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的歌词第一句是和我跳舞吧洛丽塔…

洛丽塔的歌词第一句是和我跳舞吧洛丽塔…,第1张

LOLITA 

歌手:卓亚君

作词:王筝

作曲:小柯

歌词:

歌手:

和我跳舞吧LOLITA,白色的海边的沙

爱情还是要继续吧,十七岁漫长夏

喜欢一个人LOLITA,只喜欢一天好吗

或许从没有爱上他,只是爱了童话

那个野菊花开了的窗台,窗帘卷起我的发

我把红舞鞋轻轻的丢下,不在乎了LOLITA

田野金黄了LOLITA,舞台就快搭好了

我们一样吗LOLITA,对孤单习惯了

如果我不做自己的观众,还以为在爱着他

我坐着飞机到海边找他,多疯狂啊LOLITA

喜欢一个人LOLITA,只喜欢一天好吗

爱情还是要继续吧,十七岁漫长夏

那个野菊花开了的窗台,窗帘卷起我的发

我把红舞鞋轻轻的丢下,不在乎了LOLITA

如果我不做自己的观众,还以为在爱着他

我坐着飞机到海边找他,多疯狂啊LOLITA

都会忘记吧LOLITA,来不及带走的花

努力开放了一整夏,十七岁海边他

爱情还是要继续吧,十七岁漫长夏

扩展资料:

2006年,创盟音乐新人卓亚君初试啼声,由音乐人小柯和创作才女王筝联手打造一首唱尽少女心声的落寞心曲——《lolita》。

知名音乐人小柯为歌坛新人卓亚君不遗余力,亲自挎刀完成整首歌的旋律与编曲,特有的忧伤浪漫的“柯式风格”十分贴合卓亚君的声线;创作才女王筝写下的情节感十足的歌词更是为歌曲锦上添花,每一句都编制出一个委婉动听的音乐画面,尽展十七岁少女的浪漫与梦想、绝望与疯狂。 

在大学里靠教授法文为生的亨勃特年过中年,自从年幼时的初恋女孩死去后,心中总藏着一个温柔而猥亵的梦魇。那些十几岁的青春少女们对他有着不可抗拒魔法般的吸引力。他包藏着这个隐秘的欲望,只是用颤抖的灵魂呼唤着那些肤浅狂燥的精灵们。

因工作之需,亨博特寻找住房,因此结识了寡妇夏洛特及其妖精一般的女儿洛丽塔。他疯狂地爱上了夏洛特年仅14岁的女儿——洛丽塔。而与此同时,夏洛特也看中了亨勃特,一心要为自己洛丽塔找个靠山。

为了能够继续跟心中的精灵——洛丽塔生活在一起,亨勃特违心地娶了夏洛特为妻。但最终夏洛特还是发现了亨勃特对自己女儿的迷恋。激愤的夏洛特冲出家门,却遇车祸身亡。

亨勃特于是带着洛丽塔开始了一段美国高速公路上到处逃窜的**爱情,旅途中,他感到她爱上了别人,可是他无从寻觅一点点的踪迹,他只有对她讨好,换来的是洛丽塔唯一的一次心里的释放:你杀了我妈妈,你连我也一起杀掉了。

三年过去,一日亨伯特收到洛丽塔的来信,信上说她已经结婚,并怀孕了,需要继父的金钱援助。亨伯特给了她400美元现金和3600美元的支票还有把屋子卖了买家先付的10000美元跟房子的契约。

他要求洛丽塔说出当时拐走她的人,洛丽塔告诉他那人正是奎迪 (其为学校演出的剧作家),并告诉他,她和奎迪出走后,因为拒绝了奎迪要她和其他男孩子拍摄色情影片的要求,而被奎迪赶了出来。

亨伯特请求洛丽塔离开她的丈夫和他走,但是她拒绝了这个要求,亨伯特伤心欲绝。他追踪并枪杀了奎迪。最终, 亨伯特因血栓病死于狱中,而17岁的洛丽塔则因难产死于1950年圣诞。 

扩展资料

《洛丽塔》人物简介

1、洛丽塔

一个生于美国、长于美国的“时尚”女孩,她父亲去世早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具有很叛逆的性格,母女关系一直不好。她是女同性恋者,塔尔博特教会了她手*,因为好奇她与查利·霍姆斯发生了性关系。

洛丽塔的性格和行为是众多美国小女孩的缩影,尤其是在亨伯特带着她环美旅行中,她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在性方面还是其他方面。

2、亨伯特

患有恋童癖,是一个精神分裂者,对九至十四岁的性感少女具有无法克制的欲望。对安娜贝尔的永恒记忆使得亨伯特长期处于对性感少女畸形追求的梦幻中,洛丽塔的出现,使这一畸形追求找到了承载的实体。

亨伯特对昔日恋人的投射——性感少女的苦苦追寻与痴狂迷恋及其最终的受挫,导致他精神分裂,流亡一直存在他的潜意识当中。

小说《洛丽塔》 ·出版时代 1955年,9月15日 ·作品简介 在读者、书评家、小说界中,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无疑是一部备受争议的小说。2005年9月是《洛丽塔》出版五十周年,各国最有影响的文学出版机构,如美国的兰登书屋,英国的企鹅出版社,法国的伽理玛出版社,都相继推出了这本富有争议的名著的纪念收藏版。上海译文出版社经过多年努力,终于赢得独家中文授权,第一次在中国推出没有任何删节的完整译本。 ·故事梗概 “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故事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未成年少女洛丽塔之间的奸情。在大学里靠教授法文为生的亨勃特年过中年,自从年幼时的初恋女孩死去后,心中总藏着一个温柔而猥亵的梦魇。那些十几岁的青春少女们对他有着不可抗拒魔法般的吸引力。他包藏着这个隐秘的欲望,只是用颤抖的灵魂呼唤着那些肤浅狂燥的精灵们。 一次偶然的机缘下,他成为了夏洛特(洛丽塔的妈妈)的房客。他疯狂地爱上了夏洛特年仅14岁的女儿——洛丽塔。而与此同时,夏洛特也看中了亨勃特,一心要为自己洛丽塔找个靠山。为了能够继续跟心中的精灵——洛丽塔生活在一起,亨勃特违心地娶了夏洛特为妻。但最终夏洛特还是发现了亨勃特对自己女儿的迷恋。激愤的夏洛特冲出家门,却遇车祸身亡。亨勃特于是带着洛丽塔开始了一段美国高速公路上到处逃窜的**爱情……直到狂燥的洛丽塔开始厌倦最终离开了他。失去了生命中的精灵的亨勃特在绝望与悲哀中杀死了当初拐走洛丽塔的男人——克拉尔·昆宁。 作者:纳博科夫被世界文学评论界定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散文体大师。这位1917年革命时流亡欧洲的俄裔贵族子弟,曾靠教英文,教打网球为生,同时写俄文小说,30年代末到了美国,在各名牌大学轮番教文学,暑假时到各地扑蝴蝶,做成标本放进实验室。除了研究蝴蝶翅膀斑点的嗜好,他还翻译普希金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用直译法,注解多于翻译加原著的分量。为了生存,他改用英文写小说,以康奈尔教书经验写的小说《微暗的火》,一位教授一边研究着一位风格隐晦的作家,一边在学院文人堆里勾心斗角。小说大注解套小注解,冷幽默,也够艰深。就是这样一位高度优雅的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兼翻译家的纳博科夫,写了他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和未成年的少女洛丽塔之间的一段“感情”,由此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禁书:1954年,《洛丽塔》完稿后,“对几个上了年纪阅读能力差的人来说,是一部令人憎恶的小说”,于是先后遭到四家神经紧张的美国出版社的拒绝。此书在美国尽人皆知,是把它当做一本“黄书”来读的。从1955到1982年间,此书先后在英国、阿根廷、南非等国家遭禁。 1955年9月,历经挫折之后,《洛丽塔》终于在巴黎得到奥林匹亚出版社认可,并获得出版。在宽容的法国出版后,屡屡被批评是一部非道德甚至反美的小说,也是由于这部小说一眼看去必定会产生的这种理解(即使在九十年代,情况也是如此。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在因特网上键入主题词“洛丽塔”,所搜出的全部网页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涉及到性和色情)。 争议:关于小说,争议的焦点自然是有关艺术的社会责任问题。《纽约时报》的一篇书评称:“《洛丽塔》无疑已是图书世界的一桩新闻……”《洛丽塔》争议的关键和最令人难解的是,纳博科夫对道德问题显得很没兴趣。许多人的阅读动机可能确实出于要看一看《洛丽塔》到底有多“不道德”,好奇的读者总是由它联想到因为色情描写而引起世界性争议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尤利西斯》。一位论者自觉找到了被这种含混性掩埋了的真义,称《洛丽塔》是“衰老的欧洲诱奸年少的美国”的象征,但另一位论者却发现:《洛丽塔》是“年少的美国诱奸衰老的欧洲”的寓言。 面对不同的议论,纳博科夫本人的回答非常明确:“在现代,‘色情’这个术语意指品质二流、商业化以及某些严格的叙述规则,那也是千真万确的。因此,在色情小说里,必须有一个个性描写场面。此外,书中描写性的场面还必须遵循一条渐渐进入高潮的路线,不断要有新变化、新结合、新的性内容,而且参与人数不断增加(萨德那里有一次花匠也被叫来了)。因此,在书的结尾,必须比头几章充斥更多的性内容。”纳博科夫也说:“《洛丽塔》根本不是色情小说。” 洛丽与洛丽塔 萝莉塔在日本的演变: 由一开始的LOLI是LOLITA的简称,指代可爱、吸引人的幼女(多指7~14岁),源于小说《洛丽塔》到后来文化的延伸,lolita=形容词,代表萝莉状、可爱的幼女,loli = 幼女,多用在**以及日本GALGAME文化中。 最近,因为日本和英美的**文化的影响,使萝莉风格的服装大行其道,LOLITA演变成代表了一种服侍风格,尤其是在日本,LOLITA成为了代表性强的服装品牌,并被越来越多少女推崇,从而渐渐取代了LOLITA指形容词,代表萝莉状、可爱的幼女的地位。 服装风格洛丽塔 我们最早听到的洛丽塔,是一本小说的名字和一位12岁少女的名字。如果仅从对小说的理解,可以将其单纯地理解为早熟的性感少女以及她和恋童癖的联系,而且有接触西方文化的人会发现,西方人说的“洛丽塔”女孩是那些穿着超短裙,化着成熟妆容但又留着少女刘海的女生,简单来说就是“少女强穿女郎装”的情况。 但是当“洛丽塔”流传到了日本,日本人就将其当成天真可爱少女的代名词,统一将14岁以下的女孩称为“洛丽塔代”,而且态度变成“女郎强穿少女装”,即成熟女人对青涩女孩的向往。 而几乎所有东方型的“洛丽塔”,都以**《下妻物语》里的宫廷娃娃时装作为标准来打扮自己。港版“洛丽塔”由此而来,而惯于向香港取经的粤版洛丽塔也一样。但不同的是,粤版洛丽塔玩家年龄集中在13-25岁,而且大部分人不超过20岁,十七八岁的这类玩家,她们并不存在要拼命装嫩的需要,更多时候她们追求的是一种崭新的衣着态度,和寻求有别一般的生活方式。 洛丽塔风格 在Old school朋克,Hip&Hop,Guru等一波波穿着风格在过去的十年中轮流主导了从东京到纽约的街头风尚后,另一种完全与棒球,滑板,水手服,牛仔,超短裙等“现代时装元素”毫不相关的服饰风格兴起了,它使原宿到布朗克斯区的街头仿佛落入了一场永不落幕的万圣节狂欢: 14至18岁的高校女生穿着华丽的丝绒长裙,或起褶篷裙缀满蕾丝花边的紧身胸衣从她们系满绸带和纽扣的灯笼袖上衣中绽放出来,并罩以宽大的斗篷和高筒长靴。与这些格林童话式的装束相搭配的是浓重的泪滴式黑色眼影与苍白的歌舞式粉底。 没有Lolita情结的女人就像是过于成熟的水果,失去了青涩带来的回味。现实而安全,但谁还稀罕这些?于是,那些缀满白色的黑色的花边裙子,胸前的绑带把我们带回到逝去的懵懂岁月,那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装嫩,而是对于自己的最好奖励,允许自己生活在非现实的世界中,鼓励自己犯那些小小的错误,甚至有那么一点残忍和邪恶。 时尚界自然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可以大做文章的由头,女人要的无非是虚荣,美貌,年轻,如今又加上了肆无忌惮的华丽。在这个洛丽塔般“小妖精”横行的年代,John Galliano在Dior05秋冬秀场上摒弃了以往多变眩晕的风格,用华丽和不同季节服装的混搭,制造出早熟的摩登小女郎风格,硕大的太阳眼镜,女人味十足的皮草搭配芥末黄的百褶裙和吊带上衣,性感清纯一个都不能少。时尚精英们纷纷向懵懂和叛逆致敬,他们和普通大众一起进入一场拒绝长大的游戏中。年轻且性感的装扮,并不难做到,因此近年来,蕾丝花边和蝴蝶结曾风靡一时,且风头不减。法国设计师Josiane Pividal和Joseph甚至为自己的服装品牌起名为Lolita Lempicka美国小说家Nabokov的名著改编**《Lolita》和画家Tamara de Lempicka的姓两者之结合),其灵感多来源于40年代的服装风格,在巧妙的整体风格中以略带嬉戏的态度平衡摩登和古典两种感觉。充满了女性化的色调,浪漫而独特。在今年春夏,他们用嫩黄或嫩蓝的色调搭配柔软而轻薄的面料,青春洋溢。 连一贯成熟优雅的Chanel也在05春夏的Haute Couture(高级成衣)中,穿插许多可爱细腻的小细节,蓬蓬裙,草帽和硕大的蝴蝶结。Jean paul Gaultier则将街头洛丽塔的风格带入其秀场中,印花连衣裙配以带着花边的遮阳伞。同样的设计,在John Galliano为Dior设计的白色裙装上也能找到。日本设计师品牌KENZO在屡次换人之后,亦有杰出表现用浓浓的怀旧感诠释少女风范,一套以粉色基调为主的碎花裙装,配以宽沿帽,荷叶边的裙摆摇曳生姿。

麻烦采纳,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801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