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香泉
1镇名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下属城镇
2泉名
安徽马鞍山市和县县城北20公里覆釜山下,又名“香淋泉”、“平疴泉”、“太子汤”等。泉水四季常温,冬季成甚。温泉可治皮肤病、关节炎等症。南梁昭明太子萧统于大通年间(527—529),在如方山“萧家藏经寺读书时,患有疥癣,曾至此淋浴而愈,于是称该泉为“太子汤”。明代戏曲家汤显祖《送客避和州》诗中有“晓色连古观,春香太子泉”;清代和州学正吴本锡在《太子汤》诗中写道:“旧时太子汤泉水,流入溪饮夜猿”。六朝南梁时,建有“文选楼”、“尔雅台”。
1,望天门山的诗意是: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间豁然断开,分为两座山,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两岸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令人有两岸青山迎面扑来的感觉)我(仿佛乘坐)着一艘小船(从天边)披着阳光顺流而下。
2,《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诗,全文原文如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扩展资料
《望天门山》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名。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参考资料 -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这首诗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
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原诗:
《望天门山》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3、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4、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5、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释义: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扩展资料:
《望天门山》是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
诗人身在船上,眼望两岸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帆,颇富情趣。
诗中的山水是紧密关联,互为映衬的。楚江浩荡,似乎把“天门”冲“开”,而“天门中断”使楚江得以奔腾而出。天门两峰横夹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门。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连,景象壮观。
“碧水东流”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门而回旋,山为水开,水为山回,互为制约,又融为了一体。“相对出”的“两岸青山”,与水中的“孤帆一片”,点面结合,动静相衬,构成一幅完整而动人的画面。通览全诗,山形水势,或合说,或分写,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关,互映互衬,展现出了极为宏阔壮观的景象。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历史文化池区:为主题池区,以中华历史王朝更替发展为线,尽展王朝风骚,辅以中华中草药保健系列,共有11种不同的汤池。设有休息廊及表演台,其中以“泉神”杨贵妃雕像为点缀的大唐池为本度假村的主题池。地域文化池:中华文化渊源流长,“五湖”精神泽被世代,“日月潭”流淌着龙的血液,祖国的统一凝聚着全体华夏炎黄子孙的心愿。地域文化区,昭示了中华统一,血脉相连,同脉相通。六福汤(保健药疗区):“六福临门,健康为本”,六福汤选用各种名贵中药材,精心泡制的保健理疗温泉汤。
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周朝属扬州之邑,春秋、战国属楚。秦赢政元年,置历阳县,属九江郡。汉属淮南国,晋属扬州淮南郡。唐为和州,辖历阳、乌江、含山三县,其中历阳县辖39个乡和西梁山镇,宋沿唐制。明直属南京。清属江南左右布政使司。辛亥革命后,改和州为和县,直属省都督。1948年,成立和含爱国民主县政府,11月,和、含分开。1949年1月成立和县民主政府,后改为和县人民政府,属巢湖地区。12月,划归南京市管辖。1950年春,仍归巢湖地区。1952年,属芜湖地区。1958年,和县与含山县合并成立和含县,划归马鞍山市。1959年4月仍归芜湖地区,5月,和含县划开。1965年,隶属巢湖专区管辖。现和县属安徽省巢湖市,辖11镇、4乡,254个村委会、8个社居委。 中国***组织在和县建立较早,1927年4月,中共和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同年5月,由于反革命逆流波及至县,境内一些***员仍然以各种形式,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和县党组织逐步恢复建立起来。自1938年9月开始,先后建立和含临时前委、和含全县委、和江中心县委、和含工委、江和全工委、和含中心县委。1942年,在和含境内,建立拥有1000人枪的含和独立团,1943年,扩建为3000人武装的含和支队,七师参谋长孙仲德兼任支队人和政委,马长炎任副支队长。同时,在和含中心县委的基础上,相继建立了和含地委、和含专员公署。从而使这块根据地逐渐巩固、发展,成为集聚革命力量的一块基地,又是沟通新四军第二师和第七师的重要通道。1945年9月,和含根据地党政干部遵照中共中央的决定,在含和支队的掩护下,安全撤离和县抵达苏北。1946年7月,在芜湖成立中共和含工委,由王训友任书记,联系和含地区没有北撤的党员和干部,恢复革命力量。1947年10月,彭醒梦任中共和含工委书记,并组建和含支队,积极配合华东野战军南下先遣支队,进入和含地区。1948年6月,南下先遣支队在和县南乡司常庄附近,全歼国民党安徽省保安第六团,打开了和含地区的斗争局面。1949年2月,人民解放军抵达长江北岸,约计35000人,分驻在乌江至裕溪口长达60公里的沿江地区。同年4月上旬,为扫清渡江战役的障碍,三野三十军九十师二七〇团,参加进攻西梁山敌军阵地。朱慕萍团长亲自指挥主攻,光荣牺牲。1949年4月23日,和县全境解放。中共和县县委下辖7个区委、42个支部。7月,属江全县、临江县管辖的原和县地域全部划归和县。全县共建7个区,1个直属镇,75个乡镇。
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据《尚书》、《禹贡》、《通典》、《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史料记载,历阳周朝属扬州之邑,春秋属吴,吴亡入越,越亡入楚。战国楚东侵至泗上,遂属楚。秦嬴政元年(公元前221年),秦兼并诸侯统一中国,分为36郡。灭楚,置历阳县,属九江郡。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历阳属淮南国。王莽时期(公元前9—13年),一度改为明义县。东汉分十三州郡,历阳属扬州,治所历阳。三国时期(220—265)属吴为重镇。晋太康六年(285),属扬州淮南郡。永兴元年(304),分淮南郡之乌江、历阳、阜陵、龙亢四县,置历阳郡。宋(南北朝)永初三年(422),历阳郡属南豫州,辖历阳、乌江、龙亢三县。文帝元嘉七年(430),罢南豫州并豫州,历阳郡属豫州。元嘉八年(431),历阳郡辖历阳、乌江、龙亢、雍邱、赞阝县五县。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分淮南北,复置二豫州,历阳郡属南豫州。大明五年(461),乌江县与怀德县合并,立临江郡。历阳郡辖历阳、龙亢、雍邱、赞阝县四县。永光元年(465),撤临江郡,乌江县仍属历阳郡。元徽元年(473),赞阝县划归新昌郡。
永明二年(484),雍邱县划归陈留郡,历阳郡辖历阳、龙亢、乌江三县。
北齐天保六年(555),齐、梁在历阳协和,改历阳为和州。隋大业三年(607),复置历阳郡,下辖历阳、乌江二县。唐武德三年(620)复为和州。武德六年(623),和州辖历阳、乌江、含山三县。贞观元年(627)和州属淮南道,辖历阳、乌江二县。武后长安四年(704),和州辖历阳、乌江、武寿(今含山)三县。天宝元年(742),和州复改为历阳郡,辖历阳、乌江、含山三县。乾元元年(758),历阳郡仍改为和州,属淮南节度使。宋代和州为上州,置和州防御使,统于淮南西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和州镇守万户府,属淮西总管府。至元十四年(1277),改置和州安抚司,至元十五年(1278),和州安抚司升为和州路,辖历阳、乌江、含山三县。至元二十八年(1291)和州路复降为和州,属庐州路。
明洪武七年(1374),属凤阳府,不久直属南京。洪武十三年(1380),设直隶和州,属京师,下辖含山县。清顺治二年(1645)和州属江南左右布政使司。乾隆八年(1753),属安徽巡抚部院,安庐滁和道。1911年11月12日,和州光复,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改和州为和县,直属省都督。民国21年(1932),属安徽省第五行政专员督察区。民国29年(1940)4月,日军侵占和城,汪伪成立和县公署。国民党县政府迁至善厚集。
民国31年(1942),新四军在抗日根据地功剩桥南陈村,成立和含行政办事处,后成立和县县政府。1948年7月,成立和含爱国民主县政府,同年11月,和、含划开。1949年1月成立和县民主县政府。1949年4月23日,和县全境解放,同年10月,改为和县人民政府,属巢湖地区。12月,划归南京市管辖。1950年春,仍属巢湖地区。1952年,属芜湖地区。1958年12月,和县与含山县合并成立和含县,划归马鞍山市。1959年4月,仍归属芜湖地区,同年5月,和含县划开。1965年,隶属巢湖专区管辖。
2011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11〕84号),和县(除沈巷镇)划入马鞍山市。
和县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
和县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西岸。全县南北长约69千米,东西宽约188千米,总面积为13186平方千米,其中低山、丘陵面积5573平方千米,平原面积8547平方千米。
和县南北长,东西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及沿江一带地势较为平坦,为长江冲积平原,沟河港汊纵横交错,水库、坑塘星罗棋布。沿江平原圩区土地面积占全县577%,圩田最低海拔73米。西北部多为波状起伏的丘陵、岗地,土地面积占全县423%,最高山地海拔315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