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 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他从古典美中得到一种简练而又单纯的风格,始终 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他的绘画吸收了 15世 纪意大利绘画、古希腊陶器装饰绘画等遗风,画法工致,重视线条造型,,因而差 不多每一幅画都力求做到构图严谨、色彩单纯、形象典雅,这些特点尤其突出地体 现在他的一系列表现人体美的绘画作品中,如《泉》、《大宫女》、《瓦平松的浴 女》、《土耳其浴室》、《荷马的礼赞》、《后宫佳丽》、《加拉的玻林娜•埃莲 诺尔》、《莫第西埃夫人》等。1805年,安格尔完成了《里维耶夫人肖像》一画,这幅肖像在色彩方面无疑也 是安格尔的杰作之一。匀整的颜色如同镶嵌一样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色彩显示着形 体,带有某些起伏的暗示,但没有求助于阴影。身体和衣服用象牙白突出出来,组 成画面的受光部分,深蓝色的沙发则组成画面的阴影部分。这两种颜色都被纳人黑 色的背景。红、黄两色的小小变化无害于整体效果。个性和朴实的表情、明暗和单纯——使这幅肖像别有一种优美滋味。
西方古典主义音乐与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有何区别?, 怎样认识与理解西方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的异同
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单乐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主要是器乐小品,如即兴曲、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曲以及各种舞曲——玛祖卡、圆舞曲、波尔卡等。在众多的器乐小品中,钢琴小品居多。声乐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并将诸多的声乐小品串联起来形成套曲,如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就是浪漫主义音乐派创新的艺术题材。和声是表现浪漫主义色彩的重要工具,不谐和音的扩大和自由使用,7和弦和9和弦以及半音法和转调在乐曲里的经常出现,扩大了和声范围及表现功,增强了和声的色彩。作曲家创立了多乐章的标题交想曲和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的形式。
一般来说,古典音乐是具有规则性本质的音乐,具有平衡,明晰的特点,注重形式的美感,被认为具有持久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流行。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本来是专指德奥1750-1830年间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即所谓“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有不确切的翻译为”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的)。这就是狭义的古典音乐。
从这个狭义的古典音乐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向前追溯到巴赫,亨德尔乃至更早的天主教基督教宗教音乐,向后延伸到浪漫主义,民族乐派,以及20世纪西方的现代音乐。这些都是广义的古典音乐。界定古典音乐,也就是基于这个传统的,无论是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还是试图以创新来突破这个传统的音乐创作尝试,都可以归入古典音乐之内。而在这个传统外独立发展的音乐,虽然有借鉴和影响古典音乐创作的,但是一般也不归入古典音乐之内,比如爵士乐,摇滚乐,以及东方一些民族的音乐。
古典音乐作为音乐中类别的称呼,是相对于轻音乐,通俗音乐等门类而存在,它本身并没有严格明确的解释或者定义。在轻音乐范围里,有时也采用“古典”的概念来指某些经过时间检验,被人们奉为楷模的轻音乐作品,如古典轻歌剧、古典爵士乐等,这里的classical,理解为“古代+经典”,似乎更为合适一些。
浪漫主义主要用于描述1830到1850年间的文学创作,以及1830到1900年间的音乐创作。
浪漫主义音乐比起之前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现,相对来说看轻形式和结构方面的考虑。浪漫主义音乐往往富于想象力,相当多的浪漫主义音乐受到非现实的文学作品的影响,而有着相当大的标题音乐成分。浪漫主义的因素,则包含在从古至今的音乐创作当中,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时代,因为音乐创作本身,就是想象力的一种表现,而浪漫主义恰恰是想象力的最佳体现。
西方古典主义音乐与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的区别浪漫乐派
音乐流派之一。发韧于18世纪后半叶, 注重人的本能和感觉。贝多芬为先驱, 韦伯、舒伯特为其代表,柏辽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瓦格纳将其推向高峰。浪漫乐派音乐从体裁到形式都对古曲乐派音乐进行了革新创造,发展了传统的交响乐形式,丰富了歌剧创作,创造了单乐章的标题交响乐、交响诗等各类器乐曲形式,推出了抒情的艺术歌曲及声乐套曲,涌现了许多演奏名家,推动了演奏技巧的发展。这一乐派的兴起形成了欧洲音乐史上音乐创作及表演最辉煌的时代,对近代欧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baikebaidu/view/2175588htmfr=ala0_1
古典乐派
对西方音乐历史起到重要意义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风格上则与巴洛克时期有了本质上的不同,即便是刚刚入门的听众也能够听出这两个不同时期作品在许多方面的不同。巴洛克音乐崇尚的是一种光彩照人的强烈,而古典主义音乐则崇尚稳重守制、逻辑均衡,虽然显得过于循规蹈矩,但却不乏美感。欣赏这个时期的作品,听众所享受到的是一种和谐、优雅却又平衡、统一的优美。
:baikebaidu/view/160959htmfr=ala0_1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古典主义”是一个相当不明确的词,它有几种不同而又相关的含义。一种不很恰当的用法是将它指流行音乐以外的音乐,包括所有种类的严肃音乐,不管它是何时创作的以及为什么目的而写的。而此处所指的是大约1750年开始至1827年贝多芬逝世为止这一时期的音乐。
所谓“古典的”,准确地说,原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典的古代”,那是西方文明两个伟大的时期。多少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回顾往昔,而且企图借鉴那个时代的文化精华。由于优秀的古代文化的影响,人们常将“古典”一词视为有杰出的、卓越的含义。不论什么,如果说是“古典的”,那就意味着它是此类中的佼佼者。正因为这样,使得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迥异于其他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在考虑音乐结构时都遵循这一基本概念:一种调性间平衡的概念,给予听众明确的感觉这音乐如何进行;还有段落之间的平衡,听众在聆听一首乐曲时可以准确地知道紧接着出现的内容。作曲家的创造性只是对这个作曲系统和轮廓稍加变化,而不是机敏地或富有进取精神地创作出乐曲来使听众着迷或惊奇。也可以说在音乐创作上不存在所谓“古典时期”,仅有“古典风格”。按照这种风格,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写出了他们的名作。如果说这是杰出的典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种风格并非仅仅出现于他们三人的作品中,这个时期的其他作曲家的创根基本上也是这种风格,也是按照这种传统。
特别是在十八世纪后期,音乐会的活动迅速发展。杰出的演奏家从一个城市到一个城市举行巡回演出,而作曲家作曲手法亦日益更新,要求乐曲有更为逻辑和清晰的形式,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和兴趣。适应这一时代形势的要求,新一代的作曲家从此兴起,其中的三巨头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这就是所谓维也纳古典乐派。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人都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在维也纳活动,他们之间互有影响。他们都是运用奏鸣曲形式的大师,写出了奏鸣曲、交响曲、四重奏这类体裁的不朽佳作;他们也都致力于主题的展开以及利用调性的配置来给抽象的形式注入细致微妙的表情。这些大作曲家的器乐曲给了当时以及整个十九世纪以巨大影响。除了贝多芬后期的作品显得较为艰深外,这三人的作品都既深刻而又通俗易懂,这也促进了这一时期开始的音乐从此走向世界。
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浪漫主义音乐
初期的浪漫主义音乐与其它姊妹艺术一样,也是发自欧洲“启蒙时代”的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民主思想,它比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要晚数十年。贝多芬的晚期作品已成为初期的浪漫主义的先驱,其后的作曲家们皆可归为浪漫派。从时代上讲,十九世纪中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全盛时期。
在古典派作曲家贝多芬、罗西尼和韦伯的晚期作品中,已经明显流露出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正是他们开创了浪漫派的先河。1800年前后出生的作曲家们,形成了初期浪漫主义的中心。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经过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和威尔第等人的进一步完善,在柴科夫斯基、李斯特和瓦格纳的时代达到了巅峰,这些作曲家、钢琴家构成了中期浪漫主义的中心。至于 、理查德•施特劳斯和拉赫玛尼诺夫等近代名家的作品,则归于晚期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乐派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这一时期不但盛产伟大的音乐家,而且音乐体裁空前广泛,出现了诸如无词歌、夜曲、艺术歌曲、叙事曲、交响诗等新颖、别致的形式,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大“宝库”。
关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比较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古典主义三杰,维也纳古典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以他们为代表的古典主义音乐开始盛行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欧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艺术已不再仅仅是贵族所欣赏的高雅艺术,新崛起的中产阶级也成了剧场和音乐厅的观众。因此,来自民间的喜歌剧和平易生动的器乐音乐大量涌现
这个时期被历史学家和美术学家推崇为“古典”,在音乐领域,古典的风格表现在艺术上崇尚理性,音乐语言朴素精练,以严谨和谐的形式表达淳朴真挚的感情。这一时期堪称欧洲音乐史上辉煌成就。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国音乐的发展。
而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资产阶级民族和民主革命时期,以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和德国作曲家威伯的歌剧为标志开始形成浪漫主义形式,一直延续到19世纪20年代。
而以萧邦、舒曼、李斯特、瓦格纳、柴科夫斯基等为代表的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主观性,注重个人情感表达,偏重个性化的心理的刻画,感情热烈而奔放,形式上不受拘泥,各民族音乐家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民族风格。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时空的界限并不明显,他们曾经共存过一段时间。而想要找到一个可以明确划分两者的定义也不是很容易的,这些定义常常因为过于简单化而忽视了很多非常重要的因素。事实上古典主义像线条一样棱角鲜明,而浪漫主义却偏重于色彩和情感,并含有许多主观和空想的元素。这是音乐给我们的直观感受。
而我想,两种音乐间的区别更多的体现在非音乐的元素上。到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在社会上的地位已有改变,他们不再是一个城市,宫廷或教堂的雇员,古典主义时期的贝多芬也只是赢得了某种程度上的独立,因为不管那些富人们多么慷慨的让他自行其是,他的大多数收入仍维系于贵族的庇护。而现在,理论上讲作曲家完全是自己的主人,实际上也就是大众的仆人,所以他们可以毫无顾及的做出大众想听到的音乐。
古典主义像木刻一样,理智,清晰,充满了逻辑思维的感觉,而浪漫主义的音乐就像水彩和五颜六色的油画一样,充满了人的各种感情,喜欢古典主义的恢弘和大气,更喜欢浪漫主义的细腻与贴心。听莫扎特的《女人心》感受“笑声与眼泪的结合”,也喜欢听舒波特的《小夜曲》,那种精致和小巧让人惊叹不已。我喜欢音乐,喜欢各种型别的音乐,他们让我感受到生活中感受不到的 和感动,音乐让我充实,让我学着感动,音乐是有情感的,他让人哭泣,让人欢笑,让渐渐走向非我的人重新走向自我。无论是古典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都无法脱离的基础。
围绕西方古典主义音乐三杰谈谈你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理解你的古典三杰是莫扎特,海顿和贝多芬吗?这是一篇大文章了。很难在简单问题描述清楚。
西方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贝多芬就是西方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贝多芬常被称为疯狂的音乐天才,不仅在音乐领域,也成为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作艺术家。
他是一个革命作曲者,打破规则,伸展音乐形式,释放情感,继续改变音乐世界。据说他自己把音乐从古典时代拉到浪漫时代。许多作曲家在贝多芬去世多年之后害怕演出,这就是他创作的影响。
贝多芬的音乐更令人惊异,因为他几乎完全耳聋时后还写了那么多的音乐。在第九交响乐的首演结束时,这位作曲家不得不转过身观看他听不到的欢呼声。他一生中最后10年的作品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
古典主义音乐沉重而不失热情,庄重而不失狂放
浪漫主义音乐轻松悠扬,不太讲究严格的音乐理论,形式自由,感情丰富,细腻流畅
关于西方古典主义。经典 鼎盛 现实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经典音乐古典时期:
海顿:升f小调第45交响曲“告别”,G大调第94交响曲“惊愕”,d小调第101交响曲“时钟”,C大调弦乐四重奏“皇帝”,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创世纪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g小调第40交响曲,C大调第41交响曲“朱庇特”,五部小提琴协奏曲,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安魂曲,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
贝多芬:降E大调第3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5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6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7交响曲,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降E大调第5钢琴协奏曲“皇帝”,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C大调三重协奏曲,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c小调第8钢琴奏鸣曲“悲怆”,f小调第23钢琴奏鸣曲“热情”
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
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匈牙利舞曲集(包括升f小调第五号匈牙利舞曲)
浪漫主义时期:
韦伯:自由射手,邀舞
舒伯特:b小调第8交响曲“未完成”,A大调钢琴五重奏“鳟鱼”,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小夜曲,野玫瑰,圣母颂,f小调音乐的瞬间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拉科齐进行曲
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春之歌,威尼斯船歌,乘着歌声的翅膀,仲夏夜之梦组曲(包括婚礼进行曲)
肖邦: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无数玛祖卡、小夜曲等等钢琴曲
舒曼:梦幻曲
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降A大调爱之梦,升g小调“钟”
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罗恩格林(包括婚礼进行曲)
威尔第:阿依达,茶花女,奥赛罗,弄臣,游吟诗人,法尔斯塔夫
古诺:圣母颂,教皇进行曲(梵蒂冈国歌)
奥芬巴赫:地狱中的奥菲欧(包括康康舞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南国玫瑰圆舞曲,皇帝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的气质圆舞曲,闲聊波尔卡,电闪雷鸣波尔卡,拨弦波尔卡,蝙蝠序曲
比才:卡门,阿莱城的姑娘
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12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
很多小品没有录入(比如莫扎特的小步舞曲、贝多芬的小步舞曲等等),主要列举大作品
简单来说 西方古典乐派是遵循古典音乐的规则来进行作品创作的,而浪漫乐派遵循的是作者当时创作时的心情,怎样写更能表达作者的心境就怎样写,没有考虑那么多古典音乐的规则,所以我们听浪漫乐派的音乐时会感觉到音乐情绪的冲突很强烈,一段柔美的旋律之后可能会突然来一段很激昂的旋律。情绪落差很大。
be strict with 和be strict in主体间只有一个区别就是后接词的区别。
1、be strict with表示对某人很严厉,with后加人。
如:
He is very strict with his students
他对学生非常严格。
2、be strict in表示对做的某事很严格(强调是在做的), in后加事物。
如:
He is strict in his work
他工作严谨。
扩展资料:
一、单词用法
adj (形容词)
strict在句中可用作表语或定语,可用 very 修饰。
二、词义辨析
adj (形容词)
strict, severe, stern
这组词的共同意思是“严格的”或“严厉的”。它们之间的区别是:
1、strict通常用于指对人的行为要求符合规范,一般译为“严格的”。
2、severe多指由于客观需要而不能轻易改变规则和要求,含有冷酷无情之义,一般译为“严厉的”。
3、stern则含有坚定不可动摇之义,多由人的性格所决定,一般译为“严谨的”。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一、西方术语的引入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西方文学理论的常用概念,一般用来概括文学思潮、划分文学史或文化史的发展阶段。
人类的认识活动必须借助概念去把握认识对象。概念是相对稳定的,而对象却复杂多变。在概念和对象之间存在难以弥合的裂缝,人们不断地调整概念的内涵以适应多样多变的对象。因此,给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概念定义,常被视为理智的冒险。这种冒险已经产生了许多牺牲者。就连极其讲求缜密运思与实证分析的韦勒克,在界定浪漫主义上的"统一性热情",也遭到了批评。利里安o弗斯特指责他忽略了浪漫主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歪曲了欧洲浪漫主义有着不同侧面的真相。"(1)对浪漫主义等概念既有的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诸种界定,都难以令人完全信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学理论无法使用确定的概念阐释对象,而只是提醒人们不要僵硬地限定并使用这些概念。古典主义等概念框住的是多样对象的某种家族相似性,从中寻绎出一些"主导性规范"。如果人们不把概念本质主义化,而是认识到概念把握对象的限度,认识到多样对象的一些异质性是概念的同一性所无法捕捉的,那么,文学理论对这些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仍然有很大的价值。另一方面,概念的运思又具有实践的功能。某些关键性概念的介入有可能改写过去的文学史,或者塑造文学的未来。文学史上这样的事件并不罕见。事实上,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这些概念是在文学史事变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得到确认之后又进一步介入文学史的发展,这些概念所引发的大规模论争同时也规约了新的文学史阶段,限制了文学的未来走向。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概念显示了强大的理论动力。
伴随着中国文学从古代向现代的转换,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西方文学理论术语也取代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常用术词,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这些术语的大规模引入和使用,最初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早在1908年,鲁迅的《摩罗诗力说》就深入阐释了摩罗派与恶魔派的涵义;1918年,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从希腊神话一直谈到18世纪的欧洲文学。在"结论"里,周作人引入了古典主义、传奇主义和写实主义术语。他把文艺复兴和17、18世纪文学合称为古典主义,而"文艺复兴期,以古典文学为师法,而重在情思,故又可称之曰第一传奇主义(Romanticism)时代。十七十八世纪,偏主理性,则为第一古典主义(Classicism)时代。及反动起,十九世纪初,乃有传奇主义之复兴。不数十年,情思亦复衰歇,继起者曰写实主义(Realism)。"(2)茅盾发表于1919年的《文学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更为集中地介绍欧洲18至19世纪的文学思潮,清晰地表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概念。很相似的一点是,他们都用新传奇主义或新浪漫主义概念指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的文学创作与批评实践,使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演化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关键词。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现实主义逐渐成为现代文学理论的强势概念。到了50年代,茅盾的《夜读偶记》甚至把一部文学史化约为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斗争史,而一切反现实主义的文学都是唯心的,反动的;唯有现实主义是唯物的,进步的。80年代的现代主义论争和9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引入,这种独尊现实主义的状况才被彻底改变。
人们曾经用这些概念重新诠释中国古代文学史。不少理论家认为,《诗经》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楚辞》开创的浪漫主义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传统。然而,正如钱钟书所言:"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情感不奔放,说话不唠叨,嗓门儿不提得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颜色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算是浪漫的,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仍然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是痛快的,比起西洋诗,仍然不失为含蓄。"(3)因此,即便人们不再简单地把中国古代文学概括为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斗争史,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这些概念的适用范围仍然十分有限。
二、广义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我们将从文学史意义和话语成规意义上论述这些概念。在文学史意义上,它们用以指称某一历史阶段的主流思潮;在话语成规意义上,它们用以概括某种美学倾向和艺术规范。
从歌德、布吕纳介、海涅、谢林、斯丹达尔、卢卡斯、圣茨伯里等的定义看,人们通常在二者相对之中论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涵义:古典主义是健康的、优美适度的、只描述有限的事物、向过去学习、过去时代的、直接陈述思想的;浪漫主义恰恰相反。浪漫主义是病态的、破除规则的、暗示无限事物、轻视过去、当时的、暗示和象征地传达思想的。尽管他们对于二者的评价存在差异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些认识表明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是两个用作对比的术语。这种二分化,"同普遍存在于十八世纪其他一些对比物有着明显的类似,如:古人与今人;人工造作的诗与民间流行的诗;莎士比亚不受法制限制的自然的诗与法国古典主义的悲剧等等。"(4)广义地看,文学史普遍存在这种美学争执。一方持古典主义理念,百科全书一般如此概括这种美学倾向:"它以适度的观念、均衡和稳定的章法、寻求形式的谐调和叙述的含蓄为特征;它主张摹仿古代作家,弃绝对罕见事物的表现,控制情感和想象,遵守各种写作体裁所特有的规则。"(5)另一方则持浪漫主义倾向,把创造性想象放在首位,偏向情感表现、天才想象、个人的独创性以及对自然的主观感受和对奇异及其神秘事物的渴望。
这两种倾向体现出人类美学趣味的两种相反走向:一极趋向于稳定、和谐和理性,趋向于从古代经验史总结出恒久可靠的艺术法则;另一极趋向于自我的创造性、实验性,用强力突破历史成规,从自身中创立艺术规范。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应该具备古典主义的适度、均衡、含蓄的特质,而有节制地使用自己的情感和想象能量。然而,如果古典主义规范强大到有如一套权威性法典,约束并监核每个个体的文学写作,那么,从古典传统中总结出来的规范,就蜕变为不可逾越的教条。这些教条甚至享有对文学体裁、叙述方式、意指方式和审美趣味的是非裁决权。生存在古典典律巨大身影下的文学必定是平庸、僵化甚至保守的,它仅可能是某一历史阶段既定秩序的意识形态构成部分。古典主义的永久性立法封闭了文学朝向未来的发展空间,它也不能表现和诠释人们当下的存在经验,因此导致求新求变的人类审美心理的厌倦与反抗。正如司汤达所说:"古典主义提供的文学是给他们的祖先以最大的愉快的……主张今天仍然模仿索弗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并且认为这种模仿不会使十九世纪的法国人打呵欠,这就是古典主义。"(6)规范过度的古典主义必然遇到浪漫主义强有力的挑战,因而浪漫主义运动具有美学革命的意义。反规范乃至解规范是作家个人创造力与规范约束力之间的对抗和较量。叛逆古典主义规范的角色,是由布鲁姆所说的撒旦式强力诗人扮演的。文学史热情地铭记这样一些人物:他们因为成功地反叛规范而引人注目;他们从强大的古典规范中突围而出,标新立异,自创典律。这些作家创作的作品未必都是深刻伟大的,但往往具有重要的转折性意义。文学史需要这些有冲创力的拒绝墨守古典成规的作家,尤其是在旧成规旧秩序过于强大的阶段。
三、文学史中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然而,如此宽泛地谈论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有可能遭人质疑。浪漫主义之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不都是通过反前者之规范而标识了文学的新趋向吗?是否一切具有独创力量的伟大作家都是浪漫主义者?司汤达曾经如此断言:"一切伟大作家都是他们时代的浪漫主义者"(7);弗斯特以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和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为例,证实浪漫与现实之间的某种相通性(8);人们还把现代主义视为浪漫主义在20世纪的变奏;或找到后现代与浪漫派的一致之处:两者都激越地批判现代性。同样,人们也能找到古典主义无时不在的一些事实。当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幽灵到处徘徊时,它们的实体面目可能已渐渐模糊难以分辨。只有回到文学史才能找到它们寄身的确切位置。
多米尼克o塞克里坦曾言:"古典主义代表了某种具有周期性的企图,它旨在使人的情感生活井井有条。"(9)他细致梳理了古典主义的发展历史:意大利文艺复兴、王政复辟前的英国、文艺复兴的法国、法国古典主义、奥古斯都的古典主义与德国古典主义等阶段。为叙述的方便,我们把它简化为四个时期:(一)希腊罗马时期: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中庸论、净化说以及对悲剧形式的具体限定,是古典主义理论的滥觞。贺拉斯的《诗艺》确立了一套以"适当"和"寓教于乐"为核心的古典主义公式;(二)十六世纪欧洲兴起文艺复兴运动,复兴的就是希腊罗马的古典文艺,藉此突破中世纪文化对人性的禁锢。应分辨的是,文艺复兴对古典文化的推崇与一般古典主义不同,返古的目的是开新而非模仿。文艺创作的感性色彩、创新品格和对新事物的兴趣,与希腊前期的艺术精神相通,而与古典主义遵循规范的理念相背。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理论却与古典主义关系密切,大多著述是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注释和发挥,而且对十七世纪的古典主义产生明显的影响。明屠尔诺的《论诗人》、《诗的艺术》,把摹仿说和情节的整一性当作诗艺的恒定真理;卡斯特尔维屈罗翻译并注释了《诗学》,其注释将亚氏的时间、地点、行动的整一原则表述得更清晰完整;瓜里尼的《悲喜混杂剧体诗的纲领》则阐述了美感的适度观念,通过悲剧和喜剧两种快感的混杂糅合,达到使观众既不落入悲剧那种过分的忧伤,也不落入喜剧那种过分的放肆的效果等。这些论述构成了对古典主义原理的阐发。(三)十七至十八世纪,是古典主义的从高潮到衰退的时期。十七世纪60至80年代,法国古典主义兴盛。高乃依、拉辛、莫里哀、拉封丹为古典主义提供了一批经典文本,而布瓦洛的《诗的艺术》第一次系统深入地论述了古典主义的艺术规范。作品和理论的大规模发展构成一场古典主义运动,这场运动随布瓦洛的理论的传播扩展到十八世纪的英国和德国。英国的德莱顿、蒲柏、约翰逊是最重要的奥古斯都古典作家,他们追寻法国古典主义的某些范例,如严谨、均衡、协调、完整与中庸。德国人则在厌倦十七世纪后半期巴罗克风的感伤主义之后,转从古代典范以及法英的古典主义实践中汲取营养。高特舍特从人性历史恒定性假设出发,认为文学应模仿古典作家所创造的范例;莱辛推广了温克尔曼对希腊艺术精神的总结:崇高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而后期的歌德则以"健康的古典主义"对抗"病态的浪漫主义"。他们的探索使古典主义更加完善。(四)现代古典主义,以艾略特、奥登、叶芝等人为代表,他们反对浪漫主义的情感渲泄,主张古典主义的严峻、准确、凝练的美学。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是现代古典主义的经典文论,处理的仍是古典主义始祖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学养与天才的关系命题。
浪漫主义是与古典主义相对的概念,它的诞生是近代以来的事件。从语义史看,这个术语最初源于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在古典主义主导的时代,"浪漫派的"通常是一个贬义词,用以批评那种无节制的、荒谬的、与古典规范相悖的另类文学。而"浪漫主义"这一术语的语义从贬义到褒义的转换,正是在浪漫主义运动从酝酿到兴盛的过程中发生的。利里安o弗斯特说:"浪漫主义运动的根基存在于18世纪一系列影响渐大、互相联系的潮流之中:新古典主义体系的衰落引起了启蒙运动的探询,反过来,这又必然导致18世纪后半叶新思潮的出现。"(10)18世纪前半叶,法国古典主义向英、德等其它国家扩散。但是,在启蒙运动的怀疑精神有力冲击下,其影响力逐渐衰退。早在1739年,休谟的《人性论》就声称理性是感性的奴隶,直接挑战古典主义的理性主义原则。1744年T·华顿在《英国诗史》的引论中,为骑士传奇和塔索等人迥异于古典主义的"哥特式"文学辩护。1747年理查逊出版了《克拉丽莎》,这部通俗化的情感作品迅速地风靡全欧洲,这一现象表明人们厌倦了理性中庸枯燥的古典主义。随后斯泰恩《感伤的旅行》、卢梭《新爱洛绮思》、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抒情感伤小说流行,一种新的情感模式已具雏形。 18世纪末,"浪漫主义"一词所指的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不仅指中世纪文学、阿里奥斯托和塔索,而且包括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加尔德隆等,那些不同于古典主义所遵循的古代传统规范的文学都置身其中。 19世纪初,受席勒的素朴与感伤文学类型划分的启发,施莱格尔兄弟从理论上阐释了与古典主义相对的浪漫主义的类型学概念。之后,经诺瓦利斯、蒂克、海涅、史达尔夫人、司汤达、华滋华斯、柯勒律治等一大批浪漫主义者的理论阐释和创作实践,浪漫主义新范式彻底取代了古典主义文学成规。R韦勒克认为,这场席卷全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存在"一个理论、哲学和风格的统一体"或"主导性规范",韦勒克概括成三种尺度:"从诗的观点来看的想象,作为世界观沉思对象的大自然,以及构成诗的风格的象征和神话。"(11)朱光潜也认为有一种统一的浪漫主义风格,在他看来,作为流派运动的浪漫主义具有三种明显特征:主观性,这是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回到中世纪"即回到中世纪的民间文学传统;"回到自然"。(12)浪漫主义的统一性是在与古典主义的对抗中形成的。
四、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范式转换
从文学的历史发展看,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个争辩不休的相对性概念。因此,在相互对照中论述二者的具体内涵应为妥当的方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转换,意味着文学范式与话语成规的更替。这种更替具体体现在以下互相关联的方面:其一、从摹仿到表现。对这一根本转折,艾布拉姆斯做了深入而有趣的阐释:"从模仿到表现,从镜到泉,到灯,到其它有关的比喻,这种变化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一般的认识论上所产生的相应变化的一个组成部分。"(13)镜子意味着对外部世界的映照与模仿。自从柏拉图把文学喻为镜子或影子以及亚里士多德严谨的理性阐述之后,文学理论一直求助于这一隐喻来解释文学的本质,说明心灵对自然的模仿关系。从文艺复兴的大师到十七、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者乃至后来的现实主义作家,都乐此不疲地娴熟应用。古典主义文学理论正是建立在这种认识论根基之上,本琼生、约翰逊等都心仪"生活的摹本、习俗的镜子、真理的反映"这种古老的理念。而且古典主义还坚信自然事物具有普遍永恒的定则,古代作家已经成功地写出了人物的本性、自然的本性,从而产生了合乎理性原则并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文学典范。后代的作家只有学习好模仿好这些典范,才能达到真和美。拉布吕耶尔模仿希腊人狄奥佛拉斯塔,写作《品性论》,开篇便声称:"一切都已经说过了,我们只能跟在古人和现代人中最富技巧者后面拾其牙慧。"在他们看来,包括题材、风格、体裁、形式和语言等等规则和范型,都在古希腊罗马大师手中创造出来了,后世的文学所能做的所该做的就是尽善尽美地遵循并模仿这些伟大的典范。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本是创造的基础,然而,古典主义的"紧紧追随"、"爱不释手"、"日夜揣摩",学到的又只是一些僵硬的类型。除了一些优秀的古典主义作家,如高乃依、莫里哀、拉封丹、德莱顿、蒲柏等等,总是能在古典主义疆界内求取某种自由,保持自由与规约的张力与均衡外,大多数的古典主义者都深陷于泥古保守的窠臼中,无所作为。
从镜到灯的心灵隐喻之变迁,发生在18世纪至19世纪初。如果要追溯"灯"之喻的早期使用,还须回到希腊罗马时期。柏拉图是个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他发动了一场哲学与诗歌、理性与感性之间的永久战争,并且把感性之诗人逐出了理想国;另一方面,柏拉图又坚持认为只有从感性的阶梯上升,才能最终窥见理念的光辉,从而赋予了神灵附体的迷狂诗人以直觉认识超验真理的特殊意义。他的太阳隐喻直接启发了普罗提诺的太阳放射与喷泉流溢说,在他们看来,能够分享、感受理念之光辉的决非镜子式的心灵,而是充满灵感的能从自身放射出光芒的心灵。与柏拉图主义者相同,18世纪以降的浪漫主义者也常把心灵与诗喻为光之放射泉之流溢。"灯"之比喻对"镜子"比喻的替代,表明表现论文学观的确立。即浪漫主义者不再把创作当作一种模仿行为,而是视为心灵之光对外在世界的照耀。华滋华斯的"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便是这种表现说的一种经典表述。表现论即把文学看作主观心灵的表现和创造行为的产物,强有力地颠覆了古典主义僵化的模仿成规,为文学打开了情感与想象的闸门。
其二、从理性到感性。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笛卡尔认为知识的本性是绝对的统一性,一切丰富杂多的现象只有还原为可清晰精确描述的单一原则,才能达成普遍知识的理想。这些普遍知识理性原则反过来就成为指导人们心智活动的规则,文学艺术作为一种心智活动也必须服从这些法则的规约。正像存在着普遍的、稳定的、可以精确描述的自然法则一样,摹仿自然的文学艺术也必定存在相同的类型与法则。为确保知识的统一、稳定和可靠,笛卡尔拒斥了感觉和想象力。在他看来,感觉是变幻无常和混乱的,而想象力则是人类精神活动遭受欺骗的根源。这样如同卡西尔所言:"笛卡尔一劳永逸地为17、18世纪的美学指明了道路。"(14)古典主义文学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知识依据正是这种理性主义,布瓦诺就从此出发走在笛卡尔的路上。他企图从各种诗体和诗剧的特质中找出普遍永恒的法则,从千差万别的人性中归纳出风流、吝啬、老实、荒唐等普遍永恒的类型。而且把这些理性法则和类型等同于自然、真实和美。在《诗的艺术》中,布瓦诺写道:"首先须爱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15)在理性原则的规约下,古典主义不欣赏也不能容忍一切"背理的神奇"、"无理的偏激"和破格的奇思异想。众多的古典主义作品描述的是,在贤明君子的调解下理性观念如何最终克服七情六欲,而在非理性情欲支配下世人又如何导致身败名裂的故事。这一点直接暴露了古典主义的意识形态特征:作为特定历史阶段文化思潮的古典主义,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政治妥协的产物。
浪漫主义是古典主义的反动,它发起了解放感性的革命运动。这次运动首次使情感、想象、天才、独创性、自由等主观性范畴全面地占领了文学理论的主体位置。浪漫主义首先确立了文学的情感本质,文学是情感的表现与倾吐成为浪漫主义运动最鲜明的口号。而且,他们所欲表现的情感与古典主义公共理性规约下的常态完全不同,有着强烈的个性自我色彩。济慈声称他生平作的诗,没有一行带有公众的思想阴影;雪莱把诗人喻为夜莺,它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歌喉唱歌来慰藉自己的寂寞;华滋华斯坚持认为自己的情感才是他的靠山与支柱;拜伦反复强调"诗是激情的表现,它本身就是热情。"这种激情有时甚至是混乱的非理性冲动,如同A施莱格尔所说:"浪漫诗表现对一片混乱的一种秘密渴望,它无休止地追求新颖惊异事物的诞生,它隐藏在有条不紊的创造的母胎中。"(16)从情感本质出发,古典主义建立在人类心性永恒不变的假设基础上的文学史观,即古典艺术已臻于完美极致的观念,就被彻底突破了。因为对真正的美感生命力来说,人类在感情方面的强度和敏感不是减少了,而是日渐增长,因而艺术的完美也是无限的。由此,浪漫主义建立了文学史的发展变化观念以及视艺术为人类模式再创造的艺术观。"创造"这个术语的普遍使用,最初是在中世纪。人们从上帝创世的神话中推衍出文学创造观念,这个前提注定了中世纪的创造概念只能局限于基督教神学范围内,人的创造只是对神的模仿。浪漫主义时代,人们对创造新文学的热望与自信,是对人类主体力量的肯定和张扬。济慈明确地说:"诗的天才必须在一个人的身上寻求它自己的出路;它的成熟不能依靠法则和概念,只能依靠自身的感觉和警觉。凡是创造的东西必须自我创造。"(17)这种自我创造更要依靠不受时空支配的想象力,因此浪漫主义用想象的内在规则僭越了古典主义那种外部给定的法则,从而赋予想象在创造活动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雪莱甚至直接把诗歌界定为"想象的表现",并且认为在人类心灵的两种活动中,想象高于推理。推理只审查一个思想与另一个思想的关系,而想象则以自己的光辉作用于这些思想素材,它能创造出新的思想。
其三、从机械整体论到有机整体论。艺术的整体性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共同追求的美学理想,然而两者的理解却有明显的分野。最初是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等人把作品与生命体相类比,总结出美的事物"整一性"法则。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生命体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都是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的。然而,当他进入文学等美的事物的分析时,生命体的有机性却脱落了,只剩下体积大小、各部分组织安排的适当性。所谓适当指的是事物自身的完整性,也指它的大小长短适合于人的感知。一个非常小或非常大的东西,即使是活的生命机体,人无法感知,看不出其整一性,不能称之为美。作品也是这样,其长短大小和安排必须为整体服务。这种整体性法则是合理的,但要求悲剧作品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情节必须整一有头有尾,则未免机械且规范过度。文艺复兴的琴提奥和卡斯忒尔维屈罗又从中归纳出时间和地点的整一律,从而形成古典主义一套机械的"三一律"仪轨。浪漫主义也推崇艺术的整体性,但他们始终把这种整体性看作生命体的有机性。它是自然生长的,而非人为规定,正象雪莱所说的,伟大作品的创造过程如同婴孩在娘胎中孕育成长。这种生命的隐喻尤其是植物的隐喻在浪漫派文学理论中俯拾即是,形成以植物喻天才、以植物喻作品的有机整体性美学。康德曾有些同义反复地定义"天才"为"天赋的才能",强调其自然禀赋性,他能凭自然的作用创造出美的艺术典范。而早在1759年,杨格的《论独创性作品》就突破了古典主义的樊篱,提出天才存在于法则之外是浑然天成的观点,推崇独创性,并把独创性作品喻为从根茎上自然生长出的植物。卡莱尔则干脆说:它完全是一棵树,树液和流体循环往复,每一片最小的树叶都与最底下的根须,与树的整体中每一个最大的和最小的部分相互交流。(18)所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整体性与古典主义完全不同,它不是机械的、人工的、可法则化的,而是有机的、自然的、生命律动的整体性。
由于浪漫主义理论在现代思潮中的持久影响,人们开始质疑那种将它封闭在已成历史的特定位置的做法。从卢卡奇的早期理论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新感性美学,从尼采的价值重估到海德格尔的诗化哲学和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乃至从惠特曼歌唱带电的肉体到金斯堡的嚎叫……人们都听到了浪漫主义的回声,这种四处扩展的回响表明浪漫主义并未终结。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文学范式转换,事实上是人类生活结构和内心结构的现代性转折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看,作为现代性的一种复杂的文学话语形态,浪漫主义不仅是历史的,而且也是现实的。
截止·截至“截止”--到一定期限为止或停止。“截至”--截止到某个时候。“截止” 与“截至”不能混用。“截止”与“截至”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止”,即在计时点上,所进行的事情已经完结或基本完结;后者则不强调事情的完结,强调的是该计时点上的事态。
制订·制定 “制订”--创制拟定。“制定”--定出。“制订”与“制定”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方案、计划等的形成过程,而后者则强调法规等的定型和拍扳定案。
权利·权力 “权利”--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权利”和“权力”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应享受的利益,后者则单指政治强制力和支配力,不一定包括利益。
以至·以致“"以至”--事物扩展、延伸或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效果。“以致”--事态发展所形成的结果。“以至”与“以致”的主要区别在于,“以至”用于事物程度的升级,而后者用于原因导致的后果。急待·亟待“急待”--紧急待办。“亟待”--极须,急迫待办。“急待”与“亟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后者则更强调意义重要性。另外,亟待还包含问题的严重性已达极点,否则不宜用“亟待”一词。
决不·绝不“"决不”--决心不。“绝不”--绝对不。“决不”与“绝不”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就本身而言,强调的是意志上的控制,多用于表决心或表示心愿;而后者是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不管人的主观意志如何,虽然也适用于自身,但多适用于对普通对象作出限制规定。
记取·汲取 “记取”--记住。“汲取”--吸取。“记取”与“汲取”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强记;后者强调在加工、提高基础上的吸取。二者适用对象和情况有所不同:对自己或内部的事或现成的经验教训,多用记取;对他人或外部的经验教训、营养等,则用汲取。
检察·监察 “检察”--审查被检举的犯罪事实。“监察”--监督各级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并检举违法失职的机关或工作人员。检察与监察的区别有三:第一,方式不同。一个是审查,一个是监督。第二,对象不同。一个是被检举的犯罪事实,一个是机关或工作人员的日常活动。第三,主体不同。一个是司法机关,一个不是司法机关。
兢·竞 兢是小心谨慎;竞是竞争,竞赛。
折·拆 折是断,又曲折;拆是分裂。
积·绩 积是聚;绩是缉。
籍·藉 籍是书籍,籍贯;藉是依靠,简化为“借”,但“杯盘狼藉”不能写作“杯盘狼借”。练·炼 练是训练、熟练、老练;炼是冶金,精到。
圆·园 圆是圆满;园是菜园。
泛·汛 泛是浮泛;汛是定期涨水。
植·殖 植为种植,培植;殖为生殖,繁殖。
慎·缜 慎是小心谨慎;缜是缜密。
幅·辐 幅是周边范围;辐是辐射。如光、热向四周辐射。
辨·辩 辨是辨别;辩是辩论。
距·矩 距是距离;矩是规矩,又(力×力臂)为矩。
摩·磨 摩是摩擦、揣摩;磨是磨损、磨砺。
译·绎 译是翻译;绎是抽出,理出头绪。
俱·具 俱是全、都;具是工具,具体,具备。
储·贮 储是储蓄;贮是贮藏,亦作储藏。
撒·撤 撒是撒播,撒手;撤是撤除,撤换。
溢·隘 溢是水满而流出;隘是狭隘。
漂·飘 漂是漂泊,漂白;飘是飘摇,飘零。
漫·慢·谩 漫是散漫,弥漫,浪漫;慢是缓慢、傲慢,怠慢;谩是谩骂。
渡·度 渡是过渡(由此岸到彼岸);度是过度(过分的意思)、度日、法度。
喧·暄 喧是喧哗;暄是温暖,宾主酬答叫寒暄。
姿·恣 姿是姿势,风度;恣是放纵。
档·挡 档是保存,归档;挡是阻拦,排挡。
板·版 板是木板,石板;版是图版,出版物。
燥·躁 燥是干燥;躁是急躁。
胀·涨 胀是膨胀;涨是增涨。
稍·梢 稍是略为,稍微;梢是木末,末尾的通称。
秆·杆 秆是禾茎;杆是木杆。
绌·拙 绌是不足,支绌;拙是笨拙。
谗·馋 谗是说人坏话;馋是贪吃。
讦·忏 讦是揭发别人的阴私,攻讦;忏是忏悔。
锭·绽 锭是纱锭,钢锭;绽是破绽。
已·己·巳 已是已经;己是自己,又是天干的第六位;巳是地支第六位。
徒·徙 徒得徒手,徒弟;徙是迁移。
肆·肄 肆是放肆,店铺;肄是肄业。
向·响 向是向导,向往;响是影响,声响。
辣·棘 辣是辛辣、辣手(狠毒);棘是荆棘,棘手(困难)。
供·贡 供是供给,供奉,又因问而自己承认叫自供;贡是献。
尤·犹 尤是很、甚、最,又过失;犹是尚、还,又不定之辞。
绪·序 绪是丝端,引申为头绪;序为次序,秩序,又与叙通,如一本书的"序"或"序言"。
概·盖 概是统括的意思,如概要,又有大略的意思,如大概;盖是遮盖。
烦·繁 烦是心头不快;繁是杂而多,引申为繁华。
弭·弥 弭是停止,如弭兵;弥是满,又人将死叫做弥留。
佳·嘉 佳是美,如佳节;嘉是善,如嘉言,嘉宾。
会·汇 会是聚合,又时机;汇是以种相从,如汇集。
伺·侍 伺是伺察;侍是服侍。
废·费 废是废除,废弃;费是消费、浪费。
奋·愤 奋是奋发,奋斗;愤是愤慨,发愤。
须·需 须是待、要,应该的意思,何须,务须,无须,须要;需是欲望的要求,如必需品,需要。
利·厉 利是顺利,胜利,锋利,利害得失;厉是严厉,磨厉,再接再厉,厉行节约。
妨·防 妨是妨害;防是防止。
即·既 即是就,即刻,即使如此;即是已经,既然如此。
辞·词 辞是辞令、修辞,辞谢;词是一种文体,又词锋,词章。
收·搜 收是收藏,收集;搜是搜索,搜罗。
振·震 振是振奋,振作;震是震颤,震荡,地震。
原·缘 原是原则,原始,原因;缘是缘由,缘故,缘起。
辄·辍 辄是每每;辍是停止。
步·部 步是步伐,进步;部是部署,如按部就班。
代·待 代是代替,交代;待是等待,接待。
皇·黄 皇是张皇,仓皇,堂皇;黄是玄黄、苍黄(仓黄与苍黄同义)。
坚·艰 坚是坚忍,坚贞,坚苦;艰是艰辛,艰深,艰贞(坚贞,艰贞同义)。
滥·谰 滥是浮辞,如陈词滥调;谰是谩语,如无耻谰言。
首·手 ;垂手可得。
赢·盈 赢是赢利,输赢;盈是盈余,恶贯满盈(作盈余讲,两字可通)。
络·陆 络绎是断续不绝,或往来不绝;陆续是相继不绝。
毋·无 毋是制止,绝不,如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又以己义断之而未敢决其然之意,如将毋,毋乃、毋宁等;无是没有。
布署 应为部署。
辩别 应为辨别。
不径而走 应为不胫而走。
碧波万倾 应为碧波万顷。
遍体麟伤 应为遍体鳞伤。
不殉私情 应为不徇私情。
拔乱返正 应为拔乱反正。
并驾齐躯 应为并驾齐驱。
变本加利 应为变本加厉。
不知所错 应为不知所措。
百感交积 应为百感交集。
按步就班 应为按部就班。
鞭鞑 应为鞭挞。
璀灿 应为璀璨。
戮穿 应为戳穿。
惩前毙后 应为惩前毖后。
臭气薰天 应为臭气熏天。
对伏 应为对付。
颠复 应为。
耽心 应为担心。
挡案 应为档案。
调拔 应为调拨。
赌搏 应为赌博。
斗欧 应为斗殴。
待价而估 应为待价而沽。
断章取意 应为断章取义。
法码 应为砝码。
防碍 应为妨碍。
赋于 应为赋予。
分脏 应为分赃。
付主任 应为副主任。
飞扬拔扈 应为飞扬跋扈。
风尘扑扑 应为风尘仆仆。
风言风雨 应为风言风语。
负偶顽抗 应为负隅顽抗。
发人深醒 应为发人深省。
跟底 应为根底。
关健 应为关键。
高吭 应为高亢。
攻 应为攻讦。
鼓锤 应为鼓槌。
关怀倍至 应为关怀备至。
各行其事 应为各行其是。
寒喧 应为寒暄。
好高鹜远 应为好高骛远。
汗流颊背 应为汗流浃背。
害人听闻 应为骇人听闻。
和营企业 应为合营企业。
恢心丧气 应为灰心丧气。
换然一新 应为焕然一新。
戒鉴 应为"鉴戒"或"借鉴"。
畸型 应为畸形。
寄旅 应为羁旅。
痉孪 应为痉挛。
技俩 应为伎俩。
交待 应为交代。
检查院 应为检察院。
戒骄戒燥 戒骄戒躁。
娇柔造作 应为娇揉造作。
箭拔弩张 应为剑拔弩张。
既往不纠 应为既往不咎。
坚如盘石 应为坚如磐石。
锦锈河山 应为锦绣河山。
竞竞业业 应为兢兢业业。
矫往过正 应为矫枉过正。
嘎然而止 应为戛然而止。
开源截流 应为开源节流。
克敌致胜 应为克故制胜。
刻苦功读 应为刻苦攻读。
刻苦专研 应为刻苦钻研。
兰球 应为蓝球。
兰色 应为蓝色。
录相 应为录像。
掳美 应为掠美。
廖仲凯 应为廖仲恺。
洛杉机 应为洛杉矶。
连络处 应为联络处。
卢定桥 应为泸定桥。
鳞次节比 应为鳞次栉比。
滥芋充数 应为滥竽充数。
留恋忘返 应为留连忘返。
离乡背景 应为离乡背井。
名誊 应为名誉。
模形 应为模型。
民生凋蔽 应为民生凋敝。
名列前矛 应为名列前茅。
明火执杖 应为明火执仗。
莫不关心 应为漠不关心。
磨拳擦掌 应为摩拳擦掌。
年令 应为年龄。
奴颜卑膝 应为奴颜婢膝。
傍徨 应为彷徨。
迫不急待 应为迫不及待。
破斧沉舟 应为破釜沉舟。
遗责 应为谴责。
气势凶凶 应为气势汹汹。
穷兵赎武 应为穷兵黩武。
泌人心脾 应为沁人心脾。
磬竹难书 应为罄竹难书。
前扑后继 应为前仆后继。
情不自尽 应为情不自禁。
饶怒 应为饶恕。
如法泡制 应为如法炮制。
人情事故 应为人情世故。
人心慌慌 应为人心惶惶。
融汇贯通 应为融会贯通。
松驰 应为松弛。
师付 应为师傅。
失庞 应为失宠。
疏竣 应为疏浚。
神密 应为神秘。
身驱 应为身躯。
树萌 应为树荫。
随大溜 应为随大流。
世外桃园 应为世外桃源。
实是求事 应为实事求是。
死心踏地 应为死心塌地。
始终不逾 应为始终不渝。
孰视无睹 应为熟视无睹。
挺而走险 应为铤而走险。
括不知耻 应为恬不知耻。
外块 应为外快。
母宁 应为毋宁。
未尾 应为末尾。
无耻滥言 应为我耻澜言。
无所是从 应为无所适从。
委糜不振 应为萎糜不振。
委屈求全 应为委曲求全。
唯命视听 应为唯命是听。
歪风斜气 应为歪风邪气。
危如垒卵 应为危如累卵。
消弱 应为削弱。
血形 应为血型。
诩诩如生 应为栩栩如生。
兴至勃勃 应为兴致勃勃。
相形见拙 应为相形见绌。
消声匿迹 应为销声匿迹。
严竣 应为严峻。
有持无恐 应为有恃无恐。
引亢高歌 应为引吭高歌。
一股作气 应为一鼓作气。
一笔勾消 应为一笔勾销。
一如即往 应为一如既往。
阴谋鬼计 应为阴谋诡计。
饮鸠止渴 应为饮鸩止渴。
言简意骇 应为言简意赅。
原形必露 应为原形毕露。
一番风顺 应为一帆风顺。
执着 应为执著。
追任 应为追认。
争辨 应为争辩。
姿意 应为恣意。
帐蓬 应为帐篷。
再接再励 应为再接再厉。
至死人命 应为致死人命。
走头无路 应为走投无路。
震聋发聩 应为振聋发聩。
置若网闻 应为置若罔闻。
重蹈复辙 应为重蹈覆辙。
真像大白 应为真相大白。
暂露头角 应为崭露头角。
锱珠必较 应为锱铢必较。
掌握权利 应为掌握权力。
打战 同打颤。
倒楣 同倒霉。
搭拉 同耷拉。
带孝 同戴孝。
担搁 同耽搁。
倒腾 同捣腾。
滴答 同嘀嗒。
端午 同端五。
掉换 同调换。
跌荡 同跌宕。
订购 同定购。
钉梢 同盯梢。
钉是钉 铆是铆 同丁是丁,卯是卯。
烦冗 同繁冗。
翻然 同幡然。
伏罪 同服罪。
付刊 同副刊。
丰韵 同风韵。
发愤图强 同发奋图强。
愤愤不平 同忿忿不平。
贯串 同贯穿。
耿直 同梗直。
固步自封 同故步自封。
含义 同涵义。
会演 同汇演。
辉映 同晖映。
鸿图 同宏图。
弘论 同宏论。
恍忽 同恍惚。
好高务远 同好高骛远。
混水摸鱼 同浑水摸鱼。
记录 同纪录。
斤斗 同筋斗、跟斗。
酒涡儿 同酒窝儿。
叫化子 同叫花子。
勘察 同勘查。
卡叽 同卡其。
可望而不可即 同可望而不可及。
留连 同流连。
褴褛 同蓝缕。
连接 同联接。
老茧 同老趼。
老羞成怒 恼羞成怒。
磨练 同磨炼。
模拟 同摹拟。
摩察 同磨擦。
抹杀 同抹煞。
马虎 同马糊。
猛醒 同猛省。
莫名其妙 同莫明其妙。
宁缺毋滥 同宁缺勿滥。
年青力壮 同年轻力壮。
盘据 同盘踞。
漂泊 同飘泊。
评话 同平话。
匍匐前进 同匍伏前进。
晴天霹雳 同青天霹雳。
切切私语 同窃窃私语。
日食 同日蚀。
日以继夜 同夜以继日。
搜括 同搜刮。
丝棉 同丝绵。
沙石 同砂石。
刹车 同煞车。
申诉 同伸诉。
申讨 同声讨。
擅于辞令 同善于辞令。
退色 同褪色。
踏实 同塌实。
棠棣 同唐棣。
调三窝四 同调三斡四。
投井下石 同落井下石。
惟独 同唯独。
毋宁 同无宁。
委靡 同萎靡。
委琐 同猥琐。
委宛 同委婉。
惟妙惟肖 同维妙维肖。
毋庸讳言 同无庸讳言。
详实 同翔实。
序言 同叙言。
项练 同项链。
稀奇 同希奇。
娴雅 同闲雅。
想象 同想像。
向壁虚构 同向壁虚造。
押韵 同压韵。
淤血 同瘀血。
鱼讯 同渔汛。
御手 同驭手。
原故 同缘故。
严谨 同谨严。
盈利 同赢利、营利。
扬扬得意 同洋洋得意。
糟踏 同糟蹋。
战栗 同颤栗。
折中 同折衷。
酒钟 同酒盅。
滋生 同孳生。
装潢 同装璜。
坐位 同座位。
走马观花 同走马看花。
触目惊心 同怵目惊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