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近几年好听到绝的英文歌!

求近几年好听到绝的英文歌!,第1张

可以去听听Declan John Galbraith的歌每一首都很好听

Declan(2002年9月发行) 

  01Danny Boy 

  02Carrickfergus 

  03Imagine 

  04I'll Be There 

  05It All Begins With Love 

  06Your Friend 

  07Love Can Build A Bridge 

  08Mama Said 

  09Till The Day We Meet Again 

  10Amazing Grace 

  11Circles In The Sand 

  12Angles 

  13Tell Me Why 

  14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Tell Me Why单曲(2002年12月发行) 

  01Tell Me Why 

  02I'll Be There 

  03Auld Lang Syne

  Thank You(2006年12月发行) 

  01 An Angel 

  02 Love Of My Life 

  03 Nights In White Satin 

  04 Tears In Heaven 

  05 Bright Eyes 

  06 House Of The Rising Sun 

  07 Saved By The Bell 

  08 David`s Song (Who`ll Come With Me) 

  09 All Out Of Love 

  10 How Could An Angel Break My Heart 

  11 Vincent (Starry, Starry Night) 

  12 Only One Woman 

  13 The Last Unicorn 

  14 Sailing 

  15 Where Did Our Love Go

  Thank You(Special Edition)

  01 An Angel 

  02 Love Of My Life 

  03 Nights In White Satin 

  04 Tears In Heaven 

  05 Bright Eyes 

  06 House Of The Rising Sun 

  07 Saved By The Bell 

  08 David`s Song (Who`ll Come With Me) 

  09 All Out Of Love 

  10 How Could An Angel Break My Heart 

  11 Vincent (Starry, Starry Night) 

  12 Only One Woman 

  13 The Last Unicorn 

  14 Sailing 

  15 Where Did Our Love Go

  16The World(Unreleased Bonus Track)

  Love of My Life单曲(2007年3月发行) 

  01 Love of My Life 

  02 An Angel 

  03 My Girl 

  Ego You单曲(2007年11月发行) 

  01 Ego You 

  02 Moody Blues 

  03 Everything's Gonna Be Alright 

  04 More Than I Can Say (Unreleased)

  You And Me(2007年11月发行) 

  01 You And Me 

  02 Leavin' Today 

  03 Ego You 

  04 I Think I Love You 

  05 I Do Love You 

  06 Nothing Else Matters 

  07 Missing You 

  08 Everybody Tells Me 

  09 Moody Blues 

  10 Sister Golden Hair 

  11 Maybe 

  12 Everything's Gonna Be Alright 

  13 Ruby Tuesday 

  14 I'd Love You To Want Me 

  15 The Living Years 

  16 I'm Cryin' For You 

  17 Guardian Angel (Christmas Bonus Track) 

  然后还有未发行曲目: 

  01 Ben(Demo) 

  02 Rianbow Man(Concert) 

  03 You'll Never Walk Alone(Concert) 

  04 One Day at a Time(Concert0 

  05 Field's of Athenry(Concert) 

  06 For A Better Tomorrow(Young Voices)

在美国的热门音乐史上,曾经有好几位以嘹亮的歌喉崛起、让人印象深刻的少年歌手,例如70年代的Michael Jackson (麦可杰克森)、Donny Osmond (唐尼奥斯蒙),还有在2000年改写「吉尼斯世界记录」、成为史上最年轻冠军歌手的Billy Gilman 。其实,在欧洲方面,也陆续出出现好几位同样杰出的少年歌手,其中又以60年代的Heintje和80年代的Aled Jones最具有代表性。事实上,2002年,就在Billy Gilman风靡全球的时候,英国也出现了另外一位堪称歌唱奇才的少年Declan Galbraith,以下简称DEC),而且他比Billy Gilman更年轻,当时才十岁,不但以他的首张专辑「Declan」轰动欧洲,他缔造了另外一项「吉尼斯世界记录」:当他在贝尔法斯特巡回演唱的时候,主办单位透过电话与网络的连线,让超过八万名儿童,在英国与爱尔兰的每一个角落,陪伴着他一起演唱,成了有史以来全世界规模最庞大的合唱。

  被英国媒体推崇为「终生难得一见的歌唱奇才」的DEC,1991年的十二月十九日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的一个小村庄,不过父母都来自爱尔兰。他从小跟着在小酒馆表演爱尔兰传统音乐的祖父,很早就显露出惊人的天赋,才两岁左右,就开始喜欢唱歌了,而且唱得有模有样的。八岁那年,他开始参加当地一些才艺竞赛,在短短十四个月的期间内,拿下了十六个冠军,也引起了唱片界高度的兴趣,没有多久,就得到了唱片合约。他所参与录制的第一张唱片,是一张圣诞歌曲的合辑,其中收录了包括猫王、Elton John和Westlife (西城男孩)等超级巨星的名曲,而他所翻唱的卡通「雪人」(Snowman)主题曲「Walking in the Air」,丝毫不比那些「老前辈」们的差,引起了广大的关注,获得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上遍几乎所有电视与电台的节目,成了英国与爱尔兰家喻户晓的名人。当节目主持人问起他平日喜欢些什么的时候,他的回答几乎让人跌破眼镜,因为,除了足球、游泳和电动游戏之外,他所喜爱的音乐,竟然包括了「齐柏林飞船」(Led Zeppelin)和「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而这也就难怪,年纪小小的他,演唱的风格跟曲目都宽广得超越他的年龄了。

  为了争取DEC的合约,唱片公司不惜开出一百万英镑的承诺,使得他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负责养活一家四口。原本担任工人的父亲,特别辞去工作,专职陪伴他四处表演。他曾经在英国女王的庆典音乐会上,跟圣保罗教堂唱诗班一起演唱「Amazing Grace」,而应邀参加艾尔顿前的演唱会,在两百多名观众面前表演,更是他难以忘怀的经验。虽然年方十岁,他对未来已经有了很多的期许,不想老是唱别人的歌,很希望能够拥属于自己的作品。他的杰出表现,赢得曾经谱写「The Last Waltz」等许多经典的名家Barry Mason (贝瑞梅森)赏识,不但担任他的制作人、为他编曲,更亲自为他谱写新歌。2002年十月二十九日,DEC的首张专辑「Declan」发表,立刻造成轰动,除了英国和爱尔兰,包括德国在内,许多欧洲国家也纷纷邀请他前去演唱。他展现了高度的技巧,在专辑中,他甚至以无伴奏清唱的方式,“率领”一支庞大的成年人合唱团,演唱了福音歌曲「Amazing Grace」,令人感动。

  在这张专辑中,DEC总共演唱了十四首歌曲,除了原创的作品,还包括翻唱的流行经典,以及传统的民间歌谣,当然,他都带来了清新的诠释。专辑开始,他首先唱出脍炙人口的爱尔兰名曲「Danny Boy」和「Carrickfergus」,稚嫩而嘹亮的歌声,非常的讨人喜欢,也让我们明白,他是个爱尔兰的孩子。接着,他唱出John Lennon的不朽经典「Imagine」,把那份祈求世界和平的心愿,表现得令人动容。这也让我们想起,比他稍早出道的Billy,也有着同样的特质。他们都以有如天使一般纯净的歌声,唱出了孩子们对于美好世界的柔性诉求,比起一些动不动走上街头、口出恶言的青少年,真的是可爱得太多了。而当我们听着DEC的歌声,我们会情不自禁的想起三十多年前的麦可杰克森,果然,他紧接着就带来了麦可杰克森当年赢得无数热爱的经典「I'll Be There」,令人无法抗拒。

  假如我们仔细留意从过去到现在、曾经获得大众喜爱的少年歌手们,我们就会发现,除了「世界和平」,「友情」与「爱心」也是他们共通的主题。在DEC的这张专辑中,也有这相同的诉求。原创的作品「It All Begins With Love」和「Your Friend」透过比较流行的编曲风格,呼应着这样的主题,前者比较柔美,后者则有着比较明快的节奏,带来了相当舒服的变化。接着,他唱出「贾德氏」 (The Judds)母女解散之前最后一张专辑的名曲「Love Can Build a Bridge」,这首由乡村创作歌手Paul Overstreet和「贾德氏」的母亲Naomi Judd联手谱写的作品,生动的告诉我们,爱心可以搭建起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跟着出现的「Mama Said」和「Till the Day We Meet Again」,都是原创的作品,也可以说是比较贴近「儿童」的歌曲,透过DEC的演唱,有着恰如其份的表现。在清唱的「Amazing Grace」之后,他带来了「Circles in the Sand」,在流行风味浓重的编曲之下,也相当悦耳。接着,我们听到Robbie Williams跟他昔日的创作搭档Guy Chambers共同谱写的名曲「Angels」,虽然歌词的内容有点「超龄」,DEC却以嘹亮而宽阔的音域,为这首歌带来另外一种不同的感受。据说,就连Simon Cowell听过他的歌唱,也不禁同意,这个小家伙潜力十足,假以时日,必定能够成为超级大明星,而从他现在的成绩来看,他推断是完全正确的。

  专辑接近尾声的时候,DEC唱出了另外一首主打的原创作品「Tell Me Why」,在一支大型合唱团的搭配之下,对世间许多的现象提出了致意:为什么大家可以对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们视而不见?他要怎么做,才能够变成一个男子汉? 是不是必须通过争强狠斗,才能够证明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难道他的生命必须浪费在一个充满战争的世界吗?有谁可以告诉他,为什么?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内容,对于一个十岁的小男孩来说,确实又是比较「超龄」的,但我们也无法否认,他的演唱技巧,确实是无懈可击,让我们听过之后,不得不深思与反省。最后,他以重新谱曲的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当作结束,让人回味无穷。 

  Ⅱ、《THANK YOU》专辑简介:

  少年歌手高亢而嘹亮的清纯歌声,总是能够吸引不少厌倦于一般流行歌曲的爱好者。2002年,来自英国的十岁小男孩Declan Galbraith(以下简称DEC)以他的首张专辑「Declan」轰动欧洲,被英国媒体推崇为「终生难得一见的歌唱奇才」,据说就连「流行偶像」 (Pop Idol)系列的名人Simon Cowell听过他的歌唱,也不禁同意,这个小家伙潜力十足,假以时日,必定能够成为超级大明星。以他受欢迎的程度,照理说唱片公司应该会趁热打铁,趁着他还没有变声,赶快继续推出他更多的专辑,不过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虽然他在这几年来仍然不断的在欧洲各国公开演唱,他的新专辑却迟迟不见有什么动静,直到相隔整整四年之久,才发行第二张专辑「Thank You」,而且是由另外一家唱片公司发行,更选在德国推出,让其他地区的歌迷们几乎是望眼欲穿。而尽管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看见那家德国公司进一步的动作,至少这张新专辑已经在德国获得良好的反应,打进了德国专辑排行的前五名。

  在年满十五岁前夕发行第二张专辑的DEC,有着标准的居尔特血统,父亲来自苏格兰,母亲则来自爱尔兰。由于外公是一支爱尔兰传统民俗乐队的成员,他从小跟着外公,不但爱上了音乐,也显示出惊人的天赋。在他的家乡,人们每年一度会举行一项为期两天的「狄更斯庆典」活动,所有人都穿着维多利亚时代的服装,用各种方式向大文豪狄更斯致敬。DEC七岁那年,自己坚持要参加节庆的表演,而当他打扮成小小扫烟囱工人的模样开始歌唱之后,所有的人都为他喝彩。不久,他更开始参加各种才艺竞赛,在短短十四个月的期间内,拿下了十六个冠军,也引起唱片界高度的兴趣,没有多久,就得到了唱片合约。他所参与录制的第一张唱片,是一张圣诞歌曲的合辑,其中收录了包括猫王、艾尔顿强(Elton John)和「西城男孩」(Westlife)等超级巨星的名曲,而他所翻唱的卡通「雪人」(Snowman)主题曲「Walking in the Air」,丝毫不让那些「老前辈」们专美于前,引起了广大的瞩目,获得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上遍几乎所有电视与电台的节目,成了英国与爱尔兰家喻户晓的名人。为了争取DEC的合约,唱片公司不惜开出一百万英镑的承诺,使得他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负责养活一家四口。原本担任工人的父亲,特别辞去工作,专职陪伴他四处表演,也借此给予适当的报道,让他不会在名利之中迷失。

  熟悉英美两国文化背景的人或许曾经留意到,这两个国家的音乐界,对于处理少年歌手的态度,有着相当大的不同。基本上,英国人倾向于发挥那些少年的清纯特质,安排他们演唱的曲目,在风格上也显得比较典雅,而美国方面则似乎商业得多,让一些少年歌手跟一般「世俗」的流行音乐比较靠拢一些。从DEC的第一张专辑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综合了英美两国的路线,有传统民谣和一些比较贴近「儿童」的曲目,但同时也包括了不少翻唱的流行名曲,而从他所挑选、声称自己最喜爱的流行经典来看,他显然非常偏爱一些「超龄」的内容,因为那些歌曲的意境,不论是对于爱情的探讨、或者是对于生命的观感,都应该是由年纪至少比较成熟一点的人来演唱才对的。但尽管如此,他对对于这一类歌曲的诠释,仍然相当不错,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跟当代其他备受瞩目的少年歌手比起来,可说非常的不同,因此,当原先的唱片公司没有进一步动作的时候,一位媒体大亨就决定将他网罗,当作新成立的唱片品牌「Starwatch」进军市场的法宝,并且选择在德国第一个推出。

  许多男性的青少年,都会从十四、五岁的时候开始进入尴尬的变声期。DEC在开始录制这张专辑的时候才十四岁,得天独厚的还没有开始变声,仍然维持着原有的嘹亮高音。当然,历经了前后这几年在演艺圈的打滚,我们仍然会发现,他的演唱技巧与风格,跟四年前又不太一样了,「流行」的感觉更为浓厚。而在曲目的挑选上,也延续着上一次的模式。专辑开头,我们首先听到崛起与70年代,在欧洲各国尤其特别受欢迎的家族团体「凯利家庭」(The Kelly Family)合唱团脍炙人口的「An Angel」。这是一首动人的作品,非常符合清纯的少年歌手,而DEC的表现也的确很好。接着,「超龄」的歌曲开始出现,他先后唱出「皇后」(Queen) 合唱团的「Love of My Life」、Moody Blues乐团的「Nights in White Satin」等经典,当他以还很稚嫩、带着颤音的歌喉唱出这些歌曲的时候,也许一些观念比较保守的人就要有点不以为然了。还好,他的表现中规中矩。然后我们听到艾力克莱普顿(Eric Clapton)悼念爱儿的经典「Tears in Heaven」,他们采用了崭新的编曲,吉他和和声的部分尤其动人,令人激赏。

  一连三首比较流行的曲目之后,DEC改变口味,挑选了许多位 少年美声歌手都几乎不会放过的「Bright Eyes」,这是1978年一部英国卡通「Watership Down」里面的插曲,虽然卡通的内容不是很适合儿童,这首歌倒是老少皆宜的。接着,DEC再度「超龄」,演唱了民歌经典「House of the Rising Sun」,歌曲的内容描述一个浪子在纽澳良一家风月场所断送美好前途的感叹,幸好制作人很讨巧的把歌词稍加修改,变成一个少年叙述自己父亲的遭遇,把令人争议的程度降低,而DEC的表现也显示出他多年以来喜爱经典老摇滚,确实让他吸收了不少演唱的技巧。「Saved by the Bell」是「比吉斯」(Bee Gees)早年的经典,DEC对于「比吉斯」显然相当偏爱,因为他在后面又挑选了另外一首他们早年谱写的「Only One Woman」,当然,内容是否符合他的年龄,又是见仁见智了。同样受到DEC偏爱的,则是「凯利家庭」合唱团。这支当年由一对夫妻率领这十多位儿女组成的团体,向来都是走老少皆宜的歌路,DEC也翻唱了他们的成名曲,又名「Who'll Come with Me」的「David's Song」。由于同样有着居尔特民族的背景,他的演唱也是相当讨好的。

  才刚刚「清纯」了一下,DEC马上又再度超龄,翻唱了Air Supply的招牌情歌「All Out of Love」,我们不禁要好奇的猜想,有一天他长大了,真的有了失恋的经验,重新诠释这样的歌曲,会不会有什么不同呢?接着,他带来了R&B女歌手Toni Braxton与「娃娃脸」(Babyface)携手合作的「How Could an Angel Break My Heart」,尽管他的歌声仍然充满着稚气,还是可圈可点的。当然,如果一定要挑毛病,那就是他在演唱的时候有点「性别错乱」,为了配合他身为「男性」的身份,他把歌词中的第三人称予以修改,但或许是因为他习惯Toni Braxton的原唱,经常忘记应该修正的部分,变成从女性的角度来叙述,稍微有那么一点可惜,不过还算是瑕不掩瑜的,甚至可说是这张专辑最佳的演出之一。

  这张专辑总共收录了十五首歌曲,其余曲目还包括Don McLean向梵高致意的经典「Vincent」、90年代**「最后的独角兽」(The Last Unicorn)主题曲,曾经由「亚美利加」(America)二重唱唱出的「The Last Unicorn」,以及洛史都华(Rod Stewart)早年的抒情经典「Sailing」等等,最后以「Diana Ross & the Supremes」曾经轰动歌坛的「Where Did Our Love Go」当作结束。整体来说,还算是相当悦耳动听的。只是,DEC目前已经年满十五岁,变声的尴尬应该随即就要开始,但我们相信,DEC在变声之后同样也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让我们期待吧!

  Ⅲ、DECLAN个人简介:

  Declan Galbraith,4岁开始展露歌唱天赋;8岁那年,他开始参加一些音乐比赛,并在14个月中曾经获得16个大奖。他获得了词作家Barry Mason(写过Last Waltz-最后的华尔兹的作者)的欣赏,从此一发不可收。2001年录制了「Walking In The Air」,而那时候他才9岁。据传好几家唱片公司争相与他签约,最后EMI(百代)以超过百万英镑之巨,签了他3年,并承诺发行3张唱片。

  大家都相信这个小男孩的音乐天赋和对爱尔兰传统音乐的理解及热爱,来自他的祖父Ben。才6个星期左右,就是Ben照顾他了。Ben常常在酒吧演奏六孔笛和 爱尔兰鼓,并常常带上他。Declan从小就耳濡目染;祖父96年去世,可是Declan忘不了他,他的第一张专辑《Declan》就是献给他祖父的。

  Declan的声音,清亮脱俗,演唱歌曲的范畴也是极广。从流行的Angels之类到Carrickfergus这样传统的爱尔兰歌曲,他都把握得不错。而这个小小童星的心愿却是有一天能够不再翻唱别人的歌曲,能有几首属于“Declan Galbraith”的歌。

  除了天使般的声音,Declan小小年纪,已经表现星探们热衷的所谓“明星气质”--一头松软的深色头发,浓密的睫毛,明亮清澈的蓝眼睛,充满童真颇富感染 力的笑容,还有满满的自信。更重要的是,他从不怯场,每次上台都异常兴奋;应该说,也有过一次紧张,那是在圣保罗大教堂女王特赦的演出上。为Robbie Williams和Phil Collins制作MTV的John Carver十分有信心的说,“Declan注定要成为一个超级巨星的,不仅是因为他超群的声音,更重要的是他极好的个性,他非常聪明。”

  除了他的音乐天赋,以及身后的百万合同,Declan和12岁的其它小男孩没有什么分别。喜欢足球,电脑游戏和游泳,房间里贴满海报,足球,Robbie Williams,Westlife,还有哈里波特。他也曾为签名不够快而苦恼,直到听从父亲的建议,用“Dec”签名才算解决;他也会在采访中忍不住想要从凳子上逃走,当然会事先礼貌的问“我可以很快去踢球吗?”还有一次Declan在接受访问时说自己曾经梦到AltonJohnson邀请他去参加 Alton的音乐会,主持人问他如果成真他是否会接受邀请。Declan说:“应该会,不然他可能会哭,那样我最终还不是要说‘别惊慌,我会去的’。” 

  Declan一边上学一边参与专辑的推广。他有专门的家教,确保他不会因为缺课而影响学业;他有专门的造型设计师,帮他打点Armani的定购,带他去Toni and Guy\'s做头发,也有专门的声乐导师和专属经纪人,有自己专门的歌迷网……这对于一个床头还摆着恐龙惦记着遥控车的小男孩,似乎的确有些兴师动众了。因此,他没有太多的朋友,除了堂兄Joe。。

  英国媒体对于过早享有声名的儿童,通常不是太客气的。当2002年Declan发行第一张专辑的时候,就有媒体预言在他16岁之前,不会吸毒就会酗酒,而父母多半等不到那时候就已经离婚了。Declan的父母,颇有信心的表示他们不会做急进的父母,他们只需要支持Declan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当然,他们也 表示了自己的担心,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就已经获得了经济上的保障,而不必像普通人那样为分期付款担心,的确不是太好的事。

  事实上, Declan已经是这个4口之家(父母和7岁的妹妹)唯一的经济来源。妈妈自小孩出生后就离职了,做电工的爸爸也已经辞工全程陪同Declan。对于很多 成人歌星也羡慕的百万合同,Declan说,“其实我拿不到这么多,100万是公司承诺投入在我身上的全部资金。不过我不在意,我只是喜欢唱歌而已。”在一段自白中,Declan也说道,他最希望的是能够照顾好家人,父母再也不用去工作;如果他有了钱,会给爸爸买一辆新车;如果还有剩余,就给自己买些足球 球星卡;如果还有多,就存进银行。很可爱很单纯的小孩。

  DEC已经发行新专辑,新唱片公司华纳特意请到德国的制作人,所有制作都将在德国完成。这对DEC是个不小的考验,但在最近一次接受电视访问时,14岁的他说:“NO,我们应该要做的是如何找到应对的方法,而不是自怨自艾!”

  经过四年忙碌的表演之后,DEC总算要为他的歌迷带来新专辑了,他从EMI转签美国一知名的娱乐公司Saban娱乐后不久,现已推出自己的第二张专辑《Thank you》,而这回的制作阵容更强大。

  《爱的回答》翻唱自手茑葵的《Therru之歌》,原曲是宫崎骏2006的动画《地海传奇》里的一首歌,仅以简单的钢琴伴奏、接近清唱却直击人心。手茑葵空灵且静谧的声音给人以莫大的感动。因此当辛晓琪清唱出熟悉的旋律时,还是有些意外的。

  演绎方面,辛晓琪的唱腔跟原曲还是有很大改变的,个人不是很喜欢那比原唱要嘈杂很多的声音,另外某些句子第一个字过于明显的气声,显得刻意,破坏歌曲应该有的自然感觉。

  编曲方面不同于原曲的钢琴独挑大梁,采用了轻弦乐,效果却不如原曲纯粹。不过歌词写得还不错,和曲子配合得还好,唯一不喜欢的是歌名,“爱的回答”四字意境全无。

  歌词如下

  云躲在天空中哭了多少天

  旅途究竟有多远

  谁又看的见

  他可还记得那今夜的我

  雨打在黑暗中孤零零的花

  无声它长大等着谁爱它

  也许以前那个我也是那样吧

  我走过春风焦虑的等爱的回答

  太多的已在心中说话

  我忘了风吹雨打再也不害怕

  也曾偶尔梦见那越过你的家

  让眼泪掉在风中变成一方心

  雨露上为我寂寞遗忘了的心

  怕多年之后我走到那里

  雨打着埋着心中最后那朵花

  躲在心中那个我在给跟讲话

  还有谁忘记了半路上的我

  我走过春风焦虑的等爱的回答

  太多的已在心中说话

  我忘了风吹雨打再也不害怕

  也曾偶尔梦见那越过你的家

  歌曲名:爱的回答

  演唱:辛晓琪

  www51lrccom☆血色浪漫 制

  让眼泪掉在风中变成一方心

  雨露上为我寂寞遗忘了的心

  怕多年之后我走到那里

  雨打着埋着心中最后那朵花

  躲在心中那个我在给跟讲话

  还有谁忘记了半路上的我

  我走过春风焦虑的等爱的回答

  太多的已在心中说话

  我忘了风吹雨打再也不害怕

  也曾偶尔梦见那越过你的家

  Over

1、《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著名蒙古族歌唱家、新一代草原歌王齐峰的原唱歌曲,由杨艳蕾作词,斯琴朝克图作曲。齐峰演唱并拍摄的该歌曲的MV,曾于2001年12月26日,荣获“第六届康佳杯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银奖,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选定为旅游形象宣传片,之后该歌曲被收录在2003年10月发行的齐峰个人音乐专辑《我和草原有个约定》中。

2、《草原之夜》

诞生于1959年,是八一**制片厂拍摄**纪录片《绿色的原野》中的插曲,田歌谱曲、张加毅填词。这首歌被称为“东方小夜曲”,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著名小夜曲,也是中国民歌经典,1959年以来历经40多年而久唱不衰。诞生地新疆伊犁霍城县(及可克达拉市)建有草原之夜风情园。

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由火华作词,阿拉腾奥勒作曲,德德玛演唱的歌曲,该曲创作于1978年。2019年6月,该曲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4、《自由飞翔》

《自由飞翔》是由张超作词、作曲,凤凰传奇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在2007年7月7日由孔雀唱片发行的专辑《吉祥如意》中。《自由飞翔》是一首充满辽阔草原浪漫情怀的动感十足的歌曲,不仅为发行公司带来七千万彩铃神话,同时也红遍中国大街小巷,传唱率惊人,席卷内地所有KTV与商场等场所。

5、《乌兰巴托的夜》

《乌兰巴托的夜》是蒙古国著名歌曲,传唱度很高,中文译文有几个版本,格格、阿穆隆、娜仁其木格、谭维维、乌兰图雅、黑骏马组合、降央卓玛、汤晶锦、安来宁、王晰、赵鹏、大壮都曾翻唱此歌。左小祖咒在专辑《乌兰巴托的夜》中收录了这首歌曲,并与贾樟柯重新填词,此歌曾经在贾樟柯的作品《世界》中做过插曲,**中是由赵涛演唱。

《虫儿飞》小提琴谱五线谱:

《虫儿飞》是1998年**《风云雄霸天下》插曲,由陈光荣作曲、林夕作词的插曲,是《一对对》的国语版本。由香港歌手郑伊健演唱。因歌曲悠扬的旋律又类似于童谣的风格和配上浪漫的歌词广受大众喜欢,后出现很多翻唱版本,至于歌词,还不是很一致。

扩展资料:

《虫儿飞》是1998年香港**《风云雄霸天下》**原声带,讲述的是**中聂风和孔慈的故事,由饰演聂风的郑伊健主唱,童声伴唱。在**里分开成两个版本出现:童声的版本和清唱版本。

《虫儿飞》是曲为陈光荣,作词是林夕。在**中和央视音乐台播出时作者署名都是此二人,是毫无争议的。有人声称此曲原是70年代的童谣,此说法与创作者的年龄相矛盾。

http://xzj2000ynet/mb/2/ReadNewsaspNewsID=455026 王菲 《水调歌头》

邓丽君《在水一方》

毛宁《涛声依旧》

廖百威《白云深处》

李进《巴山夜雨》

毛宁《大浪淘沙》

吴涤清《烟花三月》《朝云暮雨》

王力宏《花田错》

刘德华最近的MV《继续谈情》中也加入了粤剧元素,曲风悲怆雅致,歌词更唱出“泪似帘外雨点滴到天明”这句经典的粤曲唱词。

《新鸳鸯蝴蝶梦》——部分选自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

1、

寂寞沙洲冷

词:陈信荣曲:周传雄

------

自你走后心憔悴

白色油桐风中纷飞

落花似人有情这个季节

河畔的风放肆拼命地吹

不断拨弄离人的眼泪

那样浓烈的爱再也无法给

伤感一夜一夜

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

是慌乱占据了心扉

有花儿伴着蝴碟

孤燕可以双飞

夜深人静独徘徊

当幸福恋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

闭上双眼难过头也不敢回

仍然捡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

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是一张《淡淡幽情》的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个琼瑶也用过,用在她为《烟锁重楼》还是《新月格格》所写的插曲《鸳鸯锦》里,柳咏的《雨霖铃》,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有台湾名声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翁清溪、陈杨等谱曲,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这张专辑成为现代音乐史上足以传颂的极品,《音像世界杂志》曾将该片评为“十张最适合在夜晚用心聆听的专辑”。这张专辑里最有名的两首,一个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个就是后来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那倒是对这首古典佳作现代版诠释了。这首词其实在大陆也有多个谱曲版本,映象最深的是在83、84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武松》中,张都监家的丫鬟,后来为武松跳楼的那个,就曾弹唱了这一曲。但这些多属于声乐作品的范畴,与流行隔着一段距离。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明了经典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性。我们再来换一个角度,流行歌曲多表现一种通俗文化,而古典诗词的介入,恰好将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众人面前,也正说明了,艺术其实并无雅与俗不可逾越之鸿沟,关键在于融合的手段了。

要说的是,很多拿来主义的诗词歌曲,较为普遍地被运用在反映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恰到好处来表现或烘托剧中人物的一种情绪或胸怀。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岳飞的《满江红》,在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和其他一些与岳飞相关的影视作品中都曾被谱曲配唱,最有名的可能要数张明敏的那个版本到了。香港的武侠剧和历史剧中是最爱用这类作品的。而大陆方面,则多在表现某一主题的文艺活动中,喜欢讲一些相关的唐诗宋词谱曲演唱,比如孟郊的《游子吟》等,来表现一种既定的主题,籍诗词的影响力与歌曲的感染力来引导听众进入状态,从而受到预定的效果。另外一首广为传唱的则是徐小凤的那首《别亦难》,用的是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诗宋词构成了现代流行歌曲与创作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并成为其创作的一种表达方式

文学创作素来讲究一个广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从而提示其所表现主体的广泛性许多现代的流行词作人,更是希望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而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有两个人,一是台湾的琼瑶,她的很多歌词里都喜欢借用一些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庭院深深几许”,“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这与她一贯苦恼经营的古典婉约女子的形象是十分吻合的,也非常配合她所创作出的各种形象,一派的诗情画意,不食人间烟火状。

另一个是大陆的陈小奇,他是大陆歌坛岭南派创作人的****。他又一个颇有吴市影响的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毛宁)、《白云深处》(廖百威)和《巴山夜雨》(李进),单从歌名上来看,已经是和古诗词有扯不断的联系了。《涛声依旧》中他分别用到张继的《枫桥夜泊》(“留下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白云深处》则分别用到“白云深处有人家”还有杜牧的《山行》(“坐在路口对着夕阳西下,白云深处没有你的家,你说你喜欢这枫林景色,其实这霜叶也不是当年的二月花”,“等车的你走不出你心中的那幅画,卷起这片秋色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等车的你为什么还惨不破这一霎那?别为一首歌把你的心唱哑”。后来他又写了《烟花三月》,《朝云暮雨》(均为吴涤清演唱),还有一首毛宁的《大浪淘沙》,他是大陆词作家里古风最重的一个,喜欢讲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典故经过演绎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而成歌词,由此而形成他独特的陈氏风格,也为中文流行歌词创作形成一个典范。不过他主要是以描写个人情感为主

后来有一个冯小泉,因为他本身史学民族乐器出身的,所以对民族文化自认就有很深的兴趣与植根,他的词作中也较多运用古诗词典故或名句,多是以古诗词来营造一种氛围,表现一种气魄,表达一种情怀,更偏重于一种社会责任和民族情怀的东西,比较熟悉的有《中华民谣》(“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哈有《秋水长天》等。

还有一些流行歌曲喜欢用唐诗宋词的标题或名句来作为歌词,这方面的例子就比较多了,有刘海波的《人面桃花》,白雪的《声声慢》,AGIN乐队的《烽火扬州路》,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月梦》等等,这些歌词创作只是借用唐诗宋词或其中某个著名词语,其实与原诗词并无太大关联,但却提示了现代流行歌曲与唐诗宋词以及其他一些古典诗词的那种丝丝缕缕,扯不断理还乱的密切关系了。

从创作的形式上看,唐诗宋词也为现代流行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或是确立了另一种风格。

我觉得这也是整个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结果。谈到现在流行歌曲在写作形式上,仍不可避免地借鉴或套用或模仿了唐诗宋词的语言格式和风格。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创作现代流行歌曲,一方面使得词作上继承了传统诗词语言上的提炼与表达方法上的含蓄内敛,另一方面,在主题表达上也无疑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捷径,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思,古典诗词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从而增添许多回味无穷的空间和意境悠长的韵味。

先说香港,香港的流行歌词创作我一直都以为是一个很怪的现象,提到香港,大家自然和最现代的生活节奏联系到了一块,那是因为香港本身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很深,快餐文化非常盛行,流行歌曲方面 曾经有一个时期,很多歌手的作品都是直接拿欧美日本的热门曲子谱上中文的词,但是香港的流行的流行歌曲中古典诗词的渗透却明显超出大陆和台湾两个地方,我想,这可能也是和香港古典武侠剧和历史剧的盛行是扯不断干系的。另一方面很注重粤语文化的渗透,歌词创作多以广东方言用词造句方式为基础,广东话本身就叫白话,其语言方式与文言有很多类似,所以很多香港词作人的作品,往往是大俗大雅于一身。但也必须承认的是,香港的很多词作家,他们的古文化功底相当深厚,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很多的用典,甚至用唐诗宋词的写作方式,规范来进行创作。

首先是黄沾,最有名的是《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涛涛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清风笑,竟惹寂寞,豪情还腻了一襟晚照······”,还有《射雕英雄传》里的一首《千愁记旧情》“红日/再不会升/热心渐似冰/彼此星沉天际/剩我低回血泪凝”,(《射》里还有一首《四张机》。手法相当规整“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想对浴红衣”,,不过这应算是金庸的作品了)。还有著名的《上海滩》“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幻作滔滔一片潮流”,他的风格恰似一位笑傲江湖的大侠,豪情奔放,热情不羁。

再有邓伟雄。他和黄沾一样,写了很多电视剧歌曲,这是当时香港音乐创作的一个主要源泉。在《京华春梦》中他写到“如梦人生芳心碎/空对落花我泪垂/为何缘逝似水/大江去/那堪追······无恨情深遭抛弃/漂泊如今怨恨谁/奈何又逢暴风雨/落花飞尽碎。”《万水千山总是情》中说“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莫说水中多变换/水也请/水也静/柔情似水爱共永”,《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歌《铁血丹心》也是他的作品“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抛开世事断仇怨/相伴到天边/逐草四方/沙漠苍茫/哪惧雪霜扑面/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笑傲此生无厌倦······应知爱意似流水/斩不断/理还乱/身经百劫也在心间/恩义两难断”。邓的作品写情事机遇,擅长描摹内心感受,颇有宋词的词风。

另外还有卢国沾也是这类高手,他总是背负着家国情重,作品中很浓的民族情怀与历史评判的味道,这正是诸多唐诗宋词名家为世人所景仰的品质。来看他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少女慈禧〉:“巾帼历次胜男儿/男女代代对峙/曾否推测过/明天举世/重由弱者再把持”。

再如许冠杰,也善用诗词典范来描绘世态人生“难分真与假/人面多险诈”《浪子心声》,“夜风凛凛/独回望/旧事前尘”《沉默是金》,写情“曳摇共对轻舟飘/互传誓约庆春晓/两心相对影相照/愿化海鸥清唱悦情调/艳阳下与妹相亲/望谐白首永不分/美景醉人心相允/绿柳花间相对缘分/泪残梦了烛影深/月明独照冷鸳枕/醉拥孤衾悲不禁/半夜饮泣空帐独怀恨”《双星情歌》。

再看台湾方面,台湾方面的歌词创作更偏重于现代文本,更多关注风花雪月,但这也恰好是许多旧诗文的一个主要素材。最突出的我觉得还是琼瑶,她最善用古诗旧典,来表现恋爱儿女的浪漫情怀。如“绿草苍苍/白雾茫茫/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且拭今宵泪/留与明夜风/风而携我梦/天涯绕无穷”《几度夕阳红》。

小虫也有几首有名的作品,都表现出古诗词中的一些情怀,但距离唐诗宋词,已经有些距离了,更像元曲什么的。如他写给陈淑华的《情关》:“我本有心/我本有情/奈何没有了天/爱恨在泪中间/才能拥有这个梦”,《红楼梦》“昨夜红楼入梦中/多少伤心往事上心头/今晨醒来梦已空/徒留红楼在梦中/红搂,红搂/为何浓浓的红妆遮不住你的轻愁/红搂,红搂/你轻愁只因为人们将你遗漏”,还有给潘越云写的《红娘》“盼你来/盼到桃花谢又开/问天也不能明白/······/对望两相爱/心似祝英台/这应是天的安排”。

台湾流行歌曲创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很多词曲创作者表现出一种厚重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人群,重视表象之下的普遍现实,再就是较多的表现乡愁的东西。在表现这些方面,古诗词形式也会是一种很自然的方式我很喜欢张洪量的一首《一程山水一程歌》,歌手后来昙花一现了,这首歌却让很多人都还记忆犹新。歌中写到“是我将愁耽成醉醒作睡/还是愁与我的心共已累/非我赋诗诗赋我/非我饮酒酒饮我/何时鞋声经已沾上苍苔冷/世上何物最易摧少年老/半是心中积雪半是人影沓/非我离月月离我/非我思乡乡思我/归得昔日桥边红叶不识人/究竟是我走过路/还是路正走着我/风过西窗客渡舟船无觅处/是我经过春雨秋/还是春秋经过我/年年一川新草遥看却似归/夜深孤灯照不悔/回首清江尽是泪/风清拍肩怕见明月间清辉/一程山水一程歌/一笛疏雨寒吹撤/梦在也叶声声尽处轻轻和“正是这种诗风词韵的作词方式,在当时一片直白地恋爱表白和翻来覆去的琐琐碎碎中显得清丽脱俗,从而使得这首歌得以突出于当时的歌坛,也让歌手风光一时,这正是古诗词风的魅力所在了。

说到大陆的歌词创作,其实是更多人才的,毕竟那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大陆方面除了陈小奇冯晓泉,还要说一个陈涛,他的词作也是极具典雅风韵,这与他的频频借鉴引用古诗词经典很有关系。看看他的作品,他写过《霸王别姬》:“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挡住绵绵情痛/看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我心中/你最重/悲欢共/生死同/来世也当称雄/归去斜阳正浓。《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精忠报国》(均为屠洪刚演唱),还有《红花红颜》:“一朵红花在今夜,匆匆带走残阳如血”(书剑恩仇录主题曲),最喜欢他近期的一首《雁衔泥》(眉佳唱):“金陵的美人横吹笛/引来了燕子衔春泥/燕子双双筑柳堤/柳荫深处传来浅声笑语/江南的春雨润如玉/从来不湿行人衣/······/唱繁华,颂太平,天遂人意/且听丝竹悠扬,管弦急,”精巧别致,其意境又让人想到那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极富画面感。写过《苦乐年华》的张藜也有一首很有名的《未了情》。电视剧《夜深沉》的主题歌其中写道“虽有灵犀一点通,却落得劳燕纷飞各东西”恰好映衬了李商隐的那两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有着戏曲创作的背景的阎肃老人也颇多诸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回首月明中/······/天浩渺/水迷蒙/上下求索空缱绻/回望九州曙色红”(电视剧《戊戌风云》主题歌,那英唱)之类的作品。

除去形式上的模仿与借鉴,在歌词的写作手法上,现代流行歌曲也是从唐诗宋词身上汲取了不少营养。向讲究韵律感与意境美,这都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要求了,唐诗宋词里更常用到的比兴手法,在现代歌词的写作中,例子那更是不胜枚举。

尽管现代歌词的创作沿袭着古典诗词的创作的路子起步发展起来的,然而,唐诗宋词与现代的流行曲曲毕竟还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毕竟表现出不同时代的语言和内容特征,并接受不同时代标准的审视与评判。

我们说文学是为了体现生活而存在的,那么任何的一种文化形式必然反映一个时期的生活现实,体现一个特定时代的特征。正如我们都说唐诗宋词,而并没有泛称为唐诗宋词,就是因为它们分别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而流行歌曲则显然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不同于唐也不迥异于宋,所以它和前二者之间,还是有着更多显而易见的区别,这也正是如今很少讲他们主动放在一起比较的原因。

我们还是先从表现主题与内容上来讲吧。诚然,诗歌,任何时代的诗歌,都不会没有表达情感为主题,但不同时代的人,情感表达方式与内容却经常会是大相径庭的,这与每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内容与社会规范首先标准都不无关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使得人们更多地将目光主要投向国家家庭社会,求知求仕,江山社稷,祖国河山等方面在唐诗宋词中,想必你更多读到的是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这样的忧国情思,或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无边盛景,或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坦荡胸襟,又或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高无境界,也有“举杯望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个人感伤,也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人生顿悟。大文豪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更多地在描写山河世事等,或是个人成败得失间的情怀,而对于个人情感的东西,却小心地收藏起来,较少提及。宋词中描写个人情感算比较多了,但大多极尽含蓄之能事,像写离别,只能“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思念,明着不能来,只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两情相悦,顶多也就企盼着一个“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更多的只能感叹一下“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而现在的社会,人们对情感的态度更为开放,而个人化的东西也越来越受关注与重视,所以很多描写个人感情的作品大行其道,而在语言表达上,刚更直接坦白,比如初次相见便“一见钟情不能忘”,然后“为了这次约会,昨夜我想你想得无法入睡”,恋爱中总会问“我是不是你最疼的人”,分手时会说“舍不得你走,怎么能让我一个人留”,感情出变,居然连“第四者”都能出现,一方面大声质问“为什么背着我爱别人”最后只能面对“无言的结局”“分手时说分手,请不要说难忘记”,却搞不清楚“为什么思念总在分手后”,而这些东西,却恐怕连以风流著称的李后主恐怕也只是想想都不敢想的问题。

另外在用语上面,那时代特征就更加明显了,比如说很多流行歌曲都会提到电话,因为那是现代人交流的一个主要方式,这在唐宋时期就是闻所未闻的事情了,更不用提“穿新衣啦,剪新发型啦,奔腾电脑,WINDOWS98”和什么“穿着风衣听着MD”了。而唐宋时期的“宫墙柳,黄腾酒,红酥手”或者什么“一骑红尘妃子笑”,什么“酒榭歌台”,“红袖添香”,也都只能是那个时代的浪漫了,很少会出现在现代的流行歌曲里。这些都是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的,那是任谁也改变不了的。

再从语言表达上来说。固然不少的现代歌词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或引用唐诗宋词这些东西,但生活化的语言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现代歌词创作的主流,现代词汇与文法依然是始终占据着歌词创作的主导地位。语言格式上要求也不同,唐诗宋词对格式都有严格的要求,而流行歌曲则只要压韵就行,甚至有的都不需要压韵。唐诗宋词的遣词造句十分考究,历史上曾有贾岛的“推敲”佳话传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而现代的流行歌曲的语言则重现代白话为基础和主导,更为直白,也更加口语化。古诗中诚然有少数的叙事体,但依然是“卖炭翁,采薪伐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土色”这样的文学腔,相信是不可能直白如“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和忙吗,身体好吗”的。

当今的歌词很多在语言上不太讲究规范性,更多是服务于曲调,所以其中的错误很多。尤以香港的歌词创作为甚,奇怪地现象是,最好的词作与最滥的词作都出现在香港。相比较而言,台湾的一些老牌词作家,更注重于诗词文化的结合,而且注重结合的方式。香港的词作爱用诗词文化,但多是滥用甚至曲解,这也是香港城市快餐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不管怎么说,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探视宋词永远都会对现代包括今后的流行歌词创作起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现代文化对古典文化的借鉴与沿袭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唐诗宋词会是流行歌词创作中一个不可舍弃的的主题,一种取用不尽的源泉,一个无法回避的诱惑,从遣词造句,主题营造,已经铺陈方面,都为现代的创作者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917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