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旅游景点介绍对话 旅游会话俄罗斯

俄罗斯旅游景点介绍对话 旅游会话俄罗斯,第1张

俄罗斯景点 俄罗斯十大旅游胜地

1、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和红场:克里姆林宫城市最古老的部分,不仅是莫斯科也是全俄罗斯的象征。这里曾建造着尤里多尔戈鲁基的堡垒,第一次在史册中提及是在1147年。在这里坐落着1519世纪的建筑群,包括大克里姆林宫、军械库、参议院大楼,这里是俄罗斯总统的官邸。还有完美的教堂建筑,以及俄罗斯铸造艺术珍品钟王和炮王。红场,兴建于十四世纪,坐落着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国家历史博物馆建筑和布尔什维克领袖弗拉基米尔列宁的陵墓。

2、圣彼得堡的历史中心:圣彼得堡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这得益于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在它的历史中心区和市郊有著名的宫廷和教堂建筑群,它们是18~19世纪期间,由俄罗斯和意大利工匠们建造的。非常值得游览的是_彼得保罗要塞、彼得保罗大教堂、珍品陈列馆、彼得一世的夏宫、东宫、斯莫尔尼宫、埃尔米塔日博物馆、科学院、艺术学院、大理石宫、陶立特宫、阿尼奇科夫宫、喀山大教堂、伊萨基耶夫斯基大教堂、瓦西里岛的岬角、宫廷广场、涅瓦街。除了圣彼得堡的历史中心外,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还有市郊的宫廷园林建筑群,您会在这里找到最豪华的夏宫。

3、勒拿河柱状岩:勒拿河柱状岩-垂直的岩石沿着勒拿河岸绵延40公里至雅库特。它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前寒武纪时期(53亿年前)。从远处看,柱子像一整座墙插入河里。庄严又宏伟,它们以其非凡的美丽吸引着人们的到来。自2012年起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

4、索洛韦茨基群岛:索洛韦茨基群岛包括六座岛屿,位于白海,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距阿尔汉格尔斯克250公里。这里有许多考古遗址,其中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3000年。中心建筑之一索洛韦茨基修道院,始建于15世纪上半叶。在20世纪初,东正教的百年修道院变成了政治犯劳改营,一直存在到1939年。在90年代才重新恢复了修道院生活。已成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索洛韦茨基群岛,不仅以其充满戏剧性的历史,还因其不同寻常的景色,其中包括丘陵、湖泊、洼地,吸引游客的到来。自1992年起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

5、弗拉基米尔和苏兹达尔白石纪念碑:在7~8世纪,俄罗斯最古老的城市以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为首,依然保持着独有的建筑艺术流派的样式。其主要特点铺设着完美比例的白色石灰石砖,精致的石雕,建筑物外观优美,与大自然的景致融为一体。这种风格最鲜明的代表是弗拉基米尔圣母升天大教堂和德米特里大教堂、金色大门、苏兹达尔圣诞大教堂和苏兹达尔克里姆林宫、叶夫菲米救主修道院和波克罗夫斯基修道院。自1992年起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

6、贝加尔湖:贝加尔湖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是独一无二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其年龄为2500万年。贝加尔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是俄罗斯最大的湖泊。拥有世界20%的淡水资源。贝加尔湖湖水清澈透明,一些物体在水下40米还能看到。湖泊里共计有上千种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其中有3/4在其他地方尚未发现。贝加尔湖独特的美丽以及风景如画的海湾和新奇别致的峭壁,吸引着来自俄罗斯和世界各个角落的游客们。是俄罗斯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7、间歇泉谷和堪察加火山:间歇泉谷和堪察加火山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堪察加半岛上,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火山博物馆,共有300多座活火山和死火山,数十个间歇泉。始建于1934年的克罗诺基火山自然保护区,坐落着26座火山(其中有12座活火山),还有高山冰川和湖泊。间歇泉谷是欧亚大陆唯一一个世界规模的奇特景象。在六公里长的地段有20多个大型间歇泉,数十个温泉和蒸汽流。

8、阿尔泰山脉:阿尔泰_位于西西伯利亚东南部地区,拥有截然不同的景致,从草原和原始森林到高山冻原和冰川。在其范围内有四个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自然公园。阿尔泰自然保护区,共计有1500种高等植物,以捷列茨科耶湖和它附近独特的原始森林而著名,其淡水储量仅次于贝加尔湖。别卢希自然公园的主要名胜古迹是双头山,高度为4506米,山顶被永久性冰雪覆盖。只在20世纪被人类征服过。在卡通斯基生物圈保护区主要是以冰川景观为主,冰川占据了其领土的50%。其中最大的是卡通斯基滋养的卡通河,是漂流爱好者最喜爱的。这里还有风景如画的冰川湖梯形急流。最后,乌科克墓葬区_高原永久冻土地带,在这里发现了远古画家刻在岩石上的绘画和古代墓葬。自1996年起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

9、库尔斯沙嘴:库尔斯沙嘴是位于波罗的海东南部的一个沙滩半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风力沉积地貌(在风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在中世纪时,人们就开始加固被海水和风力破坏的沙层。至17~18世纪末,在沙嘴的森林面积仅为10%,沙子开始覆盖居民点、道路和幸存的树木。19世纪中叶,开始了植树造林的工作。今天,林带占据了库尔斯沙嘴面积的2/3。

10、燕巢: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中这座城堡更换了许多主人,并在地震中幸存了下来。最初属于德国工业家弗拉基米尔施泰因格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新的主人在其中开设了饭店。在30年代这座建筑被认为有危险并关闭了起来。30年后就开始修复这座建筑。

俄罗斯旅游哪些景点玩

俄罗斯主要观光城市

莫斯科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以红场为轴心,可以在周边看到诸多俄罗斯风格的特色建筑。这些建筑都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基因。

瓦西里升天教堂是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建筑,严厉的色彩,洋葱头式的塔顶,在蓝天的映照下仿佛冰淇淋一般。

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的“白宫”,总统办公的场所一样开放供游人参观。内有彼得保罗大教堂和二战时期制造的炮王、钟王。

新圣女公墓是俄罗斯名人长眠之地,这里常年游人祭拜,是生命开始的地方更代表了俄罗斯人对智慧、才能的尊重。

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艺术灵魂。

冬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内部收藏有上千件艺术珍品。

夏宫是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的避暑宫殿。夏宫广场有诸多造型各异,或华丽、或精巧的喷泉,绝对会让夏季到来的你平添许多凉意。

滴血大教堂是世界四大教堂之一,这座教堂的传说与历史让它原本肃穆华丽的外观更添悲情色彩。

谢尔盖耶夫镇

小镇位于俄罗斯的郊区,有着浓郁的宗教文化气息——安宁、平和。

镇上的教堂建筑群是最有特色的去处,在教徒谢尔盖耶夫最早建立的一座修道院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主教堂外观仿造瓦西里升天大教堂而建,不同的是前者有着蓝色的洋葱顶,白色的主体石墙外壁,更加平和优雅。

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是“西伯利亚明眸”,月牙形的造型更平添优美。

可乘坐环湖列车游览,亦可徒步沿河岸静静走走,呼吸着湖边的清新空气,汪如同海水般广阔幽兰的湖水以及岸边茂密的白桦林,这才是自然应该有的模样,生命的本初。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贝加尔湖的特有生物,如环斑海豹等。冬天能冰下垂钓,夏天的湖水温度适宜,可畅游其间。

里斯特卡温镇是贝加尔湖的小镇,有着贝加尔湖沿岸居民特有的生活特色和优美景色。

新西伯利亚

对于西伯利亚这个名字我们一定不陌生——那是天气预报里冷空气吹来的地方。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给新西伯利亚带来了无法复制的自然风光,平原广袤,植被丰富。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海参崴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座有着复杂历史情感的城市。不过,这种复杂并不欣赏这座城市的魅力。这里有着丰富的海鲜资源,市内的东正教堂有着独特的建筑外观,这里还有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火车站。

苏兹达里

苏兹达里是一个古城,在这里保留了很多的先前的建筑,这里的木质建筑也是最为出名的,这样的一个古城自然环境优美,有多处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的人们是以种植黄瓜等蔬菜生活的,因此这里的富人被称为“黄瓜富翁”,尽管这个城市的人口不多,但是教堂却很多,展示了人们的美好信仰。

莫斯科旅游景点介绍

导语:莫斯科(Moscow),是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州首府。莫斯科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以及最大的综合性城市,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中部、东欧平原中部,跨莫斯科河及支流亚乌扎河两岸。莫斯科和伏尔加流域的上游入口和江河口处相通,是俄罗斯乃至欧亚大陆上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制造业中心、科技、教育中心。

莫斯科旅游景点介绍

红场 Red Square

红场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著名广场,位于莫斯科市中心,西南与克里姆林宫相毗连。是国家举行各种大型庆典及阅兵活动的中心地点,是世界上著名的广场之一。西侧是克里姆林宫,北面为国立历史博物馆,东侧为百货大楼,南部为瓦西里布拉仁教堂。临莫斯科河。列宁陵墓位于靠宫墙一面的中部。墓上为检阅台,两旁为观礼台。

红场原名是"托尔格",意为"集市"。它的前身是15 世纪末伊凡三世在城东开拓的“城外工商区”。1517 年,广场发生大火灾,广场曾被称为“火灾广场”。1662年改称“红场”,意为“美丽的广场”。

红场国际知名度远远大于天安门广场,可是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面积91万平方米,大约只有天安门广场的1/5。地面很独特全部由条石铺成,显得古老而神圣。红场是莫斯科历史的见证,也是莫斯科人的骄傲。

克里姆林宫 Kremlin

克里姆林宫这一世界闻名的建筑群,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是旅游者必到之处。克里姆林宫坐落于莫斯科市中心的莫斯科湖北岸,主体建筑建于14世纪,曾是俄国沙皇的皇宫,苏联时期为全国党政机关驻地,现在是俄罗斯总统府和国家***的办公地点。

克里姆林宫南临莫斯科河,西北依亚历山德罗夫花园,东临红场,面积275万平方米。宫墙总体呈三角形,长约2300余米,沿墙耸立着20余座精美的塔楼。宫内建筑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当年沙皇举行加冕典礼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最为巍峨壮观。古典俄罗斯式的大克里姆林宫是政府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主要场所:格奥尔基厅呈金红色。主要供***举行国事会谈;金绿色的弗拉基米尔厅则供举行签字仪式和授勋典礼使用。

瓦西里升天教堂 Saint Basil's Cathedral

瓦西里大教堂位于红场的南面,曾经叫圣母大教堂,后来改名为瓦西里·勃拉仁内大教堂,因为一位叫瓦西里的东正教修士曾在这座教堂苦修终生。“勃拉仁内”在俄语中是仙逝升天的意思,所以有人称此教堂为“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由伊凡大帝下令建造,为了纪念1552年战胜喀山鞑靼军队。传说在战争中,俄罗斯军队由于得到了8位圣人的帮助,战争才得以顺利进行,为纪念这8位圣人才修建了这座教堂。

阿尔巴特街 Arbat Street

莫斯科的'阿尔巴特街是一条具有500多年历史的老街,它连接了东北端的阿尔巴特广场和西南端的斯摩棱斯克广场,1985年成为莫斯科的第一条步行街。

阿尔巴特街不算宽,最宽处也就20来米,路面全部用砖石铺设,街道整洁,街两旁建于14~16世纪的古典建筑简洁而稳重,比较注重居住区的实用性。这里曾是艺人和画家荟萃的天堂,因此保存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著名诗人普希金从1830年起居住在这条大街上,普希金故居就坐落在阿尔巴特街53号。

谢尔盖耶夫镇 Sergeyev town

谢尔盖耶夫镇又名为扎戈尔斯克。莫斯科的卫星城市之一,位于市区东北71千米处。是一座风景如画,建筑独特的城市,也是俄罗斯金环城市之一。从莫斯科乘车1个多小时即可到达。

全镇以圣三一修道院为中心向四周延伸,但房屋却互不相连,并没有一条人们所常见的街道。连接全城居民住宅和公共建筑的也是森林和草地,以及穿越其间的石板路。从公路上远远望去,一片绿色之中,形色各异的房屋若隐若现。

列宁墓 Lenin’s Tomb

列宁墓是莫斯科的著名建筑。位于红场西侧,由红色花岗石和黑色长石建成。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遗体即安放于建筑内部的水晶棺中,身上覆盖着苏联国旗。脸和手都由特制的灯光照着,清晰而安详。1994年,列宁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列宁墓是存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遗体的地方。在列宁墓上层,修建有检阅台,见证了历史上著名的1941年红场大阅兵。

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 Pushkin Fine Arts Museum

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是俄罗斯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关内藏有许多的外国美术珍品。博物馆位于莫斯科Volkhonka街,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对面。博物馆由Roman Klein设计,Yury Nechaev-Maltsov出资兴建,建设工程于1898年开始,1912年完工。1937年,为纪念俄国诗人普希金辞世百周年而改名为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馆中藏品超过64万件,收藏了欧洲著名的雕塑和绘画。

莫斯科国立大学Moscow State University

莫斯科国立蒙曼诺索夫大学(简称莫大)是俄罗斯最大的教学、科研、文化中心。老校舍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近旁,新校舍坐落在列宁山上。莫斯科大学成立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1998年排名世界第7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下令在莫斯科市中心周围建造了被称为七姐妹的七座建筑。从1953年开始莫斯科大学的主楼位于其中最大的建筑中。莫斯科大学的主楼位麻雀山(原名列宁山)。当时它也是欧洲最高的建筑。建筑的表面画有钟、气压表、温度计等巨大图案,饰有雕塑和镰刀斧头的图案。建筑前有著名俄罗斯学者的塑像。而这些雕像其中就包括莫大的创始人罗蒙诺索夫的,伫立于主楼正前方与图书馆相呼应的位置。

内部交通

莫斯科的地铁是该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在上下班高峰期间,每隔一分钟就有一列列车通过。莫斯科地铁全称为列宁莫斯科市地铁系统,是世界上使用效率第二高的地下轨道系统。同时,它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每个车站的形式、布局和风格都不尽相同,索科尔站的苍穹顶、斯摩棱斯克站的圆柱式大厅、基辅站的巨大拱门大厅和巨型壁画(以十月革命为主题)、白俄罗斯站的英雄群雕、诺沃斯洛波德站的民族风格壁画、普希金站诗一般的圣洁、高尔基站(现改名为特维尔站)的神韵都各具特色。但其中最富丽堂皇的要数被誉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的马雅可夫斯基站,该站是莫斯科曝光率最高的地铁站,吸引了许多电视制作商和广告商到那里取景拍摄。

莫斯科有11条地铁线,密布于城市地下,沟通市中心和郊区绝大部分住宅区,串联莫斯科九个火车站中的七个,以及市内的十多个广场。采取进站收费、一票通全程的方式,票价为单次25卢布,2次34卢布,5次75卢布,10次140卢布,20次250卢布,60次520卢布。

公共汽车:可提前购买车票,地铁站旁有卖公共汽车票的售票口,至少要买10张,每张2卢布,也可上车后再买票,但要25卢布。

俄罗斯都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1克里姆林宫

位于莫斯科市中心,濒莫斯科河,曾为莫斯科公国和18世纪以前的沙皇皇宫。“十月革命”胜利后,成为苏联党政领导机关所在地。

始建于1156年,初为木墙,后屡经扩建,至19世纪40年代建大克里姆林宫,为一古老建筑群,主要有大克里姆林宫、多宫、圣母九天教堂、参议院大厦、伊凡大帝钟楼等。宫内塔楼中最宏伟的有斯巴达克、尼古拉、特罗伊茨克、保罗维茨、沃多夫兹沃德等塔楼。

2普希金广场

位于莫斯科市中心,旧称苦行广场,因旧时广场上建有苦行修道院而得此名。1937年,为纪念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当时的苏联政府把苦行广场改名为普希金广场。

广场上耸立着4米多高的普希金青铜纪念像。广场上有个小花园,园中有花岗石台阶、红色大理石喷泉、饰灯等,景色优美。

3斯莫尔尼宫

位于圣彼得堡市的斯莫尔尼宫建于19世纪初叶,是一座外观典雅的三层建筑。原为贵族女子学院,曾是苏共列宁格勒州委和市委机关所在地。

4莫斯科大彼得罗夫大剧院

简称大剧院,始建于1776年,是俄历史最悠久的剧院,是俄罗斯及其文化艺术的象征。坐落在莫斯科斯维尔德洛夫广场上。建筑既雄伟壮丽,又朴素典雅,内部设备完善,具有极佳的音响效果。

5彼得大帝夏宫

夏宫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距圣彼得堡市约30公里,占地近千公顷,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夏宫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

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下令兴建夏宫,其外貌简朴庄重,内部装饰华贵。当时的许多大型舞会、宫廷庆典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彼得大帝生前每年必来此度夏。

1934年以后,夏宫辟为民俗史博物馆。如今,夏宫已成为包括18世纪和19世纪宫殿花园的建筑群,由于它的建筑豪华壮丽,夏宫因而被人们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

扩展资料

克里姆林宫建筑

列宁陵墓、20座塔楼、圣母升天教堂、天使教堂、伊凡大帝钟楼、捷列姆诺依宫、大克里姆林宫、兵器库、大会堂、古兵工厂、苏联部长会议大厦、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办公大厦、特罗依茨克桥、无名战士墓。

克里姆林宫的建筑形式融合了拜占廷、俄罗斯、巴罗克、希腊和罗马等不同的建筑风格。权力的象征

一个俄罗斯谚语这样形容雄伟庄严的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地上,唯见克里姆林宫高耸,克里姆林宫上,唯见遥遥苍穹。”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世俗和宗教的文化遗产,它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公元14~17世纪俄罗斯东正教的活动中心。

这里过去是统治俄罗斯帝国的多代君王的皇宫,十月革命后是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和政府的所在地,今天又是俄罗斯的总统府(议会和政府现已迁出克里姆林宫)。

可以说,从公元13世纪起,克里姆林宫就与俄罗斯的所有重大政治事件有关,它见证了俄罗斯从一个莫斯科大公国发展至今日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国家的全部历史。

参考资料:

-俄罗斯

仅有35万人口的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的别斯兰市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悲伤过。9月5日,第一批中学人质事件遇难者的遗体开始下葬。根据最新的官方统计结果,在整个人质事件中丧生人数已经达到了338人,而据俄媒体报道,停尸房的工人们说,死亡人数是394,其中156名是学生。虽然直到现在,整个武力解救人质的过程仍然充满着疑问,但正如两年前解决莫斯科人质危机一样,惨重的伤亡代价却是事实——

强攻是偶然发生的?

9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硝烟刚刚散去的别斯兰市医院视察。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强调,特种部队本来没有打算强攻关押人质的学校体育馆。他说:“我们研究了在别斯兰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但使用武力不在计划之中。事态发展很快而且出人意料,不过特种部队展现了勇敢。”

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当地时间9月3日下午1时刚过,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工作人员得到武装恐怖分子同意,开车进入学校收集9月1日上午绑架发生时被害人质尸体。就在此时,爆炸声突然响起。人质以为爆炸声是营救行动开始的信号开始逃跑,武装分子以为强攻开始,特种部队则以为是恐怖分子开始屠杀人质。

北奥塞梯共和国搜救局工作人员鲁斯兰·塔瓦希耶夫和工兵中校安德烈·卡拉卡耶夫告诉《共青团真理报》:“我们负责保护运尸体的联邦紧急情况部的人。当他们接近大楼时,主要入口大门打开,武装分子出现在门口,有人在检查身上的手榴弹。这时突然发生爆炸,武装分子开始疯狂地胡乱扫射。显然,武装分子以为联邦军队已经开始进攻行动,向紧急情况部的救援人员猛烈开火。四名救援人员当场倒地——两个小伙子牺牲,另外两个受了重伤。”

那么这改变一切的爆炸是怎么引起的?为什么碰巧在俄方人员进入距离绑架地点最近的地区时发生?有获救的人质告诉《俄罗斯新闻网》,爆炸是由于一枚绑在体育馆天花板上的炸弹意外落地引起的,一群孩子受惊外逃,武装分子向孩子们开枪,特种部队被迫冲入学校解救人质。另一些媒体和专家同意被迫发动强攻的说法,但却对这种说法表示质疑,他们分析说,可能是特种部队士兵利用接近工作人员体育馆的机会攀至该馆的房顶侦查,被恐怖分子发现了,武装分子开枪射击或是扔炸弹,导致屋顶坍塌。因为从整个解救行动来看,准备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好。

然而,俄媒体提供更多的军事分析家则认为,强攻行动应该是事先策划好的。一开始强调不会用武力解决人质危机只是一个烟雾弹,希望尽力拖延时间,一方面麻痹武装人员的警惕,另一方面可以为准备工作争取更多时间。但事实上,绑架者不让政府给人质提供水和食物,在这种前提下,小人质们最多只能活三天。发动强攻时间距离这一极限并没有多少个小时。

美联社的报道说,强攻开始后,各国的现场记者发现,所有的手机突然都全部打不通了。显然,这是俄罗斯当局防止恐怖分子像2002年莫斯科人质事件中与外界同伙进行沟通,故意对现场所有的手机信号进行了屏蔽。此外,从特种部队的行动速度以及数架直升机出现在记者视野里的时间来看,俄军的行动显然是有准备的。此前,细心的记者还发现,已经有大批救护车在校园周围待命,各大医院都准备出足够的床位和医疗设备。《消息报》报道称,在强攻行动开始时,北奥塞梯的官方已经开始组织献血活动。

伤亡为何如此惨重?

强攻解救人质后,人质死亡人数从最初的5人增加到200多人,再到最新的338人。法新社的报道认为,恐怖分子充足的弹药是造成人质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武装分子除了把炸药系在身上之外,还在学校各处布下炸弹阵。简陋的土制炸弹、地雷,包括盛着重螺丝和铁钉的塑胶炸弹,满地满墙都是。

在这次事件中活下来的14岁的阿萨玛斯·凯索耶夫告诉《俄罗斯新闻网》,“我们被赶到体育馆里。馆里的所有门都被上了锁。我看到两个巨大的爆炸装置被放在篮球框里,然后用电线穿过馆内,与另一头较小的爆炸物连接起来。10分钟内,整个地方都布了地雷。在体育馆周围都埋了炸弹,一些是从天花板上挂下来的,在馆内中心还有一枚大炸弹。绑匪中有两名系着自杀腰带的女子,还有一名男子的脚放在像是一个踏板或一个按钮上。”

人质伤亡最严重的地方就是这个体育馆。在发生混乱的时候,多枚炸弹同时引爆,结果屋顶倒塌,压死了众多的人质。

俄罗斯安全局人员9月4日称,恐怖分子早有预谋展开袭击,很多武器炸药都是事先埋好的。国际文传电讯社分析说:“武装分子不可能在9月1日学校开学第一天时手持枪支和弹药向别斯兰第一中学发动袭击,进而把大约1000人扣为人质。”

北奥塞梯安全局长透露,今年7月在这所中学进行维修时,恐怖分子装作建筑工人把大批炸药和武器弹药混在建筑材料里运进学校,并藏在学校体育馆地下室里。经人质证实,绑匪占据学校后从地下室取出了炸药和武器。该校所有维修工程都是由印古什的包工头做的。

法新社说,俄罗斯媒体的一些报道称,尽管北奥塞梯有高度军事化作保,但大多数边防及公路检查士兵都执法不严。一些士兵见到贿赂,便随即放行过路行人,甚至完全忽略安全检查。《经济学家》列举了一起袭击警察的事件时说,恐怖分子利用贿赂很容易通过检查站,而前去支援这些被袭警察的军队通过这些检查站时居然耗去了10个小时。

英国《卫报》9月5日甚至报道,部分武装人员在9月1日进入学校之前首先化妆成修理学校体育馆的建筑工人,也是在贿金的帮助下,得以顺利进入别斯兰第一中学校园。

另一个造成伤亡的原因是体育馆内人质过于拥挤。幸存的人质称,被绑架的人质高达1250人。由于馆内挤满了人质,人们并肩并坐着,空气闷热异常,小人质们不得不脱掉上衣。在没有饮水和食物的情况下,小人质们有的只好喝自己的尿,啃盆景里植物的树皮。在爆炸声响起后,这些少年四处逃窜,因体育馆的各大门都被锁上,他们只得冒着枪林弹雨从敲碎了的玻璃窗中逃生,这无情地提高了人质的死亡数量。再者,近三天没有进食进水,小人质的身体极度虚弱,因此,恐惧、缺乏组织性和踩踏也增加了死亡率。俄罗斯不像中国一样分大学、中学和小学,只有中学和大学,中学实行十年级制。所以别斯兰第一中学才会有那么多的儿童。9月1日学校开学,人员很集中,还有很多学生家长。

政府有没有失误?

针对人质重大伤亡,俄罗斯媒体的矛头对准了俄罗斯特种部队明显准备不足的问题。《真理报》网站的文章说,虽然俄特种部队准备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但在事情发生突然变化的情况下,兵力及装备都未能及时到位。攻击都开始了,突击队员却不知道配合拆弹的工兵在哪里,不得不在大街上大喊大叫着自己找工兵配合作战。一些媒体评论说,8月24日的连环坠机案已经牵扯了反恐部门太多的精力,对于人质事件显然总体上缺乏准备,反应也显得迟钝。

在别斯兰市探视了伤者之后,9月4日晚,普京将一脸严肃带入对全国的电视讲话中。他说,此次人质危机表明,恐怖分子已经针对俄罗斯发动起“全面恐怖战争”,原苏联的瓦解使得国家变得虚弱,变得反应迟钝。“总之,必须承认的是,我们对于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凸现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没有充分认识和理解。进而在一些事件中,我们的反应不够灵敏……我们表现出了虚弱,由此,虚弱的民众挨打了。”

有媒体称,强攻开始后平民未能及时撤出封锁区,给恐怖分子以平民作为掩护提供了机会。伤员中大多数为孩子,而且大多数为烧伤,明显是孩子们没有救生的概念。这说明,俄罗斯当局对北奥塞梯的反恐形势缺乏足够准备,反恐部门平时针对平民的反恐宣传及训练工作不到位。

具体到这次人质事件,俄罗斯中央政府和北奥塞梯地方政府最被媒体诟病的是对人质人数的隐瞒,反恐部门在向媒体通报时故意压低人质数量,不仅引起普通别斯兰市民的不满,也不能争取到足够的社会和国际舆论给绑匪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根据俄政府最初公布的报告,有大约350人被劫为人质。但是次日被武装人员释放的人质说,发生劫持人质事件时学校内至少有1500人。而当地议员在与人质家属会面时称,遭绑架的人质数量在1000人左右。

更令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俄特种部队已经为营救行动准备了将近三天时间,并且布下了多道防线,相对于北奥塞梯人,恐怖分子都具有明显的特征,可强攻行动发生后,一些恐怖分子却成功地突出包围。为此,普京不得不在强攻行动结束后的第二天下令关闭北奥塞梯共和国边界,搜捕一切与劫持人质事件有关的人员。

人质危机虽然已经结束,但是俄罗斯政府有关部门对于究竟有多少恐怖分子参与了此次绑架行动依然说不清楚,尤其是究竟有多少恐怖分子趁乱逃脱,目前没有哪个部门能够提供确切的说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职。最新消息称,俄军警在这次解救人质的行动中共打死27名武装人员。这位发言人说,有8名武装人员是在校内被打死的,其余19人则在学校附近地区被击毙。此外,还有3名武装人员被当场抓获,目前调查部门正在对他们进行审讯。

北奥塞梯共和国内务部长卡兹别克·赞季耶夫9月5日提出了辞职请求,这是人质事件后第一个请辞的政府官员,不过这一请求当天被俄联邦内政部拒绝。

谁是绑架行动的幕后黑手?

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尽管政府没有表态绑架者是否与车臣反政府武装有牵连,但至少有一名武装分子曾经从别斯兰学校的体育馆内向政府提出撤出驻扎在车臣地区政府军的要求。一些俄罗斯反恐分析专家由此认为,这起事件或多或少与车臣恐怖分子相关。

一些获救人质告诉媒体,绑匪中有车臣和印古什人。“他们大部分是用手势进行沟通的。但是从他们说话的语调看,分明可辨清他们中有车臣和印古什人。”

车臣叛军发言人艾哈迈德·扎卡耶夫9月3日晚却对此予以否认。“劫持人质者有的来自印古什,有的来自奥塞梯,有的来自俄罗斯,但没有车臣人。”扎卡耶夫告诉英国电视四台说,“当然,他们提出的要求全都与车臣有关,所以不管发生什么,车臣人恐怕都会受到指责。这正是我害怕看到的。”扎卡耶夫由于恐怖主义罪名在俄罗斯境内被通缉,他去年12月前往英国政治避难。

但是,俄通社-塔斯社援引不愿公开身份的消息来源的话说,车臣叛军首领沙米利·巴萨耶夫就是幕后策划者。现年39岁的巴萨耶夫是车臣著名的三大匪首之一,另外两人是流亡英国的前总统马斯哈多夫和已经被击毙的和“基地”关系密切的哈塔卜。马斯哈多夫和巴萨耶夫经常联手制造恐怖活动,但仍声称自己是车臣合法总统的马斯哈多夫为博取俄罗斯人的同情,每次都否认参与恐怖袭击,巴萨耶夫对此倒不予以否认。

作为“黑寡妇”的领导,巴萨耶夫涉嫌在俄境内外发动多起袭击事件,包括2002年10月的莫斯科剧院劫持人质事件和今年2月的莫斯科地铁爆炸案。早在今年3月,俄就有媒体称,巴萨耶夫分裂分子的网站“高加索中心”声明,宣布将对俄发动新的恐怖袭击,而且将首选公共场所,这与俄罗斯最近发生的莫斯科地铁车站自杀性爆炸事件以及此次北奥塞梯人质事件的性质恰好不谋而合。

9月4日,俄罗斯政府一名高级官员将参与人质绑架事件的武装人员人数提升至35人。俄-塔社引述这名官员话说,初步调查发现,这35名武装人员中包括9名阿拉伯人和1名非洲人。情报部门也已查明此次劫持人质行动得到了“基地”在车臣地区联系人阿布·奥马尔·阿塞夫的资助。

这一事实也许更明确地表明,俄罗斯的恐怖活动确实正如普京所说的那样具有国际背景,事实上,早在1999年的第二次车臣战争中就有报道说,外国雇佣军出现在了车臣叛军的队伍中,而这些雇佣军清一色地来自中东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另外,不容忽视的是,在阿富汗垮台的“基地”和塔利班的残余分子也有小股人马逃窜进入了车臣,与车臣叛军一道频频发动恐怖袭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793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