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直播在哪里看(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直播入口)

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直播在哪里看(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直播入口),第1张

这个夏天,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和残奥会赛场上披荆斩棘,闪耀东京,但体育的魅力从来都不止是这些,赛场上,中国奥运健儿家国热血与青春梦想一次又一次共振的背后:

——是中国体育的薪火相传中国奥运健儿正以硬实力讲述着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拼搏故事以自信和自强标注了国家发展进步的新刻度

——是初心滚烫的敢打敢拼中国体育代表团以永远向上、奋斗拼搏的精神风貌在拼搏历程中砥砺前行让青春在接续奋斗中绽放光芒

——是全民健身的火热激情从在赛场上通过争金夺银来“提振士气”到提升国民素质、增强公民意识中国体育健儿引领的体育运动正在为国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是历久弥新的奥运精神“没什么不可能”!奥运赛场上,一代代中国运动员接续成长爱国主义、顽强拼搏、永不放弃这些宝贵品质始终在传承发扬

9月25日14:00让我们聆听奥运健儿的故事一个关于他们的青春、勇气和理想的故事一个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的故事

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

直播时间:9月25日14:00

观看渠道:人民网客户端

2021年,东京奥运会、陕西全运会、苏迪曼杯、汤尤杯、世乒赛、短池游泳世锦赛等大赛接踵而至。这其中,中国体育健儿既有苏炳添勇创9秒83首次杀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突破,也有世乒赛上年轻队员挑大梁的中国队摘得4金的欣喜,更有东京奥运会斩获38金32银18铜、4次打破世界纪录的骄人成绩,还有赵心童、颜丙涛首夺斯诺克三大赛冠军的意外之喜……这一年,中国体育健儿们用突破、超越、拼搏在赛场上不断书写新的历史、创造新的传奇,留下无数辉煌的瞬间。

这一年,有很多激动人心的时刻,温暖着你我。

这一年,有很多催人奋进的故事,激励着你我。

这一年,有很多刻骨铭心的记忆,感动着你我。

这一年,老将老而弥坚,延续奥运梦想,不断超越自我。

东京奥运会,堪称是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一届。备战周期从4年变成5年,对于老将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毕竟,很多老将身上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伤病,多坚持一年高强度的训练和备战,殊为不易。以苏炳添、巩立姣、马龙、吕小军为代表的老将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永不放弃的奥林匹克精神。他们始终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运动,心中的奥运梦想一直在燃烧。他们为了能够站上奥运舞台,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和努力。

在世界乒坛,一位选手同时获得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三项比赛的单打冠军,被称为大满贯。此前,只有张怡宁获得过双圈大满贯的殊荣。而在奥运会乒乓球男单比赛中,此前从未有人能卫冕成功。33岁的马龙经历重伤后再次站上奥运赛场,成功卫冕男单冠军,并且实现了双圈大满贯,在东京创造了新的历史。马龙把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更可贵的是,他仍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将继续跟随国乒在赛场上南征北战。

男子百米飞人大战,可以说是奥运会田径赛场中最令人期待的比赛之一,也是每一个短跑运动员的梦想。今夏的东京,32岁的苏炳添成为第一位站上奥运会百米决赛跑道的中国人。9秒83也成为2021年中国体坛一个标志性的符号。回过头看,年龄或许并不是问题,给自己设限才是。东京奥运会结束后,很多人问苏炳添:“9秒83后,32岁的你还有可能再次突破极限吗?”苏炳添坦言:“极限都是别人定义的,我不突破极限,我超越自己。”陕西全运会上,苏炳添轻松摘得男子百米金牌,弥补了4年前的遗憾。更令人钦佩的是,苏炳添并没有离开跑道,依然在奔跑,寻找继续突破的可能。

举重,是一项演绎力与美的运动,在很多欧美国家颇为流行。举重,也一直是中国队的传统优势项目之一。在东京奥运会上,37岁的吕小军将男子81公斤级比赛变成了个人表演赛,以绝对实力轻松摘金。赛后,对手、工作人员,甚至是裁判,全都簇拥过来找机会跟他要签名和合影。奥运赛场上,上演了一场吕小军的“大型粉丝见面会”。

现代奥运史上,上一位超过35岁还能夺冠的男子举重选手,要追溯到1964年奥运会。在此后的57年里,再也没人能够实现这一壮举,直到吕小军在东京上演奇迹。吕小军在37岁时依然能够保持如此出色的状态,背后的秘诀在于对举重的热爱和专注。

此外,还有30岁的施廷懋和王涵,两位老将带领中国跳水队在东京奥运会上高奏凯歌,连战连捷。35岁的庞伟带着微笑和泪水离开奥运赛场。比金牌更重要的是,他把那份沉稳和自信传递给了年轻一代,中国射击队在东京正式完成新老交替。

再过三天举世瞩目的奥运就要开幕了,奥运真的来了,家门口的奥运会,不用熬夜看的奥运会,多激动人心啊,想起来就觉得快乐无比,也许只有一个字能形容享受奥运的心情,那就是:爽!

爽倒是爽,不过结了婚有家有室的人可得悠着点,特别是男人。毕竟男人痴爱运动比赛的居多。奥运赛场风起云涌,随之而起的可能会是家庭“战争”增加。想想每次的世界杯足球赛吧,因为看球赛而导致夫妻不和甚至夫妻离婚的案例时有发生,当然奥运是综合运动,也许在某些人的眼中抵不上世界杯那么有看头那么的令人激动狂热,但这一次是大大的例外,是在我们自已的国家举办的奥运,百年一遇,岂可错过?

奥运让全中国人都为之狂热,但在我们即将要享受这奥运大餐之前,我们又不能不警惕看比赛可能对婚姻家庭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这不是扫大家的兴,而是希望能做到既享受了奥运精神大餐又不影响夫妻关系。问题由此提出:奥运期间如何调适夫妻关系?我们不妨来个奥运比赛对夫妻关系影响的分析报告,出此分析报告不是为了叫大家不要看奥运,奥运当然要看,而且要不遗余力全力支持,此分析报告的目的是给广大夫妻家庭提个醒,以利大家看狂热奥运更看和谐奥运,奥运会可不想背上破坏夫妻关系的罪名。

奥运比赛可能对夫妻关系带来哪些影响呢?当然前提是夫妻双方或某一方对比赛感兴趣,否则这个问题就不存在。对比赛感兴趣当然没错,即使是有点痴迷也没错,但要命的是弄不好会失控。大部分的情况是男人过于痴迷比赛,女人跟赛事争老公,于是矛盾不可避免产生,甚至可能走向离婚边缘。奥运赛事对夫妻关系的负面影响分析归纳起来主要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平时夫妻关系不错,但因为观看痴迷奥运比赛,男人要奥运不要老婆。另一种情况是夫妻原本感情已到了离婚的边缘,奥运赛事成了导火线。

男人总是比较野性,而且骨子里满是好斗的基因,看奥运的各类比赛,特别是以足球为代表的球类比赛最能满足男人的原始好斗欲望,而男人看比赛的少有能完全静下心来看的,情绪容易随着赛事的发展而波动,一不小心男人在无意间可能会伤到妻子的心而发生冲突,除非夫妻两个都是实足的赛迷,但这样的话也许家又不像家。男人对比赛特别是对抗性极强的球类比赛总是能达到痴迷的程度,这令女人不得其解,比来比去的有啥好玩的,还不如看看电视剧来得实在。

特别让女人不能忍受的是男人看完比赛还陷在其中不能拔出来,连日常说话都还可能带些体育术语,什么“婚姻亮了结牌”、“老婆脾气不好,动不动对我恶意犯规”等等,弄得女人一头雾水,吵闹自是难免,女人于是摊牌:“要球赛还是要我?”面对女人甩出的这样的选择题,也许平时还挺有风度懂得怜香惜玉的男人,因为正在兴头上,可能选择了前者(赛事),这当然伤透了女人的心,原来自已还不如所谓的奥运赛来重要啊。就这样,原来恩爱的一对夫妻可能由此产生隔阂甚至走向不归路,可惜可惜;原本就感情就不太好的夫妻则更可能从此走向形同陌路或是彻底离婚了事。

怎么办?奥运比赛本身当然没有错,错的是夫妻双方没有调适好。首先是女人没有调适好。作为妻子,女人应该充分理解并预知男人对于赛事可能的痴迷,思想上要有充分的准备,毕竟奥运四看才举办一次,而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则更是百看难得一遇,岂可错过,难道你忍心逼着男人不看,难道你忍心让他不痛快,对男人来说,爱情亲情是男人幸福快乐的源泉,但除此之外,快乐还可能有更多的来源,既然赛事也能给男人带来幸福快感,为什么要过多地去阻拦他呢?为什么不能平和地接受他那种对于赛事的特别喜好?男人不一定要求你跟他一样喜好,跟他一起观看比赛,但至少希望你能理解支持,这与爱还是不爱你完全是两回事,你跟赛事之间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难道就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这不是明摆着让男人不痛快吗?

男人的好心情全给女人搞黄了,心情一坏就可能冲动,夫妻关系怎能和谐?所以你如果真的爱老公的话,而“不幸”的是你老公对比赛又特别的痴迷,女人你就给男人充分的理解和宽容,就当是给他放个假,让他好好地乐呵乐呵,看他那么的快乐,你又怎能不从中得到快乐呢?快乐着他的快乐,这是真爱。当然偶尔你还能跟他一起看看比赛,谈论谈论赛事,那他当然更是高兴无比,说不定对你爱上加爱:“我老婆好棒啊,对体育比赛也懂一套”,支持他看比赛,如还能顺便做些后勤工作,比如适时地递上西瓜一块或是冰镇饮料一瓶,那男人不爱死你才怪,呵呵,有点高要求,也许是男人的痴心妄想,不过至少也得理解,不要动不动抢遥控器或是整日在耳边唠叨,让男人好好享受这难得的体育精神大餐,无疑有利于夫妻关系。其次是男人没有调适好。

男人不喜好体育赛事的不多,喜好赛事当然不是坏事,男人嘛,总得有点骨子里的野性,但男人不能任由自已失控,毕竟不是单身汉那会儿,两个人的世界多少不能不顾及妻子的感受,喜好甚至痴迷赛事,但程度上不能太过,不能因为看比赛而视若无人,要警惕不经意间对妻子可能的伤害,男人一旦看比赛一激动就可能口出狂语或是口无遮拦而自已可能混然不知。在家门口的奥运赛事百年难遇,当然不可错过,但奥运终会结束,而夫妻生活还得继续,哪头重哪头轻男人心中应该有个底,这样就不会忘乎所以,妻子如果能够理解支持当然最好,万一不能理解,男人也要能“忍辱负重”,为了夫妻大局考虑,得有所收敛;如能做通妻子的思想工作则是最好;有时也要学会采取进退策略,没有比赛的时段多陪陪妻子,或是选择些观看比较重要的赛事,不要任何大小赛事你都要看而把妻子抛一边,或是与妻子多交流,顺便传输些体育方面的知识,能够夫妻一起观看那是最完美的,妻子也许并不喜好赛事,但能与爱的人一起看,内容对女人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女人感到了满足,感到了另一种浪漫。

奥运对夫妻关系的影响,是不是观看比赛就注定要影响夫妻关系,那奥运赛事岂不成了“罪魁祸首”,非也非也。前面说过,足球或其他赛事本身是没有所谓好坏之分的,正如钱财之于人,关键是你如何利用它。奥运赛事可能对夫妻关系带来什么好处呢?虽然人们总说,世界杯(奥运赛事)是男人的盛宴,是女人的噩梦,因为这期间男人更多地把精力放在看比赛上,而不再似往日般对女人们柔情万种,这是一种误解,更是一种误导。其实如能处理恰当,足球或其他赛事不仅不能阻止男女之情,相反却是夫妻感情的催化剂。

据说有研究认为,在共同看球的夫妇当中,有70%都会对对方产生性趣,因为球场上的一切像“春药”一样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对于男人来说,在看球的时候看到坐在身边的伴侣会使自身内的男性荷尔蒙不断上升。而如果观看的比赛刚好非常激烈,进球刚好很多,就会使男人们更加热血沸腾。这些都使得男人们体内充满能量,而他们需要找地方将这些能量释放出去。同样的,球赛同样也能让女人们心潮澎湃。那些场上不停跑动的球员,以及他们专注的眼神,湿透的身体都给女性很多美好的幻想,因为整个足球场上都充斥着男人们粗野的行为。而如果场上刚好有贝克汉姆、菲戈或是巴拉克这样吸引女人眼球的球员,这样的球赛就更容易让女性们激动。不仅仅是夫妇,球赛对单身者也有同样的功效。有相当多的男人女人愿意在球赛后得到性满足。如此看来,比起花钱去看**,相爱的人们还不如一起去看一场球赛或一起观看奥运赛事,然后在球赛后享受幸福的“第三个半场”实在是美事一桩。

看精彩奥运,享夫妻情事,调适好心态,处理好关系,迎接激动人心的奥运盛会。

东京奥运会上,除了运动员们的优异表现引人注目之外,赛场外的解说员们也贡献了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解说词,不仅使得收看比赛的观众更加热血沸腾,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无限魅力。下面我们就来盘点本届奥运会中的那些“神仙解说词”。

杨倩

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项目金牌

“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

7月24日,杨倩在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项目中顶住压力,沉稳作战,为中国代表队斩获首金。解说员感慨:“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

这句诗出自黄启远《听雪楼诗笺》中的《白衣胜雪》,意为“若是如你这样的人也不着白衣了,那么天下还有谁能配得上穿一袭白衣呢?”用在这里,烘托出了射击运动员的优雅从容。

孙一文

女子重剑个人赛金牌

“一剑光寒定九州”

7月24日,孙一文在东京奥运会女子个人重剑决赛中取得金牌。解说员形容她“一剑光寒定九州”。这句诗引申自古龙《三少爷的剑》:“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洲。”意思是剑术高超,一把利剑就能横扫十九个州,将击剑选手的万丈豪气与飒爽英姿体现得淋漓尽致。

陈芋汐、张家齐

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金牌

“雏凤清于老凤声”

7月27日,出生于2004年和2005年的张家齐和陈芋汐在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以50多分的领先优势无悬念摘金。解说员用“雏凤清于老凤声”来赞美这两位小将。这句诗出自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意思是,万里长的丹山路上,桐花盛开,花丛中传来那雏凤的鸣声,一定会比那老凤更为清亮动听。原诗用来比喻儿子才华胜于父亲,用在这两位“00后”跳水小将身上,则是表达了对新生代跳水健儿的肯定和创造辉煌成绩的希冀,寓意着跳水梦之队才人辈出。

庞伟、姜冉馨

10米气手枪混合团体金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旭日东升,来日可期”

7月27日,在10米气手枪混合团体赛中,老将庞伟携“00后”姜冉馨出战,拿下金牌。解说员形容庞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形容姜冉馨是“旭日东升,来日可期”

庞伟连续参加过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里约奥运会,半退役后如今又重新回到东京奥运会的赛场,是“四朝元老”;而“00后”姜冉馨则是首次登上奥运会赛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曹操《龟虽寿》,意为“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旭日东升”则出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比喻朝气蓬勃的景象。老将风采依旧,新人未来可期,这两句诗用在这对组合身上十分贴切。

崔晓桐、张灵、吕扬、陈云霞

赛艇女子四人双桨金牌

“一棹逍遥天地中”

7月28日,中国女子四人双桨成功摘下金牌。解说员用“一棹逍遥天地中”来形容她们在赛场上的表现。这句诗出自张治国《七律·泛舟洞庭湖》:“一棹逍遥天地中,浮沉烟浪自从容。”意思是,在天地间划动双桨徜徉在水面,任由波浪翻滚,我仍从容自在。这句诗形象地描绘出了姑娘们在赛场上的畅快与从容。

肖若腾

竞技体操男子全能决赛银牌

“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

7月28日,肖若腾获得东京奥运会竞技体操男子全能决赛银牌。解说员形容他“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为上将军。”意思是,心怀大志却表现得很寻常,让人看不出来的人,可以封大官。这句话生动地刻画出了肖若腾在赛场上镇定沉稳的表现。

孙颖莎

乒乓球女子单打银牌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7月29日,孙颖莎在乒乓球女单半决赛中以4-0战胜日本选手伊藤美诚后,在决赛中2-4不敌陈梦,获得女单银牌。解说员说以一句“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作为鼓励。这句诗出自李白《少年行二首》,意为:“少年身负壮志,将来自有奋发激烈之时。”虽然未能夺冠,但孙颖莎必将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网友评论:

“这就是中国式浪漫!”

看到这些“神仙解说词”,网友们纷纷感慨:“这就是中国式浪漫!”“不读几年书,都不知道怎么夸人了!”

  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这位德国大力士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

  在当天的男子105公斤以上级比赛中,德国选手马·施泰纳在比赛最后阶段上演大逆转,摘得北京奥运会举重项目的最后一金。这位德国力士在挺举的最后一次试举中奋力举起了258公斤的杠铃,这一重量超出施泰纳此前的最好成绩8公斤。

  对亡妻的思念帮助这位来自德国的力士完成了惊人的一举。

  26岁的马·施泰纳在夺金后激动地表示,他的亡妻苏珊在比赛中一直陪伴着他,给予他夺金的勇气。他说:“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马·施泰纳夺得的这枚奥运金牌不仅是德国16年来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更证明了爱能创造奇迹。

  引自天涯网友补充资料:

  他不是德国人,是奥地利人,但雅典奥运后,他只得了第七名,奥地利舆论对他颇为不满,说他是可有可无的选手,令他很失望,这个时候,他遇上了他的德国妻子,并在结婚后加入了德国藉

  在拿到北京奥运门票的时候,他妻子就开始攒钱,说好了要陪他一起去北京,为他加油,结果~~~出了车祸

  他一直坚持训练,还经常去墓地看望妻子,向她汇报自己的训练成绩,他始终坚信,妻子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是他最大的动力,终于赢了啊~~

  ~~~~~~~~~~~~~~~~~~~~~~~~~~~~~~~~~~~~

  想起了元稹的悼亡诗: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也想到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no2 33岁妈妈体操选手为救白血病儿子征战五届奥运

  15日女子体操全能决赛赛场上,代表德国出场33岁的奥克萨娜·丘索维金娜,奇迹般地完成了第五次征战奥运会的体操界壮举,虽然只拿到了第9名,但成绩已经不再重要。支持她一直走到现在的,只是一个单纯而坚定的信念——为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

  曾经辉煌突遭横祸

  丘索维金娜的体操生涯,可以说成绩显赫。1991年的美国世锦赛,她获得了个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她作为独联体代表团的一员(2006年前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参赛),夺得了女子体操团体比赛的金牌。国际体操联合会中,有三个动作以她的名字命名。

  1996年,丘索维金娜功成身退组建了家庭,儿子阿里什也在3年之后出生了。一家三口的生活,看起来如此的平静而快乐。然而造物弄人,2002年,这个幸福的家庭遭遇了晴天霹雳——在一次突然的呕血之后,阿里什被确诊患上了白血病。

  由于白血病的治疗费用昂贵,并不富裕的丘索维金娜和丈夫卖掉了房子和汽车,但高昂的医疗费依然压得这个不幸的家庭喘不过气。她坚强地选择了复出参赛,通过获取奖金来挽救孩子。2002年釜山亚运会,丘索维金娜以27岁的高龄复出参赛,一举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的金牌,震惊世界。

  为救儿子挑战全能

  釜山亚运会上的惊艳,为丘索维金娜迎来了生命中的另一个转机——德国体育部门向她抛出了橄榄枝。由于德国科隆医院的白血病化疗很有效果,丘索维金娜举家来到了德国。

  2002年全家到德国之后,丘索维金娜依旧日以继夜地努力训练。“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丘索维金娜动情地回忆道,“如果我不参加比赛,阿里什就活不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我根本没得选择。”训练是为了参赛,参赛是为了赚取奖金。只要有参赛机会,丘索维金娜总会把四个项目全都报上。当别的小选手在场上专攻单项时,这位妈妈级的运动员却不得不逼着自己向全能型发展。

  不敢病,不敢伤,不敢退,在2002年至2005年的三年间,丘索维金娜总是时刻记着这三点。凭着坚强的毅力,这位体操妈妈最终挺了过来。

  母爱是我们每一个人永远回报不尽的爱

  no3 两度离奇丢失金牌,妻子称其仍是世上最好枪手。

  ————离奇失误后妻子依旧鼓励他。

  美国射击选手埃蒙斯。

  这一位大家比较熟悉。04年雅典奥运,他本来遥遥领先,结果最后一枪离奇脱靶,成就了中国选手贾占波的金牌。事后他一个人在奥运村喝闷酒,结识了现在的妻子,捷克女射手。虽然失去了金牌,但得到了爱他的妻子,可谓因祸得福了。

  4年后,她的妻子夺得了奥运首金。他们参赛前就商量好,如果都能夺金,就在美国买一间大房子。妻子圆满完成了任务。

  4年后,又轮到埃蒙斯了,他再度在最后一枪时遥遥领先所有人。可最后一枪打出了几乎脱靶的44环的离奇成绩,再次成全了中国选手的金牌。有人称之为中国队的送礼专业户。

  脱靶的一瞬间,解说台上他的妻子露出难以置信的目光。埃蒙斯饱含泪水走下场,他的妻子却给了他一个拥吻。她说,她相信丈夫仍是世界上最好的枪手,只是现在还未到得到金牌的时候。

  这是一对传奇的夫妻,给两届奥运会留下了无尽的故事,值得我们不断流传。

  no4�伊拉克选手穿旧跑鞋参赛为备战差点遭枪击身亡

  达娜的成绩也来之不易,没有经费,训练设施简陋。达娜说,她现在梦想拥有一双好的跑鞋。

  得知伊拉克失去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资格后,她崩溃了,号啕大哭,整整四个小时,几乎晕厥

  别的运动员,是以汗水备战奥运会,而她是用生命

  跟同组站在“鸟巢”跑道上的选手相比,达娜显得有些“土”,她穿着一件显得有些宽大的T恤,脚上是一双旧跑鞋。

  16日上午,北京奥运会女子100米预赛,达娜在第二组第6道。这个历经千辛万苦、大悲大喜之后才来到北京奥运会的伊拉克运动员,此刻,神态平静中难掩激动之情。

  12秒36,这是达娜的成绩,排名小组倒数第三,比小组第一的成绩几乎差了整整一秒。赛后,她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比赛有人抢跑,影响了她的发挥,否则可以跑得更好些。但是她接着说:“其实,我今天能够得第几,并不重要,我能够代表伊拉克来参加比赛,站在北京奥运会的跑道上,就是胜利……”

  7月24日,得知伊拉克失去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资格后,达娜崩溃了,号啕大哭,整整四个小时,几乎晕厥。

  参加北京奥运会,是支撑着她冒死坚持训练的梦想。

  她从2003年开始田径训练。在被战火毁坏的训练场上,穿着旧鞋,冒着烈日,每天挥汗如雨。别的运动员,是以汗水备战奥运会,而她是用生命。

  “在伊拉克,训练条件很差,但没什么,”达娜说。“以前我训练的时候,有人拿狙击枪打我。但我和教练躲过以后,还是继续训练。”

  2007年11月,达娜正在训练场做跑步练习时,一声枪响,子弹从她身边擦过,打在了旁边的一棵树上。还没等达娜反应过来,紧接着又是一声枪响,达娜本能地停下脚步、蹲下身去,只感到脚下一阵凉风袭来——子弹竟从她的脚边穿了过去!

  极度惊吓之下,达娜当场晕倒。

  但是,达娜和教练从未想过要放弃。

  然而,不能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消息,彻底击碎了达娜的梦想。教练试图安慰她:没关系,还可以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达娜脱口而出:“像伊拉克这种样子,谁知道我能不能活到2012年?”

  这个22岁的年轻姑娘痛苦与绝望的反问,曾经让整个世界黯然神伤。

  命运,这一次还是垂青了已经遭受太多不幸的伊拉克运动员。7月29日,国际奥委会与伊拉克达成协议,允许伊拉克代表团参加北京奥运会。

  失而复得的巨大的幸福感,让达娜又一次失声痛哭。

  “回伊拉克后,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不会放弃训练与比赛,”这位相貌美丽的伊拉克年轻姑娘说,她会永远记住北京,记住奥运会。

  补充照片

  伊拉克赛艇运动员穿自己的旧T恤参加比赛

  伊拉克运动员的故事,之所以引起那么多中国网友的共鸣,我想,是因为他们的遭遇,让我们想起了100年前,当刘长春一个人远渡重洋,代表多灾多难的中国参加纽约奥运会时,他也曾经有一样的困境。比赛结束后,刘长春因路费不够,而无法回国,后来是在当地华侨的捐助下,才回到中国。

  如今,我们回望百年前的历史,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恍如隔世之感。

  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只有祖国的强大,才能让我们的梦想有更自由,更宏大的舞台。同时,也希望有一天,我们的世界能成为所有人共同的家园,不再有种族、宗教、性别的歧视。

  no5:奥运让战争走开——两国开战,运动员却在彼此亲吻

  在一场激烈的比赛后,俄罗斯和格鲁吉亚选手也在两国正在发生激烈军事冲突的背景下在射击场上决出了高下。

  格鲁吉亚的萨卢克瓦泽获得了比赛的铜牌,她差点因为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冲突在早些时候和其他 35人的格鲁吉亚代表团一起离开。俄罗斯的帕杰林娜获得了比赛的银牌。在发射完比赛的最后一枪,她擦拭着眼角的泪水,随后与她的前苏联的队友这场比赛的对手俄罗斯帕杰林娜拥抱在一起。39岁的萨卢克瓦泽从资格赛第四的位置经过决赛中出色的表现提升到前三名,最终获得铜牌。“这对我的人民是一个小小的胜利。”萨卢克瓦泽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世界能从我刚才在那个举动学到些什么那就是不要发生战争…我们确实不应该这样委低身段彼此发动战争。”萨卢克瓦泽曾经为前苏联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夺得了该项赛事的银牌和女子25米手枪的金牌。

  萨卢克瓦泽登上领奖台,向刚刚在决赛中创造了新的奥运会记录的24岁的郭文珺表示了祝贺,之后萨卢克瓦泽和俄罗斯的帕杰林娜握手、拥抱、相互亲吻对方的脸颊。“我们事实上是朋友” 萨卢克瓦泽说,“我们在一起训练过很长时间。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我们不想被卷入政治中。体育与政治无关。”萨卢克瓦泽登和其他34位格鲁吉亚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被他们的主席告知继续留在北京参加奥运会,但是她很担心自己国家的命运。“我真的很紧张”,她在夺牌之后告诉路透社记者,“直到昨天我还以为我们会离开奥运会,俄罗斯的政治***,我们的政治***和其他国家的***应该坐下来好好谈谈来解决问题。”

  在古代奥运史上,城邦间的战争是必须给奥运让路的。且根据奥运历来的惯例,在奥运会期间及其前后一周,世界各地都处于停战状态,以彰显体育之精神。打破这一惯例的政客们,不仅将受到全世界的唾弃,也将被铭记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家园战火纷飞,运动员们却在领奖台上深深拥抱,这一幕告诉我们,战争,只是政客们的工具,却不是人民的意愿。

1、翔飞人无奈黯然离场 卫冕之梦破碎

在全国人民的热切期待中,刘翔终于跨上了百米栏预赛的赛场,然而在赛前热身训练时,刘翔旧伤复发,尽管刘翔试图带伤坚持比赛,但最终在比赛正式开始前不得不遗憾地宣布退出比赛。

2、悲情英雄埃蒙斯 妻子拥抱抚慰丈夫

4年前的奥运会上,埃蒙斯最后一枪脱靶将金牌拱手让于中国选手贾占波,4年后,老天与埃蒙斯开了几乎一样的玩笑,埃蒙斯再次将金牌拱手让于中国选手邱健。妻子的安慰是埃蒙斯从失望到平静的最佳催化剂,埃蒙斯的笑容和幽默征服了所有人。

3、妈妈冠军冼东妹:写下新的篇章

已身为人母的冼东妹为了祖国的荣誉,再次挺身而出,当成功卫冕52公斤级柔道冠军后,冼东妹面对镜头哭着向女儿说对不起,此时,距离她上次见到女儿已有1年有余。她不但是伟大的冠军,更是伟大的母亲!

4、栾菊杰赛场英姿飒爽 赛后好妈妈

24年前,她是国人的骄傲;24年后,她以坚强的信念终于出现在了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此时,她已经年至半百。代表加拿大队参赛的栾菊杰在比赛中打出“祖国好”的横幅。那一刻,我们都知道,你,依然是中国的骄傲!

5、杜丽50米步枪三姿走出阴霾成功夺冠

肩负着为中国奥运代表团夺取首金任务的杜丽最终在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仅仅名列第五,承受了巨大压力的杜丽赛后难过的流下了眼泪。五天之后,杜丽终于战胜了自己,经过顽强拼搏,在50米步枪三姿决赛中收获了一枚金牌。

6、朱启南10米气步枪失金 泪洒枪领奖台

雅典奥运会冠军在本次奥运会上仅仅获得了一枚银牌,颁奖仪式上,朱启南纵情哭泣,尽情释放内心的压抑。那一刻,全国很多电视观众都难被朱启南的眼泪感动。朱启南说,对于4年的努力,一枚银牌也是最大的安慰。

7、中国体操男团“从负出发”感动中国

男子体操一直是国人心目中的骄傲,然而雅典奥运会体操男团遭遇滑铁卢,仅仅名列第5名。自此中国体操男团提出“从负出发”,经过4年的卧薪尝胆,终于再次站在了冠军领奖台上,赛后体操中心主任高健与黄玉斌仅仅相拥哭泣的那一幕,感动了很多电视观众。

8、独臂少女帕蒂卡

乒乓球界“维纳斯” 独臂少女帕蒂卡 :19岁的波兰残臂少女纳塔莉亚·帕蒂卡创造了历史——她是首个同时参加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乒乓球选手。坚强的帕蒂卡说,她没什么可遗憾的:“参加奥运会是我的梦想,如今梦想已经成为现实。”

9、伊拉克代表团

他们的家园在战火中被摧毁,他们的亲人在战火中失去生命,然而他们在战火中仍然坚持坚持训练,积极参赛,直到最后时刻才终于出现在奥运赛场上。这是最伟大、最朴实、最真诚的奥林匹克精神。

10、丘索维金娜

33岁的丘索维金娜已经是女子体操赛场上“奶奶级”的选手,但是为了给患有白血病的儿子筹集医疗费用,她不断参加各种比赛以便获得奖金,而今年已是她第五次征战奥运会了。最终,她在跳马比赛中获得了一枚银牌。

几经波折,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举行,但中国奥运健儿争分夺秒尽显奥运精神,到目前为止,我国奥运金牌总数已远远超越16年里约奥运会了,赛场内奥运健儿勇夺金牌的同时,赛场外央视神级解说却意外走红,接下来就给大家盘点东京奥运赛场上的神仙浪漫解说词,以及他们的出处,一起来感受中国式浪漫,学到就是赚到。

1

东京奥运会首金,当杨倩获得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金牌时,央视解说称赞道: 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

原句出自作家顾绯衣创作《剑三羊秀同人歌——红尘各半》歌词的创作感言:霓裳独为君舞,冰心剑指江湖,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

意思是若是像你这样的人也不着白衣了,那么天下还有谁能配得上穿一袭白衣呢?

用这首诗形容杨倩夺冠,既彰显霸气,又显示00后小将的清纯可爱。

2

东京奥运会第三金,当孙一文获得女子重剑个人金牌时,央视解说称赞道: 一剑光寒定九州。

原句出自古龙武侠小说《三少爷的剑》:一箭穿心,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洲。

解说的“定九州”在古龙原句的基础上再创作,更恰如其分地显示孙一文的夺金时刻。

3

东京奥运会第七金,当庞伟和姜冉馨夺得十米气手枪混合团体赛金牌时,央视解说称赞道: 一个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个是旭日东升未来可期。

原诗出自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庞伟是三届奥运会参赛老将,而姜冉馨是00后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两位老少搭档夺得金牌。

4

东京奥运会第八金,00后小将陈芋汐和张家齐夺得女子双人跳水十米台金牌时,央视解说称赞道: 雏凤清于老凤声。

原诗出自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十岁的韩偓文思敏捷的就像东晋的袁虎一样,走马之间即成文章;在那万里长的丹山路上,桐花盛开,花丛中传来那雏凤的鸣声,一定会比那老凤更为清亮动听。把新人的潜力无限展现得淋漓尽致。

5

东京奥运会第九金,00后小将奥运首金杨倩和杨皓然夺得十米气步枪混合团体赛金牌时,央视解说称赞道: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原诗出自诗仙李白的《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世间人们见我老是唱高调,听到我的豪言壮语都冷笑。孔子曾说后生可畏,大丈夫不可轻视少年人啊。巧妙借用这句诗赞扬两位小将后生可畏,可喜可贺。

6

东京奥运会第十金,当赛艇女子四人双桨,中国健儿陈云霞、张灵、吕杨和崔晓桐夺得金牌时,央视解说称赞道: 一棹逍遥天地间。

原句出自宋朝道士《诗一首其一》:

白云闲似我,我似白云闲。

二物俱无心,逍遥天地间。

解说的一棹就是一浆,逍遥天地间。把划桨的意境和夺冠的心情表现得相得益彰。

7

东京奥运会第十九金,当马龙蝉联奥运男乒乓球男单冠军时,央视解说:一个时代的开启不会轻易落下帷幕。漂亮的离场并不只是在巅峰退役,也有绝地求生,也有从零开始。 你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

当樊振东不敌马龙获得银牌时央视解说:尽管今天依旧没能翻越马龙这座高山,但是也请樊振东回头望望, 这一路走来,都是风景。

既肯定了马龙,也鼓舞了樊振东。作为32岁的老将马龙即将退役,樊振东未来可期。

8

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亚军,当孙颖莎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实力击败了日本的伊藤美诚,但不敌陈梦获得银牌时,央视解说: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原诗出自李白《少年行二首》: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因击鲁勾践,争博勿相欺。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用五古的形式,迹近咏史,实是抒情,把由荆轲身上所焕发出来的豪情壮志,注入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凝结成一种激扬奋发的豪情与坚定的人生信念。

少年身负壮志,将来自有奋发激烈之时,这不说的就是孙颖莎嘛,浑然天成啊。

9

东京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铜牌,当不向裁判示意被扣分而错失银牌的肖若腾获得铜牌时,央视解说: 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

原句出自司马迁《史记》: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处于顺境的时候,不要狂妄欣喜;处于逆境的时候,不要惊慌;胸中有惊天的雷声而外面看上去很平静的人,可以封他为上将军!

比赛结束后,网友对裁判的判决产生纷纷质疑,并应援肖若腾说:你就是我们心中的冠军。这句话正好表现肖若腾的沉着冷静和我们的大国情怀。

文化积累真的很重要啊,不然连央视的神仙解说词都听不懂。

以前中国积贫积弱,被外国人耻笑“东亚病夫”,当时国力尚弱,我们急需在国际舞台特别是奥运会上勇夺金牌证明自己,但现在祖国的强大已不需要通过奥运会来证明,大家对奥运健儿有着更多的包容和关切,目前我国牢牢处在金牌榜第一的位置,祝所有奥运健儿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平安归来。

你试试这个网站找找或许有收获:http://wwwhao123com/

体操世锦赛综述:中国成主宰 新规则带来新变化

因为是实行新规则后的首届世界体操大赛,刚刚在奥胡斯落幕的第39届体操世锦赛,较之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去年墨尔本世锦赛,显现出新的世界体操格局和诸多新的特点。

中国创造多项历史第一

雅典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遭遇重创,仅获得一枚鞍马金牌。去年世锦赛,情况稍有好转,但中国也只有两金进账。而本届奥胡斯世锦赛,中国健儿面貌一新,成为最大赢家,独得14枚金牌中的8枚,其中包括最具含金量的男、女团体和男子个人全能3枚金牌。

在世界大赛历史上,中国男队曾经先后六次夺得世锦赛和奥运会体操团体冠军,但女队的最好成绩只是团体亚军。本届世锦赛,中国女队实现历史性突破,首次夺得最能代表一支队伍整体实力的团体比赛桂冠。而且,中国男、女队双双登上世界大赛团体比赛最高一级领奖台,成为当之无愧的“王者之旅”。

体操世锦赛始于1903年,在该项大赛一百多年历史上,男、女团体冠军先后有六次归于一家;其中捷克一次、前苏联四次。世锦赛上男、女团体冠军最后一次被同一队囊括,是1989年的第25届由前苏联所为。所以,此次在奥胡斯中国队包揽男、女团体冠军,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第一次;也是世锦赛历史上,首次由一支非欧洲队创造此壮举。

2003年在美国举行的体操世锦赛上,中国选手夺得男子团体、鞍马、、跳马、双杠和女子平衡木共5枚金牌,创本队参加世锦赛以来夺取金牌数新纪录。而此番在奥胡斯世锦赛上,中国不仅获得男、女团体和男子个人全能冠军,还夺得男子鞍马、吊环、双杠,女子跳马、自由体操共5个单项冠军;金牌总数达到8枚,创本队世锦赛夺金历史之最。

本届世锦赛之前,中国女队累计夺得过8枚世锦赛金牌,分别来自8届大赛,即每届都只收获一金。而本届世锦赛中国女队夺得3金,这也是一项新的纪录。

老将新人主宰奥胡斯赛场

不仅仅是成绩,在距北京奥运会还有不到两年之际,中国体操的这次大爆发可谓一场及时雨。他让中国体操队重新认识了自己;使得从教练到运动员,都大大增强了信心,为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开了个好头。

作为一名老将,杨威之前参加过五届世锦赛。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3年世锦赛,他都获得过个人全能亚军;前年雅典奥运会却“一落千丈”,只是名列个人全能第七名,似乎已经步入运动生涯的末期。

可本届世锦标赛,杨威作为中国体操的一员老将,重新焕发了运动青春。男子团体决赛他连创高分,为本队蝉联团体冠军立下大功。个人全能比赛,面对上届世锦赛冠军、日本选手富田洋之,虽然自己预赛时成绩落后,但他不甘人后,六个项目均较好地展示了自己的水平,三个强项的得分皆超过16分,自由体操、鞍马的分数也都超过了15分;最终力压富田洋之1225分,夺得自己体操生涯中的首个个人全能冠军。

最后一天的双杠决赛,他又战胜韩国、日本对手,以16025分问鼎成功,成为本届比赛的唯一一位男子“三冠王”。

新人在大赛中的自我超越,也是中国队本届世锦赛的一大收获。这方面,男队的陈一冰和女队的庞盼盼尤其突出。陈一冰虽然参加过去年的世锦赛,但只有21岁。本届比赛,他参加了团体、个人全能和吊环项目的比赛,获得团体和吊环两枚金牌、个人全能第四。这位天津小将先后16次出场,无一次出现大的失误;且四次参加吊环比赛,得分均超过16分,成为中国队参赛队员中,成功率最高的一员。

18岁的庞盼盼系首次参加世界大赛。她以排位第十的身份进入女子个人全能决赛,并不被看好。决赛的前三个动作赛完,她的累计得分竟然出人意料地排名首位,若非最后一个动作跳马出现失误,险些爆出一大冷门。

这次世锦赛从始至终,不断有中国选手夺冠的消息传来。可以说,士气高昂的中国健儿主宰了奥胡斯赛场。尽管如此,中国队还“雪藏”了李小鹏、黄旭、腾海滨、范晔等多名奥运会、世锦赛冠军。他们的回归,将会使中国体操队这支冠军之师如虎添翼。

新规则带来格局新变化

雅典奥运会体操比赛,14枚金牌分属10个国家;男子项目的8枚金牌,更是被8个国家的参赛者平均分配,金牌分散已达极致。去年墨尔本世锦赛,只进行个人全能和单项比赛,12枚金牌也由7个国家选手瓜分。而本届世锦赛,有缘染指金牌的只有6个国家的运动员。

之所以呈现此种金牌走向集中的新趋势,新的体操规则的实施是原因之一。从这次世锦赛观察,一些国家的教练员、运动员显然对新规则理解得还不够,对新形势下比赛的残酷性心理准备不足,因而多多少少影响了本队的发挥和比赛的成绩。

新规则打破原来的10分界限、难度分不封顶,客观上鼓励运动员不断增加难度。这使得一些以全面、稳定见长的选手遇到了新的挑战。象上届世锦赛个人全能冠军、日本选手富田洋之在本届全能比赛中输给杨威后,就直言自己失利是因为难度起平分低于对手。当时,富田洋之六个单项都较好地发挥了自己的水平,但没有一项的分数超过16分。杨威却有三项得分达到或超16分。

而团体决赛实行6-3-3制,每个单项每队6人中3人出场,每人得分直接计入该队总分,又是在鼓励增加难度的同时,对每个上场选手比赛中的稳定性,客观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届世锦赛前,由上届世锦赛个人全能冠军梅美尔领衔的美国队,无疑是女子团体夺冠的第一大热门。预赛结束,她们果然以领先第二名中国队3800分的较大优势,位居第一。

但团体决赛,梅美尔在高低杠比赛中就出现了严重失误,从杠上掉了下来,直接影响了本队的士气和成绩。而中国队准备充分,发挥十分稳定,三个单项12人次登场,无一次出现大的失误。结果,中国队反超对手0850分,夺得团体金牌。

当然,美国女队的失利还与其主力、上届世锦赛个人全能亚军柳金赛前受伤、团体项目只参加了高低杠比赛有关。但对新规则所导致的比赛残酷性心理准备不足,无疑也是其失利的原因之一。

新规则既然已经在世锦赛实施,必定会引起各国选手的高度重视。美国、日本等本届世锦赛的失意队会加紧适应规则,改进自己的训练。加上俄罗斯、罗马尼亚等老牌强队的复苏,世界体操的总体形势必定会有新的变化。对此,中国队应该有所认识,以做到有备无患。

世锦赛五大突破:女团53年首冠 Power杨打破宿命

北京时间10月21日晚,第三十九届体操世锦赛在丹麦奥胡斯落下帷幕,中国队体操本次派出了最强阵容(除了受伤的李小鹏和黄旭外)一举拿下八枚金牌的优异成绩,牢牢占据的奖牌榜的首位,取得了参加世锦赛历史上最好成绩。突破、历史,是本次世锦赛的特点之一,中国女团和杨威先后登顶,书写了中国体操的新篇章。

中国女队首夺团体世界冠军

丹麦当地时间18日晚,中国体操队创造了新的历史。由张楠、程菲、庞盼盼、周卓茹、何宁和李娅组成的女子团体队力压卫冕冠军美国队夺得冠军,为中国体操队填补了世锦赛冠军榜上的最后一个空白。凭借在第三项平衡木上的优异表现,中国队一举反超此前领先的美国队,排名升至第一位,最后一个项目自由体操原本是中国女队的弱项,然而小队员们在这样关键的时刻顶住了巨大压力,以超水平的发挥保住了此前建立的领先优势,历史上第一次登上女子团体比赛的最高领奖台,她们创造了历史,中国体操女队建队53年来首夺世界冠军,她们才是真正的超级女生!

杨威战胜自己打破宿命

女团夺冠一天之后,丹麦奥胡斯的体操馆见证了又一个突破。这次的突破属于杨威自己,这个接连在国际大赛上与全能冠军失之交臂的老将终于在自己即将年满27岁的一刻圆梦。在男子全能决赛上,杨威力压卫冕冠军日本选手富田洋之,第一次站在国际大赛全能决赛的冠军领奖台上,在世锦赛的历史上,中国曾有两位全能冠军:93年的李小双和2001年的冯敬。在2003年美国阿纳海姆世锦赛上,杨威在最后一项决赛中惜败给了东道主选手保罗-哈姆,屈居亚军。此次夺冠后,美联社的文章称杨威的冠军迟到了三年。言外之意是阿纳海姆世锦赛上的金牌就应该属于杨威,美国人自己都承认哈姆沾了东道主的光。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冠军是对坚持不懈的杨威最好的奖赏。法新社在全能比赛之后将POWER杨的绰号送给了他。

陈一冰完成历史性一刻

21日凌晨,在丹麦奥胡斯的体操世锦赛单项决赛上,程菲和肖钦的卫冕让中国队的金牌总数升到了5枚。中国队此前在世锦赛上的最好成绩就是5枚金牌(03年美国阿纳海姆世锦赛),如果参加吊环决赛的陈一冰或杨威能够夺金,那么中国队将取得征战体操世锦赛的最好成绩。陈一冰第四个出场,完美的表现为他赢得了16525的高分,随着最大的竞争对手--俄罗斯人萨夫什金落地失败,陈一冰夺冠已失去了悬念,最终这位上届吊环比赛的第五名连升四级,拿到冠军。中国队金牌数在这一刻已经达到六枚。

程菲--中国女子体操卫冕第一人

“阴盛阳衰”是中国体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个特点。不过这个说法在体操队中却不成立,无论是世锦赛还是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队的成绩都要好于女队。在肖钦卫冕鞍马冠军之前,中国体操曾有三位连续两届拿下同一项目金牌的选手,巧合的是这三位前辈都姓李:李春阳、李敬和李小鹏。中国体操队从那时候起被人称为“李家军”。

2006年世锦赛上,程菲的惊艳表演为中国女子体操创造了又一个历史。继去年墨尔本世锦赛之后,程菲再度夺取世锦赛女子跳马的金牌,成为中国体操历史上第一位女子卫冕冠军。

意大利人首夺女子全能冠军

20日凌晨,在女子全能决赛上,上届冠军梅美尔和柳金都因为受伤而缺席了比赛,全能决赛因此变的悬念跌生,多名选手都有机会夺冠。幸运的光环最终落在了15岁的意大利姑娘费拉里头上,这位今年欧锦赛团体和平衡木的冠军最终为意大利人赢得了历史上的第一个体操全能冠军。

丹麦是一个以童话闻名世界的国度,在这里童话般的传奇一个一个的变成了现实。

体操世锦赛之最:杨威程菲多金王 谁的失手最意外

北京时间10月21日,体操世锦赛在决出了最后一枚金牌后落下帷幕,像**落幕般本次世锦赛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回味着赛场中或悲或喜的一幕幕场景,仿佛丹麦的童话气息也融入了激烈残酷的比赛之中,提取几幕难忘的画面,让我们共同记住体操选手们的这次童话旅行。

最梦幻突破:中国女子体操队

中国女子体操队夺得团体冠军的一刻,也许最具童话气质,从1981年和1995年是中国女子体操队最为接近冠军的两年,不过可惜的是她们两度与冠军失之交臂。而在1999年世界锦标赛之后中国女队一直无缘团体前三名,在卫冕冠军美国队预赛中的强势表现面前,在俄罗斯罗马尼亚等老牌强队咄咄逼人的气势面前,六个中国小丫以其令人惊讶的稳定性创造了历史!从赛前的不被看好到最后的集体登顶,中国队完美演绎了从丑小鸭蜕变为美丽天鹅的童话过程。而程菲跳马的高难度、张楠平衡木的稳定、庞盼盼自由操的动感、周卓茹和何宁的稳健都挥洒着自信,像童话故事的完美结局,历史性的一刻永远留在了丹麦奥胡斯体操馆。

最意外落败:柳金

柳金本次世锦赛之旅可谓一波三折,赛前她脚踝受伤差点无缘世锦赛,虽然全能比赛中柳金带伤出战,却并没有为美国队带来一枚金牌。因为伤病,柳金只参加了高低杠的比赛。作为卫冕冠军,柳金仍然被很多人看好。率先出场的她也的确以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展示了自己高超的技艺,美中不足的是,在下杠柳金没有站稳,不过她仍然获得了16050的高分。此后第七个出场的英国选手特维德尔选择了同样的难度动作,表现却堪称完美尤其是下法落地团身360度旋转纹丝不动,使她得到了16200的高分。柳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英国人半路杀出从自己手中夺走金牌,而英国人特维德尔能够力压卫冕冠军夺魁,也堪称是本次世锦赛中的一匹黑马。

最感动人物:杨威

从2000年的悉尼开始,在近几年的世界大赛中杨威的经历仿如噩梦一般。2000年的悉尼年少杨威带来的银牌让人们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是03年的阿纳海曼,人们记住的是与金牌失之交臂后泪流满面的杨威。不过经过又一个三年的锤炼,杨威仍然自信满满地站在了赛场,没有退却畏惧,反而更加沉着,六个项目冷静的发挥带着杨威一步一步接近全能冠军的梦想,当他真正登上了巅峰,反而显得异常平静,不过所有了解这几年来杨威经历的人无不为他感到高兴,一位屡受挫折但却从未放弃梦想的人终于在丹麦奥胡斯圆梦,多年的执着追求终于得到了回报,杨威的坚持和收获共同构成了本届世锦赛中令人们最为感动的一幕。

最年长选手:丘索维金娜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在世界大赛中看到丘索维金娜了,本届世锦赛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这位31岁老将的身影,不过这一次她是代表德国参赛。曾经为了医治身患白血病的儿子,丘索维金娜不得不复出参赛,并定居德国。本次世锦赛丘索维金娜再度出山,在跳马比赛中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铜牌。作为母亲和一名出色的体操选手,这枚铜牌的意义甚至可以超越金牌的光芒。也许2008年我们还能看到这名老将出现在北京,为了自己挚爱的运动上阵拼搏,无论成绩如何,丘索维金娜都是令所有体操人肃然起敬的“妈妈级”选手。

最多金牌的人:杨威、程菲

杨威和程菲成为了本届世锦赛获得金牌最多的选手,他们可能也是本次比赛最为幸福的人。先是在男女团比赛中两人作为主将为团体夺魁立下了赫赫战功,此后杨威又在男子个人全能比赛中一扫过去几年的阴霾,力挫众多高手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冠军。不过他的揽金之旅并未就此结束,在双杠比赛中首个出场的杨威便技惊四座,随后的选手都无人超越他的分数,从而漂亮地加冕了三冠王。而程菲则在自己的强项跳马比赛中完美演绎了“程菲跳”无可争议地卫冕成功,此后她又在自由体操比赛中以一套流畅高难度的动作征服了裁判,问鼎冠军,继杨威之后成为了本届世锦赛中获得金牌最多的女选手。此外罗马尼亚名将德拉古莱斯库在男子跳马和自由操项目中胜出,成为了双冠王。

最失意人物:美国女队

和上届一揽包括团体和个人全能五枚金牌的风光相比,美国女队本届世锦赛五枚金牌换了颜色变为了五枚银牌,正如中国军团的异军突起让人有些意外一样,谁也没有想到昔日的霸主美国女队竟然在本次比赛中空手而归。这固然和她们在赛前因伤病损兵折将有关,然而在团体比赛中****梅美尔的接连失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队的心态不佳,从五金到五银,如此令人尴尬的转变实在值得美国队好好总结一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678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