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圣托里尼的建筑风格

介绍一下圣托里尼的建筑风格,第1张

托里尼岛的港边杂记 (中时严选好文) 分类:欧洲行脚2007/07/04

爱琴海诸多岛屿中,有个以浪漫著称的爱琴海闪烁珍珠「圣托里尼」 (Santorini) ,她的美丽来自於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海底火山活动所形成的险峻地势,以及沿著陡峭山坡建筑的各式白色房舍,加上蓝海、蓝天与蓝顶的东正教堂,成就了她独具的魅力与风格,也成为希腊群岛中独树一帜的观光瑰宝。

那天,我们从克里特岛的伊拉克里翁 (Heraklio) 来到圣托里尼岛,为节省时间而订了快船,那艘名为 Sea Jets 的快船,颠簸摇晃了两个小时后抵达圣托里尼。快到岸边时,从远处就惊艳圣岛特殊的地形,周边环绕著各个火山岛屿及大小不一的游轮,相互辉映的壮丽景致,让人惊叹叫绝与目不暇给的四处张望,霎时,忘了船的颠簸,也让极少晕船的两位小姑娘们,从刚才的晕眩呕吐中清醒。

船,终於靠了港,当时正值午时,炽烈的阳光,让晕头转向、昏昏沈沈的我惊醒;一出船舱,踏上岸边,立刻瞧见了一路从雅典的皮瑞斯港 (Pireas) 到伊拉克里翁,再到圣岛港口的风景。这些港口码头都处於人马杂沓、呼声震天的状态,乍看之下有些混杂。但看过三个港口之后,也好像见怪不怪了。其中好似乱中有序、自成一格,让同样来自滨临海港的北国一家,愈看愈啧啧称奇、兴味盎然。

圣托里尼与米克诺斯 (Mykonos),这两个希腊爱琴海以观光美景著称岛屿上的旅馆,都特别说了会有往返港口和旅馆的接送服务。所以,一下船,我就一股脑的赶快去寻探在网路上洽订的旅馆接船人员,耳边和眼底竟是整个码头区鼎沸的人声、车阵和尘嚣,只见左侧旁排排站著等待即刻登船离开的旅客,和大包小包忙乱下船的人,前方不远处就是一群又一群手拿著立牌、纸张的接船人员,更有小蜜蜂式拿著相片本和广告四处招揽旅馆住宿的生意人… 热闹极了!

找到接船人员后,拖著大小行李,穿过一团接一团的游客、一排接一排的大小巴士、一群接一群围绕促销的旅馆揽客人,怕走丢了似的紧跟著接船人员登上有点闷热的小巴士离开了港口,一路攀爬着险峻陡峭的上坡路,前往旅馆,开始了我们的圣托里尼之旅。

圣托里尼是整个希腊爱琴海之旅中最让我流连忘返的,只可惜我们待的时间不够长;想介绍希腊最美丽的夕阳与极般迷人浪漫的伊亚 (Oia) 之前,觉得更想先记述那段往返港口的场景,与舟车旅游的时而疲累、时而欣喜的心情。

离开圣托里尼岛前往米克诺斯岛的那天,虽说是正午的船班,但旅馆还有另外两位客人要搭别班更早的船,为了配合他们的时间,旅馆提早发车送大家到港口。

我们早早到了港口,就坐在码头边露天餐厅喝上一杯我在希腊每日必饮的冰凉 Frappé,唇齿之间让略带苦涩浓郁的希腊冰咖啡回绕,目不转睛的看著码头熙来攘往、各式各样、众生百态的人群。一样的接送船、一样的人马杂沓、一样的乱中有序,让我看得入神,看得津津有味… 原来,偶尔停歇一下观赏著眼前纷纷攘攘的游子和当地人之间的互动,也是旅途中的意外收获。

和坐在一旁的先生说,人啊,可真奇怪,将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为一圆心中的梦想与到此一游的心愿去渡假与游览,在艳阳烈焰晒昏人的正午时分,大人小孩拖拉著大小行李,肩扛著厚重的背囊在车阵人潮中穿梭,那可不是种悠闲咧!从某个角落来看,也是挺辛苦的呢。

这时,我想起了艾伦‧狄波顿「旅行的艺术」(The Art of Travel) 中的一篇文章,介绍了法国作家德梅斯特的另种行旅,就做「斗室之旅」… 不用出外奔波,以自己房间为旅游地点,在自家厅、卧室开始了移动行脚,来趟没有行李负担的另类旅游… 之后,德梅斯特又写了一本书叫做「斗室夜游」。

想到每回出远门,在已经忙乱不堪的每日生活中,还要抽时间自行做初步的旅游行程规划与研究,所有的旅馆、航班、船班、租车等等都要一手自理包办订购。以希腊来说,这过程并不算轻松,因为她不像欧洲大陆,反正下飞机后租个车,就一路向目的地行驶就好了。希腊本岛和爱琴海各离岛间的交通接泊,除了已经有往返船班时程,和岛与岛之间如何适当接驳的考量,还要加上到了各岛之后交通与旅馆安排等问题,对於初次来访者,其实还蛮有挑战性的。

东想西想著,就望见先前一艘刚刚启锚离开圣托里尼岛出海的大型船班后面码头边上,突然冲出四位东方面孔的自助旅行年轻人,他们搭著计程车才刚刚下车,慌乱拖著行李箱匆促的奔到港边!

最先冲上码头的女子,对著已行驶出海的大船高声喊叫,后头的伙伴们一边赶紧付了车钱,一边手忙脚乱的紧跟著跑到码头上。他们,显然错过了这班船,在港警无奈的双手一摊之下,他们错愕、愤懑、呐喊,面对这一幕,我们都不忍心去按快门。再浪漫美丽的岛屿,也有每个旅者不同行脚历程中的插曲…

看完那幕错失船班的憾事,心情不免一沉,看到时间,发现我们的船快来了,全家赶紧买单走人。但,天啊,我们究竟该去排哪儿呢?啊,惊觉排错地方了啦!大家一起叫著:「是这儿,是这儿。」;还不忘叮咛著妹妹,行李拿好、包包背好喔!女儿回应著说:「拿了,拿了啦!」先生也说:「这边,这边。」;我急忙回应著:「对耶,那头,是那一头!」

好不容易熬过了漫长的排队等待,临上船之前,又必须要分家一样的拿大件行李的往这儿,拿手提行李的往那边,大家分头搬啊扛的,绝对的兵慌马乱、万头钻洞、汗流浃背!终於让全家上了船,而且还要一直告诉自己说:「没上错船,没上错船!」

爱琴海诸岛,每年一到夏季的几个月间,旅游人数就暴涨倍增,有搭乘地中海或爱琴海游轮来的,有搭飞机到各岛屿来的、有搭乘当地往返不同岛屿间船班来去的。据当地希腊人说,我们去的六月还不算真正旺季,高峰期是在七、八月间。这旺季期间的各个著名岛屿,想必更加艳阳四射、人车沸腾,我已经在脑海里活生生的勾勒出那个码头边忙乱的光景了。

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之前从克里特岛的伊拉克里翁港搭船到圣岛时,居然在码头找不到搭哪一班船的指示牌,只好一边全家拖啊拉著走几步,一边就询问可能是港里人员的说:「走的对不对?」后来,也误打误撞的到了一个走道出口处,居然换成别人来问我们对不对!

有缘遇上两位荷兰来的中年妇人与一对澳洲来的中年夫妇,就这样子大家聊开了,可想见都在聊这个希腊诸多港口的码头呢。不一会儿,嘿嘿,一辆卡车头拖著一个空车厢,这就是所谓的接驳巴士了!我们笑著聊著站在宛如卡车式的接驳车到船边登船,这时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忍不住笑开怀,真是有趣极了!

旅行,有时就是舟车劳顿,而这种劳顿或许自助旅行者最能感受到,尤其是一家大小自助旅游时更能体会。因为,年轻时代的背包旅游,或许只要管好自己和行程就足够了,但带著孩子们一同四处旅行时,全家步调的节奏,绝对比不上单一背包客,也比不上以前只有我和先生两人行的探索之旅。

带著孩子去旅行,有时要带著教育意义的眼光,有时更带著点重新自我学习与认识世界的思考角度… 这其中,与在当独身贵族、顶客族和学生的时代,或是跟著旅行团包车、包住、包吃型的出游是回然不同的,而体验到的实际生活和全家一起所见所闻,也是前所未有的经历。

旅行中的现实面与每个旅者的规划期待,总是会出现一些深邃的差距。而整个过程与结果,不论好与坏,有时就是旅行中的惊奇、无奈、喜悦、懊恼… 旅程的结果是看到了那些「传说中」的景致,而其中所经历的过程,有时在於准备摸索,有时是迷路借问,有时是探索惊奇,有时得导读细嚼。

从好久以前就开始了自助旅行,因此,自由惯了。自助旅行,从之前的规划,到成形与最后能圆满结束,的确是种不错的自我训练与培养探奇之心。不过,这几年和先生带著孩子一起旅行,深深觉得整个心境与步调都大不相同。自助旅行,不论一个人还是一家人,有时最大的收获其实是在当整个旅程快要划下句点之时,绝对会有很深的领悟,知道下回如何走会更好!每趟旅行铁定也会产生些许的遗憾与残缺,那,就只能依赖下回的更美好行程来继续圆梦罗。

回家后,看著千里跋涉才拍到的照片,回想著花了不少欧元与精神心力才完成的旅程,回馈给我们的,就是这些既深刻又带点朦胧的美不胜收影像与回忆,就像去芜存菁过的 MTV 式动感画面一样在眼前、在脑海中闪烁流转。全家一起望著一张张「得来不易」的照片,它们会不美吗?美得让人心悸翻腾!

行旅中的足迹与滋味,有时还真有那种「不经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扑鼻香?」的感受咧!

罗马斗兽场 ,君士坦丁凯旋门, 庞培城 ,万神庙, 雅典娜女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

在建筑方面,古希腊人的遗产可以认为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希腊建筑所包含的形象模型。这些模型首先包括一系列装饰物术语、雕塑以及风格,多多少少被全盘接受,或者断断续续被使用和废弃。即使失宠,也不能轻率断定它们已经从西方建筑师们的数据库中完全消失了。希腊建筑留传于世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希腊人对建筑的本质看法。建筑形式总是让人被动地接受,而关于建筑的本质看法只能意会于心,而本能经常发现于一些显而易见的地方。人们知道要恰当设计一个建筑物的维度,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比例。这种观点是希腊人的,不管在本质上,还是在选择适当的比例上。这种观点在文艺复兴时期再次现身,有时建筑形式的完美性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些偏爱的形状。现存的建筑物遗址主要就是神殿、剧场、竞技场等公共建筑,其中尤以神殿为一个城邦的重要活动中心,它也最能代表那一时期建筑的风貌。 古希腊人的生活受控于宗教,所以理所当然的,古希腊的建筑最大的最漂亮的都非希腊神殿莫属。古希腊人认为,神也是人,只是神比普通人更加完美,他们认为供给神居住的地方也不过是比普通人更加高级的住宅。所以,希腊最早的神殿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后来加入柱式,由早期的“端柱门廊式”逐步发展到“前廊式”,即神殿前面门廊是由四根圆柱组成,以后又发展到“前后廊式”,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廊式又演变为希腊神殿建筑的标准形式——“围柱式”,即长方形神殿四周均用柱廊环绕起来。希腊神殿建筑总的风格是庄重典雅,具有和谐、壮丽、崇高的美。这些风格特点在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

古风时期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建筑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形式。爱奥尼亚人城邦形成了爱奥尼式建筑、风格端庄秀雅;多立安人城邦形成了多立克式建筑,风格雄健有力。到公元前6世纪,这两种建筑都有了系统的做法,称为“柱式”(见古典柱式)。柱式体系是古希腊人在建筑艺术上的创造。

古典时期

公元前5~前4世纪,是古希腊繁荣兴盛时期,创造了很多建筑珍品,主要建筑类型有卫城、神庙、露天剧场、柱廊、广场等。不仅在一组建筑群中同时存在上述两种柱式的建筑物,就是在同一单体建筑中也往往运用两种柱式。雅典卫城建筑群和该卫城的帕提农神庙是古典时期的著名实例。古典时期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科林斯城形成一种新的建筑柱式──科林斯柱式,风格华美富丽,到罗马时代广泛流行。

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4世纪后期到公元前1世纪,是古希腊历史的后期,马其顿王亚历山大远征,把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和北非,称为希腊化时期。希腊建筑风格向东方扩展,同时受到当地原有建筑风格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特点。

古希腊建筑介绍

1、希腊早的神殿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后来加入柱式,由早期的“端柱门廊式”逐步发展到“前廊式”,即神殿前面门廊是由四根圆柱组成。

2、之后又发展到“前后廊式”,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廊式又演变为希腊神殿建筑的标准形式—“围柱式”,即长方形神殿四周均用柱廊环绕起来。希腊神殿建筑总的风格是庄重典雅,具有和谐、壮丽、崇高的美。

3、虽然古希腊建筑形式变化较少,内部空间封闭简单,但后世许多流派的建筑师,都从古希腊建筑中得到借鉴。

1、古希腊建筑的风格特点是:平面构成为1:1618、柱式的定型、双面披坡屋等特点。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河。古希腊的发展时期大致为公元前8~前1世纪,即到希腊被罗马兼并为止。

2、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属梁柱体系,早期主要建筑都用石料。限于材料性能,石梁跨度一般是4~5米,最大不过7~8米。石柱以鼓状砌块垒叠而成,砌块之间有榫卯或金属销子连接。墙体也用石砌块垒成,砌块平整精细,砌缝严密,不用胶结材料。虽然古希腊建筑形式变化较少,内部空间封闭简单,但后世许多流派的建筑师,都从古希腊建筑中得到借鉴。

圣托里尼岛最令人印象深刻是几乎完全被高度在200到400米之间的悬崖所包围。事实上,圣托里尼的发展完全依靠旅游业,游客总是其非凡的景观和古老的考古遗址所吸引。它通常作为一个浪漫的目的地,受到全世界蜜月夫妇,情侣和名人的欢迎。

a位于圣托里尼岛的北端,距离Firá海岸12公里,是一个完美无瑕的白色房屋村,其中一些已被改建成别致的小型精品酒店,设有无边泳池,俯瞰着火山口。像Firá一样,它生活在旅游业,但迎合了更高端的客户群。从Ammoúdi湾出发前往小镇的陡峭小径,您可以在那里找到一排水边海鲜餐馆。伊亚以其令人惊叹的日落而闻名,每天晚上都会吸引来自全岛各地的游客。看完日落后客人会选择沿着高原火山口上方的悬崖小径从Oia一直走到Fira。

由大量火山爆发形成,大约在3600年前将该中心吹离岛屿,火山口是留在海中的火山口。它距离7公里,长12公里,仍然是火山活动的所在地, 其中心是两个带温泉和气体排放的Kaiméni小岛。各种代理商提供一日游火山口游览,包括在温泉中沐浴的时间,然后在火山口西侧的一个小岛Thirassia享用午餐,在水面上欣赏圣托里尼岛的壮丽景色。

在Firá西南12公里处的现代Akrotíri村附近,Akrotíri古老的定居点被埋在熔岩下面,这是公元前16世纪火山爆发造成的火山口。挖掘表明,圣托里尼岛在火山喷发之前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岛屿,可能生活在航运和贸易之中。它与北非的联系可以从装饰其房屋的杰出壁画(大部分现在位于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中推断出来。经过几年的关闭,阿克罗蒂里于2012年重新向公众开放。附近是著名的红色海滩,位于壮观的红色悬崖壁下。沿着阿克罗蒂里镇的小径可以进入海滩。

Thira位于东南沿海,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您可以看到希腊风格的寺庙和其他建筑的废墟,以及罗马和早期拜占庭式建筑的基础。

这座小型考古博物馆位于Firá的缆车上站附近,展示了Ancient Thira的景点,包括Dorian,Hellenistic,Roman和拜占庭时期。

令人困惑的是,史前史拉博物馆展示了阿克罗蒂里考古遗址的发现。对于许多人来说,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是Blue Monkeys壁画,但展出的其他古代艺术品包括大理石雕像,彩绘陶瓷,工具和武器。您将在靠近Firá的20世纪50年代现代化的白色建筑教堂中找到它。

从皮戈斯出发,有一条公路通往圣托里尼最高点的普里米斯(584米)山顶,在岛上和海上都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色。这里矗立着伊利亚斯神庙,它向公众开放。在里面,你可以看到教堂,雕刻精美,象牙塔,博物馆陈列着1821岁的土耳其人在君士坦丁堡被绞死的教父Gregory V的斜面和克罗齐尔。还有感兴趣的是图书馆、寺院档案馆和厨房。修道院经营着许多土耳其时期的“秘密学校”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957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