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教学最好的是谁

古筝教学最好的是谁,第1张

王昌元简介:

王昌元 著名古筝演奏家、作曲家。当代中国最具影响的著名筝演奏家、浙派筝传人王巽之教授之女,浙江杭州人。王昌元是中国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知名教授王巽之之女。在父亲精心教授与熏陶下,她展示出非凡的音乐才华。在近60年的演艺生涯中,她成为把中国古筝艺术带到林肯中心、卡内基音乐厅等世界著名音乐殿堂的第一人,并在伦敦皇家歌剧院、香港文化中心以及哈佛大学等多地举行独奏音乐会和讲学。9岁起学古筝,12岁登台独奏。师从王巽之及潮州派筝家郭鹰,1969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先后担任上海歌剧院、上海乐团、国艺术团、上海民族乐团的古筝演奏员。1984年赴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研究世界音乐并教授古筝到美国后参与古筝有关的演讲、演奏。1995年在纽约成立“纽约海外中乐团”和“王昌元筝艺术中心”,曾有华裔学生与从事音乐专业的美国人、日本人、越南人修习古筝。古筝演奏家王昌元——一位将生命融入音乐的艺术家,浙江杭州人。出身音乐世家,其父为中国著名民族音乐家、浙江筝派创始人王巽之。王昌元的父亲是有名的古筝教育家、当代浙派筝的传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王巽之。王昌元九岁即随其父习浙派筝。十二岁登台独奏,1960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后升入本科学习,师从王巽之教授和潮州筝派古筝演奏家郭鹰,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先后担任上海歌剧院、上海乐团、上海舞剧团、中国艺术团、上海民族乐团的古筝独奏演员。学生时代即协助其父为《林冲夜奔》《海青》等筝曲编订指法。毕业后先后担任上海歌剧院、上海乐团、中国艺术团、上海舞剧院、上海民族乐团古筝独奏演员。

王昌元的演奏音色淳美,气魄雄浑,韵味浓郁,意境深刻。她不仅在演奏艺术上造诣很深,而且擅长创作,著名筝曲《战台风》即由她于1965年创作并首演。此曲大大拓展了筝的表演技法与表现能力。此外,她还创作了声乐作品《琵琶行》、筝曲《洞庭新歌》等10余首作品。还在学习期间,就协助其父订正了筝曲《林冲夜奔》《海青拿天鹅》的指法,并用双筝演奏。在1962年“上海之春”音乐会上初露锋芒。

项斯华简介:

项斯华的筝乐成就,在海内外均享有高度评价:“她的演奏细致朴实,音色醇美纯净,格调清新”;“有气质、有技巧、有音乐、有特色”;“她在古筝表现手法上没有派别门户之见,而是在演奏手法上对各路筝派采用博采众家之长以揉成自己的演奏特点。既保持古筝的特色,又表现现代乐曲的风貌,有乐思、有形象、有意境、有新意。饮誉中国乐坛、蜚声海内外的当代中国筝乐大师项斯华,1940年生于上海,早年专修钢琴,後师承浙江筝名家王巽之,又从曹正、郭鹰学习其它流派筝乐,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在校期间,首次尝试双筝演奏,初露锋芒,深获好评。毕业後,项斯华先後在北京**乐团、上海乐团和中国歌剧舞剧院任古筝独奏演员,并任教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及中国音乐学院,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古筝研究会理事。一九八一年,项斯华移居香港,为香港民族音乐学会理事及永久会员、香港艺术家联盟成员,东方乐舞交流学会理事,上海中国古乐团特约演奏家,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演艺学院,并获吉林艺术学院名誉教授荣衔。著有《中国筝乐的源流及风格》和《项斯华演奏中国筝谱》两集。2008年又编写了《项斯华每日必弹古筝指序练习曲》一本。八十年代初,中国唱片社、日本东芝EMI株式会社分别出版了项斯华演奏的古筝专集《渔舟唱晚》和《项斯华中国筝名演集》,此系首次出版中国民族器乐的个人演奏专集。由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岸边成雄博士所监制的《项斯华中国筝名演集》亦荣获日本文部省艺术祭大奖。此款录音,於香港发行,早已逾金唱片销量,也成为中国筝曲的经典录音之後,香港及台湾的唱片制作公司等又出版项斯华的专集·《出水莲》《灯月交辉》《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梁祝》及《望乡吟》等多集。她在改革筝上成功地演奏了转调筝曲《东海渔歌》《思想起》和京剧唱腔音乐《文姬归汉》等。其演奏风格朴实,深刻细腻,富有韵味。

苏宇虹简介:

苏宇虹,著名古筝演奏家,北京出生。原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首席古筝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学会名誉理事,惠州市古筝协会名誉会长,全日本华侨华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事,东京楼兰音乐企画主创,东京·千叶等文化中心专任古筝讲师,在日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在日中国古筝艺术家学会会长。 曾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钢琴和古筝,分院后转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曹正、王莉、范上娥等各流派古筝名师,毕业后进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任首席古筝演奏家。在“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期间,与二胡名家王国潼的重奏组合节目经常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直播演出及全国优秀节目调演、多次在人民大会堂为国家重要外事任务演出、屡次被中国广播电视部派遣出访欧亚诸国及国内巡回公演,受到国内民乐界及港澳国乐界高度关注。 1988年考入日本东京桐朋学园大学音乐学部作曲系攻读现代作曲法,受教于著名音乐教育学家末吉保雄教授。赴日以来,在日本国内及海外参加大量重要演出活动:中韩尚未建交之际受“中国广电部”海外直接派遣,作为中国音乐家代表首次出访韩国,参加首尔“国立国乐院”音乐厅落成典礼音乐会,中国古筝在韩首演,韩国官方媒体高度重视,现场采访,以重大新闻题材进行详细报道。 90年以来,曾参加朝日新闻主办“筝曲创作比赛”,自作自演现代筝曲荣获前卫派作品奖。每年定期在“东京艺术剧场”等音乐厅举办“苏宇虹中国古筝的世界”·“中国古筝的魅力”为主题系列的独奏音乐会。曾多次受日本NHK等电视台邀请出演独奏、重奏等节目。曾被东京桐朋学园音乐大学及全日本多所音乐大学邀请出演古筝独奏及讲学。并曾先后受邀参加由日本及香港爱乐乐团协奏演出的古筝现代作品音乐会。曾长年被日本最具人气“太鼓座”音乐总监邀聘为“特约外国人客席演奏家”,在东京“三得利”音乐厅、日本各都市及中国、加拿大一流音乐厅巡回公演几百余场。 2002年至2003年间陆续在中国、日本录制古筝CD。2004年,南京音像出版社将演奏录制的部分CD曲目与陆春龄、刘德海、朱昌耀等著名民乐演奏家的演奏作品一同被收录在《中国民乐三百首》系列专辑中出版发行。2005年在东京“歌剧城”、仙台、大阪与二胡名家闵惠芬共演“渔舟唱晚”等曲。2006年编写日文版古筝教材曲集,并在日本出版。2009年应邀参加冲绳传统音乐节演出。2010年应邀再度赴韩国首尔,再度在“国立国乐院”音乐厅参加中·日·韩·蒙民族器乐竟演音乐会。几十年来多次与吉他、爵士乐、演剧、演歌、等著名演奏家、演剧家、歌手、艺能人及超级歌舞伎名流共演、录音,出国前后创作改编了大量中国民族器乐曲,为宣传中国古筝的魅力,始终活跃在中·日及海外音乐舞台第一线。受到华人媒体及日本各大报界的关注并多次专题采访,连续报道。 2009年至2013年间,应邀先后赴香港、韩国多次担任古筝国际大赛评委;2014年担任在日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会长;2016年担任在日中国古筝艺术家学会会长;2017年邀聘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学会名誉理事;2018年获邀担任惠州市古筝协会名誉会长。2015年至2019年多次与国内“青乐杯”组委会共同策划主办中日音乐交流&中·日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工作。2022年应邀担任“青乐杯”第六届国际古筝比赛评委会首席。

李炜简介:

李炜,生于中国广东汕头,当代著名中国古筝演奏家、作曲家。他以“细腻”、“新颖”、“潇洒”的现代浪漫派演奏风格著称,是一们集古典南北派,现代创新派和流行音乐于一身的古筝全面专业人才。李炜原为广东省民族乐团古筝专业演奏员,现居住温哥华,继续从事古筝的创作、演奏和教育,客席兼教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音乐系,任加拿大中乐精英集团艺术总监。2001年被选为温哥华华人杰出人士;2002年获“香港A Udio Land”最杰出演奏奖。荣誉记录:2001年被选为温哥华华人杰出人士 2002年获“香港A Udio Land”最杰出演奏奖

范上娥简介:

范上娥,1942年生,上海人。古筝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家协会会员。1954年考进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钢琴。她在1958年改学古筝,1961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专业。1992年7月,她移民加拿大,并创立“范上娥古筝学院”。1954年考进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钢琴。当时政府号召音乐“民族化”,她在1958年改学古筝,1961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专业。她师从著名的“浙江派”代表人物王巽之,曹正和郭鹰等古筝大师,刻苦努力,系统地学习了各流派的筝曲。1966年毕业,被分配到北京**乐团担任古筝演奏员。后遭遇文革,随乐团下放改造,直到1973年才在周恩来的关照下被召回北京,开始为一些**配乐。1981年她出席了在香港举办的“亚洲作曲家大会及音乐节”,在开幕仪式中与香港中乐团合作演奏了中国第一部古筝协奏曲《汩罗江幻想曲》,她的完美演绎受到了在场亚洲各国音乐家的赞赏。1986年在《中国音乐》杂志上发表论文《古筝演奏中的音色问题》。1987年她作为香港音乐事务统筹处特邀的音乐大师,参加了“青年中国音乐周”讲学及表演。1989年担任“ART中国乐器国际比赛”评判兼艺术委员会委员,1990年移居海外,在美国东北伊利诺依大学任访问学者至1992年,期间举办了多场独奏音乐会。1993、1994、1999及2002年分别举办了四场古筝独奏音乐会,盛况空前,好评如潮。1992年7月,她移民加拿大,并创立“范上娥古筝学院”。现居多伦多市士嘉堡(Scarborough)。1996年应邀赴台湾,参加台北市艺术节的“中、日、韩筝艺汇演”,她是中国筝的代表,受到热烈欢迎。2006年亦参加了香港的古筝节,作为“大漠武林情”项目表演嘉宾,反应热烈。旅居加拿大多年的范上娥老师是当代资深古筝艺术家,称她为“艺术家”,实至名归。

看你是考多少级的。

1-4级:每首曲目演唱或演奏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5-7级:每首曲目演唱或演奏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8-11级:每首曲目演唱或演奏的时间控制在7分钟以内

古筝考试曲目要求为能严格按乐曲所规定的节奏、速度和技巧,熟练地、完整地背谱演奏全曲。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通过对乐曲的速度、乐句、乐段的处理,体现对乐曲总体结构的安排。通过对演奏技巧的掌控,有较细腻和丰富的音色变化。通过不同的力度变化,表现出音乐的层次感。允许协奏曲无伴奏的形式。

http://wwwgxblkcom/qingzhou/music/new/190php

后现代古筝曲《离弦》-- 《掠》

我也很喜欢这个音乐,希望能够交个朋友。

河北卫视频美丽河北古筝的配乐是什么?

答案如下:河北卫视频美丽河北古筝的配乐是《风筝误》优美的旋律使人能够产生高尚的想法,丰富人类的感情,促进他们理解人类情感的深邃内涵,达到心灵的和谐以及与自然的契合。

15分钟。根据官网显示,中国音乐学院古筝考级要求录制15分钟的视频,双手各类技巧更加巩固和熟练运用,快速弹奏时需尽量以最小的动作去完成最快的速度,并提高复调性乐曲的演奏能力。掌握传统、创作或改编、移植的经典代表曲目及技巧难度较高的曲目,并进行一些新创作的现代乐曲的学习。演奏中处理好左右手之间的主次关系;强调音乐内涵的正确表达,演奏上要有一定的张力,既要讲究音乐表现的细腻与夸张,同时又不能失去音乐本身的朴素与自然。

古筝最浪漫。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汉族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律转调筝。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属弹拨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称之为筝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543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