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杯咖啡,一本喜欢的书,还有冬日午后温暖的阳光,这种意境是我所喜欢的,真希望时间能静止在这一刻。
2、 你的寂寞,也许是午后斑驳的树影,我的寂寞,也许是热咖啡无法触及的雾气。
3、 整个教室弥漫风油精和咖啡的味道,混合在一起伴着窗外枯燥的蝉鸣,让夏日的午后变得更加令人昏昏欲睡。
4、 在这样一个下雨的午后,靠窗边,点一杯咖啡,练习等待这一课,期望邂逅一个谜一样,笑靥如花的女子。
5、 午后三点的咖啡茶点,十七世纪末的《吉格舞曲》,我在古典与现代相逢的童话世界里驻足停留,只为等到你。
6、 午后的阳光从我的桌面爬过,一杯咖啡渐渐冷却,好友栏头像闪烁,窗外的路边正是深秋,银杏黄了,一地绚烂。
7、 午后的阳光,慵懒的照着,一杯咖啡在杯内摇晃,看着窗外的街景,寻找一个类似你的的背影。
8、 我们要两杯咖啡两份便当,一同浪费午后的暖阳,那些寻常景色寻常模样,只因为你而显得不太寻常。
9、 你的影子,斑驳了墙,阳光,洒满了窗,咖啡的温度刚好,配这,一日闲光。
1、法国咖啡文化
提及法国,大概很多人会想到香榭丽舍、满街的香水沁人心脾。很多人会想到香奈儿、LV等奢侈品牌,但也有一种物质会让人流连忘返。在法国有这么一句话“人们不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就是在咖啡馆。”早前人们聚集在咖啡馆是因为咖啡馆可以提供一些商业情报,便于指导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现在人们聚集在咖啡馆,是因为可以品尝上一杯上好的咖啡,在浓郁的香味中掸去工作的疲惫。巴尔扎克、雨果等浪漫主义的文豪也喜欢在咖啡的陪伴下完成他们的旷世巨作。甚至相传在海湾战争时候战士们都靠着一杯浓郁的咖啡抖擞精神。
在法国,咖啡俨然成为了一种文化,成为了人们说的生活情趣。法国咖啡主要有四种制作方法,有虹吸式的咖啡冲泡法、有滤纸式咖啡冲泡法、滤布式咖啡冲泡法还有水滴式冲泡法。法国咖啡的独特品味就在于浪漫,法国本就是一个浪漫的国度。每一次的采摘咖啡豆、初步加工、烘焙以及研磨、冲泡都讲究一个浪漫。当一杯法国咖啡递到你的面前首先应该闭眼屏息去欣赏玩味法国咖啡的浪漫气味,每一口都充满了法式浪漫。这也便是法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中国人品茶边聊天谈谈家长里短,而法国人喝咖啡在意的是情调和氛围。
2、美国咖啡文化
美国只是一个只有几百年的历史的国家,之前还是英国的殖民国家,但是在短短的几百年美国就发展成为世界一超多强中的一超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也让世界各国的人民将目光投向了美国。美国不仅仅有好莱坞,不仅仅有强大的军工厂,还有闻名全球的美式咖啡。而美国作为资本主义老大哥,自由女神代表美国向世界各国人民宣告着他们的理念是自由而平等。美式咖啡也一脉相承了美国的国家理念。
在美国强大之前,很多人都认为美国的咖啡是借鉴了英国和阿拉伯的咖啡,才有了它的味道。但是,在美国真正强大了之后,人们才真正的去用心品味美式咖啡,也才发现美式咖啡的独特味道。由于美国人的生活节奏很快,美式咖啡为了服务人们的而生活应运而生的。美式咖啡做起来很快捷,而且各个地区的人们的口味要求都大有不同。美国北方的人总比南方人的咖啡口味需求浓郁一点,东岸的人口味需求比西岸的人口味需求重一些。但是,咖啡在美国人生活中的作用并不是起到装饰或者点缀的作用,而是一种生活必需品。据说,美国人24小时随时需要咖啡。并且在路边的自动贩卖机或者是快餐店都会随时供应热咖啡,满足人们的需求。家里面也是有咖啡设备,以维持工作激情。据说加加林等月时向工作人员的鼓舞话语就是“加油吧,伙计们,热腾腾的咖啡在等着你们呢!”可见,美国人对咖啡的需求是多么强烈。
美国还靠近咖啡豆原产地巴西,有便捷的咖啡豆来源。而且美国也是作为世界上咖啡需求量第二的国家。就像我们时刻可以打开电视看到美国总统挥舞着拳头发表演讲一样,从那时候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到现在奥巴马激情奔放的就职演讲,我们都可以看得出这些演讲像美国的咖啡一样充满着随性和自由,热情而奔放。人人都可以来一杯美式咖啡,只要你需要。
3日本咖啡文化
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很善于学习别国优秀文化的国家。无论是中国的唐装、建筑还是古文字,日本人都充分借鉴了。这些都在奈良古都可见端倪。当然,日本人在借鉴了西方咖啡的同时也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调整,简单地说就是把咖啡本土化。日本人是一个任何东西都很精细的国家,在国际上他们独揽照相机技术还有一些很知名的电子产品,之所以日本的产品这么受欢迎,也是因为他们精益求精的精神。日本的咖啡文化也是这样的。
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日本的咖啡馆并不是很单一的咖啡贩卖。里面还提供了茶吧、书本、以及一些聚会场所。人们在饮用咖啡的同时还可以阅读一本书籍或者是约朋友聚会聊天等。这样的咖啡馆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地标。就像中国台湾的诚品书店,已经不单单是书店的代表,而且是当地的文化地标了。日本的咖啡有几种创新的做法,首先日本人有独特的炭烧咖啡,就是在日本人用炭火烘焙咖啡,其主要利用炭火的辐射使咖啡从里到外均匀受热,因而有效避免了咖啡组织结构遭到破坏。
日本虽然不产咖啡,但咖啡工业却不比西方国家落后多少。他们把泰国发明却没有普及的工具拿来,重新加以分析,改良之后出售。荷兰人发明的Dutch(用冷水萃取咖啡的器具)也被日本人看好。在荷兰都不多见的器具,在日本却不难买到。还有日本人发明的浓缩咖啡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4韩国咖啡文化
韩国也像日本一样并不生产咖啡豆,但是他们国家的咖啡产业已经排在了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的第三位。足以见得在韩国,咖啡文化的重要性。其实与美国、法国、日本相比、韩国咖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快捷。韩国大多是速溶咖啡,灌装的比较多。而在西方人们喜欢享受那种制作咖啡的过程而不是急于尝到咖啡的味道。但好的过程总会有好的结果,西方咖啡在意的是情怀,而韩国咖啡在意的是效果。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每天大量的工作任务充斥在身边,所以需要有咖啡的提神,有烧酒的排忧。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韩剧里面女主总是喜欢喝了烧酒哭哭啼啼的诉苦,把自己积怨已久的事情倾诉出来。
在韩国有很多快捷咖啡的连锁店,星巴克等咖啡实体店也是随处可见。但是,消费咖啡的大多是白领。中老年人还是喜欢守着泡菜过生活。韩国不仅仅有轰动的韩剧、有批量生产的美女、有发达的娱乐业甚至还有世界销量靠前的咖啡产业。
现在的确有很多国人喜欢喝咖啡,有的人甚至保持每天几杯的习惯。而每个人喜欢咖啡的原因又各有不同,大概就是以下几种:
一部分人是因为喜欢咖啡的风味。了解咖啡的人知道咖啡也是用各种各样的味调的,所谓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的人就喜欢咖啡那种浓郁的香味,这部分人喝咖啡是纯粹的享受。就像有些人喜欢喝茶,因为茶叶千变万化。而有的人就喜欢喝咖啡,因为咖啡的味道也是很丰富的。
还有一部分人喝咖啡是为了提神。我平时并没有喝咖啡的习惯,但是到年底很忙的时候也会喝一点咖啡,因为真的可以提神,里面有一些刺激神经的神。很多人之所以吃一些食物是为了让自己的神经被兴奋,就像我的同事在很忙的时候会抽烟一样。对于这部分人而言,咖啡就是一种兴奋剂。
一些年轻人之所以喝咖啡是把它当作流行饮料。不得不说,这些年咖啡在中国的营销还是很成功的。很多年轻人认为喝咖啡是一种时尚的表现,所以可能即便不是特别喜欢这种味道,也是会去尝试。特别是很多影视剧里面,男女主角见面的时候就是一起喝咖啡,让人觉得非常的浪漫。而当年轻人之间都流行喝咖啡的时候,就不存在喜欢或者不喜欢了。
有一部分人之所以喝咖啡是认为喝咖啡是高端人士的代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圈周围都是有咖啡厅的 ,一方面是因为咖啡的消费本来不便宜,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白领会为自己的仪态买单。久而久之,大家都认为喝咖啡是高端人士的习惯,甚至很多商务洽谈都直接安排在咖啡厅里。其中其实就是供需关系的展现。
而像我和我朋友之所以喝咖啡是为了减肥。黑咖啡的确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所以很多减肥人士在减肥期间也会选择喝黑咖啡。但说实话,我真的不喜欢它的味道,只是为了减肥而喝的。相当于把它当成减肥药了,当达到一定的效果以后,肯定就不会再选择它了。
所以国人之所以越来越爱喝咖啡的理由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真的喜欢咖啡,有的人是为了其他的目的而选择喝咖啡。但不管是怎样的理由,都可以看出咖啡在中国的消耗量越来越大,其实这也是大家的生活条件变好的具体表现。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才会去追求更高的需求呀。
咖啡,一种再熟悉不过但又充满神秘色彩的饮品,似一股强劲的风从西方吹进我们的世界,并且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性情。您或许痴迷于它苦涩又透着醇香的气味,或许沉醉于它浪漫又略带忧郁的寓意,或许缱绻于它欧洲小布尔乔亚式的无限风情。但您是否尝试过从它的历史中、从它的流行与流变中,去体味、捉摸它所蕴含着的西方文化?
咖啡的故乡在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南部,约在公元6世纪左右被人发现,因其具有提神清脑的作用,当地人开始咀嚼咖啡豆,用水煮咖啡喝。这种风气由埃塞俄比亚吹起,并传到阿拉伯各国,很快就成为伊斯兰教国家的代表性饮料。17世纪初,英国人桑蒂斯在当时的奥斯曼帝国(今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初识咖啡,之后,咖啡作为一种药和“东方饮料”为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所熟识和痴迷。1652年,英国伦敦出现了城中第一家咖啡馆,同时也是基督教世界的第一家咖啡馆(《咖啡馆的文化史》,马克曼·艾利斯著,孟丽、陈广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17世纪60年代行将结束之际,咖啡馆已经在英国很多城市里出现。1670年,位于北美的马萨诸塞湾殖民地城市波士顿出现了英国之外的第一家咖啡馆,1671年在巴黎、1685年在维也纳、1696年在纽约、1720年在威尼斯、1750年在罗马……无数个“第一家”接踵而至。自此,这种饮料以一种温和但又强烈的气势征服了西方世界。正是在一家家街角、路边的咖啡馆中,在一杯杯飘着香气的苦涩液体中,在一片片此起彼伏的喧杂吵闹中,产生了堪称伟大的政治思想,孕育了摧枯拉朽的近代政治变革,推进了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诞生了震烁古今的文学艺术作品,形成了西方的社会文化。
咖啡馆自产生之初便蕴藏着一种社会交往范式。它体现了人们待在一起并进行交流的意愿。在咖啡馆中,人人都是平等的,不讲究地位和出身,具体的表现就是咖啡馆“座位上的平等主义”。不管什么人,只需买一杯咖啡,就能在咖啡馆中得到一把椅子,随便坐上多长时间。人们喝咖啡的时候有平等的说话权利,各抒己见,有时甚至产生争吵。人们把咖啡馆当作发表言论、交换观点、获取新闻的场所,咖啡馆似乎起到了如同当今社会信息网络系统的作用。在咖啡的作用下,人们的头脑清醒,精神亢奋,他们尽力表达着对现行制度的不满和对理想制度的设计;他们拼命地从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学识、增长见识;他们全力在自己的大脑中搜寻创作灵感和现实素材……这样,在看似混乱的咖啡馆里,英国内战中的共和派和保守派爆发了关于共和主义的辩论,推进着英国革命进程;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交流争执,构成了各自的近代社会政治理论,催生了法国大革命。由此,咖啡馆被明确地当作近代革命的路标,在历史中默默而又不可或缺地存在着。
18世纪之后,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化的加剧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咖啡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没落,“座位上的平等主义”也逐渐被打破。咖啡馆也出现了等级分化,贵族和上层阶级们聚集在高级咖啡厅内消费娱乐。简易廉价的制作和出售咖啡的形式也得以发展,最为典型的是咖啡吧和咖啡摊。但是咖啡作为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文化功效并未减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咖啡对工业革命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温暖而又提神的咖啡是工业革命中工人们的重要安抚剂和支撑品。他们生活环境恶劣、工作时间极长、没有时间料理三餐,咖啡和面包成为果腹圣品。咖啡也从贵族的饮品从此变成劳动阶层的必备提神剂,培养出了一种工人中的共同认识。
此外,咖啡在历史上还有一群不可忽视的伟大信徒。他们为西方的文化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其传世之作可称为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这些作品之得以问世,离不开一杯杯香浓咖啡的陪伴:巴尔扎克在写下《人间喜剧》的同时,一生豪饮咖啡5万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痴迷于咖啡馆中上演的世间百态,一次次推开阿尔加萨咖啡馆夜间仍旧开着的门,用画笔记录下咖啡馆内的情景;德国音乐家巴赫以咖啡为题材的作品《第211号康塔塔》,也被称作《咖啡康塔塔》(康塔塔:大型声乐套曲体裁的一种),达到了咖啡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著名哲学家萨特即使在二战期间空袭警报长鸣、全城一片混乱的时候,仍旧每天在巴黎双偶咖啡馆坚持写作。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群人有着对真理的虔诚,有着对艺术的向往,有着对美的追求,咖啡并非其作品问世的原因,但是对他们来说却是何等的重要!
作为一种“东方饮料”,咖啡却被赋予了极大的西方意义。几百年来,这种醇香的苦涩吸引着各色各样的人们,并因此渗透于西方近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似血液一般流淌在欧洲大地,流淌过了几个世纪。如今,它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而再次回到东方世界。这就是咖啡发展史的妙处,也是咖啡文化引力之所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