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成就的完美——《廊桥遗梦》

不完美成就的完美——《廊桥遗梦》,第1张

久未在荧幕中露面的梅姨最近出乎我意料地出演了美剧《大小谎言2》,这让原本就豪华的阵容一下子冲到了顶配。正剧我尚没有开坑,预告片中年近70的梅姨丝毫不显老态,只一个穿透人心的眼神,就让你相信她就那个坚持要查出儿子死因的妈妈。梅姨的再次出现,打开了我对那些年看过的老**的记忆,本周的更新,就选我认识她的第一部作品——经典的《廊桥遗梦》。

《廊桥遗梦》讲述的是一段美好的“婚外情”。1965年的夏天,麦迪逊小镇上的普通家庭主妇弗朗西斯卡送走了外出观看展览的丈夫和两个子女,正准备享受难得的一人时光。摄影记者罗伯特前来问路,他要去小镇附近的廊桥拍摄一组照片,用作国家地理杂志的插图。弗朗西斯卡主动提出上车为罗伯特指路。路上,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起了天,期间与罗伯特无意间的触碰,让弗朗西斯卡心生异样。

拍摄准备工作结束后,罗伯特送弗朗西斯卡回家,并接受弗朗西斯卡的邀请,进屋来杯凉茶,两人谈起了人生和理想,交流逐渐深入,相谈甚欢,弗朗西斯卡大胆地留罗伯特吃晚饭,罗伯特欣然接受。晚饭间,听着罗伯特讲述着他游历各国的有趣经历,她向他吐露了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家庭主妇生活的无聊,罗伯特耐心开导,两人话题慢慢深入,情愫渐生,却同时选择了克制。

罗伯特走后,弗朗西斯辗转反侧,望着镜中自己美好的身体,她决定勇敢面对真心,大胆一回。她以叶芝的诗为媒,在廊桥上给罗伯特写下便条,发出了再次共进晚餐的邀请。是夜,两人突破了道德的禁忌,尽情共度了美好的夜晚。

此后的两天,两人离开了麦迪逊小镇,远离熟悉的人群,享受美好的爱情,罗伯特为弗朗西斯拍下了她珍藏一生的照片,照片中的她放下了一头长发,宛如初恋的少女。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一闪即逝,即将面临的分别也让那些还在隐忍着的情感都爆发了出来。弗朗西斯卡想象着不久以后的他将在世界的其他角落与另外一个女人邂逅缠绵,不禁悲伤流泪,罗伯特也终于向弗朗西斯卡发出了与他一起离开的邀请,想到在她离开后丈夫和儿女即将面临的羞辱,弗朗西斯卡拒绝了。他决定再在当地逗留几天,等待她最后的决定。

翌日,丈夫理查德带着儿女回家了,生活似乎又回到了正轨,罗伯特也如约在镇上做了停留,却一直没有弗朗西斯卡的消息。终于,在一个雨天,与丈夫开车一同出门采购的弗朗西斯卡在超市外面遇到了罗伯特,两人深情凝望,读懂了彼此,罗伯特开车离开,弗朗西斯卡悲伤不已。十字路口,两车前后驻足,坐在丈夫身旁的弗朗西斯卡看到前车里的罗伯特从手套箱里拿出了一件东西,挂在了后视镜上,那是他送她的,刻有她名字的项链……她手握车门把手,内心焦灼,几次想转动把手,下车冲向罗伯特的怀抱,但还是忍住了。终于,罗伯特的车转向离去,她的眼泪再难自抑……

多年后,丈夫理查德去世,弗朗西斯卡开始找寻罗伯特,却无人知道他的踪迹,于是她开始在每一年的生日那天,都到与他一起去过的地方走一走。直到一天,她收到了他寄给她的包裹,那是他的遗物,在她之后,他再也没有爱过,临终,他将他所有的爱,都留给了她。

怀着思念,弗朗西斯卡将这段故事写成了日记,并以这种方式,在去世之后向儿女做了坦白。她留下遗愿,要儿女将自己火化,并将骨灰撒在廊桥之下,因为罗伯特就在那里。“我把一生都给了你们,我要把最后的留给他。”

曾经在很多推介《廊桥遗梦》这部**的帖子下面看到过嗤之以鼻甚至是批评的声音,他们多数认为这部**主题所歌颂的,是一段婚姻之外的爱情,涉嫌三观不正,而据说这部**在美国上映后,也确实鼓励了很多人放弃婚姻去寻找真爱。对于后者,我不做评价,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的选择,一部**也只能说是给了他们一个借口,或者推他们最后一把的力量,绝对关系不到他们做出选择的本质原因,我替**表示不被这个锅。对于前者那些批评的声音,我倒是觉得,他们可能没有接收到这部**真正想传达给他们的信息。

如果你放下偏见,就会发现这绝对是一部美好的**。美国爱荷华州的一个乡村小镇,昏黄的午后阳光,打着赤脚略显羞涩的美丽女人,温暖且有故事的帅气男人,安静的廊桥,一见钟情的爱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我都不禁为这份浪漫的美好而沉浸,更何况是身处其中的男人和女人,这份感情太美丽,美到能让人去愿意忽视甚至是原谅它在道德上的缺憾。原著的小说里有一段来自于一个罗伯特的红颜知己,一位女导演对他的评价,她说“罗伯特,你身体里藏着一个生命,我力量太小,不足以把他吸引出来,我有时觉得你在这里已经很久很久了,比一生更久远,你似乎曾经住在一个我们任何人连做梦也做不到的隐秘地方。你使我害怕,尽管你对我很温柔。如果我和你在一起时不挣扎地控制自己,我会觉得失去重心,再也恢复不过来”。从这样的一个女性视角来看,这样的一个温暖而神秘的男人,对偏居于小镇却心怀浪漫理想的家庭主妇来说,其吸引力大到在我看来,一切都似乎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但这部**之所以打动我,绝不仅仅是这美好的爱情,而是在这样美好的情感里,他们所做的理智的选择。**里最后的一晚,他们在理智与情感之间痛苦的挣扎,面对罗伯特在克制之后的邀约,弗朗西斯卡的内心极度焦灼,她爱她的孩子们,也对善良淳朴的丈夫充满感情,她不能想象自己的行为将对他们造成的伤害,她也确实爱眼前的这个男人,女人的第六感让她知道这个男人将会是她一生的挚爱,她的内心,将再也回不到遇到他之前的样子。她已经收拾好了行囊,鼓起勇气跟着他离开,却又放下了,他满心期盼,得到的是她理智战胜情感的回应,却也给了彼此最后几天的机会。

  罗伯特最终离开的那个雨天,两人在超市外偶遇,眼神交织的刹那,我泪如雨下,至今回味依旧不禁盈眶。这也是他们最后的一面,那深情的一望,有最后的依恋和缠绵,有对彼此选择的理解和祝福,更有一生的承诺。自此之后,他们再未相见,弗朗西斯卡收集了每一本有罗伯特照片的杂志,杂志上的他年纪渐长,颈间却始终挂着刻有她名字的项链,她就是那个引出了他另一个生命的人,她不是他最初的爱,却成为了他最终的爱,他选择将自己的骨灰撒在了廊桥,那个他们爱开始的地方,完成了对她一生的守护,而她也在生命的最后,选择了与他同在。

这不是一段完美的爱情,他们是彼此生命里那个对的人,却没有在对的时间相遇,她的理智和责任,他的理解和尊重,让他们最终错失了彼此。但也正是这样,才成就了他们一生的爱情,他与她,都将彼此留在了那年廊桥边最美好的时刻,这也是一段不能再完美的爱情。

    弗朗西斯卡在遗书中,将这个陪伴自己后半生的秘密告诉了她的儿女,信中她语气轻松,没有回避自己当时的冲动,也没有过分强调自己为儿女的牺牲,故事就这样在儿女和女儿的朗读中静静流淌,遇到爱情时的大胆告白,回归家庭时的痛苦抉择,他们像是第一次真正的认识了自己的妈妈,也在妈妈的选择中理解了爱和责任的真谛。

        爱,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也最复杂的情感,**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是鼓励我们大胆去追求爱情吗?是让我们在爱情面前保持理智吗?与罗伯特分开后的弗朗西斯卡依旧尽心尽力过着主妇的生活,爱孩子,照顾丈夫,与弗朗西斯卡分开后的罗伯特,依旧过着摄影师的游历生活,用相片讲述着他的故事,他们都坚守了自己的选择,也坚守了他们的爱情。我想,这才是**真正想告诉我们的,缘分总是不期而遇的,而面对不知道什么时刻会到来的爱情,我们所做的不是理智与情感之间的选择,而是如何成就最好的自己的选择,不逃避,不盲从,不沉沦,永远心怀美好,心怀希望,在爱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让你越来越好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

四天,我在无边的森林里有一个梦想。

如果四天的相识可以换来一辈子的爱情,人生可以鲜活如昨。

她们的爱只有四天,然而却是一生。“在四天之内,他给了我一生,给了我整个宇宙,把我分散的部分合成一个整体,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想他,一刻也没有。即使他不在我意识中,我仍感觉到他在某个地方,他无处不在。”

“这么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

“若我走了我的生活会怎样?有谁会看到其中的美好?”

有些感情,是不是就只能如此般无法启齿,却只能寄其于其它的方式来表达,比如留给后人的信。

“最纯粹的爱不一定是你的初恋,也不一定是你丈夫,你无论如何压抑,它也不会随时间流逝,只会封锁心中。”

今天不得不说说关于这部被美国华纳兄弟公司搬上荧幕并屡获大奖的旷世绝作——《廊桥遗梦》。

剧情: 洛琳和迈克姐弟两人都面临着家庭离异的困扰。这时母亲弗朗西斯卡去世的消息将他们召回了童年时生活的乡村。在母亲留下的一封长信中他们了解到了母亲深埋在心底的一段感情秘密。1965年的一天,一家人都去了集市。弗朗西斯卡独自留在家中。摄影记者罗伯特·金凯的车停在了门前。他向她打听曼迪逊桥的所在。弗朗西斯卡上车亲自带他到了桥边。

罗伯特忙着观察造型、选取角度,最后采了一把野菊花送给弗朗西斯卡以表谢意。弗朗西斯卡心中泛起了一种特别的滋味,于是邀请他去喝冰茶。两人互相讲起了自己的婚姻家庭:罗伯特与前妻离异,而弗朗西斯卡伴着丈夫和一儿一女过着单调而清寂的乡村生活。夜色降临,弗朗西斯卡在送走罗伯特后竟有一种依恋的心情。她终于下定决心驱车前往罗斯曼特桥,将一张纸条订在了桥头。

第二天,工作了一天的罗伯特终于发现了纸条。他接受了弗朗西斯卡的邀请,两人在桥边一起工作,拍照。夜色再次降临,两人回到弗朗西斯卡的家中共进晚餐,在轻柔的音乐舞曲中,两人情不自禁地相拥共舞,最后一起走进了卧室。以后的两天两人整日厮守在一起。然而弗朗西斯卡却不愿舍弃家庭,两人痛苦地分手了。罗伯特走后,弗朗西斯卡收集了他所有的作品。

在1982年3月,她得知了罗伯特的死讯,并收到了他的项链和手镯以及当年订在桥头的纸条。她把它们放在木盒中,每年生日翻看一次。1989年弗朗西斯卡过世了,她在遗嘱中要求子女们将她的骨灰撒在曼迪逊桥畔。卡洛琳和迈克都被母亲的感情故事和对家庭的责任心所感动。他们同情并理解自己的母亲。同时,他们也开始珍视目前的家庭,放弃了草率离婚的打算。

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大雨中的分离。漂泊的大雨 ,他看着她和丈夫开车驶去,他开到她前面。红灯,他弯下身子好像捡什么东西,他擦着后视镜,仔细地挂上了十字架吊坠,轻轻地抚摸它。而女主角欲下车的身体与灵魂,终究还是被围困在那个无法挣脱的小汽车里面,虽然她的手在车把手上用劲的转了又转。而那一刻,虽然我是多么希望弗朗西斯科能勇敢的跳下去,可终于,最后她还是在家庭责任与爱情梦中选择了前者。就如同在那次在卧室欲与罗伯特的远走一样。

我们可以用60秒去等一个红灯,可是却能用多少年去等一个人。

那一刻,也许一切都涌了过来,那短暂的四天,她的一辈子。

那一刻,我的眼泪也跟着女主角的眼泪一起决了堤。

人生中遇见真爱的几率是1/280000,而人到中年,能遇见一份如此充满悸动的感情,则更属来之不易了。无论是那栋美丽的小房子,还是那一把道谢的路边小野花,无论是那座贴了小纸条的麦迪逊桥,还是最后那洒在廊桥下的骨灰。即使哪怕只是他们的每一次相拥起舞,或者是每一次柴米油盐间的交谈,短暂四天,却是仿若一生的爱恋。那一句,“我想我也无法做到遇到美丽的风景就停下来。”是不是可以让每一个经历感情空巢的中年女人如同十八岁的少女一样情窦初开?我想我,大概是动容了。

某一方面,虽然从种种的剧情和表象,我们都看到的是一种竭力被美化的出轨动机,可是每一次暧昧都让人如此回味无穷,每一场情欲都使人欲拒还迎。浪漫的火花与激情的碰撞,甚至给人一种不惜一生去追求挚爱的感觉。也因为如此,影片遭遇到了太多的负面评价,诸如引发离婚狂潮或者吐槽的声音不绝于耳。

蔡康永在《奇葩说》里面说起过《廊桥遗梦》,他说: “你们为什么遇到今生挚爱要离婚?无非是希望下一次婚姻,能保住这个爱情。你势必要幻灭。你搞错了方向,婚姻不是用来保存爱情的,爱情一进入婚姻,就会转变为其他的东西,它会转变为家庭,它会转变为亲情,它会转变为信任与依赖,它就是不会一直是当初的那个爱情。《廊桥遗梦》为什么让我们这么多人为之打动?因为它没有变成下一个婚姻。如果她跟着那个摄影师走了,变成下一个婚姻,那个今生挚爱会变成一个丑陋的、尴尬的、冰箱里的、罐头里的故事。”

可是我是如此感谢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让我不至于在有生之年错过这样的一部旷世经典。

有人说,这是真正的悲剧。 而真正的悲剧,却总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美。 这种撕心裂肺的力量在于:一面是激烈的爱,一面是巨大的克制。 罗伯特说:“我终于明白我为什么要摄影。摄影之于我的意义,是使我越来越走向你。这么明确的事,一辈子就一次。”

所以有人说,千万不要与相爱的人在一起,那是你的幸运。

而我认为,只要与对的人在一起,瞬间即可成为永恒。

在年幼的时候,我就幻想着拥有一份这样的纯真爱恋:比如相遇在某个下雨的街角,与他目光相遇成一道电光火石,仿若用尽一生的力气,就是为了去寻找到这样的一个人,他温暖、可爱。然后我们爱得百转千回,荡气回肠。可惜,我们后来并未成为这样的人。

而看到这部**,我又觉得,或许,每个为现实不甘心的女人心中都藏着这样的一个梦想。甚至于我,我想着有一天拥有这样的一片无路的大森林,然后跟一个可爱的人相爱,开始一起迷路、私奔,然后相爱、结婚。后来,他们说,这是爱做梦的文艺女青年。

爱,不是为了占有,而保护与放弃,兴许更是一种美。一如我从小听到的那个爱玫瑰花而从不忍心去折断它的小男孩的故事,这个故事温暖了我十几年。同样的,在经历《廊桥遗梦》这个美丽的婚外恋的故事之后,也许,它给我们的更多的应该是深思与警醒。如同那句话:“尽管爱情的魔力不可抗拒。可是,如果放弃责任,爱情的魔力就会消失,就会蒙上一层阴影”。短暂真爱注定幻灭,理智终究战胜感性。

虽然现实中依然藏着很多不安份的梦,假使能利用它能去美化生活却不至于让生活更糟糕,那一切都是可爱的。

愿你这一辈,永得一人心,终身不分离。

最后附上影片中,叶芝那首情意绵绵的小诗:

《流浪者安古斯之歌》

—— 叶芝

I went out to the hazel wood,

Because a fire was in my head,

And cut and peeled a hazel wand,

And hooked a berry to a thread;

And when white moths were on the wing,

And moth-like stars were flickering out,

I dropped the berry in a stream

And caught a little silver trout

When I had laid it on the floor

I went to blow the fire aflame ,

But something rustled on the floor,

And some one called me by my name :

It had become a glimmering girl ,

With apple blossom in her hair

Who called me by my name and ran

And faded through the brightening air

Though I am old with wandering

Though hollow lands and hilly lands ,

I will find out where she has gone,

And kiss her lips and take her hands;

And walk along dappled grass,

And pluck till time and times are done,

The silver apples of the moon,

The golden apples of the sun

我去到榛树林

为了心中有一团火

我砍一条树枝剥去皮

又用钩子在线上串颗浆果

白色的飞蛾扑扇起翅膀

飞蛾一样的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我把浆果投进小河

一条银色的小鳟鱼上钩咯

我把它放在地板上

又过去把火吹吹亮

可地板上有东西在沙沙响

又有人叫我的名字在耳旁

小鳟鱼早变成个若隐若现的姑娘

苹果花环戴在她头上

她叫着我的名字跑掉了

在渐亮的曙色中不知去向

虽然我已经年迈苍苍

长年在荒郊野冈漂泊

我一定要寻到她的踪迹

亲吻她的芳唇

再把她的手儿紧握

我们一起沿着阳光班驳的草丛漫步

去摘采 哪怕地老天荒,

只有她和我

月亮的银苹果

太阳的金苹果

古往今来,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不因年月的流失而消逝,也不因日子的寡淡而沉漃,相反,它始终如阳光雨露一样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并成为或喜或悲的旋律,伴随着人类的脚步笃定前行。个人的情爱有可能随生命的完结而终结,但人类只要不消失,这亘古不变的爱情就会永存。

在我国,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俯拾皆是。最著名的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化蝶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湖之畔的白娘子与许仙等等,都回旋着哀婉凄怨的千古之情,让多少人为之一洒痛惜之泪而绕室徬徨;又滋润了多少人的心灵而对爱情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可是,到底什么样的爱情,才能绽放出令人心醉神迷、芳香四溢的花朵呢?

美国著名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短篇名著《廊桥遗梦》,似乎给出了答案。

这是一部当年风靡全球,在国内外引发极大争议的奇书。说它风靡,是因为受过良好教育的弗朗西丝卡,与浪迹天涯、四处漂泊的美国地理杂志记者罗伯特·金凯德,通过四天灵魂与肉体的厮磨抚慰,心灵上终生厮守的爱情故事,痛击了人们对于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遗憾。

说它引发争议,是因为这朵爱情之花的盛开,虽然鲜艳妩媚,但是于社会道德规范所不容,为卫道士们所猛烈怦击。因此,由这部小说掀起的巨大狂潮,撞击着整个美国。读者彻夜难眠,被故事所感动,并沉浸于甜蜜和浪漫的爱情之中。卫道士们却疾言厉色,拿着道德的戒尺予以痛加鞭笞。

这些争议,虽然是因小说而引发,其实是一种情与爱、事与理、灵与肉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博弈。人们往往寻求美好,但这种对于美好的愿景,常常被世俗或者道德规范所制约,这些制约力量发展成为绝对权威的时候,所有的美好都会受到压抑而逐渐凋零。

但是,人性中的天生反骨,对于这种压迫还是具有巨大的抗击力。它就如一粒种子一样,虽然压于巨石之下,只要有雨露阳光,依然可以生根发芽,并侧身露出它那纤弱的身子,对着外部世界的残酷,露出自己的微笑。

《廊桥遗梦》中的弗郎西斯卡几乎是在她见到罗伯特的最初几秒钟里就爱上了他。在她后来与罗伯特的短暂的接触中,更为他娴熟的摄影动作所迷醉。

她本来性情开朗,热情奔放,又受到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但命运的捉弄,让她被迫嫁给了古板而又庸俗的的理查德,并随他来到了封建保守、传统闭塞的麦迪逊县,过着沉闷的生活。

罗伯特的出现,无异于在她暗黑的天空里,投射出一道明亮的阳光,一时她心醉神迷,如飞蛾扑火一般爱上了他。有人说,不平凡的爱情是猝不及防的地震、无法预知的狂涛巨澜、不期而至的森林大火。她受压多年的奔放,终于被催生出一种洪荒的爱的伟力,投身于罗伯特的怀抱中。

别以为这种爱是不可思议的!它的怒放,其实有着最深层的肥沃的土壤。他们在思想和经历方面有着很多相同和相似之处,弗朗西丝卡出生于意大利,嫁给理查德后来到美国麦迪逊小城,在那个封闭的环境中生活了长达20余年。她与那里的人格格不入,而丈夫也是整天一副古板面孔,她感到孤独。

罗伯特是长期外出,到过很多国家,因爱好漂泊而失去了家庭。工作之余也是倍感孤独。最为重要的是,他们俩人有相同或相似的思想基础。都爱好文学,一起谈论叶芝讲艺术讲美学,聊起天来滔滔不绝,有着说不完的话。

如果说,男女双方只要彼此见着一眼过电,肯定能擦出相爱的火花。倘若在随后的交往中,随着心灵的进一步交融,很快就会燃起熊熊烈火。这几乎成为一种定式。

弗朗西丝卡与罗伯特也不例外。他们在厨房里蜡光里跳舞,彼此拉进距离相拥。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厨房,在弗朗西丝卡看来,胜过世上最豪华的舞厅。她恢复了女儿身,又有了能翩翩起舞的天地。

这是一种青春的复归,一种人性的苏醒。因为,对于她来说,古板的丈夫只是一个干枯的标签,他了无情趣,害怕改变,特别不愿谈性爱。根本不在意她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对于她来说,所谓的爱情早就是一个风干了的景致,没有任何生命力。

而今,与罗伯特的相处,他们俩人的相处,托马斯·沃尔夫曾提到的“古老的渴望的鬼魂”,在他们身体内游动着。久远的爱瞬间爆发,绽放出最美丽的花。

《廊桥遗梦》之所以风靡一时,除了本文开头所分析的之外,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从肉到肉的爱,只能是粗鄙和低俗的。只有从肉到灵魂的爱,才是爱的升华,才能震撼人心,才是世界上最美最艳丽的花。

弗朗西丝卡绽放了:激奋使弗朗西丝卡恢复了多年以前已经失去了的性欲和亢奋,达到了肉体上和思想上的完美,找到了梦想冲天的自由感,她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罗伯特怒放了:他一直在从高处一个奇妙的地方的边缘向她跌落,不是为了旅行摄影,而是为了爱她。他找到了苦苦寻觅四十年的一切。

他们彼此找到了自己最美的爱情之花!尽管它开放的有些晚,但是,唯有经历过感情漫长严冬的人,才懂得它的珍贵;唯有遭受到巨大孤寂践踏的人,才感受得到它的热烈奔放。

粗鄙的情欲只能是生活中的一剂毒药,而灵与肉的完美融合,才是治愈心灵濒临死亡的灵丹妙药。它能让世界改变颜色,迸散出五彩斑斓的精彩。

可是,世俗的籓篱,却只能让这最美的爱情之花囿于心灵深处。因为,普世的规则是:只承认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不承认没有婚姻的爱情。而尽管弗西丝卡与罗伯特情爱已然升华,爱的花朵怒放鲜艳欲滳,他们也不得不正视现实,从而做出分手的理智的选择。

人性的本身要求与道德规范相冲突的时候,往往爱情之花会不可避免地凋零。

还有什么眼看着一朵鲜艳芬芳的花朵快速枯蔫而更令人揪心撕肺、柔肠寸断的呢?

于是,一曲《弗朗西丝卡》萨克斯管的呜咽,如诉如泣吹奏着,回旋在罗伯特和弗朗西丝卡的耳边、心头。低沉的音调如潺潺溪水,浇灌着相隔千里万里心灵中共同拥有的爱情之花,成为了两人感情上厮守终生,生死不渝的注脚!

生不能相守,死也相拥!罗伯特去逝后的骨灰撒在了廊桥。弗朗西丝卡多年以后离世,骨灰也撒在了廊桥。爱情之花终于绽放在《廊桥遗梦》!

合上书本,长长太息。我们现在谈论爱情太多,以致于都有些俗套了。尤其是现代的人们,脚步匆匆,行色张惶,忙着生死,焦虑财富。对于爱的追求要么挂上地位金钱的标签,要么得而弃之不加珍惜。爱情之花的绽放与凋零,全在于精神家园的丧失。或许,看了《廊桥遗梦》能从中找到有益的启示,催生出自己的爱情之花,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一路芬芳,一路绽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240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