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爱
《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 年代:1953年/导演:威廉惠勒/主演:奥黛丽赫本、格利高里派克
《看**》的一句话评价:赫本与派克,浪漫而忧伤的节奏与故事。
灰姑娘的故事听多了,也就不太期盼有什么样的惊喜了,无非就是王子爱上了平民小姑娘,过于老套。当一个公主爱上了平民小伙子,可能也会十分老套,可是放到了威廉惠勒手中拍出的效果就只有两个字:不俗。
这部**在**技术方面乏善可陈,却以动人的故事情节、养眼的男女主人公和罗马迷人的景色而深受大众欢迎,甚至已成为学习英语人士的绝佳教材,更是一本不错的罗马旅游指南。正所谓是一部欣赏价值与实用价值并重的佳作。
公主出逃
在**的片头中,镜头带我们领略了罗马的几处代表性的景点,比如石柱上的浮雕、中世纪的喷泉、巨大的环形教堂、古色古香的雕塑等。即使在片头上没有出现“本片在意大利罗马拍摄以及录音”,观众也能从这些景色当中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韵味。
片头字幕结束后,突然在屏幕上出现“新闻快讯”的大字,这是一则报道安妮公主在欧洲各国访问的新闻报道。从这则报道中,可以得知安妮公主先后访问了伦敦、阿姆斯特丹、巴黎、罗马,每到一地,她都会参加许多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仪式,特别是在罗马,安妮公主参加了一个星期不间断的活动,并将于今晚出席驻意大利大使的舞会。在**《公民凯恩》的开头也曾使用过新闻报道的方式先将整个故事的背景叙述出来,用这种形式可以做到客观、全面,有很强的可信度。《罗马假日》中的这段新闻报道里含有许多时事的镜头,这样就更显得真实了。
**一上来就呈现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情况”。在隆重的号声中,安妮公主现身在大使的舞会上,众人分列两排,纷纷向公主示意。公主身着白色长裙,头戴皇冠、高贵典雅,气质非凡。她在大家的目光下走到主座旁,然后大臣向她一一介绍到场的来宾,并且与他们握手表示欢迎。在这么严肃庄重的场合,她居然借着长裙的掩护,悄悄的把脚从高跟鞋里拿出来,放松一下。结果一不小心踢翻了自己的鞋,这下她穿不上鞋了。但是她仍祥装镇定,依旧与客人们握手,但是裙子里,她的脚却在不停的翻转那只不听话的鞋。客人接见完了,公主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那只鞋却露在了外面。公主的鞋掉了,这哪里了得?这时身后的大臣们也都看到了那只鞋,一位大臣想了一个招儿:他请公主跳舞,公主站起来,马上用裙子掩护穿好那只鞋。就这样有惊无险的化解了这个虚惊。**开始不到7分钟,导演安排了这样一个小插曲用意十分高明,因为观众会在最短的时间里进入情节中,并且会觉得非常有趣,定下了影片的总体基调,即轻松幽默式的。另外,一个万人景仰的公主居然也会犯这样的小错误,使得她与普通人画上了等号,拉近了公主与平民的距离。从这也可以看出,皇室的玉律让这个原本生性好动的女孩显得特别不自在,这也就是后来她要出逃的原因。
舞会结束后,公主要睡觉了。她不想穿睡袍,想要裸睡;她下床不穿拖鞋,害得管家跟在她屁股后面拿拖鞋;她站在窗边羡慕楼下那些唱歌跳舞的人们。可见她还是个孩子,只是皇室的条条框框制约了她的自由,使她虽然看上去很早熟,可是对外面的世界却很好奇。当管家向她说起明天的不计其数的活动和仪式要出席的时候,她被这些不想要的东西弄得崩溃了,她歇斯底里地拒绝着这些行程。管家赶紧叫来了医生,医生给她打了一针催眠剂。劝她早点睡,因为她明天还要参加记者见面会。其实药物治不好公主,她需要的是自由。
外面的歌舞声再次吸引了公主的注意。她按耐不住驿动的心,就偷偷的起床,穿过富丽堂皇的大厅,跑了出来。在楼下,她钻进了一辆运货车,随着车子离开了宾馆,公主忍不住笑了。她终于逃离了束缚,开始迎接普通人的生活了。她好奇地看着街上的一切,对于一个公主来说,这样的“游玩”可从来没有过。
公主邂逅平民
乔是个报社记者,明天就要参加公主的记者见面会,但是今晚他依旧在小酒馆里打牌赌钱。看来他今天手气不错,赢了钱就往回撤了。在路上,乔偶然看到了睡在路边的安妮,但是显然他不知道他眼前的这个女孩就是明天记者会上他要见到的安妮公主。可能那针催眠剂起效了,公主困得一塌糊涂。乔叫醒她,安妮却说着不着四六的话,甚至还背了一首诗,让人摸不着头脑。乔以为她喝多了酒,就打算打车回家了。但是司机奇怪的看着他们,让乔只好带着昏昏欲睡的安妮上车。乔问她家在哪里,安妮说在大剧场。公主太兴奋了,恨不得把大剧场当成是自己的家。乔又想把这个女孩丢给司机,结果司机不答应。无奈之下,乔干脆把她带回了自己的家,等她明天清醒点再说了。
到了乔的家之后,两人的对话很有意思。安妮问:“这里是直升机吗?”乔说:“这是我的房间!”安妮问:“有玫瑰花蕾的睡袍吗?”乔拿出自己的睡衣给她,说:“今晚你要将就一下了,穿这个,抱歉,我多年没穿过睡袍了。”安妮又说:“请你帮我宽衣。”乔只好给她摘了围巾,其他的让她自己来。真是习惯成自然,估计此时在乔的眼里,安妮就是一个富家**,娇惯的很。乔要出去喝点咖啡,让安妮睡在躺椅上,并且提醒她不是床上。然后就出去了。安妮说:“你可以退下了。”还是不忘公主腔。
等乔回来后,他看到安妮还是睡在了床上。他很生气,把她甩到了躺椅上。可见对于乔来说,这个莫名的女孩是一个累赘。
安妮公主失踪的消息成了皇室的一级机密,他们只能对外宣称公主患病,记者见面会等活动暂时取消。
第二天中午12点,乔才醒来,错过了记者见面会时间,他还不知道见面会取消了,于是到了报社跟老板一顿吹嘘,说自己已经采访了安妮公主,编的天花乱坠。结果老板手中的报纸戳穿了乔的谎言,乔只好承认自己起床晚了。但是报纸上的公主照片让他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家里那里大睡的女孩吗?于是他赶紧打电话给自己的房东,让他看好房门不许有人进出。然后自己跟老板商量一庄买卖:如果自己弄回来公主的独家采访,老板给他5000元。乔看来想通过公主发一笔了。
乔回到家,房东正扛着枪守在门口,样子十分滑稽。乔进了房间,先锁好门,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公主,笑了。然后对照了一下报纸上的公主照片,确认了睡觉的女孩就是安妮公主。接着又把睡在躺椅上的公主抱回到了床上。公主终于醒来了,她马上问乔“我在哪里?”“我怎么来的”“你是谁”之类的问题,两个人也算是认识了。当公主得知自己昨晚和乔度过了一个晚上之后,公主笑了。这里两个人的笑有不同的含义。乔为自己捡到了天上掉下的林妹妹而高兴,毕竟自己要靠公主来发财了。但是公主的笑容里却含有对乔的好感,因为她在朦胧中还念叨着昨晚遇见了一个男人,又高又强壮。公主在潜意识里就渴望邂逅一位这样的白马王子。
趁着公主去洗澡,乔出去给自己的摄影师朋友艾尔文打电话,想请他来帮忙拍几张照片,这样这篇报道会更值钱。可是艾尔文很忙,连连拒绝。而此时,在乔的房间里,打扫卫生的老妈子把安妮当成了妓女,给揪出来狠狠批评了一番,但是安妮也没有说自己是公主,可以看出公主还是不希望自己有这个光环的,她只想做普通人。
爱情在罗马绽放
乔打电话回来后,安妮已经站在阳台上了,她说她要走了。临走前她感谢乔让她睡他的床。公主连昨晚自己睡在哪里都不知道。
公主离开之后,乔估计她走了一段距离之后,悄悄跟在她后面。恰好公主回来,撞见了乔。公主说想向他借钱,于是乔借给她1000里拉。而这一幕又被房东看见,看来乔“召妓”的罪名是洗脱不掉了。
安妮一个人来到市场,东瞅瞅西望望,用身上的钱买了一双鞋,还去理发店剪了短发。据说奥黛丽赫本的这个发型在影片放映后大受欢迎,当时的许多女孩子都争相去理这种发型。可以说奥黛丽赫本不仅是一位影星,也是时尚潮流的重要引领者,这与奥黛丽赫本那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是分不开的。理发师都觉得安妮实在太美了,就邀请她参加晚上在湖边举行的舞会。公主又继续漫无目的地溜达。她来到了市政广场,买了一个冰淇淋坐在那里休息。而乔先生始终跟在她后面留意着她的行踪。见安妮坐下休息了,乔假装偶然遇见安妮,两个人聊了起来。安妮说自己是从学校里逃出来的,但显然乔的心里很清楚她是谁。后来他们说好一起在罗马玩。在这段镜头中出现了穿帮,安妮和乔坐在广场对话时,天上的云朵总是在变化着,甚至一个镜头剪接后,原本有蓝天的天空布满了云,显然当时导演忽略了这个细节。
乔带安妮去喝咖啡。乔问安妮来点什么,安妮却说“香槟”这种价格很贵的贵族饮品,乔只好硬着头皮点了一杯给她。当安妮问乔的工作时,乔谎称自己是卖肥料的。这时,乔的摄影师朋友艾尔文来了。他一见到安妮公主,一下子兴奋起来,惊讶于乔怎么会把她找来了。乔故意用脚踢他、假装酒洒到他身上等方法示意他不要声张,但不知情的艾尔文被他弄得十分恼火。乔干脆把他拉进房间里,跟他讲了这件事情,想让他帮忙用照相机拍下公主的照片,这样这篇报道会更真实,也更值钱。事成之后艾尔文可以分得报酬的两成半。达成协定之后,艾尔文开始行动了。趁着公主第一次吸烟的时候,偷偷用他的打火机型的照相机拍下这一珍贵的镜头。想不到50年代就有这么高级的微型照相机了。
乔带着安妮游览了罗马的美景,包括闻名世界的大环形剧场,乔还和安妮在马路上骑着摩托车横冲直撞,最后进了警察局。这一段两人在罗马街头汽车的场景堪称经典,两位演员的真实表演浪漫而又搞笑。在警察局,乔对警察解释说他们是一对即将结婚的未婚夫妇,这样他们就很容易的走出了警察局。艾尔文则拍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照片。
乔领安妮来到“测谎话的嘴”,这是一个古老的浮雕,测试的人把手伸进墙上的那个嘴里,如果说过谎话,他的手就会被咬掉。安妮不敢伸手进去,就让乔来试试。乔伸进手去之后,突然大叫一声,随后他的手没有了!吓得安妮失声尖叫。其实那是乔开的一个玩笑,乔把手缩紧了袖子里。吓坏了的安妮一下子扑到乔的怀里,浓情蜜意掩盖了刚才的惊吓。乔的这个手法很高明,其实他不是来测谎话的,而是来测一测安妮是不是爱上了他。从安妮为他的“失手”而大惊失色,到最后扑进他的怀里,均能证明安妮对乔的好感已经上升了一个层次,毕竟“担心”这个词只会用在在乎的人身上。
虽然安妮的罗马之行十分快乐,可是还是出事了。皇室派来了十几个便衣警察,分散在各大场所,专门负责寻找公主的下落。晚上,乔和安妮来到河边跳舞,突然被那几个盯梢的便衣警察发现。安妮也发觉这里的气氛有些不太对头,但是乔却一点没有嗅出这里的不安的味道。这时,一个便衣警察和安妮要求跳舞,然后悄悄地对安妮说:“公主殿下,请跟我们走。”随即几个人挟持着公主要走,乔和艾尔文立刻和警察展开了混战。在这段场景中,伴随着欢快幽默的乐曲,几个人在舞会上扭打成一团,甚至安妮公主不顾淑女形象,用吉他拍打警察的头。这一切显得混乱而又滑稽,有如马戏团里的小丑表演。最终,乔带着安妮跳进湖里,逃脱了。
无尽的爱
上了岸,湿漉漉的两人坐在那里还互相夸奖对方刚才的表现很厉害。这时,乔吻了安妮,这个吻来得如此出其不意,就像他们的爱情一样,无声无息却又无比绚烂。
晚上,安妮听到了广播,得知整个皇室都在寻找她,而不知情的国民都以为她患了严重的疾病,为她担忧。想到这里,安妮决定还是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去,毕竟自己曾经快乐过,这些已经足够。乔开着车送她到路口。流着泪的安妮与乔吻别,就这样告别了所爱的人。乔目送着自己所爱的人转过那个街角,消失不见。
乔最终没有进行那个值5000元的采访。但是他还是选择去参加今天公主的记者见面会。而艾尔文照的那些照片他也不要了,决定在记者见面会上送给公主。
影片最后的记者见面会的场景着实出乎我的意料。在见面会上,高贵典雅的安妮公主坐在台上,突然看到了台下记者群里居然站着乔和艾尔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有记者问道:“您怎样看待欧洲各国的邦交问题?”安妮公主回答:“我对此充满信心。”然而她自己又添加了一句:“正如我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这句话里包含着公主的心愿,希望他和乔的爱可以不受阶级地位的限制,平等的拥有。她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望着乔,那种心愿溢于言表。有记者问:“你所到过的城市中,您最欣赏哪个?”安妮公主深情地盯着乔,说:“各有千秋,很难讲罗马,我最爱罗马。我在罗马的日子必将终生难忘。”她的话引起了人们的纷纷议论。提问结束后,记者会本来应该结束了。但是公主却突然提出要和记者们交流一下,并且走下台一一和他们握手。见到艾尔文的时候,他把那些照片送给了公主。见面结束后,公主走上台,最后一次回头望着乔,眼里含着泪水。两人的对望显得那样的打动人心。
记者们都散了,只剩下乔。乔伫立在那里,在大厅的陪衬下他显得那样的渺小。他转过身慢慢地走出了大厅。**就这样结束了。可能没有人会相信会是这样的结局。公主为了家族的名誉和地位,最终还是放弃了自己的一段美好的恋情。但是他们还拥有记忆,这片地位问题永远不会干涉的纯净领地,在那里可以尽情的沉浸在那快乐的一天之中。**虽已落下帷幕,可是一种淡淡的哀伤却就此萦绕在观者的心头。
派拉蒙公司出品于1953年的《罗马假日》就这样影响了几代观众,而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也成为了银幕上的经典情侣。奥黛丽赫本以这个清纯可人的安妮公主形象获得了第26届奥斯卡影后的桂冠。
来电指数:
安妮公主和乔 4星半
接吻镜头:
2处
爱情箴言:
安妮公主:我到前面那个拐角拐弯,答应我,请你不要马上就开车,不要看到我走了你就离开。我们就此分手,也许永远也见不到了。我不知道怎么跟你告别,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罗马假日 (又名: 罗马假期,金枝玉叶,,RomanHoliday )
这部浪漫的爱情喜剧影片堪称经典之中的经典,多少年来屡映不衰,一代又一代的影迷为之倾倒。同时,这也是一部无法言说的迷人影片,语言在它面前失去了颜色。
影片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塑造了一个美丽而不圆满的爱情,就像几十年后的《泰坦尼克》一样。爱情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转瞬即逝和无可奈何。影片在成功的营造了一个喜剧氛围之后,又转回头来成就了一个悲剧结尾(当然,这也是别无选择的),两者结合竟然如此成功,难怪会成为绝世经典。纯粹的喜剧和单调的悲剧都无法脱离自身的局限而上升一个档次,这种笑过之后眼角带着泪花的影片才能抓住观众的心。
剧本、导演的功力高深,两位主演演技的高超,二者相得益彰。威廉·惠勒一直有“导演之中的导演、巨匠之中的巨匠”之称,影片在他手中,既高雅又迷人,既浪漫又伤感,处处闪烁着智慧的亮点。派克与赫本街头相遇一场戏,并非有多少夸张的动作或者调笑的语言,单靠剧情的张力和表演就足以让观众在愉悦之后深深记住这个经典的时刻。这种有分寸,有品位的细节安排和表演在后面则更加凸显:赫本随派克回家上楼梯一段,两人各怀心机对话一段,两人漫游罗马街头等等等等,甚至在影片最高潮时的一场打斗闹剧都没有降低对细节和表演的品位要求。两人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9999'>的谏钌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9999'>的一吻仿佛使时间凝滞;公主回到使馆后一袭黑色衣裙的背影;记者会上两人无言的对视;影片最后一个镜头跟拍派克走出大厅的长镜头,都深深留在观众的记忆中。
派克和赫本对影片表演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派克饰演的美国记者乔·布莱德情感和心理的变化,很有层次地展现在影片中,表演细腻而不繁琐;而赫本的安妮公主在一场少女情事过后,逐渐由皇家小女孩转变为成熟的皇家继承人,这一过程也演得丝丝入扣,从容不迫,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公主的王家风范。
此外,影片的几个意大利配角人物都很出色的,送派克和赫本的出租车司机喋喋不休自己的家庭困难,派克的房东煞有介事的拿杆破枪在房门外站岗——分明是个意大利老游击队员,为赫本剪头的理发师一副意大利情种样等等,诸多配角演员的成功表演,也是影片成功的重要一部分。
世上的爱情大多是不圆满的,人世间的悲剧莫过于此。在影片中这对男女来说,真正遗憾担又真正欣慰的是,两个人都没有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就像《大话西游》中悟空对紫霞一样),只有深深一吻。但两个人心领神会的无限爱意和无奈又岂是语言所能表达的,这正是影片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关键。
《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是1953年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的浪漫爱情片,故事讲述了一位欧洲某公国的公主与一个美国记者之间在意大利罗马一天之内发生的浪漫故事。
影片由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联袂主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好莱坞黑白**的经典之作。奥黛丽·赫本也因该片获得了她一生最重要的奖项——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上映后,片名成为很多商号争抢的名字,也有用罗马假日作为品牌的摩托车。
剧情简介
安妮公主作为王位继承人将出访欧洲的各大城市。消息一经传出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安妮公主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是罗马,安妮公主很想尽情地饱览一下罗马的优美风光,可侍从们以公主身份高贵、不宜在黎民百姓面前抛头露面为由拒绝了,并给她注射了镇静剂。公主在药效发作前假装睡着了,待侍从们出去后,她偷偷越窗溜了出来。然而没逛多久,镇静剂的药效就产生了作用,使公主在广场附近喷水池边的一条长椅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与此同时,美国新闻社的穷记者乔·布莱德里恰好经过这里,乔刚刚从朋友那里打牌归来,以为这是一个在狂欢中被灌醉的少女,就租了一辆出租车想把她送回家。可是公主睡得特别沉,怎么也叫不醒,无奈之下,乔只好把她带回了自己的住所,并对她睡自己的床感到不满,于是将安妮公主放到了沙发上。
第二天,报纸上的特别公告使乔意识到他带回的少女就是安妮公主,于是他欣喜若狂,打算写一篇关于公主内幕的独家报道。公主醒后发现了陌生的乔,乔连忙解释,公主才安心了。她向乔借了一些钱,然后告别了他,又到罗马大街上闲逛了。
名人不怕困难故事
困难与挫折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但如果你将这化为动力,成功就离你不远了.以下是我整理的的名人不怕困难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学习他们的精神,勇敢面对困难,迎接挑战。
不怕困难的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有一本书,你们看过吗?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勤奋好学的故事》。
这本书里面记载着许多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我就讲一下里面其中的一个:海伦·凯勒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她是美国的著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弄得她双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听觉。当海伦七岁时,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帮助她学习。可是,海伦看不见,也听不见,怎么学呢?所以这位教师想了一个办法:先拿一个洋娃娃给她玩,然后在她的手心上,写上洋娃娃这个词儿,这样海伦就知道了什么叫洋娃娃了。因此,海伦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的方法。从此以后,海伦就用这个办法学习,她一个一个地记,日积月累,她学会了不少的词。你可以想想,海伦作为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啊?但她不怕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在学习、在生活,终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好多了,不必再 “凿壁偷光”,更不必模仿“刺股悬梁”的做法,但古人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而且我们都是健康人,比海伦·凯勒强多了,只要我们学会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就一定会成功。
不肯放弃的林肯
坚持到底的最佳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知道有谁从末放弃,那就不必再寻寻觅觅了!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以下是林肯进驻白宫前的简历:
在1816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1818年,母亲去世;1831年,经商失败;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1832年,工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债还清;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
1835年,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末婚妻却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1836年,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了,失败了;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被拒绝了!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了;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一百张;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一一再度落败;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宋濂的故事
小时候宋濂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在抄吧,人家又不是等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着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样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还有一次,宋濂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大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山的寒啊!”宋濂说;“要是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也就是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啊。所以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等到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由衷地称赞说道;“年青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飞到天上去
19世纪末,美国教师乔治·派克因厌烦了给学生修钢笔而发明了“更好的钢笔”,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派克”笔。后来,他成立了派克公司,派克笔因为品质优良,迅速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到了20世纪中叶,派克公司已发展成为跨国公司,派克笔也成为钢笔市场的王者,地位无人撼动。这一天,派克公司新任总经理马科利正在开会,销售部经理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在他身边耳语了几句。马科利的脸一沉,马上宣布会议结束,随即赶往销售部。原来,有好几家学校发来了退货单,不仅如此,其他用户的退货单也陆续涌来。情况十分反常,马科利立刻吩咐下属调查此事。
“有竞争对手抢走了客户。”调查人员报告说。马科利大笑:“怎么可能,派克在同行业中占绝对优势,几年前还妄想跟我们竞争的企业,现在都奄奄一息了。”调查人员又说:“是真的,来自匈牙利的贝罗兄弟免费赠送了一批产品给人试用,用过的人纷纷和他们签下订单。”
马科利叫人买来一些贝罗兄弟发明的产品,它们叫“圆珠笔”。经过仔细研究,马科利大惊失色,他意识到:强敌来了。马科利火速召集大家开会商议对策,得出的结论是:从实用、方便、廉价三个主要方面看,派克处于全面下风。马科利下达命令,尽快对派克钢笔进行改进和完善,务必重新抢占市场。
但是,事实证明马科利挽救计划毫无效果。派克公司销售额急剧下滑,公司逐步被逼到濒临破产的边缘。
马科利苦思冥想,夜不能寐。派克钢笔跟圆珠笔硬拼显然是没有出路的,难道派克公司几十年的基业真的要毁于一旦吗?凌晨时分,心中烦闷不堪,他从床上爬起来给他的大学老师写信,诉说自己面临的窘境,并悲观地预言“从实用、价格等方面看,我们绝无取胜的可能”。
不久,老师给他回信,信中讲了一个故事:“我家对面有个卖器皿的商店,商品物美价廉,很受顾客追捧。没多久,周围的同行全被挤跑了。可有一天,我家隔壁又开了家商店,我问老板,你准备卖什么,他说卖器皿。我说你不是找死吗,难道你不知道对面有家狠角色。他说知道,但我卖的器皿不跟他比物美价廉,我卖的是古董。现在,这两家店相安无事,生意都很兴隆。”
看完老师的信,马科利沉思良久,突然眼前一亮。他再次召开会议,宣布了两件事:一是不跟圆珠笔比销售量,同时大幅削减了派克笔的产量;二是不比价格,同时大幅提高派克笔的销售价格。下属面面相觑,马科利笑着说:“从今天起,派克笔专门为名贵人士生产,它将成为‘笔中贵族’。”
这样一来,派克钢笔绕开了和圆珠笔的直接交锋,你走你的低端路线,我走我的高档路线,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在马科利的精心策划下,1960年,派克公司获准成为英国皇室书写用具的独家供应商,派克钢笔成了伊丽莎白二世的御用笔。这件事被广为宣传,派克钢笔身价倍增,逐渐成为高贵身份的象征。此后,派克公司沿袭着高档名贵的营销路线。1962年,派克公司采用美国首批火箭的部分材料制成特别版钢笔,只限售世界各地的重要人物。1987年,该公司又隆重推出百年纪念笔,成为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就这样,派克钢笔不仅没有在圆珠笔的冲击下萎缩消亡,反而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崭新道路,成为闻名世界的品牌。
每当谈到派克笔的绝处逢生,马科利深有感触地说:“人的生存空间是立体的,当你山重水复的时候,不要总盯住前方的绝境怨天尤人,要学会看看天上、水下。如果人类只是专注于如何在陆地上跑得更快,就不会发明飞机,而事实证明,再快的汽车也跑不过飞机。派克笔就是这样,既然我在地上跑不过你,那就飞到天上去。”
上帝的备份
在2002年1月的一个晚上,对日本著名钢琴家馆野泉来讲,是有生以来最痛苦难过的一天。他正在弹奏钢琴时,突发脑溢血,一头栽在地上,从此右半身瘫痪。还好并没有危及生命,最初的几个月,馆野泉倒是比较乐观的,他认为自己恢复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重登舞台了,他那神奇灵巧的右手将可以再次把爱德华?格里格和让?西贝柳斯的音乐弹出别样的浪漫。
只可惜事与愿违,将近一年的时间,他的右手都无法动弹,对一个钢琴家来讲,失去右手,几乎就意味着从此失去了音乐的演奏能力,这让馆野泉沮丧不已,心情越来越失落。他的芬兰妻子玛丽亚有一天悄悄对馆野泉说:“何不试试你的左手?”左手?馆野泉愣了一下,就像有的人是左撇子一样,音乐界也有为数不多的一些曲子是专为左手演奏者谱写的。
但是他架不住妻子的劝说,答应尝试一下。结果,拿出英国作曲家弗兰克?布里奇为一位在一战中失去右手的朋友谱写的曲子,馆野泉开始弹奏起来,完全沉浸在音乐中,忘记自己是用单手演奏。从此,馆野泉就开始用自己的左手演奏,不过,许多左手乐谱都很短,不适合音乐厅演奏。馆野泉请几个老朋友帮忙,包括音乐系学生,也积极参与,创作了约30首适合左手演奏的曲目。
之后他又重新回到舞台,每年举办几十场演奏会,乐曲都是作曲家为他的左手量身定做。每次演奏,他坐在与钢琴等长的特制凳子上,以便左手覆盖整个钢琴键盘。他已拍摄了好几部纪录片,甚至还跟日本皇后美智子共同弹奏过一曲二重奏。
在2006年,在他中风四年后的一次演唱会上,完全沉浸在音乐魅力中的他突然用右手碰了一下键盘——他已经忘记了他是一个右半身瘫痪的病人。突然,他的右手真的能敲击键盘,伴随左手把一曲曲子弹完了,虽然有些生涩,但奇迹真的发生了。
馆野泉后来在一场音乐会上说:“我用右手弹奏时,有一种春天树叶发芽的感觉。”这时,舞台下坐在观众席上的他的妻子玛丽亚,这位和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芬兰妻子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就是她告诉馆野泉:上帝都有备份。右手不能动了,还有左手;右半身瘫痪了,左半身还是健康的,只是失去了一半而已。
真的,不管是生活的挫折还是肢体的残缺,我们失去的并不是全部;这世界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你完全绝望,只要你能够去找到自己的备份,人生的另一扇门就会为你恢复重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