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象属于什么动物猛犸象是热带动物

猛犸象属于什么动物猛犸象是热带动物,第1张

猛犸象属于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猛犸象又名毛象,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长鼻目,真长鼻亚目,象科,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在陆地上生存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其中草原猛犸象体重可达12吨。它是冰川世纪的一个庞然大物。

猛犸象栖息环境

猛犸象源于非洲,早在晚更新世时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区,尤其是冻原地带,体毛长,有一层厚脂肪可隔寒,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以群居为主。存活於480万年到4000年前的上新世时期。最后一批西伯利亚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那时正好是埃及建立金字塔的时代。

从猛犸象的身体结构来看,它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与现代象不同,它们并非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而是生活在北半球的第四纪大冰川时期,生存于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洲北部更新世晚期的寒冷地区。

猛犸象化石出土最多的地方是在北极圈附近。阿拉斯加用象牙化石做屋门,北冰洋沿岸俄罗斯领海中有一个小岛,岛上的猛犸象化石遍地都是。这些化石是冰块流动时从岸边泥土中带出的,堆积到了这个小岛上。由于猛犸象绝灭不过一万年的时间,而在自然界中化石的形成需要25万年,所以猛犸象的化石都是半石化的。

猛犸象生活习性

食物

猛犸象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一直生活在高寒地带的草原和丘陵上,但到了冬季会往南迁徙,到了春天,冰雪融化会返回栖息地。

群居

由于猛犸象身披长毛,可抗御严寒,一直生活在高寒地带的草原和丘陵上。当时的人类与其同期进化,开始还能和平相处,但进化到了新人阶段,还会使用火攻,集体协同作战,捕杀成群的动物和大型的动物,猛犸象就是他们猎取的主要对象。

生长繁殖

基于对他们的近亲现代象的研究,猛犸的怀孕期可能长达22个月,一胎只生育一个后代。他们的社会结构可能与非洲象或者亚洲象相似,雌性生活在由一个雌性首领领导群体中,同时雄性单独生活或者在性成熟之后生活在松散的小群中。

猛犸象生长速度缓慢。以现代象为例,从怀孕到产仔需要22个月,猛犸象生活在严寒地带,推测其怀孕期会更长。幼象的成活率极低,且被捕杀的数量离现代越近越多,一旦它们的生殖与死亡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其数量就会不可避免地迅速减少直至绝灭。

中国政府禁止买卖象牙 猛犸象牙化石成雕刻家新宠

由于中国禁止交易象牙,越来越多人瞄准了它的替代品——猛犸象牙自2017年3月中国全面禁止买卖象牙起,雕塑家和工匠将目光转向了另一个新的市场。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沉睡数世纪的猛犸象牙化石,正成为他们的新宠。

今年3月,中国政府宣布禁止买卖象牙,这个决定引起了非洲大象保护协会的欢呼。统计显示,2006至2015年,10万只动物因非法交易被偷猎者杀害。尽管禁止销售象牙,但中国雕塑家和工匠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品:猛犸象牙!

这些象牙来自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的猛犸象化石,遍布西伯利亚平原融化的冻土层。全球气候变暖确实给化石开采提供了不少机会,在俄罗斯尤其发展迅速。而在中国,猛犸象专家一直关注着这个市场。《纽约时报》记者从北京到雅库兹克跟随采访了一名买家,这名买家说:“我们尽可能多地找到猛犸象化石,但保证是合法的。”

然而海关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超过27吨的猛犸象牙通过中俄边境进入到黑龙江省。对比海关记录,上一年仅有4吨!环保专家表示,猛犸象化石的勘探及大量的贩卖已经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破坏了考古研究。

现在中国的象牙雕刻正经历最后一次挣扎,今后逐渐只会出现在博物馆展台上。而猛犸象化石也并非永久之计。

分类: 资源共享

解析:

猛犸象(Mammuthus)长鼻目真象科(Elephan-tidae)的已绝灭的一属。此属动物,英文全都叫做mam-moth,“猛犸”乃沿用日本人的译名。广义的猛犸一度曾包括平额象(Mammuthus planifrons)、南方象(Mammu-thus meridionalis)等许许多多早期原始的真象,其中有一些类型与现生的印度象和非洲象系统关系非常近。

狭义的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us)又名毛象,是一种适应于寒冷气候的动物,在更新世,它广泛分布于包括中国东北部在内的北半球寒带地区。这种动物身躯高大,体披长毛,一对长而粗壮的象牙强烈向上向后弯曲并旋卷。它的头骨短,顶脊非常高,上下额和齿槽深。臼齿齿板排列紧密,数目很多,第三臼齿最多可以有30片齿板。

猛犸象曾是石器时代人类的重要狩猎对象,在欧洲的许多洞穴遗址的洞壁上,常常可以看到早期人类绘制的它的图像,这种动物一直活到几千年以前,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冻土和冰层里,曾不止一次发现这种动物冷冻的尸体。

猛犸象是一种生活在寒代的大型哺乳动物,与现在的象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它的象牙既长又向上弯曲,头颅很高。从侧面看,它的背部是身体的最高点,从背部开始往后很陡地降下来,脖颈处有一个明显的凹陷,表皮长满了长毛,其形象如同一个驼背的老人。

猛犸象生活在北半球的第四纪大冰川时期,距今300万年~1万年前,身高一般5米,体重10吨左右,以草和灌木叶子为生。由于身披长毛,可抗御严寒,一直生活在高寒地带的草原和丘陵上。当时的人类与其同期进化,开始还能和平相处,但进化到了新人阶段,还会使用火攻,集体协同作战,捕杀成群的动物和大型的动物,猛犸象就是他们猎取的主要对象。在法国一处昔日沼泽的化石产地,人们挖掘出了猛犸象的化石。从化石的排列上可以看出:猛犸象被肢解了,四条腿骨前后相连排成一线,头骨被砸开,肋骨有缺失。根据这个现场,专家们勾画了一幅当时画面:原始人齐心协力将一头猛犸象逼进了沼泽将它陷住,大家在沼泽边用石块和长矛把象杀死。先上去几个人把象腿砍下来,搭到沼泽边,让其他人踩着象腿走到象身上,割下大块带肋骨的象肉,用长矛插着运回驻地,有人用工具砸开象头,吞食尚还温热的象脑(用今天的眼光看,他是在大吃补品),砍下象鼻,挖出内脏。运走了这头象可食的部分,其余的便丢弃在沼泽里。在漫长的岁月中,沼泽水枯泥干,成为干燥的土地,在偶然的机会中被发现有化石,再现了当年生物的场面。猛犸象化石出土最多的地方是在北极圈附近。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用象牙化石做屋门,北冰洋沿岸俄罗斯领海中有一个小岛,岛上的猛犸象化石遍地都是。这些化石是冰块流动时从岸边泥土中带出的,堆积到了这个小岛上。由于猛犸象绝灭不过一万年的时间,而在自然界中化石的形成需要25万年,所以猛犸象的化石都是半石化的,像中药里的“龙骨”一样,也是可以用来做药的。更有甚者,前苏联古生物学家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中竟然发现了一头基本完整的猛犸象!它的皮、毛和肉俱全。发现它时,它的嘴里还沾有青草,可能是吃草时不小心掉进了冰缝中,经过1万年自然“冰箱”的保存,终于和现代人类见面了。发现这头象不久,在前苏联开了次有关会议,与会代表不但见到了它出土的照片,而且还亲口品尝了它身上的肉。据说肉不好吃,味道也不香。也许是烹饪技术不佳,如果按照中国川菜做法,可能就会变成美味佳肴了。

猛犸象生活到距今1万年的时候突然全部绝灭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专家们做过仔细的研究,找出了许多的原因,但归纳起来还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造成的。外因:气候变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迁移,活动区域缩小了,草场植物减少了,使猛犸象得不到足够的食物,面临着饥饿的威胁;内因:生长速度缓慢。以现代象为例,从怀孕到产仔需要22个月,猛犸象生活在严寒地带,推测其怀孕期会更长。在人类和猛兽的追杀下,幼象的成活率极低,且被捕杀的数量离现代越近越多,一旦它们的生殖与死亡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其数量就会不可避免的迅速减少直至绝灭。这是大自然的淘汰规律,并非对猛犸象不公平。新生代的第三纪末期时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当时大量的原始哺乳动物绝灭了,由现代动物的祖先取代了它们,猛犸象的祖先那时代替了它们,现在该轮到它们让出地盘了。猛犸象以自己整个种群的灭亡标志了第四纪冰川时代的结束。

扎赉诺尔猛犸故乡的由来:1980年4月扎赉诺尔露天矿工人在达兰鄂罗木古河道上进行剥离作业时发现猛犸象古生物化石,扎赉诺尔煤矿宣传部与呼伦贝尔盟文物站通电,邀请到程道宏和陈凤山两位同志前来调查。工作人员将这具猛犸象化石命名为1号化石。同年5月15日凌晨,在露天矿又发现了2号化石,2号象挖掘工作于5月18日开始进行。1980年7月,2号猛犸象化石正式出土,完整程度高达70%,它身高475米,长9米,门齿长度31米,门齿根部直径11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古象化石标本中最大到的一具,先后到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等国巡展。1984年春天,扎赉诺尔矿务局露天矿又发现了3号猛犸象化石,扎赉诺尔也因此获得“猛犸故乡“之称。

在北西伯利亚一个湖泊之中,科学家们正在进行一头猛犸象化石挖掘打捞工作。根据挖掘猛犸象化石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头猛犸象的头骨,下颚以及肋骨等部位保存完好,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这只猛犸象生活在哪个时代,但是从遗骸来看,这头猛犸象遗骸至少有1万年的时间。

在西伯利亚地区挖掘出猛犸象化石并不罕见,尤其是最近这些年,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北极圈内温度上升,导致当地的永久冻土层开始融化,俄罗斯的科学家们已经在永久冻土层中挖掘出非常多的远古生物,其中就有猛犸象。

由于当地气温足够低,微生物分解速度非常慢。再加上人为破坏较小,这里有许多化石在出土时仍旧栩栩如生。比如:科学家们在这里挖掘过一只4万年前的小狗,从它的皮毛上看,像是刚刚死亡不久。

这些永久冻土层中的生物不仅具有科研价值,还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尤其是猛犸象。西伯利亚地区不仅有较多的猛犸象化石,而且猛犸象的象牙能够代替大象象牙,作为象牙制品出售。

近些年来,俄罗斯已经成为了猛犸象象牙的主要出口国。

猛犸象象牙

象牙自古以来就是作为高档材料被用于雕刻、制作家具用品等。近些年来虽然全球都在抵制象牙制品,甚至在大象生活的地区安排荷枪实弹的警察保卫它们,但是偷猎象牙的事情仍旧屡见不鲜。

相对于象牙而言,猛犸象牙可谓是缺乏法律保护。由于猛犸象灭绝已久,所以即使人们出售猛犸象牙也不会威胁到该种群。再者,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只有现有的野生动植物才能够被列为保护物种。但是该条约没有规定已经灭绝的物种也能够进入该名单。

也就是说,在一些国家,猛犸象牙可以用作交易。在俄罗斯,一些机构只要有国家相关文件,就可以挖掘猛犸象遗骸,将遗骸中的象牙用于交易。

虽然开采猛犸象牙并不会威胁到现有物种的生存,但是一些人担心,一些象牙贩子为了交易合理化,会将象牙标售为猛犸象牙。

虽然完整的猛犸象牙可以很容易就辨别出来,但是猛犸象牙的制品和象牙制品几乎没有差异,从肉眼上几乎无法分别。只有一个非常细微的辨别方法,猛犸象牙中含有蓝铁矿的磷酸铁,这种物质会形成蓝绿色或者褐色斑点。

所以,象牙很容易冒充猛犸象牙,如果不禁止猛犸象牙的交易,那么象牙也能够避开法律法规的约束,这样一来,提高了国际非法象牙贸易的风险。

为了保护大象,也为了打击象牙制品的贸易,人们建议将猛犸象牙列为濒危物种进行保护,禁止商业采挖和出售猛犸象牙制品。但目前,还没有真正落实到政策之中。

猛犸象的复活

将猛犸象列为濒危动物的另一个目的,是科学家们正在利用猛犸象的体细胞,进行复活实验。目前科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路径尝试复活猛犸象。

一种是以韩国黄禹锡为代表的团队,以克隆的方式复活猛犸象;另一组是哈佛大学的乔治团队,通过基因合成的技术将猛犸象的基因合成出来。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哪种技术,都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首先是克隆的方式,猛犸象遗骸虽然保存完好,但是DNA具有半衰期,猛犸象死亡了这么久之后,DNA片段损失了多少目前我们还不确定。而且,猛犸象体型非常大,幼崽体型必然也非常大,选择哪种生物作为**母亲都不合适,都可能会造成发育时营养不足,以及生育时难产等问题。

而基因合成的方式面临的挑战更大,因为目前我们对基因的了解还不太清楚,无法区分每一个基因的功能。所以基因合成技术目前也只是理论而已,在实验室中还不够成熟。

不管是哪种技术,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进行猛犸象的复活计划,一旦猛犸象复活成功,那么提前将猛犸象列为濒危动物有利于保护它们的生存。

2001年开始,重庆自然博物馆的魏光飚博士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金昌柱研究员、河北省文物局谢飞研究员等一直在对从河北省泥河湾马圈沟遗址第三文化层出土的猛犸象化石进行研究,这些化石并不完整,只是几块零碎的门齿和臼齿化石,但对于从事古生物研究的专家来说,即便是一颗小小的牙齿,也能透露出上亿年前生物的信息。

据魏光飚博士介绍,泥河湾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桑干河畔,距北京100多公里,在泥河湾马圈沟遗址里含有十分丰富的哺乳动物和其它动植物化石,是寻找亚洲最早人类遗迹的重点地区。尤其是马圈沟遗址第三文化层中发现了很多象类、犀类、鹿类、马类等动物遗骨。

研究人员对这些门齿和臼齿化石进行仔细研究之后发现,这些门齿化石呈向上向后弯曲并旋卷的形态,完全符合猛犸象门齿特征,而且从臼齿化石可以看出,齿板排列紧密,数目达18片之多,“根据我们对猛犸象进化过程的了解,从欧亚大陆最初的罗马尼亚象到后来的长毛猛犸象,它们的臼齿齿板数是不断增加的,罗马尼亚象第三臼齿的齿板数不超过10片,南方象第三臼齿的齿板数不超过16片,发展到草原猛犸象,第三臼齿的齿板数已经增加到17片到22片,齿板数最多的是长毛猛犸象,第三臼齿的齿板数不少于20片,最多可以有30片齿板。”魏光飚博士解释说,“由此可以判定这些牙齿化石来自于一头体型庞大的草原猛犸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761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