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一日游700字作文

乌镇一日游700字作文,第1张

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的景区。水的柔情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每一处风景都像是画中之物,让你的内心充满了平和与宁静。这是我们对古代美好田园生活的印象。这是乌镇一日游。

乌镇这个地方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气息。有人说乌镇已经严重商业化,但除了主街,其他地方还是不错的,并没有严重影响其古镇魅力。

其实乌镇并不大。当你来到这里,你可以看到这里的建筑沿着西施河两岸建造,然后慢慢向外扩展。它的整体感觉非常细腻独特。

当你来到这里,你会发现乌镇真的超乎你的想象,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惊喜。也可能是受《似水年华》的影响。走在乌镇的街头,总觉得这里的故事太多了。

漫无目的的走在古镇里,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静静的看着流水中的船只,路上的游客特别亲切。远处,你会看到那座独特的小桥静静地坐落在碧波之上,岸边白墙黛瓦,垂柳依依,十分迷人。

走累了,找个地方静静地坐着。推开陈旧的木格子窗,看着婀娜多姿的垂柳,看着历经沧桑的石拱桥,内心不禁平静下来,沉醉其中。

黄昏的古镇特别美,安静的像一幅油画。晚上的乌镇和白天的乌镇很不一样。此时是最美的地方,到处都是流光溢彩。沿着河边走,看着船在河流间穿梭,街上人来人往,很浪漫。

这里有边肖喜欢的小桥流水人家,也有雅致的白墙青瓦。边肖真的觉得这里最干净的古镇,低调有内涵,不张扬。这里也没有统一的红灯笼。

沿着石板路慢慢碳,你会发现这就是你想要的梦想水乡。虽然我和它见面的时间很短,但我的印象永远不会忘记。乌镇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每个来这里寻梦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慰藉。

“朋友,我劝你千万莫要死钉住在上海那样的大都市,成天价只把几条理论几张统计表或是一套‘政治江湖十八诀’在脑子里倒去颠来。到各处跑跑,看看经济中心或政治中心的大都市以外的人生,也颇有益……所以此次虽然是一些不相干的事,我倒很愿意回故乡走一遭。”

1932年,“一·二八”事变乌云未散,作家 茅盾 从上海返回乌镇,写下了这篇 《故乡杂记》 江南是中国人心灵的归宿 ,八十多年过去,时势早已不同,来到乌镇的人们的心境却颇相似: 不想被钉在大都市里的人们,出来感受别样的人间,获得内心的宁静。

茅盾大概不会想到,自己的家乡会成为 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旅行目的地 ,一年中接待游客量 超千万 ,是无数人心中的 第一古镇 。另一方面, 乌镇戏剧节、世界互联网大会 等国际性盛会,一次次将乌镇推到聚光灯下……

古韵与新潮能否兼得? 这是令乌镇备受争议的一点。但话说回来,假如中国确有一个地方可以兼具古典格调与先锋属性, 那这个地方一定在江南,为什么不能是乌镇?

这事记在另一位乌镇人——作家、画家 木心 的《塔下读书处》里。1995年初,离开家乡五十余年的木心回到乌镇,他对家乡的衰败感到厌恶,唯独 石桥 流水 让他触景生情:

“江面运河的水是淡绿的、含糊的,芸芸众庶几百年几百年地饮用过来。儿时,我站在河埠头,呆看淡绿的河水慢慢流过,一圆片一圆片地拍着岸滩,微有声音,不起水花——现在我又看到了,与儿时所见完全一样……”(木心《乌镇》)

隔岸观水似乎是每个来到乌镇的人必做的事情 。水是水乡之魂,柔波泛起,江南的盛景也就如画卷般铺展开来。

乌镇的盛景首先体现在它的大。

今天乌镇的范围在明清时有两个镇,以南北向的市河为界,东为青镇,属嘉兴桐乡,西为乌镇,属湖州乌程,名分而实合,合称 乌青镇 ,后来干脆叫乌镇。

乌镇纵七里、横四里,青镇纵七里、横二里, 面积之广, 已超过了同时期的湖州府和嘉兴府 。清末民初,乌青镇一度被划分成7个小镇,规模之大江南罕见。同时它还是江南 人口最多 的市镇之一:茅盾回乡那年,镇上人口已达11万5千余。

如此大镇,只能发育在江南水网体系最繁忙的节点上。乌镇分 东、西、南、北栅 ,栅是水栅,也就是水门,在江南市镇颇为常见,南浔、甪直、濮院等地皆有。乌镇的四门, 东往嘉兴,西向湖州,南通杭州, 北至 苏州, 自是江南腹地的 黄金路口

朝廷没有批准在乌镇设县,但另置“ 浙直分署” (江浙分府),任命同知(相当于副市长)管理。衙署大堂上有一幅对联:“屏藩两浙,控制三吴”,哪里是个小镇衙门,简直是总督府的气势。

今时的乌镇依稀可见往日的神采,仅在东栅就有 汇源当铺、宏源泰染坊、香山堂药店、三白酒坊、访卢阁茶馆 等一干老字号恢复营业,金融、手工业、药店、餐饮各行业,县城里有的这里都有,仿佛 明清江南 社会 的标本 。木心在东栅财神湾长大,他回忆中的乌镇是充满 活力 的,“粉墙翠枝红灯青帘夹杂其中,五色裳服宝马香车往来其间,才像个太平盛世”。

应该说,这种活力就像木心眼中桥下慢慢流过的河水,微有声音,不起水花。在他的潜意识中,往来的宝马香车是慢的、邮件是慢的、甚至日色也变得慢,记忆中的少年时光却又和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联系起来了。

其实又何止是木心,江南水乡的氛围中, 没注意到白墙乌瓦中的某处深宅大院很容易,忽视掉内心细微的波动却很难。 水乡寄托了人们关于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对于外乡人来说, 江南是不曾回过的故乡 ,未曾谋面,气息却早已熟悉。

乌镇地处长江下游 杭嘉湖平原 腹地, 1万年 前,这里受长江、钱塘江冲击,形成河网与沼泽密布的陆地。上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乌镇 谭家湾 发现了马家浜文化的遗迹,证明7000年前的先民已在这里定居、耕种水稻、制作石器、陶器,孕育江南文化之源。

文明伴随着战争。2000多年前的 春秋 时期,太湖流域的吴、越两国交战,吴人在此戍兵备战,有 “乌戍” 之名。“乌镇”则出现在 唐代 ,不同于我们认知中的“镇”,它更像是“乌戍”那样的军事性建制,长官是镇守将军 乌赞 。这位勇将后来成为乌镇的保护神,现在西栅景区仍有纪念他的祠庙。

宋代 时有了乌、青镇的记载,这才是我们知道的镇,长官也成了监镇官这样的文职。这种性质的转变和唐宋时期 江南开发 离不开。太湖周边的沼泽完成了排干,什么“苏湖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是那时候的说法。 两个“天堂”由大运河相连,中点便是乌镇。

因为地处要冲,改朝换代的战乱令乌镇饱受冲击;但也因其地位重要,每一次衰落后又迅速新生。 水乡的发展模式 很简单,无非是以河道为纽带,形成临水的河街,继而出现纵深的巷弄。聚落格局因水而形,人们的视线也随街巷蜿蜒而旋转、压抑、舒缓。生长于斯的乌镇人受 水乡的生活美学 影响,木心说自己的文字 不追求反常和奇特 ,“每个写作者都该是这样的”。

只是商贸发达,水乡也是没有韵味的。 宋代以来,乌镇出过 64 名进士、161名举人 ,对比其他江南古镇,或是内地州府,数量是相当可观的。木心祖上是绍兴人,在乌镇做生意,挣了钱、立了足,子子孙孙都是读书人;茅盾祖上是乌镇乡下的农人,也是经商起家,诗书传家。

近代前夜的江南,人民富庶,文化昌盛,甚至出现了所谓“资本主义萌芽”,如果不受西方文化的冲击, 一个自发的现代天堂会是什么样? 没人知道答案。但乌镇在当代的 古镇修复 文化重构 让人又看到了 先锋江南 的姿态。

近代江南市镇的衰落,是传统的没落;反观今日水乡的新生,则是传统的回归。 说到底,中国人想家了。

乌镇是“江南六大古镇”里开发最晚的一座,典型的后来居上。 1999年 ,政府成立了古镇保护与 旅游 开发管委会, 陈向宏 是主任。对于陈向宏、乌镇乃至中国 旅游 业来说,都是一个 历史 性的时刻。

陈向宏接手的乌镇是落魄的,用画家 陈丹青 的话说,“像一个炊烟缭绕、鸡鸣水流的地狱”。管委会成立之前,乌镇一位老太做饭时不慎引发火灾,沿河几十米的房屋付之一炬,负责火灾安置的正是陈向宏。他比别人更明白, 保护可不只是修旧如旧那么简单了

最先修复的是东栅,陈向宏请来同济大学的专业修复团队规划,亲自指挥、监工、检查。修复团队从周围城镇收集了不少旧料,乌镇民宅、商铺的木门、木窗都进行了修整,并按古法桐油两次漆刷,房内装上烟雾探测器,杜绝火灾。

1988年,茅盾故居边上新开了条大路新华路,为了弥补这一将古镇开膛破肚的败笔, 修真观古戏台 前的广场被重新规划,两边建回廊分割新旧空间。广场成为了 视觉中心 ,使老街更加生动而富有节奏,也淡化了水泥路带来的割裂感。

修真观 是新修的,明代样式,但门窗油漆的处理和修复古民居不同。乌镇的修复理念,新的建筑要和周围环境协调,但一定要用 新的手法和材料 ,重现江南盛景,但 绝不做“假古董” 。这和欧洲古城保护的观念是一致的,放在二十年前,更显 理念超前

中国人在水乡意象里寄托了太多美好的东西,所以每每 带着一种回家的心境 去到江南古镇,而古镇开发参差不齐,别说家的温情了,连待客之道也达不到。 可这是江南啊,绝不是什么人生来一次就够了的地方。

乌镇想要改变,从修复 西栅 开始。

如果你曾去过一些古镇,大概能体会到这种心情:看着周围的烟火人间,原来的宁静仿佛是因为自己的到来而被破坏,手中相机时刻提醒着自己 “闯入者” 的身份。 江南的家,你回不去。

所谓 “梦里不知身是客” ,西栅的策略是“造梦”, 搬迁原住民 ,腾空古镇,使之成为一个 梦剧场。 乌镇的梦,属于所有热爱江南的人。

没有原住民也就没所谓“闯入者”,住客得以成为水乡生活的主角。早上7点,东栅开门,熙熙攘攘的游人扰了古镇的安宁;西栅则是9点开放, 晨雾里最美的景致被私享。 你也可以睡个懒觉什么都不做,任由时光和美景流逝, 失去和虚度也可以是一种古镇的打开方式

商贸 本来是江南市镇兴盛之本,而过度开发的古镇却总是充斥着雷同的商铺,“古镇东西不好吃”、“古镇东西质量差”是耳熟能详的抱怨。西栅想重现市井的繁华,也想让人们重拾逛街的乐趣,所以各家店铺都被严选,一店一品。不推销、不洗脑, 货真价实,喜欢才买,才是江南的自信。

2016年对外开放的乌村则是一首 田园诗 。就像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所吟,“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干的可能是“草盛豆苗稀”的假把式,获得的却是 “带月荷锄归”的意境和喜悦

城市化和快节奏的 社会 生活反向激发了人们回归乡村的冲动,所以 李子柒、华农兄弟 火了, 《向往的生活》 大热,各大真人秀把视线转向乡村,今年夏天 《极限挑战》 也来到了乌镇乌村拍了一期《助农为乐》。

乡村是人们“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理想之地, 采摘、垂钓、手工编织 等江南日常成为可以体验的活动,或是 骑行 在水乡泽国 感受江南的肌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城市生活很难奢求的。

江南的味道被水乡人的一双双妙手传承着。春天的时令的 青团、麦芽塌饼, 夏天清热解暑的 绿豆汤 ,秋天香气扑鼻的 桂花年糕 ,还有孩童时代作为父母奖励的 油炸猫耳朵、芝麻糊 ……因为在乡村,这些味道更有大地的厚重与乡土的情谊。

乌村的经营模式是比较超前的,一价全包,提供江南乡间的衣用住行,而把“出戏”的商业色彩降到最低。没有推销、没有鸡毛蒜皮、吃住安全,就是 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

从东、西栅到乌村,游客经历着 镇民 村民 两种身份、两种生活转变。镇是村的中心,村是镇的腹地,费孝通称之为“乡脚”,有了乡村的男耕女织,才有市镇的商贸 娱乐 。最终,村与镇合二为一, 连贯成一种大的、立体的空间——江南 。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乌镇向所有来到这里的人们提出一个开放性议题:

什么才是你想要的生活?

乌镇是一场梦幻的沉浸式戏剧,而 戏剧节 则是“剧中剧”和高潮。

“在北京,看完一出戏,走出去是长安街、东四十条,这个梦可能一下子就醒了。而在乌镇,走进镇子迷失在剧场,是从一个梦走进另一个梦。……所有来的人都是参加演出的。”(黄磊采访,2013)

戏剧表演和江南水乡本身不太搭界,却被撮合到一起,本身就是 陈向宏、黄磊、赖声川、孟京辉 等发起人理想主义的产物。没想到这种混搭特别 “带感” ,除了专门新建的大剧院,乌镇还把几栋老屋改造成了颇具韵味的小剧场, 陈丹青说在里面看戏好像过去的堂会,孟京辉说“一不小心又先锋了”

乌镇是给每一个有梦的人准备的舞台,街头艺人在这里露天演出,热爱戏剧、热爱生活的人们聚在一起狂欢,这已经 突破了人们对江南的想象 了。

其实, 江南是无限的 ,是人们自己限制了对它的想象。明清时候江南的 园林、书画、昆曲、制造 ……其实都是 先锋 的。先秦的“泰伯奔吴”也好,两晋永嘉南渡也好,两宋建炎南渡也好,说的都是江南被北方移民开发,实际上最后都是突破北方传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国际化的戏剧艺术和古巷古桥,给人一种 “撞色” 般的奇妙感觉。2014年, 世界互联网大会 永久落户乌镇,似乎也就不那么意外了。无论是古镇改造、戏剧节,还是互联网大会,“乌镇之路”都带有 先行者的精神 ,这正是江南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就好像人们看到上海的高楼大厦日新月异,不会觉得那样不“上海”,反而觉得更“上海”了。

乌镇如梦,既保留了 江南水乡韵味的“形” ,更重拾 先锋和前沿的“意” ,在这里看到的不仅是水乡的现在,也是 江南的未来

- END -

文丨Face

编辑丨袁千禧

地图编辑丨Paprika

封图 |

参考资料

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

章建明《乌镇史话》

阮仪三《乌镇》

刘若英代言乌镇广告词

 2003年9月5日乌镇景区尚未开门迎客,东市河畔已是一片喧闹景象。这是受国家旅游局及中国奥组委委托、由张艺谋担任总导演、投资1000万多元拍摄的《中国旅游》宣传片正在进行拍摄。

 据了解,该宣传片是专门为2003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旅游组织第15次全体大会”而制作的形象宣传片,主要面向世界海外市场播放,其中浙江省入选景点包括杭州西湖(灵隐)和古镇乌镇两处。

 影视作品作为当今最受关注的内容,无疑能够极大地提高所在目的地的知名度,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从而可能扩大其客源市场。

 21影视作品《似水年华》与乌镇概述

 211.影视作品《似水年华》古典秀丽的乌镇、似水缠绵的爱情、奇幻唯美的画面,于2003年7月4日亮相央视的《似水年华》。它所讲述的,是儒雅的男主人公与干练的女主人公的一次怦然心动,两岸年轻人的精神守望一代人的集体青春回忆;它所流经的,是如画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千年书院

 212.中国最美的地方——乌镇地处浙江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吴江县。这个小家碧玉般静谧的江南小镇,没有周庄的名气,只有宁静、安详和让人感动的沧桑。

 白墙、青瓦、木隔扇、石板路、乌篷船、木雕、水阁、茶馆、深弄水巷,会把你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烟雨江南22影视作品《似水年华》对乌镇旅游的驱动作用

 221.《似水年华》传播乌镇第一印象也许你知道的乌镇是从知道茅盾开始的,因为那是他的故乡,也许你知道乌镇是从对江南小镇的些许了解,也许你知道的乌镇是然而很多资料的显示,对乌镇的了解大多数人是通过电视剧《似水年华》开始的,喜欢那部电视剧的歌曲,喜欢那里的建筑,喜欢那里的气氛和环境我第一次了解乌镇也是源于电视剧《似水年华》。古雅秀丽的乌镇,似水缠绵的爱情,奇幻唯美的画面,这些经常在我的脑海里回转。

 故事结局并不完美而是绝美。但他给人的是一种对青春的思考。我想但凡看过《似水年华》的人,都会对其中的精彩插曲、景致或情节,对乌镇,对乌镇的点滴心向往之吧,剧情中的人物也会在景点里重现《似水年华》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乌镇,知道了这个比周庄更具魅力的枕水之乡,这些因着《似水年华》的拍摄而对乌镇仰慕向往的人儿,无疑就形成了发展乌镇旅游的潜在旅游者,而对这些潜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然会对乌镇旅游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222《似水年华》提升了乌镇的品牌形象因为《似水年华》,恋上乌镇,这在百度贴吧的支持率达到了90%以上,同时也让乌镇成为了中国最美的地方,这个小家碧玉般静谧的江南小镇,没有周庄的名气,只有宁静、安详和让人感动的沧桑。

 白墙、青瓦、木隔扇、石板路、乌篷船、木雕、水阁、茶馆、深弄水巷,会把你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烟雨江南并使乌镇一度跃居一生不可不去的中国九个迷人小镇的榜首。众所周知,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对旅游目的地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影视作品是目的地塑造和宣传旅游形象的重要契机,而《似水年华》的成功拍摄所引起效应,为乌镇赢得较高的知名度。再加上《似水年华》英的扮演着刘若英温暖的声音,轻缓诉说情绪的宣传词:离开纷乱的都市,我到这里停下脚步,宁静可以让伤感隔离,时间真的不曾改变什么,放开手送

 走烦恼,光影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满载的是生活里的饱满的笑容,时间改变了许多事物,却不曾改变过这里,那个笑得像花一样的孩子,一个轻快跳舞的女子,还有我的赤子之心,生活在梦里的乌镇一部《似水年华》使乌镇开始名声大噪,一夜间,这个毫不起眼的江南小镇成了旅游的热门景点。

 这个中国最后的枕水之乡有了更多的代名词,似水年华的乌镇、乌镇的似水年华梦里的乌镇吸引了众多追忆似水年华的乌镇游人。

 223.《似水年华》激活了乌镇很久很久的时间里,乌镇都在沉睡着,一直沉睡着,因为茅盾的《大地山河》,因为茅盾的名气,它开始苏醒了,仅仅苏醒而已,但是《似水年华》的到来,它便活了起来。2003年8月12日的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这样报道:《似水年华》让乌镇的知名度大增,并且乌镇已经成了最适合恋爱的地方。据悉,《似水年华》播出后,大量的情侣来乌镇旅游,其盛况就像当年**《庐山恋》对庐山的宣传作用。游人们最感兴趣的是在剧中反复出现的逢源双桥以及黄磊、刘若英第一次拥抱的那间酒店客房。

 许多去乌镇旅游的'恋人都指定要入住那间客房,以重温剧中人缠绵温暖的恋情。时值5年,如今2008年11月8日乌镇旅游资讯发布的上海新人在乌镇西栅举办传统水乡婚礼依然让新人们演绎着《似水年华》的点滴记者采访道:新娘子说,她与新郎看了《似水年华》后,就和新郎在去年年初就来了乌镇西栅,对西栅原汁原味的传统江南水乡风情印象深刻,觉得如果能在这样风景如画的水乡,举办一场传统的中式婚礼应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同时也能寄托他们对《似水年华》对乌镇的绵绵情结2007年7月9日的《国际金融报》有一则名为乌镇旅游光环渐显的报道文章中这样说到近期几次电视评奖活动在浙江的乌镇举行,在明星聚集的光环之下,人们也注意到江南名镇——乌镇。

 乌镇人文荟萃,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故乡就在乌镇。乌镇的古典秀丽吸引了众多艺术人士,尤其是《似水年华》等影视作品在此拍摄。大大提高了乌镇知名度,激活了沉睡已久的这个江南小镇,并掀起了一股乌镇似水年华旅游热《似水年华》火了,伴随着《似水年华》的热度,乌镇也被激活了,众多明星的亲睐,无数情侣的踏足,乃至举行婚礼的新人,构成了乌镇旅游者的新的主体,注入了乌镇旅游的新活力。

 224.《似水年华》在乌镇的现实反映影视作品拉近了影视作品与影视目的地距离,影视作品在影视目的地的真实反映,不仅发展了影视文化,也发展了旅游文化,从而让影视目的地在影视文化与旅游文化的发展整合中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延伸到一个新的宽度。

 故事就发生在这如诗如画的地方。世纪末,几家著名的时尚杂志和时装公司要在古镇举办一个具有东方风韵的时装发布会,一时间平静的古镇被突如其来的喧闹惊醒。这次发布会的艺术总监和主要设计是位30岁的台湾女性英(刘若英饰),她的才气与个性,使她在东南亚时装界享有盛名。《似水年华》就这样发生了。

 2008年11月11日晚,乌镇水剧场上演了2009TIGIREMIX09覆新新潮流发型全球发布秀的亚洲首个覆新之旅。婉约的江南水乡,灰墙黛瓦下,时尚界的达人们今日汇聚乌镇西栅,静谧的古镇与绚丽精彩的TIGI秀结合,让乌镇水剧场继型秀、华语后再次成为时尚圈的焦点。乌镇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开PARTY,开展盛会,可以尽情放松,它是大家的一个礼物,时时带给大家惊喜。

 无论是《似水年华》中英的时装发布会,还是2009TIGIREMIX09覆新新潮流发型全球发布秀都在演绎着东方中国的元素,这是《似水年华》在乌镇的现实反映,更是乌镇走向另一个高点的契机,热闹的场面发生在现实的宁静土壤中,并多多少少的带有影视作品内容的印迹,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内容本身的发展更推动内容发生地的发展,可谓一箭双雕,互惠共赢。225小结当然,《似水年华》对乌镇旅游的驱动只不过是诸多例子中的一个,类似的例子诸如:有人对韩国济州岛的极致美景充满无限憧憬,理由很简单,是《冬季恋歌》中济州岛浪漫的飘雪令人向往;有人认为苏格兰的气质就是忧郁,理由来自《勇敢的心》这部**,忧伤的苏格兰风笛让全世界影迷为之陶醉。

 以100%纯净为口号的新西兰,虽然风景如画,但知名度并不高,2001年凭借《指环王》在全球的热映,新西兰美丽的风景变得家喻户晓。近年来,新西兰旅游业更是飞速发展,每年接待的游客数目是以前的10倍。有调查显示,每10个外国游客中就有1人声称,是《指环王》把自己吸引到了新西兰。综述以上《似水年华》对乌镇旅游的驱动作用以及其他的影视作品对影视目的地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影视作品、旅游,这两个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竟如此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时尚而潮流的旅游主题。影视作品通过对旅游者旅行决策的诱导作用达到了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驱动作用,让我们能够在这个体验经济的时代感受影视旅游所带来的种种新感觉,满足人们旅游发展的新需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3.影视作品也会使旅游目的地受伤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影视作品与影视目的地也不例外,影视作品作为一把双刃剑,在造就旅游目的地的同时,也会使一些旅游目的地受伤。近年来,媒体上关于影视作品拍摄破坏外景地环境的报道屡见不鲜?《神雕侠侣》剧组在九寨沟拍摄外景时,在神仙池钙化层上非法搭建用于拍摄的人工景观,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协调性,更严重的是肆意践踏神仙池钙化堤,留下几十个可能不能修复的印记;《无极》在云南香格里拉拍摄时,擅自将一片占地四五十平方米的杜鹃花推平,用沙石和树干填埋出一条长约400米、宽约4米的简陋便道就这样,一次做大做强旅游业的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让景区处境复杂,喜忧参半。

 乌镇也承受着这样的现实,那么一个僻静的美丽小镇,在《似水年华》的驱动下名声骚动,迎来了它的繁华,也在承受着众多游人所带来的喧嚣,拥挤,脏乱很多热爱乌镇的人都在疑惑这样的问题,《似水年华》到底是成就了乌镇,还是毁了乌镇?4.影视作品与影视旅游目的地要和谐发展我们已经知道,影视作品在造就影视旅游目的地的同时,也会使一些影视目的地受到一定的伤害,所以,对于影视目的地来说,如何把影视作品这个双刃剑运用到恰处,这是一个思考的重点。据了解,在国外,影视旅游被看作是一根两头甜的甘蔗,旅游靠影视作品的魅力大赚其钱,影视作品则通过旅游得以推广促销、提升票房。英国旅游局为迎接踏访影视之旅的游客,每年都推出一张英国**地图,详细介绍67部经典影视作品中的110个旅游胜地。

 旅游者可沿着这些路线,游览影视作品中主人公旅程的沿途风景,身处此境,重温影视作品中演绎的情调。同时,还可以欣赏新的影视作品,谋划下一次新的旅行。这的确是一种影视作品与旅游发展的双赢。拿来运用到我国的旅游,且以《赤壁》的上映为契机,《赤壁》中所体现的三国文化,必定会让国内外**观众对三国文化旅游产生浓厚兴趣。四川成都、广元、阆中等地的三国遗迹、遗址尤具吸引**观众的独特优势,相关部门可以借助《赤壁》造势,对省内与三国文化有关的风景区进行与**内容相关的文化包装,突出三国蜀汉文化,提高景点的文化素质,使生态与经济、文化与旅游形成整体效益,吸引人们在观赏《赤壁》后,产生对三国蜀汉文化的神往。这不仅是双赢了,而是多赢!如此以来,对于上面热爱乌镇担忧乌镇发展的疑惑,我们可以答复《似水年华》成就了乌镇,《似水年华》可以与乌镇和谐的发展。

 5总结:总的来说,一些影视作品的拍摄能够为当地的旅游和经济发展带来契机,许多原先看似没有吸引力的拍摄地,也因为影视剧的宣传而吸引了众多游客。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影视作品市场巨大,为此,由影视作品的宣传而引发的旅游市场也有巨大的潜力。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影视作品的影响来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巧借影视作品的宣传之势推动国内旅游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把握影视作品对影视目的地驱动作用的同时,更要使影视作品与影视目的地和谐发展,尽量让驱动作用发挥到更大的极致。 

;

     文/飞不高的蝴蝶

      十年前,从你身边匆匆地掠过;十年后,我又风尘仆仆地来追寻你——乌镇,我魂牵梦绕的水乡,我心驰神往的相思地。

     十年前,虽只是匆匆一瞥,却莫名地与你一见如故。仿佛是前世遥远的印记,又好似今世久别的重逢。惊悸而欣喜,朦胧又迷离,亲切又温馨。似童年时老家后屋的南瓜藤,葱绿地爬在矮矮的屋檐上,午后的阳光点点洒落,金黄的南瓜花倏然开放了,让我忍不住走近、又走近。

 十年后,我的步履又踏上你的青石板路,寻觅你的古往今来,听疏雨倾诉你的心事。

        乌镇,一首诗词,一篇散文,一则神话。

                                                                                              一

 乌镇,看不完的景致,说不尽的风情,读不完的故事。

 乌镇是不寂寞的,一桥一水都含情,一窗一楣都蕴籍。古屋、流水、拱桥处处相依相偎。古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临水而居,依水而生,被一条条曲折的水流环抱,由一座座拱桥牵绊。东西南北,南北东西,有袅袅炊烟就有潺潺流水,有潺潺流水就有弯弯石桥,炊烟、流水、石桥三者相缀相连,演绎出一处处“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

      河道两岸或小巷两旁的古屋彼此默默地凝望着,凝望了几百年。从初见时黑油的黛瓦、雪白的粉墙、朱红的门楣,凝望到如今的古旧、沧桑、寂寥。黛瓦粉墙已剥落了年华,雕花门楣已淡褪了光华。光阴匆匆飞逝,古屋几度易人,不知庭院深深里,挑灯苦读的才子可曾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不知雕花门窗前,温婉佳人可曾顾目盼兮,深情有属。那深深浅浅的故事都收藏在一扇扇雕花格栅窗里,刻烙在古屋遥远的光阴中。

     乌镇的水既有灵性又有情意,几百年来,它默默穿梭于小镇之间,静静地聆听河岸两旁古屋里传出的红尘故事,它凝视风轻云淡,感受百年沧桑。水,不曾言语,却把乌镇的一切云烟往事沉淀在水底,但绝不湮没,它们沉浸在河泥水草之间,静静地接受时间的酝酿,静静地等待。等待那些离家的乌镇人,撑着一条乌篷船来打捞往事。清晨,绵长的河道上水雾弥漫,把整个乌镇笼在梦幻中,静谧而绰约;白天,河面清澈,水波潋滟,一排排杨柳的身影婆娑在岸边,一只只乌篷船穿过柳荫,穿过拱桥,穿过光阴交织的河道,吱吱呀呀地摇曳,摇走了一串串旧时光,摇醒了一片片相思梦;夜晚,月色落在幽静的水面上,把乌镇的小桥流水人家摄入眼眸,传递给正在远方翘首家乡的乌镇游子。

     乌镇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这古色古香的木屋,这幽幽绵长的古巷,这敦厚隽永的拱桥,这含情脉脉的流水,这袅娜多姿的垂柳,交相辉映,浓淡相宜,组成一幅幅古典的泼墨山水画,凝成了一首首闲适隽永的小诗。

     旧时的乌镇人啊,就这样日日夜夜在画里品味生活,在诗里数点时光。

                                                                                           二

 我想,如诗如画里生活的乌镇人该是温厚平和、悠闲恬淡的。因为即使最不羁的性情,在乌镇弯弯曲曲水流的浸润下,在如诗如画景致的氤氲下,也该平息了浮躁,消磨了尖锐。就连那些深宅大院,一亭台一楼阁、一桌一床、一山一石,无不沉默无语,兀自伫立在岁月之中。纵然价值万贯,却没有丝毫的狂妄和嚣张,一一精致内敛、雍容大气、低调雍容,昭示着乌镇人的温厚、蕴藉和淡泊。

     乌镇的人最懂情调,小小水乡,梨园戏台却比比皆是。最为壮观的是西栅老街的水上戏台,大气磅礴、富丽堂皇。

      当年,戏子在水榭楼阁上演戏,观众坐在乌篷船上或隔着水岸坐在拱形的石级戏场上看戏。可以想象,在盛大的节日里,容纳千人的露天大戏场上聚集着乌镇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有达官侯爵、平民百姓,有如花美眷、素朴妇女,红飞翠舞,熙熙攘攘,真乃花天锦地的人间天堂!戏台上咚咚的花鼓声、悠扬的演奏声,戏台下货郎的叫卖声、小孩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喧嚣而喜庆,彰显着乌镇曾经的富饶昌盛、歌舞升平的景象。

      如果在晚上,舞台上伶人红红绿绿穿梭的身影,水袖悠扬飘舞,卷着着光怪陆离的灯影倒映在水中,水里的世界便荡漾起来,同样金碧辉煌。那笙歌是隔着水岸传来的,带着湿漉漉的水气,濡湿而柔滑,吹进耳际,如春雨拂面而来,别有一番韵味。这哪里像是戏台,分明是人间仙境。我疑惑,古时的乌镇人营建了这蔚为大观的水上戏台,究竟是为了看戏,还是为享受几日人间天堂的情趣?如今,戏台人去楼空,河水还在悠悠地流淌。我想,曾几何时,这河里收集了多少戏子和乌镇百姓善良质朴的笑声和泪水。

      乌镇的戏台,演绎了多少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乌镇的戏台,把忠勇孝悌播撒在百姓的心中,让这方水土的人们温润有度,思想睿智。于是,茅盾等著名人物从小镇应时而生,《子夜》《林家铺子》等文学作品如乌镇河水汩汩而出,潺潺不绝。

                                                                                           三

      乌镇,一步一戏,一步一景。一桥一故事,一楼一传说。

      那一块块被岁月磨得光溜溜的青石板,叠合着多少匆忙或优雅的脚印;那一座座古拱桥上,曾有多少老者在满天星斗清风徐来的暮色中道古论今;那间处处涂满历史印痕的书院,是否还回荡着南朝昭明太子朗朗的书声;那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绿色大邮筒,曾寄托民国以来多少鸿雁的情思;那看似平凡入则深幽的宅院,深藏着多少美丽浪漫或寂寞凄婉的故事。  乌镇,说不尽的沧桑,道不尽的底蕴。

     乌镇,一角一阙古韵,一程一行行书。叹为观止的景致比比皆是。深邃悠长的青石小巷,缤纷五彩的油纸伞,总让人情思悠悠、心神荡漾,不由自主地去寻觅那位撑着油纸伞,从烟雨朦胧的巷道里缓缓走来的丁香姑娘,憧憬邂逅一段尘世情缘;乌镇临街的店铺星罗棋布,安静的绣花姑娘,还在落地玻璃窗内一针一线地绣着情丝;安祥的老伯坐在老布鞋店门口,一锤一锤地敲纳着鞋底。

     小巷里不时传来茶楼里悠扬的琴声,琴声里飘着梅花糕姑嫂饼甜甜的香味。酿酒坊的大锅灶里,柴火红旺,白色的烟雾从锅盖四周弥散出来,像小河上的晨雾。如果说乌镇宁静素雅的景醉了游人的心,那乌镇醇馥幽郁的酒,又醉了多少流连忘返的眼。乌镇的大染坊也是别具一格,晾在高高的竹竿上的是一条条印花蓝布,在乌镇的风中飞舞,仿佛要给古色古香的街衢小巷添一抹色彩。乌镇的印花蓝纯粹又质朴,洗尽浮华,纯真毕现,素素淡淡,却摄人心魄。长方形染缸里的水还蓝幽幽的,荡漾着乌镇人素雅而贞静的心性,它染出了多少邻家女孩芬芳的心情、曼妙的身段、青涩的年华、美丽的憧憬。

                                                                                                 四

     如果你来乌镇,走过烟雨朦朦的青石小巷,赏过古朴典雅的水榭楼台,听过阡阡河道的欸乃橹声,请你别急着回头,急着别离。哪怕再累再乏,也要再歇歇,再等等。等夕阳回家,等暮霭渐深,等华灯初上。如果,白天的乌镇是一位羞赧的少女,清秀得让你惜香怜玉,那么,夜晚的乌镇就宛若一个风情万种的成熟女子,举手投足柔情似水;一颦一笑千娇百媚,媚得有致、有度、有韵、有情,定然令你沉醉不已,流连忘返。

     当夜的帷幕一拉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灯光依次“粉墨登场”了,它们的光影占据了整个乌镇,娇媚地装扮了乌镇的夜。

      倏然,灯亮了,一盏、两盏……乌镇的街道上、楼阁上、桥洞上、乌篷船上千千万万的灯次第亮了起来,朱红的、银白的、金黄的、紫色的,仿佛一个刚刚化过妆的女子一甩乌丝,露出明媚的笑靥。繁星般的灯影交错,水榭亭阁顿时变成一座座金碧辉煌的水晶宫,小小的乌篷船此时犹如一叶叶游弋的水晶鞋,漂浮在粼粼的水波上,荡漾出一圈圈乌镇斑斓的梦。

       伫立拱桥,晚风拂面;桨声灯影,绰约迷离;笙箫悠扬,络绎不绝,此情此景,人间难觅。

      夜晚的乌镇,是一首跌落在书籍里的婉约宋词,铺在江南水乡,让疲惫的旅人阅来不能释卷。夜晚的乌镇,是天宫不经意思遗落的夜明珠,璀璨、华贵,又温润祥和。把它别在发稍怕耀眼,藏在梦里怕丢失。它只适合在一个人的夜晚,静静地怀想,细细地品味。

     乌镇,是一本古旧的线装书,绳线已脱落,纸页已泛黄。但每一页每一字都氤氲着神秘的气息,需要情致的人字字注释,句句翻译。乌镇,是一簇淡淡的菊花,开放在京杭运河边上,不浓艳华贵,也不遗世独立,有的只是诗意散淡、安逸隽永。

     徜徉在乌镇的夜晚,仿佛穿越到唐宋气象,梦回旧时秦淮河畔。一灯一影尽妩媚,一街一角尽窈窕。我在梦里萦回,在现实里扼腕。乌镇,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我只是过客,却不是归人。

    乌镇,我前世的记忆,今世的呼唤,来世的夙愿。

    来世,我愿做乌镇的一滴河水,河边的一枚草叶,拱桥上的一块青石,亭檐上的一片老漆,白昼的一只鸟儿,夜晚的一束灯影。

    乌镇,来过,就未曾离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343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