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极简主义者故事

我所知道的极简主义者故事,第1张

我认识极简的概念,是从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开始的。

日本人在我们的印象中都是独具匠心的,他们专注在一个细分领域有十几年几十年地深耕,然后有对这个领域有深刻的认识。山下英子通过瑜伽学习,参悟出“断行,舍行,离行”,随后发展出新整理术——断舍离。

山下英子的故事,是从杂物中解脱出来,然后形成了自己的对待物品新方式的过程。可以说是从生活中悟出了术法,精细到生活物品方方面面的整理。这使我想到源于日本企业的6S管理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自检”。

若是论整理术,日本的先行者确实走在最前面,有着深厚的术法上的积累, 这些术法的本质是:不断优化和物品间的关系,达到一个极简状态,然后保持下去。

我再继续了解极简,发现极简的内涵是丰厚的。

这得益于美国作家乔舒亚·菲尔茨·米尔本的故事。米尔本的经历简单的概括,可以说是阅尽繁华后返璞归真。他本是一位年纪轻轻就拿着高薪的企业高管,20多岁拥有名车、豪宅、有一个美丽的妻子。然而他拥有越来越多的物品后,发现自己并不快乐,甚至生活糟糕透顶,承受着压力和物欲的双重折磨。他开始断舍离,开始过极简生活,抛弃大量物品,从束缚他前进的大量的“锚”中解脱出来,发现了人生更重要的价值。

米尔本把这些得益于极简生活,总结出来的价值归结为:健康、人际关系、热情、成长和奉献。

实现这五大价值的过程,就是实现更加幸福人生的过程。 他和他的同伴发展的极简生活,实际上包含了对人生价值的实现,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这使得极简主义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断舍离,而是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你快乐了吗?米尔本这样发问,这个问题是给他自己的,也是给每一个在人生苦海中挣扎的人。在工作生活中苦苦追寻的事物,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吗?米尔本用自己的体验告诉我,财富并不能带来持久的快乐和幸福。

集中精力追寻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这是极简主义的更深层次的内涵,超越了物质的束缚,像是一种涅槃。米尔本的这份经历给我极大的启发,像是看到了断舍离这面光滑的墙面后的风景,直指内心。极简主义者需要一次又一次的涅槃重生,不断简化自己直至摆脱物质的束缚。

每一个极简主义者都有自己的风格,山下英子从瑜伽中顿悟,细腻柔和,灵巧有秩。乔舒亚·菲尔茨·米尔本放弃奢华生活,大舍大得,激情四溢。另外一位极简主义者乔舒亚·贝克尔则是从生活的小事中醒悟,平静而温暖。

或许与贝克尔从事教堂的工作有关,若是用五种价值去衡量,则他偏重于经营人际关系和为他人奉献。贝克尔愿意同流浪汉交朋友,也会把自己获得的稿费用于慈善基金;会和妻子在车库售卖杂物,也会给博客的读者写一封鼓励实现梦想的信。

贝克尔的事迹让我明白,极简主义者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而是大俗大雅的人,完全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又可以超脱于物质的束缚,不孤高的独立于亲朋好友,而是时刻温暖身边的最重要的关系。

极简主义者最终极的最求是奉献,这种奉献不是牺牲,而是付出时间、金钱、精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然后自己也同样获得快乐。

奉献的快乐是其他快乐无法比拟的,超越物质和其他所有的享乐行为。

极 简生活就是在生活中做减 法,然后获得更舒 适的生活。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健康的购物理 念

1、减 少不必要的浪 费。

极 简的生活首先要杜 绝浪 费。

1)如果对乐器、相机这种昂 贵的物品感兴趣,先用最低的成本尝 试一下,1个月后确定自己可以坚持,再入手更高 配的设备。

2)购买一件物品之前先看看有没有替 代品。比如电饼铛(可用平底锅代替)、闹钟(可用手机代替)。

3)旅游景点的纪念品尽量不要买,基本不是必需品,质量也一般。

2、控 制购物 欲

了解自己真实的需求,不要让欲 望左右你的选择。

1)逛 街之前先列好一个清单,然后直接去选择需要的目标,就不会看见什么都想买。

2)特别想要的物品,可以等一个星期再去看,这个星期内你可以想想是否真的需要。

3)永远不要为了赠 品或者打 折盲 目购买物品,往往会因小失 大。

4)删 掉手机中的营 销号,他们大部分都是在忽 悠你买买买。

5)不要看见同事、舍友都买,你就要买,你不是需要那个物品,只是欲 望 作 祟。

3、精 选物品

购买物品时,要精 选、严 选,不能盲 目选择。

1)只购买“活 下去”的物品,衣食住行都满足即可。

2)重 品质,轻数量。如果想要极 简生活,购买的物品的品 质很关 键。因为如果品 质不好,你只能用数量来凑,从服装到生活用品都是如此。

3)购买物品只选择“基本功 能”。比如你刷牙的目的是为了刷干净,刷得舒服,那么选择牙刷时只需要满足这两点就可以了。极 简生活宽 头软 毛牙刷就没有太多花 里胡 哨的包装以及鸡 肋的功能,细 软的刷毛不仅能深入牙缝中刷得干净,而且还刷得舒服,不会刺 到牙 龈。

二、控 制家中物品的数量

极 简的生活,当然是家中的物品数量越少越简单。

1、每个月重新审 视自己家中的物品,重 复功能的东西只留一件,其他的都处理 掉。

2、如果有超过半年以上不用的物品,可以选择放到二 手 网 站出售,但是不要花太多精力,因为与买家讨 价还 价也费时间。或者也可以直接捐赠 掉。

3、卫生纸、洗发水这些生活用品,无需囤一大堆,去超市或者网 购,很快可以买到。

三、绿色环保

社会一直提倡环保行为,因为不制造垃圾,也是极 简生活的一种。

1、减少包装的浪 费,去超市可以自带购物袋。

2、少吃外卖,尽量少用一次 性 餐具。

3、住酒店用分装瓶自带洗浴用品,少用酒店提供的用品。

4、出门尽量自带水杯,少买饮料和矿泉水。

四、信息极 简

大量的网 络信息,每天都在占 据我们生活的时间,所以极 简的生活,也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看的信息。

1、关 掉你从来不看的软 件通知。

2、屏 蔽 朋友 圈的 微 商、保 险、广告。

3、取 消订阅你从来不看的公 众 号。

4、退 出你从来不看的 Ⅴ 信 群。

想要过极 简生活,还得要好好整理一番,摒 弃那些不需要的、无用的、多 余的,才能轻 装 上 路。

极简主义,并不是现今所称的简约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60年代所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又可称为“Minimal Art”,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为表现方式,意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极少化作品作为文本或符号形式出现时的暴力感,开放作品自身在艺术概念上的意像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极简主义以简单到极致为追求,是一种设计风格,感官上简约整洁,整体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

传统

传统艺术追求一个崇高的理想,在此之间有了不同的风格,几至回归自然,出现最多的词汇是自然规律和永恒,最诱人的问题是对风格的研究;现代艺术追求一个自在的样式,在此之间有了不同的形式,直到几何图案,出现最多的词汇是自我意识和创新,最诱人的问题是对形式的讨论;后现代艺术追求一个实际的信条,在此之间有了不同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出现最多的词汇是生存现实和效果,最诱人的问题是对影响的争论。

传统艺术可以阐释,但要符合一个道德的约束,风格即全部,永恒可以超越人的时代;现代艺术反对阐释,创作本身呈现和谐的秩序,形式即根本,创新可以评价人的价值;后现代艺术难以阐释,并不对应一个必然的联系,影响即一切,影响可以改变人的情趣。

根据艺术史的描述,乔托被视为西方绘画传统艺术的奠基人。随后,透视、解剖、材料……的掌握,使如实地再现幻觉真实的世界受到了鼓舞;人文思想、宗教改革、技术革命……的发展,使科学的手法认识人类世界的理想有了信念。这是注重"主观世界"的阶段,然而,这主义,那主义,当绘画的"现实主义"出现之后,尖锐的现实矛盾挑战即成的道德,继而人们发现,认识主观世界普遍规律的理想抱负受到了挫折。人们开始怀念自然。印象派把画布搬到了室外,把握客观世界的和谐样式。在这主观认识的历程之中,艺术学科造就了许多大师,达芬奇的成就促成艺术超出工匠艺人的划限,上升到精神的维度。

根据艺术史的描述,塞尚被视为西方现代艺术的奠基人。随后,传统艺术的透视规则受到了质疑,原本一样高的物体,在传统艺术的画面上则被表现为近大远小,于是开始了塞尚"客观的观察世界"的真诚决心(现代绘画简史/赫伯特·里德);传统艺术的色彩明暗技术不令人满足,单纯并置的色彩区域,在传统艺术的画面上往往被处理为混色塑造,于是开始了修拉"合乎逻辑的、科学的和绘画的体系"的试验(现代绘画简史/赫伯特·里德)。这是注重"客观世界"的阶段,然而,这流派,那流派,当绘画"极少派"出现之后,繁杂的生存现实冲撞达成的和谐,继而人们发现,把握客观世界净化秩序的样式试验结果难以兑现。试验走到了极限。后现代艺术家识别了物质属性的艺术作品的限制,在凹凸不平的自然空间和前后遮掩的社会内部一展身手,影响生活习俗。在这客观把握的历程之中,艺术领域培养了许多大师,杜桑的成就促成艺术领域的突破,再扩展到人类社会的维度。

事实包容事物的方方面面,分析和归纳只能是剖析因子结成一些因素以求看到事实,但是事实密不可分。我们所说的风格、形式、影响,任何时期的艺术都包括这些因素,所说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生存现实,这些因素在任何时期都是一回事情,所说的对真实的认识、把握、利用,艺术家都是以不可缺少这些因素以求获得人们的承认。进入后现代社会,人们更清楚原因和结果之间并不一定是对等的联系,某一时期,某一主张,某一论断也是在指出一些强化的因子起着作用。古希腊哲人巴门尼德认为一切是一,并且是静止的;赫拉克里特认为一切在变,人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河流;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天是一个和谐的数目。事实是什么样子,我们不知道。况且,他们所说的,人们的理解也不一样。存在的整体,运动的精神,和谐的状态,局部的放大在于有所识别,即会是生成的因子。几百年之后,《圣经》说出了一个消息。

后现代

后现代艺术基于人类主、客观努力之后呈现的社会现状,与人类文化的整体进程共步齐趋。作为现代艺术抽象艺术的一支,极简主义艺术纯净形式平衡内在秩序仍然是一种理想的象征,不算是信念的向往也算是对混乱的逃避;作为现代艺术构成主义的一脉,极简主义艺术明确工艺构成吻合组织生产的逻辑意图仍然是一种主观的认识,不算是人文主义也算是人文科学。拥有沃霍尔的大众心态,博依斯的公众意识,后现代艺术开始了注重生存现实的阶段。人们在审视自身的同时也审视艺术,艺术真是一直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崇高,还是人们误会了生活的期望值;或许就像艺术误会了生活一样,生活真是一直像人们所暗示的那样平常?生活不再像人们一贯认为的那样,缺少艺术的难度,没有艺术的深度,已经不能"安心"了;艺术也不再像人们一贯认为的那样,能给你带来什么帮助,能告诉你什么,已经不再"有用"了。视觉艺术已经不充当物质性的载体透露、传递人类世界的信息,本身已经作为一个信息。艺术只是对生存状态的考虑,世界只是一个消息。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对生存状态的考虑是人类的艺术。

对真实的认识、把握和利用通过艺术来展开人类的困惑:"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生活的现象并不一定互相排斥,不是说看到的现象存在,不看到的现象不存在,不是说出现了一种现象,就取消了另一种现象,寻找特点也是一种现象,别无作为。人们在传统艺术中已经看到了许多现代艺术的现象,有潜在的社会和科学的因素,有外在的个人和认识的原因,卡拉瓦乔、安格尔、戈雅、马奈……的绘画中都可以看到现代艺术的痕迹,但是不把他们作为现代艺术介绍。现代艺术中仍有传统艺术的成份,有潜在的历史和文化的基因,有外在的个人和掌握的情况,卢梭、弗拉芒克、郁特利罗、达利……的绘画中都可以看到传统艺术的手法,但是人们不把他们作为传统艺术来分析。后现代艺术亦是如此,认知的,试验的……样样不少,主观认识、客观把握……面面俱全,虽然后现代艺术把这些归于"物质性"加以反对,但是这些现象统统归于展现人类生存状态的后现代艺术景观。

大多数人在面对斜屋顶时,多少会有些一筹莫展,如何充足、有效地利用空间,成了最大的难题。当KennethBrown决定搬进这间有着斜屋顶的房子时,他早已规划出设计的蓝图。用他的话说,“这么漂亮的斜屋顶,不打造成阁楼岂不是浪费了?”

链接:新春传统家居布置装扮美丽生活

开辟独立空间

一间三角形的屋子该怎么安排结构?肯尼斯布朗的答案是,再搭一个三角形!没错,斜顶房子固然不能像普通的居室一样有太多立体空间可以使用,但搭建一个阁楼却是无可厚非的想法。利用斜屋顶的独特结构,将截取出的顶部空间处理为一个开放式的阁楼,出入口设置在客厅的位置,并配以坚固耐用的白色梯子。如此一来,就在家中形成两个各自独立的空间,宽敞明亮的天窗带来充足的光线,将阁楼用做书房或工作室是再好不过的了。况且开放的上下结构可以提升房间的层次感,彼此互动更加相得益彰。

阁楼的正下方是以红色墙壁围成的厨房,与之间隔一条通道的是盥洗室,肯尼斯以此将卧室与客厅巧妙地分隔开来,既保障了客厅内有足够的空间,又利用厨房的遮挡很好地保护了卧室的私密性。

主题色调统一

对于这间斜屋顶的小户型空间而言,利用色彩在视觉上扩大是必不可少的。不论是能够给人空旷感的浅淡素色,还是亲切活泼的暖色,都要尽量避免细碎图案和小块材料的使用。大面积色块可以带来通透、明快的视觉效果。肯尼斯深知这一点,因此斜屋顶的部分统统以条状实木板拼接而成,与复合地板的木质花纹浑然一体,同时屋内的餐桌、地毯等稍大规格的家具也遵循这一主题色调。

至于墙壁的颜色,除了阁楼正下方的厨房是以红墙来做功能分区之外,其他则统统留白,丝毫没有使用多余的装饰,搭配纯白色的布艺沙发和茶几,既简洁大方又在视觉上扩大了空间面积。房间内同色调大面积色块的使用,使整个家看起来协调统一。即使是小小的配饰物件,主人也十分在意颜色的选择,或与主题色调一致,或追求自然淡雅,避免了过多色彩带来的杂乱无章。

极简主义最大化

走进肯尼斯的家,不难发现,他的房间内除了平日必需的家具和物件,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客厅内的整体白色调营造出一片纯净美好的氛围,风景画和转角边桌上的插花点缀其间,清新雅致。餐桌一侧的墙面处理成小壁橱,上层开放可以摆放书籍和小饰物,下层附带柜门,将餐具藏于其中。事实上,主人将客厅与餐厅兼容在同一空间中,但色彩的合理搭配和极简的家具摆设,使这个区域看上去依然很宽敞。盥洗室内的洗手台、橱柜、浴缸等都选择了简单的结构和直线条,因为浅色、透明的材质和小体积等特点让这些家具看上去更轻巧。

阁楼空间适合一个人安静地阅读,单人沙发、茶几、落地灯已然足够。卧室更是将极简主义进行到底:一张宽大舒适的双人床,一只床头壁灯,就是全部的家具。双人床摆放在一扇天窗的下方,每当夜空晴朗,仰卧着细数繁星点点,该是多么浪漫惬意的事情!

盥洗室内依然延续了白色为主的主色调,线条干净利索,整洁大方。

主人充分利用天窗来采光,卫生间面积不大,却通透明亮。

简约主义是现代音乐的最后堡垒,还讲究音乐的逻辑性与有序性,由于音乐主要是简单材料的重复,容易使听众进入冥想的状态,也叫冥想音乐。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赖克、格拉斯等人。

生于1935年的阿沃·帕特是爱沙尼亚首位获得国际声誉的作曲家。爱沙尼亚——这个波罗的海小国在历经八个世纪的被占领历史后,终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独立,帕特就生于这个短暂的独立期间,国家旋即被苏联吞并,之后是近四年的德国占领期,以及长达四十五年的苏维埃加盟国时期——帕特在这个时期内成长与成熟。帕特按照义务征兵制,曾入伍任一名军鼓手。退伍之后(1957年)在爱沙尼亚电台和电视部干录音工程师,长达十年,这个职位为他早期作曲生涯提供了经济基础。和许多社会主义作曲家一样,他也投身大众音乐领域——**和戏剧配乐。加盟共和国时期,艺术的独立性被置于党的文艺政策指导之下。幸亏年轻一代作曲家有前辈艾勒(Heino Eller,1887-1970)指导,帕特1958年入塔林音乐学院师从艾勒。后来帕特满怀感激地谈到恩师:“他给我指出一条道路,但那是一条极为宽广的道路,从不强迫我们按他的路子创作,一位极具人性、充满活力的导师。”

帕特学业及毕业后(1963年)写的第一批作品都是调性音乐,大多为钢琴作品,带有显而易见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师法肖斯塔科维奇与普罗柯菲耶夫。为儿童合唱团和大型乐队而作的康塔塔《我们的花园》曾获苏联青年作曲家比赛的头奖。六十年代,作曲家依据一些地下流传的十二音技法乐谱和教本,演习序列技法,第一个成果是完成于1960年的《死亡名册》(Nekrolog),该作也是爱沙尼亚音乐史上首部十二音作品。此后,帕特越来越倾向于先锋技法,被官方视为危险人物,西方腐朽文化的盲从者。

《第二交响曲》(1966年)使用大量非乐音和拼贴,震惊苏联乐坛。1968年创作的《信经》更由于是宗教体裁而遭禁。同时期,帕特对巴洛克音乐兴趣浓厚,以巴赫的音名主题创作巴洛克风格的仿作,和刺耳的现代音乐形成对比(《第二交响曲》)。

《信经》中采用了巴赫平均律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这是帕特最钟爱的素材。六十年代晚期,帕特陷入创作危机,觉得无法在先锋技法中寻找到自己的声音,或许更重要的是,无法体验到信仰的共鸣。数年内,他几乎中止了创作,转而潜心研究格里高利圣咏和中世纪作曲家,如若斯坎、马肖和奥克冈。这个创作枯竭期内的《第三交响曲》是一个过渡性的作品。

1976年他写出《致阿丽娜》(Für Alina)标志着作曲家创作新时期的开始,音乐风格焕然一新。下面这个《致阿丽娜》的谱例片断显示其主干音为b小调主三和弦:帕特从中古元素以及三和弦中汲取到更新力量,他自己称之为“Tintinnabuli”(钟鸣作曲法),即回到最简单基本的三音和弦,调性和声的基石,但抽去了调性体系的功能,使之失去方向感,类似中古音乐那样的平行级进。作曲家这样描绘“Tintinnabuli”:“我使用尽可能少的元素,只有一到两个声部,将音乐建构在最原始质朴的素材上——三和弦,一种特殊的调性音乐。”在下面这个谱例中可以看出,是“钟鸣作曲法”的几种基本变化模式,主干旋律音构成a小调三和弦:《致阿丽娜》是第一部采用该作曲法的作品,作曲家说:“这是采用新调色板的第一首作品,我在其中发现了一个三和弦系列,应用了一个不起眼而简单的指导原则。”正如上面两个谱例所示,这个“不起眼而简单”的原则就是和弦不论如何变化倒置,都牢牢“固着”在三和弦上。此后钟鸣作曲家成为作曲家每部作品的起点,往往有一个特定的三音和弦位于作品中心,就像一个信念或是钟声,回荡在整个作品中。

帕特不但视该作曲法为自己的音乐表达,而且是一种解脱之道,一种拯救性的力量:“我在求索彷徨中进入这个领域,为的是探求我的生命、音乐和创作的答案。在我生命低谷的黑暗中,我似乎感觉一切都是外在而毫无意义,纷繁复杂的面貌令我困惑,我一定要寻求到一个统一,那个最重要的东西,我如何寻到?那个完美之物的轨迹变幻多样,令无关紧要的琐碎随之散去。三和弦的三音就像钟鸣,它很接近我心中的那个完美之物了”。音乐的技法和生命的体验、一元信仰统合在一起。从这点而言,作曲家之后的所有作品皆带有宗教观念。事实表明,钟鸣作曲法虽然朴素,但拓展空间很大,帕特以此写出了个性迥异的丰富作品。作于1976-77年的一系列作品迅速确立了他的独特声音,如《纪念布里顿之歌》、《兄弟》和《空白》。有论者把帕特归于简约派,甚至称其为“宗教简约派”,但作曲家自己并不认同这点。他不像简约派那样采用大量重复段落,营造静止、循环的感觉,其结构往往是变奏体,缓慢渐进,气息悠长。进入八十年代,由于官方对其封杀得越来越紧,帕特几乎找不到愿意接纳他作品的演出机构和音乐家,作曲家说:“几乎是一夜之间,我失去了所有东方阵营的演奏家。”这其实是官方唯恐帕特的宗教音乐“流毒”太深,于是干脆逼迫帕特出走西方。1980年,帕特只能携全家移居西方。在美国,帕特被看作一个圣徒式的人物,崇拜者众。这是帕特不愿接受的,他说:“我只是一个作曲家。”作于1982年的《约翰受难曲》堪称“钟鸣作曲法”的集大成之作。该作的核心是三个叠置的五度(D–A–E–B),“钟鸣作曲法”也开始运用于更多层面,一个基本的时值模式是:短促、中庸、漫长。速度也分为三种明显不同的等级。八十年代后的作品大部分是合唱,但“钟鸣作曲法”并没有实质改变,作曲家将其和语调、半音进一步结合,晚近作品具有将歌词和音乐分离的倾向。

剪映

剪映是抖⾳官⽅推出的专业⼿机短视频剪辑软件, 剪映的主界⾯⾛的是极简主义风格。

1 导⼊视频

点击新建项⽬就可以选择素材进⾏视频创作。

进⼊编辑界⾯后,在屏幕正下⽅我们会发现剪映的⼗⼤功能:剪辑、⾳频、⽂本、贴纸、滤镜、特效、⽐例、背景、调节、美颜。

2 剪辑功能

在剪辑中,我们可以对视频进⾏基础操作,包括分割、变速、旋转、倒放等。

3 ⾳频功能

在抖⾳的视频中,BGM(背景⾳乐)是⾮常重要的⼀项元素。

我们可以选择剪映中内置的⾳乐,也可以导⼊⾃⼰喜欢的⾳乐

4 ⽂本功能

剪映内置了丰富的⽂本样式和动画,操作简单,输⼊⽂字后动动⼿指即可轻松达到⾃⼰想要的效果。

5 ⼿动输⼊

点击新建⽂本就可以添加字幕。

6 ⾃动识别

在剪映中如果不想⼿动输⼊字幕,也可以⾃动识别视频中的声⾳。

7 滤镜功能

剪映中内置了7类34种风格的滤镜,可以满⾜⼤多数视频场景下的使⽤需求。

8 特效功能

剪映中还内置了6⼤类合计91种特效供⽤户选择使⽤,

9 ⽐例功能

剪映中可以直接调整视频⽐例及视频在屏幕中的⼤⼩。

10 背景功能

剪映把背景当成了视频的画布,⽤户可以调整画布的颜⾊和样式,也可以上传⾃⼰满意的图⽚当做背景。

11 调节功能

⽤户可以通过调节亮度、对⽐度、饱和度、锐化、⾼光、阴影、⾊温、⾊调、褪⾊来剪辑视频。

12 美颜功能

美颜,在剪映中,可以对视频进⾏磨⽪和瘦脸操作。

13 导出视频

视频制作完成后即可导出视频了。

极简主义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活习惯。极简主义追求生活以及艺术上极致简约,舍弃华而不实的装饰,保留纯粹的生活所需,是精神生活的简化。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极简主义就像是一股清流,涤荡着人的内心,将人们的欲望从物质转移到自己和身边的人身上,因此,简单的生活最幸福。

极简主义生活者一般都会有这几个特点,来看看你是不是极简主义生活者呢?

1一次只专注于一件事情

2慢慢并谨慎地做事

3全心全意的完成一件事情

4少做

如果你少做,你可以更专注地、慢慢地、更彻底地做这些事情,

如果你把一天用不同的任务填满,

你就会急忙地从一件事情转到另一件事情,

而不会停下来想想你究竟做了些什么。

5懂得留白

6培养一种仪式

7为特定的事情分配好时间

8花些时间在打坐上

9微笑和服务他人

10把清洁和烹饪变成冥想

全心全意做这些工作,这会改变你的一天(同时也给你一间干净的房间)。

11思考什么是必须的

12简单生活

极简主义者的生活也许看起来简单纯粹 ,但并不适合大多数人 ,大家还是要选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086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