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时期的 音乐家

浪漫主义时期的 音乐家,第1张

(1)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二十四首无伴奏小提琴随想曲。2第一、二号小提琴协奏曲。3摩西幻想曲。4《心中类乱》主题变奏曲。

5小提琴与吉他的奏鸣曲(任选)。

(2)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一、二号竖笛协奏曲。2钢琴曲《邀舞》。3降B大调竖笛五重奏。4《磨弹射手》序曲、《奥伯龙》序曲、《尤里安得》序曲。5歌剧《魔弹射手》。

(3)麦亚白尔(1791~1686):德国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加冕进行曲(选自歌剧《预言家》)。

(4)罗西尼(1792~186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序曲选辑。2歌剧《塞维亚的理发师》。3歌剧《赛米拉密德》。4歌剧《灰姑娘》。5弦乐奏鸣曲(共六首)。

6圣母悼歌。

(5)董尼才悌(1797~184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拉默摩的露西亚》。2歌剧《唐巴斯瓜雷》。3歌剧《爱情灵药》。4歌剧《联队之花》。5歌剧《宠姬》。

(6)舒伯特(1797~1828):奥国作曲家,人称《歌曲之王》。推荐曲目:1第五、第八、第九号交响曲。2钢琴与弦乐五重奏曲《鳟鱼 》。3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4即兴曲D899、D935、D946。5乐兴之时D780。6钢琴奏鸣曲D557、D571 D556、D784、D845、D894、D850、D958、D960。7《阿贝鸠尼》奏鸣曲D821。8第一号、第二号钢琴三重奏。9流浪者幻想曲D760。10联篇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天鹅之歌》。11歌曲集(任选)。12八重奏D803。13弦乐五重奏D956。14小提琴奏鸣曲(四首)。15小提琴幻想曲D934。

(7)白辽士(1803~1869):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幻想交响曲 。2序曲集(包括《罗马狂欢节》、《李尔王》、《海盗》等)。3哈洛德在意大利(包含中提琴主奏的主题交响曲)4歌曲集《夏夜》。5罗密欧与茱丽叶(戏剧交响曲)。

(8)葛令卡(1804~1857):俄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露斯兰与鲁密拉》序曲。2降E大调六重奏。3管弦乐曲《卡玛琳丝卡亚》、《马德里之夜》。

(9)孟德尔颂(1809~1847):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三号《苏格兰 》、第四号《意大利 》、第五号《宗教改革》。2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3钢琴协奏曲(二首)。4《芬加尔洞窟》序曲。5戏剧音乐《仲夏夜之梦 》。6降E大调弦乐八重奏 。7第一、二号钢琴三重奏。8大提琴奏鸣曲(二首)。9无言歌。10神剧《以利亚》。

10)萧邦(1810~1849):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一、二号钢琴协奏曲。2练习曲(二七首)。3前奏曲(二六首)。4圆舞曲(十四首)。5夜曲(二一首)。6钢琴奏鸣曲第二、三号。7《军队》波兰舞曲OP40NO1、《英雄》波兰舞曲OP53 、《幻想》波兰舞曲OP61、沉着的行板与大波兰舞曲OP22。8马厝卡舞曲(任选)。9即兴曲(四首)。10叙事曲(四首)1 2 3 4 。11诙谐曲(四首) 。12幻想曲OP49 。13摇篮曲OP57 。14船歌OP60。

(11)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一~四号(No3莱茵交响曲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2儿时情景OP15(之第七首梦幻曲 )。3C大调幻想曲OP17(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4狂欢节OP9。5克莱斯勒利纳OP16。6交响练习曲OP13。7幻想小品OP12。8森林景色OP82。9第二号钢琴奏鸣曲OP22。10A小调钢琴协曲OP54(第一乐章 、第二三乐章 )。11钢琴五重奏OP44。12竖笛与钢琴幻想小品OP73。13三首双簧管浪漫曲OP94。14《童话画册》(中提琴与钢琴)。15五首民谣式作品(大提琴兴钢琴)。16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17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8联篇歌曲集《诗人之恋》、《女人的爱与生涯》。19小提琴奏鸣曲(二首)。20钢琴与法国号的慢板与快板OP70。

(12)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一 、二号钢琴协奏曲。2交响诗第二号《塔索》、第三号《前奏曲》 、第四号《奥菲欧》、第六号《马捷帕》。3匈牙利狂想曲(十九首)No1 、No2 、 No13 、 No15 。4匈牙利民谣幻想曲。5B小调钢琴奏鸣曲OP45。6第一号梅菲斯特圆舞曲。7帕格尼尼主题大练习曲OP67(共六首、其中第三首最著名)。8超技练习曲(十二首,任选) 。9巡礼之年。10第三号《爱之梦》。11死之舞(钢琴与管弦乐)。12《浮士德》交响曲。

(13)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茶花女》。2歌剧《阿伊达 》。3歌剧《奥泰罗》。4歌剧《麦克白》。5歌剧《游唱诗人》。6歌剧《命运之力》。7歌剧《纳布果》。8歌剧《假面舞会》。9歌剧《唐卡罗》。10歌剧《法斯塔夫》。11序曲与前奏曲集(任选)。12安魂曲1 2 6 。

  魔力大道

  http://wwwhuruicom/favorite/magicboulevardmp3

  再续前缘

  http://schoolecpcomcn/download/music/segaramp3

  Et si tu n existais pas――――若没有你

  http://wwwgyvnetcom/music_new/web/user/usermusic/13333/2006032520393011427mp3

  Indescribable Night

  http://bbsf263net/go/bbs2/2005111904242901MP3

  Je T'aime Moi Non Plus

  http://musicpopwindcom/music/Jetaimemoinonplusmp3

  J'suis pas comme les autres

  http://wwwjdsxorg/download/jesuispas~mp3

  Porque Te Vas巴黎感觉片头曲

  http://sonselsalunghinifreefr/PorqueTeVasmp3

  当我想起你 Quand Je Pense A Toi

  http://s93tkuedutw/~493030026/Quand_je_pense_a_toimp3

  伊莲娜的--远去的列车

  http://wwwhmstepcom/Traveler/2mp3

  《Comme toi》

  Jean-Jacques Goldman 唱的,法语

  http://wwwkevinpaecom/media/mp3/M13mp3

  hélène ----Je m’appelle Hélène 我的名字叫伊莲

  《隔世情缘》的主题曲 法国连续25周冠军单曲法国连续25周冠军单曲—《我的名字是伊莲》,,其歌词中带有法式生活哲学以及民谣式曲风营造出歌曲的耐听性。法国人对艺术的期许,是举世有目共睹的,“伊莲”是法国音乐界近25年来炙手可热的代名词,法语歌曲代言者。她低沈浪漫的嗓音配合法文的咬字嚼音, 体验超乎想像的音乐美感。

  Jane Birkin---yesterday yes a day

  温柔醇厚的声音,静静地用心体会,很舒服的21岁的挪威女孩marlin,自己写歌自己唱,一首充满浪漫气息的法国歌曲,就像爱人在你耳 边轻轻呢喃,超好听的

  Celine Dion--- pour que tu maimes encore

  为何又爱上你, 温柔婉约恋人絮语,法国单曲榜12周冠军

  Celine Dion--- Je Sais Pas

  无法知道,在法国单曲榜上蝉联7周冠军,映衬出一种浓烈而激昂的情感表达

  PETIE TU VENS

  其来有自是一首广告曲,法国首席情歌王子,风靡欧美15国成名冠军代表作

  Jeanette-Porque Te Vas

  **《巴黎感觉》片头曲 因为你走了,好听的很轻松的游荡着~~~一切是那么顺心,一切不顺心的灰尘被拍打开来……原来世界是那么简简单单的就来了,轻轻松松就找到那感觉。 在巴黎的街头,在流浪的心里,在那轻松的步伐后面,在他乡的土壤里,低鸣出一丝亮丽的色彩~~~~~~

  jordy --- dur d etre bebe

  五岁的法国小孩JORDY,以首支单曲[dur dur d'etre bébé],攻战欧洲数国排行榜的冠军。JORDY是家中唯一的孩子,成天精力充沛,调皮捣乱,父母有了这宝贝之后,觉得已无心力再生养其它扔孩子。JORDY就是这对音乐夫妇的生活重心。作了三十多年音乐制作人的父亲,发现JORDY在三岁时,就有强烈的节拍音乐感,不但能够敲着杯子,跟著正在播放的歌曲演奏, 中间空当的部分还能加入自己的灵感节奏,引发了他为JORDY制作专辑的动机。唱片推出后,父亲CLAUDE最大的成就感其实并不在于销售数量而最感兴奋和

  Keren Ann---Jardin d'hiver (冬季的花园)

  作为一个出品法国本地音乐的歌手和词作者,Keren Ann的家庭背景有点特殊:她于1974年出生在以色列,一个母亲是荷兰-爪哇人、父亲是俄罗斯-以色列人这样的父母都是混血儿的家庭中。当她九岁时从父母手中接过她的第一把吉他时,她就跟随Joni Mitchell和Serge Gainsbourg(前者是和Carole King齐名的女创作人、后者是对法国流行音乐产生深远影响的词作者)开始了学习弹奏歌曲的历程。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她还学习了口琴和黑管。并在11岁时,跟随她的父母和另外两个弟妹从原先在以色列和荷兰的住

  Hélène---Ce Train Qui S'en Va (远去的电车)

  清新悠扬,再次聆听hélène美妙的声音

  François Feldman---Magic boulevard

  魔力大道,是北京电视台《联想环球影视》栏目的结尾曲。整首歌散发着法国式的淡淡的凄美。描述的是关于一个**院领座员唯美而忧伤的心情。随着空灵的钢琴前奏,好像真的有一幅**画面渐渐铺开在眼前:一位散淡的女子在默默的注视着来往的喧嚣人群。而她的内心应该是随着**情节而起伏跌宕的,要不然怎么会有伴随着剧终的眼泪呢?无声的晶莹的珍珠般的眼泪在一张寂寞美丽的脸上慢慢流畅着,凄凉绝美。是一个声音触动了心底最隐蔽的哀伤呢?还是为那个伤心的落幕而感怀?

  Jane Birkin----L'aquoiboniste

  日剧《美人》主题曲。非常好听,割脉推荐!!!

  François Feldman-----Slaves

  这是Francois Feldman 除了《魔力大道》之外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任何一张 Feldman 精选集都把它放在了第一位。

  Annie Pratt---quand je penses a toi

  当我想起你,喜美HONDA98`汽车广告曲,来自法国12岁美少女,自弹自唱民谣摇篮曲,体验孩提世界的纯真。

 求婚这么幸福的时刻,来点欢快小清新的背景音乐也是不错的选择。下面就由我为大家推荐一些求婚必备的背景音乐,希望大家喜欢!

求婚的背景音乐 篇1

 1、《微笑的上弦月》

 这是一首轻音乐,跟爱情并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它的旋律却很适合用来作为求婚时候播放的背景音乐。空灵而清新的曲风,让一颗浮躁的心安静下来,嘴角也忍不住轻轻上扬,这就是音乐的力量。每个不断循环的音符,不同乐器变化着演奏,孩子的笑声,这一切都仿佛让人明白了爱的意义所在。

 2、《爱的协奏曲》

 bach当时写的作品并不叫爱的协奏曲,它准确的说法是G大调小步舞曲,而且不得不提的是,bach的确给自己的女人写了很多歌,但这首却不是。

 3、《梦中的婚礼》

 《梦中的婚礼》法文原名为“MARIAGE D'AMOUR”,直译过来应该是“基于爱情的婚姻”,“爱人的婚礼”这种译法更接近其本意。

 4、《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

 门德尔松是莫扎特式的音乐人物——音乐神童,1809出生于德国汉堡,从小显示超凡音乐天才,9岁开始作曲,十几岁成名,成名早,去世早,只活了36岁(莫扎特35)三大音乐成就 PPT出示三个关键词:《仲夏夜之梦》、无词歌、莱比锡音乐学院 《仲夏夜之梦》——跨越16年谱写的经典。

 5、《Time after time》

 辛迪罗巴的名作,是派对婚礼的最佳曲目。和着柔缓却又富有活力的音乐、新人踏着曲步,再次入场,重新夺取焦点视线是此时音乐的重要任务。

 6、《The long and wintik load》

 煽情的乐曲,最适合想表示些什么的心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配合音乐的节奏,缓缓道出你感激之情!

 7、《肖邦夜曲》

 夜曲是肖邦自己创新的一种钢琴独奏体裁,它具有冲淡平和,寂静幽澜的特点,轻缓中偶尔透着那么一点点沉思。鲁宾斯坦的演奏在良好的节奏把握中自然追求的一种完整性与统一性,你忘记了乐曲何时开始,而不经意之间在你的陶醉感消泯之前乐曲却已悄然结束。就是这么让人充满期待,却又恋恋不舍。

 8、《月亮代表我的心》

 《月亮代表我的心》由孙仪作词,翁清溪(汤尼)作曲,首唱陈芬兰。作曲家翁清溪学音乐无师自通,学会萨克斯风等多种乐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创作了此曲,1973年陈芬兰首唱该作品并于南洋地区发表。

 9、《神秘花园》

 钢琴先行出场,演绎幻梦之始,隐约而飘逸的风铃声将人引入佳境,接下来便是弦乐演奏,是对梦境内容的恢弘展示。最后终止前,由钢琴轻缓铺叙,渐行渐止,意韵深长对过往的追思与怀念,往事蹉跎,时光已然流逝,过去种种如烟流散,在指间灰般飘零,再也触摸不到此情可待,只是当时已惘然。

 10、《雨的印记》

 《Kiss The Rain》,中文翻译成《雨的印记》,出自韩国最擅长描会爱情的音乐家YIRUMA之手,写这首歌的时候,是在一个星星满天的夜晚,忽然间一场雨,让YIRUMA有感而发写下Kiss The Rain这首曲子。

 11、《爱的纪念》

 爱的纪念跟Kiss The Rain 听起来感觉差不多。华美的音符,承载着爱的详和,如轻柔的丝绸,款款流动,又如轻曼的银光,徐徐绽开,任何听者都会被挟裹其间,挥去所有的浮躁与欲念,过滤出生命本真的律动,心灵和谐的在这音乐的磁场中款款舞蹈!

 12、《梁祝》

 一对男女、一段悲剧、一番爱情、化成两只蝴蝶、翩翩起舞。《梁祝》是一种思想,是一段让人沉思的爱情,是一曲深入人心的`音乐。

 13、《雪之梦》 Snowdreams

 淡淡的弦乐,妆点出一片白皑雪景,在春天回味起来特别有味道。第一次看见雪花,像在童话世界里看着天空飘下棉花糖,一朵朵雪花结伴落下,三两成群拥抱着在地面上打滚儿,空气里充满了嬉戏的笑声,雪花们有如天堂里放假的天使。后来雪花发现了我,争先亲近我烫烫的脸,由着我双颊的微温将他们蒸发溶解。

 14、《献给爱丽丝》

 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有许多种说法。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则认为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

 15、《蓝色的爱》

 《Love is blue 蓝色的爱》最早是法国的一首歌曲,词作者安德列·帕泼(Andre Popp),曲作者皮叶尔·考尔(Pierre Cour)。歌曲刚出来并不受欢迎,到了1967年,保罗·莫里哀(Paul Maurriat)把这首歌改为轻音乐后,其优美的旋律才流行全世界。

求婚的背景音乐 篇2

 《 我比想象中的爱你

 一场浪漫的求婚总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甜蜜与感动,这一刻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而背景音乐的选择,可以说是锦上添花,因为歌词中的某些旋律总是能够勾起我们的回忆,带我进入到另一个世界中。我比想象中爱你这首歌可能很多人并不是非常熟悉,这不是一首非常火爆的歌曲,但是简单的歌词和清新的旋律总是能够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我城市的分析我自己,总是会从梦中惊醒,我比想象中爱你!这些歌词总是能够打开女孩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 结婚好吗

 现在的女孩都非常喜欢看韩剧,动人的爱情和煽情的音乐,总是让我们跟着电视的节奏喜极而泣,因为女孩本身就是非常感性的,所以即将要求婚的你不妨选择一首韩语求婚歌曲,名字就叫嫁给我好吗浪漫的求婚场景融入动人的韩语歌曲,在歌曲节奏的推动下,你们的求婚过程也一定会步入高潮。非常有磁性的男声,也会将你们带入过去相恋中的点点滴滴,而这一刻你们的爱情也得到了升华!

 《 和你结婚

 和你结婚这首歌是一首英文歌曲,它来自我们结婚吧这个专辑中,也是非常火爆的一首歌曲,原名是Marry You,歌词道出了多少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一句我只想和你结婚,让多少女孩的心醉了。而这首歌曲的旋律也最适合求婚时播放,宁静的环境下,一首情歌缓缓的播放,这一刻每一个音符似乎都在诉说着爱你。夜色如此美丽,让我们做哪些可爱的蠢事,我的宝贝,我只想和你结婚!

1、关于小夜曲的历史背景2、莫扎特小夜曲赏析3、莫扎特的《小夜曲》简介4、小夜曲曲作者5、莫扎特的小夜曲一共有几首名字各是什么?6、《G大调弦乐小夜曲》关于小夜曲的历史背景

在18世纪三十年代至19世纪二十年代,近百年的时间里,在奥地利维也纳曾出现了四位伟大的音乐艺术家,他们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而舒伯特的声乐创作则最为成功,他在短短的三十一年中,为我们创作并留下了六百多首美妙动听的艺术歌曲,他的音乐天赋与艺术才华为艺术歌曲创造了一个新纪元。

歌曲《小夜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 1787 年8月24日 在维也纳完成,并以当时最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也是舒伯特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这首小夜曲是采用了德国诗人雷尔斯塔伯的诗写成的,音乐听起来非常简单,但却生动、优美而且自然,歌词抒情优雅,而钢琴伴奏也不是歌曲演唱的附属,词曲、伴奏的完美结合引出了一个年青人向他心爱的姑娘所做的深情倾诉。歌曲的钢琴前奏我们可以听出舒伯特是采用了六弦琴的音乐效果,把人带到月光树影之下,年青人怀抱吉他面向凉台的特定环境“我的歌声穿过黑夜向你轻轻飞去”,多么可爱动人的诗句,他把那种含蓄而深藏的情感,加之小夜曲这样一种乐曲体裁通过短短的一个乐句就奠定了他的艺术风格与韵味,这样就促使演唱者要把一切技巧用统一的演唱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演唱应严格的把握好三连音的节奏,不要随心所欲,漫不经心的把三连音变成前16或后16的节奏型,否则就破坏了舒伯特给予我们的艺术整体美。在谱中第七小节上方,也就是“向你轻轻飞去”中的“向”上方有一个“”演号,这个重音注号要表现出来,因为无论是音乐上还是语言上他都是一种情绪的表达,但不要破坏他的连贯与整体美。

傅聪说:“贝多芬给我们的是战斗的勇气,莫扎特给我们的是无限的信心,而舒伯特给我们的是生命的安详和宁静。” 或许这就是舒伯特的魅力之所在了。

莫扎特小夜曲赏析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赏析

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 1787 年8月24日 在维也纳完成,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莫扎特一共写过13首小夜曲,这首可以算是他小夜曲最著名的一首。原本曲子的标题Kleine Nachtmusik,eine,意思是"小的夜曲",所以有些介绍会把这曲子称作小小夜曲。

这首曲子原本有五个乐章,但是第二乐章的乐谱遗失了,变成现在所知的四个乐章即使如此,这首曲子听起来还是相当完整,丝毫无损其艺术成就四个乐章分别是:

第一乐章小夜曲莫扎特: 快板,G大调,4/4拍,是奏鸣曲的形式,曲风华丽典雅。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小夜曲莫扎特;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

第二乐章: 行板,C大调,2/2拍简洁的回旋曲式,营造甜美的气氛。音乐开头乐队奏出简易、 动听如歌的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充满了绵绵情思。有一段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使人联想到情侣在美丽花园里谈情说爱的浪漫,还有中提琴的背景衬托,听来相当惬意

第三乐章:小快板,G大调,3/4拍,轻盈的小步舞曲,像情侣沉醉在自然美景中,翩翩起舞的欢乐。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第四乐章: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曲调轻快,描写幸福的情侣踏上归途,全曲在最愉快的气氛下结束。旋律明澈流丽,跳荡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爱情。 它在该乐章中共出现五次,每次都作了调性变化。最后仍重复这一主题,结束全曲。

此曲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管乐器,只是用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演奏出来的音乐悠扬悦耳,优雅清新,洋溢着一股难以形容的特殊魅力

区别于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小夜曲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旋律优美、委婉、缠绵,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

莫扎特在这首小夜曲采用了民间音乐的因素。反映了他和民间音乐的联系,具有轻松活泼的特点。它既包含了清新、生动活泼的情绪,又具有宽广、纯朴的抒情性。它反映了18世纪末,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对美好社会和光明、正义人的尊严的追求。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反映了上升时期的德奥资产阶级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作者简介:

沃尔夫冈_阿马德乌斯_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 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诞生在奥地利萨尔斯堡, 出生时风雪交加,3岁起显露极高的音乐天赋,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据说在他还不会写字的时候便已会作曲了,由其父亲记录他所谱的短小乐曲。莫扎特的父亲宫廷乐师Leopold Mozart莱奥波尔德_莫扎特是一个小提琴家、管风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所著的小提琴演奏教程,不仅在奥地利和德国,而且在欧洲其他国家都享有盛名。

莫扎特从三岁时就显出了非凡的音乐天才,他时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有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年方四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父亲问他在做什么,他说他正改在写钢琴协奏曲,当他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看时,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小夜曲莫扎特你看,这里写的一切是多么正确而且是有含义的啊!”

令人深感意外的是,这位曾轰动过整个欧洲的金光闪闪的宠儿此刻竟到处碰壁!神童已经长大,已不再是神童。昔日的神童消失了,尽管他的才华随年龄成正比地增长,可现实社会却无情地冷落了他。他不得不重新回到萨尔斯堡,而这样一来,大主教当然更加刻薄地对待他。莫扎特的辛酸与窘境是任何一个有生活常识的人都不难想象的。

创作背景:

1781年6月,莫扎特终于在忍无可忍当中与大主教公开决裂。他毅然辞职离去,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举动无疑极其大胆而英勇。因为,这意味着艰辛、饥饿甚至死亡。

列奥波尔德力劝他的儿子向大主教赔礼道歉,重归于好,莫扎特坚决拒绝。他在给父亲的回信中写道:小夜曲莫扎特我不能再忍受这些了。心灵使人高尚起来。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继承来的公爵要正直得多。我准备牺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对于我,对于你,都应该是最珍贵的!

冲出牢笼的莫扎特定居在“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开始了一个自由艺术家的生涯。当时他年仅25岁,可离生命的终点却只有10年了。

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与歌剧《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兹一起散步时说:“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这首小夜曲是作者于1787年创作的,当时作者已经三十一岁,作者所创作的歌剧在近几年大获成功。所以作者写出如此动人心弦的欢快旋律。

莫扎特的《小夜曲》简介

这首曲子原本有五个乐章,但是第二乐章小夜曲莫扎特的乐谱遗失小夜曲莫扎特了,变成现在所知的四个乐章即使如此,这首曲子听起来还是相当完整,丝毫无损其艺术成就四个乐章分别是:

第一乐章 快板,是奏鸣曲的形式,曲风华丽典雅

第二乐章 行板,简洁的回旋曲式,营造甜美的气氛有一段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使人联想到情侣在美丽花园里谈情说爱的浪漫,还有中提琴的背景衬托,听来相当惬意

第三乐章 轻盈的小步舞曲,像情侣沉醉在自然美景中,翩翩起舞的欢乐

第四乐章 兼有奏鸣曲与回旋曲,曲调轻快,描写幸福的情侣踏上归途,全曲在最愉快的气氛下结束

此曲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管乐器,只是用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演奏出来的音乐悠扬悦耳,优雅清新,洋溢着一股难以形容的特殊魅力1776年时的莫扎特,一方面在萨尔兹堡担任宫廷音乐家,一方面暂时停止写作交响曲,奏鸣曲等内容比较艰深的作品,开始转向创作社交性与娱乐性的音乐,因此写了很多小夜曲与嬉游曲,这些作品都具有优雅华丽的色彩这首D大调第6号管弦乐小夜曲跟半年后的名作哈弗纳小夜曲,就是最能充分表现此种风格的作品

这首曲子跟其他萨尔兹堡世代的小夜曲有一些不同之处首先,它只有三个乐章,规模较小,但是却用了两组弦乐的合奏其次,本曲中没有管乐器结构上以合奏协奏曲为基本架构,令人联想到巴洛克时期的大协奏曲而在乐器的编制上,还使用了定音鼓和钹等打击乐器和莫扎特其他的小夜曲相较之下,这样的不同似乎成为特色了

本曲的标题名称夜曲风小夜曲(Serenata notturna)是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写在莫扎特的亲笔手稿上这首曲子是莫扎特为了萨尔兹堡的社交场合而作,由于作曲的时间1月正是冬天最寒冷时,所以可以判断出当时应该是在室内演出

第一乐章是庄严的D大调,浓浓的莫扎特萨尔兹堡风,带有淡淡的欢愉感为了配合一般小夜曲前后都演奏进行曲,第一乐章虽然是奏鸣曲式的乐章,但是莫扎特巧妙地将进行曲融入主题,使主题带有进行曲的味道明亮轻快的结构使独奏群和合奏群产生了喜剧效果,让对话更为生动

第二乐章是具有高雅风格的小步舞曲,由D大调的主题转入独奏群的G大调中段后,发展出新的气息,晶莹,幽雅,形成美妙的对比最后再度回到主题,作为结束

第三乐章是D大调的轮旋曲,一开始是活泼幽默主题,发展出感性浪漫的冥思,最后再回到原先的欢愉幽默,结束全曲

贵族婚礼的庆祝乐章

D大调第7号管弦乐小夜曲:哈弗纳

小夜曲本来是指站在窗外对情人倾诉爱意的歌唱曲,或者是演奏的器乐曲在欧洲的歌剧里,也常常出现小夜曲的歌唱场面但是18世纪后半叶之后,小夜曲所代表的意义却有点改变了

当时在欧洲的贵族与有钱人,跟中国古代贵族家里会养些歌伎舞姬一样,都会依自己的经济状况在自己的宅邸设置规模大小不同的管弦乐队,在各种庆祝会或宴会场合上演奏音乐一助兴或娱乐来宾特别是在18世纪的奥地利,此举尤其盛行

小夜曲的乐曲内容通常比较轻快,浪漫,优美,所以是常在这种场合演奏的乐曲种类之一其他的还有嬉游曲,夜曲或是轻组曲等这个时期的小夜曲,从三乐章到十乐章都有,而且其中一定有好几乐章包含小步舞曲

1776年莫扎特为萨尔兹堡的哈弗纳家写了一首小夜曲哈弗纳家的主人是个有钱的商人,同时也是当时萨尔兹堡的市长,跟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是好友老哈弗纳去世后,由长子继承了他的职位,后来因为哈弗纳家的千金伊丽莎白小节要结婚了,哈弗纳委托莫扎特创作一首在婚礼前一天的庆祝会上演奏的曲子,因此莫扎特就写了一首曲子,称作哈弗纳小夜曲

这首曲子的初演是在1776年7月21日,婚礼的前一天因为举行了一个庆祝会,当时邀请的来宾有许多达官贵人,有一位是萨尔兹堡大主教的宫廷顾问,他曾经记载说:"用餐后,小夜曲莫扎特我们都去聆听哈弗纳为她姐姐伊丽莎白所准备的婚礼音乐,是在罗雷托教堂旁边的花园里演奏"

因为这首曲子是在婚宴上演奏的音乐,所以乐曲弥漫着豪华,热烈,典雅的气氛,而且有八个乐章,规模庞大,演奏的时间也不短,全部演奏完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大学期末考试结束了!

D大调第9号管弦乐小夜曲:邮号

在旅行回到萨尔兹堡之后,莫扎特开始对他的大主教老板产生强烈的不满不过,从1779年初到隔年夏天的一年半岁月里,他依然以宫廷音乐家的身份在大主教的官邸里任职这段时间,他将旅行途中得来的灵感华为作品,杰作包括K318,K319,K338三首交响曲而管弦乐作品更是丰富,第9号小夜曲就是属于这个时期的作品之一

依据小夜曲的用途来看,此曲可能是为了某种节庆而作,但是并没有确定的资料可以作证据一位莫扎特传记得作者梅杰克在1799年写给出版社的信里提到,这是为了大主教的受洗日而作,所以,又被称作祝贺交响曲可是,大主教受洗的日子在9月30日,这首曲子在8月3日就完成了,以莫扎特的习惯来看,应该不是为了大主教而作

一般认定,此曲是为了庆祝萨尔兹堡大学期末考试结束而写的结业音乐在莫扎特的时代,邮递马车就是今天的公车,专门来往各地送邮及载客马车一开到,车夫就吹响号角以告知人们,因此在第六乐章第二小步舞曲中段里,便有模仿邮递马车的号角声,所以此去通常又被称作邮号小夜曲

驿马车的邮号用在这里,感觉就像是学生们结束考试之后,心情轻松而出外游玩的俏皮全曲有七个乐章构成,中间夹着以管乐为中心的"交响协奏曲",这是萨尔兹堡时期的杰作之一

规模最大的管乐作品

降B大调第10号管乐小夜曲:大组曲

莫扎特在1781年搬到维也纳时,维也纳正在流行一种叫做Harmoni的管乐合奏这种音乐会依场合增减乐器的编制,不过,一般都以双簧管,竖笛,法国号与低音管各两支的八重奏为主1782年,当时的皇帝约瑟夫二世在宫廷里设置了八重奏的管乐团,贵族也纷纷开始仿效成立自己的乐团,所以管乐的合奏音乐更是大大风行

用来演奏的音乐,除了创作作品之外,还有从歌剧或舞剧节选出来重新编曲的作品当时的作曲家几乎都写过这类型音乐,莫扎特也不例外,而他所写的管乐作品中,规模最大的就是K361的降B大调第10号管乐小夜曲

此曲是在基本编制的八重奏上,另外加入两只巴松管跟两只法国号,以及一把低音提琴所构成的13人合奏,表现了精妙的管乐编写手法全曲7个乐章,中间夹有两个小步舞曲乐章,结构的庞大考验着演奏着的体力与合奏默契所幸,有了莫扎特快慢交替的乐曲安排,才不致让听者耳朵疲惫

这首曲子最初的演奏记录是在1784年3月23日,当时的竖笛名家安东史塔勒在他的个人演奏会上跟维亚纳宫廷的乐团演奏了七个乐章里的其中四个

安东史塔勒师哥竖笛高手,莫扎特后来也曾为他写作许多竖笛作品词曲一开始有可能也是为了他所写,因为此曲以竖笛为中心,在巧妙地从旁边引导格式管乐器加入,展现莫扎特绝妙的手法

演奏会当天,维也纳日报上还刊登了广告:"由莫扎特作曲的特殊大规模管乐作品",后来有一位前往聆听地听众写下这样的评论:"13件乐器的编制,每一位演奏者都是名家,是非常优秀杰出的作品"

夜半时分,一群乐师献乐

降E大调第11号小夜曲

夜深里,万籁俱寂

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音乐,节奏轻巧温柔,像晚风缓缓拂过,像饱含情感的呢喃,再刚硬的人听到这样的乐曲,只怕也要化为绕指柔吧但是,有个人听到这优美的乐章,却瞠目结舌,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惊讶过后,他猛然打开了门

莫扎特在1781年11月3日写给他父亲的信里,就描述了这样一件事事情发生在10月的某一个晚上,当时他正要就寝,却听到自己家门外传来乐声,而且那首曲子还是他所写得降E大调第11号小夜曲莫扎特打开了门,发现原来是一些专门为贵族演奏小夜曲的乐师,为了向这首优雅美丽之乐曲的作者表示他们的敬意,私下约了一起练习,然后特地来演奏给莫扎特听果然给了莫扎特一个大大的惊喜

被编为K375的本曲一开始是用各两支的竖笛,法国号与低音管演奏第二年的7月,莫扎特又亲自加上两只双簧管,所以现在它变成管乐八重奏但也有一个版本是再加入两只英国管,变成十支管乐器的演奏形式

本曲5个乐章在形式安排上相当有趣:第1和第五两个乐章是快板,第二和第四乐章则是小步舞曲,居中的第三乐章则是唯一的慢板,形成像三明治一样的形式更有趣的是,在演出时间上,第一乐章居然比后面任何一个乐章都多出两三倍,标准的头重脚轻第三乐章的慢板的节奏设计仿佛夏夜晚风徐徐吹拂,令人心情舒畅,合奏的细腻感与气氛令人沉醉

据说,这曲子是为维也纳宫廷画家约瑟夫范希克尔的表妹所写的这位表妹跟莫扎特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令人十分好奇,但是却不得而知

流连晚宴的弦乐

G大调第13号小夜曲:小小夜曲

穿着华服的绅士和淑女拿着酒杯,沉醉于享乐之中乐队不定的演奏,轻快地旋律源源不绝流泻而出这首轻松地弦乐小品G大调第13号小夜曲多半就是在上流社会如此的庆典或晚宴上演奏如果是正式的演奏会上正襟危坐,屏息静听,恐怕就会失去曲子的趣味性

在当时,音乐家大多需依靠贵族生活,所创做的曲子也多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的社交生活所需,必须迎合那些贵族的喜好,没有什么发挥自己想法的空间但是像莫扎特这样的天才,却可以把原本是供贵族娱乐消遣用的音乐变成旷世名曲,一般人只能赞叹佩服而且,莫扎特在类似情况下完成的名曲还不在少数呢

莫扎特一共写过13首小夜曲,这首可以算是他小夜曲最著名的一首原本曲子的标题Kleine Nachtmusik,eine,意思是"小的夜曲",所以有些介绍会把这曲子称作小小夜曲

这首曲子原本有五个乐章,但是第二乐章的乐谱遗失了,变成现在所知的四个乐章即使如此,这首曲子听起来还是相当完整,丝毫无损其艺术成就四个乐章分别是:

第一乐章 快板,是奏鸣曲的形式,曲风华丽典雅

第二乐章 行板,简洁的回旋曲式,营造甜美的气氛有一段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使人联想到情侣在美丽花园里谈情说爱的浪漫,还有中提琴的背景衬托,听来相当惬意

第三乐章 轻盈的小步舞曲,像情侣沉醉在自然美景中,翩翩起舞的欢乐

第四乐章 兼有奏鸣曲与回旋曲,曲调轻快,描写幸福的情侣踏上归途,全曲在最愉快的气氛下结束

此曲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管乐器,只是用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演奏出来的音乐悠扬悦耳,优雅清新,洋溢着一股难以形容的特殊魅力

G大调弦乐小夜曲(作品k525)1-4

作于1787年。这是莫扎特的小夜曲中最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一首。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首音乐会小夜曲小夜曲莫扎特,有四个乐章象一部缩小了的交响曲。它与情歌小夜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裁。

第一乐章,快板,G大调,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鸣曲。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2拍,抒情的浪漫曲。 音乐开头乐队奏出简易、 动听如歌的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充满了绵绵情思。

第三乐章,小快板,G大调,3/4拍,小步舞曲。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第四乐章,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主题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明澈流丽,跳荡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感情。 它在该乐章中共出现五次,每次都作了调性变化。最后仍重复这一主题,结束全曲。

小夜曲曲作者

小夜曲曲作者是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小夜曲》是一首斗志高昂、旋律优美的古典乐曲。曲风优美柔和且富有斗志;既委婉动听,又可点燃人生之斗志。是弦乐的著名乐曲,主要以小提琴为一声部,大提琴烘托气氛,从侧面也反映出莫扎特高超的音乐技术。

莫扎特出生于1756年1月27日,逝世于1791年12月5日,是奥地利著名音乐作家,是公认的音乐界的旷世奇才,著作有第一、第二、第三《交响曲》《音乐会咏叹调》《卡农》等。莫扎特在这首小夜曲采用了民间音乐的因素。反映了他和民间音乐的联系,具有轻松活泼的特点。它既包含了清新、生动活泼的情绪,又具有宽广、纯朴的抒情性。

《小夜曲》写作背景:

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

莫扎特曾说:“人们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工夫。实际上,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莫扎特的小夜曲一共有几首名字各是什么?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 1787 年8月24日 在维也纳完成,并以当时最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原有五个乐章,后第二乐章因故失传,所以现存只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G大调,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鸣曲。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2拍,抒情的浪漫曲。 音乐开头乐队奏出简易、 动听如歌的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充满了绵绵情思。 第三乐章,小快板,G大调,3/4拍,小步舞曲。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第四乐章,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主题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明澈流丽,跳荡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爱情 。 它在该乐章中共出现五次,每次都作了调性变化。最后仍重复这一主题,结束全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

简介:

快板,奏鸣曲结构。这一乐章具有进行曲风格,开始是四小节号角特征的引子乐句,G大调、4/4拍子。呈示部主部主题清新欢畅、情绪饱满,连续出现颤音,更显得生机勃勃。副部主题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节奏鲜明,旋律流畅优美,以连奏和断奏的音型交替出现,4/4拍子。副部的第二部分是连续反复的颤音和断奏,蕴涵着一种自得其乐的情绪。展开部非常短小,主要是本乐章引子乐句、副部主题第二部分颤音和断奏音型的展开。再现部按奏鸣曲式结构原则,副部主题的调性由属调转为主调,其它都基本是呈示部的再现。最后在短小精干的尾声中结束这一乐章。

创作背景:

莫扎特于1787年8月24日在维也纳创作了《G大调弦乐小夜曲·作品k525》又称《第13号小夜曲》,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G大调弦乐小夜曲》最早为弦乐合奏,莫扎特一共写过13首小夜曲,原本曲子的标题《Kleine Nachtmusik,eine》,意思是"小的夜曲"。它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也是人们最为喜爱的一首古典作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117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