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天器的名字都体现着“中国式浪漫”,你最喜欢的名字是哪一个?

我国航天器的名字都体现着“中国式浪漫”,你最喜欢的名字是哪一个?,第1张

最喜欢的就是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天问”非常具有寓意,而且和航天工程非常搭配!天问,是我国古代诗人屈原的一首长诗,主题就是询问、求知。在诗中,无论是古今变化、神话传说、日月星辰,都进行了提问,表现出对传统的大胆怀疑,对自然的探索精神和求知精神。

这恰恰就是中国航天的探索、求知精神,天问一号,也正是带着这种求知欲,前往火星,探索不为人知的星球!

1,天问一号,代表着求知、用于探索的精神!

人类相比宇宙,就如同沧海一粟,想要探索宇宙,最重要的就是求知欲,敢于怀疑,敢于想象的态度。

天问一号,作为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词表现出中国对太空的好奇与探索,尤其是火星!火星作为地球的邻居,同样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并且火星的种种迹象都表明,在数十亿年前,火星很有可能存在生命。

火星充满秘密,地球作为火星的邻居,需要对火星进行探索,或许火星真的存在生命,或者存在过生命,地球生命或许真的来源于火星。

2,天问一号即将到达火星:

2020年发射的3个火星探测器,都将在2021年2月到达火星。

天问一号在2月到达火星之后,会进入火星轨道,进行为期3个月左右的轨道探测,轨道探测器将探索火星的大气环境、地形,并拍摄绘制火星地图。

完成3个月左右的轨道探测后,中国首个火星漫游车将开展登陆任务,这也是天问一号最难的探测任务之一。

由于火星距离地球距离较远,信号无法实时传递,因此天问一号的登陆器只能依靠自己进行智能化登陆,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稍有差错就会导致登陆失败。

目前只有美国和苏联完成了火星登陆,苏联探测器登陆火星后一段时间失联,因此并非完全成功。

中国航天探测器的名字,往往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

天问一号的火星漫游车尚且处于征名阶段,目前排名前十的征名中,主要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神话传说,比如祝融、哪吒、赤兔、天行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结晶。

中国航天器的命名,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精神和文化,这些都是数千年的文化带来的成果,虽然只有一个词语,但却可以代替千言万语!

陈冬是神舟十四号任务的指令长。陈冬,籍贯河南郑州,1978年12月出生于河南洛阳。2016年10月,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2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2003年10月15日,陈冬看到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太空的雄壮一幕,热血沸腾道:这才是顶天立地的英雄,2010年,陈冬成为了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如愿跟随英雄的脚步,加入到了航天员队伍中,我能做到的,我就要做到最好,为了英雄的航天梦,陈冬一直全力以赴,时刻准备着飞向更高更远的太空。

陈冬表示,从成为航天员那一刻起,就代表着一个团队,整个国家,身上也有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使命,说到这里,陈冬也不禁动容:别人看到我们在飞船内,操作自如,看着容易。其实,背后的付出是非常多的,他表示,虽然航天员的生活很枯燥、很单调,但是,正是牺牲小我,成就大家的精神,谁都不会抱怨,因为这就是担当。

陈冬告诉我们,神舟十四号乘组成员早在两年半前就确定了,不仅仅因为他们是神舟十三号乘组的备份,更重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将在他们的手中真正建成,所以地面训练的任务自然也大大增加。

对于这6年的艰苦磨砺,陈冬说,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内心的坚定能战胜身体的不适,在他眼中,运动是减压的最好方式,大汗淋漓后冲个热水澡,会让他瞬间释放掉所有压力。他激励大家:拼搏的道路才最壮美,最泥泞的道路才能留下最深的足迹。

我们只不过是将那些期许与热爱,藏在了每一个名字里。

(1)“神舟”飞天

作为我国的“第一船”,“神舟”的名字也算是一路披荆斩棘,pick掉或华丽或洋气的名字,最终拨得头筹的。

当年,参与“选秀”的还有“腾龙”,“华夏”,“九州”等等,细细一看,每一个都很china,那为什么会在众多优秀的名字中选中“神舟”呢?

神舟,顾名思义其实并不是神奇的船,而是“神奇的天河之舟”。它不仅谐音“神州(广阔的土地)”,还伴随有神采飞扬之意。将这个名字赋予给我国的第一船,期许着我国的航天事业能够发光发彩,永远熠熠生辉~

(2)“嫦娥”奔月

穿过大气层,奔向中国式浪漫。我国探月工程的名字起源于闻名古今且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古人对月球的向往藏在神话故事里,而我们对月球的向往,藏在探月工程里。那些古人想做却没能做的事情,我们用坚持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玉兔”飞天落月

如果说神舟和嫦娥是广而周知的存在,玉兔的来源似乎更为精妙。作为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巡视器,它的名字也是经过了千挑万选才被定下来的(全球65万网民力荐)。

在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中,嫦娥奔向月亮时,还抱着一只纯洁的小兔子。而小兔子纯洁美好的形象和大家对月球车的期待“不谋而合”,也寓意着我国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而如今,那只懵懵懂懂的“玉兔”也已经变成看过最多星星的小兔子了。

(4)地月“鹊桥”相会

2018年,为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相关通信支持的中继星被正式命名为“鹊桥”。曾经,牛郎和织女在鹊桥浪漫相会。古老的鹊桥为相爱的人提供了“爱的道路”,而如今的“鹊桥”为嫦娥四号和地面之间建立起一座通信联络的“太空鹊桥”。

(5)“北斗”指路

复移小凳扶窗立,教识中天北斗星。北斗星——我国古代用来辨别方向的重要星盘,从古至今就是我国重要的指路星。我国自主建造的卫星导航系统被命名为“北斗”,寓意着我国虽然历经千难万险,但始终会在指路星的指引下,走向辉煌与绚烂。

(6)“悟空”火眼金睛

《西游记》中的悟空有着火眼金睛,能够明辨各类妖魔鬼怪。将我国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命名为“悟空”,期待着齐天大圣能够在浩瀚的星空中识别到暗物质的踪影,带来一些新的发现。

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各类浪漫的“航天专属”,“萤火”——火星探测卫星;“墨子”——量子实验卫星;“夸父计划”——太阳检测卫星计划

所以,浪漫的不是航天起名,而是可爱的中国人民。

7月4日,中国航天员身着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出舱。据介绍,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经改进后,能满足身高16米到18米的人穿着,还能根据航天员的体型进行调整;虽重达130公斤,但穿脱方便快捷。

“飞天”舱外服巧妙地利用了仿生结构,使关节活动更自如。其上下肢的所有关节处使用了气密轴承,使航天员的手脚可随意转动,又能严格保证气密性。

其背包是航天服穿脱口的密封门,在背包内安装了舱外航天服生保设备,背包壳体下端装有备用氧瓶等。背包关闭通过拉紧钢索和操作关闭手柄完成。

“飞天”舱外服在电子设备上的特点

“飞天”舱外服头盔的视野比其他同类产品要大;头盔上装有摄像头,可拍摄航天员出舱操作;两侧各有1个照明灯,可照亮服装胸前部分,方便航天员在阴暗面操作;两侧有报警指示灯,在舱外服出现泄露时闪动报警,同时还有语言报警。

它的面窗有4层:其中里面两层为充压结构,即两层之间充高纯氮气和防雾剂,外面是防护面窗,最外层是镀金的滤光面窗,对太阳光折射率低,防止太阳光线直接照射人眼。

躯干外壳装有:电控台、气液控制台、气液组合插座、应急供氧管、电脐带。仅十几平方厘米的电控台里有照明、数码管控、机械式压力表等9个开关,汉语辞典大小的气液控制台里集成了20多种阀门。

以上内容参考 光明网-“飞天!”中国造飞天舱外航天服好帅!

喜之郎果冻的一个广告相信大家记忆深刻,而里面的一句台词更是让人觉得十分洗脑,就是“我长大之后要当太空人”。但是实际上他也为很多青少年儿童种下了想做“太空人”的梦,至少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有这样一个畅想。可是那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做宇航员这份职业真正的难度和需要的极强的身体心理素质。在2003年,我国首次完成载人航天的梦想,是我国对地球之外的第一次伟大探索,而杨利伟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之人,更是功不可没,第一艘飞船顺利升空,全国瞩目。对于00后的人来讲可能他们年龄尚小,但并不妨碍这个伟大实践在他们长大后依然得到传播。

因为在后来,这件事情被载入史册,从小我们就能学习到关于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事件。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入太空,并插入中国的第一面旗帜。学生教材上关于这一事件的介绍我们清晰可见,也足以证明我国对载人航天科技的重视。正如前面所讲,杨利伟作为第一个成功进入太空的人,可谓是名扬国内外,但是其实后来他再没参加过载人航天的升空,具体原因在下面我们将会讲到。而这里我们所要介绍的主人公恰是一位屡屡升空的勇士。

载人航天升入太空需要承受的压力极强,无论是身体方面还是心理方面,他是如何做到三次飞天进入太空,他又有着什么异于常人的能力?

2003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3年,中国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从1个增加到了11人,也成就了很多个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一。杨利伟第一个乘坐神舟五号顺利升空的人,翟志刚乘坐神舟七号,实现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刘旺是神舟九号航天员,首次太空对接操作的第一负责人;刘洋中国首位飞天女航天员乘坐神舟九号飞船进入太空。而景海鹏是神舟七号航天员、神舟九号指令长、神舟十一号指令长。

景海鹏于1966年出生于山西运城,那个年代他家像大多数家庭一样生活比较困难,家里又有其他姊妹,父母压力就更大了,曾经因为家庭经济问题差点退学,现在想来,还好他顺利度过难关。但是事实上当时也有其他事情困扰着他,因为性格内敛的原因,他不爱与人交流,却独爱运动,不过这恰好让他拥有一个更强健的体魄,在后来参加比赛的时候,他无意之间看见宇航员的照片,不知怎么的他就突然萌发了想要进入航天学校的心,可惜第一次报考他并没能顺利通过空军飞行员招考,心灰意冷之后的他只能重整旗鼓,第二年他孤注一掷,尽了自己的全力去学习,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进入河北保定航校(即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毕业之后他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时刻准备参加航天员的选拔,在1998年,就成为中国首批正式航天员,但这只是他完成梦想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艰难。为了适应太空的环境,他必须按标准训练,综合学习,多年的艰苦培训后,他完成了航天环境适应性、基础理论、飞行程序等训练任务,一步一个脚印的达到航天飞行的要求。因为训练如果不达标,升空之后很可能身体承受不了那份压力,所以即使你已经是一个航天员,但依旧要通过国家的综合考验之后才有可能拥有升空的机会,好在他十分用心,体质也十分好,而他在这方面适应力之强也注定他以后是升空的不二人选。

在以优异的成绩达到考核标准后,他在2005年就是神舟六号的梯队成员,2008年他真正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乘坐神舟七号,踏入广袤无垠的太空遨游,看见地球之外的场景,激动之余,肯定也有一份感动。2012年又担任神舟九号的指挥长顺利升空,并且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2016年执行神舟十一号的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他似乎是“天选之子”,因为他是中国第一位屡次登上太空之人,他的身体素质令人佩服

结语

其实无论是景海鹏还是杨利伟,他们都是航天事业的英雄人物,只是杨利伟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人,而景海鹏则是承接他的精神继续对航天事业进行探索,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应比一浪强,他们的“航天精神永驻”,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中国式浪漫就是三束饭送别袁老,堰桥路和繁华大道,神舟飞天,嫦娥登月,天宫一游。是中国人的浪漫。永远是记住那些最勇敢的人,是对家和国家最深情的眷恋。狭义的浪漫,来源于19世纪20年代至19世纪末西欧诞生的浪漫主义。这里的浪漫是指对现实世界不满,对未来充满期待和追求,理想远大,不甘堕落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欧洲人认为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因为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敢于与贵族和命运抗争。

比起现代人,古代人对爱的表达应该更含蓄!很多现代人最熟悉的诗词都是用来表达爱情的。比如《诗经》中的“一日不见,如三秋Xi”“窈窕淑女,君子好大胆”等等。唐诗中爱情诗较多。比如:刘禹锡的“东升西落,路无情却有情。”张继的“双泪还君珠,未嫁时恨。”李商隐的“虽然我的身体没有鲜艳的凤凰的翅膀,但我感觉到神圣的独角兽的和谐的心跳。

中国式浪漫是三束水稻送别袁老,延乔路与繁华大道,神舟飞天,嫦娥揽月,天宫遨游,中国人的浪漫,是永远铭记那些最英勇的人,是对家与国最深情的眷恋。狭义上的浪漫来源于19世纪20年代至19世纪末诞生于西欧的浪漫主义,这里的浪漫特指对现实世界感到不满,对未来充满期望和追求,理想远大,不甘堕落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欧洲人认为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因为贝多芬不向命运屈服,敢于同贵族,同命运抗争。

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许多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将浪漫主义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而浪漫主义则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850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