对继续对乌克兰发动非法战争负有最终责任”的表态来为盟友“挽尊”。

事情到了这一步,正在经历战火之痛并寻求更多国际支持的乌克兰无疑陷入了尴尬。

一直以来,北约试图在不直接卷入冲突的情况下向乌克兰方面提供协助,而乌方则一直在多个公开场合要求西方加大援助,尤其在这个冬季,乌克兰多处供电设施遭受打击,尽管俄军撤出赫尔松,乌方的后续行动也并未更加顺利,而是举步维艰。

这回,一直自诩为“反俄急先锋”的波兰,也吃了个哑巴亏。乌克兰危机以来,波兰几乎成为北约援助乌的“大本营”和“中转站”,也在对俄制裁上表现得最为激进。一系列行为令俄罗斯相当愤怒,以至于早在今年4月,俄罗斯就率先对波兰“断气”。

最后,北约自己也有些进退维谷。乌克兰危机持续近九个月,若北约成员国真受到波及出现擦枪走火,就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升级。而这是北约方面最不乐见的。英国媒体分析指出,引爆与莫斯科的全面战争是北约最不希望看到的,尽管北约盟国可能会寻求以某种方式应对此次事件,但由于发现只是“乌龙”,他们想向普京传递什么样的信息还需好好斟酌。

美国则早已将自己“高高挂起”。一位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表示,虽然“不必怀疑美国会根据北约宪章第五条保护北约成员国”,但如果这一事件是偶然发生的,则需要确保“尽一切努力缓和事态”。

事件该如何收场?

初步调查结果的出炉,令紧绷的国际社会暂时松了一口气。

还在G20峰会上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赶紧“灭火”,称有责任就波兰导弹事件释放非常明确的信息,以避免局势升级。

乌克兰政府虽未表态,但依然有乌议员在社交平台上“嘴硬”——“就算这是乌克兰的导弹,它也是我们努力保护自己生命的结果”。

对于波兰而言,这次事件只好变成“哑巴吃黄连”——在初步调查结果出炉后,波兰总统杜达一改口径,称这是一次“不幸的意外”,没有理由相信是一次“袭击”。

如果最终认定是乌克兰“打”了波兰,那么问题来了,北约会不会当和事佬?波兰会独吞被误伤的苦果吗?此事对俄乌局势有何影响?

乌龙事件该如何收场?恐怕这回,受伤的只有波兰了

北约30国,拼命送武器

对美国而言,如果能通过一场战争手不血刃地将俄罗斯拖垮,无疑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了,因此在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开始之后,美国就拉着一众北约盟友倾力支持,为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武器支持,但是美国千算万算也没想到,乌克兰不仅没掀了俄罗斯的桌子,反而让有钱的美国也忍不住“心肝疼”。

乌克兰得到的军事援助有些多,其中包括美国的上百架无人机,英国的反舰导弹,德国也打算提供一批重型榴弹炮,而北约方面则准备了900辆T72坦克,准备送到乌克兰战场,光是这一大批武器就已经足够多了。

不仅如此,斯洛伐克还将一批S300大型防空导弹送到了乌克兰,是冲突开始之后首个给乌克兰提供防空系统的国家。这些武器装备一批一批运往乌克兰,空运不行就走陆路,总之北约30国可以说在拼了命给乌克兰送武器。

毫无疑问,这是对俄罗斯的一种挑衅,从一开始,这些国家只提供了毒刺、标枪导弹和一些枪械,在俄罗斯的警告之下没敢太过放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坦克和反舰导弹都是重武器,而且还是攻击型的,有了这些武器援助,西方国家自然希望乌克兰能在战场上占据一定优势。

不过俄罗斯的战报公开之后,西方国家的脸色都很难看。俄罗斯防空力量战果不断,乌克兰军队的苏-25、米格-29等战机以及无人机都曾被击落。除此之外,俄罗斯的导弹和火炮也“硕果累累”。

在俄罗斯的导弹轰击之下,一天内摧毁了13个指挥所、42个火炮发射场、231个有生力量和技术设备的区域,全部被烧成了灰烬。如果只是指挥部被轰炸,美国也不会太在意。但是,美国人最头痛的就是“燃油库”的再次爆炸。九个武器库,九辆特制军车,饶是美国财大气粗,也“心肝疼”。

不过,更让美国人目瞪口呆的是,美国好不容易才把155毫米M-777榴弹炮送到了乌克兰,武器还没来得及拆箱就被瞄上了,“轰轰声”不绝于耳,M-777榴弹炮在俄罗斯人的攻击下变成了一堆废铁。事实证明,北约给乌克兰送再多军援也没用,俄罗斯已经做好准备,导弹精确打击直接摧毁。

俄乌冲突能持续这么长时间是西方国家预料到的,但是西方国家更没想到的是,这场战争的走向与自己的预期更是相差甚远,大量武器送到乌克兰之后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他们反而开始担心,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即使战争结束,乌克兰也没有钱还给他们。

不少国家已经开始减少援助,只剩美国承担主要援助任务。但是乌克兰还在狮子大开口,张嘴就跟北约索要300套北约标准的导弹系统。摆在乌克兰面前也只有一条路,而这一条路他们自己几乎没有选择权,只能任由西方摆布。

美国为首的北约其实已经在做新的打算,比如可能会促成两国的和谈,在乌克兰被打到一无所有之前停止战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在战争结束之后跟乌克兰“算账”,收回自己的债务。

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其实没有释放了什么信号,对俄罗斯没什么影响!

有人觉得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瑞典和芬兰与俄罗斯的关系和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截然不同。

大家都知道,俄罗斯的前身是前苏联,前苏联时期,乌克兰也是前苏联的一份子,而且对乌克兰有巨大的付出。前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囯纷纷宣布独立,乌克兰也不例外,解体后的前苏联变身为俄罗斯,尽管这样,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关系绝对不可以简单地等同于国与囯之间的关系,曾经的前苏联与现在的俄罗斯对乌克兰付出的心血是巨大的,如今,乌克兰要加入俄罗斯的敌对方,俄罗斯怎么能够坐视呢!所以,俄罗斯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

而芬兰与瑞典与俄罗斯之间没有这种利益上的纠葛,无论人家加不加入北约,俄罗斯都是无权干涉的,更不可能以此来动用武力,只能使用外交手段尽最大可能使其放弃加入北约。如果人家不采纳俄罗斯的建议,俄罗斯也不能把人家怎么样,只能是是加强自身的力量,建设强大的国防,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毕竟,芬兰与瑞典那都是主权国家,俄罗斯无权干涉人家的内政与外交,再者而言,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已经进入胶着状态,俄罗斯根本无法抽身,更无能力二线作战。

面对芬兰与瑞典和北约方面频频动作,俄罗斯也是无能为力,只能隔空向两国喊话:放弃中立国地位而加入北约的决定是错误的。除此之外,俄罗斯能做的真的很有限。自俄乌开战以来,俄军的战斗力真的差强人意,俄军错失了开战之初全面把控战场的能力,在北约的支援下,乌军甚至有了反击的力量,如此打下去,对于俄罗斯来说真不是什么好亊,因此,俄罗斯要做的就是尽快结束战争,如此拖下去,只能陷入战争的泥潭,前苏联入侵阿富汗就是个教训。因此,无论芬兰与瑞典加不加入北约,俄罗斯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939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