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适合弹什么曲子 高雅浪漫的钢琴曲

婚礼适合弹什么曲子 高雅浪漫的钢琴曲,第1张

婚礼的背景音乐作为婚礼的灵魂,是整个典礼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喜庆风格的,高雅风格的,以及其他各种风格的音乐都能讲自己婚礼独特的气质起到极尽升华的作用,而钢琴曲的高雅浪漫更是适合做婚礼背景音乐的不二选择,下面就来看看婚礼适合弹什么曲子。

婚礼适合弹什么曲子一:

《库兰特舞曲》——选自弗兰西斯克的《三首琉特舞曲》

《柔板》——选自莫扎特的《降E大调奏鸣曲》

《快板》——选自巴赫的《第4号勃兰登堡协奏曲》

《咏叹调》——选自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第2号组曲》

《D大调小号即兴曲》——选自克拉克的《丹麦王子进行曲》

 

婚礼适合弹什么曲子二:

《感恩赞前奏曲》——选自夏庞蒂埃的《感恩赞》

《D大调卡农》——选自帕赫贝尔的《卡农与吉格》

《小号的和谐》——斯坦雷作曲

《萨芭女王的到来》——选自亨德尔的《索罗门》

《勃兰登堡协奏曲第1号第一乐章》——巴赫作曲

 

婚礼适合弹什么曲子三:

《托卡塔》——选在维多尔的《第五管风琴交响曲》

《田园曲》选自亨德尔的《弥赛亚》(用于前奏)

《爱情是首古老而甜蜜的歌》——选自莫利的《牧歌集》

《欢欣颂》——选自普雷托里乌斯的《缪斯女神的使者》

《一个梦》——选自格里格的《六首歌》

婚礼适合弹什么曲子四:

《快板》——选自维瓦尔弟的《降A大调小号协奏曲》

《回旋曲》——选自穆雷的《为国王晚宴的交响乐与铜管乐组曲第1号》

《赞美主》——选自巴赫的《康塔塔第129号》

《婚礼进行曲》

《FOREVER LOVE》

 

婚礼适合弹什么曲子五:

《婚礼圆舞曲》

《奔放的旋律》

《The day you went away》

《How deep is your love 》

《Truly madly deeply 》

 

婚礼适合弹什么曲子六:

《The power of love》

《Loving you 》

《Promise don't come easy 》

《I will always love youI》

《Endless love》

马克希姆 (全名Maksim Mrvica),古典钢琴又一次和流行音乐嫁接在一起。

据说是 理查德 的接班人 十个手指上有 戒指 黑色

最有名的一收就是你说的那个 《出埃及记》从他的外表看,大概没人会相信这是一个古典钢琴演奏者,身高近2米,有着典型东欧男人魅力的俊秀脸旁,染发,一身休闲劲装,加上耳环项链,瞧上去倒象个偶像流行男歌手。但是他弹钢琴前要冥想很长时间,然后坐在钢琴前如行云流水般敲击琴键,直到这时,人们才能把对他的外观印象抛诸脑后——钢琴前的马克西姆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演奏家。

他……

来自克罗地亚的明星

当马克西姆出版了一张演奏克罗地亚当代古典钢琴曲目的专辑时,他并没料到以后的成功。他当时认为这张专辑大概只能卖上几张就呆在货架等着积满灰尘,就象其他不成功的专辑一样。结果是,这张CD成为了克罗地亚历史上卖的最畅销的古典音乐专辑之一,并让他获得四项Porin音乐奖(克罗地亚自己的格莱美),其中包括最佳古典专辑奖项。同时他也被邀请到颁奖典礼上表演——这是个很难得的荣耀,因为古典音乐家一般是不会被邀请到现场表演的,也许这该归功于他演奏的那首充满情感的“男爵夫人之舞”(The Dance of the Baroness)。

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马克西姆认为是他演奏时的热情,以及将古典音乐融合新的元素感染了年轻的乐迷。他穿着很时尚的,好象被切过好几刀的无袖衫,他既在正式的剧院演出,也在布置了大屏幕,打着激光灯的舞台弹奏。最重要的是,他坚信音乐本身的力量能够震撼到每个人。这个信念支持着他还默默无名时,在克罗地亚一个小镇上张贴自己演奏会的海报;这个信念支持着他当克罗地亚战争爆发,却依然在学校地下室练习钢琴——直到这个信念支持着他获得了如此的成功。

马克西姆受过非常严格的钢琴训练。他出生于1975年,家乡是在亚德里亚海岸一个名叫希贝尼克的小镇。他9岁开始练习钢琴(第一次公开表演也是在这年),仅仅三年后,他就和交响乐团一起合作表演海顿(奥地利作曲家)的“C大调钢琴协奏曲”。1990年,战争爆发,在他居住的小镇上,每天都有上千颗手榴弹爆炸,但是他和他的导师玛利亚塞克索(Marija Sekso)都坚决的认为应该继续进行音乐学习。在那样危险的环境中,支持马克西姆的就是他的钢琴。尽管当时环境如此恶劣,他还是在萨格勒步(南斯拉夫西北部的一个城市)获得了生涯中第一个比赛大奖,至今他都认为那是他最重要的一个奖项,而且“那是我演奏生涯中最美妙的时刻。”

随后他在瓦拉基米尔卡潘教授(Vladimir Krpan,意大利著名钢琴演奏家米凯兰杰里的弟子)的教导下在萨格勒步音乐学院度过5年时光,接着又在布达佩斯著名的李斯特音乐学院学习。这段时间(1999年)他获得鲁宾斯坦国际钢琴大赛头奖。2000年他定居巴黎,受业于伊格拉斯科(Igor Lazko),2001年他赢得巴黎庞拓斯钢琴大赛首奖。

他的生涯从此转变,等他回到克罗地亚后顿时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有数不清的电视节目和访谈等着他。然后他录制了开头我们提到的那张专辑《Gestures》。他在萨格勒布市拥有2000个席位的利辛斯基音乐厅(Lisinski Hall)举行的演奏会景况让人叹为观止,舞台布景包括镭射灯,干冰和巨大的电视墙,而观众人数中有一半都低于30岁。马克西姆说:“我总是想尝试些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但是这只是为了营造出一个让人激动的气氛,等我开始弹钢琴时,镭射灯就得停下来,我不想有任何东西干扰我的演奏,以及听我演奏的观众。”演奏会后半段,他关掉了所有的镭射灯,电视墙等花哨的东西,换上正装,然后演奏俄罗斯鬼才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我可不想给那些评论家们逮着把柄来数落我!”说到这里,他哈哈大笑。

很快他受到了克罗地亚音乐才子Tonci Huljic(为古典辣妹做过很多曲子)的注意,并将他介绍给音乐制作人/经纪人梅尔布什(Mel Bush,也是陈美的经纪人),当时梅尔已经在开始寻找一个年轻有为的钢琴家,结果马克西姆的才华让他赞叹不已,随即签约,并由EMI古典部制作发行新专辑——我们现在所熟悉的《Piano Player》(钢琴玩家)。

《钢琴玩家》

《Piano Player》专辑制作完成后,公司做宣传的方向首先选在了市场潜力巨大的远东地区。他先后在台湾,香港,韩国,日本等地做宣传,后来又到内地,并作为嘉宾参加了CCTV-MTV音乐盛典。这张专辑的影响好象旋风一般,可以说选择远东地区做为宣传头站是获得了成功。现在我们好好审视一下这张融合了现代流行因素与古典音乐为一体的跨界专辑。

第一首,就是国内古典乐迷,甚至说即便是不常听古典的人都很熟悉的“野蜂飞舞”(Flight of the Bumble-Bee)。此曲原作者是俄罗斯著名音乐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他的歌剧《萨尔丹沙皇的故事》中的幕间曲,音乐描写的是王子变成了一只野蜂,不停的飞舞,追叮他所厌恶的人。这是首欢快,节奏简练的小品。看过**《闪亮的风采》(Shine)的人一定记得大卫叼着烟,手指飞快的演奏这首曲目,震惊了当时酒馆里的每个人。即便是不爱听或者没听过古典钢琴的人,也都很容易从这首速度飞快的小品中一窥古典音乐的魅力。专辑中该音乐做为第一首,无疑就是先声夺人,给听众一个良好的开头印象。改编的“野蜂飞舞”配上了舞曲的节奏,感觉倒也不过不失,互相没什么坏的影响,同时由于这是一首小品,时间不长,于是第一首曲目中还混合了整张专辑其他精彩的部分,最后再以“野蜂飞舞”结束,做为介绍整张专辑,提起听众的欣赏欲望,制作方倒是动了不少脑筋。

第二首,葛利格钢琴变奏曲(Grieg: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是挪威著名音乐家爱德华·哈格吕普·葛利格生前唯一完成的一部协奏曲,也是他最著名的一部作品。此曲年代久远,是葛利格早期最重要的一系列作品之一,完成于1868年,随后这部作品成为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运动中,最常被演奏的协奏曲。该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和谐,充满了幻想色彩。专辑中的这首曲子更加舞曲化,电子键盘的开头很有经典舞曲的氛围,这里伴奏交响乐团,电声乐器与马克西姆的钢琴结合的很好,由于曲目本身旋律就非常好,节奏也很轻快,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愉快。

第三首到了该专辑的主打曲,“出埃及记”(Exodus)。关于原曲最熟悉的出处自然就是同名**配乐了,不过**中“出埃及记”讲的可不是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法老奴役的故事,但也和犹太人有关,是讲述以色列建国的辛酸历史。本曲其实也不是就出自这个**,原本就是演奏曲,加了词就做了**主题歌。该曲目气势宏大,雄壮,很有悲壮的历史感,熟悉欧美老流行经典的乐迷肯定不陌生。要说做为本专辑主打,该作真是足够气魄,只是改编曲给配上了典型的Hip Hop节奏,本来悲壮的氛围给弄的淡化了不少,本人并不很欣赏这种改编风格,但是单就动听,不考虑什么别的因素,倒也合格。

第四首“克劳汀幻想曲”(Claudine)是Tonci Huljic创作的曲目,是一首典型的浪漫钢琴作品,听上去好象跟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东西相差无几,既然是“钢琴玩家”,那么除了古典,也来点甜密的情歌不算什么坏事,流行乐迷估计会很对胃口。第五首“Wonderland”(新乐园)也是Tonci Huljic的作品,风格变的大气了点,不过听起来好象还是克莱德曼在演奏。

第五首,“亨德尔的萨拉班德”(Handel's Sarabande),这是出生于德国的英籍音乐家乔治弗雷德里西亨德尔的一出歌剧《萨拉班德》的主题,同时Sarabande也是古典曲种之一,是一种交际场合的舞曲,源于波斯,十六世纪末传入法国后演变为节奏缓慢庄重的风格。本曲听起来一般,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不过段落的安排倒是不错,节奏依然为舞曲。

第六首是俄罗斯传奇音乐家拉赫曼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曲目,钢琴部分的难度比较大。主题采用了意大利伟大的音乐家,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尼科洛帕格尼尼常采用的一些习惯,其中也有莫扎特《安魂曲》的一些旋律。这个曲子讲述了许多帕格尼尼的传奇,比如与恶魔交易,比如他爱的女人,比如他在教堂碰到的麻烦,最后全被他克服掉。音乐时而优美,时而热情,整体的效果非常吸引人。面对如此著名的曲目,专辑中没有做什么大的改编,基本沿袭原曲的变化,顶多就是配了些流行节奏,甚至可以忽略不记,正好让听众专注于本曲目的精彩。

接下来的“汉娜的眼睛”(Hana's Eyes)又是Tonci Huljic的作品,制作的非常动听,曲调带点幽幽的哀怨,女声的和声烘托出了悠远的气氛,非常适合小女生来听,也许以后会作为浪漫经典被时常演奏。

在淡淡的悲哀中,下面紧跟着就是萧邦著名的“C大调革命练习曲”(Chopin's ‘Revolutionary’ Etude in C minor)。萧邦创作的一系列练习曲都非常出色,而这首“革命”更是个中翘楚。1830年11月,波兰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华沙革命,远在他乡的萧邦因为不能回国一起与祖国人民战斗而感到激愤,十个月后革命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更使萧邦感到义愤填膺,同时又对自己不能出力而感到悔恨万分,于是他把全部的感情都溶入了这首练习曲中。整个曲目都始终贯穿着愤怒激越与悲痛欲绝的气氛,气势逼人,由于作品的风格非常强烈,所以改编也不大,除了鸡肋般的加上了舞曲节奏的鼓点,主要的风格体现还都是在钢琴上面。这也是古典作品的一大特色,尽管有时候很好与流行元素配合,但是独特的个性依然无法被流行元素所掩盖。

下面两首又是Tonci Huljic的作品。先是“古巴”(Cubana),前一首曲目的激情依然继续了下来,不过风格换成了拉丁派的热情,原创曲目就能更多的考虑和其他元素的配合,就不会显得多余或者不合拍,幸好整张专辑除了“野蜂飞舞”我认为编排的有点失败以外,其他都没出现过头重脚轻的情况。然后是“克罗地亚狂想曲”(Croatian Rhapsody),是一首很有点气势的作品,Tonci Huljic做这种流行味道浓厚的曲目很拿手。

接下来的“男爵夫人之舞”(Dance of the Baroness)则是出自另一位克罗地亚钢琴家弗拉诺帕拉奇(Frano Parac)之手,生于1948年,拿过很多奖项,78年起在萨格勒布音乐学院带课。本人非常喜欢这首曲子,这也是专辑中唯一一首纯钢琴演奏曲目,完全没有其他配器在里面,可以彻底的享受一下钢琴的魅力。这首曲子贯穿着华丽与莫明的悲哀,快结尾时的一段音调听上去好象舞者轰然倒地一样,整个曲子不长但是结构严谨,虽然变化不多,但是营造出的氛围非常好。作为压轴曲目,本作大概纯粹是为了展现马克西姆的演奏技巧罢了,不过这没有影响到曲目的优秀。

最后的“古巴,古巴”(Cubana,Cubana)是作为附加曲目出现的,是专辑中“古巴”的重新混音版。

以上评论牵涉到古典曲目做了比较大量的介绍,是为了给不熟悉古典的乐迷增加更多欣赏的乐趣,带着这些有趣的背景来重新欣赏马克西姆的演奏,一定能有更多的感触。

传播古典音乐

专辑很快就要在欧洲地区上市,随后也肯定会往美国发展。整张专辑中其实包容了很多流行风格,目的就是能达到“跨界”的效果。当问到马克西姆对这张专辑的期望时,我们以他的回答作为本文的结束:

“首先这没有关于钱的问题,我开古典演奏会以及巡演挣到的钱已经足够多了。这张专辑所力图表现的就是关于突破与实验的问题。我总是想尝试些新的,不同的东西。我所衷心希望的就是能把古典音乐传播给所以年龄段的,更多的听众。这是我的梦想。”

这个我不是很清楚,看看我弄的资料或许对你有帮助。一.钢琴的分类

1.立式与卧式

钢琴一般分为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家用多为立式钢琴,专业场合多为卧式三角钢琴。

2.按照高度划分

立式钢琴的型号是以高度来标注的,比如115、118、120等等。一般115以下为小型琴,因过矮已经少有人选购,115~127为中型琴,128以上为大型琴。

三角钢琴一般有6~7英尺中型琴(小型演出用)和9英尺长的大型琴(大型演出用)。

3.按照价格划分

普及琴:从几千元到两万元,为普及琴,供一般爱好者使用;

专业练习用琴:从一万八千元到四万元为专业用练习琴,供准备走向专业道路的人和音乐工作者使用;

专业演奏用琴:三万五千元以上的专业钢琴,其中价格超过十万元的立式钢琴和价格超过五十万元的三角钢琴算是大师琴。

二.钢琴品牌

1.普及琴的生产企业

国内主要品牌如下,中小品牌略。

珠江(广东):珠江牌、里德米勒系列等

星海(北京):星海牌等

诺的斯卡(营口):诺的斯卡、王子等

英昌(天津):英昌等

中雅(上海):中雅牌、刘诗昆牌等

和声(福建):诺汀翰等

2.专业练习用琴

  除了以上各厂家的中高档产品,还有KAWAI、YAMAHA、PETROF(捷克)等品牌中的立式琴。

3.专业演奏用琴

  包括KAWAI、YAMAHA等品牌中的卧式钢琴(三角钢琴)。其中,德国的斯坦威(STEINWAY&SONS)、奥地利的蓓森朵夫(BOSENDORFER)、PETROF、贝基斯坦、法瑞利等五大世界名琴为大师琴。比如9英尺Steinway&Sons的价格在160万人民币左右,而Steinway&Sons的立式琴也在10万人民币以上,大致是同规格国产立式琴价格的八倍。

三.挑选钢琴的因素

  首先需要明确给谁买琴。如果是初学者,在十年之内,买一架立式普及琴足以。以下介绍均以立式钢琴作为对象。挑选钢琴,要依次考察如下因素:音色、手感、外观、品牌、价格。

1.音色:音色是一架钢琴的生命,音色的优劣,直接反应到钢琴的灵性上,也就决定了钢琴的品质。有时,宁可要一架外观有瑕疵但音色上佳的琴,也不会选择外观佳但音色差的琴。

2.手感:触键感觉、键盘轻重、回位准确等等,都是挑选钢琴的重要指标

3.外观:包括键盘外观、油漆外观、风格(古典一点、时尚一点)、颜色(白色、杂色等)

4.品牌:北京常见的立式钢琴品牌见上文

5.价格因素

四.初学者买琴

1.购买策略

  我个人认为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一步到位法,二是分布式购买法。一步到位法是买一架价格相对较贵的琴,比如两万以上的,可以弹很多年。分布式购买法是先买一架便宜的,用上八年十年的再根据情况换好琴,甚至第一架可以考虑二手琴。

2.品牌

  国产普及琴的诸多品牌其实大同小异,品牌之间的差别如同自行车中飞鸽、永久、凤凰之间的差别一样,仅仅是买琴者的个人好恶问题。因气候等原因,北方的朋友宜多考虑北方琴。

3.房间面积

  房间面积如果不大,比如几个平方多至十几个平方,选购115-125之间的普及琴即可。房间很小时,买琴切勿贪大。

4.我的建议

  自己在市场中至少调研半年以上,熟悉各种品牌的钢琴,宜选择120-127之间的琴。最后,除了考虑挑选钢琴的五因素外,建议买一架价格便宜、外观朴素的钢琴。

5.二手琴

  二手琴中鱼龙混杂,既有国外的优质二手琴,也有国内普及琴淘汰下来的二手琴,更有翻修过的二手琴。原则上,如果没有懂行的人帮助,初学者不要自己购买二手琴。

6.购买钢琴时,琴行一般会送如下项目:

免费送琴入户

免费调律两次

免费保修两年(鲍蕙荞钢琴城是保修五年)

有的送一些教材或琴罩

7.特别注意

  新琴买到家,一般需要有两三个月的适应过程。等适应了家里的温度、湿度等条件,在新环境中琴质与音色趋于稳定,才可以进行第一次调律。

  钢琴不属于“三包”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技术监督与消协不受理投诉,一般由买卖双方协商解决,因此挑选钢琴一定要慎重。

  

五.在钢琴上的费用一览

买琴费用:琴本身的价格

调律费用:如果不搬家,每半年调律一次。100-150元/次

学琴学费:平均350元/月左右

书费+教学VCD费用:每级50元

维修与维护费用:假设200元/年,每半年在调律的时候进行维修与维护。

配件费用,比如琴凳(150-200元)、节拍器(200元)、琴罩(50-100元)

搬运费用:需要请专业的搬家公司搬运钢琴,一次200元。

其它费用

六.钢琴的寿命

  日本普及琴和国产普及琴的生产都是流水线方式,各厂家的年产量从几千到五万架不等,采用的是复合板,这样的钢琴是产品而不是艺术品,其寿命一般在二、三十年左右,到十年时必须进行大修。如果购买二手琴,建议购买出厂五年以内的二手琴,超过十年的,不要购买。

  世界名琴都是艺术珍品,采用自然风干的实木,手工方式装配,年产量一般只有几百架,其中仅实木板的风干过程往往需要至少二三十年,因此其越老越值钱。比如在厦门鼓浪屿有一家钢琴博物馆,里面的每一架古钢琴几乎都有百年历史,均是价值连城的拍卖宠儿。

七.钢琴的学习

  必须明确:买到家的琴只是半成品,想把乐感、手感、气感融为一体,想弹出美妙的音色,至少需要五年的工夫,而这五年中,每天练琴时间不宜少于三个小时。

  买琴都是为了孩子,但大多数孩子初学琴时并不理想。建议家长跟着孩子一起学习,就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入门了。孩子初学钢琴的年龄,我建议不小于五岁。很多人提倡四岁就学钢琴,但因为孩子手小,手指头立不主,四岁太难为孩子了。四岁还是五岁,对孩子的未来差别不大。

  钢琴无法自学,需要有老师教。一般每星期上一次课,时间是45分钟至60分钟。老师会根据教学内容留作业,让琴童用一星期时间消化,以在下次回课时检查。

  钢琴每年都有考级,是为检验业余钢琴爱好者的演奏水平而设置的,并在一定程度去选拔苗子进入音乐学院附小。国家权威的业余钢琴考级,是由中央音乐学院组织的,水平分为十级,从低到高是一级到十级。十级是个什么概念呢?法国浪漫钢琴家克莱德曼改变和演奏的大部分曲目,一般相当于四级到五级左右。一般而言,孩子以每年考一级为宜,当然五年通过八级的孩子也有,进度由自己和老师共同把握。如果确有天赋,可以考音乐学院附小,从小五开始。考入附小,并顺利考进院附中,就等于进入了音乐专业道路。

  古典音乐中的钢琴曲是一个音一个音抠出来的,对基本功的要求极为严格,因此即便考到音乐学院的十级,也只是业余水平,想进入专业,还有很多路要走、很多基本功要练。

  成人也能学钢琴,这与是否有艺术细胞无关。我见过年龄最大的初学者是近七十岁的老人,她只是为了圆一个儿时的梦,退休之后开始摆弄钢琴,真让人敬佩。初学钢琴,什么年龄都不晚。

  对于成年学琴者,往往学到四级水平(成人往往不去考级,水平由老师评估)就不继续学了,一般会转到弹唱,变成自娱自乐了,这当然也是一种乐趣,各取所需嘛。据说,四级水平并不差,对于一般的才艺展示与娱乐演出基本够用了。

八.教材的选择

  钢琴初学教材,一般都推荐使用拜厄的《钢琴基本教程》、汤普森的《小汤》和《现代钢琴教程》、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和《钢琴简易练习曲》(作品139)和《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小宇宙》。在有老师教的情况,这几套对付两、三年足够。魏廷格的《钢琴学习388问》和林华的《学琴日记》建议也看看,会有一些帮助。

  钢琴教学VCD是钢琴教材的组成部分,一般学琴的孩子多少会选购一些。

九.最后的说明

  孩子学习钢琴,是一件长期、艰苦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对琴童和家长的多方位的考验与锻炼。如果孩子自己全然没有兴趣,就不要让孩子学了。如果想让孩子学习钢琴,推荐一本书,请家长先看一看,《爸爸的心就这么高――钢琴天才郎朗和他的父亲》(作家出版社出版)。孩子从小学习钢琴,确实挺苦的,但我见过很多孩子,他们说苦后真的很甜。

拜托楼上不要胡乱复制网上的资料,莫扎特和海顿是古典乐派的好不好?

楼主问浪漫派钢琴家是指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家么?那个时候著名的作品家基本上都是优秀甚至伟大的钢琴家,尤其是李斯特和肖邦,还有勃拉姆斯、门德尔松、拉赫玛尼诺夫也有一定影响力,还有俄国作曲家、钢琴家斯克里亚宾既不属于古典主义乐派,亦不属于浪漫主义乐派,在三百多年钢琴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至于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科夫斯基、德沃夏克等还是以作曲为主。当然还有一个人要提一下,霍洛维茨,人们通常把他称作最后一位浪漫派钢琴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469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