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永麟的成名史

谭永麟的成名史,第1张

  谭咏麟,生日:1950年8月23日,香港著名歌手。自称年年二十五岁先后为失败者(Loosers)、温拿乐队成员。名噪一时,七十年代初,赴台发展影视,凭《假如我是真的》问鼎金马影帝。1979年返香港推出首张个人专辑《反斗星》,风靡东南亚,声名鹊起,从“忘不了您”开始,形成以情歌为主的演唱风格,其间推出的三张唱片《爱情陷阱》、《雾之恋》、《爱的根源》,更是被誉为“爱情三部”,奠定其“乐坛一哥”的地位,连夺四届“香港最佳男歌手”奖,连二接三如探囊取物般拿奖后遂淡出歌坛,继续出唱片,并大力提携新人,如四大天王、李克勤、许志安等后辈歌手,皆得其指点,乐坛尊称谭校长。

  作为八十年代香港流行乐坛的一个神话,谭咏麟拥有很多无人能及的奇迹,从温拿乐队时代开始他就屡屡创造了白金唱片销量的骄人成绩:1985年在红馆连开20场个人演唱会,1989年再次刷新纪录创造连开38场音乐会的辉煌纪录,而在94年举行的香港大球场演唱会最为歌迷们津津乐道!其中的金曲如“讲不出再见”更是常年占据卡拉OK厅点歌排行榜之首他的高产震惊了整个华语乐坛。几十年来,香港歌坛风流人物无数,只有他是唯一一个可以跨越过去、现在直到未来的天王巨星。

  谭咏麟是70年代温拿乐队的主音歌手之一,1973年,谭咏麟和钟镇涛等五人组织成立了温拿乐队,正是这只声名显赫的乐队,为谭咏麟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基础,温拿的唱片,**,电视节目以及演唱会席卷整个东南亚,并获得无数奖项,即使在如今,隔五年就“浮出水面”一次的温拿乐队,仍拥有大批歌迷,每次演唱会,捧场者都十分可观。

  小档案

  英文名:AlanTam

  星座:处女座

  出生地点:香港

  身高:174M

  外号:金马伦、风火伦、火窝伦、靓仔伦、幸运伦、飞仔伦、校长伦、谭校长

  籍贯:广东

  生肖:龙

  学历:大学经济系

  家庭状况:父母、五姊妹排行:老三

  嗜好:球类、音乐

  白金唱片数目:十九张

  第一张个人大碟:反斗星

  第一部**:大家乐

  第一部电视剧:《天虹》(无线电视)

  第一份工作:打字机推销员

  加入过的乐队:Lossers(失败者)Wynners(温拿)

  会用的乐器:电子琴、打击器乐

  小学读的学校:北角官立学校、赛马学校中学读的学校:筲箕湾官立学校

  大学读的学校:新加坡义安大专

  最喜爱的食物:云吞面、海南鸡饭、日本菜、海蜇、鸡粥、鲜蚝

  最喜爱的水果:芒果、橙最喜爱的动物:狗、老虎

  最喜爱的国家:日本

  最喜欢居住的地方:香港、夏威夷

  最希望去的地方:巴黎、新西兰、瑞士

  最失望的事:踢足球没有父亲的水平

  最喜欢的衣服:意大利及日本Style的衣服

  最喜欢的歌手:MichaelJackson、大卫宝儿、CatStevens、JoanBaez、ShirleyBassey、TheBeatles

  最喜欢的演员:RobertRedford,ClintEastwood,周同攀, FayeDunaway

  最难忘的事:1981年获金马奖最佳男主角;1982年赴美演出;1984年4月28日一天获六项音乐奖;在香港完成20场个人演唱会

  最想做的事:与外星有接触

  最不喜欢的事:战争

  最喜欢颜色:白、蓝、黑、深的颜色

  最讨厌的颜色:橙色

  最喜欢的运动:足球、滑雪

  最喜欢的娱乐:足球

  心愿:继续做好本分

  目前所属唱片公司:环球

  历史年表

  1968年——谭咏麟与陈友、彭健新、叶智强、陈百祥、陈百荣等组织一支名为“Loosers”乐队。

  1970年——“Loosers”乐队参加业余歌唱大赛,得到冠军奖,得以参加无线电视一个音乐节目“StarShow”的演出。谭咏麟刚完成中学课程,白天在洋行做文艺用品推销员,晚上和乐队成员到夜总会表演。

  1971年——陈百祥、陈百荣两兄弟离开“Loosers”,谭咏麟到新加坡读大学,“Loosers”宣告解散。

  1973年——谭咏麟、陈友、彭健新、阿强组织“温拿乐队”,并邀请钟镇涛加入,成立“温拿五虎”。谭咏麟负责键琴手、敲击乐手与主音歌手三职。

  1974年——温拿签约宝丽名(宝丽金前身)出版第一只细碟《SUNSHINER》立刻成为全港最热门歌曲。温拿出版第二只细碟《Sha-La-La-La-La》反应热烈,占香港电台流行曲榜首达三个星期。温拿出版第一张大碟《Listertothewynners》,在香港以至东南亚得到非常良好的成绩。

  1976年一一华侨日报“最佳歌手”

  1974-1978年——温拿出版了10张大碟,14张细碟及拍了四套**。温拿的唱片、**、电视节目以及演唱会风靡全东南亚,并获得无数奖项。

  1978年——温拿乐队成员作个人发展。谭咏麟签约无线拍长篇电视剧《天虹》,同时与郑裕玲主持“滨滨咁嘅声”。

  1979年——谭咏麟到台湾发展,在台湾派**历时三年半,最少拍了20部**,其中占了大部份是文艺片。

  1979年一一商业电台十大最佳中文歌曲《孩儿》

  1979年2月——谭咏麟出版第一张个人大碟《反斗星》,面世后不久便得了金唱片奖。

  1980年一一推出专辑《弹起来唱起来》、《爱到你发狂》

  1981年1月16日——温拿重组灌录了大碟《曲中情》。

  1981年8月——谭咏麟灌录了《忘不了您》个人大碟。

  1981年10月30日——谭咏麟在第十八届金马奖,以**《假如我是真的》荣登影帝之位。

  1982年1月24日-26日——谭咏麟在大西洋城作六场演唱会,风靡全大西洋场(美国)。

  1982年2月——谭咏麟《想将来》首次进入第四届十大中文金曲获奖。

  1982年一一获香港电台第五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十大中文金曲《爱在阳光空气中》

  1982年4月——谭咏麟灌录《爱人女神》大碟。

  1982年11月——谭咏麟灌录推出《精装谭咏麟》大碟。

  1982年12月24日至25日——在香港政府大球场举行了两场个人演唱会。

  1983年2月——谭咏麟《雨丝情愁》进入第五届十大中文金曲评选获奖。

  1983年4月——谭咏麟灌录《迟来的春天》个人大碟。

  1983年9月3日至4日——与温拿其他成员在香港红勘体育馆举行“十周年纪念”演唱会。

  1983年9月12日——出版大碟《温拿十周年纪念集》。

  1984年2月——谭咏麟《迟来的春天》获第六届十大中文金曲奖。

  1984年7月5日——在日本出版第一张细碟《爱的根源》,并推出大碟《爱的根源》。

  1984年7月11日——在日本与谷村新司及赵容弼举行“84年亚洲和平音乐会”。

  1984年8月4日至9日——在红勘体育馆举行六场演唱会,成为乐坛盛事,打破了入场人数最高的记录。1984年8月16日至9月1日——谭咏麟到新加坡几加拿大巡回演唱。

  1984年9月3日——在香港出版日文大碟《夏日寒风》。

  1984年12月19日——出版第一张演唱会大碟《AlanTam84Concent》。

  1985年2月——谭咏麟灌录《爱情陷阱》个人大碟。

  1985年7月9日至28日——连续20场的“谭咏麟演唱会”在红勘体育馆举行,威尽乐坛。

  1985年11月8日至10日——谷村新司、赵容弼和谭咏麟在香港成功举行亚洲和平音乐会。

  1985年12月——谭咏麟推出第十张个人大碟《暴风女神》。

  1986年2月——谭咏麟《爱情陷阱》、《暴风女神》、《雨夜的浪漫》入选第八届十大中文金曲奖。

  1986年7月——谭咏麟推出第十一张个人大碟《冲线》;领衔主演**《龙兄虎弟》。

  1986年8月15日至30日——在红勘香港体育馆举行“富士谭咏麟万众狂欢演唱会”,由艺能制作公司及特高制作公司合办(共开20场)。

  1986年10月——谭咏麟推出大碟《第一滴泪》。

  1987年2月——谭咏麟《无言感激》等入选第九届十大中文金曲奖。与早见优出演**用爱捉伊人

  1987年3月——谭咏麟相继推出《墙上的肖像》、《再见吧!浪漫》两碟新唱片。

  1988年2月13日——谭咏麟《Don'tSayGoodbye》、《知心当玩偶》入选第十届十大中文金曲奖,并获得“十年金曲奖”。即宣布从今后不再参加比赛性质的演唱会。

  1988年2月至8月——谭咏麟推出《迷惑》大碟、首张个人镭射唱片和《拥抱》唱碟,并灌录国语版《半梦半醒之间》。

  1988年7月——《迷惑》销售获“七白金奖”。

  1988年9月——谭咏麟与钟镇涛等温拿五虎灌录并推出《温拿88十五周年纪念》大碟。

  按:以上为谭咏麟在1988年以前较为重要的奖项及从艺历程。谭咏麟于1988年2月12日宣布今后不出席任何颁奖典礼,从此拒绝领取竞争性奖项。

  荣誉奖项

  2002年“莱卡风尚”MTV音乐成就奖

  2003年年度香港收入最高艺人(第二位)

  2003年百事音乐风云榜终身成就奖

  2003年11月大马云顶金曲颁奖礼终身成就奖

  2003年“IFPI香港唱片销量大奖”广东话大碟奖:《左麟右李03演唱会》谭咏麟李克勤(李克勤领奖)

  2004年“IFPI香港唱片销量大奖”十大销量广东唱片:《左麟右李04演唱会》谭咏麟李克勤(李克勤领奖)

  2004年“IFPI香港唱片销量大奖”全年最高销量本地男歌手谭咏麟/李克勤(李克勤领奖)

  2004年12月26日谭咏麟+李克勤《嗱嗱声》获劲爆歌曲奖

  2004年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歌曲最佳对唱奖:谭咏麟+李克勤《嗱嗱声》

  2004年“2004MTV超级盛典”最具风格全球音乐贡献奖

  2004中国原创音乐流行榜《披着羊皮的狼》获港台金曲奖”

  2005年度全国听众最喜爱歌曲大奖:披着羊皮的狼

  2005年“『雪碧』榜”最优秀合唱歌曲奖嗱嗱声

  2005年“『雪碧』榜”“千喜杰出贡献大奖”

  2005年“『雪碧』榜”港台十大金曲披着羊皮的狼

  2005年百度“十大流行金曲风云榜”之年度搜索量最高、最热门歌曲----披着羊皮的狼,上榜298天,历史总搜索量为13772535人次。

  2006叱咤乐坛流行榜颂奖典礼,叱咤十大金曲大大时代

  2006年度先锋对唱金曲谭咏麟与关楚耀《大喊包》

  2006年度9+2音乐先锋榜先锋对唱金曲《大喊包》

  2006年度Roadshow至尊音乐颁奖礼至尊合唱歌曲谭咏麟关楚耀大喊包

  2006年度香港十大劲歌金曲劲歌金曲25周年荣誉金曲奖谭咏麟《爱情陷阱》

  演唱会场次

  1、个人+温拿+左麟右李均计算

  香港演唱会(个人+温拿+左麟右李):264场

  世界巡回演唱会(个人+温拿+左麟右李):251场

  两者合计,总场次为515场

  而这些数据,不包括温拿乐队时期(73-78年)的香港本地演唱会、世界巡回演唱会的场数,而且温拿十周年也开了世界巡回演唱会,场数未知,也未计入。如果加上那些,估计ALAN三项演唱会总场数将超过600场以上。

  2、只计算个人演唱会

  香港个人演唱会:189场

  世界巡回个人演唱会:206场

  两者合计,总场次为395场

  网路谭咏麟唱片\歌曲总数

  『网路谭咏麟歌曲资料库』现存有106张谭咏麟的唱片,歌曲总数合共904首,当中合作过的歌手及音乐人达824位!其中谭咏麟作曲共62首,作词11首(包括8首粤语词,2首英文词,1首国语词)。

  (不包括纯旧歌精选碟)

  大碟推出日期大碟名称

  1072007年8月10日最爱笑的人(国语)

  10611December2006ALAN?听(5Discs)

  10527October2005谭咏麟歌者恋歌浓情30年演唱会(3Discs)

  10430August2005星光大道

  10330March2005ThunderArm(再版)

  10215December2004天与地(3Discs)

  10126March2004左麟右李04开心演唱会(4Discs)

  10029December2003左麟右李

  995August2003DSD视听之王系列-谭咏麟(2)(2Discs)

  9820June2003不一样的谭咏麟(二部曲)

  974April2003左麟右李演唱会2003(4Discs)

  964March2003不一样的谭咏麟-首部曲(马来西亚版)

  9528January2003DSD视听之王系列-谭咏麟(1)(2Discs)

  9423January2003不一样的谭咏麟(首部曲)

  9325June2002谭咏麟'86万众狂欢演唱会(双CD版)(2Discs)

  9225June2002谭咏麟'87演唱会(双CD版)(2Discs)

  9122March2002港乐AlanLive2002(2Discs)

  9026September2001谭咏麟飞一般演唱会2001(2Discs)

  8915August2001非一般的谭咏麟

  8813June2001首麟合唱歌

  8710January2001爱自己

  8615September20001双情缘系列-谭咏麟(2Discs)

  856April2000谭咏麟魅力千禧演唱会(2Discs)

  841February2000自选角度

  8323September1999谁可改变谭咏麟(原装版)

  8213August1999谁可改变15周年纪念集

  811June1999无限感激

  806April1999天地人

  7923November1998飞马(2Discs)

  781April1998在乎(国粤语专辑)

  776March1998在乎

  7629January1998净化空间

  7511December1997谭咏麟'84演唱会(双CD版)(2Discs)

  7422August1997我们一起唱过的歌

  7316July1997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7210July1997把你藏在歌里面都为了爱

  7118April1997谭咏麟97金曲回归演唱会(2Discs)

  704February1997永恒的珍

  6923August1996思前想后

  6815February1996独一无二

  671January1996圣僧鸠摩罗什

  661September1995让我们做得更好

  658August1995实在男人

  6427January1995伴我飞翔

  6326August1994喜爱

  6222July1994谭咏麟94纯金曲演唱会(香港大球场)(2Discs)

  611July1994青春梦

  601April1994梦幻的笑容REMIX

  598February1994梦幻的笑容

  581November1993MyLove

  572September1993笑看人生

  5619February1993情心义胆

  5512November1992我的生命我的爱

  5426August1992爱情故事

  5326June1992让爱继续

  5230January1992情人

  5127November1991谭咏麟'91演唱会(2Discs)

  5025July1991迷情

  4924May1991不灭的爱

  488February1991神话1991

  4718October1990我真的和他们不同

  4610August1990世外桃源

  4530May1990难舍难分

  449March1990AlanTamRemix

  4323January1990梦幻舞台

  4221December1989谭咏麟再续浪漫'89演唱会(2Discs)

  411November1989独醉街头CDVideo

  4025September1989像我这样的朋友

  3922September1989你知我知REMIX

  3811August1989忘情都市

  371May1989情义俩心知CDVideo

  363April1989魔鬼之女REMIX

  351February1989爱念

  3427September1988心手相连

  331September1988午夜皇后REMIX

  3218August1988拥抱

  311July1988はなさないで(Vinyl)

  301May1988万能的你(DanceMix)(Vinyl)

  2926April1988半梦半醒之间

  2812February1988迷惑

  2728September1987谭咏麟'87演唱会(单CD版)

  268July1987再见吧!?浪漫

  2521June1987Hello!Solitude

  2419May1987最佳12''

  235February1987Fantasy

  2227January1987墙上的肖像

  2119December1986ThunderArm

  2012December1986的士司机?刺客Remix(Vinyl)

  1924October1986谭咏麟'86万众狂欢演唱会(单CD版)

  1818July1986第一滴泪

  1713March1986暴风女神Lorelei?你要等我Remix(Vinyl)

  1612December1985暴风女神Lorelei

  151August1985爱情陷阱?火美人Maxi-Single(Vinyl)

  143July1985夏日寒风?爱你太深Maxi-Single(Vinyl)

  1315February1985爱情陷阱

  1219December1984谭咏麟84演唱会(单CD版)

  113September1984夏の寒风

  1027July1984爱的根源

  928January1984雾之恋

  819April1983春迟来的春天

  71November1982精装谭咏麟

  68April1982爱人?女神

  510October1981你的凝望

  413August1981忘不了您

  325December1980弹起来!唱起来!寻找

  23January1980爱到你发狂

  120February1979反斗星

  『来自“网路谭咏麟歌曲资料库”』

  十佳国语歌

  1水中花:曾献唱1991年春节联欢晚会

  2难舍难分

  3夜未央

  4像我这样的朋友

  5心手相连:为1988年汉城奥运会主题歌《手拉手》之华语版(首唱)

  6青春梦

  7神的传说

  8披着羊皮的狼

  9最爱笑的人

  10爱是唯一要求

  十佳粤语歌

  1爱在深秋:被歌迷尊为“校歌”

  2忘不了您

  3雾之恋

  4爱情陷阱

  5爱的根源

  6朋友

  7暴风女神

  8半梦半醒

  9讲不出再见

  10情凭谁来定错对

  出演**

  1粤语片:

  《用爱捉伊人》《至尊无上》《黄飞鸿笑传》《黄飞鸿对黄飞鸿》《龙之家族》《惊天十二小时》《小生怕怕》《至尊计状元才》《脂粉双雄》《最佳拍挡之醉街拍挡》《麻麻帆帆》《双城故事》《君子好逑》《富贵兵团》《恭喜发财》《歌者恋歌》《阴阳错》《少爷威威》《小生怕怕》《四眼仔》《花仔多情》《龙兄虎弟》《爱的逃兵》《爱人女神》《最佳福星》《豪门夜宴》《小小小警察》《运财至叻星》《难卿难弟》《八喜临门》《江湖情》《温拿与教叔》《追赶跑跳碰》《鬼马五褔星》《大家乐》《广东五虎之铁拳无敌孙中山》

  2国语片:

  <;夜长梦多》《忘忧草》《恋爱反斗星》《欢喜冤家》《凶劫》《冷眼杀机》《假如我是真的》《天生一对》《花伴舞春风》《吾家有女初长成》《佻皮俏冤家》《错体情缘》《东追西赶跑跳跳》《学生哥》《神勇女煞星》

  来自“百度谭咏麟贴吧”

  歌迷眼中的谭咏麟

  ——只要台下还有一个观众,我都会唱下去!(谭咏麟86演唱会语)

  在我眼中的谭咏麟是一个歌者,但首先是一个非常乐观、积极的人,他自称年年25岁,自己79年温拿乐队解散,独自出唱片以来,纵横于香港乐坛,风靡东南亚地区,成为华语乐坛的超级偶像,其间,他的乐坛地位从未动摇过,他的歌可以说是影响着不同时段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娱乐圈的竞争是残酷的,在谭咏麟的艺海生涯中,他从未沉过,从“爱情三部曲”到“94大球场演唱会”,然后是“左麟右李”以及同刀郎的合作……他的这种精神——年年25岁的精神,始终贯穿于他的音乐理念中,也贯穿于他对生活的人生态度中,把他的音乐与人格完美的统一起来。

  谭咏麟的歌是属于大众的,社会、伦理、生活,亲情友爱,几乎无不涉及,故有人说他很世故,歌曲太媚俗,可是,正因为有了这些歌曲的涌现,才成就了一代歌者,央视某主持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他的歌声。足见其影响的深远,在谭咏麟的歌声中,我们可以听到对生活的呼唤,对现状的感思,什么是生活?什么又是爱情?似乎在歌声中总能找到答案。他忠于自己的灵魂,也大众的心声,使他的歌曲看是散乱,却有着内在的一贯性。

  谭咏麟有一首歌,叫《笑看人生》,这首歌在他的近千首歌曲中可能不算是代表作品,但这首歌在一定意思上讲,可以说是谭咏麟在艺海中的一种心境,放眼歌坛真正笑看人生的人又有几个?谭咏麟将这种处世态度无形之中蕴藏在他的音乐理念中来,更凭借着良好的身体素质,纵横驰骋于舞台上。鉴于谭咏麟的舞台魅力,有人说他是天生的明星。只要他的出现,那一举一动,挥洒自如,宛如天成,无人能及其项背。而一场接一场的演唱会更是让人咋舌,无怪乎在他举行“歌者恋歌浓情三十年演唱会”后,有报纸标题如是说——啊,年年都有谭咏麟!这就是年年25岁的谭咏麟,一个伦迷眼中的谭咏麟!

  谭咏麟联系地址

  影、歌迷会通讯处:香港铜锣湾邮箱3117信箱

  香港北京道一号15楼环球唱片公司

  个唱纪录

  第一名:谭咏麟(总场次166场)

  谭咏麟84演唱会1984年8月4-9日(6场)

  谭咏麟1985年超白金演唱会1985年7月9-28日(20场)

  谭咏麟1986万众同欢演唱会1986年8月12-31日(20场)

  谭咏麟87演唱会1987年7月10-26日(17场)

  1989年谭咏麟彩色浪漫演唱会1989年7月31日-8月11日(12场)

  1989年谭咏麟浓情浪漫演唱会1989年8月13-24日(12)

  1989年谭咏麟再续浪漫演唱会1989年9月7-9,11-21日(14场)

  1991年谭咏麟变幻迷情演唱会1991年7月26日-8月7日(13场)

  1991年谭咏麟梦幻迷情演唱会1991年8月10-22日(13场)

  1994年谭咏麟纯金曲演唱会(红馆)1994年5月13-17日(5场)

  2000谭咏麟魅力千禧演唱会2000年2月4-11,18-19日(10场)

  谭咏麟2001飞一般演唱会2001年(8场)

  2005浓情三十年演唱会(11场)

既然你提到雅尼,看来你是喜欢新世纪风格的音乐,那推荐新世纪电子音乐之父范吉利斯。烈火战车,哥伦布传,南极物语,脉冲星,希玛拉亚等等

神秘园,想必很多经典曲子你也听过了/

算了不打字了,我干脆抄一段给你。

—— 新世纪音乐

作者:青岛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系 姜良君

一说起“新世纪音乐”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会一下子反应出她是个什么概念,她到底是哪种型的音乐,如果我一说雅尼,班得瑞,英格玛,大家可能就会明白一些,很多的广告、电视节目的背景音乐以及一些公众场所都会经常使用这种音乐。所谓新世纪音乐就是以现代化的音乐器材、音乐手段来演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地方音乐。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一些德国音乐家将电子合成器音响的概念融入原音演奏或即兴表演方式,由此启迪了许多音乐家运用更多元化的手法开拓新的领域,该时期的音乐己具备了新世纪音乐的发展雏形。到了 70 年代,在一群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新世纪音乐得以正名,他们把这种既非流行、又非古典、具有实验性质的乐风取名为 New Age Instrument ,我们把她翻译成新世纪音乐,是一种“划时代、新世纪的音乐”。到了 90 年代,新世纪音乐呈现出了更多样化的风貌,不仅出现了一些乐队乐团等组合,也出现了像恩雅、莎拉•布莱曼这样的歌手。音乐界已形成一股百家争鸣、各拥其妙的新局面。时至今日,新世纪音乐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界定乐风区别的名词,更是象征着时代演进、精神内涵改良的世纪新风貌的代表体现。

这种风格的音乐在一开始出现的时候还没有被称做新世纪音乐,当时是一位名叫米恰•琼斯的加拿大钢琴家录制了一张专辑,他用钢琴演奏了一些充满画面感的优美乐曲,本意是想用音乐去表现一些人与自然界接触时的感觉,随后他出版了专辑。最初,唱片店的老板也不知道将这种唱片如何归类,所以将之放在相当于“最新专辑”这类的栏目下,渐渐随着这种音乐的普及唱片越来越多,就自然形成了 NEW AGE 的特定门类。

新世纪音乐是一种注重表现形式多过内涵的音乐。聆听过新世纪音乐的人基本上都对其华美的音效和营造出来的质朴气质,还有可以充分发挥种种想象力的宏大空间感所慑服。以 Eddy F Mueller 为灵魂人物的 Ginkgo Garden (银杏花园),是一位大师级的艺术家,他们用发烧级电子音乐手段支采样了非洲的部落音乐,听他沙哑的嗓子,听里面的打击乐,有一种身处雨林围着篝火参加吃人大典的感觉。

欧洲应该算是新世纪音乐诞生的地方,德国又是其主要的发祥地,而奠定了德国新世纪音乐发展根基的应当算是 Enigma (英格玛)。

Enigma 源于希腊文,意指“谜一般神秘难解之事”。在英格玛背后的男人叫麦可克力图( Michael Cretu )他有着完整古典学院派洗礼的经历 ( 最高分毕业于德国法兰克福音乐学院,主修钢琴及作曲 ) 是奠定他编曲功力的重要起点 , 他懂得乐理,和声,对位,曲式等各种基础知识。他是一位天才的音乐家、制作人、音乐隐士。曾在西班牙的 Ibiza( 伊维萨岛 ) 上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与他的妻子 Sandra 搞创作,在他的作品中女声部分全部由他的妻子演唱。在其它的商业性宣传中,你实在难以找出用英、法、拉丁语交融的 Gregorian 圣歌、超现实主义的笛声、女人的浓重呼吸声及永远无法琢磨到的音源。

英格玛 Enigma 总是擅长采用一些别人不常使用而让你意想不到的音色,比如某种土著语言,采用地方民族音乐,加上他现代的音乐设备和手法演绎古罗马时期的格林高利圣歌,一种古典与现代的巧妙结合,体现出浓厚的宗教与哲学意味。应当说 Enigma (英格玛),是 New Age 发展历史上一座伟大的里程碑,对后来者的影响力和对新世纪音乐发展的贡献更是无法估量,我们后面将会讲到的英国的 Gregorian Chants (格林高利合唱团)其主要制作人 Frank Peterson 就曾经是 Enigma 的一员。即使有很多向其模仿、学习、借鉴的后起之秀,其中不乏 Deep Forest, Gregorian, Era 这种成了一派宗师的名家,都多少受到 Enigma 潜移默化的影响。

让我们了解一下德国其他几位著名的新世纪音乐人:

――拥有吉普赛血统的 Oliver Shanti (奥立佛•香提)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游历了大半个地球,将其所见所闻所思融入他的音乐。在他的音乐世界中体现出的世界音乐,不仅是民风的形,更是东方和西方文化哲思的交汇。在他最著名的《太极》系列中反映出的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以及对中国音乐的运用,足以让一些有形无神的中国音乐人汗颜。

――同样颇具传奇色彩的还有 Karunesh (梵语伟大的怜悯之意)。曾在印度游历学习,这也是为什么他相当一部分音乐作品是充满了空灵催眠性质的冥想音乐的缘由,这类音乐的代表作就是《 Zen Breakfast 道禅》。

――另外出生于德国的 Mars Lasar ,他的作品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常在一段基本旋律上反复变奏并衬托以丰富多彩的配器变化,呈现出层层叠叠的独特美感。他的早期作品电子味十足又富于幻想,因而赢得了“科幻派”的美誉。中期的两张作品——国家公园系列的《奥林匹克国家公园》与《蔚蓝色的梦》浪漫而温馨,最负盛名。最近他又涉足世界音乐的领域,代表作《 Karma 因缘》被很多人认为是 2000 年跨入新世纪以来最出色的新世纪音乐专辑之一。

英国也是欧洲新世纪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涌现出大批优秀的音乐人。

―― Sarah Brightman (莎拉•布莱曼)的名字大家一定很熟悉,她的丈夫就是曾经创作音乐剧《猫》的著名美国现代歌剧大师 Andrew Lloyd Webber (韦伯)。她的专辑《 Time To Say Goodbye 永相随》 , 《 Eden 重返伊甸园》 , 《 La Luna 月光女神》全都成为叫好又叫座的全球大热唱片,其中《 Time To Say Goodbye 》 , 《 Question Of Honor 》 , 《 Eden 》等数首曲子都已成为世界性的金曲和里程碑式的经典曲目,最新专辑《 Harrem 一千零一夜》继承了一贯优秀水平之外,更引入了阿拉伯音乐元素,发售不久再次成为大热。

―― Gregorian Chants (格林高利合唱团)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是由 12 位浸*于教堂音乐与合声风格,拥有深厚古典基础,并在英国伦敦乐界有一定地位的男演唱家所组成。因为古罗马时期的格林高利圣咏是纯男声的无伴奏的宗教音乐,如果你亲自听过,再比较来听格林高利合唱团的作品,你不光会明白,更多是赞叹,因为他以现代的配器手法加上了伴奏,对格林高利合唱团,有一句绝妙的形容:“他们让上帝穿上了牛仔裤。”

――说起恩雅,她的知名度一点都不亚于那些流行歌手。恩雅的真名是 Eithne Ni Bhraonain ,这个加拿大裔的女歌手是爱尔兰人,她将自己的音乐素养与爱尔兰民谣相融合,再拼贴组合成富于个人风格的音乐。她从小接受严格的古典音乐训练,长达十年的钢琴以及五年的歌唱训练,使她的歌曲具备了新古典主义的内核,譬如她的许多歌曲的歌词都是中世纪欧洲的古诗。她的声线又具有非常强烈的融合性,从古典到流行,从民歌到新世纪,她总能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1987 年凯尔特人( The_Celts )首次播出,它的音乐集以名为恩雅的专辑发行,但她的这首张专辑并未引起注意。在 1988 年发行的水印( WaterMark )一炮走红 , 接下来的《 Shepherd Moons 》惊人地缔造了全球一千多万张的销售量,并获得了格莱美最佳新世纪专辑奖,她的另一张专辑《 The Memory Of Trees 》也获得此殊荣。

――爱尔兰音乐家中最为人熟知的,还有“ Secret Garden 神秘园”。神秘园的音乐制作人 Rolf Lovland 是挪威人,而小提琴手 Fionnuala Sherry 是爱尔兰人,音乐以钢琴和小提琴为主线,时而辅以人声或其他乐器。两者的音乐风格,更是挥之不去的爱尔兰风土乡情,可以说他们为爱尔兰音乐的普及起了不可或缺的推广作用。

爱尔兰是一个盛产音乐家的地方,除了以上列举的,还有 Medwyn Goodall , Matthew Lien (马修 连恩), phil coulter (菲尔 柯尔特), Bill Wheland, Annbjorg Lien, Michael Danna & Jeff Danna 兄弟 , Ron Korb, Ronan Hardiman 等等都是凯尔特音乐名家。在这里我还要提一下 Matthew Lien (马修 连恩)他像瑞士的班得瑞一样为了做音乐常年隐居在阿尔卑斯山中,他的专辑《狼》是我强力推荐的作品。

另外还有 bond 古典辣妹 , 对她们和她们的音乐我们是非常熟悉,节奏很强烈,用古典的弦乐四重奏形式演绎现代的激情,乐队的四名成员都是音乐学院毕业的高手,绝不只是四个身材柔美性感的花瓶。

在希腊, Vangelis (范吉利斯),一位堪称伟大的音乐家。他集创作,演奏和音乐制作于一身,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全才,被评论家誉为“现代的瓦格纳”。孩童时期,范吉利斯那独特的音乐天赋就显露无疑。他没受过任何专业训练,却 4 岁开始创作音乐, 6 岁就举行了自己作品的首次公演。最知名的作品如 1981 年的《 Chariots Of Fire (烈火战车)》, 1983 年的《 Theme from Antarctica (南极物语)》, 1992 年的《 1492 ~ Conquest of Paradise (哥伦布传)》等等,都是享誉全球的巨作。其中烈火战车以及哥伦布传更都荣获当届的奥斯卡最佳配乐奖,他的许多音乐,包括以上的三大名作、 Pulstar (脉冲星)、喜马拉雅山等等,都曾被不计其数的影视作品和广告引用过,相信许多人听过他的专辑后可能都会发出恍然大悟的一声赞叹。

Yanni (雅尼),对于普通人都不会太陌生的名字。 1997 年那场北京紫禁城音乐会,让无数老百姓们认识了他,并曾先后在印度泰姬陵、希腊卫城举办音乐会。他 1954 年诞生于希腊的 Kalamata (卡拉马塔),本名克里索马里斯,高中后便前往美国 Minnesota (明尼苏塔)大学进修。在大学期间自学键盘、作曲、制作,并加入 Private Music ,尽展其音乐天赋,一鸣惊人,是 Private Music 有史以来销量最好的艺人,整个 80~90 年代,他一直活跃不息,发行过超过 30 张专辑,而且全都水平不俗。

说完欧洲,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新世纪音乐在亚洲几个国家中的发展。

喜多郎、神思者、姬神、久石让,这四位是日本新世纪音乐界最璀璨夺目的四颗明星。

提起日本的新世纪音乐,首先是喜多郎( Kitaro )。喜多郎与中国的渊源甚深,他是中国最早正式引入的日本音乐家之一,也是第一位在中国举行音乐会的日本音乐家。他还曾经在中国的敦煌隐居八年。喜多郎为日本 NHK 电视台的《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所创作的一系列配乐在早在 80 年代的中国就广为流传。喜多郎出身于传统农家,因而从小就深受神道教和佛教的熏陶——敬畏生灵、崇拜自然的精神直接影响了他日后的音乐创作。喜多郎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音乐教育,也不懂五线谱,却以惊人的天赋创作了无数经典乐章。他的作品大多都是以历史、自然、宗教等为题材,蕴含着东方文化数千年沉淀的冥思与哲理。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是电子合成音效,中后期虽然开始使用许多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乐器(如尺八、西塔琴、太鼓等),但电声部依旧占据很大比重。值得一提的是他制作的两部**原声《宋家皇朝》和《天与地》,这是他仅有的两部原声作品,可谓经典。

神思者( SENS )是由胜木由利加(女)和深浦昭彦(男)两位音乐家组成的团体。出道时定名为包含了 Sense (感性)和 Cense (焚香)两种意义的 SENS ,这个名字也是英文 Sound Earth Nature Spirit (声音、地球、自然、灵魂)的缩写。胜木由利加是音乐学院毕业,深浦昭彦则是玩摇滚出身,两人分别擅长古典与现代音乐。神思者的作品可以大致划分成两大类 , 一类是以“海上丝绸之路”与“故宫”两个三部曲为代表的 NHK 纪录片配乐。另一类则是神思者为众多电视剧创作的配乐,包括《爱情白皮书》、《二千年之恋》等等。此外,神思者为台湾导演侯孝贤的**《悲情城市》所做的配乐也同样享誉亚洲。

如果说喜多郎是东方的范吉利斯,那么姬神( Himekami )就是日本的 Deep Forest ,两者同样致力于挖掘鲜为人知的民族音乐元素,将其与现代电子音乐相结合。姬神原名星吉昭,这个艺名出自他老家住处门前的姬神山。他在 1981 年发行了第一张个人专辑《奥之细道》,早期的姬神创作风格与喜多朗有些接近,两人还曾经合作过一张专辑。相比而言喜多朗风格空灵缥缈,强调意境;姬神则注重乐曲的可听性,旋律带有一定的民俗味。 1994 年的《东日流》是姬神创作的一大转折点,从此开始姬神的创作开始融入了绳文音乐,无论风格还是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绳文时代指的是日本文明还处于雏形、尚未受中国汉文化影响的遥远年代。现在只有日本东北地区的虾夷族人( Ainu ,又称阿伊努人)还保留着这种原始的绳文文化,事实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日本文明的源头。姬神将几乎已经被人们所遗忘的绳文音乐挖掘出来,让这种古老且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世人的眼前重放异彩。他的《诸神之诗》就是这种新绳文音乐的代表作。

提起久石让( Joe Hisaishi ),有人很自然的就联想到宫崎骏,久石让为宫崎骏的动画**制作了无数经典配乐。久石让 1950 生于日本的长野,是日本最多产,同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现代音乐艺人之一 ,1969 年就读于日本国立音乐大学作曲系,钻研现代音乐作曲,是这四位大师中唯一一位接受过正规专业音乐训练的学院派代表人物。久石让的音乐根基相当深厚,他的钢琴演奏技艺以及交响乐编排能力极其出色。除了宫崎骏动画**,久石让也是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的专属**原声制作人;合力创作了《宁静的海》、《 Kids Return ~坏孩子的天空》、《花火》、《菊次郎的夏天》等佳作。他的动画、**以及广告配乐超过 40 部,出版 20 张以上的个人专辑。曾四度赢得日本**金像奖最佳**配乐奖,他还从 1992 年起连续三年获得日本最高**音乐大奖, 1999 年又第四次获得此奖,等等。

在这里再说一下近年同样在日本造成轰动效应的治愈系音乐热潮。“治愈系音乐”大概是日本人将其比作奇幻世界里的“治愈系魔法”而成的生造词汇,说的是那些可以令人心情放松舒缓,抚平听者心灵创伤的音乐,后来范围越变越广,基本可以理解为日本人泛指的 New Age 音乐了。有人认为喜多郎就是治愈系音乐的始祖,坂本龙一也有“治愈音乐之父”的赞誉,不过真正掀起这场风潮并将治愈音乐的范围推广到新世纪音乐范畴的还是多亏了“ Image 印象”和“ Feel 感动”两大精选系列。听 New Age 音乐的好处就是可以有病治病,没病过瘾,因为现在的音乐治疗所采用的音乐大多是 New Age 音乐。

最后介绍一下我们中国的 New Age 音乐。目前可以提及的可能就是朱哲琴与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训田 和已经故去的郭英男。郭英男( Difang-Duana , 1921321 ~ 2002329 ),是台湾阿美族马兰社部落的原住民, 17 岁便破格成为部落领唱, 1988 年前赴法国, 1999 年再赴日本,都在当地造成了轰动。 1993 年 Enigma 引用“老人饮酒歌”创作的“ Return To Innocence ” Deep Forest 的一名成员 Dan Lacksman 也与郭老合作,制作了《生命之环 Circle Of Life 》与《跨过黄土地 Across The Yellow Earth 》两张专辑。

朱哲琴( Dadawa )与何训田这对黄金搭档是享誉全球的中国新世纪音乐家。 1995 年的《阿姐鼓 Sister Drum 》是朱哲琴事业的转折, 1997 年《央金玛 Voices From The Sky 》的再次成功,“ Dadawa ”被誉为“中国的恩雅”,更成为中国 New Age 的代表人物。

目前的中国 New Age 音乐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最近几年我们常听到的“新民乐”特别是已经走红的“女子十二乐坊”,标志着大陆新世纪音乐商业化营运的道路的开始。诚然,女子十二乐坊的商业包装有些过度,做秀味道太浓,音乐本身反而乏善可陈,但是这毕竟是中国新世纪迈出的重要第一步。他们在国内外受欢迎的程度也成功证明了 New Age 在中国的市场潜力很大,也让我们对中国新世纪音乐的明天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797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