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坦诚相待:与父母坦诚地交流,告诉他们自己选择丁克的原因。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决定和看法,并尝试与他们达成共识。
2 传递正能量:丁克父母需要向父母传递积极的信息,比如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以及自我决定的重要性。可以向他们解释,选择丁克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而不是为了逃避责任或传宗接代。
3 尊重和理解:丁克父母需要尊重和理解他们的孩子的选择,不要试图改变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决定,并试图与他们建立新的关系。
4 寻找支持:丁克父母需要寻找支持,包括朋友、家人或托儿所。在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从中得到帮助和建议。
5 坚持自我:丁克父母需要坚持自我,并努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不要因为选择丁克而感到内疚或孤独,相反,尝试享受自我决定带来的好处,并继续寻找满足感。
作为一个丁克父母,需要坦诚地面对自己的选择,尊重并理解孩子的决定。需要积极传递正能量,并寻找支持。也需要坚持自我,并继续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面对父母催婚,不少年轻人都反感,甚至为此与父母发生言语冲突。确实,父母催婚的方式方法可能不太妥当,甚至有点着急,但这并不是子女简单粗暴“回击”父母的理由,这样做实则伤害了父母。
父母年纪大了,说话难免有些啰嗦,这种啰嗦是建立在关心子女基础上的,是充满爱的啰嗦。催婚是父母对子女的深深的爱。对于父母的关心,我们不能回以伤害,即便发生观念冲撞,也应体谅父母,与父母多沟通、多交流,用理解和尊重回报父母的关心。
父母是过来人,深深知道家庭对人生的重要性。年轻时不愿意结婚,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人不是停留在年轻时候,会慢慢老去。如果一个人独身,老了不但孤独,而且生病了无人照顾。有钱当然可以请护工,但护工无法替代亲人的关怀。
催婚是爱,切莫伤害。在合适的婚龄选择成家,这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不要在年轻时一再错失婚姻,否则,等老了就会明白,当初父母为何要催婚了。
曾经有专家学者提出对现代社会的单身男女们收取所谓的“单身税”,此言一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大的小青年们无不义愤填膺,单身怎么了?单身吃你家大米了?没有遇到合适的之前为什么就要这么草率的把自己嫁出去(或者娶别人)耽误自己一辈子呢!
不过在古代想当剩男剩女条件就难多了,不但真得要缴纳单身税,而且单身太久了您还得要坐牢!您看看,结个婚都已经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可见在古代不单单是父母为了孩子的婚姻操心伤神,就连最尊贵无比的皇帝也为了广大男女同胞们的婚姻问题操碎了心。
当然了,父母急那是因为希望孩子幸福,政府呢?目的就很功利了,子民们早日结婚才能更快繁衍后代,生的多了劳动力也就多,劳动力多了赋税、兵源不是统统都有了么,游牧民族为什么频繁骚扰中原地区?除了生活环境恶劣活不下去外,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没人,劳动力少。既然没人那就要掠夺人口,所以不管是匈奴、契丹、金和满清,游牧民族对于人口的渴求促使他们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中原王朝,掠夺财富和人口(主要是女人),所以不管是游牧还是农耕,人口都是第一位的,您要是一大把年纪了还没结婚,不单单是亲戚街坊天天催,就连政府部门也会横插一竿子:你小子赶快去结婚!
首先是柔和手段,政府会专门举办相亲大会给年轻人们提供机会。就比如说《周礼·地官·媒氏》提到了政府一般会在仲春时节举办主题为“奔”的相亲大会,广大单身男女皆可参加。对丧偶人士政府也十分宽容,唐太宗在贞观元年规定,“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婚媾,令其好合。”也就是说那时候可不强调什么从一而终,太宗认为到了合适的年纪就应该马上结婚,就算是妻子或丈夫已经去世,服丧完毕后也应该要尽快结婚
为了鼓励人们尽快结婚政府还出台了很多的福利政策来引诱百姓们赶快结婚生孩子。
咱们最熟悉的当然是越王勾践,在败给吴国后勾践卧薪尝胆,第一条政策就是鼓励百姓们赶快结婚生育,国家提供了丰厚的奖励哟:如果生个男孩奖励两壶酒和一只狗,生一个女孩则奖励两壶酒和一头猪。要是母亲生了二胎,奖励活的牲畜,生了三胎,政府会出钱雇佣奶娘来照料孩子。总之解除你的后顾之忧,你就只管放心的生就行啦!
无独有偶,越国拼了命的希望国内的青年男女们赶快结婚,齐国同样也不落后,比如说政府会设立专门的掌幼官,负责奖励生孩子生得多的妈妈,要是生了三个免除赋税,您要是再生一个全家赋税都免了!同时齐国还设立了掌孤官来妥善安置孤儿的问题,如果有人家愿意领养孤儿可以享受到免税的待遇(尽管是为了人口,但齐国政府的做法人文关怀相当浓厚了)。
北宋仁宗时期则颁布了“养胎令”,要是孕妇家中贫苦当地政府必须要提供相应的补助金,在孩子成长的一段时间补助金仍然发放,而对于这类孕妇政府还酌情减少(甚至免除)相应的赋税。
不过可能有人会这么想:就算你福利多多但我并不想将就,再说了我还小,不想这么早就结婚,晚点再结不行么?
还小?不夸张的说咱们这些单身男女在古代那都是超大大龄青年,百分之两百都是政府的眼中钉,肉中刺。古人认为十五岁以下再来跟我说小,女孩子超过了十五岁就可以结婚了!(也就是说连高中都还没上就得嫁人生孩子)
勾践规定女子十七一定要嫁,男子二十一定要娶;汉朝则规定女子十五岁到三十岁这个年龄段一定要结婚(而且勾践对于忘年恋啊,黄昏恋啊这种坚决杜绝,一定要求是壮年男女成亲),有些朝代甚至丧心病狂的把结婚时间调到了十三岁!也就是说过了十三岁你就已经是成年人,可以考虑结婚了。
那要是还有人不结婚呢?对不起,政府胡萝卜给完大棒就抡过来了。
比如说勾践规定要是儿女单身就责罚父母!(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宋书》有载:“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强调你要是敢不嫁人,那就等着你家人被流放吧!
除了服苦役外还得罚钱(这就是所谓的单身税),汉惠帝时期就规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算大概是多少呢?“算”是当时人头税的一种计量单位,一算大概可以买一百多斤米,五算的话折合成今天最少在1500元以上,这个责罚也不轻啊!
唐太宗刚上台就颁布了《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也就是鼓励广大的单身汉、穷光棍等去结婚,甚至把当地单身男女的人数作为当地领导干部政绩指标进行考核也就是说你要是不结婚影响的不仅仅是你的家庭,而且还涉及到了地方政府的政绩和国家的国策!那咱们想想要是想当剩男剩女,别说您爸妈不同意,当地政府领导就得和你翻脸啊!
当然了,除了赏、罚之外古代政府还在思想层面对单身男女进行全方位的诱导,比如说即使到咱们现在还深入人心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多子多福”,用咱们爸妈的话来说就是“我和你妈都老了,啥时候能看着你结婚/我俩帮你们带孩子呢?”
看看古代的这些催婚制度咱们是不是可以稍微松口气,毕竟现在顶多只是爸妈的口头催促,在古代不结婚直接就要罚款、坐牢了
不过君主在意的只是子民们结婚生子,而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婚姻却是人生最重要的选择,它是两个人一生一世的承诺,是亲密的灵魂伴侣在生活上的和谐与默契,万万不能马虎啊!
小时候最憧憬的就是长大后自己穿婚纱的样子,觉得那应该是自己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觉得一个人的生活更好些。
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年龄比我大几岁,但是她的人生经历比小说还要精彩。在她十六七岁的时候,经过七大姑八大姨介绍,认识了她第一任老公。那时候的人根本不知道追求物质,所以简简单单领个证就一起出去打工了。最难得时候用雪水煮面条,住的房子也是四面漏风。可他们依然觉得很幸福。但是,总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去干扰已有的平静,转眼间,他们结婚三年了有了车,有了房,可是一直怀不上孩子。最后检查的结果是我朋友的问题,也就是那时候她的好日子结束了。
她努力的配合,人工受孕、试管婴儿,甚至想要去领养一个孩子。她老公也是同意的,那不同意的是谁呢?我朋友的第一任婆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逼着她儿子离婚再找一个能够给他家传宗接代的。于是,她第一任老公动摇了,最后随了他妈妈的意思,跟我朋友离婚了。
离完婚以后,我朋友回了老家,消沉了很久。我不断的开导她,直到她终于解开心结肯往前走一步了。她开始相亲,最后看上了一个面相敦厚的老实男人,这个男人有两套房子,还有两个女儿。但我朋友依然选择接纳,没有婚礼,只是两家人一起吃了个饭,他们就成了一家人。记得她第二次结婚的日子离春节很近,我们都很忙,期间没有什么联系。过完年回去上班接到了她给我的电话,惊雷一般响在我耳边:“伙计,我又离婚了”。事后我才知道,那个看着老实巴交的男人其实有着精神病,他们的婚姻关系根本不成立。于是我劝她,先充实自己吧,感情的事随缘。
再后来,我们经常一起约着吃饭,逛街,就是再也没提过男人和婚姻。直到有一天我和我男朋友出去买东西看见我这个朋友坐在一个男人的电动车上哈哈笑着。那男的一回头,我愣住了,那是她的同事,看着她相亲结婚又离婚,没想到他竟是打的这个主意。不错,最后他们结婚了,我朋友对那个男人的孩子视若己出,她现在的公婆什么都听她的。虽不富裕,却踏实快乐。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对大家说一句,跟错误的人结婚离婚不可怕,也不要为了应付家人而去将就。如果有那么一个人,缘分到了,自然就碰到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