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文言文的翻译

咏雪文言文的翻译,第1张

《咏雪》文言文的译文是: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一、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注释

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 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讲论文义:讲解诗文。俄而:不久,不一会儿。骤:急,紧。

欣然:高兴的样子。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未若:倒不如。

因:凭借。即:是。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1 古文中表示雪的汉字

1、银粟[yín sù]

出处:独来独往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南宋 杨万里 《雪冻未解散策郡圃》

译文:一人自去自来在雪地上行走,每走一行、每走一步都伴随着沙沙的踏雪声音。

2、玉尘[yù chén]

出处:漠漠复雰雰 东风散玉尘。——唐 白居易 《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

译文:雪花密布,飘飘洒洒,被春风吹散在天地间,如玉的碎屑一般。

3、玉龙[yù lóng]

出处: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 吕岩 《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译文:襄阳城南面的岘山一夜之间因下雪变成了晶莹透里的白龙,满山的树林都像是梨树盛开着白色的梨花。

4、六出[liù chū]

出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 高骈 《对雪》

译文: 人坐在窗前,观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全部世界都变得晶莹了。

5、梨花[lí huā]

出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译文:好像夜里来了一阵春风,将千千万万的凋零的树木挂上了雪白的梨花一样。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_玉尘

2 描写雪的古诗或古文

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摹,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春雪 刘方平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古人题景诗云: “雪中望罗浮,玉峰峨峨起, 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里。”

菩萨蛮(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沈佩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 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雪梅》(二首)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扌戚][扌戚]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元稹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 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欧阳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 关于描写雪景的古文

1、《江雪》唐代:柳宗元 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2、《绝句》唐代:杜甫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刘长卿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4、《雪梅·其一》宋代:卢梅坡 原文: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5、《终南望余雪》唐代:祖咏 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4 一句描写雪的文言文,不要咏雪里的

1原文 杨时见程颐和于洛,是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瞑坐,时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2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 描写雪景的古文

暮色茫茫,夕阳将下。太阳在西边还没有落下,月亮就匆匆忙忙的从东方赶来了。

黛色的苍穹散下片片花瓣,似乎还带着淡淡的清香。雪悠悠地飘着,将天地渲染成白茫茫的一片。

柳絮一般的雪,芦花一般的雪,轻烟一般的雪,流转,追逐,来时纤尘不染,落时点尘不惊。一朵朵六角小花,玲珑剔透,无一重样。粉雕玉琢,可是,哪一位艺术家能设计出如此精巧的纹路?哪一位雕刻着能雕出如此细致的工艺品?与其说是大自然的杰作,我宁愿相信是天宫里某位仙子的眼泪!

转眼间,冷杉苍松都变成了琼枝玉珂。榆杨换去了穿了一秋的朴素的中山装,枫林则褪下了炫耀了小半年的火红的长裙。

玉蝶儿样的雪花漫天飞舞,大地将刚披上的绫纱换成了毛衣。 想要走出伫立良久的八角小亭,刚到亭口,迈出的脚又不禁收了回来。晶莹剔透的雪花洒了满地,令我似乎有了黛玉“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的心情。当然,我不是林黛玉,也不是李清照,不然,我定会填一曲新词,作一首小曲。

站在山顶上,好像有点儿风吹过来了。晓风习习,并不寒冷。树枝上、屋顶上的雪花这时在风的怀抱里灵巧的打几个旋儿,去找别的伙伴了。

墨黑的天空上缀着几颗饱满的珍珠,有时候闪过一丝柔和的光彩,朦朦胧胧的,承载着人间多少回忆和向往。雪儿们不像星星那样深沉,好像钻石,好像……对了,好像萤火虫,星星点点,闪着迷离的光,似乎把天上的星星都映得亮起来了。

不知何时,衣服上落满了小雪花,看着它们,我忽然忆起鲁迅先生写过的一篇文章。那是专门写雪的,具体内容忘了,可是一直记得雪被鲁迅先生称作雨的精魄。想想也是,雨,即水;雪化了呢?是春天。这一点,也许就是雪的魅力之所在吧!雪将那捉摸不到,如烟如雾的雨以花一般,不,是比花还美丽的形态展现给大家。只要你愿意,只要雪花不碎不化,你便可以仔仔细细欣赏个够。你欣赏的,是雪,也是雨。 轻轻地抖落一身银白,心中竟有些不舍,追寻它,又超越它,一步一步,走下山去。

2 关于描写雪景的古文

1、《江雪》唐代:柳宗元 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2、《绝句》唐代:杜甫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刘长卿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4、《雪梅·其一》宋代:卢梅坡 原文: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5、《终南望余雪》唐代:祖咏 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3 关于描写雪景的古文

1、《江雪》唐代:柳宗元

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2、《绝句》唐代:杜甫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刘长卿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4、《雪梅·其一》宋代:卢梅坡

原文: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5、《终南望余雪》唐代:祖咏

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4 描写雪的古诗或古文

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摹,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春雪 刘方平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古人题景诗云: “雪中望罗浮,玉峰峨峨起, 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里。”

菩萨蛮(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沈佩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 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雪梅》(二首)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扌戚][扌戚]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元稹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 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欧阳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5 两个文言文中写雪句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咏雪 世说新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明 张岱: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音:拿)一小舟拥毳(音:翠)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音:松) 沆砀(音:行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 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 描写雪的文言文片段两个,急

《咏雪》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某岁冬日,大雪突访,感天地造化之妙,飘飘似漫天鹅毛。诚苦寒日久,人不思动,放眼四望,寰宇皆安,人与万物之结合,天人合一。须臾,一鸦展翅,划过半空,似黑夜之亮闪,疑造化之精灵。余黯然思曰:“鸟之奔忙,与人之何异?皆为食矣,然人之为食所失真性情,鸟之为食仍可享翱翔之乐,孰乐?”余不能答。雪之洁,自古有人颂之,雪之景,诗词何止万首,然吾独爱其一,书于此,与君共享,“瑞雪飘飘似鹅毛,飘扬柳絮满琼瑶。但则见,冷月疏星飞啼鸟,待哺的乌鸦把翅摇。行路人迷失了阳关道,白头翁踏雪寻梅过小桥。山川景,举目瞧,飘飘去,荡荡摇。云横秦岭崎岖路,粉饰南阳旧草茅。长空似有玉龙闹。猛回头,杏花村内酒旗飘,随风上下摇。”

7 具体描写一处雪景的短文,100字左右~不用太好,一般就好~那个我已

美丽的雪景 这是今年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也是十五年不遇的一场大雪昨天上午,忽然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下雪花,开始还是一点点,渐渐地,只见大片大片的雪花犹如吐絮的棉朵一样,从乌云密布的天空中飘了下来雪越下越大,不一会儿,地上白了,树上白了,屋顶上也白了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今天早上,我打开窗户一看,啊,好大的雪啊!远远望去,“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小区里好象变成了一个粉装玉砌,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童话世界柏油马路旁的树木上,挂着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常青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雪球儿,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路上的积雪足足有十多厘米深,踩上去发出了“咯吱咯吱” 的响声调皮的小朋友们轻轻地摇晃树枝,玉屑似的雪末儿簌簌地落在头上,引起他们一阵惊叫太阳照在蘑菇似的松树上,有些雪融化了,剩下的雪好像一条可爱的、趴在树上的玉犬——它也在祝福我们新年快乐!不知什么时候,小区楼洞旁的草坪前堆起了一个个可爱的小雪人它们有的拿着扫帚,活像一个家庭主妇;有的穿着带纽扣的“衣服”,还优雅地系了一个领结,好象一个风度高雅的绅士;有的别出心裁,堆了一个福娃晶晶,简直惟妙惟肖;还有个“一家三口”的全家福雪人,真是可爱极了!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场大雪,一定会给今年带来一个好收成!再一篇。

1 关于描写雪景的古文

1、《江雪》唐代:柳宗元 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2、《绝句》唐代:杜甫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刘长卿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4、《雪梅·其一》宋代:卢梅坡 原文: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5、《终南望余雪》唐代:祖咏 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2 描写雪景的古文

暮色茫茫,夕阳将下。太阳在西边还没有落下,月亮就匆匆忙忙的从东方赶来了。

黛色的苍穹散下片片花瓣,似乎还带着淡淡的清香。雪悠悠地飘着,将天地渲染成白茫茫的一片。

柳絮一般的雪,芦花一般的雪,轻烟一般的雪,流转,追逐,来时纤尘不染,落时点尘不惊。一朵朵六角小花,玲珑剔透,无一重样。粉雕玉琢,可是,哪一位艺术家能设计出如此精巧的纹路?哪一位雕刻着能雕出如此细致的工艺品?与其说是大自然的杰作,我宁愿相信是天宫里某位仙子的眼泪!

转眼间,冷杉苍松都变成了琼枝玉珂。榆杨换去了穿了一秋的朴素的中山装,枫林则褪下了炫耀了小半年的火红的长裙。

玉蝶儿样的雪花漫天飞舞,大地将刚披上的绫纱换成了毛衣。 想要走出伫立良久的八角小亭,刚到亭口,迈出的脚又不禁收了回来。晶莹剔透的雪花洒了满地,令我似乎有了黛玉“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的心情。当然,我不是林黛玉,也不是李清照,不然,我定会填一曲新词,作一首小曲。

站在山顶上,好像有点儿风吹过来了。晓风习习,并不寒冷。树枝上、屋顶上的雪花这时在风的怀抱里灵巧的打几个旋儿,去找别的伙伴了。

墨黑的天空上缀着几颗饱满的珍珠,有时候闪过一丝柔和的光彩,朦朦胧胧的,承载着人间多少回忆和向往。雪儿们不像星星那样深沉,好像钻石,好像……对了,好像萤火虫,星星点点,闪着迷离的光,似乎把天上的星星都映得亮起来了。

不知何时,衣服上落满了小雪花,看着它们,我忽然忆起鲁迅先生写过的一篇文章。那是专门写雪的,具体内容忘了,可是一直记得雪被鲁迅先生称作雨的精魄。想想也是,雨,即水;雪化了呢?是春天。这一点,也许就是雪的魅力之所在吧!雪将那捉摸不到,如烟如雾的雨以花一般,不,是比花还美丽的形态展现给大家。只要你愿意,只要雪花不碎不化,你便可以仔仔细细欣赏个够。你欣赏的,是雪,也是雨。 轻轻地抖落一身银白,心中竟有些不舍,追寻它,又超越它,一步一步,走下山去。

3 描写雪的文言文片段两个,急

1原文 杨时见程颐和于洛,是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瞑坐,时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2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 关于雪的文言文

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摹,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春雪 刘方平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古人题景诗云: “雪中望罗浮,玉峰峨峨起, 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里。”

菩萨蛮(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沈佩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 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雪梅》(二首)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扌戚][扌戚]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元稹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 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欧阳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5 一篇关于雪的文言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Translated Text 译 文 原 文 Original Text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甲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 一句描写雪的文言文,不要咏雪里的

1原文 杨时见程颐和于洛,是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瞑坐,时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2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7 关于描写雪景的古文

1、《江雪》唐代:柳宗元

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2、《绝句》唐代:杜甫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刘长卿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4、《雪梅·其一》宋代:卢梅坡

原文: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5、《终南望余雪》唐代:祖咏

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原文]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1 阅读文言文《咏雪》写感受

《咏雪》原文及译文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 文言文《咏雪》感悟330字

这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女才子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力。

<p 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及《世说新语·言语》篇载,谢安寒雪日尝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安欣然唱韵,兄子朗及兄女道韫赓歌(诗即如上),安大笑乐。

谢安所乐,在于裙钗不让须眉,侄女之诗才,更在侄子之上。按谢朗少有文名,《世说新语·言语》篇引《续晋阳秋》称他“文义艳发”,《文学》篇引《中兴书》说他“博涉有逸才”。所以叔父出韵起题,侄子即为唱和,正见其才思敏捷也。平心而论,“撒盐空中”亦不失为一种比方,雪,以其粉白晶莹飘散而下,谢朗就近取譬,用撤盐空中拟之,虽不高明,也差可形容了。

然而,聪颖的妹妹并不迷信兄长的才名。她觉得,以盐拟雪固然不错,但没有形容出雪花六瓣,随风飘舞,纷纷扬扬,无边无际的根本特征。于是,针对兄长的原句,她作了大胆的修正:“未若柳絮因风起。”

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满天飞舞的特征。晋伍辑之《柳花赋》曾形容:“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雾乱而飙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色而齐明。”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宋代的贺铸《青玉案》词有“满城风絮”句。)由此较之,雪花柳絮,可谓是异迹而同趣了。如此再看“撒盐空中”的比方,则未免有局促见肘之诮了。

清人沈德潜说:“事难显陈,理难言罄,每托物连类以形之。”(《说诗晬语》卷下)比喻是诗歌的基本修辞手法。其要在于贴切传神,新颖入妙。这正是谢道韫此句高于他兄长的地方。

但是,真正的佳句名句之所以千古流传,播传人口,更重要还在于它能通过形象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谢道韫的这句诗,其佳处不仅在工干设譬,还在于透露出女才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她将北风飞雪的严寒冬景,比作东风吹绵的和煦春色,正表现出女作者开朗乐观的胸襟以及对美好春光的由衷向往。

据《晋书》本传,谢道韫的联句不仅得到她叔父的称赏,而且还受到在场嘉宾的一致赞许。这次联句,遂传为一时佳话,谢道韫从此也赢得了“咏絮才”的美名。后来南朝梁刘孝绰写过一首《对雪诗》,其中有“桂华殊皎皎,柳絮亦霏霏。讵比咸池曲,飘飖千里飞”。也许是受到谢道韫的启发。

须要说明的是,谢道韫的出色联句。并不是一时之功,刹那灵感,而是有她平时深厚的文学修养作基础的。《世说新语·言语》篇引《妇人集》称她“有文才,所著诗、赋、诔,颂传于世”。可惜绝大部分没有保存到今天。

3 初一上册的文言文咏雪的感言至少两百字

兄子胡儿的比喻更多的是形似,而兄女的比喻则是神似,两人的比喻各有好处。

本文通过写咏雪,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

在最后的公大笑乐, 表示谢太傅欣赏谢道韫的才华 而最后还特别介绍谢道韫证明他欣赏谢道韫的才华

启示:

这说明天才也要有好的成长环境。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4 课外文言文《咏雪》的练习题

一、《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说说你对此的理解答案:1、对两种答案都满意2、为后喻而“笑乐”3、“笑”前喻“乐”后喻二、“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那一句较好?为什么?答案:“柳絮因风起”较好因为“柳絮因风起”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空中”仅仅形似,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不够好三、你还积累过哪些描写雪的诗句?请写2句答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古人是以“,”为句)四、翻译欣然( )高兴的样子内集( )家庭聚会俄( )常与“顷”、“而”连用,都有片刻的意思差( )可拟( )差不多 相比未若( )比不上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的样子五、《咏雪》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答案:融洽、欢快、轻松(好有好多,你可以到网上查查)。

5 关于咏雪的文段,和咏雪相关的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这是南朝梁吴均《咏雪》中的诗句诗以“雾转”喻漫天飞舞的雪花,以“似花积”喻石阶上的积雪两个比喻,前者着眼于描绘飞雪的动态美,后者则致力于展现积雪的静态美,动静结合,贴切生动,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 “晚霞飞银砾,浮云暗未开”这是南朝梁简文帝《同刘谘咏春雪诗》中的诗句以晚霞为背景,描绘雪花纷飞的态势,画面层次丰富,呈现出一种动态美诗人又不拘于白色比喻,而用绯红的晚霞将白色的雪映衬得更加醒目,而且呈现出一种动态美 “盐飞乱蝶舞,花落飘粉奁”简文帝在《咏雪》中以“盐飞”喻细屑雪霰如盐似粉簌簌下落的形态,以“蝶舞”喻片状雪花上扬飘飞之情状,以“花落”喻雪落,更以“粉奁(盛粉的盒子)”喻白雪飘落之所可谓设喻精妙,意象丰富一个“乱”字,写出了大雪弥漫天际的粗狂;一个“飘”字,写出了片状雪花飘落的轻盈;一个“舞”字更是精妙,把鹅毛般的雪花随风轻飏、款款而下的婀娜神韵尽展眼前 “拂草如连蝶,落树似飞花”南朝梁裴子野在《咏雪诗》中将飞雪比作草尖翩翩飞舞的群蝶和从树上纷纷飘谢的春花,景色奇丽,意境优美,字里行间透出了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这是唐朝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中的诗句诗人写他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庭霰,指落在庭院里的雪花),还以为昨夜院中树上开了花,比喻生动形象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的《春雪》诗虽然也像前人那样用花比喻雪,却写出了新意,写出了特色前人的诗往往侧重于形似,而韩愈的诗则注意形神兼备,既描绘了落雪如落花之形,又传出了落雪之神——将白雪人格化,“作飞花”旨在为人间展示春色诗人眼中的雪已不是严冬的化身,俨然是春天的使者 “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这是宋代张元《残句》中的诗句诗写漫天飞雪铺天盖地,犹如被天兵天将杀败的无数条白龙身上脱落的鳞甲,纷纷扬扬地在空中飘落这两句诗,用三百万败阵“玉龙”的“败鳞残甲”比喻漫天降落中的雪,真是神驰天外,妙思出奇,气魄宏伟,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超人的才气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陆游在《夜大雪歌》中把雪比喻成乐善好施的仙女麻姑向人间布施白米,于奇幻的想像中,可见爱国诗人忧民思想之一斑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代黄庚在《雪》中写雪光反照,犹如明月,江山夜而不夜;天地无私,不分贵贱,家家被雪分玉诗以“玉万家”喻大雪纷飞,家家户户的屋顶都盖上厚厚的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这里,诗人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写边庭的雪花,使人忘却了荒蛮雪封之地奇寒的冬天,只感受到春意融融、生机盎然的温暖与喜悦诗人以新颖贴切的比喻写出了奇丽的雪景,意境壮美,极富浪漫色彩,成为咏雪的千古名句 望采纳。

6 咏雪(文言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咏雪》是通过记录生活中的事情来反映生活的情趣或生活中隐含的哲理,只做客观描述,未加任何评论。

只通过“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来营造一种欢快、融洽的家庭气氛。 《咏雪》是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吴均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写的是江南特有的细雪,诗人名为咏雪,实为伤怀。首二句从微风摇动庭树写起,与近处入帘的细雪形成一远一近的对比; 三四句写雪在空中和落到阶上的不同,“如雾转”和“似花积的比喻,形容江南细雪较准确;五六句写落到树上的雪,“徒看”二字情绪似乎不高;末二句道出零泪相思。

全诗所描绘的画面狭窄,但笔触细腻。 扩展资料 咏雪 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吴均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白话译文 微微的风轻摇着庭院中的树木,细细的雪落入竹帘的缝隙。

她像雾一般在空中飘转着,而台阶上凝积着如花美丽。我无法看到院中杨柳发芽迎春,只见桂枝上发白,但那只是空荡的树枝而已。

伤心泪下,此情却无人可以倾诉,故而,这般多情愁思又有何益?。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看长城内外,分外妖娆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清平乐》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妆点万家清景,普绽琼花鲜丽”

“暮雪助消峭,玉尘散林塘”

“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消残”

“江南雪,轻素减云端”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谁剪轻琼作物华,春绕天涯,水绕天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633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