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说课的基本步骤和要求【附说课稿】

生物说课的基本步骤和要求【附说课稿】,第1张

要想学好生物并不需要你投入太多的时间与精力,但下面这五个方法你不得不掌握。即:会听课、善阅读、抓规律、归纳运用、观察比较。 1会听课 课堂上不仅要保持旺盛的精力,还要做到眼到、耳到、脑到、手到,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在大脑皮层上形成许多个兴奋中心相联系,留下不易肖退的记忆痕迹。老师讲课尤其是讲授新课,一般是分块的,但各块各知识点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各年级生物知识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学习时要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易理解好记忆。生物知识的学习有着本学科的特点,因此在听课时我们应该做到如下三点: (1)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生物进化、发展的观点。在听课时应该注意老师是怎样运用这些基本观点去分析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例如:在消化系统一章的教学中、注意老师如何分析各段消化道的结构,特别是小肠的结构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听课不是仅指用耳朵静静地听教师传授知识,还要求动静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直接参加者和实践者,应积极主动地将耳听、脑想、手动三者有机结合,才会更好更快更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善阅读 阅读是学习最基本的一种学习方法,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志。良好的阅读能力是顺利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最佳手段。阅读时同学们可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出示提纲导读:可以将要学习的内容事先精心准备阅读提纲,这个提纲可以根据课后习题来列,然后以此有目的的阅读相关课文,以便抓住重点,使自己读有所得。 联系实际阅读:联系实际问题,阅读与思考相结合,能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如学习对水分的吸收一节时,可思考一下植物的根是在什么情况下,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一次施肥太多时,为什么会发生“烧苗"。带着问题阅读有关的内容,会很清楚地掌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以及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 联系课本插图阅读:课本内容包括知识系统、插图系统、练习系统。同学们往往忽视有意识地查看插图。在学习中应注意运用好插图,把阅读与识图结合起来,边读边看。如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通过抓识图,先认识花粉的萌发,花粉管的形成和胚珠的结构图,再认识双受精作用图,对双受精的作用就容易理解了。这样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获得感性认识,并能牢固记忆。概念原理重点读:生物学科中的概念原理用词严谨、科学,必须通过思维活动加以锤炼,才能把握其本质内涵。如被子植物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其中“一般”是指绝大多数被子植物有这六种器官,少数不完全具有。因而在学习中应培养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3孤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简单→复杂、低级→高级、水生→陆生的进化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 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紧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 ①外有双层膜,将其与周围细胞质分开,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区域内进行; ②内膜向内折迭成嵴,扩大了面积,有利于基粒、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步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 ③内膜围成的腔内有基质、酶; ④基粒、基质、内膜上的酶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应所需,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了。 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也要遵循认知规律、大脑活动规律。如人的认识都是由浅到深,由少到多,逐步积累、逐步深入。学习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减数分裂过程的学习,开始只要弄清两次分裂起止、染色体行为、数目的主要变化,而不能在上新课时对于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与遗传三定律关系,与有丝分裂各期图相区别等一并弄清。后者只能在练习与复习中慢慢把握。其实,生物学学习大体上也要遵循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步骤,有规律地进行学习。如预习弄清知识结构,初步确定重点,找出疑难处,上课就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4归纳运用 一本书的内容上完了,这本书中到底讲了些什么,你有没有想过对它们进行归纳、概括呢最好打破章节界限,列出一些标题,把各种知识相互融合在一起,形成网络或体系。 例如,学了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可以列出如下标题:四大系统(循环、呼吸、消化、排泄)在新陈代谢中有何作用,来进行综合复习。又如,学了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可以列出标题: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包括对运动系统、对循环系统、对呼吸系统、对神经系统等)进行综合复习。 综合归纳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神经系统学习可按神经细胞、脑、脊髓、神经的顺序关系学习,对生理、生长、发育等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这一点很重要。抓联系,如神经细胞与脑、脊髓神经联系点在于神经细胞分细胞体、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组成脑、脊髓灰质等;突起可以形成神经纤维,再组成白质、神经。抓特点,就是要抓重点抓主流。综合归纳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大杂烩,应该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如神经系统知识网络就可将神经节不列入,眼、耳以外的感觉器官或感受器一笔带过。但复习则要全面不能遗漏。 灵活运用是学好学活生物的关键,认识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灵活运用知识才能记得牢,学了才真正有用。运用知识解理论题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后者正是中学生的薄弱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学了生态学等知识后,可以在自家尝试建设生态小区,发展庭院经济等等。只要有心,生物学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定能学好、学活。 5观察比较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不仅可以获得新知,也能验证已知。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观察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环节。如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等等。要想有效地发挥观察在生物学学习中的作用。还必须做到“四有"必备,即: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有疑存。如观察生物群落,目的是了解群落的成员、数量及其关系;顺序从植物到动物再到微生物,植物又有乔木。灌木——草本——苔藓、地衣;有重点即通过解剖观察、套袋实验观察等看动植物关系;观察时多思考,如植物分层、错落有致有何意义等。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生物中能比较的东西很多.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冬眠与夏眠、应激性与适应性等等。比较时注意对比较对象全面了解,然后确定比较项目,并做到简明扼要,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类生理过程,可从场所、条件、过程、结果、意义等进行全面了解。确定比较项目时过程不能太具体,而是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的反应前后变化,抓住此重点,有利于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中学生物概念多,易混难记,比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不少内容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应激性与反射,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四纲心脏,动脉血和静脉血。维生素与激素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复习,可以帮助我们弄懂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 勤问

学习都是从发问开始,科学研究也是从问题着手保持好奇的天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

动手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探究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只能通过动手做才能学会向自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收获会更大

多思

发展思维能力,与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同样重要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生命。比如,从基因的角度来看生命,你会发现我们保护一种种生物实际上是在保护一个个独特的基因库,死去的是个体而不死的却是基因从历史的角度看生命,每一种生物都是历史的产物,现存的每一个个体都是由最原始的生命演化而来的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浓缩着大约38亿年的进化史

抓住重点、重视图表、领悟思想方法

织网

平时所学的一个个知识点就像一颗颗珍珠,我们要善于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成为一根根珍珠项链,再将这一根根项链编织成一张知识的大网。在解决各种问题时同学们需要一张完善的“知识网”。常用的方法有:列表法、纲要法、目录法、画流程图、思维导图、概念图、维恩图、写关键词等2 生物如何快速提高中生学习生物时,要采取图文结合法学习,进行必要的形象记忆

高中生物重点内容都有相应的结合示意图,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把图示记住,再加以适当的文字理解,记忆效果效果就会长久,知识理解上也会更深刻例如细胞结构图,这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生物的基础。首先通过细胞结构图记住细胞的各部分名称,然后记忆每种结构的各种功能,并且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地补充完善细胞结构图,让细节的、微观的功能也能在细胞结构图上体现,进而完善自己记忆的结构图,构造出生物学知识框架。再如在学习细胞分裂时,首先明确细胞分裂的形式——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在学习上应该把知识进行整合

学习生物要采取对比学习记忆

零散的知识点,繁多的知识点,是生物学科特点学习过程中,除了采用图文结合进行知识点的整合外,对类似的、同一模块的知识点进行对比记忆,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增强知识间的区别,也能更好地提升理解能力。像学习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时,通过对比两种细胞间的区别,加深对两种细胞结构的理解,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再如学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是类似的,但也有区别,减数第二次分裂是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而有丝分裂是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对比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相同的

生物学习应以教材为中心,展开学习

生物学习课本重,习题不宜过多弄

精做习题无空洞,再看课本莫嫌多

生物学习要想让图文结合学习法真正的发挥作用,那就得以课本为中心,以课本上基本概念为中心。这就好比见了一个生人,我要先认识他,以后见面就会认识了基本概念的学习也是如此,首先记住认识他,以后遇到的时候才懂得是怎么回事只有把教材中的名词和术语都记清了,内涵和外延搞明白了,问题就会解决了比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两个名词,要知道光合作用是作用是什么,分几个阶段,在哪里发生,过程如何3 提高生物考试成绩有哪些技巧提高高中生物考试成绩一方面可以积累多年的高考的实践经验、总结、调整和修改制定适合自己的高中生物学习计划;另一方面抓生物基础学生想要提高生物考试成绩,建议同学在复习生物的过程中要注意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知识,加强信息转化能力训练和实验技能训练,强化实验方案设计

提高高中生物考试成绩的关键在于备考,学生应该选择那些自己在生物知识上存有漏洞和不足的高中生物训练。此外,在训练过程中还要养成良好的生物解题习惯,认真审题

对于生物图行题时,应做到图文相结合,充分利用图像和表格中的数据,正确理解和分析文字、图像、表格,准确分析高中考试生物提的思路面对高中生物解答题不要惊慌,要冷静思考,仔细阅读,认真分析,回忆与生物学哪些基础知识有关联,确定解题的大方向

提高生物考试成绩最基本的应该是简洁明了生物的高答题规范,首先生物考试尽量用生物学术语回答,生物答案要突出重点,这样可以提高生物考试成绩

1、对学生物要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不会投入,不投入就不能理解,更不能记住。死记硬背只能越学越枯燥,越记越难记。投入精力很多,学习效果却很差。2、学习生物学知识要理解、多思考。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也具有密切联系。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记忆,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只有理解的记忆才能长久记忆。才能运用自如。多思考就是要找出生物学习中的知识点间的联系,要确定知识框架。漫漫学,泛泛记,只能是知识越学越多,越学越乱。时间长了,就不能抓住重点,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3、 搞好预习。预习是把课堂上老师讲解内容进行粗略的了解,要把握哪些是重点,那些是已经理解的,哪些是还不理解的,知道哪些是难点。在上课时就能做到听课重点突出。

1高三年级生物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结构与功能观说出细胞分化的概念。

 2通过归纳与概括,总结出细胞分化的意义。

 3基于对细胞分化事实的理解,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4感受生命的奥秘,形成珍爱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胞分化的概念、原因及意义。

 难点:细胞分化的原因及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细胞XX的Flash动画,提问:细胞发生了什么变化是通过什么过程实现的

 (细胞数量增多,细胞XX。)

 展示细胞分化的Flash动画,提问:细胞发生了什么变化

 (细胞种类增多。)

 引出细胞分化,提问:对生物有什么意义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细胞分化的概念

 自主阅读教材,提问:分化的概念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教师补充: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2细胞分化的意义

 多媒体展示结肠黏膜上皮、骨、神经组织和肾小体的。提问:这四幅的组织和器官各有什么功能

 (结肠粘膜上皮细胞起着保护的作用,又能分泌特殊的分泌液;骨在人体内起着支撑的作用;神经组织可以传递神经兴奋;肾小体可以过滤血液形成原尿。)

 追问:这说明细胞分化有什么意义分组讨论。

 (①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②细胞分化可以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使生物体能够正常发育。③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展示资料:在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与肌动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则处于关闭状态;在肌细胞中则相反。提问:细胞分化的原因是什么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细胞中DNA的状态是不同的。)

 (三)巩固提高

 提问:细胞XX和细胞分化的意义一样吗

 (细胞XX只能繁殖出许多相同的细胞,只有分化的细胞才能形成不同类型的组织或器官,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四)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作业:查阅资料分析,思考分化的细胞,能不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2高三年级生物教案设计

 一、说教材

 《伴性遗传》选自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2章第3节。本节课讲述伴性遗传的现象和特点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本节以及本章的其他两节《减数_和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都是在第一章认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础上,沿着科学家探究基因在细胞中位置的脚步而设计的。本节又为《人类遗传病》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

 在之前学生已经知道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为他们理解本节课基因和性染色体行为一致打下了基础。生活中学生知道遗传病的概念但并不了解伴性遗传病的特点,因此适合带领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伴性遗传。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已经接近成熟,而且通过之前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分析思维,可以对伴性遗传的例子红绿色盲症遗传进行探究。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资料,总结出伴性遗传的规律;发展分析问题,揭示事物规律的能力。

 (2)通过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学习,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过程,养成善于发现生活中小问题的习惯,形成探究生活中现象的意识。

 (2)形成生物联系生活生产的观念,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为:伴性遗传的特点。本节课主要以红绿色盲的分析为例学习伴性遗传的特点,所以难点为:分析红绿色盲遗传。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是以红绿色盲为例进行问题探究,因此我会准备足够的资料,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对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和讨论,得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和应用。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新课环节。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请同学们根据PPT上的红绿色盲检查图,检测自己的色觉。此时学生会积极的参与到检测和讨论中。之后教师引出:有一种色觉不正常的病症叫红绿色盲症,它是一种伴性遗传病,请大家说说什么是伴性遗传。在忙碌的高中学习生活中,教师采用这样的导入可以很迅速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伴性遗传的学习。

 2、新课展开

 接下来就是我的新课展开环节,将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是探究人类红绿色盲症,首先我会出示红绿色盲症家系图。提出问题串:①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②Ⅰ代中的1号是色盲患者,他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中的几号?③Ⅰ代1号是否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2号,这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④为什么Ⅱ代3号和5号有色盲基因,而没有表现出色盲症?通过观察思考学生能知道红绿色盲症是伴X隐性遗传病。此时我会展示人类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组型图,请学生看图思考为什么色盲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学生通过观察会得出:因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形态差异,Y染色体上没有色盲基因的等位基因。整个过程我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路,学生通过观察图得出结论,这样可以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接着请学生自己用表格总结出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且分析为什么色盲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能够得出正确结论,此时我会请学生代表上讲台展示他的结果,师生对他进行评价。用表格做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养成对比总结的习惯。

 接下来带领学生分析正常女性与男性红绿色盲婚配、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的遗传图解。在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遗传图解后,为了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请学生以生物小组为单位分析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与男性红绿色盲婚配、女性红绿色盲与正常男性婚配的遗传图解。师生共同总结出红绿色盲的遗传的特点是交叉遗传、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一般为隔代遗传。

 第二步是探究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特点,由于已经带领学生对人类红绿色盲症做了分析,他们有了一定的分析思路和知识基础,所以我会让学生以生物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这一部分的内容。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会巡视指导,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经过讨论,我会请一位学生化身小老师上台讲这一部分的内容,之后我会注意总结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是: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连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定是患者。

 第三步是学习伴性遗传的实践应用,学习生物科学不是为了单纯的学习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用知识改变生活。所以生物学习要紧密的联系实践。这一部分我会给学生多举一些例子,如通过眼色区别子代果蝇的雌雄,通过芦花羽毛区别雏鸡的雌雄,通过分析家系图决定生男生女等。生活真实的例子更能直观的体现出这一部分学习的价值。

 这一部分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会让学生做教材上的基础题,并请有兴趣的同学把拓展题也做了。通过分层次习题的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也可以让我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针对性辅导。

 3、小结作业

 在课程结尾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总结伴X显性遗传病和伴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并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一个血友病患者家族的家系图,尝试分析血友病是什么遗传病。下一节课的时候进行分享。这样的作业既能应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也锻炼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

3高三年级生物教案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ATP是生命直接能源,在所有生物的代谢中占有普遍的重要地位,为后续学习光合、呼吸作用作铺垫,具有承前继后之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①、能写出ATP的分子简式并说出其结构特点

 ②、能画出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并能理解ATP的形成途径

 ③、知道ATP对细胞中能量代谢中的意义

 ④、能利用ATP是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解释实际问题,并理解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

 能力方面

 学生通过分析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供能的意义,初步训练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让学生在分析自己身体内发生的ATP—ADP循环及其重要意义过程中,体验到生物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价值,加强学生对身边的科学(RLS)这一理念的理解。

 3、教学的重点难点

 我对本节内容确定的重点是:ATP的分子简式及其结构特点、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能量代谢中的意义、能理解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

 针对这些重点内容,其中最难让学生理解的是: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能量代谢中的意义、对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的理解。

 二、说学法

 因为本节知识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基本能看懂书本对于这一节知识的介绍,所以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设计的解释、资料的阅读、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本课时的内容。

 三、说教法

 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关键,加强理解和应用。尽量联系糖类、脂肪、叶绿体、线粒体、主动运输等与能量相关的和初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知识展开教学。并且通过建立实验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最关键的内容,通过设疑、析疑、解疑和多媒体辅助来强化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

4高三年级生物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准确描述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理解并掌握mRNA结构特点及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转录的Flash动画及动态组图,发展观察识图能力,提高分析归纳和推理判断的能力,体验用生物学观点认识和分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核糖核苷酸、mRNA、tRNA等物质的结构及功能特点,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科学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mRNA的结构特点,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二)难点

 理解转录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ppt展示一对双胞胎的照片并引发学生思考:这两个孩子如此相像,他们这些相似的性状是什么物质体现的

 学生思考回答:蛋白质。

 教师设问:他们性状相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基因相同。

 教师设问:那么基因是如何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探究这一问题——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二)探求新知

 1RNA的结构特点

 教师设问:遗传物质DNA一般都存在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则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那么细胞核中的DNA是如何控制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的呢

 学生回答:应该还有一种中间物质,在DNA和蛋白质之间充当信使。

 教师对学生的设想给予充分的'肯定,随后用ppt展示这一信使——mRNA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由核糖核苷酸A、G、C、U组成,与DNA配对,mRNA上的碱基可以携带DNA上的遗传信息。RNA分子较小,可以从核孔中出来进入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62,自学tRNA和rRNA的内容并完成与DNA对比的表格,总结DNA与RNA在组成的基本单位、五碳糖、碱基、类型、分布、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区别。

 教师将学生汇总的表格展示在ppt上,并强调每种RNA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让学生初步体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念。

 2DNA到RNA的转录

 教师设问:DNA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给mRNA的呢

 学生带着这一疑问观看一遍完整的转录过程的Flash动画。

 教师再次播放转录过程动画,学生参考导学案上的问题串,即转录的场所、原料、产物、模板、配对的原则分别是什么再次认真观察每个过程的变化点。并完成表格。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转录的过程,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纠正指导,引导学生总结出完成详细的转录过程:

 ①DNA双螺旋揭开,DNA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其中一条链提供准确模板;

 ②游离的核苷酸随机地与DNA链的碱基碰撞,当核苷酸的碱基与DNA的碱基互补时,两者以氢键结合;

 ③新结合的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

 ④合成的mRNA从DNA链上释放,而后,DNA双链恢复。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转录的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三)总结提升

 教师结合板书带领学生进行本节课知识的归纳,引导学生自主绘制知识概念图。

 (四)巩固提高

 学生思考讨论:转录成功的mRNA的碱基序列与DNA单链模板的碱基序列和模板互补的碱基序列有什么异同

 保证遗传信息传递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五)课外拓展

 列表比较DNA复制和转录的异同点。

5高三年级生物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

 让学生到药店了解ATP药品的性状、功效。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探讨

 提出问题:前面学习过的能源物质有那些?这些能源物质被细胞分解后,以什么形式提供为细胞提供能量呢?

 问题探讨: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一个关于ATP让萤火虫尾部重新发光的例子。引出ATP是直接能量物质。

 回答问题(如糖类、葡萄糖、脂肪)

 (二)ATP分子简介以及ATP和ADP的转化

 展示ATP的分子结构式,讲授ATP的分子简式的写法和含义。磷酸键水解放出的能量水平。

 由ATP脱去最远离A的磷酸放出能量引入,讲述ADP可以和Pi结合,吸收能量,形成ATP的过程。用幻灯片或板书辅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403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