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冬奥东风扬帆中国之美

借冬奥东风扬帆中国之美,第1张

借冬奥之中帆,扬中国之美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心。”擦拭起雾的玻璃窗,窗外似盐的雪在寒风中飘飘酒酒地落下,拥抱深厚的大地。九州大地却中是一番火热气象。时隔14年,奥运火炬再次在北京点亮,冬奥会已然拉开序幕。

2022冬奥会开幕式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了。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传递国旗到“ 黄河之水天上来”再到“五环破冰”一语双关,我想这便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情节。而当外国友人惊叹之时,我们只是心照不宣、相视一笑。

一、国之美

1中国之美首先是首都之浪漫。

       北京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双奥之城。它审美的方向既偏向于雅俗共赏——既有东方人的文化底蕴又有新时代的一种表达。简约大气的表演、世界名曲的有序编排以及科技与艺术的妥善融合,让我们看到了一场符合近乎世界各国文化审美的表演。在其中我们看到了二十四节气和诗韵之美相得益彰;我们看到春节文化与竞技体育的浪漫邂逅。

       在祖国最盛大庄严的时刻,五十六个民族用嘹亮的军号声吹响《我和我的祖国》。当国旗升起的那一刻,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和强大喝彩!哪怕是隔着屏幕,也仍然保持肃穆跟着电视里一起唱国歌。昨晚看了北京冬奥会开幕期间出现了三个词这次奥运的独特之处让我感受到了作为大国对于世界和睦的决心与期盼。各国代表团组成的大雪花意味着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奥运之火在中央更是寓意了地球各国的团结!很有幸生在这个时代也很有幸生在中国。希望国运昌盛你我亦将闪闪发光!

2中国之美其次是中国文化之浪漫。

       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相比,2022年的冬奥会早已避开了刚刚睁眼的幼稚的小牛犊的一身光芒,而东方的雄狮已然觉醒,然后正所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春之季节,冬之邀约,新年氛围更加浓,处处舞动中国红。划破夜空的奥运火种,令人惊叹的开幕情壮,让我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水乳交融;让我看到了体育与社会的此呼彼应。相约冬奥,健身有我。“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口号已经铭记在我的心中。回望当初,画卷、汉字、戏曲、丝路、礼乐、太极等传统元素贯穿开幕式始末,我们骄傲的小狮子迫不及待地向世界展现它的锋芒;而如今,中国已在国际上牢牢站稳脚跟,以一种含蓄内敛的方式,完美诠释了中国式浪漫,彰显了文化自信。

     忆40年惊涛拍浪,九万里风鹏正举;苔花似的人们不屈不挠;在壬寅虎年的冬奥会上凯旋,瞧! 2022年的简约、精彩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无不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强烈信号,当奥运会遇上春节,当开幕式遇上24节气,我们正在探寻其中的奥秘。立春的开幕式更彰显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图景,让我们共赴冰雪之约,从你我做起。疫情之下,世界普遍希望奥林匹克的到来,因为运动代表着攻克种种困难寄托同舟共济的精神,凝聚命运与共的信念,惠及团结一心的力量,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强更靓。  从08年的“我”到22年的“我们”,从个体实力的表现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积极展现出了大国担当。

正如总导演张艺谋所言,既然需要“大幅度”地减少演员的数量,就用科技的含量让它人少而不空;让它很饱满;让它空灵而浪漫。”而从二月四号晚开幕式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来看,张艺谋确实无愧于国师的称号。也正如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工作组组长王宁所言,“ 我们这次冬奥会的开幕式,它展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运动之美,焕发出大家战胜疫情的力量,给大家以激情。”

3中国之美最后是中国精神之浪漫。

      有人说,如今的年轻人好像格外爱国,一提家国,就红了眼眶。我想说,那是因为,我们这一代,有幸得国伴长。

 我们见过中国稚嫩的样子,一如孩童,渴望肯定,渴望夸奖,于是铆足了劲,内外闯荡。我们也见到了中国成熟的模样,美而自知,谦逊刚强,从追逐到卓越,从学习到开创。我常说,上一代生活在一个“明天会更好”的时代,不似我们难见明显增量。

如今,我却想说,或许,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未来会更好”的时代,一个欲速则不达,匠者见分晓的时代。就像最好的诗歌留在了盛唐,但最好的词曲却生于宋明两朝。所以,我非常爱她。所以,我自负地想:“除了华夏儿女,没有一人能完全理解中国,因为华夏从来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种精神,一份传承,是古往今来,是浩如烟海,是我们的基因。”

借冬奥之帆,一起向未来。从2008年的夏奥会到2022年的冬奥会,中国实现了从“我”到“我们”的伟大跨越。开幕式起始,各国参赛运动员和代表团一起走过巨大的“冰五环”,通过"中国门”进场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体现了中国人宽广的胸怀,向世界敞开门窗,欢迎世界各国的运动员来中国做客。“世界的雪花汇聚在中国”总导演张艺谋说。每一朵都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各地的雪花都汇聚在北京,成为一朵最璀璨的雪花。在当下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我们”也被赋予了更为现实的意义。

借冬奥之帆,展文化自信。融合二十四艺气的倒计时、融合中国结和生肖的节日以及场景变换等以其独到的体现的中华传

冬奥会24节气倒计时,里面藏着不少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众所周知,2022年冬奥会召开的时间正好是2月4日,也就是中国的立春。因此,冬奥会开场便很有创意的用24节气进行了倒计时设计,从雨水到立春,每一个节气都配上了一句对应的古诗词,彰显了属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之美,也通过视频展示了不少中国的地质风貌跟人文风情。这个设计别出心裁,让很多网友拍案叫绝,其中不乏外媒。

一、24节气的诗词,都有丰富内涵

24节气从末尾开始向前倒数,第一个便是“雨水”。“雨水”是每年二月十八日到二月二十日的时间,采用的诗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出自非常熟悉的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描述了春天的夜晚,一场好雨随风而至的美好场景。这句诗翻译过来就是说,雨水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悄无生息地滋润着大地万物。“惊蛰”是每年的三月五日到三月七日的时间,采用的诗词是“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因为这一天正是春耕开始的日子。“春风”是每年的三月二十日到三月二十一日,采用的诗词是“春风贵如客,一到便繁华”。这句诗出自清代袁枚的《春风》,诗句的意思其实就是字面意义,春风就好像是贵客一样,所到之处立刻万物复苏,热闹繁华。“清明”是每年的四月四日到四月六日,采用的诗词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这首诗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谷雨”是每年的四月十九日到四月二十一日,采用的诗词是“风吹雨洗一城花”,这句诗出自宋代黄庭坚的《见十二弟倡和花字漫兴》。

而到了最后五个节气的倒计时之际,速度一下子加快。随着24节气倒计时完毕,映入眼帘的便是张艺谋导演又一个别出心裁的设计。

二、中国式浪漫,不只24个节气

在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奥会的开幕式上,大家除了感受这独属于中国的节气浪漫之外,还感受到了张艺谋用迷路的一只和平鸽隐喻国家时政的浪漫。总之,在张艺谋刻画的开幕式盛景之中,无论是奥运圣火的点燃方式还是冰五环破冰而出冉冉升起的隆中,都有着让中国人特别感动的地方。在2022年2月4日,正是立春到来的日子,而中国队又在当天的20:04分作为第24支运动队伍入场,这些也都是一种中国人的浪漫。

冬奥闭幕式再次呈现中国式浪漫,冬奥会的闭幕式举办的有多成功?2月20日晚,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高亭宇将徐梦桃扛在肩上,高举五星红旗入场,现场沸腾,掌声雷动。 随后,两位旗手在社交平台上解释了这一举动背后的含义:一起“高”举中国“梦”!在更“高”的舞台上圆“梦”! 这背后的寓意感动无数网友:“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最高级的谐音梗!”“他扛着她,她扛着五星红旗,我们把国旗举到了最高最高的地方!”北京冬奥会的闭幕式,高亭宇扛着徐梦桃举着国旗入场,本以为是庆祝中国队在冬奥会取得让人瞩目的成绩,预示着更上一层楼的意思,但是看到高亭宇和徐梦桃的在社交媒体上留言,顿时感觉寓意真的太好了。本届北京冬奥会中国冰雪健儿取得了9金4银2铜的好成绩,可以说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到了奖牌榜的第三位,在这次冬奥会中国也涌现出很多有实力的新人,向苏翊鸣、谷爱凌,真是未来可期。

中国冰雪运动希望在北京冬奥会之后,跟徐梦桃和高亭宇所说的在更高舞台上圆我们的中国梦!点赞“高”举中国“梦”!创意好,与开幕式一个都不能少的“回归”,有异曲同工之妙。点赞高亭宇和徐梦桃两位金牌获得者,为国争光!他们在冬奥会闭幕式上,展示中国梦,讲述中国梦的故事,可以吸引更多世界各地优秀人才,加入中国籍,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本届冬奥会的开闭幕式,这样的“妙笔生花”太多了。比如,来自晋察冀革命老区的小学生齐唱希腊语国歌,说明偏远山区的儿童一样具有国际化的素质和能力。内含“中国结”的“雪花”牌开幕式,把“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和中国文化“美美与共”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富诗情画意。以折“柳”送别为标志的闭幕式,含情脉脉与‘16天在一起拼搏的朋友说一声再见,挥手告别,情真意切,难分难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330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