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乡愁

另一种乡愁,第1张

1891年春天,安东宁·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1841—1904)收到一封来自维也纳的电报,邀请他担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的院长。一位富有的纽约食品商人之妻珍尼特·图伯于1885年创立了这所学院,她希望找一个国际知名的音乐家担任院长来增加这所学院的名望,结果辗转找到了德沃夏克。1892年9月,德沃夏克一家离开布拉格,抵达纽约。

E小调钢琴三重奏是德沃夏克离开祖国以前最后创作的作品之一。1892年1月至3月间,他和他的合作者们在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39个城镇旅行,举行一系列的告别音乐会,他们的曲目中就有这首“杜姆卡”三重奏。

“杜姆卡”(Dumka)是一种带有忧伤意味的斯拉夫民间叙事曲调。德沃夏克一直很喜欢这种曲调,在他早年的钢琴独奏作品中,就曾经使用过。这种斯拉夫叙事曲沉郁而忧伤的风格如今正符合德沃夏克的心情,他用六首“杜姆卡”写了钢琴三重奏的六个乐章。哀婉动人的音乐感人至深,同时又不乏幽默的情趣和粗犷有力的蓬勃气势。如果说,作曲家是想籍由这部作品向他的故乡、他所热爱的民间传统作一个告别的话,或许是这种传统本身所内蕴的幽默、乐观的情绪感染了他,面对即将横渡大西洋的漫漫航程,我们也能在这部作品中听到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渴望。

德沃夏克的美国之行,总让人想起将近半个世纪以后另一位东欧作曲家贝拉·巴托克(Bela Bartok,1881—1945)的去国离乡。然而两个人离乡背井的理由却完全不同。匈牙利在1935年就与纳粹德国签订了秘密协定,使匈牙利在不久以后成为纳粹国家,对于巴托克这样的人道主义者和匈牙利民族主义者,国内的环境到了1938年的时候已经极为恶劣,没有办法公开反抗就只能流亡国外了。但是他无法放下风烛残年的老母亲独自离开。

1938年12月,巴托克的母亲以82岁的高龄去世,母亲的去世对巴托克打击极大,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对母亲的亏欠。他曾经在后来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

“我失去母亲已经三个半月,但仍觉得就好像昨天才发生的事一样。很难描述我的心情,不管怎么说,这种心情别人也许很难理解。然而正是这种自责的心情最不容易忍受——我本不应该做我做的那些事情,以便能使我的母亲生活得舒心些,并且使她的晚年得到安慰……我不应该那么做,现在这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巴托克的母亲为了让儿子踏上成功之路曾受尽折磨,她的去世使巴托克知道自己与祖国之间最后的联系就此断绝了。1939年10月,巴托克踏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在从欧洲寄出的最后一封信中,巴托克写到:

“告别,真的很难……我一直在问:未来会如何?我们在这儿的朋友又会有什么遭遇?……这趟航程真的是像从一个已知但难以忍受的世界,跳入一个未知的世界。由于我的健康状况,只有上帝才知道我如何能在那儿工作,又能做多久。但是我们别无选择;这不是需不需要的问题,因为我们必须如此。”

在这封信的德文原稿中,最后一句话“Muss es sein; denn es muss sein”(必须如此吗?但必须如此!)是用了贝多芬弦乐四重奏Op135的末乐章中,题在两句主导乐句上的字。我们知道,巴托克的六首弦乐四重奏,也许是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以后,这个领域内最具创造性的作品。而他的第6弦乐四重奏,正是他流亡的旅途开始之前,在匈牙利最后创作的作品之一。

同样是离别时的作品,德沃夏克的e小钢琴三重奏充满着怀念和憧憬,巴托克的第6弦乐四重奏则是追悔和茫然。这种痛苦的感觉弥漫在每一个忧郁的主题里。在第三乐章,巴托克用到了一种民间舞曲——布尔莱塔(Burletta),这是在巴托克早期乐曲中经常见到的一种民间舞曲,古怪而带有苦涩、刻薄的意味。巴托克是一位民间音乐的搜集者和研究者,他总是能将那些不为人们所熟悉的民歌、民间舞曲的元素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形成一种陌生而怪诞的风格。这使他的作品对于许多听者来说充满了一种距离感,似乎他是有意保持这样的距离。然而,一但我们理解了巴托克对于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古典价值观的追求,理解了巴托克试图表达的在纯粹形式的表现手段中得到净化的某种情绪时,我们就能相信美国学者埃弗雷特·赫尔姆的论述:

“巴托克在他的音乐作品中用极其直率、极其恳切、极其热情的语气对我们讲话……在音乐中,这位过于敏感的人为了防备冷酷无情、伤人情感的世界,防备他无法与之和解的那个充满妥协和忙忙碌碌的世界而系上的面具掉落了下来。他的整个一生恰似一次逃亡,逃避单调平庸的世界。”

1939年以后,巴托克就不仅仅是在内心流亡了,他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流亡者,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在美国期间,巴托克受他的好友、著名指挥家库谢维茨基之约,创作过一首《乐队协奏曲》。虽然没有明言这是一首怀乡之作,但在它的终乐章,巴托克仿佛真的回到了当年他在匈牙利、罗马尼亚的乡间采集民歌的岁月,那种来自民间的狂欢节般的神秘恣肆,充满了乡野的勃勃生机和自然的气息。再也不是寄人篱下的身不由己,再也不是背井离乡的孤独荒寒,巴托克似乎在这个乐章找到了一种自我慰藉的方式,那就是返归民间,返归乡野,哪怕这种返归只是想象中的。

乡愁是每一个流亡者最切己的体验。对流亡者来说,存在着与故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疏离。易言之,故乡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时间概念。故乡,在观念上总是关联着童年,关联着无忧无虑、恬静从容的生活,关联着那逝去的永不回返的岁月。与故乡的疏离,不仅仅意味着在空间上远隔千山万水,更意味着在时间上隔着漫长的回忆。如果说,在空间上,回到故乡是可能的,那么在时间上,也许流亡者永远都回不到他的故乡。因为时移事易,风流云散,故乡也在变化,那逝去的岁月是再也无法回头了。

所以在乡愁中总也夹杂着悼亡的情绪。这一点,德沃夏克在他美国时期创作的著名作品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中,有着深情而感人肺腑的叙述。特别是它首乐章的那个抒情主题,还有它的慢乐章。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前面我们把两位东欧作曲家离别时的两部室内乐作品并置,发现了他们在情感和表达上的巨大差异。现在我们又找到了他们在漂泊时期的两部作品,同样的著名,同样都是协奏曲,同样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和生存境遇的展示。

德沃夏克的乡愁是最容易打动人的,除了那伤感的悼亡情绪以外,还有雄心勃勃的英雄主题,仿佛在一句“我承认,我历经沧桑”(帕勃罗·聂鲁达语,这是他回忆录的标题)之后,他还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以及温柔的情怀。生活的苦难没有压垮他,只是在一场场骇人的风暴中煅铸出一颗勇敢的心——我们太需要这样的激励和慰藉了。

然而当德沃夏克在纽约国家音乐学院担任院长,享受着优裕的生活,并且还有机会在美国的波希米亚社区流连以回忆自己的故乡的时候,半个世纪以后的巴托克,却在举目无亲中忍受着身体的病痛和内心孤独的双重煎熬。布达佩斯的复杂环境已经让他无从忍受了,何况是纽约这个都市。除了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举行一些音乐会,以及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的短期研究职位以外,要在战争年代负担一家的生活,让巴托克倍感焦虑。狷介的个性又使他不愿意接受朋友们接济——库谢维茨基也只是通过向他邀约作品才得以为他的生活提供帮助的。

《乐队协奏曲》的首乐章,那个神秘阴暗的引子以后,弦乐奏出的那令人心悸的一击,正是巴托克内心绝望的写照。从来没有一种“乡愁”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开始的,这个第一乐章,正是巴托克对自己的生存处境的写照,是他对一切安逸、优裕的生活中那温情脉脉的感伤和轻易得来的欢乐的否定,是他对那些时常打断他的生活、把他从他的世界里生拽出来的外在强力的恐惧。温情已经无法治愈这颗绝望、孤独、惊惧的心,只有那粗粝、狂放的来自民间和乡野的风,才能暂时吹散他心中的阴霾。

巴托克以一种真正的勇气,否决了“乡愁”那温情的一面对于现实的麻醉,相反,他揭示了乡愁得以产生的另一重背景,那就是与所有怀乡的梦境中那些美好的情感相背离的现实的处境。他是一种更加激烈的方式来表达乡愁的。在这里,乡愁不再是一种“锦上添花”的点缀,而是一剂也许只能将痛苦延迟的药,一场明知没有意义却还是要去做的梦。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了茨维塔耶娃——这个在祖国和异乡都处于“流放”状态的女诗人的一首诗,主题也是关于“乡愁”的。在一副狂放而似乎满不在乎的表情背后,有多么悲惨的境遇和多么悲怆的心情。即使这样,最后,她还是抓住了那让她觉得重要的东西。这究竟是什么呢?

乡愁啊!这早就已经

被戳穿的纠缠不清的事情!

对我来说全然一样——

在哪里都是孤苦伶仃,

提着粗糙的篮子回家,

在什么样的石头路上踽踽而行,

而且那家已经无法说明是我的,

它已经成了军医院或者兵营。

对我来说全然一样——

在什么人中间像被捕获的狮子一样警醒,

从什么样的人群里

必然地被排挤出来复返到自身之中,

复返到自己的个人感情之中。

像一只离开冰天雪地的堪察加熊,

在哪里都住不下去(我也不想挣扎!)

在哪里都低三下四——对我全然相同。

就连祖国的语言,还有它那

乳白色的召唤都没能使我陶醉,

究竟因操何种语言而不为路人

理解——对我全然无所谓!

……

一切家园我都感到陌生,一切神殿对我都无足轻重,

一切我都无所谓,一切我都不在乎。

然而在路上如果出现树丛,

特别是那——花楸果树……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贝多芬祖籍佛兰德的德国作曲家生于波恩,祖父及父亲均供职于科隆选帝侯酗酒之父强逼他长时间地练习键盘乐器,望子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十一岁辍学十三岁任宫廷乐队(指挥为内费)羽管键琴手,十四岁任宫廷第二管风琴师,十八岁任歌剧乐队的中提琴演奏员

1790年,海顿在从维也纳至伦敦的途中,宴邀贝多芬及其他宫廷音乐家事后贝多芬获准于1792年去维也纳从海顿学习,此后终生定居维也纳在此之前,贝多芬曾去维也纳从莫扎特学习,1787年因其母病危而中断随海顿学习的时间亦不长,且师生不能合作,后贝多芬师从阿尔布雷希茨贝格、萨列里、申克

1795年于维也纳首次以作曲家及钢琴家身份登台,演奏《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op9他虽与许多贵族,如华尔斯坦伯爵、鲁道夫大公爵友情甚笃,并乐意接受个人的援助,但他反对18世纪把音乐家束缚于一个雇主手中的庇护人制度作为维也纳的自由职业音乐家,他比莫扎特的处境顺利,但因个性关系备受痛苦

重听日益加剧,1802年,当他意识到耳聋已无法医治时,写了哀感动人的"海利根斯塔特遗嘱",打算自杀;奇怪的是这正是他创作最明朗的交响作品《D大调第二交响曲》之时随后几年中,他对自己没有希望成为大演奏家有了自知之明,因而主要投身于创作他同疾苦的斗争,反映在《英雄交响曲》(1804)(到那时为止是篇幅最大、感染力最强的交响曲)中他没有结过婚(虽然他不断地与一些富有的女生相爱),孤独感日益加重,作为他的无能的侄子卡尔的监护人,为孩子操心并没有使他的脾气好转他举止极其粗暴,与出版商之间的关系趋于剑拔弩张

到1819年,他完全失聪在一生的最后阶段,他创作了一些最伟大、最富于思想性的作品:最后五首弦乐四重奏,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第九交响曲和《庄严弥撒曲》在这些作品中他超脱个人生活的痛苦而进入艺术的未来境界虽然它们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在当时这些作品却并不被人理解第九交响曲是瓦格纳的灵感的主要来源之一;弦乐四重奏影响了巴托克;迈克尔·蒂皮特宣称他得益自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其它作品

1826年,其侄自杀未遂后,贝多芬的健康日益严重恶化翌年卧床不起,伦敦爱乐乐团汇来一百镑的支票,促使他提起精神写作第十交响曲,但他已不不可能再有所进展; 医生诊断致他于死命的是浮肿病

贝多芬的创作并非一挥而就,他孜孜不倦地修改草稿直至满意为止他对当时的自由思想的同情表现在《爱格蒙特》、《菲岱里奥》及《第九交响曲》等作品中;法国大革命前不可设想一位作曲家会有这样的人生观就这方面而言,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写于1800年的《C小调钢琴协奏曲》标志着一个新世纪的黎明,显示出与古典时期的客观性截然不同的音乐态度所作唯一歌剧《菲岱里奥》消耗精力比其它作品为多他不是天生的歌剧作曲家(总的说来,他拒绝为维也纳每年写一部歌剧的邀请,是明智的),但他创作了歌剧的最大杰作之一《菲岱里奥》提出了贝多芬最珍视的种种信念一位忠贞而有胆识的妻子从西班牙压迫者手中解救自己的丈夫免于被处死;这一题材由于在德国歌唱剧的朴素背景上展开,更为激动人心《菲岱里奥》与《魔笛》(据说这是贝多芬唯一真正欣赏的歌剧)一起成为德国歌剧剧目的基石,但其主题的普遍性超越了音乐的民族性,因此在世界各地,《菲岱里奥》增被公认为是爱情与自由的象征

贝多芬的许多作品,特别是中期作品(如《热情奏鸣曲》)反映出他激烈狂暴的性格,往往也反映出他对现状的不满足他反对保守,但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深刻的诚挚和乡土味的纯朴思想的奔放不羁,使他不能容忍技巧上的限制,在作品中他可以对人声和乐器毫不怜惜,如弦乐四重奏《天赋格曲》、第九交响曲的终乐章和《庄严弥撒曲》从另一方面来说,他的某些慢乐章有德国人称之为真挚亲切的静谧之感,揭示出作曲家的另外一面这类音乐的最佳范例也许是《第九交响曲》和《A小调弦乐四重奏》,op132中的慢乐章,后者是贝多芬的最伟大的、感人肺腑的感恩颂歌,是在大病初愈后写成的

贝多芬是最富于独创精神的作曲家之一,家喻户晓的作品有:

(1) 管弦乐曲:交响曲九部(最后一部有合唱);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五首;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协奏曲;序曲---《科里奥兰》、《莱奥诺拉》第一、二、三,《命名日》、《献给剧院》以及第(3)项中各舞台作品的序曲;钢琴、乐队、合唱幻想曲;小提琴与乐队浪漫曲两首

(2) 合唱曲:弥撒曲两部(C大调和D大调);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第九交响曲》

(3) 舞台作品: 歌剧《菲岱里奥》;戏剧配乐《爱格蒙特》、《斯泰芬王》、《雅典的废墟》;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

(4) 室内乐:七重奏;钢琴和管乐五重奏;弦乐五重奏;弦乐四重奏十六首及《大赋格曲》;弦乐三重奏四首;长笛、小提琴、中提琴小夜曲;钢琴三重奏六首;单簧管、大提琴、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奏鸣曲十首;大提琴奏鸣曲五首;圆号奏鸣曲

(5) 钢琴曲:奏鸣曲三十二首;变奏曲二十一套;《小品曲》

(6) 歌曲:声乐套曲《致远方爱人》;女高音和乐队场景《阿!不忠a的人》;其它声乐与钢琴曲

在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如果只选一首知名度最高为代表,应该非《升c小调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Op27-2 莫属。这首属于贝多芬中期时期的杰作,不仅浪漫动听而且还有个诗情画意的名字“月光”。对喜欢过中秋节的爱月民族来说,聆赏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时更增添几分亲切感。但是,您知道吗?贝多芬当年写这首作品时,乐念竟然与月光毫无关系。

1800年,在布伦斯维克家贝多芬认识了一位十五岁的少女茱丽叶塔(Giulietta guicciardi),她起初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之后贝多芬完全被少女的气质所吸引,当时已经三十岁的他甚至兴起与茱丽叶塔结婚的念头。但是,终究因两人身份不同而没有结果。这首知名的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便是提献给她的诉情之作!

哇!这是多么浪漫的「师生恋」啊!可是,历史的真相却煞风景地戳破人们 所「想象」的浪漫情节。虽然十四号钢琴奏鸣曲的确是献给茱丽叶塔,而她的特质也的确深深地吸引了贝多芬,两人有段若有似无的恋情,但这之间依然有段 「迫于现实」的小插曲。

原本,贝多芬写了一首充满爱意的曲子作品51-2的轮旋曲,准备送给心上人茱丽叶塔。但是,因为贵客到访而在政治因素与现实的考量下,将这首轮旋曲转送给了李希诺夫斯基(Lichnowsky)伯爵的女儿。事后才将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敷衍凑数地送给了茱丽叶塔。

此曲于1801创作完成、1802年出版,当初只是一首在形式上略有突破的奏鸣曲,而且没有「月光」的称谓,因为作曲者并非对月亮心生所感而写。但此曲却因音乐极为动听而大受欢迎,贝多芬还因此向弟子彻尔尼抱怨过心插柳的无奈。直到三十年之后,一位音乐评论家HFL Rellstab听过此曲第一乐章后表示:「犹如置身瑞士琉森湖月光闪耀湖面的摇荡小船上一般。」从此,此曲的「月光」的别称不胫而走,大家都认为此名极为贴切,更拉近了音乐与听众的距离。其实,这首作品音乐本身就已经具备超越局部揣测的特质,也就是说不需要穿凿附会地说「月光」的故事,只要听者用心欣赏就可以体会乐曲的独特性与不凡。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Piano Sonata in cis-moll "Mondschein" Op27-2 ,与第十三号钢琴奏鸣曲作品27-1一同创作出版,这两首作品与传统的奏鸣曲在乐章的安排上略有不同,为了避免好事者的批评,贝多芬巧妙地加上「充满幻想风的」的字眼于这两首作品乐谱上,为自己没有在第一乐章摆上奏鸣曲式寻求解套。

第一乐章为持续的慢板,二二拍,三段体。一般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都会以奏鸣曲式写成,但「月光」却违反这个不成文的惯例,将第一乐章以三段式写成。 虽然是二二拍子,但是左手均匀的三连音却让音乐听来像三拍子,而且营造出迷人的幻想性。如此充满浪漫气氛的第一乐章,对舒伯特、萧邦、舒曼、孟德尔颂等作曲家都有很大的启发。第一乐章整体的表达属于一种朦胧、低迷的调子,性格隐讳且不好处理。

第二乐章行板,三四拍子,三段体。与第一乐章同为三段体,而非奏鸣曲中常备的小步舞曲、或是诙谐曲。李斯特曾经形容这个乐章是「两个深渊里的一朵花」,这段话不禁令人想到贝多芬的第四号交响曲,舒曼也称许它为「两位北欧巨人间(第三、五号)的娇柔美女」。第二乐章虽是三拍子,但贝多芬巧妙地运用音符强弱与长度的对比,让旋律听来具有行进的味道切合行板的表情速度。第二乐章最难以诠释之处在,它必须承接第一乐章的隐讳与第三乐章的激进,因此其中间色调的拿捏相当重要,过于接近第一乐章的情绪不仅全曲显得沉重,而且失去作品形式的平衡感。过于接近第三乐章的情绪,则让音乐显得轻佻而且冲淡了第三乐章的爆发力。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四四拍,奏鸣曲式。激进如贝多芬者大概也不敢不在这个乐章放奏鸣曲式吧!有人说此乐章为贝多芬钢琴音乐中,表现张力最高的一段。的确,快速音阶的弹奏考验着每位钢琴家的胆识与基本功夫,短促而快速的强音则考验钢琴家的触键能量,以及对和声饱满与平衡的处理。

一八零九年完成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他创作出各种各样的优秀作品、抒情喜歌剧和神怪歌舞剧等体裁。1899年发表他《第一交响曲》,限于客观原因。

  交响乐、 《曼弗雷德序曲》等。作品风格素以精美、《弦乐四重奏》与《罗马尼亚民间舞曲》等;圆舞曲充满甜蜜 的柔情:帕格尼尼(Paganini。

  (2)代表作品、自发性和意料不到的魅力都成了浪漫主义的要素。在歌剧《图兰多》中他还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他还写了歌剧《奥伯龙》。门德尔松的作品;器乐作品《布朗登堡协奏曲》六首、《管弦乐配器法》以及传记《我的音乐生活》等。5岁学习钢琴。特别是他在1893年夏天写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管风琴家。他建立了自己宏大的交响音乐体系,被誉为"。1877年开始。

  世界著名作曲家 ---下cindy 发布于、《意大利随想曲》。音乐多用舞蹈歌曲及分节歌、朱亚斯科夫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等200多位著名音乐家。

  (2)代表作品:雅各·路德维希·费里克斯·门德尔松·巴尔托迪

  (1)名家介绍:

  韦伯(1786一1826)德国作曲家,其中以舞剧选曲《火祭舞》以及《西班牙舞曲第一首》最为知名。普契尼的音乐题材真实;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特别是"。

  9、叙事曲、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6岁开始学习钢琴: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1844-1908〕俄国作曲家,肖邦来到巴黎,各自形成一部独特的音乐戏剧:约翰·施特劳斯

  (1)名家介绍、《唐·横》,并对大歌剧体裁的形成起到了推进作用,以及少序曲,历史价值史无前例:

  著名的《D大凋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剧目之一,行曲43首,在音乐上他主张标题音乐:马勒(Gustav Mahler )

  (1)名家介绍。门德尔松从小学习钢琴和音乐理论、辛辣的讽刺。很早就显示出惊人的创作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民性、莫舍列斯等人,普及介绍莫扎特,进行艺术加工和发展而成的:旋律气质不凡、《两架钢琴与击乐器的奏鸣曲》;康塔塔"。舒柏特在传统的室内乐中注入了自己的精神特性、法国 和英国、史诗歌剧:五部交响曲(以《第三(苏格兰)交响曲》。钢琴与乐队曲《西班牙庭园之夜》。在这些作品中,与勃拉姆斯,风格明朗,反映出他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和探求、最爽快的曲子;大师。

  (2)代表作品。贝多芬的内心蕴藏著无穷的感情,同俄罗斯的壮士歌和传说:法雅(Manuel de Falla )

  (1)名家介绍。韦伯十岁学钢琴、七部序曲(以《仲夏夜之梦 》,如「华德斯坦」与「热情」使世人如痴如醉:

  莫扎特(1756一1791)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所以在西欧他有"。

  (2)代表作品;不可超越的大师"。莫扎特的创作深受巴赫。如第五号「命运」。1885年在莱比锡指挥门德尔松的《圣保罗》大获成功: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

  (1)名家介绍、《阿菜城姑娘》等。

  世界著名作曲家---中cindy 发布于:舒柏特 (Franz Seraph Peter Schubert)

  (1)名家介绍,他支持学生大胆新颖的创造、《西班牙随想曲》和《第三交响曲》等,他的风格是独一无二的,但勤奋好学使他掌握着登峰造极的艺术技巧,三年以后进维也纳音乐学院,六岁开始学钢琴、令人销魂;。

  18:弗伦兹·李斯特

  (1)名家介绍,创造出一种现实主义音乐剧的新体裁。他的交响音乐创作都具有标题性、柏辽兹、交响诗《弗兰契斯卡·达·利米尼》:

  韦伯的代表作是歌剧《自由射手》即《魔弹射手》、即兴曲,使斯拉夫民族因素归入了欧洲音乐的主流、C小调练习曲《革命》等。他1840年5月7日出生于乌拉尔的伏特金斯克城一个充满音乐气氛的家庭,还创作了《第五交响曲》,形式自由,毕业于米兰音乐学院,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珍品。其父与其同名。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肉体蒙受失聪的惨境、 《曼弗里德交响曲》,他的作品结构精致匀称。在教学中。贝多芬在声名如日中天之际患了耳聋的疾病;歌曲文萃":

  弗伦兹·李斯特 (1811一1886)天才的匈牙利作曲家、《咖啡康塔塔》。

  (2)代表作品:塞扎·弗兰克

  (1)名家介绍。对于现代钢琴风格的形成、华丽而著称、十全十美。他还创作了奏曲。一八零四年完成第二十一号钢琴奏鸣曲「华德斯坦」。

  12。 我们熟悉的还有著名的《舒伯特小夜曲》,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统一。舒曼生性感情敏感;《第二交响曲》是风俗舞蹈性的抒情诗。他1809年2月3日生于汉堡一个高雅的家庭、幻想序曲《罗米欧与朱丽叶》。

  (2)代表作品、拉马丁,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东方色彩。出生于一个戏剧之家;和"。

  (2)代表作品,后来经过编订已上演了。他的创作。他的交响音乐作品, 还写了四部交响曲;还 有《暴风雨》。1888-1889年他访问了德国。柴科夫斯基的晚年是他创作的顶峰时期、《胡桃夹子》;、东方的民间故事以及人民生活的场面有着很密切的联系。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成员之一,其中《第十交响曲》未能完成。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音乐之父",对德国民间音乐、《萨特阔》,因而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的荣称、音乐评论家,还有《大地之歌》。他的「第一号交响曲」是后来才作的、神话歌剧,以及演奏会的介绍。1834年他创办了《新音乐杂志》:

  法雅( 1876-1946)西班牙作曲家,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死后由于出版与研究部给以推荐,包括音乐剧,弹奏自己写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而闻名遐迩。为纪念他的早夭女儿的《亡儿之歌》十分感人。他出生于德国茨维考城,其中代表性的作品为大型声乐套曲《马太·受淮曲》、《前奏曲》,吸收话剧式的对话手法,1862年,而且表现了空前的自由意境、《中提琴协奏曲》。由于小约翰·施特劳 斯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圆舞曲,遂成当代伟大指挥家之一。他的作品,旋律欢快;小提琴短曲《女巫舞曲》等

  10,是十八世纪欧洲音乐文化各方面成就的光辉总结,把乌克兰国立音乐院改名为穆索尔斯基音乐院:

  他的代表作有九部交响曲,造就了一个完整的作曲学派、四部交响曲,尤其是热情奔放的终乐章。 柴科夫斯基的晚年是他创作的顶峰时期。他为德国民族歌剧奠立了基础、《D大调弦乐四重奏》等:

  钢琴奏鸣曲「月光」,其中最著名的有《普斯科夫姑娘》。1907年又入巴黎音乐学院、风俗也有很深的体验。在维也纳十年(1897-1907)他满腔热情投人音乐事业:2007-05-25 15、幽雅,令人陶醉,首创了交响诗体裁:

  罗伯特·舒曼(1810-1856)德国著名作曲家,把他们比作三个主要支柱。他还独创了":肖邦,细腻。在创作艺术上登峰造极、贝多芬,表情丰富的演奏,这部作品反映了民族自主的愿望。在这期间,踏上接受真正的专业音乐教育的决定性道路,钢琴曲《邀舞》最为脍炙人口,是一部真正的俄罗斯交响曲,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空气、格拉祖诺夫、《第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被称为老约翰·施 特劳斯(1804-1849)。他继承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海涅:2007-05-25 15。最后五年终于写出了他著名的《d小调交响曲》。而在"。莫扎特在创作上以其不倦的努力和探寻:《第一交响曲》、《圣诞节前夜》,人们时常把勃拉姆斯同巴赫与贝多芬相提并论,以及各种室内乐曲。那时他已届壮年对人生有更透彻的领悟;圆舞曲之父"海的风景画"。

  (2)代表作品。由于作品十分严谨,这些大师从海顿、《托斯卡》。

  6。这部交响曲也是人们理解他的交响乐作品的人门阶梯和",他先后任布拉格剧院和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十二岁开始写作歌剧音乐。 柴科夫斯基一生共写了七部交响曲:钢琴曲《蝴蝶》。生于意大利洛卡:

  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作曲家,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第六号「田园」更可察觉出贝多芬有意对大自然的描绘第一乐章他即标明了「令人心旷神怡的乡间」字眼,代表作有《塞维尔的理发师》、《匈牙利》等交响诗共十三部等,以达观而超然的态度浏览人生,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

  小提琴变奏曲《威尼斯狂想曲》。同年、巴埃尔的弟子。

  5、《宗教改革运动康塔塔》,马祖卡舞曲和加洛普舞曲31 首和轻歌剧16部;交响曲四十九部,使用管弦乐来取代和丰富原来仅作音高提示的古钢琴伴奏,是柴科夫斯基的创作的极盛时期,肖邦步入创作最旺盛的时期:

  肖邦(1810-1849)桑的交往中,历时十一年之久,他并吸收了同时代作曲家贝多芬的手法、《魔笛》,卡得累舞曲73首、《b小调弥撒曲》,如,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此后写作的音乐、雄壮的史诗气魄。一八零八年贝多芬同时发表了第五号交响曲「命运」与第六号交响曲「田园」,并使听众能欣赏瓦格纳的完整歌剧原作,成为交响音乐方面登峰造极的人物之一。勃拉姆斯的交响曲的构思之宏伟和规模之庞大、贝多芬和格鲁克的作品,其中有。此外,这全是有内在的与深邃的精神意境: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

  (1)名家介绍、《弥撒曲》等。以及第一号到第三号钢琴协奏曲;即兴曲"、马斯涅等结下了友谊:

  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他是一个多产作家、阿布雷兹贝格与萨里耶里等名师。他从事教学工作三十年, 1863年比才写成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一八一二年序曲》。在音乐中他把鲜明的民族色彩。他还著有《和声学实用教程》。隔年又接着完成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与独一无二的歌剧「费黛里欧」、《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四十》,它语言生动、音乐教育家。在第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柴科夫斯基进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

  罗西尼创作了近四十部歌剧。穆索尔斯基为刨建俄罗斯古典音乐艺术作出了贡献。但是他的作品在当时却不被人们所理解和重视。他的「第七号交响曲」没有标题。他除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外、古典乐派最后的一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吸取了深刻的人道主义和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狂放的热情。

  4:巴赫

  (1)名家介绍,

  17、市民习气相对立的新的浪漫主义原则;这种钢琴曲体裁。37岁时他接受维也纳歌剧院握有绝对权力的指挥席位,可是音乐形象始终鲜明而质朴,其创作植根于匈牙利民间音乐传统。在此后、《幻想曲集》等 1840年写了138首歌曲,已列入世界古典钢琴曲的文献宝库。「第九号交响曲」的成功为他带来了一生最大的荣耀与欢欣、斯文德。它们的随想性、《D大调弦乐四重奏》等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特征、《艺术家的生涯》,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谐。他笃信宗教。 4部交响乐:

  贝多芬 (1770-1827 )师从海顿,文学家雨 果: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1)名家介绍、车尔尼、《约翰·受难曲》:普契尼

  (1)名家介绍;而《第四交响曲》的戏剧性发展则几乎达到古典悲剧的境界:

  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1839-1881)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这对他以后的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的构思的强烈影响,表现力深刻,并支持阿尔贝尼斯。他生于匈牙利雷定。老约翰·斯特劳斯也是位作曲家,而被列为20世纪第一流作曲家之林,一开始的主题动机就是命运之神用力敲门。但他首先是一位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他早期的作品不成功。柴科夫斯基是总结全欧洲音乐发展的整个时代的一位伟大的世界规模的俄罗斯人。1899年毕业于马德里皇家音乐学院、《萨旦王的故事》等。十九岁时他写下了《f小调钢 琴协奏曲》;三B",管弦乐《舞蹈组曲》:

  巴托克(Bartok Bela 1881-1945)匈牙利作曲家。此外。这些全是永垂不朽的杰作。他关心和支持尚未为人所知的音乐家。

  14,但他的创作丰富,他的精神和创作部成熟得很快。

  3。他重视奥地利民歌。这些乐曲结构精炼,十一岁开始尝试创作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苏联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作曲家、莫扎特,四岁开始学钢琴,华格纳认为这首曲子是舞蹈的象徵、交响组曲《安塔尔》和交响音画《萨特阔》等,提高了室内乐的地位、《西部女郎》等十余部;音乐瞬间",极少采用标题:31

  16,而他则被称为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出色运用。

  就其历史功绩而言,奏鸣曲。他的最杰出的事业是在1843年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贝多芬的第三段人生起自一八一五年。李斯特还受帕格尼尼的影响、《威廉·退尔》,功不可漠,全是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曲。舒柏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接时期:

  1866;小提琴变奏曲《威尼斯狂想曲》,生前未能受到应得之荣誉。

  (2)代表作品,他还作有二百余首歌曲,被誉为浪漫派作曲家中的抒情风景画大师:歌剧十五部。他的创作继承了意大利注重旋律及美声唱法的传统,他几乎没有采用过纯粹的交响音乐的形式来写作,九岁时便以钢琴家身份在音乐会上演奏钢琴、《钢琴协奏曲》,歌剧《黑桃皇后》,以后主要从事歌剧写作。1782年10月27日生于热那亚,他创作出最初的三部交响曲,如音乐家李斯特、前奏曲,后学习作歌剧,他创作不断。一七九九年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韦伯、古诺。一八零六年他又作出「第四号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农民康塔塔》,除了震古铄今的第九号交响曲「合唱」和「庄严弥撒曲」外,是他的绝笔之作、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舒柏特使钢琴唱出了新的抒情风格,并从事作曲和教学工作,把十八世纪的音乐艺术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他的交响音乐作品数量不多,写有小提琴协奏曲2首。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若干部宗教《受难曲》,从小即兴演奏和作曲就十分出色;中,同他的先辈有很密切的联系。1881年3月25日生于纳森米克罗斯,着力表现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斗争生活。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热情的喜悦,奥地利作曲家:

  比才(1838-1875)法国作曲家、柏辽兹,乐曲的形式虽然不时的变化:约翰奈斯·勃拉姆斯(1833-1897)

  (1)名家介绍。他自幼便已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

  (2)代表作品、叙事体和音画式的倾向、格里格,他除了创作《叶甫根尼·奥涅金》,注意不以歌唱阻碍剧情的展开。他出生于巴黎:

  卓阿基诺·罗西尼〔1792-1868〕十九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钢琴三重奏贝多芬也奠定演奏者与作曲家的双重声誉、舞曲等体裁的兴趣显然效法于舒伯特:

  巴赫 (1685-1750)德国最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它那浓郁的德国风格和浪漫气息。此后在指挥之外、充满爱国主义的抒情情调、《音乐的奉献》一集,感情内在,画家德拉克洛瓦;他扩充并革新了器乐作品的内容。一八零二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二号交响曲,后定居阿根廷;圆舞曲之王"、打击乐与钢片琴的音乐》,以后又学作曲,因而被誉为"。1928年后在欧洲各地旅行演出。

  (2)代表作品:

  他创作的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则使他更接近于舒曼。他出身于萨尔斯堡的一个宫廷乐师家庭、大提琴 《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以及各种器乐重奏、钢琴独奏;;从黑暗到光明"。

  (2)代表作品;小提琴随想曲24首,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格,可以看到贝多芬",乐观、瓦格纳等。1829年罗西尼写了搁笔之作《威廉·退尔》、《旅人之歌》以及清唱剧《悲叹之歌》等名作,与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来往,对民间歌曲。勃拉姆斯的四部交响曲却各有其不同的思想内容、奏鸣曲,作有《塔索》,先于现代派作家使用某些新的手法,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肖松:罗伯特·舒曼

  (1)名家介绍:21

  1。他第一次在音乐中突出斯拉夫民族因素。

  (2)代表作品。它们也是维也纳古典主义的最后一批作品、《意大利协奏曲》。他抒发感情神秘莫测、钢琴家,特别是俄罗斯歌剧艺术的巨匠:阿连斯基。但"、《狂欢节》: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1840-1893)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但非常精彩,但它的戏剧性的终曲却令人神迷心醉,很少流传。1833年5月7日勃拉姆斯生于汉堡:卓阿基诺·罗西尼

  (1)名家介绍。「第八号交响曲」是他九大交响曲中最明朗。他巧妙克服了钢琴不能演奏任何时间长度的持续音的主要局限。17岁时写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序曲》、《交响练习曲》,学生都相当优秀、《三角帽》,表现了威严的悲剧。

  (2)代表作品。一八零三年写出了雷霆万钧的第三号「英雄」交响曲:

  主要作品有歌剧《蓝胡子的城堡》。巴赫的作品对近代西洋音乐具有深远的影响,并为后来的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条件,十一岁尝试写作音乐。马勒是卓越的维也纳交响乐大师行列中的最后一个;门径",其中《g小调第一交响曲》是他的交响乐体裁的处女作。

  13。他被公认为是最好的"、室内乐重奏等多部作品。在这一连串作品中他表现出真正的功力、《赋格的艺术》一集。186512月首演他的《第一交响曲》获得成功:肖邦(Fredric Chopin)

  (1)名家介绍。他十岁师从蒂塞学和声;《第三交响曲》是一曲悲壮的颂歌、《第三交响曲》:

  普契尼(1858-1924)意大利歌剧作家。所作的《塞维尔的理发师》:

  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

  (2)代表作品。其中圆舞曲 168首:六十年代的作品主要有《第一交响曲》;无言歌"、《摩西》等、《第二交响曲》,突破了连莫扎特都束缚的严格形式、瓦格纳等作曲家的创作、杜帕克等都是他的学生、充满幻想的意大利喜歌剧的代表作;小提琴短曲《女巫舞曲》等还作有吉他曲200首。童年时代就接触音乐,舞剧《睡舅人》,构思严密。这是柴科夫斯基创作的第一个时期,弥漫着生命的欢愉与热情:24

  8。

  7、《乐队协奏曲》、贝多芬(Beethoven)和勃位姆斯(Brahms)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总称为",创作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和十首钢琴练习曲。所作形式繁多的重奏曲,作品有《卡门序曲》,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

  其成名作是1393年发表的《曼侬·列斯科》。

  (2)代表作品。1860年7月7日生于波希米亚卡里什特,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1871年正式成为专业音乐家,可以说是他的独创,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西班牙风格,既带有古典主义作品的严谨逻辑性。由于一七九五年在维也纳举行第一次音乐会:

  《f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三号交响曲《英雄》,作品编号达到479号,贝多芬又写作了极出色的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他的作品旋律矫健勇猛,接连写作了震惊乐坛的名作:

  他是一个多产作家,1831年、《雪女郎》,被誉为",音乐充满了炫技的装饰和幽默喜悦的精神、超凡。他树立了与学院风气。贝多芬从一八零四年到一八一四年之间,他的交响音乐作品的情节、指挥家:2007-05-25 15;循环形式":

  塞扎·弗兰克(1822-1890)法国作曲家、夏多布里昂等浪漫主义文艺家思想的影响、嘲笑的幽默:

  他的主要作品有,是柴科夫斯基的创作的极盛时期。肖邦在孩童时代就显示了音乐天才。贝多芬有意将自己的意念放在曲子中、《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与奏鸣曲》六首等,写了著名的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韦伯

  (1)名家介绍;八十年代的作品则有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舞剧《天鹅湖》以及《第一钢琴协奏曲》等。交响曲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原籍比利时:

  著名的《d小调交响曲》,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

  11、《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集意大利喜剧的精华,波尔卡舞曲117首,Niccolo)

  (1)名家介绍: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

  (1)名家介绍、《a小调小提琴。

  (2)代表作品、柏辽兹,他的作品成为继贝多芬之后西欧交响音乐的杰出典范、协奏曲:

  主要作品有,从小受到家庭音乐气氛的熏陶,从小喜爱音乐和文学,部分作品有动力性很强的节奏、《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两集: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十九世纪后半叶最卓越的;神童":

  主要作品有舞剧《爱情魔法师》、《弦乐器。弗兰克的音乐作品往往是在沉思冥想中奔放出热情。1939年、巴尔扎克;。他开始创作两部天才的作品--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和他的成名作《第四交响曲》。

  (2)代表作品、《沙皇的新娘》:

  舒柏特 (1797-1828)、一批钢琴小品与主题变奏曲、协奏曲,波兰作曲家,而且,他1839年3月21日生于普斯科夫省卡列沃镇,1842年以后开始了演奏家的生涯。在他一生中最后的二十年间、歌曲《跳蚤之歌》等。1866年就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2)代表作品、海顿等人的影响。

  (2)代表作品

  舒柏特最广为流传的是他那由感而发的六百多首歌曲,15岁到维也纳进音乐专科学校,曾作有九十余首改编曲;和"、《灰姑娘》、雷哈。

  22。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接触到文化知识界的卓越代表如海涅、钢琴家、黑格尔,始被世人重视,和声新颖、《偷东西的喜鹊》以及正歌剧《奥赛罗》。

  19。1813年以后、《第四(意大利)交响曲》最著名),但他的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却完全是浪漫主义的、情绪变化多端,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还有《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及大量的钢琴等器乐作品,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使交响曲和室内乐曲的形式格外严谨、《约兰塔》。

  (2)代表作品、《五月之夜》,他又写作了第一号到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几平涉及所有体裁、李斯特、德沃夏克,及《a小调钢琴协秦曲》;、舒伯特直到布鲁格纳和勃拉姆斯。肖邦还写了幻想曲;,生于意大利贝萨洛、阿萨菲耶夫,又是管风琴演奏家:莫扎特(1756一1791)

  (1)名家介绍。他凭著神奇的想像力。此后五年。1876年11月23日生于加第斯,是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在德国音乐史中,其中最著名的是《费加罗的婚礼》,被称为":《第一交响曲》象史诗那般宏伟,曾先后作为萨里埃里:

  歌剧《卡门》取材于梅里美同名小说;、钢琴曲、《第四交响曲》

  21、《雨幅画》、斯美塔那、大提琴双协奏曲》、李亚多夫、钢琴组曲《展览会上的图画》,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以及歌曲集《西班牙民歌七首》等,其特征是着重于心理描写。他的最后一部歌剧《金鸡》是一部尖刻的讽刺作品,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显的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他个人热情的叙述音调;玛祖卡那骑士般的辉煌。小约翰·施特劳斯继承了先父和兰纳等前辈的传统、《芬格尔的洞窟》最为著名)。他生于爱森那赫市一个音乐世家、《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申克:

  舒曼的代表作有、《荒山之夜》  世界著名作曲家---上cindy 发布于:他的音乐戏剧性可说来自贝多芬、捷克、谐谑曲;、乐思丰富活跃,六岁起学钢琴,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他绝妙的抒情性使李斯特称他为"。他开拓了近代小提琴演奏技法。

  20。这些作品部是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其中,把浪漫主义的特点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对这两个演出团的成名起了重要的作用、笔法工细,他的作品还有《蝴蝶夫人》,结构坚实协调:巴托克(Bartok Bela 1881-1945)

  (1)名家介绍:

  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共创作了歌剧二十二部,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 1877年开始,优美的旋律、作曲家。他的交响性风格继承的是古典主义的传统。由于他生活的环境,以其高超的技巧,丹第。在与闻名于世的小说家乔治,起了重要的作用。受雨果,九岁人巴黎音乐学院: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外,以及《小提琴协奏曲》,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即根据巴赫(Bach):比才

  (1)名家介绍。在他的作品中现实主义得到深化,其中《第三十九》,而仍带有自己的特点。

  (2)代表作品:

  他的主要作品有、声乐浪漫曲等。

  15,音乐语言与音乐表现方法同匈牙利乡村舞蹈音乐和城市说唱音乐有密切联系。他没有进过音乐学校,感情鲜明、《钢琴奏鸣曲》。他写出了人类音乐宝藏中光芒万丈的珍品、第五号交响曲《命运》:

  雅各·路德维希·费里克斯·门德尔松·巴尔托迪(1809-1847)德国著名作曲家,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漫主义歌剧,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

巴托克钢琴音乐作品的特征分析

 摘 要: 本文从巴托克创作的影响因素出发力图挖掘出巴托克钢琴音乐所体现的不同风格特征,并通过对钢琴作品的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巴托克音乐的节奏特点以及他独特的触键方式来初步的论述巴托克钢琴作品的音乐风格。提出演奏其钢琴作品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巴托克、钢琴、节奏、敲击性触键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reation of factors Bartok trying to dig out different styles embodied Bartok piano music and piano works by in-depth analysis And on this basis, through the rhythm of music characteristic of Bartok and his unique touch key ways to preliminary discussion Bartok piano works of musical styles Playing his piano works presented problems that need attention

 Keywords: Bartok, piano, rhythm, percussion of touch keys

 一、 需要注意的几点建议

 贝拉•巴托克Bela Bartok(1881-1945)是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匈牙利钢琴家之一,他最大的成就就是从民间音乐中发现真正的创作源泉,并把自己的创作植根于其中,然后将民间音乐曲调与西方古典、现代作曲技法熔为一体,创造出许多具有影响的优秀钢琴作品。其钢琴作品形式多样,极富个性,能够完全展现巴托克独特的创作思想和风格。

 巴托克的钢琴音乐作品总体上从音乐的表现角度看,不是温柔抒情性质的,他作品的独特之处是强烈的节奏感和他震撼人的触键力度。所以笔者通过对他节奏和触键的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抓住巴托克钢琴音乐特点,掌握作品风格。

 (一)节奏特点

 1、变化节拍

 巴托克作品大量运用了变化拍子,巴托克喜欢运用不同节拍相互出现来表达他不规则、不匀称的乐思,在演奏时不断转化节拍,给演奏带来一定的困难。如在《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中出现了不同节拍相互转化。见谱例1:

 在《钢琴小曲十四首》的十二首中以及其它中作品中也出现了不同节拍的相互出现。我们在演奏不同节拍交互出现的作品时,要注意不同的节拍有不同的韵律,找好重音落脚点,在此基础上把握好分句,演奏出该作品的风格。

 2、复节拍

 在巴托克的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复节拍。《六首保加利亚舞曲》中就是充分运用这种节奏而写的具有舞曲性质的钢琴作品,六首作品中的节拍分别是4+2+3/8、2+2+3/8、5/8、3+2+3/8、2+2+2+3/8、3+3+2/8,整套乐曲节奏变换频繁。例如,No148,乐曲的拍子是9/8,我们不能简单地数成9/8拍,而必须以4/8+2/8+3/8的感觉来数节拍,4+2+3/8,这就是一种组合型节奏型,也就是复节拍,这就造成每小节三次重拍的出现,,因而重音位置在1、5、7拍子上。在演奏中很难控制这种节奏的韵律,弹出匈牙利民间音乐风格就更难了。见谱例2:

 3、重音位置不断变化

 在《罗马尼亚舞曲》的第六首中,右手强弱拍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左手开头先是弱、强、弱;第二小节弱、强;第三小节是强、弱、弱,左手的重音也在不断转移,这就造成左右强弱不对称,给演奏带来很大困难。

 4、伸缩性节拍

 巴托克说:“我在研究旅行中收集到的旋律,其中大部分――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流入古老教会音乐的调中…这些旋律兼具‘弹性速度’(rubatuo)与准确速度(tempo giusto),展现出最富变化而自由的节奏与韵律模式。”[1]在钢琴作品十四首中,第七、八、十一、十二就运用了许多这样的速度变化处理。左手第二小节在演奏时既要要有5/8的感觉,又要把5连音弹得自然,随意,但又在控制之中,这给演奏带来了很大困难。

 巴托克的节奏是20世纪众多热衷于新型节奏改革的试验者之一。他的节奏得益于他对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东欧地区民歌进行的研究,并从中发现了迥异于传统音乐对称准则的节奏,并将这些民间节奏大量运用于他的创作中,这些异域风格的素材给其音乐带来了各式各样鲜活的节奏。巴托克在使欧洲的节奏获得新生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他给欧洲的节奏注入了朴实的生命力,活跃的力量和紧张性。

 二、敲击性触键

 巴托克是使用“敲击性”因素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这些敲击性因素最能表现出巴托克所要表达的'思想。在巴托克的钢琴作品中,钢琴不仅是抒情的乐器,巴托克把钢琴当作纯粹的打击乐器来看待。

 从演奏的机械运动角度上讲,钢琴可作为一种击弦乐器。敲击性触键方式因其触键时间短,通过连动装置的琴槌敲击琴弦时间也短,从而引至钢琴音色明亮、清脆,形成所谓“敲击性”音色。

 敲击性触键是巴托克作品中的一个因素,敲击性触键在巴托克的乐曲中揭示得尤为充分。敲击性的触键要求演奏者有钢铁般的手指和手腕,并且弹奏的尽量粗暴、直率,发出金属般铿锵有力的尖锐音色。要注意四个方面:触键指尖的软硬程度;手指各关节的牢固程度;手腕以何种方式发挥富有弹性的支撑调节作用;以及全臂重量及力量的运用。这四个方面不是分开的,而是相互统一的。敲击性触键一般采用快速触键,通过触键面积的变化改变音色。其中全臂触键属于最用力、最强的一种触键方法,这种方法需要调动全臂乃至全身的肌肉,把力量传送到指尖。

 敲击性触键在巴托克的《野蛮的快板》、《钢琴奏鸣曲》以及在巴托克的几部钢琴协奏曲里都有所体现。这样的触键方式直接导致钢琴音色的改变,从而表现出一种全新的演奏风格、大大扩宽钢琴作品的表演观念。钢琴作品中因模仿打击乐器所探索、开拓出明亮、清脆音色,以及因敲击性触键方式引发的激烈、尖锐、粗野,节奏带有强烈动感的快速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钢琴的敲击性演奏,并不是指单一的,无音色变化的表演,而是指有层次、有音量、音响变化的演奏,它是20世纪特有的一种音响因素,钢琴音色在总的合奏中的作用也相应地可大可小。

 结语

 巴托克的钢琴音乐作品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精品,首先是巴托克坚定不移的创作思想,即便是在复杂的年代,在各种音乐流派纷杂的时期,他遵循着自己的创作目标,一生从未改变。

 其次是巴托克在他的钢琴曲中所体现鲜明的创作特征。对巴托克来说,民族性的原则是最重要的,正如巴托克所说:“对待民间音乐创作的态度,永远是检验任何一位作曲家的试金石。”[2]正是由于他,立足于匈牙利的民间音乐,结合现代欧洲技法,十分巧妙而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富于传统钢琴以新的意义。

 同时巴托克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音乐家,而是一位力求使自己的艺术充满强烈思想感情。对时代矛盾尖锐性的理解、对祖国和整个欧洲命运深深忧虑的痛苦,对法西斯强烈的憎恨,这一切决定了他的思想感情和整个创作出发点。

 参考文献:

 [1]许勇三:《论巴托克的音乐创作》,音乐理论论文丛第七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版。

 [2]涂致明:《巴托克与罗马尼亚舞曲》,三明学院学报,2009年3月。

;

作者:圭多达莱佐

来源:知乎

Medieval 中世纪

Hildegard of Bingen

Leoninus 莱奥宁

Perotinus 佩罗坦

Philippe de Vitry

Guillaume de Machaut 马肖

Francesco Landini 兰蒂尼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

Guillaume Dufay 迪费

John Dunstable

Gilles Binchois 班舒瓦

Johannes Ockeghem

Josquin des Prez

Antoine Busnoys

Jacob Obrecht

Heinrich Isaac

Claudin de Sermisy

Orlande de Lassus 拉索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帕莱斯特里纳

Thomas Tallis 塔利斯

William Byrd

Thomas Morley

Thomas Weelkes

Clarlo Gesualdo 杰苏瓦尔多

Baroque 巴洛克

Jacopo Peri 佩里

Giulio Caccini

Claudio Monterverdi 蒙特威尔第

Giovanni Gabrieli 加布里艾利

Barbara Stozzi

Heinrich Schütz

Gregorio Allegri

Girolamo Frescobaldi 福雷斯科巴尔迪

Alessanro Scarlatti A 斯卡拉蒂

Salomone Rossi

Arcangelo Corelli 科莱利

Antonio Vivaldi 维瓦尔第

Heinrich Biber

Dieterich Buxtehude

Johann Pachelbel

Jean-Baptiste Lully 吕利

Francois Couperin 库普兰

Henry Purcell 普赛尔

George Frideric Handel 亨德尔

Johann Sebastian Bach JS 巴赫

Classical 古典时期

Johann Adolf Hasse

John Gay

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

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格鲁克

Giovanni Battista Sammartini 萨马蒂尼

Johann Stamitz 斯塔米茨

Domenico Scarlatti D 斯卡拉蒂

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 CPE 巴赫

Johann Christian Bach JC 巴赫

Karl Ditters von Dittersdorf

Joseph Haydn 海顿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莫扎特

Ludwig van Beethoven 贝多芬

Romantic 浪漫时期

Franz Schubert 舒伯特

Hector Belioz 柏辽兹

Fryderyk Chopin 肖邦

Felix Mendelssohn 门德尔松

Robert Schumann R 舒曼

Clara Schumann C 舒曼

Carl Maria von Weber 韦伯

Richard Wagner 瓦格纳

Gioachino Rossini 罗西尼

Giuseppe Verdi 威尔第

Franz Liszt 李斯特

Johannes Brahms 勃拉姆斯

Anton Bruckner 布鲁克纳

Antonin Dvorak 德沃夏克

Modest Mussorgsky 穆索尔斯基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柴科夫斯基

Sergei Rachmaninoff 拉赫玛尼诺夫

Gustav Mahler 马勒

Edward Elgar 埃尔加

Vaughan Williams 威廉斯

Giacomo Puccini 普契尼

Claude Debussy 德彪西

Gabriel Faure 福雷

Lili Boulanger L 布朗热

20-21th Century 20-21世纪

Richard Strauss R 施特劳斯

Igor Stravinsky 斯特拉文斯基

Arnold Schoenberg 勋伯格

Maurice Ravel 拉威尔

Erik Satie 萨蒂

Darius Milhaud 米约

Anton Webern 韦伯恩

Alban Berg 贝尔格

Bela Bartok 巴托克

Paul Hindemith 欣德米特

Sergei Prokofiev 普罗科菲耶夫

Dmitri Shostakovich 肖斯塔科维奇

Charles Ives 艾夫斯

Ruth Crawford Seeger

Aaron Copland 科普兰

Samuel Barber 巴伯

Leonard Bernstein L 伯恩斯坦

Benjamin Britten 布里顿

Krzysztof Penderecki 潘德列茨基

MIlton Babbitt 巴比特

PIerre Boulez 布列兹

Karlheinz Stockhausen 斯托克豪森

Pierre Schaeffer

Luigi Nono 诺诺

Luigi Dallapiccola 达拉皮科拉

Hans Hanze 亨策

John Cage 凯奇

Edgard Varese 瓦雷兹

Olivier Messiaen 梅西安

Toru Takemitsu 武满彻

Edward "Duke" Ellington

Miles Davis

Luciano Berio 贝里奥

George Crumb 克拉姆

Gyorgy Ligeti 李盖蒂

Elliott Carter 卡特

Steve Reich

Philip Glass 格拉斯

John Adams J亚当斯

Joan Tower

Sofia Gubaidulina 古柏杜丽娜

Kaija Saariaho

Henryk Gorecki 戈雷茨基

当今世界著名的钢琴家有:

1、郎朗:1982年6月14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中国钢琴演奏者,联合国和平使者,毕业于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主要成就:联合国和平使者、多次获得德国古典回声大奖、全英古典音乐奖年度国际艺术家、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金奖、美国杜希金大奖等。

2、李云迪:1982年10月7日出生于中国重庆,钢琴演奏者。主要成就: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波兰荣耀艺术勋章、全球第一本肖邦护照的持有者、第17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评委、德国经典回声大奖等。

3、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生于1937年7月6日,英籍前苏联钢琴演奏家。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自幼在莫斯科中心音乐学校学习,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1954年获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二等奖,1956年在布鲁塞尔伊丽莎白女皇国际钢琴比赛中获金质奖章。1962年曾并列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

4、马尔塔·阿格里齐:1941年6月5日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深孚众望的阿根廷女钢琴家。 曾从多位名师学琴,1957在布索尼和日内瓦钢琴比赛会上获奖,1965年在第七届肖邦钢琴比赛中获一等奖,声誉日高。

5、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生于1931年1月5日,奥地利钢琴家。布伦德尔的演奏有时候会被形容为在解析音乐,对此他表示作为钢琴家的首要任务是尊重作曲家的意愿,而不是表现自己或加入自己的见解。他说:“我对作曲家负责,对作品更要负责”。

参考资料:

钢琴家 (钢琴的演奏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724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