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白居易写下诗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以此感叹深夜漫漫、大雪压竹,可见天气之冷。此情此景下,躲在温室里,有棉被盖着,有炭火烧着,或许是最好的御寒方式。
因而在古代,壁炉、火墙都是极好的取暖方式。古人把房屋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墙内留出火道,火道尽头做上气孔用于排放烟气;添火的炭口在房屋廊檐下,炭火烧起来后,热量可以顺着夹墙传递到整个房屋,这种夹墙就叫“火墙”。
壁炉
在地理版图上,越是往北,冬季越是寒冷漫长。古人除了制作火墙取暖,还有另一种相类似的取暖办法-----火炕。一般的火炕都会有灶口和烟口,分别用于烧火供暖和排烟。在中国北方,炕的灶口多半与灶台相连,烧柴做饭时烟火顺着灶口流入炕洞,整个房间都会变得温暖如春。
火墙和火炕都是普通老百姓取暖的措施,对于贵族来说,取暖则有更为讲究的设施。例如西汉时宫廷中建有温室殿,殿内设有各种保暖设施。《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
那个时候,皇后居住的宫殿叫“椒房殿”,是用花椒和泥的混合物作为刷涂墙壁的材料,不仅可以取其温度,而且还散发出一种似有若无的香气。
对于那些连生活都无法保障的穷苦人家来说,冬天只能尽可能利用自然的光照取暖,通常情况下,在盖房时会选择“坐北朝南”的方位,让温暖的阳光照进屋内,再在屋顶上铺一层竹质顶棚或其他材质的“楼板”,这样可以防寒保暖。
火炕
进入冬天,人体对热量的需求很高,由此古人会尽可能选择吃一些性暖的食物来保持体温。比如生姜、羊肉和狗肉等。生姜具有发汗的功效,羊肉能够温补脾胃,补中益气,壮阳益肾。狗肉可以壮力气、补血脉,还能增强人的体魄,提高消化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因此,古人在冬天会通过养生的办法来保暖。
另外,古人认为饮酒可以让身体暖和起来,因此,冬天饮酒在古代防寒措施中比较流行。古代的酒都是粮食酿造,价格便宜,一般人家都具备酿酒的条件。白居易在《问刘十九》中提到过,“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文人雅士们在严寒的冬季围坐在火炉边,煮上一壶热茶或酒,夜晚和友人对饮,既可以聊一聊人生,又能驱散寒冷,真得很惬意。
喝酒必然要吃点东西,所以,火锅又是冬季饮食的一大标配。有一种说法称,火锅古称“古董羹”,大概是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这个称谓听起来很形象,关键是一边喝酒一边吃火锅,就算再冷的天,也不会觉得冷。
炭火取暖
宋代以前,火锅不多,多半流行于文人雅士和王族贵胄。直到宋代,火锅的吃法才变得普遍,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类似于吃火锅的介绍。
在各种保暖措施中,最直接最干脆的莫过于穿衣御寒。
在冬季的衣着上,现代人有棉袄、羽绒服,但古人没那么好的待遇。据史料记载,进入冬天,贫寒的人家无钱购买棉衣,只能将柳絮、芦花植物的柔软部分缝进衣物或被套中御寒。宋朝以后,棉花大面积种植,这种情况才逐渐好转。
对于家境殷实的富贵人家,则会选择用动物皮毛制作大氅、披风,不仅可以挡风,还不会打湿。在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中,手足耳是比较容易冻伤的部位,古人便制作出各种款式的手套、护耳帽,有的是露出手指的短手套,有的能把手指全部包住,上面绣着花纹,色彩缤纷,很是时尚。
寒冬漫漫
头部的保暖措施更是花样百出。在唐代,有一种从西域舶来的“蕃帽”比较流行,又称“搭耳帽”,帽子两边缝制着护耳的棉布,冬天垂下来正好护住耳朵。元代,家境富裕的女子会用抹额保暖,还有“卧兔儿”“昭君套”等,名称不同,但功能基本相似。
不管今天还是古代,屋里再暖和,人们总是要出门的。在古代,骑马或者坐马车是比较快的交通方式,冬天出行,人们会戴上风帽遮挡风沙。据说,忽必烈就有不少皮暖帽、银鼠暖帽,出门的时候用来防寒御暖,效果很是不错。
此外,还有一种叫“暖耳”的东西,多用狐皮类制成,有点像现代人使用的耳套。
在古代,冬天应该比现在更冷更长。北风卷着白草,吹散了它们,八月的雪划过鞑靼的天空。,有些地方8月份就开始下雪了,冬天开始的真早;“燕山雪花大如席,吹倒了轩辕台。”雪灾的严重程度估计比今年的50年一遇的大雪还要严重;“百山无鸟,千径无足迹。一只小船,一件竹斗篷,一个老人在冰冷的河面上钓鱼——雪。”白雪覆盖,万里无人,天地同色;“我已经被冰凉的枕头惊呆了,我又看到了窗户。我知道夜里雪很大,我听到竹子的声音。”天气冷了,枕头凉了,窗户被雪照着,竹子承受不了重负,被雪压断了。冬天,古代人如何御寒,用什么取暖过冬?在清朝时期,北京一年大约有150个寒冷的日子,最冷的日子可以达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可以说,取暖也是当时皇宫里不可忽视的事情之一。在明清时期,柴火多用于冬季取暖。为此,宫中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冬季取暖的相关事宜,比如珍贵薪部,就是当时负责宫中柴火供应的机构。这些机构的官员在明代地位比较高,可以直接上皇帝御服的序曲,所以被称为“近服牌”。清代宫中有三个机构,连烧炕都有专人管理。这三个机构中有一个是_火处,负责安装炉灶和运送柴火。太监二人,太监二人,太监五十人,八品领袖。二是掌管柴火储存和分配的柴司,太监人数减半,只有25人,首席太监仍为两人;为第三处烧炕,掌管烧炕,有两个太监,二十五个太监掌管。此外,各宫还有几名太监掌管火盆。这三个机构的太监工作都不容易。就拿柴部负责柴火储存和分配的太监来说吧。故宫人相当多,整个冬天需要的木炭量自然相当可观。清朝乾隆年间,宫内日常供应的标准是:太后一百二十斤;皇后,一百一十斤;贵妃,90斤;皇妃,七十五斤;公主,三十斤;王子,二十磅;孙凰,十斤。而且为了不污染室内空气,柴火木炭要准备火力强、无烟无味的优质木炭。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宫中的取暖设备和措施。故宫的宫殿地面下,大部分都有消防通道。宫外,廊下,有防火门,即两个一米多深的坑洞,即灶口。这就是著名的暖阁建筑。这种设备可以保证房间的温暖。除了暖阁,房间里还有一个暖炕,炕下有一条火炕道。其结构类似于今天北方农村仍保留的炕床。如果你仍然认为这些设施不够温暖或者你担心在户外被冻死,还有一个炉子给你。炉子也叫火盆或烟笼。烟笼的形状大小差别很大,大的能达到几百斤,高的一米多,有三条腿四条腿,非常豪华;小的有西瓜那么大,很好提。脚底下放着暖脚器,暖手宝,也是制作精美。冬天,古人能这么温暖地过冬吗?不一定是这样。晋代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昶传》年说:“存寒不如注重皮毛,止谤不如自修。”没有什么比厚厚的皮衣更能抵御寒冷,也没有什么比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更能有效阻止别人的诽谤
《九九歌》传世的是这样唱的:“1929,缩脚缩手;949、冻猪冻狗;969年,沿河插柳;989、摇摇你的脚,挥挥手;81年9月,老农在田里犁地。”南朝梁《荆初岁时记》记载:“常用冬至和9981的天数,表示一年寒冷。”也就是说,从冬至这一天开始,人们以九天为一个单位,连算九个九天,直到1999年,一共八十一天,冬天才过去。好像很多人掰着指头数着冬天的日子。当然,人不忘苦中作乐。冬天一开始,有些人就开始画梅花。从冬至开始,每天一朵梅花染红,称为“九九祛寒”。还有一张九行八十一格的桌子的图纸,叫做“九九凉桌”。每天画一个方块,阴晴不定。当它满了,寒冷就消失了,春暖花开。
在没有暖气的时代,古人都是怎么过冬的呢?冬天是一个非常难熬的季节,不仅要穿上厚厚的羽绒服,进了室内还要开着空凋或暖气,虽然现在冬天非常难熬,但是现在的条件比起古代,好的可不是一点半点了。有好多人肯定会想到我们平时所看的古装影视剧中,他们所穿的棉服又或者是其他方式,但是根据史学家考据,古时候是没有空凋以及暖气的,也没有我们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甚至也没有棉袄,因为棉花自从到了元朝才有的,那么古时候的人都是如何在冬天取暖的呢?
1用暖阁来取暖
第一,用暖阁来取暖。古代的暖阁和我们现如今的地暖差不多,古代的皇宫里面有一座建筑叫做暖阁,也是皇帝专用的过冬场所,这种阁楼都是中空的,在暖阁房间的下面会有一个专门的管道,里面可以放一些烧红的木炭用来烧炭火,伺候的奴才就会在阁楼下面烧炭,这样暖气就会通到暖阁里面,皇帝就会感觉脚底面是热的,这样一来整个屋子都是非常暖和的,只不过这种方式只有皇帝才能用,平头百姓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
2用火炉以及汤婆子来取暖
第二,用火炉以及汤婆子来取暖。古时候非常常用的就是火炉或者火盆了,这种方式是最直接、最经济的取暖方式,从到皇亲国戚到平民百姓,大家都非常喜欢,这样的取暖方式也是非常常见。但是,火炉这样的东西不像灶台,有点柴火就能点火,火炉需要木炭以及煤炭点着的,需要很大的财力,因此在大户人家比较常用。富裕点的平头百姓也是可以用的,一般情况下,贫民是用不起这样的保暖工具的。到了宋朝时期,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保暖工具,那就是汤婆子。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也会经常看到,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暖手宝,这种成本比较低,是百姓们常用的取暖神器。
3吃一些养生的食物或者酒补充能量来取暖
第三,吃一些养生的食物或者酒补充能量来取暖。一般的贫民百姓既烧不起炭,也烧不起煤。在寒冷的冬天,为了御寒,古人们就会选择,吃一些养生的食物来给自己补充能量。一般会选择生姜以及狗肉和羊肉等性暖的食物。除此之外,人们还会喝一些酒来抗寒取暖,在当时,人们就发现了就能御寒的这一特性了。
现如今,遇到寒冷的冬季,我们有空调有暖气,再也不用担心被严寒侵袭。但是在科技掉队的时代,古人们想尽了一切的办法抵御冬天的严寒,也正是因为有了古代人民的智慧,才有了现在的我们,现在的很多保暖科技也是由古人一步步演变而来的。
在当今社会,虽然冬天天很冷,但是我们现在有羽绒服、貂皮大衣,保暖的衣服很多,保暖效果也非常好。在我国北方,冬天都有暖气,屋里能保持到二十三四度,暖洋洋的也非常舒服。而南方有些寒冷的地方也会开空调,保暖效果也不错。
在寒冷的冬季,古代人们怎么过冬呢?这个问题得分别来说,对穷人来说是一个样子,对皇族和达官贵族来说是另一个样子。
一、古代穷人们冬天怎么过冬
对古代穷人们来说,冬天基本上没有取暖的措施。穷人们大多住在土坯房子里,但是唯一的好处是,特别是在北方,屋里会盘一个火炕。火炕连着烧火做饭的灶,在做饭的同时,燃烧柴火所产生的热气会在火炕里循环,使火炕发热。
这样,人们就在火炕上睡觉,身子下面暖暖的,虽然上边盖着被子也是有些发冷,但是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即使是白天,如果有亲戚或者是朋友串门的时候,由于冬天的天比较冷,主人会盛情地邀请客人上火炕暖和。
外出的时候,古人们会裹上厚厚的棉衣。在寒风呼啸的冬天一样冻得瑟瑟发抖,所以手和脚,还有耳朵,腮部都容易冻烂,甚至留下疤痕。
但是古人会储存一些过冬的食物,比如白菜和萝卜。因为冬天食物少,必须做好准备。这样能填饱肚子,也能保持足够的能量,对过冬有一定的好处。
二、古代皇族和达官贵族怎么过冬
对古代有钱有势的人来说,大约从秦代开始就有类似壁炉的取暖措施了。那就是在墙里挖个洞,然后烧柴火,让烟通过墙壁循环,来保持屋里暖和。
而到了清朝,直接考虑到了冬天的取暖问题,把墙做成中间空的夹层形式。然后留一个取暖的口在里面烧火,就像类似今天的暖气片一样,效果特别好。
自来水,没有电脑……古人可怎么活啊?事实上,他们过得可丝毫不比我们差! 古人女人刮除体毛吗?比起她们与时俱进的高智商,中国的女人在刮除体毛上可没什么进化。事实上,很早之前古代女性就推崇将眉毛剃掉,再用黑色颜料画眉……没错,黑泽明的**《乱》里的女人喜欢把眉毛搞成一小点儿,就是师从中国先人的成果……除此之外,古代女人们还流行“挽面”,就是用线除掉脸上的细毛……都说只有男人爱面子,看来并非如此。 古代皇帝后宫3000人,果真有这么多吗? 3000?这只是一个保守的数字。古代皇帝在女色方面上的追求可谓孜孜不倦,著名的昏君隋炀帝,就曾下诏广征天下美女,更是选了3000童贞女子入宫供他 “消遣”。隋炀帝还是小菜一碟,排行榜冠军当属唐玄宗。别看古书中把他和杨贵妃的爱情写得惊天地、泣鬼神,他的后宫人数可是高达四万……嗯,一天一个,也得100多年才能用完。 古人常说学富五车,五车到底能装多少书?需要指出,这“车”是马车、牛车,而不是大卡车。这词儿是描述战国时代的名家施惠如何勤奋好学的。他每次出个门,都要带上五车竹简在路上阅读。也不知道这一路颠簸的,他能不能看得进去,总之这范儿算是做足了。这五车竹简也没几本书,大概连精装版的《古文观止》也装不完。照这么个算法,咱们随便一个人都是学富几十、上百车的。 古人通常多久洗一次澡?他们用什么来洗头呢?古人比我们想像中讲卫生多了。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便“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到了汉代,还出现了“休沐”,就是说官员们上了五天班之后,能专门休一天假来洗澡。现在的公务员哪有这待遇?更有人因为喜欢洗澡而著书立说,这就是南朝的梁简文帝萧纲和他的《沐浴经》。古人洗头更勤,常常使用清水和天然清洁剂 “无患子”来洗头。 古人没有卫生纸,那么上完厕所用什么擦屁股?古人大概都练过“忍者神功”,在纸张还没有发明之前,古人大便完后用小木片、竹片来“刮擦”屁股,也不怕刮出痔疮来。即便是纸张发明之后,因为中国有“敬惜字纸”的传统,而且纸张较为昂贵,用纸来擦屁股,是大不敬的奢侈行为,古人只好继续当“忍者”。直到元代,蒙古人才不鸟你什么爱惜纸张呢,屁股自此得到了“温柔”的对待。 古人没有冰箱,那如何保存食物呢?谁说古人没有冰箱?湖北省随县曾侯乙楚墓曾出土一件“铜冰鉴”,就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冰箱。早在春秋时期,奴隶们就冬天凿冰储藏,供贵族夏季饮用。简单地说,古代的“冰箱”是一个盒子,里头放冰块,再将食物放在冰中间,以达到防腐保鲜的作用。不过,以前的“冰箱”简陋且功能单一,不像现在,冰箱甚至可以成为惊悚片里杀人凶手的容器。 古人如何预测天气?在商朝,运用眼睛耳朵等感官系统来观测天象,是很了不起的本事,在政府里混个高职完全不成问题。到了周朝,人们已经学会从动物的行为来预测天气了。秦汉时期,古人完成了二十四气节的制定。之后,农历的问世,更是历代祖先智慧的结晶。古人预测天气,虽然没有精密的仪器,但很多时候却比现在那些所谓的“天气预报员”靠谱多了。 古代女人是如何化妆的?涂脂抹粉是女人从古至今从未改变的爱好。古代女人最常用的三样法宝是:黛粉、妆粉和胭脂。“黛”是一种黑色矿物,把它先磨成粉再和水,可以用来画眉。妆粉就是现在的粉饼。胭脂是古代的口红,原料是一种叫“红蓝”的花朵,与妆粉调和后也可当腮红使用。现在琳琅满目的化妆品让女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假面”功力更胜古人几筹。 古人没有保险套和避孕套,如何避孕呢?古代的皇帝如果不希望他的妃子怀孕,会命令太监把那女子倒挂起来,用藏红花来清洗下体。过去的青楼女子也会服用一种含有麝香的“凉药”来避孕。不过,效果也不是百分之百的,韦小宝八成就是他妈避孕措施没做好才蹦出来的,甚至还有人喝剧毒水银。当然,多数古人不会刻意避孕古代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古人比现代人可要环保多了。随手乱扔垃圾这种不文明的事情,很少发生。早在8000年前,古人就会将垃圾集中处理,利用天然的或挖掘而成的土坑来堆放垃圾。解决垃圾最快的方法是直接烧掉,烧不掉的就掩埋起来。古代垃圾场的遗迹里,大多数是碎裂的瓷器、漆器。拼一拼,说不准能还原一件古董。所以,想发横财的,可以翻翻古人的垃圾。 古人喝水是生饮还是会煮开再喝呢?只有现代人才会被这个问题困扰。古时候还没有环境污染,无论是河水、泉水、井水,甚至是雨水都可以直接饮用,不用担心拉肚子。只有天气寒冷时,古人才会把水烧开了喝。虽然可以随时随地取水,但古人要提防水源受到污染,因为古代瘟疫的流行,大多跟饮用水有关。武侠片里的恶人,常使用在水里投毒这种下三滥的招,取人性命于无影无形。 古时就有地图吗?那如何制作的呢?传说大禹治水时,就有地图。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3幅距今2000多年的汉代古地图。西晋的地理学家斐秀创立的《制图六体》,使地图的编制有了更大的精确度。古代地图基本上是一步一个脚印量出来的,所以,制作地图的兄弟们,首先得是跟唐僧似的苦行者。因为,想要制作一张全国地图,往往需要10多年,是个浩大而枯燥的工程。 古人写错字如何修改?直接用毛笔涂掉是最简单的办法。王羲之和颜真卿,就是这样应付错别字的。所以,《王羲之兰亭序》和《颜真卿祭侄稿》算是两位大书法家的“涂鸦之作”。最普遍的方法是:在错别字旁边(通常是右上方)用毛笔加点,保留原字继续写下去。还有一种方法是,把名为“雌黄”的矿物涂在错别字上,有点类似现在的“涂改液”……信口雌黄就这么来的。 在没有杀虫剂的时代,古人如何扑杀害虫?古代用于防治害虫的药物五花八门,植物性的包括嘉草、莽草等,动物性的包括蜃灰、鱼腥水等,矿物性的则有食盐、硫磺、石灰、砒霜等。使用的方法包括混入种子收藏、伴同种子种植、浸水或煮汁喷洒、点燃熏烟、涂抹虫蛀孔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政府甚至还得专门设官员管治虫害。每到害虫猖狂的时节,便会出现“全民捕虫”的壮观景象。 古人上班时几点到几点?打卡吗?别以为打卡上班是现代的变态发明。看看古人上班的记录,你会觉得现在算是人性化多了。古代衙门里的公务员上班的时段为:春冬二季,清晨六点签到;夏秋二季,清晨五点半就得签到。如果谁敢无故旷工或迟到,就不是扣点钱那么简单的事情了,依天数和情节轻重,可处以笞刑或徒刑。所以,上班迟到有可能遭受皮肉之苦,不好混啊。 古代学生有寒暑假或周末假吗?现在的学生常常叫嚷假期太短,如果这种抱怨发生在古代,估计手掌心早被老师或家长打掉两层皮了。古代学生没有专门的假期,除了新年、端午节等举国同庆的节日外,学生每天的任务就是寒窗苦读,考试前还得头悬梁锥刺股,或凿个壁偷点光,进行一下考试冲刺。古代只有官员才能休假,所以,努力考取功名后,便可以名正言顺地放假了。 古代的婴儿会喝羊奶或牛奶吗?还是只喝母乳?古代的婴儿如果可以喝羊奶或牛奶,就不会有这么多幼年夭折的惨况了。古人通常到了一定的年纪才能喝动物奶。婴儿还是以含有人类抗体的母乳为主,因为那时候动物奶还没有现在的杀菌处理技术,婴儿对细菌没有抵抗力。若母亲没奶怎么办?只能“借乳”了,奶妈这一职业由此诞生。没奶的穷人家,只能用米磨成适合吞咽的细浆来作替代品。 古人怎么取火?最初,古人看到火山爆发或雷击起火,以为是什么神灵,会顶礼膜拜。后来,燧人氏看见啄木鸟与木摩擦生烟,从中学会了钻木取火。西周时发明了“阳燧”取火,就是用凹面的铜镜,运用阳光聚焦的原理取火。直到人类懂得击石取火后,用火就很方便了。所以,打火石是古人居家的必备品。不过,也要警惕放在小孩小猫够不着的地方,免得玩火。 铁杵真能磨成绣花针吗?如果不行,那针是怎么做的?在古代,凡属于金属类的东西都算贵重物品,如果典故属实,那位磨铁杵的阿婆,算得上有钱又有闲的人了。不过,制作铁针的确需要很大的恒心和耐心。先要将烧红的铁抽成铁丝,再剪成一段段,将一头磨尖,另一头钻洞。制作用于针灸的针就更烦琐了,要先插入腊肉中用油脂来填补坑洞,尖端还要磨得又尖又圆,才能避免针戳断血管。 以前没有卫生棉,那月经布是抛弃式的,还是重复使用?古代妇女身上最长的东西,除了头发、裹脚布,就数“月经布”了。月经布是一根长布条,用于“大姨妈”来时紧紧包裹下体。但是,由于古代妇女参加体力劳动比较频繁,所以依然难免“见红”。此外,因为中国向来崇尚节俭,使用过的布条还是会经过清洗后重复使用。现在的女人应该好好感谢卫生棉的发明者,它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女人”。 古人如何减肥?有丰胸的偏方吗?比起现在五花八门的减肥药,古人的办法就简单多了,比如用喝茶来减肥。不过,古代的老百姓难得大鱼大肉,一天到晚都得干又重又累的活,哪儿还胖得起来?古人丰胸的方法比较自然,比如运用红豆和黄豆等食补的方法来达到丰胸的效果。此外,古人认为穴道按摩也能助长胸部汹涌。比起古人的“内调法”,现在的丰胸法更危险,一不留神就成了“毁胸”。 半夜在街上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更夫,算公务员吗?更夫在古代类似现在的社区巡守队和管理员,主要负责夜晚邻里间巡逻和报时的工作。由于夜间出行,他们“撞鬼”的可能性比常人高,港台的僵尸片里头,更夫常莫名其妙地暴毙。话虽如此,但更夫好歹是个正经的职业,也算是公务员,因为古代军队较低阶的士兵,会被安排当更夫,就像保镖和警察。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待遇没有现在的公务员好。 除了听听唱戏外,古人都怎么过生日的?中国讲究尊老重贤,只有老年人,才能过大寿。新生婴儿满周岁时,会举行“抓周”。以后每年过生日,往往是父母煮几个鸡蛋就糊弄过去了,这叫“小生日”。直到60岁才有资格贺“寿”,也就是过“大生日”。此时,可以大摆戏台,亲朋好友还会送上珍贵的礼物和美好的祝福。所以,在古代,想要过个像样的生日,还得有长命的本事。 如果古代的大侠参加现在的奥运会,会大获全胜吗?你觉得蜘蛛侠和孙悟空PK,谁会胜出?这种问题只能激起唇枪舌战,永远没有结论。古人大多数从事的是体力劳动,所以耐力和承受力应该比现代人要好很多。但是,现在的奥运会,是以举国之力培养那一小撮运动苗子,有财力、人力、技术的支持,古代大侠八成拼不过他们。不过,像一些看重耐力的比赛,比如马拉松,古人的胜算还是很大的。 古人整容吗?古人相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古人是不会像现代人那样,主动在自己的身上动刀子的。以前的战争很盛行割掉战俘的鼻子,因此古人研发出一套鼻子的再造手术,就是将手臂割开一个缺口,将手臂固定在受伤的鼻子上,等两边的伤口愈合,再从手臂上挖掉一块鼻子大小的肉,来当作新鼻子。不过,这和为了变美的现代整容完全不同。 古人刷牙吗?古人也是很注重口腔卫生的。咱们的祖先老早就用右手中指当牙刷用了。再后来,印度人发明的“杨枝牙刷”由僧人传入中国,又名“木齿”。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将杨枝一头咬软,蘸了药物刷牙,便令牙齿光洁。更简单的方法是用“嚼”的,跟长颈鹿似的嚼嫩树枝,也可达到类似效果。现代人哪天“野外生存”时,忘记带牙刷,不妨回归一下古法。 古人近视了怎么办?古时还没有什么环境污染问题,也没有电视、电脑的诱惑,所以近视的人非常少。通常近视的都是苦读的书生,你想啊,老凿壁偷光、囊萤夜读,不近视才怪呢。古人以为看不清是因为精神不集中,所以,“定志丸”是最常用的药方,也有用穴道按摩和针灸来治疗眼睛的。明朝时眼镜从西方传入中国,仗着眼镜,大家毁起眼睛来,更肆无忌惮了。 太监如何被阉掉?那该怎么尿尿?做手术时,会先用白布条将被阉者的腹部以下绑紧,再用有麻痹作用的辣椒水来消毒,接着将人的手脚捆住,之后就得看师傅的刀功了。最好一刀解决,将阴茎、阴囊一并割掉,否则软骨长出来的话,还得再割一次。如果不慎割得太深,又会凹一个洞,导致尿尿乱洒。手术后由于少了“水管”,太监尿尿大多呈扇状,为了不弄脏裤子,只能蹲着尿。 古代男人割包皮吗?在中国古代,没有这种让男人“皮之不存”的习俗。男人普遍爱惜自己的体毛发肤,只有少数民族中才有割礼的传统。倒是割包皮在国外更为常见,比如古埃及的浮雕作品中就有描绘成年男性以立姿接收割礼。传统割礼的原因,不是为了卫生,而是对阳具的崇拜,认为包皮是外观上的缺陷。 古代女人上衣是肚兜,那她们穿内裤吗?古人说的衣裳,上半身为“衣”,下半身为“裳”。“裳”有点像裙子,说白了就是块遮羞布。直到春秋时代,才有了裤子。后来,女性月经时会多穿一条旧裤子在内,避免弄脏外裤,慢慢地男人也效仿,逐渐演变成今天穿的内裤。如今,不穿内裤却成为另一种性感的表达。 古代男人有变装的喜好吗? “变装男”类似如今男同性恋中,阴柔俊俏、喜欢扮演女性角色的一方。在春秋时代的文献中就有相关记载。当时这种喜欢美男子的风气,主要盛行于贵族之中,到了魏晋南北朝,连民间也多有耳闻。魏明帝时的潘安、何晏、杜弘治等人,就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善敷朱粉,连女子都自叹不如。 古代有女同性恋吗?在中国古代,女同性恋多称为“磨镜”,双方相互以厮磨或抚摩对方身体得到一定的性满足。由于双方有同样的身体结构,似乎在中间放置了一面镜子,故称“磨镜”。也有一人女扮男装,在腰间系一假阳具和对方进行性交的。古代女同性恋多发生在后宫,因为宫女们接触的男人只有皇帝和太监,在男性不足的情况下,宫女只好自行“内部消化”。 飞鸽传书真的可行吗?在中国古代,何时开始使用飞鸽传书,已不可考。在蒙古西征时,传讯鸽就已经被大量用于军事活动,立下汗马功劳。发展到后来,鸽子还成为传递情书的绝妙用具,成为不少美好姻缘的“红娘”。古人飞鸽传书,多用红丝线捆扎信笺字条,以引起收信者的注意。如今,我们用的是E-mail、电话、视频等,虽说更方便快捷,却少了一丝浪漫和期盼。 古人有金库或保险箱吗?他们是怎么藏钱的?早在原始时代,为了保存辛苦捕猎来的食物,古人会挖洞将食物放入洞穴,再放块大石头挡住。后来,演变成用兽皮包裹捆绑贵重物品,这应该算是保险箱的雏形了。随着器皿和锁的发展,人们开始将钱放入不同材质的箱子和柜子中。然而,即便“保险箱”出现了,也难免半路杀出群绿林大盗。钱庄由此应运而生,却也成为更专业的“窝藏赃款”的机构。 以前的纸钞要防伪吗?古代最早的纸钞诞生于民间,由商人自由发行。但这样做,很容易出现乱发和伪造的情况。后来交子(中国最早的纸币)收归官方发行,防伪措施更为严密,还会在纸钞上盖上两枚官印。到了宋徽宗时期,改为图案更复杂的“钱引”,加上多色套印,防伪性更强。此后,历代都有自己独特的防伪方法。花样之多,让现代人至今都没有搞清咱们老祖宗到底是怎么防伪的。 古代人装假牙吗?早在汉代,张仲景就发明了汞合金填充龋洞法。宋朝还出现了镶假牙的专业医生。古代的假牙材质很多,除了象牙、牛骨之外,还有坚硬的檀香。假牙除了能解决实际的用牙问题,还有装饰和卖弄的功用。“牙桥”,就是用软金铁线绑住牙齿,再绑入口内,没有咀嚼功能,纯装饰使用。这让人想起八九十年代的港片里,暴发户一张口,金牙闪倒一片。 古代男生头发都留长发吗?古人对三千发丝劳心劳神的程度,非现代人所能想像。古代无论男女都留长发,而且是越长越好。他们几乎都不剪头发,顶多修理一下边毛,即便这样,还得看着黄历挑日子。男孩到了读书的年纪,会将头发挽结成发髻,叫“束发读书”。古时的“秃刑”,是古人不堪忍受的惩罚,也就是司马迁说的“剃发受辱”。 古人抽烟吗?烟草最早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从菲律宾的吕宋岛传入中国的,最初在广东福建两省有少量的种植,但抽的人并不多。众所周知,烟草造成祸害,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小小的鸦片,成为改写中国历史的导火线。清光绪年间,英国商人借通商之便,把纸烟带入大陆,刚开始免费送抽,等人上瘾之后开始贩售。 古代玉或宝石类的饰品,是用什么东西雕琢而成的?黄金有价玉无价,古人老早就知道玉器宝石的珍贵。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表明古人对硬度早就有了认识,知道利用更坚硬的矿物来研磨石器。雕琢玉器,古人往往是把硬度更高的石英、拓榴石、金刚石等矿物捣碎成沙砾状,就成了“解玉砂”。后来还出现了硬度最高的“金刚砂”,也就是碎钻。这下再硬的宝石都可以任人“宰割”了。 古代人的闹钟只有公鸡吗?如果那只当闹钟的公鸡被宰了,怎么办?古人当然不会吊死在一棵树上。除了漏壶和日咎外,古人还发明了香钟。就是以特制的模子制成盘香,盘香粗细均匀,燃烧时间才能准确。再从燃烧后剩余的盘香上的刻度来推测时间。后来,古人对香钟进行了改良,在香火烧到固定刻度时,上面挂的重物就会落下,撞击盘香下的金属器皿,达到闹钟的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