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珏的简单介绍人物介绍

马珏的简单介绍人物介绍,第1张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马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鲁迅最爱的北大校花,美丽胜过林徽因,为何选择嫁平凡小职员呢?

民国时期的文坛,很多趣事轶闻比现在的娱乐圈还有意思。譬如“校花”,现在这时代从“校花”转为明星的不少,因为一张校园照而走红网络的大有人在,但民国时期,“校花”可不是人人能当的——

复旦校花严幼韵出身名门,浸润于富贵乡,通身优雅气质;杭州女子师范校花王映霞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迷倒无数才子;清华校花郑秀大家闺秀一枚,父亲是大法官,后来嫁给著名话剧剧作家曹禺。

而得到公认的北大校花马珏,出身名门望族书香之家,父亲马裕藻、母亲陈德馨都是著名学者,父亲任北大国文系主任长达14年,与章太炎、蔡元培、鲁迅等文坛大腕交情很深,当年北大红楼有两个“好好先生”,一个是校长蔡元培,另一个就是马裕藻了。

马家和北大百年校史联系紧密,除了马裕藻,还有“四马”马衡、马鉴、马准、马廉也跻身北大,投身教育;马家四代人都读北大,2012年马裕藻曾外孙女孔涛重回未名湖,距当初马裕藻被聘为北大教授,刚好过去一百年。

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大家也能想象马珏的校花之名不光因为外表,还因为她通身的书香气质。1910年,马珏出生于日本东京,父母当时正在留学,后来双双回国,马珏自然也回到国内,然后有了传闻中和鲁迅的一段暧昧缘分。

鲁迅先生作为正面人物,按照国人的习惯他必须是“完人”,不可能有什么暧昧情愫,但实际上,鲁迅也是男子,欣赏美丽有才的女孩实属正常,至于到底涉不涉及暧昧,只能见仁见智。当时,马裕藻任职北大,鲁迅也被聘到北大,两人是同事,又是至交。

马珏进北大之前,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走到哪都引人注目。1915年,还在孔德学校念书的马珏第一次在家里见到了鲁迅,为此她写下《初次见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发表在《孔德学校旬刊》上。文章的内容非常有意思,可以读出马珏是个真性情的女孩:

“在所看的这些小说里,最爱看的,就是鲁迅先生所作的了。我看了他的作品里面,有许多都是跟小孩说话一样,很痛快,一点也不客气;不是像别人,说一句话,还要想半天,看说的好不好,对得起人或者对不起人,鲁迅先生就不是”

马珏说,自己之前没有见过鲁迅先生,想象中认为他是“小孩似的老头”,喜欢和孩子在一起;没想到15岁初见鲁迅,他却“穿了一件灰青长衫,一双破皮鞋”,手里总拿着烟卷,看起来“又老又呆板”,感到非常惊讶,原来,他是个“老头似的老头儿”呀!

而马珏在书房待得不耐烦要走的时候,鲁迅忽然主动开口,问她有没有看过《桃色的云》这本书。马珏摇头,鲁迅便说,这本书外面不好买,他那儿还有一本,她要是想看,自己可以拿过来。

于是马珏不好走了,因为按照马家规矩,晚辈是要送客的,结果鲁迅一坐就几小时,马珏还小,只觉得呆等着“麻烦”。好不容易鲁迅起身,马珏跟在后面送,鲁迅又回过头来说:“那本书,有空叫人给你拿来呀!”

马珏有些不好意思,送鲁迅到大门口就转身进屋了,不忘在心里暗暗想:鲁迅先生原来是这样一个人!这篇文章发表之后,鲁迅也读到了,他非常高兴,夸马珏写得好,肯说实话,还将这篇文章收入《鲁迅著作及其他》中,频繁送书给马珏。

就这样,鲁迅和马珏开始通信,一通就是六七年。《鲁迅日记》中提到马珏的次数多达53次,其中马珏给鲁迅的信有28封,鲁迅的回信有13封,每当鲁迅去马家,马珏若在,必定要和她说几句话,马珏也在父亲带领下去鲁迅家中玩。

值得一提的是,马珏当年填志愿也问了鲁迅意见。1926年,马珏写信告诉鲁迅,自己想学农。鲁迅回信很快,表示支持她自己的想法。两年后,马珏考入北大,因为马裕藻希望女儿为女权努力,她转入政治系。当时鲁迅对马珏十分关心,为她取号,注意到她生病,马家父女也常探望鲁迅,让鲁迅非常感动。

在北大期间,马珏是被竞相追捧的校花,被形容为“大理石雕出的那么美”,使燕京与清华的校花“粉黛无颜色”,据说每天都有十几封情书悄悄送到,日子一长都能装订成本了。要论容貌,马珏可能还胜过民国女神林徽因一筹,只不过,马珏的人生路线和林徽因截然不同。

可能性格偏低调,爱好偏文艺,马珏最终并没像父亲期望的那样成为大人物,1933年,她嫁给年轻英俊的天津海关职员杨观保,因为顶着校花名头,马珏在当时很受关注,《北洋画报》多次报道,刊登马珏个人照和她的结婚照,在上海的鲁迅也收到马家寄来的结婚请柬。

得知马珏结婚,鲁迅就不再送书给她了,可能因为某种防范意识。马珏杨观保夫妻俩都是知识分子,但并没有很大成就,马珏在上海儿童图书馆工作,一生籍籍无名,杨观保也平淡一生,可能马珏身为校花,最大追求并不是出名,而是有一份稳定的爱情,柴米油盐过一生。

不论怎样,马珏能得到鲁迅先生的青睐必然有过人之处。她聪颖美丽,性情真实,不高调张扬,不图富贵。平凡也是美,马珏的美没有林徽因那样让人惊艳,但细水流长,也算是一道靓丽的民国风景了。

让鲁迅先生暗恋的北大校花马珏,长得有多漂亮?

清末民初,是个盛产美女与女神的时代,美女如云来形容那个时代,是相当恰当的。诸如潘素、唐瑛、林徽因、陆小曼、夏梦、尤敏、上官云珠、严幼韵、严仁美、黄慧兰、黄柳霜、胡蝶、张爱玲、郭婉莹她们的旧影,她们的传奇,都让人心生向往。

著名作家吴组缃先生有段回忆说:“上世纪20年代,故都的两所美国气味浓厚的燕京与清华盛行选举‘校花’或‘皇后’。北大没有沾染这一风气,而北大政治系女生马珏却被公认为‘皇后’,名满北京九城,燕京、清华的校花不免‘粉黛无颜色’的愧感。”这位北大女生马珏,就是鲁迅先生曾经喜欢过的北大校花。

马珏是浙江鄞县人,父亲马裕藻,母亲陈德馨,都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两人于1903双双考取官费留学日本,马裕藻在日本帝国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就读,陈德馨进日本目白女子大学学博物。

1910年,他们的长女马珏出生于日本东京。马珏父母经过七年苦读,一起毕业。1911年马裕藻回国后,担任浙江教育司视学。1913年至1915年任北京大学教授、研究所国学门导师,讲授文字音韵学,1921年任北大国文系主任。

马裕藻的女儿马珏长得非常漂亮,在北大被称为“校花”。当时校园中曾流行过一句话:“马裕藻对北大有啥贡献?最大的贡献就是为北大生了个漂亮的女儿。”只可惜,马珏留下的清晰照片太少,我们只能从他人的口述中去想像她的美丽与迷人。

马珏到底有多漂亮?马裕藻一位学外语的朋友曾这样赞美:“像大理石雕出的那么美。”据说马珏在北大读书时,每天收到十几封情书,甚至有装订成本的。

马钰70年前北京大学的校花谁知道她晚年的情况?谢谢

马珏晚年和三个孩子生活在一起,她一生没有离开过大陆,曾在上海儿童图书馆上班,后来跟随丈夫到山东枣庄生活,她能操持家务,自己做菜做饭。1994年,马珏病故,享年84岁。

鲁迅最喜欢的女学生就是民国时的北大校花马珏,马珏是北大教授马裕藻的长女。马珏的相貌十分漂亮,身材修长,相貌清丽。马珏到底有多漂亮,从当时的文人对她的夸奖就可以看出。

一位著名文人曾经这样称赞她:“上世纪20年代,故都的两所美国气味浓厚的燕京与清华盛行选举“校花”或“皇后”。北大没有沾染这一风气,而北大政治系女生马珏却被公认为“皇后”,名满北京九城,燕京、清华的校花不免“粉黛无颜色’的愧感。”

看来马珏是回眸一笑百媚生,众多校花无颜色。

北平曾流行过一句话:马裕藻对北大有啥贡献?最大的贡献就是为北大生了个漂亮的女儿。

北大的男学生,背地里则称马裕藻为“老丈人”。

马珏的父亲马裕藻的一位朋友曾这样赞美马珏:“她像大理石雕出的那么美。”

据说马珏在北大读书时,每天最少收到十几封情书,甚至有装订成本的。

鲁迅先生北大任教时,和马珏的父亲马裕藻是同事,他们十分谈得来。鲁迅经常来马珏家做客,与马珏的父亲一谈就是半天。

1925年,十五岁的马珏写下了《初次见鲁迅先生》一文,刊登于1926年3月的《孔德学校旬刊》上,那是马珏所就读的学校刊物。

鲁迅先生来孔德学校,读到那期《孔德旬刊》,十分欣赏。他夸马珏写得好,说马珏写的都是实话。后来鲁迅把这篇文章收进了他亲自编选的《鲁迅著作及其他》一书中,还送书给马珏。

过了几天,马珏的父亲带马珏去鲁迅在八道湾的家里玩。从此之后,鲁迅到马珏家,常问起马珏;如果马珏在,就和马珏很关切地说几句话。

马珏和鲁迅还多次通信,从1926年元月3日到1932年12月15日,他们通信持续六七年之久。

鲁迅先生对马珏的信几乎每信都回,循循教导,诲人不倦。据有关资料显示,《鲁迅日记》中记有马珏的文字,共有五十三次之多,其中马珏给鲁迅信有二十八封,而鲁迅回信有十三封,另有送书。

美貌如花的马珏没有嫁给豪门公子,而是嫁给天津海关职员杨观保,还送了鲁迅先生结婚请柬。1933年3月13日,马珏结婚,在她婚后,鲁迅先生就不再和她通信,也不再交往了。

马珏和杨观保的婚事在当时是一件盛事,《北洋画报》还刊登了他们的结婚照。但是估计鲁迅没有出席她的婚礼。杨观保追求马珏非常尽力,精诚之至,金石为开,马珏和杨观保结婚时,马珏还没有大学毕业。

看来美女都早婚。天生丽质难自弃,被人追求得紧,早早步入婚姻大门。

鲁迅喜欢送自己写的书给马珏,而马珏结婚后,鲁迅不再送书给她的事,李霁野说:“一次送书给我们时,他托我们代送一本给她,我谈到她已经结婚了,先生随即认真地说,那就不必再送了。”

马珏和丈夫有三个孩子,她一生没有离开过大陆,曾在上海儿童图书馆上班,后来跟随丈夫到山东枣庄生活,她能操持家务,自己做菜做饭。1994年,马珏病故,享年84岁。

-马珏(鲁迅先生好友之女)

这个在鲁迅日记中提及53次的北大“皇后”,究竟是不是他的暗恋?

鲁迅日记中提及53次的北大“皇后”,是鲁迅的暗恋对象,鲁迅十分的喜欢她。鲁迅提及的北大皇后的叫马钰,比鲁迅小29岁,马钰的父亲是鲁迅的朋友,是鲁迅可能就认识了马钰。

而在马钰15岁的时候,鲁迅其实就与马钰相见了,可能在那个时候,鲁迅对马钰也就有了一丝的好感,只是当时马钰太小了,还是个小孩。马钰也写过一篇文章,就是和鲁迅初次见面之后,就写了一些话,对鲁迅所说的,还说中了。鲁迅为此就非常的欣赏马钰这个小姑娘,鲁迅对她产生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对她非常的好,每次出版新书就会送她一本,可知鲁迅对马钰是喜欢的,只是不知道马钰对鲁迅是怎样的看法。

而且在鲁迅的日记中,写马钰的次数就有53次,一个男孩在日记中写一个女孩有那么多次的时候,其实是这个男孩喜欢上了这个女孩,所以说鲁迅肯定是喜欢上了马钰的,但是马钰是不知道的,而且鲁迅也没有将自己的爱意表达给马钰,知道马钰结婚之后,鲁迅才跟她不来往了,也不在日记里提起了。我觉得鲁迅也是十分的藏得住,要是他能将爱表达出来,说不定马钰对鲁迅也有好感,可能马钰和鲁迅就可以在一起。也有可能是因为鲁迅觉得和马钰的年龄相差有点大,让鲁迅对自己没有自信心,导致不敢说出来,只敢在自己的日记中表达出来。如果我是鲁迅的话,我肯定要说出来,不然放在心里会很不舒服的,有爱就要表达出来才好。

所以说鲁迅在日记中提及了53次的北大皇后马钰,其实就是他的暗恋对象,如果鲁迅当时跟马钰表白了,可能就不会是后面那样子的结果了。

怜香惜玉无关情,鲁迅张中行和马珏

张中行老先生在他那本2006年出版的《负暄三话》中,有一篇文章《马珏》。

他写道:“我1931年考入北大,选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马幼渔先生(名裕藻)是马珏的父亲;马珏在政治系上学,有一顶了不得的帽子,'校花'。”

吴组缃教授回忆红楼往事时,说:“上世纪20年代,古都的两所美国气味浓厚的燕京与清华盛行选举校花,皇后。北大没有沾染这一风气,而北大政治系女生马珏却被公认为'皇后',名满北京四门九城,燕京,清华的校花不免'粉黛无颜色'的愧感。”话语间透出无比的自豪。

当时在大学校园有句很流行的玩笑话,说马幼渔对北大的最大贡献,是为北大生了个女儿马珏。为此把他戏称为“国民老丈人。”

曾经在北大红楼近处居住过的杨沫,说:“还记得和我一起学昆曲的有北京大学校花马珏。能和一个漂亮姑娘一起学习喜爱的昆曲,我更加高兴了。”杨沫本人很漂亮,她能称为“漂亮姑娘”的马珏,可见的确“漂亮”无疑了。

马珏这朵“花”,绝不是绣花枕头,不是摆着好看的花瓶。她的天生丽质与她的气质素养品性,是相得益彰的。她老爸老妈都是远渡重洋学有所成的海归,她自小看到的是书本,闻到的是书香,听到的是读书声,整个一个由“书”哺育滋养长成的大家闺秀。

马珏15岁那年,小荷才露尖尖角,就写了一篇散文《初见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读后大加赞赏,还收录在他亲自编辑的《鲁迅著作及其他》那本书中。

这样内外兼美光艳四射的“校花”,自然成了北大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

张老先生在他的书中回忆道:“诚如我所见,有些人就尽量贴近她坐,以期有机会能交谈两句,或者还想'微闻香泽'吧。以及她后来的文中所说,常常接到求爱求婚的信。我呢,可谓高明,不是见亭亭玉立而心如止水,而是有自知之明,自惭形秽,所以共同出入红楼三年(她1934年离校),我没有贴近她坐过,也就没有交谈的经历。”

张老先生这番话,是对60多年前“校花”的回忆。一江春水向东流,悠悠往事全都云朦胧月朦胧,唯独对“花”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他没有描写“校花”多么美艳,而是从“有的人”的反应那个角度,折射出她的娇媚动人,有点乐府写美女罗敷的手法。

“有些人”,竟敢“贴近她坐”,甚至“微闻香泽”,张先生好像以仰慕之情对那些人的勇气,表示佩服,其实倒泄露了有那么一股发酸的味道。他自己并不是“心如止水”,即使今天想起来,对三年“没有贴近”,“没有交谈”,仍然尚未释怀,很有点遗憾乃至后悔,只恨昨日之事不可追吧。

出乎意料的是,60年后,竟然有了与“校花”近距离接触,咫尺之间独对红颜的难得机缘,是上天给予的补偿?恩赐?虽说“校花”早已消逝了昔日的花容月貌,可毕竟曾经有过力压群芳的辉煌。张老先生有点“漫卷诗书喜欲狂”了吧。

张老先生一准是衣履规整,用剃须刀把嘴巴刮得干干净净,挺直腰板前往的。但是,他

说:“见之前,我心情有些沉重,不是因为都是红颜变成白发,是因为她变化太大,就体貌的处境说,昔年她在众人之上,现在她在众人之下。见面之后,没想到,心情变为更加沉重。”

他又说:“见面之前,我推想她必是寒暄几句,然后举茶送客。见面之后才知道,她是另一极端,她念旧,由另一室扶杖移来,一接近就'执手相看泪眼'。谈,她像是有说不尽的话,情深,发自肺腑,与今日的各种花各种星迥然不同。”

此情此景,让两个人都会不禁想起“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悲凉。

鲁迅先生似乎比晚生张中行先生的运气要好得多。他与马幼渔是相交密切的挚友,频繁的你来我往。马珏十四五岁,还是个邻家有女初长成的小丫头的时候,鲁迅先生作为马家的座上客,就已经与二千金马珏相识了。

自马珏那篇《初见鲁迅先生》发表之后,清纯率真的文字更是成为一种媒介,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年龄相差27岁的两个人,越来越在精神上贴近,靠拢,成为心心相印的忘年之交。

鲁迅先生特意为马珏起了个号:“仲服”。马珏是马家二姑娘,“仲”即二,好理解。那个“服”是什么意思,就不大好揣测了。

在鲁迅日记里,马珏的芳名曾经出现53次。_饺俗1926年到1932年,共传寄信件四十多函。而鲁迅先生在与其他人通信时,也会常常提到马珏。1927年5月17日,写给许广平的信中说:“今天下午我去未名社一趟。又去看幼渔,他未回,马珏因病进了医院许多日子。”十几天后,又在信中告诉许广平:“晚上是在幼渔家里吃饭,马珏还在生病,未见。病也不轻,但据说没有危险。”对这个他叫做“仲服”的女孩,关切之情,溢满字里行间。

在两个人交往期间,鲁迅先生凡有新书出版,都会寄给马珏,直到1933年马珏结婚。他在向朋友交待寄书事宜时,这样说:“今日寄上《萧伯纳在上海》六本。还有一本拟送马珏的。此刻才想到她已结婚,别人常去寄书,似乎不大好。”

鲁迅先生对小美人马珏这种怜香惜玉的情怀,后来在萧红身上又重现了一次。那是1934年年末,漂泊在上海的萧红,在大陆新村9号鲁迅先生住宅,找到了回家的感觉,成了每日必来的常客。

萧红一来,鲁迅先生惯有的横眉,立刻松了,小楼里不断响起他的笑声。不论在写什么做什么,都会放下来陪萧红聊天。常常聊到深夜,鲁迅先生上楼加件袍子,下来继续聊,直到要收末班电车了,才依依分手。鲁迅先生还要送到大铁门外。即使下雨,倚门挥手的桥段,也不能省略。

为了给萧红找发带,鲁迅先生不满意许广平配的颜色,甚至拉下脸子把夫人呵斥一通。萧红做的韭菜盒子,鲁迅先生破例吃得津津有味,不肯放下筷子。

有一本萧红传记,作者写道:“总到人家串门,确实会把人家的生活打乱,去了,女主人要陪着笑脸和时间,后来许广平也觉得有些累”。恐怕不只是“累”吧。可看见鲁迅先生开心,许广平只能强颜欢笑。

1976年,张仲行老先生去苏州闲住,常去小商店买酒。“卖酒的是个年轻女子,至多二十岁,细高个儿,也许从业不久吧,与顾客面对还脸红。她不会说普通话,我不懂苏州话,所以我们交往,只能以形代声,比如买哪一种,就指黑板哪一种,然后是伸指,一指是买一两,二指是买二两。然后付钱,她找零数,总是点头兼微笑。就这样,我们的交往,总不少于十次吧,竟没有交谈一句。过后回顾,住苏州半个月,_医煌疃嗟模故钦馕荒昵岫恢彰墓媚铩薄

苏州地杰人灵,古迹众多,可观可记者,不能细数。可这篇回忆录,虽然也出现过沈复,柳如是几个人的名字,但几乎一笔代过,偏偏用这么多笔墨写这个“年轻而不知道姓名姑娘”。有那么一点情有独钟吧。

而且,这篇文章作于二十年后,可“细高个儿”,“脸红”,“点头兼微笑”之类的细节,仍念念不忘。同时颇有几分牵念:“一晃将近二十年过去,她还在那个商店吗?如果江山不改,年近不惑,应该升为店主了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书生的怜香惜玉并不因这个独特身份,而扭扭捏捏,遮遮掩掩。而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坦诚直率,憨态可掬。于是,书生的怜香惜玉,就变得可敬可叹了。

明朝大将吴三桂,武学出身。其父吴襄在大凌河之战中被判有罪。他是辽东前连长。吴三桂得势前,跟随明朝名将袁崇焕镇守辽东地区,率领明朝精锐部队关宁在城门内外。

本来吴三桂的气势足够强大,可以成为明末又一位救国将军,但是后来袁崇焕被皇太极陷害,崇祯皇帝误将袁崇焕这个明朝的顶梁柱送进了监狱。这件事让大部分明朝将领感到心寒,包括吴三桂在内,对明朝的忠诚度大大削弱,间接导致了明朝末年的历史大转折,满人乘虚而入,盗走了明朝政权。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进京,连破大同、镇定。崇祯皇帝怕京师危亡,就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命其退守宁远,班师回京,启用其父吴襄为京营提督。平西王的头衔仅次于皇帝。可见崇祯对吴三桂的重视。也可以说,吴三桂手上的实力,是被打败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崇祯皇帝把命赌在了吴三桂身上。

吴三桂下令增援首都。当他过山海关,到达河北冯润时,李自成已经兵临城下攻打北京城,崇祯皇帝已经在景山上吊自杀。北京沦陷,明朝推翻。

明朝灭亡后,吴三桂并没有立即为崇祯皇帝报仇。而是引狼入室,引清兵入关,加入与李自成的混战。从此,历史开始翻开新的篇章,明朝成为无法倒退的旧历书,吴三桂也因此背负了明朝一个刑部尚书的恶名。

吴三桂为什么让清兵入关?

历史上清军入关也被称为入关之战。事实上,称之为战争是一种讽刺。1644年,吴三桂叛逃满洲,解除山海关保护。满洲国军队从吴三桂一路南下,入关入关,占领北京,成为中国历史上跨越数百年的政治大国。

其实这次入门战的机会由来还是挺有意思的。自古以来就有好战的王子,只为得到美人的一笑。于是吴三桂率领清军入关,就是为了给李自成的妻子报仇。换句话说,美女陈圆圆是清军顺利入关的大好机会。

吴三桂作为明朝的一员大将,拥有数万雇佣兵。对付李自成还怕不知所措吗?其实吴三桂心里早有打算。当时明朝已经在向建倾斜,关外对满清铁骑虎视眈眈。如果吴三桂倾兵攻打李自成,那肯定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只能暂时投降清军,利用其兵力一举歼灭李自成部队。按照关外少数民族的侵略路线,清军大部分在中原定居并掠夺后,将回到自己的地盘,留下狼狈不堪的中原腹地,然后吴三桂就可以自立为王了。

但吴三桂错估了多尔衮的野心,满族远离关外而居。不仅仅是觊觎中原丰富的物资,他想要的是占领鹊巢,成为中原的统治者,统一天下。

吴三桂犯了错就失去了一切。他本来在山海关,但是明朝再次失败,清军入关用了几年时间。他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横扫华北的咽喉?通关,建立百年基业,太容易了。这更像是历史开了吴三桂和多尔衮的玩笑。

李自成vs吴三桂结果如何?

李自成与吴三桂的矛盾不仅仅在于

李自成遇到吴三桂,不知是不是因缘。李自成数次降服吴三桂,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他命令所有将领游说吴三桂,花四万银子奖励吴三桂的军队,军饷一年多。与此同时,他的父亲吴襄写了一封劝降吴三桂的信。吴三桂最终同意投降,但仍保持高姿态,并试图让下属尽忠。此外,他至死忠于自己。可见吴三桂投降李自成只是权宜之计,并非真心。崇祯皇帝被杀后,吴三桂也命令手下将士为崇祯哀悼。

吴三桂对李的反叛堪比四月,对李翻脸。不久后,由于陈圆圆的被俘,吴三桂变成了跳兔,和别人翻脸。他心中的怒火助长了吴三桂的鲁莽,导致清兵入关,用他的兵力歼灭了李自成的部队。明末中国的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吴三桂因为美貌而投降满清,招致千古骂名,李自成因为贪恋美貌而失去政权。结果一目了然。相比之下,李自成花那么多钱拉拢吴三桂,并不明智,最后却因为冲动而功亏一篑。

吴三桂怒冠背后的事实。

自古以来,有许多美丽和灾难。虽然评判一个女人是不公平的,但是明朝以后,汉族被满族统治了几百年。都是因为陈圆圆惹的祸,她是全镇人。

陈圆圆,明末,名列“秦淮八会”之首,被没有阅历的名人追捧。当时它的名气不亚于温柔可爱的董小宛,名扬天下。没想到,在这个浪漫的世界里,一个女人成为了政治工具,成为了历史上攻破山海关的最后一击。

1644年,崇祯十七年,起义军首领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明朝正式灭亡。在当前形势下,大顺政权成为中原腹心最强的力量。为了拥有明朝继承人吴三桂的军队,李自成多次派使者到山海关一带,重金酬谢,并拨出三月的军饷,犒赏军中将士。权衡利弊后,吴三桂亲自赶往首都李瑟娥淄城。本以为成功迫在眉睫,坐稳江山根基就轻而易举了。然而在途中,吴三桂听说父亲吴襄被大顺军扣押,心爱的妃子陈圆圆甚至被李自成的部下带走。吴三桂勃然大怒,大胆地说:“君子连自己心爱的人都保护不了,还怎么面对别人!”立即领兵北上,回到山海关,向满清势力投降,用他们的力量反制李自成政权。

所以留下了“吴三桂怒变美人”的好戏,让清军提前近百年入关,从此统治天下,成为中国历史最长的朝代之一。

吴三桂的宝藏

纵观吴三桂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传奇,让后人唏嘘不已。最让人好奇的是吴三桂的宝藏。吴三桂生于万历四十年。他是明末东北人,祖籍高邮,今江苏。吴三桂从小生长在优良的家庭环境中,出身名门,自幼习武,擅长骑射。在家庭教育的影响下,他既学了文学又学了武术,年纪轻轻就参加了武术考试。然后跟着爸爸和叔叔,开始军旅生活。

吴三桂勇猛善战。曾担任锦州连长,英勇无敌,带领20余人以少胜多战胜清军救父。从此成名,开始在北京生活,认识了很多贵族和商人,变得富有。1631年8月,皇太极攻明,破凌河。吴三桂引铁骑抵抗。1644年,李自成的军队领兵逼近京城。崇祯皇帝封吴三桂平西伯,命其进京扶持。吴三桂一路走来

1673年,康熙下令吴三桂撤出三藩,但吴三桂不甘心,无奈,只好带领部下造反。叫三藩之乱,自立王朝,名字叫大周。可惜那年我已经老得要死了。他们的后代都被清朝杀死了。吴三桂死的时候,担心家里的财富被清人抢走,命人把大量的金银财宝藏在某个地方,可是直到现在,都没有人找到!

康熙为什么要打吴三桂?

清朝建立之初,基础并不稳固,仍然需要明朝投降平定,镇守南方。而且清朝的八旗军兵力有限。入关后,面对起义军和南明政府的抵抗,不得不尊礼降官。所以三藩势力逐渐发展起来,是清朝最强大的得力助手,也是皇室最大的心腹。

清朝入关后,经过20多年的抗战,终于消灭了叛军,南明政权彻底崩溃。清朝的军事布局急需调整。满洲八旗的主要营地在北方,保卫首都和重要门户城市,而藩王部队主要分布在南方,吴三桂驻扎在云南,尚可喜驻扎在广东,耿驻扎在福建。其中三藩势力最大,吴三桂最难控制。

自始至终,吴三桂对清朝的态度都是极其霸气的。他带领的士兵都是死人,他的军事实力极其强大,有十万多士兵。所以清朝极其害怕它的影响。

康熙十二年,清朝积蓄了大量的力量,颁布了削减诸侯的上谕。表面上,吴三桂接受了暗皇在策划反清运动,一场耗时耗力的拉锯战在侥幸中诞生。

康熙十七年,其余藩王势力陆续投降,只剩下吴三桂独立的云南一隅。大局已定,吴三桂无力回天。此时,吴三桂已近六十七岁。面对日益强大的清政府,他病倒了。在好友的鼓励下,建国称帝,如愿以偿。同年秋,病逝。

三次叛乱在吴三桂死后两年内被平定,清朝最终统一在康熙的统治下。平定旧金山叛乱花了八年时间。换句话说,康熙与吴三桂斗了八年,可见吴三桂根深蒂固的影响力。

  霍桑

霍桑,N(Nathaniel Hawthorme 1804-1864) TOP

小说家。1804年7月4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一个没落的世家。他的祖辈中有人曾参与请教徒迫害异端的事件,为著名的1692年“塞勒姆驱巫案”的3名法官之一。这段历史对霍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霍桑的父亲是一名船长,在他4岁时去世。1821年霍桑在亲戚资助下进入博多因学院,同学中有诗人朗费罗与后来当选为总统的皮尔斯等。1825年大学毕业,回到塞勒姆镇,从事写作。曾匿名发表长篇小说《范肖》(1828)和几十个短篇作品,陆续出版短篇小说集《古宅青苔》(1843)、《雪影》(1851)等,逐渐得到重视和好评。霍桑的短篇小说大多取材于新英格兰的历史或现实生活,着重探讨人性和人的命运等问题。

1836年和1846年霍桑两度在海关任职,1841年曾参加超验主义者创办的布鲁克农场。他于1842年结婚,在康科德村居住。1848年由于政见与当局不同,失去海关的职务,便致力于创作活动,写出了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红字》(1850)。这部作品以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生活为背景,描写一个受不合理的婚姻束缚的**犯了为加尔文教派所严禁的通奸罪而被示众,暴露了当时政教合一体制统治下殖民地社会中的某些黑暗。《红字》发表后获得巨大成功,霍桑继而创作了不少作品。《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1851)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血腥掠夺。另一部小说《福谷传奇》(1852)以布鲁克农场生活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社会改良的尝试失望的心情以及对狂热的改革者的厌恶。皮尔斯当选为美国总统后,霍桑于1853年被任命为驻英国利物浦的领事。1857年后侨居意大利,创作了另一部讨论善恶问题的长篇小说《玉石雕像》(1860)。1860年返回美国,在康科德定居,继续写作。1864年5月19日去世,身后留下4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

朗费罗

朗费罗,HW(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 TOP

诗人。1807年2月27日出生于缅因州波特兰城一个律师家庭。1822年进入博多因学院,与霍桑是同班同学。毕业后去过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等地,研究这些国家的语言和文学。1836年开始在哈佛大学讲授语言、文学,致力于介绍欧洲文化和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成为新英格兰文化中心剑桥文学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1839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夜吟》,包括著名的《夜的赞歌》《生命颂》《群星之光》等音韵优美的抒情诗。1841年出版诗集《歌谣及其他》,其中有故事诗《铠甲骷髅》《金星号遇难》,也有叙事中含有简朴哲理的《乡村铁匠》《向更高处攀登》等。诗中充溢了淬质奋发的精神和乐观情绪。这两部诗集在大西洋两岸风靡一时,他从此以诗人闻名于世。朗费罗于1845年发表诗集《布吕赫钟楼及其他》,因收有《斯普林菲尔德的军火库》《桥》《努伦堡》和《布吕赫钟楼》等佳篇而为人称道。《海边与炉边》(1849)包含了诗人向读者宣告创作意图的《献辞》以及通过造船的形象讴歌联邦的缔造的长诗《航船的建造》。

朗费罗的主要诗作包括3首长篇叙事诗,或“通俗史诗”:《伊凡吉林》(1847)、《海华沙之歌》和《迈尔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1854年辞去哈佛大学教职,专事创作。次年发表《海华沙之歌》。这是采用印第安人传说而精心构思的长诗,写印第安人领袖海华沙一生克敌制胜的英雄业绩,以及他结束部落混战,教人民 种植 玉米,清理河道,消除疾病等重要贡献。在美国文学史上这是描写印第安人的第一部史诗,但诗的素材主要来源于斯库尔克拉夫特的著作,作者缺乏直接的生活体验;诗的韵律完全模仿芬兰史诗《卡勒瓦拉》,当时虽然受到了读者的赞赏,却遭到后代一些评论家的责难。从1843年起,朗费罗夫妇在幽静的克雷吉别墅中度过了17年幸福的家庭生活。1861年他的夫人不幸被火烧伤致死,这一直使他无比悲痛。为了摆脱精神上的重负,他投身于但丁的《神曲》的翻译,还写了6首关于但丁的十四行诗,是他最佳的诗作。《路畔旅舍的故事》(1863)大体上仿效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基督》命名的三部曲诗剧于1872年完成。

朗费罗晚年创作不辕,备受尊崇,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曾分别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他75岁生日那一天,美国各地的学校都举行了庆祝。1882年3月24日朗费罗逝世。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之角安放了他的胸像,他是获得这种尊荣的第一位美国诗人。

朗费罗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歌谣、叙事诗和诗剧。他的诗歌在美国广为传诵,在欧洲受到赞赏,被译成20余种文字;20世纪以来,他的诗名急剧下降,其地位变化之大,在美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惠蒂埃

惠蒂埃,JG(John Greenleaf Whittier 1807-1893) TOP

诗人。生于马萨诸塞州黑弗里尔镇。自幼务农,曾在一专科学校肄业一年,但读书甚多,深受英国文学尤其是苏格兰诗人彭斯的影响;1831年出版的诗文集《新英格兰的传说》,描写新英格兰农村淳朴的生活和历史传说,便表现了这种影响。1849年出版散文作品《玛格利特·史密斯 日记 片段》,以清新的笔法描绘了早期新英格兰的生活及人们的心理状态。

从1833年起,惠蒂埃在废奴主义者威廉·加里逊的影响下积极投入废奴运动,编辑报纸,撰写社论和小册子,同时写诗号召废除蓄奴制。诗集《在废奴问题进展过程中写的诗》(1838)和《自由的声音》(1846),揭露了奴隶主的暴行和黑奴悲惨的命运。他的诗歌有强烈的战斗性,反映了美国废奴斗争中的重大事件,有如一部废奴运动的编年史。

惠蒂埃的诗集《劳工之歌》(1850),以不加雕琢的语言讴歌美国早期的渔民、农民、鞋匠、伐 木工 人的劳动。他的另一些诗歌则对社会暴力表示抗议,对被压迫的下层人民寄以同情。1859年左右,惠蒂埃又转而描写新英格兰农村的生活和景色,出版了诗集《包罗万象》(1856)、《家乡民谣》(1860)等。他的著名的长诗《 大雪 封门》(1866)曾被评论家誉为“一部优美的新英格兰田园诗”。

爱伦·坡

爱伦·坡,E(Edgar Allen Poe 1809-1849) TOP

诗人、小说家、批评家。1809年1月19日生于波士顿。父母在他幼年时先后死去。1811年他由弗吉尼亚里士满商人约翰·爱伦收养,随爱伦夫妇去英国。回里士满后,进入弗吉尼亚大学肄业一年。曾参加美国陆军,被选送至西点军校。1831年因故被军校开除,在巴尔的摩、里士满、纽约与费城等地写稿,曾在《南方文学使者》《伯顿绅士杂志》参与编辑工作。1835年与表妹维吉尼亚·克莱姆结婚;1847年妻子病故,此后精神日益失常。1849年10月7日死于巴尔的摩。

爱伦·坡的诗集有《帖木儿》(1827)、《艾尔·阿拉夫》(1829)、《诗集》(1831),诗中大多是古怪、奇特、病态的形象。他强调写忧郁的情绪,著名的《乌鸦》(1845)一诗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也颇有影响。他大约写了70篇短篇小说,收在《述异集》(1840)中。他的小说大致可分为恐怖小说和推理小说。前者包括《厄舍古厦的倒塌》《红色死亡假面舞》《莉盖亚》《黑猫》《阿芒提拉多的酒桶》等;后者如《莫格街谋杀案》《被窃的信件》《马里·罗盖特的秘密》《你是那人》《金甲虫》等。《莉盖亚》被认为是他最好的小说。爱伦·坡在西方还被认为是侦探小说的鼻祖,他的上述这类小说对西方侦探小说的发展有一定影响。爱伦·坡的文学批评论著有《创作哲学》(1846)、《诗歌原理》(1850)等。

斯托

斯托,HB(Harriet Beecher Stowe 1811-1896) TOP

女作家。生于康涅狄格州。父亲是牧师。1832年她随父迁往辛辛那提市,担任教员。这座城市与南部蓄奴州仅一河之隔,她的一家积极参与援助逃亡奴隶的活动。她对黑人奴隶的遭遇十分同情,对奴隶制深恶痛绝。1836年与卡尔文·埃利斯·斯托教授结婚。1850年随夫迁至缅因州:她写的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1852)揭露了南部种植园黑人奴隶制的残暴和黑奴的痛苦。小说赞扬了伊莱扎夫妇所代表的黑人为反抗压迫、争取自由解放而作的斗争,同时也推崇汤姆所体现的逆来顺受的____博爱宽恕精神。小说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反奴隶制的斗争,但也遭到奴隶主的诋毁。1856年她发表了根据黑奴起义领袖德雷德·司各特的 事迹 写成的长篇小说《德雷德,阴暗的大沼地的故事》。

梭罗

梭罗,HD(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 TOP

作家、思想家。生长在波士顿附近超验主义思想运动中心康科德村,父亲是小业主。20岁于哈佛大学毕业,曾任教师,从事过各种体力劳动。在学生时代与爱默生相识,在爱默生影响下,阅读柯尔律治、卡莱尔等人的著作,研究东方的哲学思想,同时以爱默生倡导的“自助”精神进行思考,形成了一套独立见解。

梭罗的著作都是根据他在大自然中的体验写成。1839年他和哥哥在梅里马克河上划船漂游,写成《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1849),发挥了他对自然、人生和文艺问题的见解。他的代表作《沃尔登,或林中生活》(1854)记录了他于1845至1847年在康科德附近的沃尔登湖畔度过的一段隐居生活。在他笔下,自然、人以及超验主义理想交融汇合,挥然一体。他是19世纪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梭罗的 文章 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内容,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英国工党、印度的甘地与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等人都有很大的影响。

闯关东称得上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活动。山海关的城门,就是关内和关外的分界线。从清朝到民国,无数迫于生计的山东人开始往关外寻求活路。从十九世纪开始,由于黄河下游天灾不断,山东一带的农民顾不得朝廷的禁令,纷纷冒着危险闯入东北,这就是闯关东的来历。

东北金帮的开山祖是山东人孙继高,金帮称之为“把头始祖”。不仅金帮的开山祖是山东人,金帮亦多为山东人。在淘金的山东人中,最著名的是夹皮沟金矿的韩宪宗。韩宪宗是文登韩家庄人。嘉庆年间,韩宪宗的父亲韩元毓从山东逃难到东北,辗转多地,最后定居于吉林省桦甸木箕河地窨子。

挖人参,俗称“放山”,也叫“走山”。民间传说,第一个放山人是山东莱阳人孙良。他原是个穷苦的长工,听说长白山有种名叫“棒槌”的植物,比金子还贵重,便与同乡张禄跋山涉水到长白山去挖人参。俩人干了3年,挖了不少人参,商定再分头干3天,然后打点行装回山东老家去。谁知,张禄一去,再也未归。孙良急了,到处寻找,找了7天7夜也没找到。干粮早吃光了,他又累又饿,昏倒在蜊蛄河旁边。不知过了多久,他醒了过来,捧了几口河水喝了,看见水底有只蜊蛄,抓来活嚼生吞了。身上有了点力气,他抓起一块尖石,在一块大石头上刻画着:

家住莱阳本姓孙,漂洋过海来挖参。

路上丢了亲兄弟,沿着古河往上寻。

三天吃了个蜊喇蛄,不找到兄弟不甘心!

写完,便昏死过去,再也没有醒来。后来的放山人尊奉他为“老把头”,即“开山祖”。传说 农历三月十六是他的生日,放山人就把这天作为他们的节日,祭祀老把头,祈求一年的丰收。

闯关东是指清朝顺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 历史 时期,具体时间为顺治八年(1651年)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先后闯关东的山东人高达2500万人。

绝大部分闯关东的山东人都默默无闻。但也有少数著名的人物,在东北广阔的大地上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赵尚志:原籍山东省齐东县,其祖辈闯关东至辽宁省朝阳县落户,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和***之一。

杨明斋:原籍山东平度人,是中国***创始人之列的重要党史人物,中国最早的***(俄共)。

王德林:原籍山东沂南县人,东北国民抗日救国军总司令。

王德泰:原籍山东莱州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

夏云杰:原籍山东沂水人,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军长。

祁致中:原籍山东曹县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军长。

杨子荣:原籍山东牟平人,中国人民解教军特级侦察英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吴俊升:原籍山东济南人,咸丰末年祖辈迁到奉天省昌图府(今辽宁省昌图县)落户,奉系军阀主要首领。

张宗昌:原籍山东掖县(今莱州人),奉系军阀之一,曾任直鲁联军总司令。

"座山雕"张乐山:原籍山东昌潍人,被其堂兄带到东北,以伐木为生,后加入土匪,以有三绝,被推为匪首。

孙继高:原籍山东人,东北金帮的开山祖,金邦称之为"把头始祖"。

韩宪宗:原籍山东文登人。嘉靖年间,韩宪宗的父亲韩元毓从山东逃难到东北,是淘金的著名人物。

孙良:原籍山东莱阳人,放山(挖人参)第一人,被称为"老把头"即"开山祖"。

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闯关东” 一词不仅仅代表着是山东人转移到东北四省,因为清末年间民不聊生,山东人、河北人、安徽人、江苏人、山西人等从关内迁移至关内。当然,在清咸丰年间之前是不可能的,因为东北是清朝的发源地,祖龙出自东北,甚至在清康熙开始修建长城来阻止关内人去关外,直到咸丰年间。

关东往往指的是函谷关以东,闯关东是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他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

闯关东有名的山东人不是很多,但电视剧《闯关东》很是火了一把。

赵尚志: 祖籍山东省齐东县,其祖辈闯关东至辽宁省朝阳县,长大后加入了中共组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和***之一;

“座山雕”张乐山: 原籍山东昌潍人,其堂兄将其带入东北伐木为生,后加入土匪,后因其有三绝,被推为匪首;战斗英雄杨子荣深入匪巢,活捉座山雕”张乐山。

不是山东人的名人有:杨靖宇、赵一曼、张作霖、“辽西巨匪”杜立三等。

相比较这些具有传奇色彩的人,闯关东的人大多都默默无闻,而在那个战火纷飞,灾害频发的年代,所有闯关东的人都是不平凡的,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经历,都应该在 历史 的年轮上刻上一笔。

“空手套白狼”:张宗昌。

一、出身贫寒,闯关东谋生

张宗昌,生于1897年,山东省掖县人。

1897年,胶东灾荒,张宗昌闯关东谋生活。

一路又偷又抢,还当了一段土匪。

1899年,应募到中东铁路当筑路工,为俄国人打工。

他身材高大,重义轻利,逐渐在工人中树立了威信。

而且,他还自学成才,学会了俄语,因此也受到了俄国人的重视。

后被俄国人派到西伯利亚,充任当地金矿的总工头。

在金矿,他又练得一手好枪法。

二、投身革命,谋杀陈其美。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黄兴派人到东北去招兵,张宗昌带领金矿的一帮子朋友投身革命,在陈其美手下任骑兵团团长。

袁世凯忌惮上海的革命党人陈其美,要冯国璋想办法除掉他。

冯国璋给了张宗昌五万大洋,让其去谋杀陈其美。

1916年,张宗昌欺骗陈其美,说有一公司想在银行贷款,只要陈其美提供担保,就可以给予一大笔“好处费”。

当时革命正需要经费,陈其美本来不太愿意,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

第二天到约定的饭店去协商并签订合同。

不料中了埋伏,被张宗昌提前安排的杀手当场刺杀身亡。

陈其美

三、投靠奉系,空手套白狼。

在江西吃了败仗,张宗昌在直系混不下去了,再次回到东北,投靠奉系。

张作霖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但就是不给他安排职务。

这一天,张作霖过寿。

张宗昌大摇大摆地去贺寿,但所送寿礼只是两个箩筐,且空空如也。

张作霖装作不解其意,便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张宗昌说,大帅呀,我想为您挑重担,但苦于没有扁担呀!

言外之意,就是想让张作霖给他“重担”挑,让他当官。

张作霖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过了几天,张作霖对张宗昌说:

吉林的高士傧,联合土匪卢永贵叛变了。

我给你200支铅弹枪,你去把他们消灭了,让别人看一看你的本事。

不然,别人不服你,我无法重用你,你就无法在奉系立足啊。

张宗昌一听,当即拍了胸脯:

大帅,我只需要你封我一个“官帽”,允许我对外宣称是你亲自任命的“平叛总司令”,其他什么也不需要,你那200支铅弹枪我也不需要,你就坐等我凯旋而归吧!

就这样,张宗昌带着自己原来的班底,只有十来个弟兄,出发了。

一路上,他只干三件事:

一是,每到一个山头,他就亮出自己的招牌,画一个大饼,吸引收拢土匪。

二是,每到一个城镇,敲诈当地商户财主,软硬兼施,让其“捐款”。

三是,每到一地,重金求购良马。

到了黑龙江,张宗昌手下已经有了800多人。

可就是没有武器。

他去求黑龙江督军吴俊升,见面礼就是一路上他买来的100匹骏马。

吴俊升爱马如命,一见到张宗昌如此会来事,一时来了兴致,便问道:

效坤啊,咱奉系是一家人,你这么做让我怎么感谢你呢?有什么困难你尽管讲!

张宗昌说,吴督军啊,我没有什么困难,就是求吴督军给我准备800口棺材。

噢?

吴俊升大惑不解。

张宗昌说:我手底下有800多弟兄,可是没有一件武器,这一次去平叛,就是去送死,所以

明白了!

吴俊升一拍桌子,大声命令到:来人呀,把武器库打开,让张将军自己选武器!

就这样,张宗昌“空手套白狼”,没向张作霖要一兵一卒,一枪一弹,就打败了吉林的叛军。

吴俊升

四、主政山东,“三不知”将军。

张宗昌虽然是一方大员,但内战混乱,贪财好色,生活奢靡,一派军阀作风,不改土匪习气。

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多少钱、多少姨太太。

人称:“三不知”将军。

张宗昌与部分姨太太准备逃往日本

五、东山再起,被仇人刺杀。

到了韩复榘主政山东的时候,张宗昌贼心不死,还想东山再起。

他向韩复榘吹牛说,早晚需要他帮忙,只要他回到山东,大旗一竖,聚集个几千人马,不在话下。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韩复榘认为张宗昌贼心不死,还想东山再起,便暗中起了杀心。

韩复榘开始“做局”。

他先是假意邀请张宗昌回山东共商大计。

张宗昌不知是计,欣然前往。

这边儿,韩复榘暗中将其行程,详细告知张宗昌的仇人郑继成(其父被张宗昌所杀)。

待张宗昌从山车欲返回北京的时候,在火车站,被郑继成刺杀身亡。

张宗昌回到山东

大清顺治年间,今山东威海乳山司马庄于宾、于朋、于友三兄弟渡海来到吉林省梨树县大榆树村,从此在此落地生根。道光时,因水患迁至大泉眼村。1843年,于文斗在此出生,自幼跟随父亲学习耕种、经商,家业逐渐扩大,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豪。同治年间,于文斗创办了“丰聚当”钱庄,经营粮栈、油坊、酒坊、皮毛行、布庄、茶庄、铁木社、杂货铺、食盐、木材、土地等多种产业,称得上是富甲一方。于文斗有三个孩子,老大于凤彩,老二于凤翥,老三于凤至。

光绪年间,时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派新民府营带张作霖剿匪,结果张作霖被土匪围困,时任梨树县商会会长的于文斗出面,找老乡吴俊升将其救出。于是,张作霖与于文斗结为把兄弟,二人成了生死之交。张作霖向于文斗许诺,将来若有出头之日,定与于文斗结为儿女亲家。

后来张作霖果然发迹,成为东北王。1909年,张作霖与于文斗为当时年仅十一岁的于凤至和年仅八岁的张学良定下婚约。1915年,于凤至与张学良结婚。张作霖死后,张学良接手张作霖的江山,于凤至也成为了东北第一夫人。

在中国的 历史 上,出现了几次人口大迁移,有下西洋,走西口和闯关东,其中闯关东迁移人口数量最多,规模最大。

在清朝存在以前,闯关东的人数量很少,闯关东都是冒着生命危险,那时过来的人,大部分是以山东人为主,他们是在山东的威海,烟台坐私船偷渡。为什么要冒着危险闯关东呢?主要是山东人多地少,时常闹干旱,闹蝗虫,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闯关东。

关东是以山海关为界。关东是以山海关以北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称为关东。

在清朝的存续期间,是不允许关内的人到关东以外来的,看管的很严格,清朝主要是想留着东北的大本营,不想让人开垦和破坏。

到了1911年以后,清朝政府倒台,到1912年,北洋时期和民国时期,山东的大量难民开始闯关东,同时还有河北的,安徽的,河南的,江苏的,陕西的山西的,以山东的人最多,水路,旱路两条路线并行。水路走大连和营口港,旱路走山海关。每年都移民50万~100万左右,高峰时期达到200万,据有关资料统计,到了1949年,关内移民数量达到两千万之多,在中国解放前夕,东北有3000万人口,其中有2/3是山东和其它省份的后裔。

辽阔广袤的黑土地,不仅养育了关东人,同时也养育了关内山东和其它省份的人,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使大东北发展很快,当时成了全国的娇娇者,并且出现了许多的精英。

电视剧《闯关东》,以朱开山一家人为典型代表,描写了闯关东的一路的艰辛,在黑龙江落脚以后奋斗的艰苦过程,把朱开山,文他娘,朱传文,朱传武,朱传杰那文和鲜儿一家人描写和抒发的淋淋尽致,闯关东是一部血泪史和奋斗史。

能敢闯关东的大部人都是精英,在一代一代繁衍中,出现了许多的杰出人物,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张作霖。

张作霖生于辽宁海城小洼村,1875年生,很多人认为张作霖是东北人,他生于东北,但他的祖籍是山东人,是闯关东的后裔。

其一,在1913年,张作霖写了“丧母哀启”期中在悼词中写道:作霖先世,自山左移省海城县,居与海城西小洼村,这个山左就是山东的代称。

其二,《中华民国陆海空大元帅张公行状》中写道:“公作霖,字雨亭,奉天省海城人氏,远祖居山东,清道光初徒居海城”。由此可见,张作霖的祖籍是在山东省。

对于张作霖的祖籍众说纷纭。有的人说张作霖的祖籍是河北省的,但大部分资料表明,张作霖的祖籍在山东。

根据张学良的口述,张学良说他的老家在河北大城县。但这里有个故事,在过去,张作霖的家庭没有男孩,都是女孩,在过去没有男孩是要绝后的,于是张家就从张作霖的舅舅家,把张作霖过继给老张家,张作霖生于老李家,实际上张作霖姓李,老张家的祖籍在山东,张作霖是在山东长大的,李姓是张作霖和张学良的祖先。

在那个年代,关内闹干旱,赤地千里,张作霖的曾祖父张永贵,带着妻儿老小,随着流民开始闯关东。

到了关外后,几经迁徒,历经了多少磨难,最终张永贵过户到海城叶家铺子小洼子村。

由于东北的土地肥沃,张永贵和子女又勤勤恳恳的务农,后来在海城的小洼子村就扎下根了,他的父亲叫张有财,在张作霖年幼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带着三个孩子,又下嫁到辽宁黑山县二道沟村,嫁给了一个兽医。

张作霖跟他的继父开始学兽医,后来在清朝反抗日本侵略朝鲜时,张作霖又当过兵,去过朝鲜打过仗。清军战败后,张作霖回到老家二道沟村,受他的岳父举荐,成立了保险队,当上了保险队长。

后来不一发不可收拾,在新民府当过三营营长,五营营长,后来又当过中将27师师长。剿灭过巨匪杜立三,在吉林,内蒙,黑龙江剿过匪,很有成效,最终成为东三省的东北王。

第二次直奉大战打败了直系的吴佩孚,张作霖又打进北京城,任陆海空大元帅,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在位期间,坚决抵制日本的腐蚀和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并且不承认以前北洋政府跟日本签订的条约,惹怒了日本政府,1928年6月3号张大帅回奉天时,当列车行驶到沈阳皇姑屯附近时,被日本间谍预埋的炸药当场被炸身亡。

张作霖是闯关东后裔杰出的代表,是一代枭雄。

其实当初的山东人闯关东也是迫于无奈,所谓的闯关东其实就是去东北闯荡。要知道现在山东可是我们国内的一个人口大省,而在民国时期,山东的人口同样也是非常的多,但山东境内的土地资源又比较的稀少,所以当时很多山东本地人根本就吃不到饭。迫于无奈之下,这部分人只能够去东北闯荡。

为什么山东人要去东北闯荡呢?

实际上当时的东北相对来说应该是比较荒芜的,人口特别的稀少,但是的确特别的多,所以很多山东人觉得可以去东北那边,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开垦出一些土地,这样就能够种植出很多的粮食,自然也就能够解决粮食的问题了。实际上现在的东北工业已经确实是比较厉害了,不过在民国时期,东北这边确实不算特别的发达。

还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原因,就是因为辽东半岛实际上就在东北,但是在明朝之前,辽东半岛一直都是归属于山东的,当时很多山东人都被规划为了辽东人,所以如果从血缘这个层面来讲,山东和东北一直都是挨得比较近。另外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其实只有一条海而已,如果大家走水路那么路程算是比较近的,来去也算是比较的方便,所以但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去东北闯荡。

可能很多人又要问了,那么当时苏浙沪这一带其实是比较富裕的,那为什么山东人不来这边发展了?其实这又要涉及到很多问题了,如果山东人到苏浙沪这一带来发展,那么就要面临语言不通的问题,习俗不一样的问题,很多人可能没有办法适应,所以来苏浙沪这边发展还不如去闯关东。

山东人闯关东,闯出了哪几位最著名的人物?

一、孙继高

东北金帮的开山祖是山东人孙继高,金帮称之为“把头始祖”。不仅金帮的开山祖是山东人,金帮亦多为山东人。

二、韩宪宗

在淘金的山东人中,最著名的是夹皮沟金矿的韩宪宗。

清末吉林桦甸一带地方头领。又名韩现宗、韩效忠,绰号“韩边外”。奉天复州(今辽宁复县)人,原籍山东登州府。咸丰初年,因, 负债逃入吉林夹皮沟一带,聚众盗挖金矿。不久,声势渐大,流民趋之。成丰四年(1854),被众淘金工人推举为自卫团团长。同治五年(1866),应吉林将军富明阿之招,助剿“马贼”,因功奉旨奖六品军功,并恩准在桦树林子、木齐河一带开荒数百垧,得到官府认可。很快在柳条边外的长白山下的深山密林中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王国,时人称“韩边外”。后经吴大澄的安抚,授韩宪宗为南山练总,予五品顶戴,统管长400公里,宽250公里的广大地区,自称是“威震江东”。甲午战争爆发后,积极募军抗日。光绪二十三年(1897)病故,其长孙韩登举继承祖业,成为“韩边外”头领。

三、孙良

挖人参,俗称“放山”,也叫“走山”。民间传说,第一个放山人是山东莱阳人孙良。他原是个穷苦的长工,听说长白山有种名叫“棒槌”的植物,比金子还贵重,便与同乡张禄跋山涉水到长白山去挖人参。俩人干了3年,挖了不少人参,商定再分头干3天,然后打点行装回山东老家去。谁知,张禄一去,再也未归。孙良急了,到处寻找,找了7天7夜也没找到。干粮早吃光了,他又累又饿,昏倒在蜊蛄河旁边。不知过了多久,他醒了过来,捧了几口河水喝了,看见水底有只蜊蛄,抓来活嚼生吞了。身上有了点力气,他抓起一块尖石,在一块大石头上刻画着:

家住莱阳本姓孙,漂洋过海来挖参。

路上丢了亲兄弟,沿着古河往上寻。

三天吃了个蜊喇蛄,不找到兄弟不甘心!

写完,便昏死过去,再也没有醒来。后来的放山人尊奉他为“老把头”,即“开山祖”。传说 农历三月十六是他的生日,放山人就把这天作为他们的节日,祭祀老把头,祈求一年的丰收。

闯关东是悲壮的 历史 ,是山东穷苦农民面对严峻生存考验之时的奋起求生运动。当年,他们中的男人推着独轮车,车上坐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小孩子在哭泣,老年人拄着拐杖,一家老小,相依为命。他们知道关外是未知的世界,可是他们还是勇往直前,他们互相扶持,共同患难,走向前方,沿途都有他们留下的痕迹

朱开山他们一家

黄庭利(黄瘸子)掖县今莱州市人,先别管他黑道儿白道儿的,但他是中国最厉害的小偷。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省长乐市(今福州市长乐区)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扩展资料:

冰心的爱情婚姻

在去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上,冰心与吴文藻相识。冰心在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攻读文学学位,吴文藻在达特茅斯学院攻读社会学,他们从相互的通信中,逐渐加深了解。

1925年夏天,冰心和吴文藻到康耐尔大学补习法语。1926年冰心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而吴文藻则继续留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

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学成归国的吴文藻在燕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婚礼,司徒雷登主持了他们的婚礼。

-冰心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海关”是主权象征,一定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过在咱们的近代史上,中国的海关,大部分时间是被掌握在洋人手中。

清朝后期的海关被称为总税务司,最初是因为太平天国的影响,清朝无法掌控上海等地海关,于是便在1854年和英、法、美建立合作关系。由洋人来主持上海的税收,当然了名义上还是清朝管理。

最初其职权范围仅限于上海,但几年下来颇有成效,而且对于列强来说,是个捞钱的好地方,于是在列强的要求下。清政府便于1859年在上海设立总税务司署,掌全国关税行政及海关人员任免。

1961年,这个机构正式挂牌,而各口税务司及海关高级职员,均由外国人担任。首任总税务司是英国人李泰德。自此,清朝海关,开启了洋人时代。

(第一任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

当然了,也并不能说是逼迫,因为当时的情况下,是清政府为了能够在战争时期保证关税的正常收取,从而选择了洋人这个“第三方”来帮忙收取。

这就好比一个公司,清朝是董事长或者说投资人,而洋人则是职业CEO经理人,属于一个聘用关系,用的是他们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模式。

你还别说,这个洋人主持下的大清海关,远比清朝自己来要更加的有效率。

“税钞大有起色,按年比较,银数倍增”这一点我们可以用数据说明:总税务司成立之前,清朝四大海关收入不足500万两;1865年,清朝海关税收830万两;

1875年清朝海关税收1200万两。

19世纪70年代末,清朝海关税收更是达到3000万两,一度占到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在那个内外交困,国库空虚的时代,赫德掌管下的清朝海关,成为了大清朝的经济支柱。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提到一个,他叫赫德,英国人,是第二任总税务司。

其在任的四十八年时间里(1863-1908),总税务司成了清朝所有政府机构中最廉洁的部门,认为是“世界行政管理史上的奇迹之一”,当然也是最赚钱的。

(在宁波海关工作的中外官员及工作人员合影)

晚清时期,贪腐成风,偌大的清王朝,海关年税收不过几百万两。

“每年不下六七万两,从前原系丁役私收入己”——两广总督苏昌(1763上奏)1852年,江南道监察御史梁绍南上奏称,经粤海关管辖的地域仅白糖冰糖每年就进口不下五六千万斤,但在当时粤海关的记录上,仅得一千五六百万斤。而赫德上任之后,对海关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抓腐败,抓贪污,总税务司和之前的大清海关俨然天差地别。

其实赫德采取的办法很简单,无非就两个:

第一,高薪养廉。

总税务司的雇员是当时最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其待遇极高。而且还有养老退休金。这些稳定且正当的收入,使得雇员们,不愿意冒风险去贪污。

第二,严查严办。

如果说高薪养廉是让雇员们不想贪,严查严办则是让其不敢贪。

赫德在税收的各个环节都建立起了严格的监督审查制度,让职员互相制约,无机可乘。这是严查;

而同时赫德对于那些违反制度的人,绝不姑息。当时一位外班关员仅仅私受报关人员一条鲜鱼,就被开除,可见其严格程度。

在这样一套完备的奖惩制度下,清朝海关的贪腐情况得到了一个基本的杜绝,其也由此成为了当时清朝最干净的“衙门”。

当然了,这些制度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因为在中国这个讲究人情关系的社会,很难行之有效。赫德能做到,不得不说,有他自己的能力。

因为在海关的出色政绩,赫德在清朝也是颇受重视,成为了当时的风云人物之一。

话说回来,这对于清朝来讲,其实是一个很尴尬,很讽刺的结果。对于一个主权国家而言,海关主权的旁落,是极大的耻辱。

但人家却比你做得更好,甚至于为你带来了更大的利益,让你离不开他。足以可见,当时的清朝有多么的腐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914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