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文学上并称“风骚”的是《国风》和《离骚》。
“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是指屈原的《离骚》。前者代表现实主义,后者代表浪漫主义。
《诗经》一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风》又称之为《国风》,一共有15组。《离骚》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即自“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一部分;从“女嬃之婵嫒兮”,至“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为后一部分。
在文学界,往往借用“风骚”来指诗歌和文学。清朝诗人赵翼在《论诗》中写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