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的艺术特点

徐渭的艺术特点,第1张

徐渭的艺术具有鲜明的创造性和强烈个性化的特点。透露着在逆境中卓然傲立的艺术气质。

徐渭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

徐渭的画笔,既有墨汁淋漓的大泼墨(多用于花卉画),又有惜墨如金的减笔法(多用于人物画),只要能生动地倾泻自己“开拓万古之心胸”的激情,无论笔墨轻重繁简,干湿浓淡,他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徐渭充分利用“生纸”渗水晕墨的特点,有意识地以生纸作为他书画创作的主要媒介。

徐渭被称为“中国式梵高”,他内心有着强大的悲剧意识,又有着超强的抗击打能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学会了自己找乐,“乐难顿段,得乐时零碎乐些”,人生好比做衣服,命运这个谁也看不见的裁缝师,赠与人的快乐,从来都是那样吝啬,都是些剪下来的零碎的边角余料,正因快乐太琐屑,所以要珍惜。这就是苦命人徐渭的快乐哲学。

更大的不幸与压力,则来自于科举,徐渭十七岁第一次考试,就铩羽而归,一直到四十一岁,乡试考了八场,都以败北收场。

按徐渭自己的说法,九岁时他已开始学习应举的八股文,但此后十多年都心有旁骛,他博览群书,写文章,练书法,学琴,练剑,画画,所有这些,都与八股文不沾边,一耽误就是十多年,等醒悟时,已经迟了。

而民间传说,是徐渭应试时写文章不合套路,他对八股文极为不满,在考试时,故意将文章写得很长很长,纸写满了,就在桌子上写,桌子上写满了,又在凳子上写,因而得名“文长”,而后,他就以徐文长之名行世。

徐渭的人生苦旅也有得意时。浙闽军务总督胡宗宪是徐渭的恩人,也是他命中逃不掉的劫数,给他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灾难。胡宗宪喜宾客,重人才,听说了徐渭的文名后,力邀徐渭入幕,奉他为上宾。徐渭报国有门,在抗倭战术上,给胡宗宪出了不少奇计,深受胡宗宪赏识。

胡宗宪得到一只雌性白鹿,为讨皇帝的欢心,他将白鹿送上,让徐渭写《献白鹿表》呈给皇帝。第二年,胡宗宪手下又获一只雄性白鹿,再次送给嘉靖,一同呈上的还有徐渭的《再进白鹿表》。嘉靖皇帝果然龙颜大悦,重赏了胡宗宪,将他升为一品官。

按徐渭特立独行的个性,本来不屑于写什么表去拍马屁,哪怕你是皇帝又如何?他学富五车,但一生坎坷,坐牢六年,被誉为“中国式梵高”。然而,徐渭是胡宗宪的慕僚,说白了,就是一个临时秘书,但是,胡宗宪不把徐渭当慕僚,而是把他当朋友,对他相当优待,徐渭想什么时候来上班,就什么时候来上班,有时徐渭材料没写完,就喝酒去了,胡宗宪也不计较。从三十八岁到四十三岁,短短五年,是徐渭一生最为得意的辉煌时期,是他艺术人生苦旅中仅有的一笔暖色。

公元1556年,胡宗宪修建镇海楼,徐渭写了一篇不到七百字的《镇海楼记》,胡宗宪一高兴,赏给他二百二十两白银。这可是高稿费,每个字相当于现在人民币两三百元。那时候房价低,徐渭拿这笔钱,在绍兴东南郊买了一套二手别墅。

这套别墅取名“酬字堂”,足足占地二十亩,有房二十二间,还有池塘两个,用来养鱼种荷,还有一个大院子,院子外是竹林,里面种果树,客人来了,徐渭亲手撒网捕鱼,烧了竹笋,就着水果喝酒,喝醉了,就在院子里放声歌唱。

在他人的传记中,徐渭为了逃避灾祸,故意装疯,除了用钉子刺耳朵之外,还用斧头砍自己的头,以锤子锤击肾囊,常常血流满面,却不得死。

徐渭硬,多次自杀不得,且情绪高亢,不能自控,常常“狂走无时休”,陶望龄在《徐文长传》说徐渭是个身材高大皮肤很白的胖子,声音明亮如同仙鹤鸣叫,他经常半夜凄凉地呼啸,引来群鹤哀哀共鸣。他是太压抑了。渐渐的,在人们眼里,他疯了。这时候的徐渭四十五岁,与西方著名画家 梵高何其相似。

徐渭是个重义之人,特别喜欢吃螃蟹,有人送来螃蟹,他就画一幅螃蟹图送给人家;有人送来一条鱼,甚至一捆青菜,他都要礼尚往来回赠字画。但对于那些权贵,他不愿搭理,那些人找到门前,他也会手推柴门大呼:“徐渭不在!徐渭不在!”

晚年时,徐渭患上多种疾病,耳聋、手足麻痹、下身水肿,他再也挥不动画笔了,就不再接受任何人的接济,开始变卖家中的物品,他在《卖貂》《卖磬》《卖画》《卖书》这些诗文中记下了不得已变卖心爱之物的情景。

徐渭曾画过不少墨葡萄,其中有一幅题句云: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笑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画上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明珠”是真的艺术明珠,几百年之后徐渭的艺术还在熠熠闪光,就是最好的例证。然而世道就是如此,满世界人的眼睛都把明珠当做弃物时,却又让人无可奈何。

扩展资料:

纵观徐渭一生,我们发现,其苦难与狂狷迸发的巨大能量,就像袁宏道所说,是“一段不可磨灭之气”,“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泣,羁人之寒起”,这苦难又如苦咸的海水,在才华之蚌上冲刷磨砺出闪光的珍珠,灿烂于人类文化恒远的星空,让人仰望怀想,久久不能释然。

笔底明珠无处卖。刚出牢狱,就逢除夕,徐渭已经无母无妻,无家可回,所以只得在朋友家里过除夕。一方面是为生计所迫,一方面是杀妻之后被取消秀才资格,彻底断绝了科举梦想的徐渭开始大量作画。可是这些画作价格极为低廉,五十六岁时,他费心临摹了一幅《千岩竞秀图》,报酬只有区区三百文铜钱,相当于现在人民币三百元左右。

徐渭的文艺创作所涉及的领域很广,但它们共同的特征是:艺术上绝不依傍他人,喜好独创一格,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豪迈而放逸,而且常常表现出对民间文学的爱好。

徐渭的散文,以《自为墓志铭》一篇最为出色。此外,许多尺牍也很有特色,泼辣机智,幽默多趣,文风远启金圣叹一流。但总的来说,徐渭散文方面的成就不及诗歌。

参考资料:

徐渭-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正德十六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城大云坊的官僚世家。父徐鏓,母为侍女小妾。少年时天才超逸,入徐氏私塾读书,“六岁受《大学》,日诵千余言”,“书一授数百字,不再目,立诵师听。”,十岁仿扬雄《解嘲》作了一篇《释毁》,性格豪放,“指掌之间,万言可就。”,二十岁时成为生员。嘉靖二十年娶同县潘克敬女为妻,接下来八次应试不中,“再试有司,皆以不合规寸,摈斥于时。”,嘉靖二十六年在山阴城东赁房设馆授徒。与萧勉、陈鹤、杨珂、朱公节、沈炼、钱鞭、柳林、诸大绶、吕光升等号“越中十子”。

后来为浙闽总督作幕僚,曾入胡宗宪幕府,一切疏计,皆出其手,又出奇计大破徐海等倭寇。

一日胡宗宪于舟山捕获白鹿,徐渭撰《进白鹿表》、《再进白鹿表》、《再进白鹿赐一品俸谢表》等并献于朝中,视为祥物,“上又留心文字,凡俪语奇丽处,皆以御笔点出,别令小臣录为一册”,学士董汾等对徐渭文章大为赏识。又代作《贺严公生日启》,吹捧奸相严嵩。

嘉靖四十年徐渭40岁才中举人。

嘉靖四十三年胡宗宪以“党严嵩及奸欺贪*十大罪”被捕,狱中自杀,徐渭作《十白赋》哀之。李春芳严查胡宗宪案,徐渭一度因此发狂,作《自为墓志铭》,以至三次自杀,“引巨锥刺耳,深数寸;又以椎碎肾囊,皆不死。”,嘉靖四十五年在发病时杀死继妻张氏,下狱七年。狱中完成《周易参同契》注释,揣摩书画艺术。

万历元年大赦天下,为状元张元汴等所救出狱。从此潦倒,痛恨达官贵人,浪游金陵、宣辽、北京,又过居庸关赴塞外宣化府等地。在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府中教授其子李如松、李如柏兵法。在塞外结识蒙古首领俺答夫人三娘子。万历五年回绍兴,注释郭璞《葬书》。晚年以卖画为生,但从不为当政官僚作画,“有书数千卷,后斥卖殆尽。畴莞破弊,不能再易,至借稿寝。”。

他自己认为自己“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他的草书相当著名,发泄了愤世疾俗之气,被称为“明之草书,以天池生为始。”诗歌得“李贺之奇,苏轼之辩”,他的传世著作有《徐文长全集》,剧本《四声猿》,《歌代啸》,嘉靖三十八年撰成戏曲理论著作《南词叙录》,总结宋、元南戏艺术。另外目前学界亦兴起一种说法,认为徐渭就是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

徐渭的绘画新颖奇特,打破了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的题材界限,水墨大写意花鸟笔势狂逸,墨汁淋漓,是写意花鸟画成熟的标志。与陈淳并称为“青藤”、“白阳”。徐渭在《书谢时臣渊明卷为葛公旦》中指出:“……画病,不病在墨轻与重,在生动与不生动耳。”他对后来清代八大山人、扬州八怪都有很大影响。例如,郑燮自称“青藤门下一走狗”。近代画家齐白石曾说:“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二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故。”吴昌硕说:“青藤画中圣,书法逾鲁公。”

吴兑字君泽,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官兵部主事,后升郎中、湖广参议、蓟州兵备副使。隆庆五年升右佥都御使、巡抚宣府。吴兑自考中进士到号令一方,刚刚十三年,明代此前从未有过。个中原因乃吴兑乡试中举出于高拱门下,是高拱的得意门生。隆庆帝即位后,高拱因与徐玢争权,称病罢相回家,是吴兑单独把他送到潞河的。三年后高拱人阁为首辅兼掌吏部,也就破格提拔了吴兑。

当时蒙古俺答汗刚刚内附,其昆都力部、辛爱部还在观望中。吴兑有智有谋,且胆大心细,他趁俺答汗外出打猎,带五骑闯入其营,以犒师为名,查出了其部所抢劫的边民之马,遂以关闭互市要挟,迫使俺答汗所部归还。同时,他又用厚礼结交俺答汗的宠妃三娘子,以便驾驭俺答汗部。万历二年升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使。万历五年,俺答汗远征瓦刺,将财物寄存于吴兑处,吴兑得情报泄露给瓦刺,使俺答汗兵败青海不得归。此后,吴兑又借朝廷之力使俺答汗东返,俺答汗更加依赖朝廷。万历七年,吴兑被召回京师加官右都御使辅助兵部。二年后以本官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兼巡抚顺天。速把亥部寇边,吴兑早有准备,命总兵官李成梁将其击杀,余部溃逃。诏进吴兑兵部尚书仍兼右都御使,不久又升任太子少保,再拜兵部尚书。后因有御使弹劾吴兑附高拱、张居正,结交宦官冯保、王继先等去职,几年后病死。

吴兑孙吴孟明受门阴袭职锦衣千户,协助许显纯审理宦官掌管的锦衣卫刑案,因触犯许,被削职为民。崇祯帝即位后,吴孟明官复原职,再升都督同知、指挥使,掌管锦衣卫事。他居官贪,但因其是东林党人,所以博取了很好的声誉。吴孟明子、吴兑玄孙吴邦辅,袭父职在北司刑部做事。崇祯末年,给事中姜踩、行人司副熊开元因言下狱,崇祯帝欲置二人死地,吴邦辅想方设法最终使二人免于一死。

李成梁英毅骁健,大有将才。因家贫,40岁以生员袭职。初为险山参将,因屡建战功,明隆庆元年进副总兵官,协守辽阳。隆庆四年,擢为辽东都督佥事,驻节广宁。明嘉靖后期至隆庆年间,鞑靼插汉儿部多次进犯辽东。十年间,明三员大将相继战死。时值边备废弛之秋,成梁莅任即募四方健儿抗击蒙古、女真各部的侵扰,由是军声始振。万历初期,灭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子阿台部,数次大败插汉部酋长土蛮、泰宁部酋长速把亥;计杀海西叶赫部首领清佳砮、杨吉砮。李成梁有大将才。在整个明朝将吏贪懦,边备废弛的情况下,镇守辽东30年间,先后奏大捷者十,边帅武功之盛,200年来前所未有。明廷旌表其功,万历八年,建石坊于广宁城内,增秩受禄数次。但他位望益隆,奢侈无度;军赀、马价、盐课、市赏随意侵吞;全辽商民之利,尽笼入己。不仅以贿赂权门朝士自固,甚至虚报战功,杀良冒级,为言官所劾。万历十九年罢官。其后10年,辽东边备益弛。二十九年李成梁复职,年已76岁,之后复开马市、木市,缓和了东北地区的民族矛盾;三十四年,李成梁错将万历初年时由他献议兴建,已“生聚日繁、至六万四千余家”的宽甸等六堡,以“地孤悬难守”放弃之,尽徙其民6万余户于内地,以大军驱迫恋家之民,虽为时论所谴责,但使辽东再次出现安定的局面。卒于明万历四十三年,享年九十岁,葬仰山之北。

徐文长通常给人以恃才纵诞的印象,不过他也是一个关心社会政治,富有爱国热情的人。嘉靖时期,东南沿海遭受倭寇的频繁侵扰,由于兵备松弛,官吏无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惨重损失。徐文长一方面以诗歌对此进行尖锐的抨击,一方面满怀热忱地投入到抗倭战争中。他虽然身无一职,却几次换上短衣,冒险随军队来到前线,观察形势,然后记录下战事的经过,分析成败的原因,向有关官员提出破敌的方略。这些文章大都写得比较切实,不同于一般的书生议论。

嘉靖三十六年,徐文长以才名为总督东南军务的胡宗宪所招,入幕府掌文书。这是徐文长一生中最得意的时期。入幕之初,他为胡宗宪作《进白鹿表》,受到皇帝的赏识。自此胡宗宪对他更为倚重,对他放任的性格,也格外优容。陶望龄《徐文长传》记载说:徐文长常常与朋友在市井饮酒,总督府有急事找他不到,便深夜开着大门等待。有人报告胡宗宪,说徐秀才正喝得大醉,放声叫嚷,胡宗宪反而加以称赞。当时胡宗宪权重威严,文武将吏参见时都不敢抬头,而徐文长戴着破旧的黑头巾,穿一身白布衣,直闯入门,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在总督府中,徐文长究竟为抗倭战事做了些什么,已难以考实。不过,以徐文长的身份,以他好奇计喜谈兵的性格,以他素来对于抗倭战争的热情,可以断定徐文长是参预了不少重要机谋的。在他留存的《拟上督府书》等文章中,也确实可以看到一些中肯的意见——虽然他所提出的治兵之术未免有些峻刻。

当然在幕府中也有许多不如意的事。胡宗宪出于各种原因,与权臣严嵩来往甚密,而徐文长是痛恶严嵩的,他最亲近的友人沈鍊就因参刻严嵩而遭到杀害。但徐文长又不得不代胡宗宪写了一些吹捧严嵩的文字,这真是文人的悲剧。

嘉靖四十一年,严嵩被免职,徐阶出任内阁首辅。在徐阶的策动下,胡宗宪受到参劾,并于次年被逮捕至京,徐文长也就离开了总督府。到嘉靖四十四年,胡宗宪再次被逮入狱,死于狱中,他原先的幕僚也有好几人受到牵连。徐文长生性本来就有些偏激,连年应试未中,精神上很不愉快,此时他对胡宗宪被构陷而死深感痛心,更担忧自己受到迫害,于是对人生彻底失望,以至发狂。他写了一篇文辞愤激的《自为墓志铭》,而后拔下壁柱上的铁钉击入耳窍,流血如迸,医治数月才痊愈。后又用椎击肾囊,也未死。如此反复发作,反复自杀有九次之多。嘉靖四十五年,徐文长在又一次狂病发作中,因怀疑继妻张氏不贞,将她杀死,因此被关入监牢。

初入狱时,生活自然是痛苦的。徐文长身带枷锁,满身虮虱,冬天雪积床头,冷得发抖,连朋友送来的食物也被抢走。后来他的许多朋友为解救他而四处活动,才使待遇有所改善。其中援助最为有力的,先是礼部侍郎诸大绶,后是翰林编修张元忭(明末散文家张岱的曾祖父),他们都是徐文长的至交,又都是状元出身,颇有声望。在这些朋友的解救下,徐文长坐了七年牢,终于借万历皇帝即位大赦之机获释。这是1573年的事,徐文长已经五十三岁了。

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徐文长已不再有什么政治上的雄心,但他对国事的关注却老而未衰。出狱后,他先在江浙一带游历,登山临水,并交结了许多诗画之友。万历四年夏,徐文长年轻时代的朋友,这时已经做到宣化巡抚、担负北部边防重任的吴兑邀他北上,他便欣然前往。徐文长在宣化幕府的时间不到一年,但留下了不少描写北地风光、民俗和军旅生活的诗文。在写给许多官员的赠序中,他都喜欢议论政事,尤其是关于边防的策略。当时张居正主持国政,对蒙古采取抚和的方针,徐文长对此表示赞赏。他在吴兑那里受到敬重,无奈身体不好,只得于次年春经北京回到家乡。

六十岁时,徐文长应张元忭之招去北京,但不久两人的关系就恶化了。据张岱的记叙,张元忭是个性格严峻、恪守礼教的人,而徐文长却生性放纵,不愿受传统礼法的束缚。张元忭常常以封建礼教约制徐文长,这使徐文长大为恼火。他曾对张元忭说:我杀人当死,也不过是颈上一刀,你现在竟要把我剁成肉糜!由于和老朋友的交恶,加上与官僚们交往受到不平等的对待,使徐文长情绪郁愤,旧病复发,便于居京三载后重归家乡。此后,徐文长就再没有离开过山阴。

晚年乡居的日子里,徐文长越发厌恶富贵者与礼法之士,所交游的大都是过去的朋友和追随他的门生。据说有人来访,徐文长不愿见,便手推柴门大呼:“徐渭不在!”他一生不治产业,钱财随手散尽,此时只得靠卖字画度日。但手头稍为宽裕,便不肯再作。倒是一班门生和晚辈的朋友,或骗或抢,常常得到他的杰作。徐文长似乎特别嗜蟹,许多题画诗记载了朋友们用活蟹来换他画蟹的经过。最后几年,徐文长身患多种疾病,大约画也不能常作,生活更为贫苦。《徐文长文集》中有《卖貂》、《卖磬》、《卖画》、《卖书》诸诗,显示出这位大文学家艺术家凄凉的晚境。1593年,徐文长去世,年七十三。

1 古文观止徐文长传文言文翻译

我年轻时经过家乡的店铺,看见有北杂剧《四声猿》。

意趣和气概豪放旷达,与近年来书生所编写的传奇大不相同,署名为“天池生”,怀疑它是元代人的作品。后来到越地去,看见人家单张的书幅上有署款“田水月”的,笔法刚劲有力,一种郁结在胸中的不平之气,透露于字画中,仿佛可见。

心中十分惊讶,却不知道田水月是谁。 一天晚上,坐在陶编修家楼上,随意抽阅架上陈放的书,得《阙编》诗集一函。

纸张装订都很差,刷板墨质低劣,字迹模糊不清。略凑近灯前阅读,看了没几首,不由得惊喜欢跃,连忙叫石篑,问他:“《阙编》是谁作的?是今人还是古人?”石篑说:“这是我同乡前辈徐天池先生著的书。

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靖、隆庆间人,五六年前才去世。现在卷轴、题额上有署田水月的,就是他。”

我方才明白前后所猜疑的都是文长一人。再加上如今正当诗歌领域荒芜浊污的时候,得到这样的奇珍秘宝,犹如在恶梦中被唤醒。

我们俩跳起来,在灯影下,读了又叫,叫了又读,睡着的佣人们都被惊起。 我从此以后,或者对人家口说,或者写书信,都标表文长先生。

有来看望我的,就拿出文长的诗给他读。一时文学界著名的人物,渐渐地知道向往仰慕他。

文长是山阴的秀才,乡试多次未被录取。性格直爽,无拘无束。

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聘请他做幕客。文长与胡宗宪讲定:“如果要我做幕客的话,要按照接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自由进出。”

胡宗宪都答应了他。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放言畅谈天下大事,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

胡宗宪非常高兴。那时胡宗宪统率着几个方面的兵将,威振东南一带,军人畏惧他以至跪着说话,匍匐在像象蛇一样爬行,不敢抬头;而文长作为部下一秀才而对他高傲自得,随心所欲地行事,任意谈论和开玩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

正逢捕得一头白鹿,胡宗宪请文长代作贺表。表章上达,世宗皇帝看了很高兴。

因此胡宗宪更加看重他,一切奏疏、公文等,都请他代作。 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看得很高,喜欢出奇谋妙计,谈论行军打仗的形势策略大多得其要领。

凡是胡宗宪所行的诱降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他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文长曾经在一座酒楼上喝酒,有几名军士也在楼下喝酒,酒后不肯付钱。

文长暗暗写短函迅速告达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军士绑进衙门,全部斩首,全军都害怕得大腿发抖。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徐渭在喝酒时偶尔提起,后来胡宗宪借其它事把他击毙在梃杖下。

文长受到胡宗宪的信任多和这相仿。 胡宗宪既然怜爱文长的才华,又哀叹他屡次考试不中,适逢乡试,凡是作考官的,都暗中嘱托说:“徐子是第一流才士,如在你的房里,希望不要遗漏。”

考官都答应遵照他的话去办。有一个知县因有其它事耽搁,晚来了一些,到了考期才拜见胡宗宪。

胡宗宪偶尔忘了嘱托他,试卷正好分发在他的房中,于是没有被取中。 文长既然科场失利,不为试官所取,于是纵意于饮酒,尽情地游山玩水,旅行于齐、鲁、燕、赵一带,遍历北方沙漠地区。

他所见到的奔腾横亘的高山,呼啸汹涌的海水,迷漫遮天的黄沙,变幻不测的云彩,尖峭怒号的狂风,仰面倒地的大树,深曲幽静的山谷,繁华辐辏的都市,各种各样的人物鱼鸟,一切令人惊讶的形状,逐一在他的诗中表达出来。他的胸中又有一股磨灭不了的锐气,以及英雄茫然失路、无处可以安身的悲愤,导致他所作的诗,又像生气又像喜笑,好像水流过峡谷而发出巨大的声响,好像种子发芽出土无声无息,好像寡妇在晚上啼哭哀哀欲绝,好像游子作客他乡寒夜而起。

当他放纵心意,犹如平坦的田野,一望千里;偶尔幽深峭拔,好像秋天坟地里的鬼魂,啾啾私语。文长眼界奇高,以为千古文人皆不足道,在当时诗坛上独树一帜。

当时所谓的高官显贵、诗人文士,文长都大声地斥责,视作奴婢,以和他们结交为耻辱,因此他的名声没有流传出越地以外去。可悲啊! 一日,在县令家饮酒,县令指着席筵上一件小东西求他做诗题咏,暗地里叫小仆人把纸张连接成一丈多长呈上,想以此难倒他。

文长取笔在手,当场作诗,写满了那张纸,意境和韵味刚健飘逸,那东西的神态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场的人都大为惊叹。 文长喜欢书法,笔意奔放和他的诗一样,苍凉劲节中流露出婉美媚人的姿态。

我字写得不好,胡说一句,我以为文长的字确实写得比王雅宜、文征仲要高明。不说书写的技法,而说字的神韵,先生确为不拘泥于八法而造诣极高的人,书法界异军突起的奇士。

有时以他的余力,从事于绘摹花草竹石,都画得高远典雅,富有情趣。 他后来因猜忌而杀死他的续妻,被逮入狱,判处死刑。

张阳和极力斡旋解救,才被释放。出狱后,倔强的脾气一如以往。

晚年愤慨更深,假装颠狂愈加厉害。有名声地位的人登门拜访,他都拒不接待。

本地官员来求他写字,连一个字也得不到。常常带钱到酒店,呼唤地位低贱的人一起饮酒。

有时拿斧头砍破自己的头,以至血流满面,头骨折断,以手摩擦,发出响声;有时用棰子敲碎肾囊;有时以锋利的锥子刺自己的双耳,锥深入达一寸多,居然没有死去。 。

2 阅读文言文《徐文长传(节选)》,完成8

课外文言文 1 ⑴  辄:就,总是。

‚ 许:答应,同意。 ƒ 蛇:像蛇一样 ④ 了:完全 (共 4 分) ⑵ C (2 分 ) 2 而 / 文 长 / 以 部 下 一 诸 生 傲 之 (2 分 ) 10 ( 1 ) 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

(“葛布乌巾”)( 2 分) ( 2 )所以写了这篇《捕蛇者说》,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之说”“俟”“焉”)( 2 分) 11 在总督府“ 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表现了徐文长豪放不羁的性格提点。

“ 纵谈天下事 ”可见徐文长才华横溢,深得 督赏识。( 2 分,一点 1 分) 附参考译文 文长是山阴的秀才,乡试多次未能中举。

他性格直爽,无拘无束。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聘请他做幕客。

文长与胡宗宪约定:“如果要我做幕客,必须用接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让我能够自由进出。”胡宗宪都答应了他。

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放言畅谈天下大事,旁若无人。胡宗宪非常高兴。

那时胡宗宪统率诸路军队,威振东南,部下将士晋见都是跪着说话,匍匐进退,不敢仰视;而作为下属的一个秀才,文长却傲然自得,随心行事,任意谈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

3 求 袁宏道《徐文长传》 文言整理

徐文长传 袁宏道(一)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人。

其是晚明重要的作家,文坛“公安派”领袖。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

他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和形式主义倾向,主张诗文写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即:独特抒发自己的感情和心灵,不拘泥于即有的格套)。他以小品文而著称,有《袁中郎集》。

(二)课文分析①理解徐文长独立一时、卓而不群的奇特个性,和忧愤成疾、颠狂自戕的悲惨命运。②理解本文“文中有我”,感情强烈的总体特色。

③分析本文“以事传人”与“以论传人”相结合写人方法:作者为徐文长立传,既沿用“以事传人”的笔法,更注重:“以论传人”。如作者初读徐文长诗集《阙编》时,写他自己“读未数首,不觉惊跃”说自己“不佞人生三十年,而使知海内有文长先生。

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即以自己对徐文长佩服得五体投地来加以侧面烘托。④本文对徐渭生平遭遇和他的文艺成就作了简要的的叙述与评价,表现了他兀傲不群的人格风范和横放杰出的艺术才能,表达了作者对徐渭平生牢骚困苦,以至失意颠狂的深切同情。

文章写徐渭其人其事,侧重写他独立特行,怀抱奇才异能而终归于失意的遭遇。同时又着意于写他为人行事的与众不同,“无之而不奇”,体现了晚明提倡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也给徐渭这一人物形象平添浪漫的色彩。

文章中作者点到徐文长其人才华横溢时,即以作者自己当年阅读徐文长诗文作品的独到感受和体会加以撰写,间接地以徐文长诗作的诗材、诗意、诗笔来诗意化地描绘徐文长其人的品性和才情。(三)词语解释(1)余夕坐陶太史楼 夕:晚上。

得《阙编》诗一帙 帙:书套,常用作书册的代称,此用为量词。恶楮毛书:粗糙的纸质,拙劣的书写。

烟煤败黑:意谓墨质低劣。(2)盖不佞生三十年 不佞:犹不才,自称谦词。

略为次第 次第:编排(3)声名藉甚:名声很大。藉甚:盛大,盛多。

(4)薛公惠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日 校越:主持越中考试。奇:意动,认为才能很奇特。

国士:一国之士,国中杰出的人物。(5)然数奇,屡试辄蹶 数奇:运数不利,命运不好。

数:命数,命运。奇:与偶相对。

偶为遇合,顺利。屡:多次。

辄:总是。蹶:挫败。

(6)客诸幕:聘为幕僚。客:名词使动用法。

幕客,幕僚(7)葛巾乌衣:身着布衣,头带黑巾。谓其布衣装束,不拘于官场之礼。

(8)是时,公督数边兵 是时:这时。督:统领。

边:边镇。介胄之士:披甲带盔之士,指将军。

膝语蛇行:跪着说话,象蛇一样爬着走路,从容恭敬惶恐。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傲:形容词做动词,表现其狂傲的神态。

议者方之刘真长 方之:比之为。方:比。

(9)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 会:适逢,恰好。白鹿:吉祥之兆。

属:嘱托。(10)表上,永陵喜 表上:给皇帝看的信。

一切疏记 疏记:两种文体名称。疏:奏疏。

记:公文。(11)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 自负:自以为了不起。

好:喜欢,喜爱。无可当意,然竟不偶 当意:合意。

不偶:无所合,不遇。(12)文长既不得志有司 有司:具体掌握选用人才的官员、主考官等。

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 放:放纵。曲蘖:酒母,代指酒。

恣:任意。穷览朔漠 朔漠:北方荒漠之地。

(13)其所见山奔海立 奔:倒塌。风鸣树偃 偃:倒。

一切可惊愕之状 状:情景。(14)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勃然:兴盛的样子。

气:精神状态。英雄失路:英雄无用武之地。

(15)如嗔如笑,如水鸣峡 嗔:发思。笑:嘻笑。

鸣:鸣响。羁人之寒起 羁人:羁旅之人,旅途之人。

虽其体格石油卑者 体格:体式。卑:低下。

有王者气 王者气:称雄文坛的气概。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望:相比。

巾帼而事人:象妇人似的侍奉于别人。(16)文有卓识,气沉二法严 文:散文。

法:方法。不以议论伤格 格:风格。

韩、曾之流亚也 流亚:同一类的人物(17)文坛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 雅:平素,向来。骚坛:文坛(18)妖韶女老,自有馀态 韶女:姿态漂亮。

馀态:老了有剩余的风韵。(19)间以其余 间:有时。

其余:指作书写字以外的余力、余事。(20)卒以疑杀其续室 以:由于。

(21)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力解:尽力解救。佯狂益甚 佯狂:假装疯狂。

(22)显者至门,或拒不纳 显者:显贵的人。(23)时携钱至酒肆,乎下隶与饮 时:时常,经常。

下隶:衙门里下等的差役(24)或以利锥锥其两耳 锥锥:第二个字为名词作动词,刺(25)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以:因为。抱愤而卒:怀抱忧愤而死。

(26)遂为狂疾 遂:终,竟,终于。狂疾不已,遂囹圄 囹圄:牢狱(27)虽然,胡公间世豪杰 世间:间隔数世,形容稀罕少有。

幕中礼数异等 礼数异等:礼数不同一般。 一扫近代芜秽之习 芜秽:不良恶习。

(28)文长之而不奇者也 之:往。奇:无所遇合,不顺利。

(29)斯无之而不奇也 不奇:不顺利。也可参见/view/994286实在找不到更详细的了,你可以试着找本参考书来看,那上面很全的。

4 跪求《徐文长传》文言知识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

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

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

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

其信任多此类。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

悲夫!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

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

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张阳和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

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节选自《徐渭集•附录》)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 信:任凭 B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饵:招待 C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 阴:暗中 D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论:判罪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徐文长“豪荡不羁”的一组是(3分) ①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②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③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 ④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⑤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⑥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文长未能得志,于是寄情山水,游历北方,并以诗作记游抒怀。他写文章才思敏捷,意韵刚健飘逸;书法风格刚柔相济,富有情趣。

B徐文长有才略,好出奇谋,深得胡公信任,参与军中机密。然而多次科举失利,晚年愤慨更深,狂疾益甚,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C胡公统率重兵,威震东南,深为将士敬畏。有个和尚却依仗财势,在酒筵上对胡公出语不敬,后来胡公借其它事将他以杖刑处死。

D石公认为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比得上徐文长的;梅客生认为徐文长不仅是个奇才,更是个奇人;作者认为徐文长的一生无所不奇。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3分) (2)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

(3分) (3)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4分) 答案: 5B(饵:诱捕)6B(排除②③⑥,②是徐文长的游历与创作,③是徐文长才思敏捷, ⑥是徐文长因狂疾自残) 7C(“在酒筵上对胡公出语不敬”有误,应是“和尚行为不轨,徐文长在喝酒时偶尔对胡公提起”) 8(1)如果要聘我为幕客,必须用接待宾客的礼节,(并且)不规定时间,让我能自由进出。

(3分,每句1分) (2)文长都大声地呵斥,把他们看作奴才,以和他们结交为耻辱而不来往,因此他的名声没有流传出越地以外。(3分,每句1分) (3)先生命运一直不好,因此得了狂疾;狂疾一直没有痊愈,因而犯罪入狱。

(4分,每句1分) 附参考译文 文长是山阴的秀才,乡试多次未能中举。他性格直爽,无拘无束。

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聘请他做幕客。文长与胡宗宪约定:“如果要我做幕客,必须用接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让我能够自由进出。”

胡宗宪都答应了他。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放言畅谈天下大事,旁若无人。

胡宗宪非常高兴。那时胡宗宪统率诸路军队,威振东南,部下将士晋见都是跪着说话,匍匐进退,不敢仰视;而作为下属的一个秀才,文长却傲然自得,随心行事,任意谈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

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非常自负,喜欢出奇谋妙计,谈论军事大多得其要领。凡是胡宗宪所用来诱捕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他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

文长曾经在一座酒楼上喝酒,有几名军士也在楼下喝酒,酒后不肯付钱。文长暗暗写短函迅速告达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闹事者绑进衙门,一齐斩首,全军都极其震骇。

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文长在喝酒时偶尔对胡宗宪提起,后来胡宗宪借其它事把和尚以杖刑处死。文长受到胡宗宪的信任之处,多和这相仿。

文长既然科。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A(信,听凭,任凭;信心,听凭自己的心意,随心所欲。)

小题1:D(“恃才放旷”意即仗着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以约束,①②④皆是,③⑤⑥都是言徐文长才华出众,但并不能表现其“恃才放旷。)小题1:C(“余不能书”并非作者无法用文字言尽它的美,而是作者说自己并不擅长书法)小题1: (1)军人(畏惧他以至)跪着说话,匍匐着像蛇一样爬行,不敢抬头。

(“介胄”“ 膝语蛇行”“ 举”各一分,句意完整通畅一分,括号内补充部分没有翻译出来不扣分)(2)凡是胡宗宪所行的诱降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他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所以”“饵”“者”各一分,句意完整通畅一分,其中“所以”译为“所用来”亦可,“饵”译为“引诱”即可。)

译文:文长是山阴的秀才,乡试多次未被录取。性格直爽,无拘无束。

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聘请他做幕客。文长与胡宗宪讲定:“如果要我做幕客的话,要按照接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自由进出。”

胡宗宪都答应了他。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放言畅谈天下大事,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

胡宗宪非常高兴。那时胡宗宪统率着几个方面的兵将,威振东南一带,军人畏惧他以至跪着说话,匍匐在地像蛇一样爬行,不敢抬头;而文长作为部下一秀才而对他高傲自得,随心所欲地行事,任意谈论和他开玩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

正逢捕得一头白鹿,胡宗宪请文长代作贺表。表章上达,世宗皇帝看了很高兴。

因此胡宗宪更加看重他,一切奏疏、公文等,都请他代作。 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看得很高,喜欢出奇谋妙计,谈论行军打仗的形势策略大多得其要领。

凡是胡宗宪所行的诱降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他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文长曾经在一座酒楼上喝酒,有几名军士也在楼下喝酒,酒后不肯付钱。

文长暗暗写短函迅速告达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军士绑进衙门,全部斩首,全军都害怕得大腿发抖。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文长在喝酒时偶尔提起,后来胡宗宪借其它事把和尚击毙在梃杖下。

文长受到胡宗宪的信任多和这些相仿。 胡宗宪既然怜爱文长的才华,又哀叹他屡次考试不中,适逢乡试,凡是作考官的,都暗中嘱托说:“徐子是第一流才士,如在你的房里,希望不要遗漏。”

考官都答应遵照他的话去办。有一个知县因有其它事耽搁,晚来了一些,到了考期才拜见胡宗宪。

胡宗宪偶尔忘了嘱托他,试卷正好分发在他的房中,于是没有被取中。 文长既然科场失利,不为试官所取,于是纵意于饮酒,尽情地游山玩水,旅行于齐、鲁、燕、赵一带,遍历北方沙漠地区。

他所见到的奔腾横亘的高山,呼啸汹涌的海水,迷漫遮天的黄沙,变幻不测的云彩,尖峭怒号的狂风,仰面倒地的大树,深曲幽静的山谷,繁华辐辏的都市,各种各样的人物鱼鸟,一切令人惊讶的形状,逐一在他的诗中表达出来。他的胸中又有一股磨灭不了的锐气,以及英雄茫然失路、无处可以安身的悲愤,导致他所作的诗,又像生气又像喜笑,好像水流过峡谷而发出巨大的声响,好像种子发芽出土无声无息,好像寡妇在晚上啼哭哀哀欲绝,好像游子作客他乡寒夜而起。

当他放纵心意,犹如平坦的田野,一望千里;偶尔幽深峭拔,好像秋天坟地里的鬼魂,啾啾私语。文长眼界奇高,以为千古文人皆不足道,在当时诗坛上独树一帜。

当时所谓的高官显贵、诗人文士,文长都大声地斥责,视作奴婢,以和他们结交为耻辱,因此他的名声没有流传出越地以外去。可悲啊! 一日,在县令家饮酒,县令指着席筵上一件小东西求他做诗题咏,暗地里叫小仆人把纸张连接成一丈多长呈上,想以此难倒他。

文长取笔在手,当场作诗,写满了那张纸,意境和韵味刚健飘逸,那东西的神态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场的人都大为惊叹。 文长喜欢书法,笔意奔放和他的诗一样,苍凉劲节中流露出婉美媚人的姿态。

我字写得不好,胡说一句,我以为文长的字确实写得比王雅宜、文征仲要高明。不说书写的技法,而说字的神韵,先生确为不拘泥于八法而造诣极高的人,书法界异军突起的奇士。

有时以他的余力,从事于绘摹花草竹石,都画得高远典雅,富有情趣。 他后来因猜忌而杀死他的续妻,被逮入狱,判处死刑。

张阳和极力斡旋解救,才被释放。出狱后,倔强的脾气一如以往。

晚年愤慨更深,颠狂更厉害。有名声地位的人登门拜访,他都拒不接待。

本地官员来求他写字,连一个字也得不到。常常带钱到酒店,呼唤地位低贱的人一起饮酒。

有时拿斧头砍破自己的头,以至血流满面,头骨折断,以手摩擦,发出响声;有时以锋利的锥子刺自己的双耳,锥深入达一寸多,居然没有死去。 石篑说:文长晚年诗文更为奇异,没有刻本、集子藏在家里。

我所见到的,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而文长始终在当时不得志,心怀怨愤而死。

6 《徐文长传》译文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

《徐文长传》译文:徐渭,表字文长,是山阴生员,声名很盛,薛公蕙作浙江试官时,对他的才华感到震惊,视之为国士然而他命运不佳,屡次应试屡次落第中丞胡公宗宪听说后,把他聘作幕僚文长每次参见胡公,总是身着葛布长衫,头戴乌巾,挥洒自如,了无顾忌地谈论天下大事,胡公听后十分赞赏当时胡公统率着几支军队,威镇东南沿海,部下将士在他面前,总是侧身缓步,跪下回话,不敢仰视而文长以帐下一生员对胡公的态度却如此高傲,好议论的人把他比作刘真长、杜少陵一流人物恰逢胡公猎得一头白鹿,以为祥瑞,嘱托文长作贺表,表文奏上后,世宗皇帝很满意胡公是以更加器重文长,所有疏奏计簿都交他办理文长深信自己才智过人,好出奇制胜,所谈论的用兵方略往往切中肯綮他恃才傲物,觉得世间的事物没有能入他眼目的,然而却总是没有机会一层身手。

徐文长的文艺创作所涉及的领域很广,但可以指出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艺术上绝不依傍他人,喜好独创一格,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豪迈而放逸,而且常常表现出对民间文学的爱好。 徐渭书法作品 明代的诗坛,由于前后七子的提倡,出现了一股拟古的风潮。虽说他们也自有不可抹煞的成绩,但这种拟古的风气,显然有碍于诗歌艺术的发展。徐文长对此深致不满,并作了尖锐的批评。他说:鸟学人言,本性还是鸟;写诗如果一意模拟前人,学得再象,也不过是鸟学人言而已,毫无真实的价值。他自己的诗歌创作,注重表达个人对社会生活的实际情感,风格略近李贺,问学盛唐,并杂取南朝,出入宋元,而终不失其为自我。这个倾向为稍后主张抒发性灵的公安派所继承,对改变晚明诗风具有重要意义。公安派的主将袁中郎对徐文长的诗有一段精彩的评述:“文长既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泣,羁人之寒起。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愤。”徐文长的散文,以《自为墓志铭》一篇最为出色。此外许多尺牍也很有特色,泼辣机智,幽默多趣,文风远启金圣叹一流,但总的来说,成就不及诗歌。 徐文长的戏剧创作有杂剧集《四声猿》,其中包括《狂鼓史》、《翠乡梦》、《雌木兰》、《女状元》四个独立的戏。《狂鼓史》是有感于严嵩杀害沈鍊之事而写的,表现出狂傲的反抗精神。后两个戏都是写女扮男装建功立业的故事,反映了徐文长对妇女的看法,有一定的反封建意义。这些作品都打破了杂剧固定的格式,为戏剧形式上的多样化开拓了门津。在戏剧理论方面,他主张“本色”,即戏剧语言应当符合人物的身份,应当使用口语和俗语,以保证人物的真实性,而反对典雅的骈语,过度的修饰,这些看法都是很有见地的。此外,他还作有《南词叙录》,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在戏剧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徐文长曾说:“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这大概是文人惯用的诡计,即把自己最受人重视的艺术放在最末的位置,以抬高其它。其实,他是我国大写意画的宗师,影响及于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直至吴昌硕、齐白石,在美术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他最擅长花卉画,用笔放纵,水墨淋漓,气格刚健而风韵妩媚,具有诗一般的抒情性和韵律感,极为人们所珍视。其书法则长于行草,徐文长虽自列为第一,但成就似乎逊于绘画。 此外,杂剧《歌代啸》,小说《云合奇纵》(即《英烈传》),据说也是徐文长所作。

徐渭作品

徐渭出生于1521年,是浙江绍兴人,主要成就在诗书画方面。由于在仕途上不得志,到了晚年更是凄凉,徐渭就以靠卖诗书画为生。

徐渭作品墨梅

徐渭在文艺上,所涉及的领域极其的广阔,但是不管在哪一个领域,都有徐渭的身影,他不喜欢按照他人的审美眼光创作,而是以自己的个性,来表现自己对于文艺的青睐之情。

在戏剧创作方面,徐渭创作杂剧集有《四声猿》。徐渭在创作杂剧时,都打破了原有的杂剧创作方式,徐渭更是开拓的新的创作杂剧的方式,使得杂剧的创作更加多样。徐渭在戏剧的创作,更加注重的是人物的本色,不提倡修饰过多,使得人物不符合他本身的身份,没有了本身的设定。徐渭还创作了《南词叙录》,这一部戏剧在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另外,相传杂剧《歌代啸》,小说《云合奇纵》也是徐渭的作品。

在书法方面,徐渭的狂草尤为突出,自己也认为自己的书法是极好的。徐渭更是将明代的书法推向了另一个 。《代应制咏剑草书轴》和《代应制咏墨草书轴》就是徐渭在书法中,杰出的代表作。

在美术方面,徐渭的写意画更是达到了大师级的水平。在写意画上,不断创新,将水墨画推向到更高境界。徐渭的写意花鸟画,不拘小节,生动形象,笔法简单却更添意境。在徐渭的画作中,不乏一些传世佳作:《墨葡萄图》、《山水人物花鸟》、《牡丹蕉石图》,以及《墨花》。

在诗词方面,徐渭一般都会将自己的性情展露无疑在诗词中。徐渭诗词的作品主要有《海上曲》、《廿八日雪》、《题墨葡萄诗》等等。

徐渭字画

徐渭出生于明代的阴山,今浙江绍兴市,号天池山人。明代是字画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时期,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因此,在明代就有了很多种派别,徐渭则属于青藤派。徐渭在当时就与解缙、杨慎共同成为明代的三大才子。

徐渭牡丹图局部

徐渭也凭着自己的才能,不断优化自己的字画技巧,成为了明代拥有最高成就的水墨写意画大师。徐渭的水墨写意画与其他的相比,更是独树一帜,开创了水墨写意画的新风。徐渭的水墨写意画不拘泥、将画中的一切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徐渭的水墨写意画也并不只是单单追求外表的模样,更注重绘画者内心的感受。也正因为徐渭追求的不只是表面,而是内在,所以徐渭能够成为独领 的开创者。

对于徐渭来说,他的水墨写意画,并不是他最喜欢的,他自己最得意的要属他的字了。在明代不只画家很多,书法家也有很多。明代的书法在原有的书法上又有了新的进步,所说各个字体,都会有比较杰出的人物,但是草书却是在明代有更大的成就。徐渭最擅长写的字体正是狂草,他写的狂草一般人都看不懂到底写的是什么。虽然别人不了解,他自己却乐在其中。在徐渭自己的每一副画上,他都会为之题诗一首,来展现他的才能与书法的技巧。

徐渭的字画流传到了现在,看过的人无之不感叹不已。在现在的市场上,徐渭的每一副字画都能拍卖到一个很高的价格。

徐渭诗

徐渭是绍兴府山阴人,字文长。关于徐渭的号,虽然徐渭还有其他很多的号,但徐渭最常用的是天池山人。民间也有很多徐渭的传说,流传至今。

徐渭诗欣赏

众所周知,徐渭是画家,也是书法家。但人们常常会忽略徐渭的另一个擅长之处――诗。在徐渭的每一副水墨写意画中,都会有一首诗,因此,徐渭亦是一个诗人。

现在,能搜索到的徐渭的诗有很多,其中也不乏很好的诗歌。从徐渭这么多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诗后面徐渭的影子。徐渭的诗,跟传统的诗又有一些是不一样的。可以说,徐渭的诗和他的人一样,不拘一格。

徐渭诗的主题主要偏重于现实,一方面反映时事政治,另一方面抒发自己的感情。徐渭写得诗,自成风格,情感肆意奔放,真挚而热烈。徐渭在晚年的诗更是不追求规矩法度,新奇而独特。

其实,明清在研究诗时,因为徐渭是一个平民百姓,所以徐渭的诗淹没在那么多的诗中。生前,徐渭无人问津,死后也萧条。幸运的是,当时的文坛领袖袁宏道发现了徐渭的诗,并在文坛上宣传徐渭诗,更是让徐渭的诗达到了研究的 。袁宏道将徐渭的诗,变成了一本全集,为后人研究徐渭诗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一道线索。这一 并没有很快就消退下去,而是一直延续到了乾隆年间。徐渭诗因为袁宏道而一直流传于世,让世人欣赏到徐渭杰出的文学才华,而不是默默无闻的躺在黑暗处。

徐渭的诗

很多喜欢和欣赏徐渭的人都知道,徐渭自称自己“书一,诗二,文三,画四”。只是现在很多人更感兴趣的是书画成就,而并非是徐渭在诗上面的成就。虽然徐渭的书画是极为突出的,但是,徐渭的诗也绝非只是一般,徐渭的诗也可以说是有杰出的成就。

徐渭墨梅图上的题诗

因此,当别人在徐渭的书画中专研徐渭一生模糊的身影时,还不如投身于徐渭的诗中研究徐渭那不为人知之事。徐渭的诗虽然没有像其他有名的诗人一样出名,但是,徐渭的诗在明代文学史的评价上也是极高的。从袁宏道将徐渭的诗合成一本书也可以看出,徐渭的诗是很有文学价值的。徐渭在他的一生中,一直追求创新、变化、奇特,他的诗亦是如此,别具风味,令人回味无穷。

在徐渭的五言律诗《陈女度尼》:“青春正及笄,削发度为尼,别母留妆粉,参师歇画眉。幻真临镜现,生灭带花知,未必今来悟,前身受记谁。”表面上看着通俗,其实,内在丰满。徐渭用前两句描绘了情景,后四句将诗的内涵升华到了更高的境地,表达了自己此时此刻的心境:对佛教哲学的理解以及对自己人生的心灰意泠。

总而言之,徐渭的诗与他的人一样,不需要太多粉末修饰,以最自然的状态将世间的万事万物出现在他的笔下,将他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以此来发泄他心中的愤闷。

徐渭 字文长

1521年,徐渭出生在没落的官宦世家。相信大家对于文长,这个徐渭的字很熟悉。然而,文长并不是徐渭的第一个字,徐渭的初字是文清。

徐渭画像

现在,我们一般都只有名,很少有人还会为自己取一个字,所以我们现在讲的名字,其实,只是名而已。可是,在中国古代,大部分人都会既有名,又有字,尤其是做官的和读书的知识分子。

名是在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字是名的补充解释。名一般在孩子幼年的时候起的,供长辈们叫唤。男子到了成年,举行冠礼之后,标志着长大成人,要步入社会了,这个时候就会取字。女子一般在出嫁后,才会取字。

在古代,礼仪是十分重要的,在叫一个人的时候也是很有讲究的,不能随意叫别人的字或名。一般情况下,名只能是上级对下级或者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平辈之间,如果要称呼名的话,一定是在双方非常熟悉的情况。不是常说“不能直呼其名”,直呼其名,在多数情况下是极为不礼貌的行为。因此,下级对上级,呼唤或写信时,只能用字作为称呼。尤其是当时的执政者皇帝以及自己的父母长辈的名,更是不能提,提了会被称为大不敬,甚至很有可能危及到你的生命。

徐渭的名是单个字渭,徐渭的字是文长。当然在古代,还会有号。徐渭的号很多,但是徐渭最常用,并且最为人熟知的号是天池山人。

明代徐渭

徐渭出生于明代正德十六年,绍兴府阴山人,字文长,号天山池人。徐渭是有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徐渭极高的才华,让他在艺术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徐渭涉略的领域很广,但徐渭在每个领域的成就都是不容小觑的。

徐渭画像

徐渭在美术上的成就,不用说,很多喜爱徐渭的人都知道,徐渭开创了青藤画派。徐渭的水墨写意画气势磅礴,而又充满自由自在,不被拘束,让他成为了水墨写意画的大师。徐渭在绘画上的技巧,在继承前人的画法技巧上,又有新的突破,让自己的笔法更加多变,让人无法捉摸。并以丰富的想象力,将画又推向另一个 。

徐渭是书法家,在徐渭的画作上,就能欣赏到徐渭的书法,徐渭将他的书法与他的绘画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他的书法与他的绘画一样,极为熟练,功底也很深厚,放纵不羁。徐渭将书与画相结合,可以说是画中有书,书中有画。

在戏剧上,虽然不及书与画的成就,但是戏剧上的创作也算的上是突出的。徐渭在创作戏剧时,追求人物的本色,不需要太多外在的东西。徐渭的戏剧创作,在戏剧领域有很重要的意义。

徐渭一生坎坷,晚年更是凄凉,他的怀才不遇,让他将郁闷之情寄托到书画诗中,从而让他有那么多的传世之作,成为经典,流芳百世,也让艺术领域能够有进一步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268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