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大雪楼房一楼被埋,现场的情况怎么样?

内蒙古通辽大雪楼房一楼被埋,现场的情况怎么样?,第1张

内蒙古通辽大雪楼房一楼被埋,现场的情况怎么样?

各位网友们大家好,最近我们的内蒙古又一次冲上了热搜,许多短视频的平台上都报道了我们当地的大雪,而通辽市这一次的雪灾非常严重,十几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雪灾,并且还造成了一人死亡,多人受伤,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地的情况。

首先我们内蒙古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位于我国的最北部,地处于内蒙古高原之中,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空气就会降临到我们内蒙古来。这就导致了我们内蒙古的冬天异常寒冷,但是今年的降雪量异常巨大,导致内蒙古通辽的一楼都被雪所掩埋,而且有许多住平顶房的居民门口都堆积了厚厚的雪,以至于出不了门。而且据一些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内蒙古民族大学的一些学生都会被大风吹着跑的现象,我们就可以想象到当地的风暴有多么强烈了。而且据一个视频中的老板讲自己辛辛苦苦努力了三个月的二手车店铺也被大雪所压垮,还有许多车停在里面,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当地的一些道路都已经被大雪所掩埋,政府也组织了队伍去清扫这些大雪。不得不说这次的大雪对于我们当地的生活秩序造成了极其巨大的破坏,许多人因为大雪而选择步行出门,而一些中小学也被迫停课。

所以在今年我们内蒙古人一定要提前看好天气预报,我因为我们当地的许多居民都是靠着养牛羊而生,有比较多的棚圈,这次的大雪就压倒了许多的棚圈。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前预防好雪灾来临,以求把损失降到最低。而且我们出门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今年也是一个非常寒冷的一年。

这场大雪,影响了当地百姓的出行和生活。

通辽积雪深度打破1951年来纪录

连日来,通辽的暴雪天气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在东北地区,已经进入严冬天气时期。11月7日至8日,内蒙古通辽持续暴雪。积雪深度打破了几十年来的纪录,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也让暴雪带来的积雪清理工作变得非常困难。内蒙古畜牧业分布广泛。当地很多牛、羊等牲畜的养殖受到极端暴风雪天气的影响,对当地居民的工作造成很大影响。当地牧区也将受到这场大雪的影响。如果不及时清理,牧场的生长、牲畜食物的缺乏以及严寒的天气也将是畜牧业管理的一大挑战。

在这种恶劣天气,遇到问题怎么办?

并不是每个地区的所有居民都能获得良好的居住环境,一些偏远地区的居民仍然获得非常一般的居住环境,房屋的承载力不强。因此,一些地区的降雪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困难。当人们遇到非常困难的降雪天气带来的难题时,相关人员必须做好必要的充分准备,及时向官方人员发出求救信号,确保个人生命健康。

降雪太深影响居民出行和工作

正常情况下,北方大部分地区降雪量很小,不会有超过59厘米的降雪。通辽的降雪持续了46个小时,很大程度上让人们无法正常出行和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辽官方部门已经对不同程度的降雪进行了处理,从而保证了居民的正常出行和工作。但是,并不是每个地区都能得到很好的降雪安排和处理,一些居民仍然无法克服厚度超过59厘米的积雪层。这时候居民一定要保持合理的判断,不要因为不能顺利出行而心烦。

  没有去过通辽的时候,总是觉得这座城市特别遥远,只会在梦中相约,想像中相遇。

 您听说过嘎达梅林吗?跳过安代舞吗?听过乌力格尔吗?弹奏过蒙古四胡吗 若是有您未曾听说或欣赏到的,不妨到内蒙古通辽市转转。

 只有去了通辽,才知道它是一座美丽的而又富饶的城市、也是科尔沁大草原上的一颗耀璀璨夺目的明珠。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东北地区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城市,被自治区政府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东靠吉林省四平市,西接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南依辽宁省沈阳市、阜新市、铁岭市,北边与兴安盟以及吉林省白城市、松原市为邻,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区的重要枢纽城市。

 通辽 历史 悠久,古迹众多。先秦时期的燕长城、元代的佛塔、清时的福源寺等,向众人讲述曾经的辉煌。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的通辽名人众多,如才智过人的清孝庄皇后、抗英名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等,至今,他们的故事仍在草原流传。

 通辽地区作为蒙古族的发祥地之一,更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红山文化与富河文化。通辽市享有“安代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曲艺之乡”、“版画艺术之乡”、“中国马王之乡”等诸多美誉。

 这里不仅是蒙古族的文化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目前尚存的名胜古迹有距离通辽市50公里的孝庄元, 哈民遗址, 奈曼旗和库伦旗的燕国北长城,扎鲁特旗金代界壕,开鲁县元代佛塔,奈曼旗清代王爷府,库伦旗清代的兴源寺、福源寺。

孝庄园

刚下过大雪的通辽,银装素裹, 分外妖娆! 我们驱车来到了距离通辽市50公里的孝庄园。

 孝庄园,是以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出生地为主题,孝庄文皇后的一生以及后代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在这里均可找到其叙述,这是一座体现科尔沁人文 历史 、满蒙联姻、康乾盛世以及中国近400年 历史 的绝佳景区。

 位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腹地,通辽市科左中旗境内,原达尔罕亲王府旧址,距离通辽市区48公里。景区总占地面积1万亩,规划有孝庄故居•达尔罕亲王府、嘎达梅林纪念馆、白龙湖、科尔沁与后金盟誓碑、科尔沁蒙古风情园等十余处景点

 翻开 历史 ,孝庄园其实名为达尔罕亲王府,是我国最大最豪华的亲王府邸,因为孝庄文皇后出生并生长在此,后来就被称为孝庄园。

 听导游讲解,孝庄是一个经历三朝, 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成就大业,建立康乾盛世功劳卓著的科尔沁蒙古族女政治家。孝庄园闻名于世是由于孝庄文皇后在古今中外的巨大影响。

 由于这座王府里先后走出了清朝的四位皇后而为 历史 罕见,也由于这座亲王府里演绎了很多传奇故事而受人瞩目——康熙三巡科尔沁追思祖母,大宴蒙古乡民;乾隆两驻达尔罕亲王府,并在府内举办了33岁的生日;嘎达梅林曾任王府最后一任军务梅林。

 孝庄故居·达尔罕亲王府,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迄今已逾四百多年,于1947年损毁,2008年6月份开始复建,2012年8月份正式向游客开放。王府占地十万平方米,计由九十余座清代古建筑组成,为现今中国最大的亲王府邸,清中期以来中国最大的复古工程。王府内辟有孝庄故居、王府 历史 展、科尔沁蒙古马文化博物馆、科尔沁民俗博物馆等多处展馆。

哈民遗址

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的西部,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蒙古村落,它的名字叫哈民艾勒嘎查。哈民艾勒嘎查位于科尔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镇东南约15公里,距通辽市区50公里。这里南望西辽河,北靠新开河,是大兴安岭东南边缘,科尔沁草原腹地。

 广袤无垠的科尔沁大地, 是蒙古族地域文化的发祥地, 孕育了辉煌灿烂的科尔沁文明。科尔沁地区处在西辽河的中下游, 是辽河流域史前文化承上启下的重要区域, 科尔沁人繁衍生息的摇篮。

遗憾的是, 由于种种客观原因, 这片沃土在考古发现方面一直薄弱, 尤其是史前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几乎还是空白, 因此, 史前科尔沁地区一直被认为是边塞蛮荒之地。

 悠悠天宇,苍茫大地。冬季的科尔沁辽阔而壮美,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在这片银装素裹,一马平川的大地上,鲜少有人知道,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 有一个小小的蒙古村落,它的名字叫做哈民艾勒嘎查。

 直到2006年, 随着通辽市扎鲁特旗南宝力皋吐遗址古墓群的发现和发掘, 科尔沁史前文明研究终于曙光微现。

 2010年, 距今5500年—5000年的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发现, 更使科尔沁地域 历史 实证足足提前了1000多年, 充分证明了科尔沁地区是中华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聚落尘封数千年的史前秘密,也就此揭开神秘面纱。

2010年的春天,哈民村一个王姓村民在牧羊时,突然发现沙地上有一些陶器残片。他用手再往下挖,一个完整的陶罐显露了出来。这一偶然的发现,使得一座大型聚落遗址重见天日。

 从2010年到2014年,自治区文物管理所联合有关部门先后进行了5次的遗址考古发掘, 发掘总面积8200余平方米, 共清理出房址81座、灰坑61座、墓葬14座、环壕2条,出土石器、玉器、陶器、骨器、蚌器等文物2500多件, 出土碳化的黍、粟、大籽蒿、大麻等植物种子80多万粒。此外, 在聚落房址、灰坑、环壕中还出土了各种兽骨数件。

 该遗址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出土文物之丰富、遗迹现象之复杂,无一不令人震撼。这座大型遗址究竟属于什么时代 又为何保存得如此完好 经过考古学家们的调查研究, 一个个谜团渐渐解开。

 这是中国考古工作首次在北纬43度以北地区发现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 这说明, 从5000多年前的远古时代起,这片土地就沐浴着文明之光。5000年的 历史 呈现,不得不说通辽是一个名副其实,富有深厚人类文明底蕴的城市。

 来去匆匆,时间虽短, 但要感谢美丽通辽的接纳,好友的款待、盛情,己铭记在心中。美丽的科尔沁将永远植根在我的心灵之中, 每每想起她, 心中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动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967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