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穿鞋与行路为话题的诗句

关于穿鞋与行路为话题的诗句,第1张

1 以“穿鞋与行路”为话题的作文

穿鞋与行路——苏锡常镇四市二模作文题 江苏 唐惠忠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个小男生的脚板像不断上窜的身体一样“疯长”,到哪里去给他找一双合脚的鞋呢?他的父母几乎转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但总是失望而归,这位小巨人饱尝“穿小鞋”的滋味。后来父母化了很大的代价请人从国外带回来一双名牌球鞋,小巨人如获至宝,倍加珍惜。

时间长了,这双鞋被穿得又破又烂,他也一直舍不得丢弃,因为他尝到了“穿一双合脚的鞋行路”的甜味。 请以“穿鞋与行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立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不少于800字。 [提示] 这是一道“哲理蕴涵”型的话题作文,审清题意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

从话题材料看,其中包含着一组对比——饱尝“穿小鞋”的滋味和尝到了“穿一双合脚的鞋行路”的甜味,也就是说,“鞋子”是否合脚,对“行路”顺畅与否影响很大。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有了适合自己的方法、途径、岗位、处世策略、成长环境以及其他各种条件,一个人(或国家)的发展才能顺利,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具体写作时应选好切入点,比如:一、从教育的角度,可以谈学生渴望因材施教;二、从择业的角度,可以谈热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三、从创业的角度,可以谈和谐的外部环境是成就一番事业的保证。

2 以“穿鞋与行路”为话题的范文

斫木使斧,辅以巧琢 成都七中07级高三11班 张毅 古人雕镂木刻,使一把好斧,取一截香木,辅以巧琢,终成名作。

古人修身养性,同样也把自己作为一截“香木”,辅以正确得道的方式,终使自己成为“大材”。 没有适合自己的环境和方法就像是没有一双合适的鞋,“穿小鞋”的小男孩因此饱受折磨;相反,如果找到正确的方法,不仅会使自己少受折磨,而且不论在事业上或是在生活上,也会势如破竹。

斫木使斧,辅以巧琢,是一种雕刻心灵中天使的过程,是古人修身养性的根本。李白经历一次从政失败后,回归自然,将自己置于自然的巧琢中,“五月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纵情山水,终成大器。

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牛顿在进入大学以后,发现骄奢*靡的英国上层社会并不适合自己,转而进入实验室,用科学雕刻着自己,终而使自己的名字永载史册。斫木使斧,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辅以巧琢,是与万物的融合,是对自我的升华。

斫木使斧,辅以巧琢,是一种寻找自我的过程,是突破自我的限制,探求宇宙奥秘的根本。文豪苏轼将自己置于天地的巧琢中,以天地的视角俯瞰众生,悟出了“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千古哲理。

楚臣屈原将自己置于宇宙的巧琢中,以一种狂人的姿态问天、问地、问苍生,终写下一部惊天动地的《天问》。弃医从文的救世英雄鲁迅更是将自己置于真理的巧琢中,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英雄姿态唤醒国人,举起了一面以思想唤醒国人的旗帜。

斫木使斧,辅以巧琢,使人真正逃离了皮囊的束缚,从而使自己回归自然与真理的怀抱。 斫木使斧,辅以巧琢,是人纵横于天地间的法宝,是人回馈社会,抚过安民的重要条件。

蜀相孔明早年投身于智慧的巧琢,投奔刘备后,用自己的智慧,纵横于天地之间,为蜀国人民赢得了安定的生活,也为自己在历史上流下了浓墨淡彩的一笔。农业科学的先驱者袁隆平更是将自己投身于科学研究的巧琢中,不仅解决了十二亿人的吃饭问题,更是让世界看见了中国科学的蓬勃发展。

斫木使斧,辅以巧琢,不仅可以成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霍金的《时间简史》这些造福于社会的科学理论,同样也可以使一个大国兴旺发展,使中国真正地在世界中强势崛起! 成功的鞋履 成都七中07级高三11班 许洋 花开花落,匆匆数十载,一个人的生命从出现到消亡。有的人活得悠然自在,闲庭漫步,一蓑烟雨任平生;有的人生活得充实快乐 ,谈笑自若,快意恩仇人生路;而更多的人,空在生命的黄昏,向隅而泣。

人生是一条路,没有合适的鞋履,必然无法走到成功的彼岸。那鞋履,就是为人处世的态度。

合适的为人处世态度,让人生活舒畅。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能使生活快乐。

归隐,是五柳先生看清官场混浊的觉醒,是“觉今是而昨非”的彻悟和“悠然自见南山”的闲适。豁达,是子瞻面对一贬再贬的坚韧,是“一尊还酹江月”的惆怅后“不知东方之既白”的平和。

坚持,是拗相公渴求一展宏图的隐忍,是“一水护田将绿绕”的快意和“力尽而退,可以无悔矣”的觉悟沉淀下来的追求。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际遇,只有适合自己的为人处世态度才能使生活舒畅。

合适的为人处世态度,使人在生活舒畅之后明了自己的追求。一代诗仙,狂傲豪放,直欲上天摘星,下海捞月。

这非凡的处世气度,使太白脱离了俗事的羁绊,寻到了自己的“将相梦”。千秋诗圣,感念苍生,吟叹于秋风之中,细品百姓的疾苦。

爱国爱民的处世态度,让子美抛开了狭小的一己之私,寻到了自己人生的梦想。孔子周游列国,释迦牟尼开创佛教,都是因为拥有适合自己的为人处世态度而寻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从未展翅为梦想追逐过”,唯有适合的为处世态度,才能载起梦想的征程。 合适的为人处世态度,使人能摆脱困难的牵制,最终实现追求。

布鲁诺为真理而献身,开普勒为观测而身患疾病;朱自清不受美国的捐助,闻一多不惮于死亡的威胁;诸葛孔明不因每日极少的进食而放弃,苏武不因生命的窘迫而卑躬屈膝。各自的为人心念,让他们排开外界的阻隔,坚守住心灵的力量,追寻自己的梦想,并留名千古,彪炳史册。

合适的鞋履,是每个人踏上人生征途必不可少的道具。平心静气,聆听心灵的私语,就能明了自己的视角,寻到属于自己的为人处世态度。

然后,实现梦想。 成功的鞋履,永远是属于自己的鞋履。

穿好你的神行马甲 成都七中07级高三11班 徐英祺 《水浒传》中,戴宗的那副神行马甲可以令戴宗与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比拼速度;现实社会中,适当的处理事情方法可以令我们与大发明家爱迪生比拼效率。 选择适当的装备与做事方法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最终令我们到达成功的终点。

对于国家,选择正确的政体、政策是必须的。中国百日维新,扼杀于襁褓;日本明治维新,奔驰向辉煌。

君主立宪制不适合中国,所以它在中国失败了。但它却帮助日本变得更强大,即使它给亚洲带来过毁灭,给世界人民带来过苦难。

日本用了正确的政体使自身变得强大,却用了错误的政体使世界蒙受了战争的创伤。在大萧条面前,希特勒选择了法西斯主义,将德国送上不归路;罗斯福选择了国家干。

3 以穿一双合脚的鞋行路为话题作文1000字

江河没有大海的澎湃,却有蜿蜒流转的气韵,小草没有青松的挺拔,却有绿意勃勃的柔韧,星星没有月亮的皎洁明亮,却有熠熠生辉的闪烁,世间万物、个有千秋,不必感叹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长处,穿一双合脚的鞋上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能用大拇指固定筷子,却不能用它掏耳朵,就像擅长短跑的兔子,不让其发挥所长,而让他去学习游泳,无疑于缘木求鱼,只会抑其天性,反其发展。

物犹如此,人亦然。

有一次,记者问数学大师陈省身,当初为什么选择了数学,他回答说:“别的不会只好做数学。”

他的回答可以让我们明白: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发挥长处。

那大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只是一介草莽,并无文韬武略,大智大某,身份低微,但他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反暴秦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他凭的是一颗敢于反抗的心,为天下百姓之苦而呼,一颗济天下之苍生的赤心,发挥自己所能所长,手拿锄头等农具,也要与秦精锐部队对抗。

我们要认识自己的长处,发挥特长,利用所长之处,穿一双合脚的鞋上路,走出别样但灿烂的人生。

4 描写行路的诗句

《宿府》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行路难 其一》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野兴》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饱见人间行路难,暂陪鵷鹭意先阑。

集仙院床三题石,神武门前两挂冠。

饥卧了无千里志,倦飞元怯九霄寒。

客来莫笑蓬窗陋,若比巢居已太宽。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身执略兮入西关,关山阻修兮行路难。

水头宿兮草头坐,在野只教心胆破。

更备雕鞍教走马,玉骨瘦来无一把。

几回抛鞚抱鞍桥,往往惊堕马蹄下。

5 高中作文以穿合脚的鞋为话题,不少于八百字

大凡行路之人,皆有履相随。陶渊明、许由之属以清高为履,古来达官显贵以富贵名利为履。千百年来皆如此,直到他高吟着“钟鼓馔玉不足贵”,复笑道“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狂放的笑声穿过历史的云雾,给死水般的世界增添几曲不羁之音。

二十五岁仗剑出蜀,竹杖芒鞋,满腹豪情,“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如此的自信与笃定。终于一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欣喜地脱下芒鞋,将脚伸入沉重的官靴中,踏入了黄金筑就的牢笼。

自此,“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取代了“天马来出月支窗,背为虎文龙冀骨”,“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取代了“千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供奉翰林又如何?说到底,只是供人取乐的御用文人而已。倾盆暴雨伴着电闪雷鸣奔泻而下,落入凡间却只击打在黄土上,激起片片尘埃,无力,无奈。“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脚下的官靴越收越紧,“战友不相恤”的悲哀、“无人知此音”的痛楚煎熬着一颗向往自由的心。翼折了,心倦了,那官靴却丝毫没有放松的迹象。终于,他一脚踢开了那份沉重,“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终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喉中吼出,他拂袖而去。

百年不遇的浩劫席卷了大地,哀鸿遍野,生灵涂炭。“为君一击,鹏挎九天”“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他义无反顾地踏入战靴,以为这是一展雄才的契机。谁知,他败了,败得彻头彻尾。战靴不是他的归宿,审时度势更非他所长,前方是无边的流放之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惨痛的败绩与灼灼雄心炙烤着他,这路,何时才是尽头?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谁挥鞭策驱万物,万物兴歇皆自然”。旧赋弃,填新词,寻回布衣芒鞋,拣回生花妙笔,灵魂重又找回了翅膀。除了这青山绿水,还有谁能容得下这片云影、这朵波心?除了这双朴素却轻灵的芒鞋,还有什么跟得上他的脚步?“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烦恼向人间?”左手举觞,右手提笔,云游四海,梦中成诗,全身每一个毛孔都激昂地呐喊着:“自由,自由……”

体归碧水,魂向青山,谪仙人终于渐行渐远,只留凡夫俗子挣扎于长靴的羁绊……

6 以适合自己的鞋子为话题的作文求一篇

男才女貌的婚姻是品牌鞋,看上去高贵、漂亮,感觉上舒服、大方,但它的价格昂贵,经不得泥泞,需要精心保养、时时珍惜。

青梅竹马的婚姻是布鞋,看上去朴素无华,穿起来经济,放起来了无牵挂,感觉上轻便快捷,可一旦登堂入室,总让人感觉不大入流。 患难与共的婚姻是旅游鞋,它看上去奇特,穿上去灵巧。

其最大的特点是历经风雨泥泞也不会脱帮掉底,且只要穿上就总是和脚抱得紧紧的。因此,越是在坎坎坷坷的人生路上,越是显出其耐用合脚的特征。

浪漫型的婚姻是舞鞋,它轻便、灵活、雅致,但一离开平坦光滑的特定环境,就显得极难适应,也极不实用。 事业型的婚姻是跑鞋,它能和脚相互帮衬、共创辉煌,但一脱离事业的跑道,鞋和脚就很难相互适应。

老夫少妻的婚姻是松糕鞋,穿着它虽不能长途跋涉,但却显得颇特别。 老妻少夫的婚姻是大傻鞋,看上去滑稽、穿起来方便、脱下去容易。

不过,穿上它只能在卧室里自我感觉,如果跑到街上显摆就难免会成为话柄。 开放型的婚姻是凉鞋,它有着极强的季节性,它能让人在情感升温的夏季,毫不犹豫地穿上它;又能让人在情感的季节变凉之后,很随意地就脱掉它。

红杏出墙的婚姻是拖鞋,它很好穿,又很方便,有很大的适应性,但致命的弱点是出不了大门、上不了正路、走不了多远。 被金钱收买的婚姻是小尺码的紧口绣花鞋,看上去挺美,但只有脚知道:感觉并不好受。

被强力逼迫的婚姻是大铁鞋,沉重得让人寸步难行,可要想脱掉它却要伤筋动骨、皮开肉绽、鲜血直流…… 选择满意的婚姻如同选双满意的鞋子,重要的是鞋的尺码和脚的尺码相同,最好是什么样的脚穿什么样的鞋子。 舒适的鞋子养脚。

但千万要记住:舒适的鞋子,不一定是最漂亮的鞋子。任何时候,我们都只能让鞋子来适应脚,而不能让脚去适应鞋子。

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上路最怕穿错鞋,婚姻最怕受折磨。

如果鞋子特别挤脚,要趁着还没鞋脚两伤就赶快换上一双。 选一双合脚的鞋,才能走更远的路。

补充: 斫木使斧,辅以巧琢 古人雕镂木刻,使一把好斧,取一截香木,辅以巧琢,终成名作。古人修身养性,同样也把自己作为一截“香木”,辅以正确得道的方式,终使自己成为“大材”。

没有适合自己的环境和方法就像是没有一双合适的鞋,“穿小鞋”的小男孩因此饱受折磨;相反,如果找到正确的方法,不仅会使自己少受折磨,而且不论在事业上或是在生活上,也会势如破竹。 斫木使斧,辅以巧琢,是一种雕刻心灵中天使的过程,是古人修身养性的根本。

李白经历一次从政失败后,回归自然,将自己置于自然的巧琢中,“五月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纵情山水,终成大器。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牛顿在进入大学以后,发现骄奢*靡的英国上层社会并不适合自己,转而进入实验室,用科学雕刻着自己,终而使自己的名字永载史册。

斫木使斧,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辅以巧琢,是与万物的融合,是对自我的升华。 斫木使斧,辅以巧琢,是一种寻找自我的过程,是突破自我的限制,探求宇宙奥秘的根本。

文豪苏轼将自己置于天地的巧琢中,以天地的视角俯瞰众生,悟出了“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千古哲理。楚臣屈原将自己置于宇宙的巧琢中,以一种狂人的姿态问天、问地、问苍生,终写下一部惊天动地的《天问》。

弃医从文的救世英雄鲁迅更是将自己置于真理的巧琢中,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英雄姿态唤醒国人,举起了一面以思想唤醒国人的旗帜。斫木使斧,辅以巧琢,使人真正逃离了皮囊的束缚,从而使自己回归自然与真理的怀抱。

斫木使斧,辅以巧琢,是人纵横于天地间的法宝,是人回馈社会,抚过安民的重要条件。蜀相孔明早年投身于智慧的巧琢,投奔刘备后,用自己的智慧,纵横于天地之间,为蜀国人民赢得了安定的生活,也为自己在历史上流下了浓墨淡彩的一笔。

农业科学的先驱者袁隆平更是将自己投身于科学研究的巧琢中,不仅解决了十二亿人的吃饭问题,更是让世界看见了中国科学的蓬勃发展。 斫木使斧,辅以巧琢,不仅可以成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霍金的《时间简史》这些造福于社会的科学理论,同样也可以使一个大国兴旺发展,使中国真正地在世界中强势崛起! 补充: 成功的鞋履 花开花落,匆匆数十载,一个人的生命从出现到消亡。

有的人活得悠然自在,闲庭漫步,一蓑烟雨任平生;有的人生活得充实快乐 ,谈笑自若,快意恩仇人生路;而更多的人,空在生命的黄昏,向隅而泣。 人生是一条路,没有合适的鞋履,必然无法走到成功的彼岸。

那鞋履,就是为人处世的态度。 合适的为人处世态度,让人生活舒畅。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能使生活快乐。归隐,是五柳先生看清官场混浊的觉醒,是“觉今是而昨非”的彻悟和“悠然自见南山”的闲适。

豁达,是子瞻面对一贬再贬的坚韧,是“一尊还酹江月”的惆怅后“不知东方之既白”的平和。坚持,是拗相公渴求一展宏图的隐忍,是“一水护田将绿绕”的快意和“力尽而退,可以无悔矣”的觉悟沉淀下来的追求。

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际遇,只有适合自己的为人处世态度才能使生活舒畅。 合。

7 和路有关的诗句

1、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刘禹锡《九日登高》

2、要路豪家非往还,岩门先有不曾关。——曹松《山中》

3、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白居易《初入太行路》

4、开目不见路,常如夜中行。——曹邺《偶怀》

5、来去腾腾两京路,闲行除我更无人。——白居易《京路》

6、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李商隐《桂林路中作》

7、渐入新丰路,衰红映小桥。浑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销。——陆龟蒙《归路》

8、山路难行日易斜,烟村霜树欲栖鸦。——白居易《冬日平泉路晚归》

9、越鸟巢边溪路断,秦人耕处洞门开。——崔涂《题授阳镇路》

10、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贺铸《横塘路》

11、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如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洪应明编《欲路勿染,理路勿退》

12、荒村倚废营,投宿旅魂惊。断雁高仍急,寒溪晓更清。——李商隐《淮阳路》

13、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应难将世路,便得称师心。——崔涂《晚次修路僧》

14、南见青山道,依然去国时。已甘长避地,谁料有还期。——司空曙《望商山路》

15、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白居易《板桥路》

16、出门行路难,富贵安可期。淮阴不免恶少辱,阮生亦作穷途悲。——戴叔伦《行路难》

17、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戴叔伦《游少林寺》

18、万里路长在,六年身始归。所经多旧馆,大半主人非。——白居易《商山路有感》

19、柳脸半眠丞相树,佩马钉铃踏沙路。断烬遗香袅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李贺《沙路曲》

20、山川函谷路,尘土游子颜。萧条去国意,秋风生故关。——白居易《出关路》

21、北风送微寒,徒侣勤远征。忧人席不暖,残月马上明。飘飘岐路间,长见日初生。重嶂晓色浅,疏猿寒啼清。——鲍溶《岐路》

22、路逢故里物,使我嗟行役。不归渭北村,又作江南客。——白居易《邓州路中作》

23、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皇甫冉《长安路》

24、青门有归路,坦坦高槐下。贫贱自耻归,此地谁留我。——刘驾《青门路》

25、晚景函关路,凉风社日天。青岩新有燕,红树欲无蝉。——白居易《社日关路作》

26、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皇甫冉《长安路》

27、门前向城路,一直复一曲。曲去日中还,直行日暮宿。——陆龟蒙《门前路》

28、君不见,孤雁关外发,酸嘶度杨越。空城客子心肠断,幽闺思妇气欲绝。——宝月《行路难》

29、停骖问前路,路在秋云里。苍苍县南道,去途从此始。绝顶忽上盘,众山皆下视。下视千万峰,峰头如浪起。——白居易《初出蓝田路作》

30、衡门亦无路,何况入西秦。——曹邺《入关》

8 以“路”为话题的名言警句和诗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遥瞻前方万里路,福星高照到天涯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 空庭明月闲复闲,夜长路远山复山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生思破红尘路,剑藏庐轩隐迷踪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现代路的名言: 1、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2、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莎士比亚 3、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巴金 4、知识是重要的,但道路的重要性不亚于知识本身---李四光 5、与众不同的经历,造就与众不同的道路---杨卓舒 6、在思想的路上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能飞多高就飞多高,跟着灵感努力飞翔---付亚胜 7、在充满梦想的时代,应走出狭隘的小天地,寻找让自己闪光的人生轨迹---付亚胜 8、人生的道路就像一条大河,由于急流本身的冲击力,在从前没有水流的地方,冲刷出 ---王玉敏 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10、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1845年6月17日,凯恩沿着五大湖北海岸线出发,首先到达索金第一民族区。创作了几个星期的素描后,他前往苏必利尔湖和休伦湖之间的苏圣玛丽。他原计划走得更远,但是哈得逊湾公司的一个有经验的高级职员约翰·巴伦登告诉他前面的旅途更为艰苦荒凉,一个人穿过西部区域会遇到很多困难,并建议他在公司的资助下进行这个计划。1821年,哈得逊湾公司击败了竞争对手蒙特利尔的西北公司,垄断了五大湖西面从太平洋到俄勒冈区大片荒漠地区的毛皮交易,该区域内有上百个分散的居民点。冬天,凯恩回到了多伦多,将素描的素材搬上油画。第二年的春天,他拜访了哈得逊湾公司位于拉欣(现在是蒙特利尔的一部分)的总部,希望公司负责人乔治·辛普森能资助他的旅行计划。辛普森被凯恩作品的艺术性所感动,但是当时没有收购毛皮的商旅和他同行。他同意凯恩乘坐公司的独木舟,直到温尼伯湖的尽头,然后根据工作的进展来决定是否资助整个旅行。同时,他委托凯恩为他描绘印 1846年5月9日,凯恩乘坐轮船从多伦多出发,前往苏圣玛丽加入独木舟队。但是有一个夜晚轮船停留在岸边,次日早上比原定时间提前出发,凯恩错过了时间,而不得不乘坐独木舟去追赶轮船。在他到达苏圣玛丽时,独木舟商队已经离开,他只好独自驾驶帆船前往桑德湾的威廉堡。5月24日,他终于在卡米尼斯蒂奎亚河距威廉堡35公里处赶上了独木舟队。

6月4日,凯恩抵达弗朗西斯堡,并得到了辛普森同意他继续前行的许可。他的下一站是雷德河移民区(靠近今日的温尼伯)。在那里,他进行了为期三周的骑马远足,加入麦士蒂索人狩猎野牛的队伍,到达达科他苏族人生活的区域。6月26日,凯恩目睹并参与了一次大规模的北美野牛狩猎,在后来的几十年内该物种被成批杀死,几近灭绝。之后凯恩继续他的独木舟之旅,经过挪威豪斯,沿着萨斯喀彻温河到达卡尔顿堡。然后,他又骑马前往埃德蒙顿堡观看了克里族狩猎野牛的活动。

1846年10月6日,凯恩离开埃德蒙顿堡前往阿西尼博因堡,和独木舟队一起沿着阿萨巴斯卡河于11月3日到达贾斯伯。他加入了一支大型马队准备向西进发,但是由于当年阿萨巴斯卡山口积雪过深,他们只好将马送回贾斯伯,改为穿雪鞋步行。11月12日,他们穿过了山口,3天后加入了一支船队,沿哥伦比亚河而下。 1846年12月8日,凯恩终于抵达了温哥华堡,温哥华堡是哈得逊湾公司设在俄勒冈区的地区总部。在那里凯恩度过了整个冬天,记录奇努克族和附近其它民族人的生活,期间也有几次短期旅行,包括一次为期三周的穿越威拉米特山谷的远足。他非常喜欢温哥华堡的生活,并和加拿大探险家彼得·斯基恩·奥格登结为好友。

1847年3月25日,凯恩开始了新的旅途,前往维多利亚堡。1846年,《俄勒冈条约》规定洛矶山脉北纬49度作为加拿大和美国的国界线。凯恩沿考利兹河而上,在圣海伦火山附近地区和当地土著居民生活了一个星期,接着骑马到达尼斯阔利(今日的塔科马),之后坐船抵达维多利亚堡。他在温哥华岛以及胡安·德富卡海峡和乔治亚海峡之间的区域游访两个月,画了大量关于土著美国人生活的素描。6月中旬凯恩返回温哥华堡,7月1日启程返回东部。 7月中旬凯恩到达沃拉沃拉堡,他还绕道去拜访了威特曼教会,几个月后威特曼屠杀就发生在那里。他和马克斯·威特曼一起探访了卡尤塞族居住的地方,他还甚至为托马汉斯画了一张像,托马汉斯就是后来杀死威特曼一家的凶手。在凯恩的旅行笔记中记录到当时卡尤塞族人和教会的创建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太融洽。

凯恩和一个向导一起骑马穿过大吉力到达科尔维尔堡,停留了6个星期,描绘当地人的生活。当时正好是三文鱼产卵季节,他还参加了当地居民在凯特尔瀑布下游的捕鱼野营。1847年9月22日,凯恩加入了一支沿哥伦比亚河往上的独木舟船队,并于10月10日到达波特营地。在那里,他们不得不停下来三周等待来自贾斯伯的马队到来。之后,他们轮换了工作,马队的人转而驾驶独木舟沿哥伦比亚河而下,凯恩所在的船队的人则带着货物乘坐马匹继续他们的旅程前往阿萨巴斯卡山口。尽管气温很低,积雪很深,他们还是成功地将所有的马带回了贾斯伯。然而在贾斯伯等待他们的船已经离开,他们只好穿着雪鞋,带着狗拉雪橇步行前往阿西尼博因堡。路途异常艰苦,最后两周甚至连食物也很匮乏。在阿西尼博因堡短暂休息几天后,他们继续前行到达埃德蒙顿堡,并在那里度过了冬天。

凯恩在埃德蒙顿堡再次参与了野牛捕猎,并为附近的克里族画了很多素描。1848年1月,他短途旅行到皮特堡,皮特堡位于萨斯喀彻温河下方200英里处,之后返回埃德蒙顿堡。4月份,他前往洛矶山脉豪斯,期望能够遇见黑脚人(Blackfoot),结果失望而返。 凯恩一生作品数量很多,在两次西部旅行时创作了超过700幅素描,之后在多伦多的工作室又创作了100多幅油画。约翰·哈珀如此评价在凯恩旅行之前在约克和科堡的肖像作品,“它们很手法很简单,但是很有感染力,暖色调的运用使他们变得吸引人注意。”而他在美国作为流动肖像画家时创作的作品以及在欧洲游学的时候临摹大师的作品数量不详。

凯恩因描绘美国土著民族的生活而著名。他的素描作品丰富,有铅笔,水彩和油彩。他还带回了旅行期间收集的种类繁多的艺术品,包括面具等手工艺品。这些都是他以后工作室作品的基础,他将这些素材组合运用,融入到大型油画作品中。他的素描是研究民族学的非常有价值的资料,而油画作品,虽然也生动地刻画了美国土著民族生活,但是由于是再创作,而不能作为地理、历史和民族学研究的直接参考证据。

《平头族妇女和孩子》(Flathead woman and child) 是凯恩的这种再创作手法的一个例子,他将一张素描里的奇努克族孩子头部变平,放在一个摇篮里,和在其它地区画的另一张素描考利兹妇女结合在一起。《休伦湖畔印第安人营地》(Indian encampment on Lake Huron) 该作品主要基于1845年他第一次去苏圣玛丽时的一幅素描作品,在油画中,他加入独特的浪漫主义技巧,强调了光线和梦幻般的云彩,画中描绘的野营生活就像欧洲理想化的田园生活的怀旧版。 凯恩作画的主要手法是经典的欧洲风格,由于经济的原因,他的作品相对简单。他需要出售这些画作来维持生活,他知道的自己客户对他很不错,他的主顾不希望直接复制素描的油画来装饰他们的家,他们希望那些画更漂亮,更贴近当时流行欧洲大部分作品的风格。

在凯恩的作品为国会画的12幅作品中的《阿西尼玻人捕猎野牛》(Assiniboine hunting buffalo)里,这种修饰的意图非常明显。画中的马更像阿拉伯马而不是印第安马,这幅画也因此受到了批评。这幅画的构图是基于1816年意大利的一副雕刻,展现出两个罗马人在捕猎公牛的场景。1877年,尼古拉斯·弗勒德·达文指出了两者的差别,“印第安马是希腊马,小山的色调运用象早期欧洲的风景画。”劳伦斯·J·伯比在1925年凯恩的游记再版的时指出,“素描反映的是真实的原始的西部生活,从某种方面来说是艺术的无价之宝。” 凯恩被认为是加拿大最重要的艺术家。他为国会创作的油画目前还保留了11幅,1955年被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收藏。而爱伦收藏的大量作品于1903年被埃德蒙·博伊德·奥斯勒购买,并于1912年捐赠给皇家安大略博物馆。1957年,凯恩的孙子小保罗·凯恩将凯恩的229幅素描作品以10万美金的价格卖给斯塔克艺术博物馆。

他为英国人勘测员约翰·亨利·勒弗罗伊的所做的画像被英国勒弗罗伊家收藏,在2002年2月5日在多伦多索斯比拍卖行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被加拿大亿万富翁肯尼思·汤姆森以500万加元拍得,创下纪录。汤姆森将这幅画作为其收藏的一部分,捐赠给安大略美术馆。卡尔加里的格林堡博物馆有一幅该画的复制品,被认为是凯恩的太太哈丽特·克伦奇所作。2004年11月22日,索斯比拍卖行拍卖了凯恩的另一幅油画《温尼伯河畔的营地》(Encampment, Winnipeg River)只拍出了170万加元,没有达到预计的250万加元而流拍。 凯恩的旅行笔记,1859年在伦敦首次出版后,在20世纪数次再版。1986年,道金斯认为凯恩的作品主要基于他的旅行见闻,但是在他的油画中体现出帝国主义甚至种族偏见。在艺术历史学家中,这种观点并不是唯一的。凯恩原始的旅行笔记,并没有包括任何轻蔑的判断。麦克拉伦认为凯恩笔记的风格和出版文字风格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该书在出版时很可能被别人大幅度修改甚至重写成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流行的旅行笔记风格,因而很难说艺术家本人有种族偏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883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