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时代书风

书法的时代书风,第1张

秦汉尚势,魏晋尚韵,南北朝尚神,唐代尚法,宋代尚意,元明尚态,清代尚朴。

秦汉尚势——秦汉时代书法的群休风格美,其主导倾向是尚势。它体势飞动,并融雄放、秀逸、骏发以及沉厚、劲健等于一体。

晋人尚韵——晋代书法流美妍媚,风流潇洒,反映了士大夫阶级的清闲雅逸,流露出一种娴静地美。

南北朝尚神——南北朝承接魏晋尚韵之风,在理论和实践上又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尚神。“韵”和“神”是有密切联系的两个美学范畴。“汉人重骨法,晋人重神韵”。“神韵”可以并在一起使用。“神”既包括了雄健的骨,也包括了温雅的韵,而“韵”,则不属于“神”中的温雅部分。

唐人尚法——唐代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

宋人尚意——宋代书法纵横跌宕、沉着痛快的书凤,正是在“国家多难而文运不衰”的局面下,文人墨客不满现实的个性书法,以书达意,表达一种心境。

元明尚态——元朝书法崇尚摹古,平庸无奇。元代书法的特征是“尚古尊帖”,宗法晋、唐而少创作。

清代尚质——明末愤世嫉俗的风气在王铎、傅山等人的作品中仍时有体现,自我生命力转化一种不可遏止的情绪,于作品中随处可见。清中期“扬州八怪”集狂放不羁、怪诞险卓于一身,自我张扬之风格于尺牍之间挥洒自如,为历代所不及。及至晚清,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等人在刻意传统的同时,也力图表现出新面貌。或以淡墨书写,或变章法结构。与此同时,金石考据之学悄然兴起,一时朝野内外,学碑者趋之若骛,终成清朝书坛的发展主流。当时著名的书家如金农、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张裕利、康有为等纷纷以碑意写作作画,达到了尽性尽理、璀灿夺目的境地。

书画同源

希望有时间的话也可以看下画史

对时代书风也能有更深的理解。

不是喜欢,而是痴迷。至于原因,无外乎“习惯”二字,或者说这是一种执念。书法这门艺术和每个人都有缘分,缘深缘浅,因人而异。有的人看一眼字帖,便无法自拔,脑子里不自觉地会闪现那些文字,进而关注,进而研究,进而学习,进而习惯,习惯了在这种书法的海洋里畅游,自然不想置之于外。而有的人即便在他面前放着一张世人都认为为顶峰之作的帖子,他依旧不屑一顾,丝毫不感兴趣,这便是缘分不够。再有,个人所处的环境也是一个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文化气息比较弄的环境下,学习书法或者其他艺术形式都是大有裨益的,反之则不然。书法这门艺术是动与静的结合。静态的字中蕴含着动态之美。而能充分领略到这种美的人自然就痴迷其中。

所以说,一个人喜不喜欢书法,能不能痴迷,因人而论。我只能告诉您,能痴迷,亦能坚持。能坚持者心中有执念,纵是衣衫褴褛,依然心系书法,纵是家徒四壁,亦会沙纸映字。

我自六岁接触书法,如今二十又三,未有一年一月不动笔,以后一如如此。既然成了习惯,如何好改?又为何要改呢?

在此只能浅浅地说这么一些,关于书法,纵使将这字数写满,亦是不够。个人与书法的故事更是瀚如烟海,在此只写一些自己的感受,不代表诸位书法同仁之思想,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129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