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舍友,她是我至今为止遇到的最文艺的女孩,没有之一。她的文字不是指那种看看书,拍拍照就能装出来的文字,她是自己个性所铸就文艺。她个性平和,思想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我在之前是没有接触过这种文艺的少女,头一次接触带给我很不一样的新鲜感。我感觉她的文艺其实与她自身所接触的人和事儿有关系,也和她看过的书,经历过的事情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文艺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的人有时候文艺,有的人却一直文艺。
第一次意识到她是个文艺少女是在一个很平凡的早上,那天我醒的特别早,大概早上五点半左右,半梦半醒之间我看见纱帘中透出一缕微弱的光,我探出头看了一眼,就惊讶的发现她靠坐在床头,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的在看,手边一盏小台灯透出昏黄的光,她的表情掩映在阴影中,虽然不能看的清楚,却能感受到很柔和的气息弥漫在那一方小小的天地。我哑着嗓子问她(寝室还有很多睡的跟猪一样的舍友):“你怎么醒的这么早?”她似乎被吓了一跳,探出头冲我微微一笑,也哑着声音说道:“我生物钟啊,吵醒你了?”我这么多从来没有形成过这么早的生物钟,只是养成了早睡的生物钟。而且我也从来没有要早读的习惯,后来我们就结伴开始一起去早读了。对她文艺少女的个性了解更深的是我们一起去图书馆,我其实也是个很爱读书的人,除了言情小说和很个人觉得很矫情的文字不看之外,其他的书一般都能接受。然而她读的书我实在没胆去看,她喜欢诗集,喜欢散文,喜欢何以笙箫默式的爱情,糙汉子的我和她文艺少女的形象实在是相去甚远啊。有一次她在图书馆看某个演讲,看的竟然哭了出来,泪流满面,吓到了她身边看书的我。后来问她,她就很不好意思的告诉我她被演讲中有一句话给感动了告诉她她很文艺。
对于她为什么很文艺?我也曾经问过她,她说自己也不知道,而且在之前也没有人告诉她她很文艺。她的文艺用很文艺的话来形容就是:她就像是生活在深闺中的少女,透过阁楼的小窗就能看见窗边的少女,手捧着书卷,手边的热茶升起袅袅的云烟,阳光就洒在她的肩头和眉梢,突然就能感觉到岁月静好。
深林老猫狼够了没有家。
他在远方看我,眼神犹如雨天般辽远而悲伤。
我们的火,要把世界点燃。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江一燕,我以前对她没什么印象,直到有一次在宁波举办了江一燕摄影展,我出于好奇,去参观了一下。我发现她摄影技术不错,拍出的照片有故事,我从她的照片中看到了大自然有美,看到了孩子们的童真。而文艺的人表达出来的东西是现实,一种加了滤镜的现实,他们善于把不美好的事物表达完美,具有美感,赏心悦目。
在你的身边,一定也存在这样人,他们可能是某个行业经理,平时喜欢诗词歌赋,写了不少的诗词;也有可能是某个大学教授平时喜欢唱歌;也有可能是酒吧老板平时喜欢摄影。
无论是摄影,诗词还是唱歌,他们用文艺作品来调剂生活,用文艺生活来陶冶性情,用文字性情来表达自己,他们是文艺爱好者,更是文艺青年。
文艺的范围很广,不一定是指文字诗句,当代的文艺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新脱俗的表现。
不肯直接面对的游走态度对待文艺青年,真诚一些,坦诚地说自己是一个文艺青年。你应该把文艺青年这个身份视作一件严肃的、重要的事情。
世道变坏,是从取笑文艺青年开始的。请谨慎使用文艺青年这个词,也不要随便嘲笑文艺青年。真正的文艺青年比你活的精彩,活的明白。
梁文道:文艺的人要装俗才会被大家认同,很可悲。
我觉得何必这样子?为什么一个人真喜欢他就不能说出来?而且就算是装又怎么样?文艺本来就是装出来的。你装着装着就像了,就是了。你最初抱着一本书满街跑,那个年代你可能以为这个样子很牛。但是你总不能只是拿来当装的一部分,你怎么都得翻,翻着翻着你看进去了。
文艺是比较小众的一个新生物种,但是也越来越收到女生的宠爱,当你真正走进一个文艺的生活,你会发现,你无比幸福快乐。
《文中来源网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