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汉族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六礼”,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
汉族婚俗,现行一夫一妻制,废除了过去封建统治阶级实行的一夫多妻制以及典妻、租妻等陋俗。
过去,汉族婚姻的缔结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具体有纳采(媒人到女方家说明求婚之意)、问名(问女子生辰以卜吉凶)、纳吉(卜得吉兆,定亲)、纳征(送钱财给女方家准备成婚)、请期(通知女方家成婚日期)、初期(亲迎女子到男方家拜堂成亲)等六道程序。除了最后一道程序外,婚姻的缔结过程都要背开青年男女当事人进行,因而极不合理。
汉族先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汉族人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所以传统婚礼习俗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相传汉族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
这古代的结婚过程,与现代的意义有点不同。现代的结婚过程一般指结婚当日所举行的礼仪,三书六礼的结婚过程则包括了从谈婚、订婚到结婚等过程的文书和礼仪。与现代相似,整个传统婚姻习俗礼仪通知了亲属邻里,以取得社会的认可和保障。除此之外,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使结婚的夫妇取得祖先神灵的认可和承担履行对父母及亲属的权利义务。故此在古代某些时代,男女若非完成三书六礼的过程,婚姻便不被承认为明门正娶;嫁娶仪节的完备与否,直接影响婚姻的吉利。不过,在不同的中国朝代时期中,婚俗礼仪亦有所不同。
现在废除了父母包办婚姻,青年男女直接见面谈恋爱,然后征求父母意见,办结婚登记的法律手续。婚礼仪式也废除旧俗,新娘不再坐轿子,新婚夫妇也不再拜堂。新式结婚典礼隆重而热烈,由尊长者致辞,亲友祝贺,以音乐舞会或茶话会的形式告终。也有的旅行结婚,双双外出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
汉族传统婚俗:
一、“三书”:按照汉族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二、“六礼”是结婚过程的六个礼法,分别指:
纳采
当儿女婚嫁时,由男家家长请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亲。男家在纳采时,需将大约达三十种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家;女家亦在此时向媒人打听男家的情况。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六礼”中的第一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亲,送礼求婚。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初议后,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并携带一定礼物,故称。古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后世纳采仪式基本循周制,而礼物另有规定。《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郑玄注:“将欲与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其礼物用雁。后代渐加礼物。到明代陈雁及礼物于厅堂。清代请婚人陈仪物于庭,奉书致命,主婚人受书,告庙醴宾。庶民纳采,首饰数以四为限。雍正初,定制,汉人纳采成婚,四品以上,绸缎、首饰限八数,食物限十品。五品以下减二,八品以下又减二,军、民绢、果盒亦以四为限。品官婚嫁日,用本官执事,灯六、鼓乐十二人,不及品者,灯四、鼓乐八人。禁糜费,凡官民皆不得用财礼云。
问名
即在女方家长接纳提亲后,女家将女儿的年庚八字带返男家,以使男女门当户对和后卜吉凶。
西周“六礼”中第二礼。“问名”之礼最早见于《仪礼》中:“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又曰:“问名: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礼记·方氏注》也说:“问名者,问女生之母氏也。”问名时,用雁为贽见的礼物。《白虎通》卷四《嫁娶》曰:“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以雁贽。纳征曰玄纁,故不用雁贽。” 男家行纳采礼后,再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及时辰,以便男家卜问,决定成婚与否,吉凶如何。或以为问名是男方遣使者问女方生母的姓氏,以便分辨嫡庶。后问名范围扩展到议门第、职位、财产以至容貌、健康等多侧面。问名也须携带礼物,一般用雁。我国广东海南及西南少数民族,常用槟榔作为问名携带的礼物。把女方庚帖与男方生辰做了占卜,确定可以成婚之后再行纳吉礼。 婚姻礼仪,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郑玄注:“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贾公彦疏:“问名者,问女之姓氏。”
纳吉
(又称过文定):当接收庚帖后,便会将庚帖置于神前或祖先案上请示吉凶,以肯定双方年庚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当得知双方并没有相冲相克之征象后,婚事已初步议定。
纳征
(又称过大礼):即男家把聘书和礼书送到女家。在大婚前一个月至两周,男家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须是全福之人)约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聘礼到女方家中;此时,女家需回礼。纳征: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六礼”中的第四礼。亦称“纳成”。即男家纳吉往女家送聘礼。《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经此仪礼婚约完全成立。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六礼”中的第四礼。亦称“纳成”。即男家纳吉往女家送聘礼。《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经此仪礼婚约完全成立。《晋书·志十一》:“太康八年,有司奏:婚礼纳征,大婚用玄纁束帛,加珪,马二驷。王侯玄纁束帛,加璧,乘马。大夫用玄纁束帛,加羊。”宋代所用礼物不再遵循周志,金银绫绢,各依等级而定。明代聘礼提倡节俭。《明史·志三十一》品官婚礼:“纳征如吉仪,加玄纁,束帛,函书,不用雁。”仪式因袭宋制:“宾致词曰:某官以伉俪之重,加惠某官,率循典礼。有不腆之币,敢请纳征。”主婚者曰:“某官贶kuàng某以重礼,某敢不拜受。”宾以函书授主婚者,主婚者亦答以函书。”至近代,无“纳征”之名,而有送礼之实,或并之于纳采,或更称纳币。1920年《英山县志》:“婚礼古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今止用纳采,纳币。”
请期
(又称乞日):即男家择定合婚的良辰吉日,并征求女家的同意。
亲迎
(或迎亲):在结婚吉日,穿着礼服的新郎会偕同媒人、亲友亲自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在到女家前需到女家的祖庙行拜见礼,之后才用花轿将新娘接到男家。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仪式后,便送入洞房。
汉族婚礼习俗:
换庚谱: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换家谱,作为定亲的凭据。媒人提亲后,如男女的时辰八字没有相冲,双方就会换庚谱。
过文定,过大礼: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著一些礼品到女家,礼品一般都是三牲,酒礼等,并正式奉上聘书。“过文定”举行后,就会举行“过大礼”的仪式,这是订婚的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因为这仪式过后就等如正式定立了婚约。跟“过文定”一样,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同聘金和各种礼品到女家;而女家亦会准备回礼礼品。礼品皆是均双数以取其“好事成双”之意。
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妆除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胡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当然各地的风俗和讲究都不一样。
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
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等,还有以田地房屋、店铺、当铺作为陪嫁的。浙江一带,嫁妆中有一种叫做“子孙桶”的(大桶上有一大盖,为新娘生育时用),桶中盛有红蛋、喜果、谓之“送子”,有祝福之意。绍兴一带,还有送“女儿酒”作为嫁妆的,即在女儿满月或数岁后,即酿酒数坛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之日,取出作为嫁妆礼品送至男家。
上头: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上头”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仪式。梳头要用新梳子,助“上头”的人必须是“全福之人”,即这人是六亲皆全,儿女满堂之人。
哭嫁:据《礼记》记载:“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在古时,因为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女儿出嫁后,就很难有机会可以见到家人。而事实上,出嫁后的女子也不是可以像今天一样,随时可以返回娘家探望家人的,回娘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准。此外也有说法认为哭嫁是源自古时妇女不能拥有自由的婚姻,所以她们会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古时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出门:出门是指新娘离开娘家的意思。当到达吉时的时候,女须由大妗姐背著上花轿;据说新娘双脚著地的话就会带来恶运。在出门的时候,新娘的嫂嫂是不可以相送的,这是因为嫂字有著扫帚星的扫字的谐音,是故人们相信嫂嫂於出门时相送会带来不吉利。新娘出门时,由伴娘撑起红伞护著新娘,取其开枝散叶的意思。大妗姐及众姊妹一边行,一边向上空、伞顶及花车顶撒米,用来“喂金鸡”,意思指鸡啄米后便不会啄新娘。最后上花车前,新娘子会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示谢意。
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盖头:新娘子通常会以一边长三尺的正方形红围巾蒙在头上,这红色的围巾称为叫“盖巾”,俗称盖头。对於盖头这种婚俗,一般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说盖头是为了遮羞;而另一种说法是说源自於古代的掠夺婚,表示新娘子蒙上盖头后就永远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迎亲:古代婚配时,男方必须去迎亲。“亲迎”是六礼中最隆重的礼节。没有迎亲的新郎,就没有出嫁的新娘。古代亲迎,有徒步的,也有用车的,比较普遍的是用八人大轿去迎亲。抬轿的人必须身体强壮,遇上别人家的花轿,绝对不可以与他们碰头,必须绕著走。迎亲回来时,还要找一条路回去,以取不会走回头路之意。如果途中经过庙,祠,坟,井、河等处,必须由男方娶亲的人手张红毡子将花轿遮著,作为“避邪”的意思。如果在途中遇见出殡的队伍,迎亲的人会说“今天吉祥,遇上宝财!”因为棺材的谐音为“观财”,亦即看到财宝的意思,这样说主要是为了图个吉利。
拜堂:又称为“拜天地”,是婚礼中一个很重要的仪式。“拜堂”并不属於古“三书六礼”,这一婚俗於宋代以后非常流行,经过“拜堂”后,女方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一员。“拜堂”时,主持婚礼的司仪会大声的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齐入洞房。”其实,拜天地代表著对天地神明的敬奉;而拜高堂就是对孝道的体现;至於夫妻拜就代表夫妻相敬如宾。
过门:过门的意思是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家门,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传说翁姑不可以在大厅直接看见新人进门,因为这样会相冲。所以当女方步入男家后,翁姑会由房间出来大厅会见新人。然后新郎新娘会先拜天地,后拜祖先。新人会向翁姑奉茶跪拜。翁姑会说一些祝福语,并送首饰及礼物给新娘。新娘收到饰物后需即时戴上,以示谢意。然后,新人会向其他长辈及亲戚奉茶。
闹房: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各地的“闹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闹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时闹过了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来尴尬和不快,但因为它给婚礼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所以后来的婚礼中往往少不了这一节目。
三朝回门:即归宁,三朝是指婚后的第三天,新抱由丈夫的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然后再随丈夫回到夫家;相传在先秦时已有这样的习俗。归宁,就是回娘高向父母报平安的意思。在古时,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如果女子要夫家是离娘家后远的话,所谓出嫁从夫,女子到夫家后就可能没有机会再回到娘家了。所以回门可能是女子踏足娘家的最后一次机会。亦因为如此,人们十分重视归宁这一个婚礼习俗,回门时,男家需要预备:烧猪一只、西饼两盒、酒一对、竹庶两支、鸡一对、生菜、生果两篮、荵、伊面两盒、鸡仔灯笼金、猪肚及猪肉各两斤。
传统结婚礼仪(详细)
婚礼前夕:延承古礼的传统婚礼,为各种婚嫁礼仪中最复杂、却也是别具意义的一种。但由于现代新人多数缺乏这方面知识,或时间上不许可,所以选择以传统婚礼做为结婚方式的新人已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婚礼前的准备工作即十分繁复
一、祭拜:男方家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将举行。
二、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床母。
婚礼当天更是千头万绪--
一、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应该先祭拜祖先。
二、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尤以6的倍数最好。
三、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四、食姊妹桌:新娘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姊妹一起吃饭,表示离别,大家都要说吉祥话。
五、请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上有瓜子、糖果)恭候新郎、新娘下车后,应给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六、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候之后,应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姊妹或女性好友要拦住新郎故意阻挠,不准其见到新娘,在经过新郎苦苦哀求后,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都以999元红包礼成交,意喻「长长久久」。
七、盖头纱:新郎给予捧花之后,应将头纱放下,将新娘挽出大厅。
八、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九、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所以头不能顶天见阳光,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像这一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十、礼车:礼车上方悬绑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着萝卜,以示「有头有尾」。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筛,用以驱逐路上之不祥。
十一、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生肖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礼。
十二、不说再见: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门时,绝对不可向女方的家人说再见。
十三、泼水:在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稻谷及白米泼向新娘,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十四、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可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十五、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则燃「炮城」庆贺告喜。
十六、摸橘子:礼车抵达后,由一位带着两个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然后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留到晚上让新娘亲自来剥,意谓可招来长寿。
十七、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褔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十八、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所以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十九、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过火盆意谓去邪,踩碎瓦片则比喻过去时光如瓦之碎。
二十、敬茶:男方家中之长辈将新娘介绍给家中认识,此仪式即是承认她成为家中的一员。
二十一、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
二十二、进洞房:以竹筛覆床上,桌上置铜镜以压惊,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揭开新娘头纱,两人合饮交杯酒,并共吃由黑枣、花生、桂圆、莲子等物做成的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二十三、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是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都病倒在床上。
二十四、观礼、喜宴:目前一般人均采取中西合璧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时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宴服,至各桌敬酒。
二十五、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餐厅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二十六、吃茶:一般宴客离去后,由男方家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
二十七、闹洞房:双方新人可借故戏闹新人增添新婚喜气。
《礼记•昏义》中的“昏”,原文作“昬”,得名于先民的亲迎礼于黄昏时进行,此时,日月渐替,含有“阳往阴来”之意,讲究天人合一的华夏先民选择了这么一个微妙的时刻,巧妙地诠释了婚义,同时也给这个仪式带上了神圣虔敬的情愫。后来,当“昏”字加上了“女 ”字偏旁写作“婚礼”的时候,亲迎便不再限于静谧的黄昏了,当然这一仪式的神圣意识也逐渐淡去。
昏礼属于嘉礼之一,嘉礼以亲万民。周制昏礼是后世婚礼的范本,后世的婚礼在各种异族文化的交流中有所发展,也融合了不少新的习俗,不过从纳采至亲迎、合卺而入洞房,即使内涵风韵数易其容,但基本仪制的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成双的鹿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 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流传至今。
传统婚俗仪式——传统婚俗之看亲篇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活动,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
相亲的日子是由媒人预先定好并通知男女双方的,因此,双方都要作好准备。男方要根据妇方父母的爱好,准备一点礼物;妇方要洒扫庭院,准备接待客人。作为当事人,男女二人都要打扮得尽可能有风度,有光彩一些,以便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看亲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男方,尤其要慎重要对待。礼物虽无非烟酒点心之类,并不在乎数量多,价值高,而一定要投其所好,切忌触犯对方父母的禁忌;衣着打扮要大方入时;言行举止要谦虚有礼。古时看亲时,男子只能由媒人创造机会偷偷看姑娘一眼,现在不同了,男女双方可以直接见面、谈话。双方都有机会对对方有一个初步了解。
中国是个“礼义之邦”,讲究含蓄。看亲的结果往往并不直接表白出来,而用各种暗示来表现。很多地方都是在男方进门之后,女方父母先给小伙子倒上一杯热茶,小伙子看了姑娘觉得中意,就把这杯茶一口饮干;然后姑娘的父母同姑娘一起商量,如同意结亲,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饭,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辞回家,有的父母甚至还托媒人将男方带来的见面礼带走。
有些地区除了看亲之外,还有“察人家”的习俗。 “察人家”其实也是看亲,是男方由媒人带领到女方看过姑娘后,妇方父母对婚事暂不表态,再由媒人带领,回方男家。祁阳一带则称为“看当”。看当时,男方父母应先奉上香茶一盏,然后和妇方父母交谈。妇方父母通过察看男家并与男方父母交谈,如果对婚事认可,就将香茶喝尽,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否则,女方父母应起身告辞,男方不要勉强留客。
传统婚俗之过礼篇
“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
“ 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
“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应该尽量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一些,少收聘礼。
传统婚俗之说媒篇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 ”。
“月老”即“月下老人”的简称。据《唐人小说》记载,有个叫韦固的读书人夜行经过宋城,碰上一位老人靠着一个大口袋坐在路边,在月光下翻阅一本大书。韦固好厅地问他翻检的是什么书。老人回答说,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韦固又问老人那大口袋里装着什么东西。老人回答说:“装着红绳,用它去系男女的脚,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脚系在一根红绳上,即使他们是不共戴天的仇家,或者是相隔万里的异乡人,也一定会结成夫妇。”所以,人们便说“千里姻缘一线牵”。“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可见人们对媒人的敬畏。
媒人还被称为“红娘”。唐代的才子元稹写过一篇《莺莺传》,其中塑造了一个聪明活泼的婢女红娘的形象。她一再巧设机谋,终于撮合成了张生与莺莺**的婚事。元代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写成了《西厢记》,其中红娘的形象更加聪明可爱。人们以“红娘”代称媒人,显出了对媒人的重视和友好。
说媒不是一件轻松事,这从媒人被人雅称为“冰人”、“冰斧”就可以知道。据《晋书》记载,孝廉令狐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丫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说话。索解释这个梦说:“你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说话,这象征着你在调和阴阳,调和阴阳就是做媒介,你将会给别人做媒。但这媒不容易做,要用你的热情把冰融化了,男女双方才能成婚。”看来,做媒是需要热情和毅力的。
旧式婚礼中,媒人还称为“伐柯人”,说媒则是“执柯”,这就肯定了媒人是必不可少的角色。《诗经》咏叹道:“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它的意思是:“怎样才能砍下大的树枝?不用斧头砍不断它;怎样才能取到妻子?没有媒人成不了婚。”
说媒是一种技巧,媒人不仅要熟悉男妇双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力求门当户对地提亲,而且必须做到既基本上准确地向男妇双方及其父母反映对方的情况,又要尽可能隐恶扬善,使双方充分认识对方的长处,从而乐于达成嫁娶的协议。就是说,要生就一张“媒婆嘴”。做媒人要勤于跑腿,从开始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之日起,要经常往来于男女两家之间,交流情况,传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防止发生意外的变故。习惯上男女两家都有义务招待媒人,乡下人说“媒百餐”并不是夸张。可见其奔走撮合之勤。
媒人在旧式婚礼中是一个重要角色。在男女两家对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之后,他要引导男方去相亲,代双方送换庚贴,带领男方过礼订婚,选择成亲吉日,引导男方接亲,协办拜堂成亲事宜,一直到“新人进了房”,才把“媒人抛过墙”。媒说得好,双方都满意,以后常来常往,成为故旧;媒说得不好,双方不满意,往往归咎于媒人,从此视为路人。
说成一桩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称之为“谢媒礼”。这笔钱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则由女方支付),在成亲的前一天,连同送给媒人的鸡、肘子、鞋袜、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导接亲,称之为“ 圆媒”或“启媒”、“发媒”。谢媒钱的多少,视主家经济状况自行决定,但无论多少,均需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或“包封”。红包上习惯写上“包封签子 ”。
中华传统婚礼仪式程序(简)
一、仪式之经典——古代六礼
二、器嫁与上头——出阁序曲
三、催妆与铺房——婚礼前奏
四、避邪与跨鞍——亲迎之路
五、拜堂与合卺——花烛之夜
古代迎娶礼节
出发:由男方携带六或十二件礼品,鸣炮出发前往女家,将至女家时再鸣炮,女家亦鸣炮回应,表示准备妥当。
迎宾:媒人先下车,其余的人接着下车,新郎由女家幼辈请出。
介绍:男方亲友依序入女家,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认识,先介绍男方给女家。
纳征:男方抬礼物进入女家,女方接受后并给予红包;将礼物陈列大厅,媒人将大小聘、金饰、礼单点交女方家长,女方亲友将礼物收好,并在神明桌上陈列供品。
奉甜茶:女方长辈请男方亲属依长幼入座,新郎居末。准新娘由一好命妇人引导出堂,捧著甜茶向男方来宾敬茶。
压茶杯:片刻后新娘出堂收茶杯,男方亲友需以红包压茶杯。
戴戒指:在双方家长亲友的注视下,准新娘面向屋外坐在自家正厅中央(若招赘则面向内)的高椅上,低椅翘脚;戴戒指于中指(男左女右)。准新郎将红包交给准新娘。
改称呼:媒人引导双方改换称呼。
祭祖:舅父点烛燃香,媒人在旁念吉祥语,随之由女方父母祭拜神明祖先,禀告婚事已定,祈求保佑。
回礼:女家对男方所送来的礼物和聘金接受一部份并给男方回礼六或十二件。
订婚宴:订婚仪式完成后,女方备茶点开宴席来招待男方(座位男右女左)女方备鸡腿并附上红包一份给男方幼辈,男方除备压桌礼外并赠给所有帮忙的人红包答谢。
送客:宴毕,男方宾客起程回家,女方幼辈捧面桶给男方客人洗手,如在外面餐厅则免此礼,送客时不说再见。
一直以来,中国人在寻找婚姻伴侣时恪守“身家清白和门当户对”的信条。但在结婚的时候,拜堂完毕之后新浪引新娘进入洞房,脚必须踏在麻袋上行走是因为旧时代中国结婚的繁文缛节众多,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妁之言,历三书六礼的程序。
旧时贫富悬殊,以上所述系富庶和中等人家。至于贫穷人家则用硬纸板剪个双喜字,贴上金纸,墙上一挂,一对花烛,一顶蹩脚花轿,便拜堂成亲。
脚须踏在麻袋上行走,一般为5只,也有10只麻袋,走过一只,喜娘等又递传于前接铺于道,入洞房后,按男左女右坐床沿,称“坐床”,由一名福寿双全妇人用秤杆微叩一下新娘头部。
在西方,却是爱情至上,男女双方都会为爱情舍弃一切。对于西方人来说,结婚是为了找一个情投意合、长久的异性生活伴侣,从而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交上获得满足。
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为家庭而非爱情。《礼记昏义》说:“合两性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婚姻的目的:一是通过联姻合两大家族之优势,扩大亲属同盟,即“结缘”;
在外国各国结婚方式也各有不同,一般大家了解较多的是英国的结婚方式,一旦双方确立了恋爱关系,男方要送给女方订婚戒指并举行仪式,这种习俗遍及整个英国
因此才会有金婚、银婚之类的说法,显得非常浪漫。在他们看来,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低质量的婚姻。
汉族先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汉族人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所以传统婚礼习俗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相传汉族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
1、三书:按照汉族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六礼:是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则隐含不尽之意。“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4、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妆除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胡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当然各地的风俗和讲究都不一样。
5、上头: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上头”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仪式。梳头要用新梳子,助“上头”的人必须是“全福之人”,即这人是六亲皆全,儿女满堂之人。
6、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7、换庚谱: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换家谱,作为定亲的凭据。媒人提亲后,如男女的时辰八字没有相冲,双方就会换庚谱。
8、过文定,过大礼: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著一些礼品到女家,礼品一般都是三牲,酒礼等,并正式奉上聘书。“过文定”举行后,就会举行“过大礼”的仪式,这是订婚的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因为这仪式过后就等如正式定立了婚约。跟“过文定”一样,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同聘金和各种礼品到女家;而女家亦会准备回礼礼品。礼品皆是均双数以取其“好事成双”之意。
9、哭嫁:据《礼记》记载:“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在古时,因为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女儿出嫁后,就很难有机会可以见到家人。而事实上,出嫁后的女子也不是可以像今天一样,随时可以返回娘家探望家人的,回娘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准。此外也有说法认为哭嫁是源自古时妇女不能拥有自由的婚姻,所以她们会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古时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10、盖头:新娘子通常会以一边长三尺的正方形红围巾蒙在头上,这红色的围巾称为叫“盖巾”,俗称盖头。对於盖头这种婚俗,一般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说盖头是为了遮羞;而另一种说法是说源自於古代的掠夺婚,表示新娘子蒙上盖头后就永远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11、迎亲:古代婚配时,男方必须去迎亲。“亲迎”是六礼中最隆重的礼节。没有迎亲的新郎,就没有出嫁的新娘。古代亲迎,有徒步的,也有用车的,比较普遍的是用八人大轿去迎亲。抬轿的人必须身体强壮,遇上别人家的花轿,绝对不可以与他们碰头,必须绕著走。迎亲回来时,还要找一条路回去,以取不会走回头路之意。如果途中经过庙,祠,坟,井、河等处,必须由男方娶亲的人手张红毡子将花轿遮著,作为“避邪”的意思。如果在途中遇见出殡的队伍,迎亲的人会说“今天吉祥,遇上宝财!”因为棺材的谐音为“观财”,亦即看到财宝的意思,这样说主要是为了图个吉利。
12、拜堂:又称为“拜天地”,是婚礼中一个很重要的仪式。“拜堂”并不属於古“三书六礼”,这一婚俗於宋代以后非常流行,经过“拜堂”后,女方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一员。“拜堂”时,主持婚礼的司仪会大声的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齐入洞房。”其实,拜天地代表著对天地神明的敬奉;而拜高堂就是对孝道的体现;至於夫妻拜就代表夫妻相敬如宾。
13、出门:出门是指新娘离开娘家的意思。当到达吉时的时候,女须由大妗姐背著上花轿;据说新娘双脚著地的话就会带来恶运。在出门的时候,新娘的嫂嫂是不可以相送的,这是因为嫂字有著扫帚星的扫字的谐音,是故人们相信嫂嫂於出门时相送会带来不吉利。新娘出门时,由伴娘撑起红伞护著新娘,取其开枝散叶的意思。大妗姐及众姊妹一边行,一边向上空、伞顶及花车顶撒米,用来“喂金鸡”,意思指鸡啄米后便不会啄新娘。最后上花车前,新娘子会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示谢意。
14、过门:过门的意思是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家门,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传说翁姑不可以在大厅直接看见新人进门,因为这样会相冲。所以当女方步入男家后,翁姑会由房间出来大厅会见新人。然后新郎新娘会先拜天地,后拜祖先。新人会向翁姑奉茶跪拜。翁姑会说一些祝福语,并送首饰及礼物给新娘。新娘收到饰物后需即时戴上,以示谢意。然后,新人会向其他长辈及亲戚奉茶。
15、三朝回门:即归宁,三朝是指婚后的第三天,新抱由丈夫的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然后再随丈夫回到夫家;相传在先秦时已有这样的习俗。归宁,就是回娘高向父母报平安的意思。在古时,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如果女子要夫家是离娘家后远的话,所谓出嫁从夫,女子到夫家后就可能没有机会再回到娘家了。所以回门可能是女子踏足娘家的最后一次机会。亦因为如此,人们十分重视归宁这一个婚礼习俗,回门时,男家需要预备:烧猪一只、西饼两盒、酒一对、竹庶两支、鸡一对、生菜、生果两篮、荵、伊面两盒、鸡仔灯笼金、猪肚及猪肉各两斤。
16、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
17、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等,还有以田地房屋、店铺、当铺作为陪嫁的。浙江一带,嫁妆中有一种叫做“子孙桶”的(大桶上有一大盖,为新娘生育时用),桶中盛有红蛋、喜果、谓之“送子”,有祝福之意。绍兴一带,还有送“女儿酒”作为嫁妆的,即在女儿满月或数岁后,即酿酒数坛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之日,取出作为嫁妆礼品送至男家。
21、闹房: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各地的“闹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闹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时闹过了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来尴尬和不快,但因为它给婚礼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所以后来的婚礼中往往少不了这一节目。
圣吉尔斯大教堂(St Giles’Cathedral)原建于1120年,是爱丁堡最高等级的教堂,它的塔像一顶皇冠,予人印象深刻。教堂内有一座20世纪增建的苏格兰骑士团的礼拜堂,新歌德式的天花板与饰壁上的雕刻极为精美华丽。
埃尔郡的克尔辛府邸
先浪漫主义时期模仿中世纪寨堡的典型例子。
封蒂尔修道院的府邸
先浪漫主义时期模仿哥特教堂的典型例子。
布赖顿的皇家别墅
先浪漫主义时期模仿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典型例子,具有异国情调。
婚礼花艺中,新娘手中的手捧花可以说是全场鲜花的核心了。所以,在筹备婚礼的时候,结婚手捧花用什么花大家是一定要考虑清楚的。另外,结婚拜堂的顺口溜也能给大家的婚礼多一份喜庆的氛围哦,不妨参考一下吧。
一、结婚手捧花用什么花
1、玫瑰
玫瑰是最为常见的新娘手捧花花卉选择了,本身就代表了爱情,是广为周知的爱情花卉。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不同颜色的玫瑰寓意也有些区别,红色热烈,白色春节,粉红浪漫等等,根据你们的婚礼主色调和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颜色吧。
2、百合
百合也是非常常见的新娘手捧花选择之一,百合和百年好合的巧妙缘分,让不少人都十分青睐这种花卉。百合的花语是自然、纯洁,还有永痕的爱。并且花卉本身外形简洁温婉,还有淡雅的香味,是个不错的选择哦。
3、铃兰
和玫瑰及百合相比,了解铃兰的想必就很少了。铃兰其实也是非常浪漫的花卉,不过是有些西方浪漫色彩。在法式婚礼中,一般都是选择铃兰当做新娘的手捧花,花香浅淡而含蓄。铃兰在西方的神话世界里经常出现,代表的通常是坚定而永恒的爱。
二、结婚拜堂的顺口溜
1、一鞠躬,一心一意,感谢姻缘天赐情;二鞠躬,两全其美,感谢月老牵红线;三鞠躬,幸福美满,比翼齐飞,喜结连理。
2、东方一朵青云起,南方二朵赤云开,西方三朵白云起,北方四朵黑云开,中央黄云共结彩,童男童女拜堂来,踏进龙门生贵子,荣华富贵带进来。
3、月老三仙下凡尘,三媒六证是他兴,月老三仙回天府,留下六证与凡人,鲁班仙师一神人,巧手造下杜量恒,造下尺子称与斗,用在世间甚公平。
4、闹新娘来闹新娘, 我拦新娘进喜房,亲朋好友都来看, 看看新娘多漂亮。看新娘来看新娘, 新娘三步两步进过厅堂,我劝新娘慢点走, 看看院内好风光。进喜房来进喜房, 想进喜房莫要慌,要进喜房也步难, 新娘拿出烟和糖。
5、一拜天地:一鞠躬,敬苍天,佳偶天成;二鞠躬,敬黄土,喜结连理;三鞠躬,敬天地,地久天长。二拜高堂:一鞠躬,敬父母,骨肉情,情如东海;二鞠躬,谢父母,养育恩,恩重如山;三鞠躬,祝父母,享天伦,长寿百年。
夫妻对拜:一鞠躬,男女平等,相敬如宾;二鞠躬,永浴爱河,永结同心;三鞠躬,红花并蒂,心心相印!
结语:
本文给大家分享了新娘手捧花选择,还有喜庆热闹的民俗拜堂顺口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啦。
1关于婚礼的古诗词有哪些
1、牲酒赛秋社,箫鼓迎新婚。
出处:宋·陆游《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为韵》
释义:饮食比秋季祭祀还要丰盛,热热闹闹演奏乐器迎接新婚。
2、洛城花烛动,戚里画新蛾。
出处:唐·杨师道《初宵看婚》
释义:洛阳城中花烛影动,新娘描画峨眉上妆,亲戚邻里喜气洋洋。
3、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出处:唐·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
释义: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
4、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出处:宋代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译文:记得初次相遇时的洞房情景,就只想应该永远在一起。谁知道短短的幽会欢好,竟会变成分离前的最后情爱,又恰好是在阑珊的暮春。对着满眼乱飘的柳絮,心里恐慌着这美好的春光将全部随他的离去而消释了。
5、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
出处:唐代杜牧《八六子·洞房深》
译文:在后妃居住的幽深的房里;灯光照着绘有图画的屏风,屏风上的山色一片浓绿,显得格外古雅庄重。听见冰冷的夜雨敲打芭蕉声,惊断了房里好梦。
醒来看见攀龙香炉的香烟,在绣花缎被上空飘升。失去了皇帝的恩宠啊,已久住长信宫中,帷帐里萧条凄冷;原来的椒殿闲置无用,门儿关锁冷冷清清。
6、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出处:唐代杜甫《新婚别》
译文:二人做了结发夫妻,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昨天晚上草草成亲,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别,这婚期岂不是太短,太短!
2青庐合卺酒披红骑白马是出自古诗词么并非出自古诗,“青庐合卺酒,披红骑白马”出自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事联盟》。
全句是“青庐合卺酒,披红骑白马。军师之大者,如司马仲达也。”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是由张永新执导,吴秀波、李晨、刘涛、于和伟、张钧甯、唐艺昕、翟天临、张芷溪、王劲松、王东、檀健次、肖顺尧、来喜等联合主演的历史题材剧。
年轻的司马懿(吴秀波饰)本是个胆小谨慎的书生,因为有“鹰视狼顾”之相,回头看了曹操(于和伟饰)一眼,从此和曹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被曹操强行征辟为官,一脚踏入曹家暗流汹涌的夺嫡之争。他运用谋略帮助曹丕(李晨饰)一次次通过曹操的考验,将曹丕送上世子位。他尽心竭力辅佐曹丕成为开国明主,开创新政、扶持士族、抑制宗室。
为魏国的稳定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与诸葛亮(王洛勇饰)在六出祁山的较量与博弈中相知相惜,五丈原秋风一曲梁甫吟,他彻底战胜了毕生最为强大的对手,却对着飘渺的棋局失声痛哭。
在他的垂暮之年,魏国主幼臣庸,他又默默积蓄力量,忍辱负重,最终一击成功,平定了魏国的内乱。他的一生有保国安民的丰功伟绩,也有残酷卓绝的明争暗算,他功过两奇伟,智谋冠天下,奠定了结束乱世的基础。
第二部《虎啸龙吟》是由张永新执导,吴秀波、刘涛、李晨、张钧甯、唐艺昕、王洛勇、刘欢、王东、肖顺尧、檀健次等主演的三国古装剧。
魏文帝曹丕驾崩,其子曹叡登基,司马懿作为四大辅臣之一被重新召回,而他面对的,也是更为复杂的政治形势。曹叡多疑猜忌,渴望独操权柄。同为辅臣的曹真对司马懿屡屡刁难,司马懿只能谨慎周旋。此时诸葛亮北伐,曹叡派遣司马懿前去迎敌。
司马懿虽与诸葛亮神交已久,却不得不为各自的国家,开始一场场生死博弈。五丈原秋风一曲梁甫吟,诸葛亮终因积劳成疾去世,司马懿彻底战胜了毕生最强大的对手。曹叡英年早逝,幼主曹芳继位。
以曹爽为首的宗亲对司马懿进行无情的打击,司马懿隐忍退让,就在曹氏集团已经麻痹之时发动高平陵之变,结束了魏国的内乱。
司马懿终于站在了人生巅峰,也体会到了至高之处的孤独。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朋友、爱人和家人全都离开了,他在临终检点自己的一生,为权力的争斗忏悔。令他欣慰的是三国即将统一,他亲手终结了乱世。
扩展资料:
青庐读音:qīnglú
释义:
1青布搭成的篷帐。古代北方民族举行婚礼时用。
青布搭成的帐篷,是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此风俗。北方一带,拜堂有在“青庐”中举行的。所谓“青庐”就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帐幕,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礼异》:“ 北朝 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於此交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神女》:“公子辞而出,曰:‘明夜七月初九,新月钩辰,天孙有少女下嫁,吉期也,可备青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二媪扶女,径坐青庐,始知 其闺秀也。
借指结婚。郭沫若 《卓文君》第二景:“ 卓翁 ,你该晓得, 司马长卿 名扬四海,如今尚未青庐,假使他能得女公子为他的内助,那岂不是天作之合吗?”
--青庐
3描写古代结婚的句子,急,清楚的古代中国汉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大都是父母从小就给订了婚,有的还指腹为婚,即孩子还未出生,双方父母就为他们确立婚姻关系。
同姓不婚: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始于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的规定。春秋时期,人们同姓婚会造成后代畸形及不育已有进一步认识,但同姓婚配仍在贵族中时有发生。
战国后,以氏为姓,汉代以后,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至唐代,对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
宋朝、元朝一宗唐律,同姓为婚乾杖而离之。明、清时地域更大,人口众多,早成为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取代了原先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
故《明律例》与《清律例》均分同姓、同宗为二,中表面规定两者皆禁止通婚,实际同姓而不同宗也可以结婚。清末册律,将同姓不婚与亲属不婚合并,只禁止同宗结婚。
订婚前要请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订婚时,由男方给女方一些财物作“订礼”,结婚时女方也要带给男家很多财物,叫“陪嫁”。
举行婚礼那天,新郎要坐上礼车或花轿,到女家去“迎亲”,礼车或花轿前边有乐队。新娘被迎进男家后,要参拜天地和父母。
礼毕,新婚夫妻入洞房。这时男家设宴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朋。
有的地方还有闹洞房、听壁脚的习惯。 查日子:汉族婚姻风俗。
又称报日子。流行于中国多数地区。
农村议婚订婚的一个步骤。男女青年相识了解后,禀告父母,托媒沟通,男方给女方送彩礼,然后定婚期。
旧时多先请算命先生排“八字”,如命相相合才进行。有些地方双方家长相会为子女订婚。
如:全州县一带,双方意见一致后,媒人代男方送酒肉衣料给女方,约定日期陪同女方家长和舅舅到男家相会,男方设宴款待。小伙子执壶斟酒,先敬女方舅舅后敬自家舅舅,然后先客后主依序敬酒。
双方商定婚期,订婚告成。尔后男女送女方重礼、聘金,女方准备嫁妆,男方准备家具,依期举行婚礼。
如女方催婚,便做一对糯米粑(俗称“团圆粑”)送到男家,男方心领神会,盛情款待并请左邻右舍陪客。一般均尊重女方倡议将婚期提前。
贺郎歌: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兴安县一带。拜堂、晚宴后,亲友簇拥新郎于正厅,唱贺郎歌。
即兴现编贺词,也有戏谑、诙谐之词。亲友唱一首,新郎饮一杯酒。
唱到半夜,送新郎入洞房。女歌手闭门以待,男女对唱《开门歌》 ,尽兴方开门。
进门后唱歌闹房,由“恭贺新郎酒一杯”唱到“十杯”,新郎依次由1饮到10杯(酒力不胜者可由男歌手代饮)。然后唱《交欢酒》 ,新人双双同饮一杯。
最后歌手扣门唱《扣门歌》以结束婚礼。 坐红堂: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全州县一带,男女青年结婚前夕分别在自家祭祖并接受尊长训诫。
新娘穿红挂饰,由同班姐妹相伴,端坐堂屋细声委婉唱《哭嫁歌》 ,念父母恩,叙姐妹情。姐妹们叮嘱新娘过门后孝敬老人、和睦兄弟姐妹,赞新郎俊秀勤劳。
当新娘诉说不如意的心事时,姐妹们多方劝慰。唱到深夜衣依依告别并赠礼品。
新郎亦由同班兄弟相伴坐在自家正厅,接受长辈勤俭理家,为人处世之教。教导结束老人退堂,小伙子们说笑打诨追新郎,欢乐深夜方散。
讨钥匙: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全州县一带。新娘之嫁钥匙,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送亲郎”掌管。
拜堂前,新郎向送亲郎送封包讨钥匙,以便拜堂后打开箱子,展示其中谷米钱物,象征婚后五谷丰登、家庭富裕。送亲郎嫌少不接,新郎多次添加。
送亲郎收下封包,新郎讨得钥匙后,欢欢喜喜与新娘拜堂。 看屋:汉族婚俗之一,农村议婚中的一个重要程序。
又名看家门、查家。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
届时女方和两位称为“陪姑”的姑娘在10多位亲友的陪同下,到男女查访家况(也有女方本人不去的)。男方设宴款待。
媒人介绍议婚双方相识。女方亲友代提财礼要求,男方当时通常一概应承,并赠诸宾客“行脚钱”。
次日,双方通过媒人细议。有些地方还允许进入议婚男子内室翻箱倒柜察真情实况,之后再通过媒人议婚。
黑房抢亲: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贺县一带。在下程山区,新娘哭嫁两天两夜后,过门之日清早与女伴们同藏黑房。
男女迎亲队伍到达后,新娘的兄长(或堂兄、表哥)和亲威中的男青年破门而入。女伴掷沙子挥竹枝抵抗。
抢者力图将女伴们拖出门外以排除干扰。如两个抢者败阵,则增到4人乃至10多人,直到把新娘强背出门。
再由男方迎亲队中的两个(或4个)女子轮流背新娘到郎家。抢亲角逐中,男给女抹锅烟墨,女撕男衣衫,使古抢婚遗风演变为男女青年的打闹嬉戏。
拜堂彩语: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婚礼中的一个重要程序。
常由新郎的舅舅点燃供桌上的一对喜烛,并说彩话贺喜祈福。如桂东贺县一带常用彩语:“龙独光光,高照华堂,夫妻并寿,福禄成双”、“手拿花红丈二长,恭喜外甥娶新娘,鸾凤和鸣添福寿,夫妻和睦百年长。”
祝词说完后,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并对拜成亲。 回门:中国古代汉族婚姻风俗。
即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谒妻子子的父母及亲属。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至此完成。
此俗起于上古,泛称“归宁”,为婚后回家探。
4有哪些有关贺寿庆婚的诗词句有哪些有关贺寿庆婚的诗词具体如下:
1 喜披彩凤双飞翼,乐偕并蒂连理枝,海枯石烂情相依,天长地久永不渝。真诚祝你们新婚大喜,鸾凤合鸣,花好月圆,一生一世幸福平安!
2 找到自己中意的一半是一种幸福,能够和中意的一半在漫长而又琐碎的未来生活中,活出精彩,过的默契,则是更大的幸福。祝你敲开幸福之门的时候,把这份幸福长久的保持下去!
3 喜结良缘成夫妻,白头偕老情意长,相濡以沫度生活,早生贵子喜事多。多多祝愿今日送,只愿愿望都成真。新婚快乐,生活美满!
4 昔日同窗,竹马青梅谈理想。今宵合卺,高山流水话知音。一世良缘,同天共长同地久。百年佳偶,碧海深爱碧海情。衷心祝愿爱侣一生常相伴,爱意一世常相随。
5 希望你以后去你想去的地方,和爱你的人互爱互助,在这一天,请许下美好愿望,拥抱美好明天,享受美好时光,今天一定要有着阳光灿烂的笑容哦。
6 喜字请柬扬喜庆,映照爱情的甜蜜;鞭炮欢笑散热闹,新人娇俏如花绽;相濡以沫携手牵,谱写生活的浪漫;我心祝福甜蜜送,高喊幸福的口号:祝你们相亲相爱,一生一世永相依!
7 鲜花红红艳艳彰显着喜庆,鞭炮轰轰烈烈彰显着吉祥,阖家欢欢笑笑彰显着美满,亲朋热热闹闹彰显着快乐,爱情缠缠绵绵彰显着幸福,祝你新婚快乐,白头偕老。
8 喜鹊枝头闹,喜讯又传到。新婚在今朝,嘉宾都来到。礼炮入云霄,歌声不停绕。新娘模样俏,新郎乐淘淘。喜结连理共白头,此生只愿与君伴。祝新婚快乐,甜甜蜜蜜!
9 鲜花铺满路,歌声飘满屋,吉祥的唢呐吹起来,祝福的锣鼓敲起来,在这喜庆的日子里,送上我最诚挚的祝福:新婚快乐,万事如意,百年好合,永结同心,白头偕老,幸福永远。
10 相爱没那么简单,但是你们做到了!结婚没那么简单,但是你们做到了!生活没那么简单,所以希望你的未来简约而不简单!哥们,新婚快乐!
11 喜鹊枝头叫,月老会心笑,恭喜走向幸福桥;花好月正圆,幸福比蜜甜,恭贺二位喜结良缘;相亲又相爱,共苦与同甘,祝贺新婚快乐美满。
12 相逢是种缘,茫茫人海把手牵;甜蜜秀恩爱,缠缠绵绵岁岁年;携手到白头,不离不弃相执手;祝福送新人,百年好合幸福浓!祝新婚愉快!
13 喜鹊喳喳叫,喜事终来到。新人拜天地,父母笑盈盈。盼得子女长成人,结婚生子立家庭。祝愿新人意志坚,同心同德白头偕,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14 我想说若要快乐一辈子,知足;若要平安一辈子,和睦;若要幸福一辈子,勤奋;若要清醒一辈子,思考。朋友,祝你和你的另一半快乐平安幸福一辈子!
15 我想说:人生无需惊天动地,快乐就好;友谊无需甜言蜜语,想着就好;金钱无需车载斗量,够用就好;祝婚姻快乐,友谊长存,互帮互助,乐活人生!
16 我们相遇,于是有了爱情。我们相恋,于是有了婚姻。我们结婚,于是有了家庭。老婆,新婚快乐,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生活!
17 微笑传递幸福,眼神表达心境,没有洋房轿车,只有善心一颗,不需千言万语,便是心有灵犀,知己相伴一生,人生路便无悔。祝:携手共进,花好月圆。
18 托清风捎去衷心的祝福,让流云奉上真挚的情意;今夕何夕,空气里都充满了醉人的甜蜜。谨祝我最亲爱的朋友,从今后,爱河永浴!新婚快乐!
19 终于等到这一天,婚姻大事在眼前整装待发去接亲,男女老少喜笑颜爆竹声声热气氛,亲朋好友祝福新满堂皆喜壁生辉,婚后生活比蜜甜!恭贺老兄婚姻幸福,早生贵子!
20 老兄老兄你别着急,新娘子马上看见你,把你的西装再整理,不然新娘子发脾气一会儿不要太紧张,台上台下都看着你,今天你是个大主角,哥们在这里祝福你!
21 无数个风雨同舟堆积而成的幸福,我想一定是三生石上雕刻的结果,用真心呵护这份缘吧,真心的祝福你们百年好合,相亲相爰一辈子。
想要举办一场盛大的婚礼,就需要提前准备好婚礼策划书,计划好婚礼流程再按照策划书进行准备。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2022中式婚礼策划书模板(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2022中式婚礼策划书模板中国北方婚礼习俗的集中体现和汇粹花轿是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分四人抬,八人抬二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除去轿夫之外,还有笙、锣、伞、扇等开始,一般的轿队少则十几人,多几十人,很是壮观。要选在公园里或是避开交通要道的场所,给自己的花轿留有充分空间,因为颠花轿的场面会引来大批观光者,容易造成交通堵塞新人的服装为凤冠霞帔,或长袍马褂。新娘蒙红盖头,在伴娘的伴随下,由新郎手持的大红绸牵着,慢慢地登上花车,到达花轿位置后,新人改乘花轿。
一、婚礼前一个月
与主持人沟通婚礼形式和内容。确认花轿,服装,婚宴地点,场景装饰等细节。
二、提前二周
通知亲朋好友,并告之婚礼形式。希望他们也能身着中式服装,真正体现民族特点。
三、提前一周
1、婚礼现场布置
新中式婚礼的现场布置可以红色为主色,可以仿古代婚礼喜堂为主背景,凸显中式婚礼的隆重性。布置婚礼现场之前必须提前调查酒店婚宴举行厅的颜色,是否与红色不大搭,量清酒店的大厅高度、厅长、厅宽,舞台长度宽度,问清酒店进场费灯相关费用。
2、请帖
新中式请帖的图案一定要选择吉祥图文,如果是龙凤图案要选用贴别版本可以与传统的中式区别,可以古朴中带些新意。例如:采用水墨画的笔触,带些夸张的韵味。如果是采用剪纸,不妨用镂刻的形式来制作。还有采用中国结、盘花纽、流苏等中国特色的元素来成为中式婚礼的请帖的设计元素。如果试着和经典的西式请柬搭配,相信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3、司仪
一场婚礼举办的好坏,司仪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所以新人在选择司仪时一定要选择有经验,主持过中式婚礼的司仪。一定要将婚礼当天的流程尽早的交给司仪,让他将流程书面化,主持词也书面化,也方面新人对婚礼的每个环节做详细的了解,一面婚礼当天手忙脚乱。
4、新人着装
新人着装:新娘可以选择凤冠霞帔,新郎可以选择穿长袍。一般来说新娘穿红绸袄裤,绣花鞋,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头戴凤冠,肩披红色霞帔。像这样的中式婚礼礼服可以去礼服店定做或是影楼租借。
5、回礼
新人们可以选择一些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小物件,例如:青花瓷的小对杯,包装精美的筷子、可爱喜庆的小泥人对偶,这些都是可以传达一些吉祥美好寓意的小物件,既有纪念意义,又使亲朋们喜欢。
四、婚礼当日
8:00新娘化妆开始,新郎准备更衣。
9:00新郎乘坐花车迎接新娘,花轿等已准备完毕。
9:30新郎到达新娘家,新娘蒙红盖头,在伴娘的伴随下,由新郎手持的大红绸牵着,慢慢得登上花车。
10:00花车到达花轿位置,新人改乘花轿,轿夫起轿。颠轿,在乐队伴随下,向婚礼地点进行,来宾可以向新人喷放礼花弹,沿途设置欢乐球或彩带横幅,在锣鼓手的敲打声中喜庆热烈场面尽展风采。
11:00新人下轿迈火盆,跨马鞍,在众人簇拥下进入婚礼现场。
11:08婚礼开始,新娘更换服装,为来宾敬酒。
13:30婚宴结束。
五、新人入洞房
新娘提示:
1、车辆依然需要在都市中,可能新娘新郎家距离较远,一般都是将新娘接到离婚宴地点不远的地方,再换乘花轿。
2、既然是中式婚礼,就一定要做到:“地道”。服装,化妆,场景,道具,都要与婚礼内容吻合,切不可亦中亦西,不伦不类,失去传统婚礼的风采。
3、懂得中式的婚庆主持人不多,而且此类婚礼讲究甚多,礼仪繁琐,您若想采取这种形式的婚礼,别忘了请专业的婚庆公司为您策划。
篇二:2022中式婚礼策划书模板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幸福和浪漫与其说是一种意境和情趣,不如说是一种感觉。每次一想到幸福和浪漫这几个字眼,会不由的想起《诗经》里一句很美的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对感情最好的诠释。
我们将真挚的感情沉淀为实在的生活,彼此盟誓要互敬互爱、分担忧愁、分享快乐。承诺要互相勉励、互相规劝、互相批评。包容对方的个性与习惯,理解对方不一样的想法,彼此不再分你是男的我是女的,以后一齐称为——夫妻。
真心之恋
色系:象征着喜庆的红色色配合象征富贵的**、彰显华丽的紫色及抢眼热情的粉红色,整个设计以中式传统的元素,加时尚唯美的个性装饰。
仪式:仪式分为“感情”、“友情”、“亲情”3个主题,透过现场的声、光、影相配的风格,配合婚礼仪式的创意环节,打造出一场隆重、喜庆、热闹的时尚婚礼。
道具:专业的各种灯光配合合理的唯美设计,使整个仪式的舞台格外隆重,清晰高质的音响使整个现场更加震撼。
人员:司仪、现场督导、工作人员、摄像师。
现场布置说明。
婚礼的形式:时尚中式婚礼。
婚礼构思:忙碌的现代人,每一天都是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但对于新人的这场婚礼,我们以现代时尚元素与中式传统婚礼相结合,立志打造中式婚礼新纪元!!!
舞台:
1、背景:结合新人的酒店,我们采用的是巨幅喷绘设计,喷绘的资料是各种各样的时尚喜字!相当于是一个巨幅文化墙!同时舞台加以鲜花装饰,使时代气息略为显现!
2、摆设:舞台喷绘前摆放一个亭子,体现时尚中式婚礼的意境!舞台上同时摆放一个古筝,在中式婚礼仪式音乐中可谓是点睛之笔!
3、路引:对于路引的设计,我们遵循整场婚礼的构思,抛开传统的中式婚礼当中的路引,我们将采用花树担当路引的重任!
4、拱门:行架搭建的拱门,进行红色沙曼与金色沙曼包装,再以红色鲜花装饰,使拱门看起来更为大气、喜庆!
5、展区:结合本场中式婚礼中的一些时尚元素,在新人迎宾处我们将采用红色的玫瑰花装扮,其中加以金色沙曼点缀,利用新人的凤冠霞帔婚纱照片融入其中,使整个展区大气漂亮!
6、中式礼仪:在整个时尚中式婚礼中同时增加一些中式婚礼的代表性环节,例如:坐花轿骑枣红马、合卺之礼、结发锦囊、拜天地父母、唢呐、舞蹈等。仪式过程中更是神奇的出现神秘的月老!为整个仪式增添光彩!!婚礼中为了增加舞台效果,个性安排了专业的舞台灯光,更为体现婚礼的构思与主题!!!
仪式亮点
创意一:新人出场时新娘做花轿、新娘骑枣红马到来,司仪(女)拌媒婆为新人开道,并送上最美的祝福。
创意二:新人进行传统的合卺之礼,三碰两换,喝象征结为一体的夫妻交杯酒。
创意三:新人彼此削下各自的发髻,进行传统的结发之礼,象征着新人从此结发为妻,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创意四:此环节为本场婚礼的最大亮点。婚礼进行到高潮,此时,月老仿佛从天而降,为两位新人牵上红线证婚,从此以后,永不分离。
创意五:婚礼仪式中,舞台的一侧会有一位弹奏古筝的美女为本场婚礼谱写美丽的乐章。
仪式流程
1、开场前大厅的投影上播放着新人的古装婚纱照电子相册:青梅竹马、花好月圆、佳偶天成、凤冠霞帔、洞房花烛等,用这种的形式描述着彼此的感情故事,从相识到相亲再到相爱,一路走来的幸福甜蜜弥漫在整个大厅。
2、司仪致开场辞(3分钟)宣布婚礼仪式正式开始,(全场熄灯)背景喜庆中式婚礼音乐想起,大型灯光秀开始(2分钟),灯光秀完毕后,舞台一侧有一位优雅的美女弹奏古筝,司仪旁白,点燃一段幸福感情的开始。
3、新人在幸福的大门处,跳过扫把,象征摒弃旧恶,开启新的幸福完美的生活,大门上贴着一副对联:“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4、随后新娘在新郎的搀扶下踏过“传”“宗”“接”“代”四个米袋,寓意着从此以后新娘将继承着延续香火的重任。
5、跨过米袋后,新人开始步入婚礼的殿堂。新人走在红地毯上,前方有2位唢呐在前开道并为新人吹响幸福的号角。
6、新人来到舞台,进行三拜九叩之礼。拜天拜地,最后进行神圣的夫妻对拜仪式。
7、新人进行合卺之礼和结发仪式。新人各执红葫芦的一半,满酒三碰两换合卺,期间司仪旁白祝福词,之后合起葫芦用红线系上珍藏。然后新人彼此削下一点各自的发髻放入锦囊,进行传统的结发之礼,象征着新人从此结发为妻,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8、结为夫妻以后,突然舞台中间出现一阵神秘的烟雾,证婚人月老腾云驾雾而来,为新人见证并送上祝福后,为新人牵上了永不分离的红线。
9、请双方父母登台,新人为双方父母敬上孝敬茶。(此环节可另行设计,具体形式待定)-
10、主持人宣布婚礼仪式正式礼成,新人携手走下舞台,奔向完美的明天。此时,漂亮的舞蹈演员,跳着欢快喜庆的舞蹈依次站在红地毯的两侧,为新人和所有的来宾献上祝福。
篇三:2022中式婚礼策划书模板一、请帖
中式婚礼请帖的设计最重要是要选定主题和概念,图案方面当然有众多的吉祥图纹可以选用,但龙凤图案一定要选用特别的版本以区别与传统的中式。水墨画的笔触有着夸张的韵味,剪纸不妨用镂刻的形式来制作。建议新人不妨采购些中国结、盘花钮、流苏、古钱、玉佩等中国特色的配件,试着和经典的西式请柬搭配,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二、桌卡
可以将来宾名单书写在扇子上作为桌卡,迎宾牌用竹帘来制作,餐巾用盘花钮来装饰。红灯笼做路引,瓦罐用作花器,祝福卡象新年的许愿条一样直接挂在桃花树上,还可以将两人的姓氏或者名字刻印成婚礼印章作为主题LOGO使用,甚至以电脑灯投影于现场营造华丽大气的气氛。
三、布置
在婚宴场地布置上需要强调主题和细节,诗词歌赋、昆曲越剧,有很多传统文化都可以大做文章,"黄金甲"的富丽堂皇,"青花瓷"的意境悠远,皮影的拙朴,绣品的精美,蓝印花的凝练,找到适合新人自己风格的一定不难。
现代中式婚礼应该有着东方特有的诗情画意和文化内涵,选择传统的吉祥器物以及中国特有的图纹作为素材,以简约、精炼、大胆的现代手法演绎,制作执行时运用高科技的材料和工艺。这样一场婚礼有着现代大气的时尚场面,却让每个来宾都体会着团圆美满的吉祥氛围。
四、回礼
中式婚礼的回礼可以采用一些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小物件:青花瓷的杯子,象征着一辈子不变色的幸福。一双包装精美的筷子,传达的是快快乐乐和天生一对永不分离的好口彩。无锡的大阿福泥人是很可爱的礼物,刻上两人的姓氏印章便有了独特的魅力。
五、新人着装
新郎可以穿长袍,新娘披戴凤冠霞帔。凤冠是饰有银质或其他质地的凤凰模型,霞帔则是红色的披肩,一般来说,新娘穿红绸袄裤,绣花鞋,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中式的服装可以去礼服店订做或租借,在影楼拍婚纱照时也可以预定中装,有些影楼会在拍摄套系中免费借用婚礼当天的服装。
六、角色安排
下聘礼方:由男方家长担当。向女方提亲并赠送礼物,即旧时所称纳采和纳征。赠送的礼品通常包括各种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吉祥的食品,物品。如茶叶等。媒人:由一位与双方家庭关系都比较密切的人担当,负责邀请双方长辈见面,促进双方的沟通。
童子:由男方家的未婚男子扮演,负责婚礼过程中的端茶迎轿。
全合人儿:由女方家的几位年轻貌美的未婚女子扮演,在新娘下轿时扶新娘下轿。
婚礼司仪:宣布典礼正式开始,介绍双方重要亲友,并致祝福词。
主婚人:由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友人担当,为婚礼致词。
摄像师:专业的摄像人员,记录下婚礼的全过程,拍摄新人与来宾的照片,为新人留下珍贵美好的回忆。
七、婚礼选址
传统的中式婚礼仪式,一般早晨女方家里要"出嫁酒",而中午男方家里操办喜筵。中午的时候傧相帮助在男家堂屋布置好拜堂的场所。不过如今越来越多的新人即使采用中式仪式也会在饭店摆喜筵。
篇四:2022中式婚礼策划书模板1、花轿起程
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
2、新娘入轿
新娘应该被兄弟(或表兄弟)背出来送上轿子。
3、颤花轿
花轿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除非两家特别近。按照惯例是要给轿夫红包的,否则他们会有意颤动花轿,让新娘“好受”。(新娘蒙红盖头,在伴娘的伴随下,由新郎手持的大红绸牵着,慢慢地登上花车,到达花轿位置后,新人改乘花轿。)
4、新娘下花轿
媒人(或伴娘)掀开轿帘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出花轿。
5、由司仪致开场白(中式贺词)
渲染喜庆气氛感谢来宾。
6、请高堂
请出双方父母上台入座。(由DJ放音乐)
7、请新郎
新郎上台站定台中。(由DJ放音乐)
8、迎新娘传席
由DJ放中式喜庆音乐。中式酒店婚礼宴厅门口悬挂门帘,媒人或伴娘掀开门帘,新娘入场所谓传席也就是铺在地上的红毯,寓意着传宗接代。(如无花轿接送,门口悬挂的门帘也可代替轿)
帘)
9、跨火盆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火盆,征兆新人婚后红红火火。
10、射红箭
新郎接过伴郎递上的弓箭,拉弓射出3支红箭,第一箭射向天,天赐良缘合家欢第二箭射向地,天长地久人如意第三箭向远方,生活美满爱久长。
11、跨马鞍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过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合家平安。
12、牵红球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上台。
伴郎送上红球,新郎新娘各牵红球一端站于台中。
13、致证婚词
司仪致辞并介绍证婚人,证婚人致证婚词。
14、拜堂
一对新人各拉红球一端正式拜堂。(“一拜天地向来宾鞠躬,二拜高堂向父母鞠躬,夫妻对拜……”)
15、挑喜帕
伴郎送上如意秤杆,然后由新郎用条红布装饰的如意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从此称心如意)
16、敬茶
如意秤杆沏好的茶,新人向双方高堂敬茶(进改口茶)。
17、高堂致辞
请双方父母代表致词。
18、传递香火点喜烛
新郎新娘的母亲都有点点亮喜烛(从此子孙满堂),双方高堂入席。
19、吃子孙饽饽长寿面
伴郎将一碗子孙饽饽和一碗长寿面端上。“筷子筷子,快生贵子!”新娘刚动两下筷子,就有人大喊:“生不生”新娘笑着回答:“生!”
20、合卺酒(交杯酒)
伴郎送上斟满的酒杯,新人喝合卺酒,从此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21、新人进行最后一道仪式———“送神”
两人从供桌上取下一套纸钱,放进炭火盆焚烧。之后,婚礼仪式结束。
22、新人送入洞房
新人退场,换礼服,后入席用餐,整备敬酒。
23、即兴演艺或游戏(可有可无)。
24、宴会结束新人送客 。
篇五:2022中式婚礼策划书模板一、情况介绍
新郎新娘住相邻的两个村子采用传统的花轿婚礼形式但为了造声势要到周边的村子绕一下。
二、迎娶
8:00花轿盘鼓舞狮队唢呐队在男方集合。
8:30花轿启动出发。
9:00到达女方。
9:30从女方出发(路过每一个村子都要停下来,舞狮子,吹唢呐,颠花轿)。
11:00回到男方(我们这里农村的风俗,女方亲友先开酒席吃饭,男方所有人等着。女方吃完了,再把女方的人送走才开始典礼)。
11:50典礼开始(典礼要求:新郎的`父亲耍求不能太煽情,要热闹就好)。
三、典礼仪式
1、入场仪式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今天是公元20xx年。在这个欢声笑语喜气飞扬的大喜口子里,将有一对相亲相爱的人儿,在这黄河岸边,在这美丽富饶的大李庄李家大院,举行他们盛大的新婚庆典。这就是我们的xxx先生携xxx**,喜结良缘,共蒂缘盟。看,那悠悠的白石正在天上自山的飘动,听,百灵鸟儿正在枝头娱乐的歌唱。这天使般的新人已经踏七了幸福的好地毯,就要步人这神圣的婚礼的圣殿。现在,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吉祥喜庆的鞭炮,还有这欢快的盘鼓有请这一对新人有请这一对新人闪亮登!!
2、营造气氛
各位来宾别再慌,亲朋好友也别再忙。男左女右站在两厢,一对新人站在中央。闲言碎语不再多讲,听本司仪慢慢往下唱。
那个先生们,太太们,**们,老少爷儿们。那个端茶的送水的,站在那边哼小曲儿的,忙完没事迎圈转的,喝茶叶水嗑瓜子的,咱们都往前站。俗话说的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今天这一对新人来结婚,还得众朋友们来捧场。那个大哥二嫂二叔四婶五舅六始七大姑八大姨九姥姥十奶奶,以及在场的所有来宾,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为他们祝福吧。(来宾鼓掌)
3、盘鼓表演
各位来宾带着笑颜,金龙彩风结了良缘,天喜地喜喜临门,让我们用欢快的盘鼓贺新人!!!
(四十盘盘鼓冲进院子中央,四十名小伙子抡圆了膀子,摆出造型,鼓声大震8分钟)
4、颁发结婚证书
婚姻法有规定,结婚要有结婚证,明媒正娶还要亲朋好友来证明。就在我们颁发结婚证书之前,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耍来问一问一对新人。
好了,采访告一段落,下面颁发结婚证书,谁先拿到谁就是家中绝对的一把手。
5、新人台歌唱
现在呢,我们这几位新人要为大家表演一段他们准备了很长时问的歌曲一(知心爱人)掌声欢迎。
好,好。唱的真不错,听罢了之后是绕梁三日啊。别高兴的太早,是绕着粮店跑二天。呵呵,开一个小小的玩笑。
6、结束语
正是这情的力量产生了这爱的磁场,这伟大的爱终于感动了上苍。在那柳树下小河旁,他们情深意长,在那绿防里草地上,他们又互诉衷肠,在那美丽的包公湖上,他们还荡起了爱的双浆。他们经过了长达xx的恋爱,终于步入了这神圣的婚礼的殿堂。她用柔柔的月光织成了出嫁的衣裳,他身披五彩的霞光迎娶了他梦中的新娘。这一对宿命的鸳鸯,在那爱河之中翻波荡漾。那午夜点点的星光,正是他们心与心碰撞出来的光芒。现在就让我们所有的朋友共同祝愿,祝愿这二位新人花好月圆,携手并肩,在那爱的路上,共同创造他们美好的明天!
7、请父母
小两口今口能成亲,家中的长辈操透了心。有请父母上台。
在这代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之中,是昔日一个顽皮的少年,长成了今天这英俊潇洒的新郎,这其中,包含了父母大人对你含辛茹苦的培养。那青山高,碧海深,难以比拟这父母恩。向亲爱的父母大人深深的二物躬。
一鞠躬谢二老养育之恩。
再鞠躬谢二老操劳费心。
三鞠躬祝二老福寿康宁。
(我们这里的习俗是男方的所有亲戚都要逐个上台接受新人行礼,包括伯父母,叔父母,姑父母,妓父母,舅父母,表哥嫂,表姐夫。太繁琐,在此省略。)
8、夫妻对拜
这个躬鞠的深不深,就可以看出感情深不深。
一鞠躬相互尊重相敬如宾。
再鞠躬相互信任永远忠诚。
三鞠躬相互理解幸福一生。
9、感谢所有来宾
感谢所有来宾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代位新人的新婚大典,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他们的关心,照顾,帮助。在此,新郎新娘向大家深深的三躬答谢。(面向前方)一鞠躬(面向左方)再鞠躬(面向右方)三鞠躬。
请各位来宾每十位一桌自由结合,咱们共进午餐。典礼到此结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