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乐派代表人物是谁

浪漫主义乐派代表人物是谁,第1张

韦伯、舒伯特、罗西尼、门德尔松、肖邦、R舒曼、柏辽兹、帕格尼尼、李斯特、勃拉姆斯、WR瓦格纳、布鲁克纳、小约翰·施特劳斯、奥芬巴赫、圣桑、弗兰克、柴可夫斯基。

维尼亚夫斯基、维厄当、安东·鲁宾斯坦、布鲁赫、理查德·施特劳斯、马勒、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雅纳切克、埃尔加、塔涅耶夫、格拉祖诺夫。

1、韦伯

卡尔·马利亚·冯·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年11月18日-1826年6月5日),德国作曲家。

韦伯出生于一个戏剧之家,对德国民间音乐、风俗也有很深的体验。这对他以后的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韦伯十岁学钢琴,以后又学作曲,十二岁开始写作歌剧音乐。

1813年以后,他先后任布拉格剧院和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对这两个演出团的成名起了重要的作用。代表作是歌剧《自由射手》即《魔弹射手》。

它那浓郁的德国风格和浪漫气息,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此外,他还写了歌剧《奥伯龙》,以及少序曲、协奏曲,奏鸣曲。其中,钢琴曲《邀舞》最为脍炙人口。

2、舒伯特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又译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奥地利籍Germanen(日耳曼人),作曲家。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现闻名天下的《摇篮曲》(开头为“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便是在他的笔下完成的。

1828年11月19日,舒伯特因病逝世,享年31岁。

3、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弗朗茨·李斯特生于匈牙利雷汀,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

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创建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4、勃拉姆斯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德语:Johannes Brahms,德语:[joˈhanəs ˈbʁaː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出生于汉堡,逝于维也纳,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浪漫主义中期作曲家。

勃拉姆斯出身于音乐家庭,又译白蓝士、柏纳谟斯。他的大部分创作时期是在维也纳度过的,是维也纳的音乐领袖人物。

一些评论家将他与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排列在一起称为三B。勃拉姆斯一生虽然只写了四首交响曲,但仍被称为是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

5、施特劳斯

理查德·施特劳斯(1864年6月11日-1949年9月8日)是德国浪漫派晚期最后的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同时又是交响诗及标题音乐领域中最大的作曲家。

在作为作曲家名垂青史的同时,理查德·施特劳斯也享有指挥家的巨大声誉,他担任过柏林皇家歌剧院和维也纳歌剧院的指挥和音乐指导。

1920年与马克斯·赖因哈特、霍夫曼斯塔尔等人一同创办萨尔茨堡音乐节。

——浪漫主义乐派

分类: 娱乐休闲

解析:

19世纪下半叶的歌剧——法国喜歌剧

在梅耶贝尔以后的一个时期里,在意、德歌剧的冲击下,法国大歌剧出现颓势。可幸的是一直受法国人喜爱的喜歌剧仍保持着发展的势头,并从19世纪中叶开始,逐渐出现两个分支,即以流行曲调为主的讽刺性轻歌剧和以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为题材的抒情歌剧。喜歌剧成为19世纪下半叶法国歌剧的主流,这一时期的法国歌剧作曲家,大多是喜歌剧的作曲家。奥芬巴赫和托玛便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

奥芬巴赫

雅克·奥芬巴赫(1819-1880年),德裔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出生在德国,原姓埃伯斯特,后以原居住地奥芬巴赫为姓。他父亲是科隆大教堂的合唱指挥,并成为奥芬巴赫的音乐启蒙老师。1833年,父亲送24岁的奥芬巴赫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此后他便定居于此。奥芬巴赫曾从阿莱维学习过作曲。他担任过巴黎喜歌剧院的演奏员、法兰西歌剧院指挥,创办了巴黎人的轻歌剧院。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他移居到意大利和西班牙。1876年到美国参加世界博览会,并作访问演出。 1880年,奥芬巴赫在《霍夫曼的故事》排练期间去世。

奥芬巴赫最主要的成就是轻歌剧,直19世纪中叶,他在20多年里创作了近100部轻歌剧,这些作品在巴黎盛极一时。奥芬巴赫于1853年写成了第一部喜歌剧《佩皮托》。1858年10月21日,他创作的《奥菲欧在地狱》在巴黎喜歌剧院动上演,该剧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奥芬巴赫将其改编得面目全非,当局指责这部作品亵渎了古代文学,影射 。但观众却很买帐,票房直线上升,这使作为剧院经理的奥芬巴赫喜大于忧。

奥芬巴赫最著名的喜歌剧是《霍夫曼的故事》,1881年2月10日在巴黎喜歌剧院动上演后很受观众欢迎。这部喜歌剧有三个独立的故事组合而成,讲述了霍夫曼与三位女子的爱情遭遇,情节滑稽、怪诞。剧中的《木偶之歌》、船歌《美丽的夜》《啊,上帝,多么迷人》等,都很优美动听。

奥芬巴赫其它的喜歌剧还有《美丽的海伦》(1864年)、《巴黎人的生活》(1866年)、《盖罗尔施泰因公爵夫人》(1867年)、《拉·佩丽肖尔》(1868年)等。

奥芬巴赫是法国轻歌剧的奠基人和杰出的代表。他面向大众,把舞台剧的传统,喜歌剧的形式,巴黎林荫略的活报演出与城市民谣相结合。他的曲调贯穿着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情调,广泛采用生活舞蹈,如华尔兹,加洛普舞 、康康舞的节奏。他的轻歌剧充满嘲笑与讽刺的内容:帝国的当权者在政治和道德上的腐败。但也有迎合权贵口味的一面,娱乐性强,甚至有色情性的表现二重性也正是他的艺术所以能在第二帝国存在的原因。奥芬巴赫的音乐对奥地利的苏佩、施特劳斯、沙利文匈牙利的、莱哈尔以及现代的美国音乐剧都有影响。

托玛和他的喜歌剧

夏尔·路易·昂布鲁瓦茨·托玛(l811-1896年),托玛出生于音乐家庭,托马幼年随其父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7岁进巴黎音乐学院,1832年21岁的托玛获罗马大奖。从1837年开始创作了歌剧第一部喜歌剧《双层梯》,曾获柏辽兹的赞赏,很快获得成功。1849年即以《总督》占上当时喜歌剧作曲家的榜首。但是此后连续出现一些败笔之作,最后新创作的时期才来到。毫无疑问地,那是受古诺《浮土德》的 。从这样的体验而于1866年孕育出的,就是使托玛之名留传青史的《迷娘》,《迷娘》1866年11月17日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演,此剧则获得空前的成功。随后的半年间居然上演一百次之多。此剧的法语剧本,是由巴毕耶和卡雷共同执笔。这两位当时颇负盛名的作家,《迷娘》一剧中最著名的《君知否南国》是直接从原作的诗翻译的。它是根据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改编,剧情梗概是:到处卖艺的吉普赛女艺人迷娘,与富有的大学生威廉相爱。而剧团的老演员洛塔里奥对迷娘也怀有好感,他为了阻挠这对年轻人的爱情,竟企图烧死迷娘。威廉计划把迷娘带回自己的故乡意大利,并为她卖一座豪华城堡。而这座城堡唤醒了洛塔里奥的回忆,他便是城堡原来的主人,而迷娘则是他的女儿。最后,父女相认,迷娘和威廉终成眷属。它的音乐体现了托玛旋律优美动听,感情缠绵的风格。这部喜歌剧中有不少精彩的唱段,如迷娘的《你可知道那个地方》、菲利雅的《我是蒂塔妮娅》、迷娘和洛塔里奥的二重唱《轻盈的燕子》等。《迷娘》是一部深受观众欢迎的喜歌剧,在19世纪的后30年里,它上演了1000多场,并始终保持了很好的上座率。

过了一年多后,也就是1868年3月9日首演于巴黎喜歌剧院的五幕歌剧《哈姆雷特》再获佳评。这部作品除了音乐创作相当成功外,还是第一部把萨克斯管引进乐队的歌剧。《迷娘》和《哈姆雷特》这两部作品显然都和古诺有关。也由于这两剧的成功,他才得以替代古诺担任巴黎音乐院长。托马一生作有20部歌剧,他的作品旋律优美,抒情性与戏剧性有机结合,富有传奇色彩,但在表现上缺乏应有的深度。

杰出抒情作曲家古诺

进入19世纪的后半期,法国歌剧的抒情性加强,大歌剧逐渐衰弱,而适合现实生活的喜歌剧形式--可以夹带对白的、主要人物不多的简洁的歌剧形式--与意大利风格结合,得到发展,它不仅用以表现喜剧性的内容,甚至可以表现悲剧性的内容。一批创作个性和美学观念并不相同的作曲家们以自己的作品形成了法国的抒情歌剧流派。古诺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夏尔·弗朗索瓦·古诺(1818-1893年),法国杰出的歌剧作曲家。古诺出生于巴黎,自幼随母亲学习音乐,向雷哈学习作曲。1836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他的老师有阿莱维、勒絮尔、齐默尔等当时最著名的作曲家。入学第二年,即获得该院的音乐大奖--罗马大奖的第二名,又过两年,他以压倒多数的选票荣膺罗马大奖的第一名。1839年,获奖后的古诺赴罗马学习进修,并访问了维也纳、柏林、莱比锡等地,接触到各国著名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家。古诺于1852年出任巴黎最大的奥菲翁合唱协会的指挥。1858年任职于巴黎抒情剧院,在那里创作出了第一批歌剧。古诺最著名的歌剧是《浮士德》。这部典型的抒情歌剧作于 1859年,在巴黎抒情剧院上演,但演出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古诺用10年时间对其做了修改。1869年3月,《浮士德》在巴黎歌剧院再度公演,从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歌剧之一。成为抒情歌剧的第一部典范。在以后的8年里,仅巴黎歌剧院就上演了1000场,而在20世纪头10年中,它在德国共演出了3000多场。《浮士德》取材于歌德的同名戏剧,但故事情节与原作相去甚远,只是采用了其中浮士德和玛格丽特爱情故事的框架。《浮士德》的音乐较多地吸取了城市通俗歌曲的曲调,对玛格丽特内心情感的描绘十分成功。她的咏叹调《珠宝之歌》是一首旋律优美华丽,能够充分表现花腔女高音才华的优秀歌曲。在重演时,古诺将原来的对白改为宣叙调,增加了法国人最爱看的芭蕾舞场面,更使这部作品熠熠生辉。

古诺其它主要的歌剧作品还有《萨福》(1851年)、《萨巴女王》(1862年)、《米雷叶》 (1864年)、《鸽子》(1866年)、《罗密欧与朱丽叶》(1867年)等。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举家迁往伦敦避难,由于他成功地创作了歌剧《浮士德》而成为英国王室的贵宾。1874年,古诺回到法国,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例如《波里厄特》(1878年)、《萨莫拉的贡品》(1881年)等。

古诺是杰出抒情作曲家,他共写过12部歌剧,除《浮士德》获得过辉煌成功之外,《罗密欧与朱丽叶》(1867)也十分出色。古诺缺乏剧场感觉和经验,尽管旋律优美,由于缺乏发展的动力和新鲜感,因而影响了歌剧应有的魅力。

19世纪下半叶的歌剧

浪漫主义歌剧在19世纪下半叶发展到了顶峰,在欧洲三个音乐大国中,都出现了世界级的杰出作曲家。

在意大利,威尔第使歌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并因此成为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最重要和最伟大的作曲家是德国的瓦格纳。如果说他以前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只是在某一方面或某些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的话,那么瓦格纳是他们的集大成者。他对19世纪歌剧事业做出的贡献,无论怎样评价也不会过分。法国的古诺和比才虽然与瓦格纳、威尔第不能相提并论,但他们的作品对世界产生的影响绝不能低估。特别是比才,由于在创作中表现出了自然主义的倾向,实际上成为浪漫主义终结和真实主义兴起的接力者。

威尔第的浪漫主义歌剧

罗西尼跨越两个时代,即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代。威尔第则是完全属于19世纪的艺术家。他出生于1813年,卒于1901年。19世纪是一个在人类文明和文化方面都充满决定性的世纪。威尔第从1839年至1893年为舞台而创作,在这期间,他走过了19世纪浪漫主义的全部领域。

威尔第的歌剧作品洋溢着炽热的情感旋律,其成就代表了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的高峰。他的歌剧中的合唱被改编成爱国歌曲,在意大利国家统一运动中表达着自由与独立精神。威尔第非常注重题材的选择和舞台效果的处理,但有时也因其太过标新立异,导致不能通过当时的检查。

朱塞佩·威尔第(1813-1901年),1813年10月10日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帕尔玛公国布塞托市的小镇隆科莱。父母经营着一家兼做杂货铺的小饭馆。他们沉默寡言、忧郁孤僻的性格,遗传给了威尔第,并成为他一生中的“种子”性格。威尔第出生时,帕尔马正遭到奥地利人的大肆侵犯,他们想赶走拿破仑的军队(19世纪早期欧洲大陆的大部分时间不是遭受拿破仑的侵略,就是遭受那些想赶走拿破仑的人的侵略,总归是脱不了拿破仑的干系)。由于当地条件和家庭经济状况所限,威尔第没有学习音乐的良好环境。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对音乐的爱好。 1925年, 12岁的威尔第开始做管风琴师。威尔第的父母希望扩大孩子的音乐视野,于是把他送到附近的布塞托城,他在那里住在另一个名叫安东尼奥·巴雷奇的食品杂货商家中,安东尼奥·巴雷奇掌管着当地的音乐会社。年轻的威尔第很快就为该城的乐队写起进行曲和其它音乐,不过更多是写为他自己和巴雷奇招人喜欢的女儿玛格丽塔弹奏用的钢琴二重奏。

1828年的威尔第从布塞托音乐学校毕业。他选择音乐作为其终身职业,并尝试创作了几部协奏曲,他为在布塞托剧院上演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写了一首序曲,引起了小城的轰动。此间,巴雷奇为威尔第的成名立业,甚至生活起居,都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支持和资助。这种支持和父爱般的关怀,一直持续到他逝世。

到1832年威尔第19岁

19世纪下半叶的歌剧——法国喜歌剧

在梅耶贝尔以后的一个时期里,在意、德歌剧的冲击下,法国大歌剧出现颓势。可幸的是一直受法国人喜爱的喜歌剧仍保持着发展的势头,并从19世纪中叶开始,逐渐出现两个分支,即以流行曲调为主的讽刺性轻歌剧和以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为题材的抒情歌剧。喜歌剧成为19世纪下半叶法国歌剧的主流,这一时期的法国歌剧作曲家,大多是喜歌剧的作曲家。奥芬巴赫和托玛便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

奥芬巴赫

雅克·奥芬巴赫(1819-1880年),德裔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出生在德国,原姓埃伯斯特,后以原居住地奥芬巴赫为姓。他父亲是科隆大教堂的合唱指挥,并成为奥芬巴赫的音乐启蒙老师。1833年,父亲送24岁的奥芬巴赫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此后他便定居于此。奥芬巴赫曾从阿莱维学习过作曲。他担任过巴黎喜歌剧院的演奏员、法兰西歌剧院指挥,创办了巴黎人的轻歌剧院。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他移居到意大利和西班牙。1876年到美国参加世界博览会,并作访问演出。 1880年,奥芬巴赫在《霍夫曼的故事》排练期间去世。

奥芬巴赫最主要的成就是轻歌剧,直19世纪中叶,他在20多年里创作了近100部轻歌剧,这些作品在巴黎盛极一时。奥芬巴赫于1853年写成了第一部喜歌剧《佩皮托》。1858年10月21日,他创作的《奥菲欧在地狱》在巴黎喜歌剧院动上演,该剧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奥芬巴赫将其改编得面目全非,当局指责这部作品亵渎了古代文学,影射政府。但观众却很买帐,票房直线上升,这使作为剧院经理的奥芬巴赫喜大于忧。

奥芬巴赫最著名的喜歌剧是《霍夫曼的故事》,1881年2月10日在巴黎喜歌剧院动上演后很受观众欢迎。这部喜歌剧有三个独立的故事组合而成,讲述了霍夫曼与三位女子的爱情遭遇,情节滑稽、怪诞。剧中的《木偶之歌》、船歌《美丽的夜》《啊,上帝,多幺迷人》等,都很优美动听。

奥芬巴赫其它的喜歌剧还有《美丽的海伦》(1864年)、《巴黎人的生活》(1866年)、《盖罗尔施泰因公爵夫人》(1867年)、《拉·佩丽肖尔》(1868年)等。

奥芬巴赫是法国轻歌剧的奠基人和杰出的代表。他面向大众,把舞台剧的传统,喜歌剧的形式,巴黎林荫略的活报演出与城市民谣相结合。他的曲调贯穿着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情调,广泛采用生活舞蹈,如华尔兹,加洛普舞 、康康舞的节奏。他的轻歌剧充满嘲笑与讽刺的内容:帝国的当权者在政治和道德上的腐败。但也有迎合权贵口味的一面,娱乐性强,甚至有色情性的表现二重性也正是他的艺术所以能在第二帝国存在的原因。奥芬巴赫的音乐对奥地利的苏佩、施特劳斯、沙利文匈牙利的、莱哈尔以及现代的美国音乐剧都有影响。

托玛和他的喜歌剧

夏尔·路易·昂布鲁瓦茨·托玛(l811-1896年),托玛出生于音乐家庭,托马幼年随其父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7岁进巴黎音乐学院,1832年21岁的托玛获罗马大奖。从1837年开始创作了歌剧第一部喜歌剧《双层梯》,曾获柏辽兹的赞赏,很快获得成功。1849年即以《总督》占上当时喜歌剧作曲家的榜首。但是此后连续出现一些败笔之作,最后新创作的时期才来到。毫无疑问地,那是受古诺《浮土德》的刺激。从这样的体验而于1866年孕育出的,就是使托玛之名留传青史的《迷娘》,《迷娘》1866年11月17日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演,此剧则获得空前的成功。随后的半年间居然上演一百次之多。此剧的法语剧本,是由巴毕耶和卡雷共同执笔。这两位当时颇负盛名的作家,《迷娘》一剧中最著名的《君知否南国》是直接从原作的诗翻译的。它是根据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改编,剧情梗概是:到处卖艺的吉普赛女艺人迷娘,与富有的大学生威廉相爱。而剧团的老演员洛塔里奥对迷娘也怀有好感,他为了阻挠这对年轻人的爱情,竟企图烧死迷娘。威廉计划把迷娘带回自己的故乡意大利,并为她卖一座豪华城堡。而这座城堡唤醒了洛塔里奥的回忆,他便是城堡原来的主人,而迷娘则是他的女儿。最后,父女相认,迷娘和威廉终成眷属。它的音乐体现了托玛旋律优美动听,感情缠绵的风格。这部喜歌剧中有不少精彩的唱段,如迷娘的《你可知道那个地方》、菲利雅的《我是蒂塔妮娅》、迷娘和洛塔里奥的二重唱《轻盈的燕子》等。《迷娘》是一部深受观众欢迎的喜歌剧,在19世纪的后30年里,它上演了1000多场,并始终保持了很好的上座率。

过了一年多后,也就是1868年3月9日首演于巴黎喜歌剧院的五幕歌剧《哈姆雷特》再获佳评。这部作品除了音乐创作相当成功外,还是第一部把萨克斯管引进乐队的歌剧。《迷娘》和《哈姆雷特》这两部作品显然都和古诺有关。也由于这两剧的成功,他才得以替代古诺担任巴黎音乐院长。托马一生作有20部歌剧,他的作品旋律优美,抒情性与戏剧性有机结合,富有传奇色彩,但在表现上缺乏应有的深度。

杰出抒情作曲家古诺

进入19世纪的后半期,法国歌剧的抒情性加强,大歌剧逐渐衰弱,而适合现实生活的喜歌剧形式--可以夹带对白的、主要人物不多的简洁的歌剧形式--与意大利风格结合,得到发展,它不仅用以表现喜剧性的内容,甚至可以表现悲剧性的内容。一批创作个性和美学观念并不相同的作曲家们以自己的作品形成了法国的抒情歌剧流派。古诺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夏尔·弗朗索瓦·古诺(1818-1893年),法国杰出的歌剧作曲家。古诺出生于巴黎,自幼随母亲学习音乐,向雷哈学习作曲。1836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他的老师有阿莱维、勒絮尔、齐默尔等当时最著名的作曲家。入学第二年,即获得该院的音乐大奖--罗马大奖的第二名,又过两年,他以压倒多数的选票荣膺罗马大奖的第一名。1839年,获奖后的古诺赴罗马学习进修,并访问了维也纳、柏林、莱比锡等地,接触到各国著名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家。古诺于1852年出任巴黎最大的奥菲翁合唱协会的指挥。1858年任职于巴黎抒情剧院,在那里创作出了第一批歌剧。古诺最著名的歌剧是《浮士德》。这部典型的抒情歌剧作于 1859年,在巴黎抒情剧院上演,但演出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古诺用10年时间对其做了修改。1869年3月,《浮士德》在巴黎歌剧院再度公演,从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歌剧之一。成为抒情歌剧的第一部典范。在以后的8年里,仅巴黎歌剧院就上演了1000场,而在20世纪头10年中,它在德国共演出了3000多场。《浮士德》取材于歌德的同名戏剧,但故事情节与原作相去甚远,只是采用了其中浮士德和玛格丽特爱情故事的框架。《浮士德》的音乐较多地吸取了城市通俗歌曲的曲调,对玛格丽特内心情感的描绘十分成功。她的咏叹调《珠宝之歌》是一首旋律优美华丽,能够充分表现花腔女高音才华的优秀歌曲。在重演时,古诺将原来的对白改为宣叙调,增加了法国人最爱看的芭蕾舞场面,更使这部作品熠熠生辉。

古诺其它主要的歌剧作品还有《萨福》(1851年)、《萨巴女王》(1862年)、《米雷叶》 (1864年)、《鸽子》(1866年)、《罗密欧与朱丽叶》(1867年)等。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举家迁往伦敦避难,由于他成功地创作了歌剧《浮士德》而成为英国王室的贵宾。1874年,古诺回到法国,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例如《波里厄特》(1878年)、《萨莫拉的贡品》(1881年)等。

古诺是杰出抒情作曲家,他共写过12部歌剧,除《浮士德》获得过辉煌成功之外,《罗密欧与朱丽叶》(1867)也十分出色。古诺缺乏剧场感觉和经验,尽管旋律优美,由于缺乏发展的动力和新鲜感,因而影响了歌剧应有的魅力。

19世纪下半叶的歌剧

浪漫主义歌剧在19世纪下半叶发展到了顶峰,在欧洲三个音乐大国中,都出现了世界级的杰出作曲家。

在意大利,威尔第使歌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并因此成为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最重要和最伟大的作曲家是德国的瓦格纳。如果说他以前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只是在某一方面或某些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的话,那么瓦格纳是他们的集大成者。他对19世纪歌剧事业做出的贡献,无论怎样评价也不会过分。法国的古诺和比才虽然与瓦格纳、威尔第不能相提并论,但他们的作品对世界产生的影响绝不能低估。特别是比才,由于在创作中表现出了自然主义的倾向,实际上成为浪漫主义终结和真实主义兴起的接力者。

威尔第的浪漫主义歌剧

罗西尼跨越两个时代,即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代。威尔第则是完全属于19世纪的艺术家。他出生于1813年,卒于1901年。19世纪是一个在人类文明和文化方面都充满决定性的世纪。威尔第从1839年至1893年为舞台而创作,在这期间,他走过了19世纪浪漫主义的全部领域。

威尔第的歌剧作品洋溢着炽热的情感旋律,其成就代表了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的高峰。他的歌剧中的合唱被改编成爱国歌曲,在意大利国家统一运动中表达着自由与独立精神。威尔第非常注重题材的选择和舞台效果的处理,但有时也因其太过标新立异,导致不能通过当时的检查。

朱塞佩·威尔第(1813-1901年),1813年10月10日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帕尔玛公国布塞托市的小镇隆科莱。父母经营着一家兼做杂货铺的小饭馆。他们沉默寡言、忧郁孤僻的性格,遗传给了威尔第,并成为他一生中的“种子”性格。威尔第出生时,帕尔马正遭到奥地利人的大肆侵犯,他们想赶走拿破仑的军队(19世纪早期欧洲大陆的大部分时间不是遭受拿破仑的侵略,就是遭受那些想赶走拿破仑的人的侵略,总归是脱不了拿破仑的干系)。由于当地条件和家庭经济状况所限,威尔第没有学习音乐的良好环境。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对音乐的爱好。 1925年, 12岁的威尔第开始做管风琴师。威尔第的父母希望扩大孩子的音乐视野,于是把他送到附近的布塞托城,他在那里住在另一个名叫安东尼奥·巴雷奇的食品杂货商家中,安东尼奥·巴雷奇掌管着当地的音乐会社。年轻的威尔第很快就为该城的乐队写起进行曲和其它音乐,不过更多是写为他自己和巴雷奇招人喜欢的女儿玛格丽塔弹奏用的钢琴二重奏。

1828年的威尔第从布塞托音乐学校毕业。他选择音乐作为其终身职业,并尝试创作了几部协奏曲,他为在布塞托剧院上演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写了一首序曲,引起了小城的轰动。此间,巴雷奇为威尔第的成名立业,甚至生活起居,都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支持和资助。这种支持和父爱般的关怀,一直持续到他逝世。

到1832年威尔第19岁了,巴雷奇认定在音乐上他已经没什幺可以教威尔第的了,因此鼓励他申请人米兰音乐学院。

1832年6月,威尔第来到米兰。他以极大地热忱报考米兰皇家音乐学院,米兰音乐学院的教师们对威尔第的天赋印象颇深,但规矩就是规矩:他们说他超龄四岁,太大了不能接收。从此,威尔第就再没有接受过正规音乐教育。除了师从著名的歌剧作曲家拉维尼亚进行私人学习外,还大量抄写了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大师的作品,并观摩了唐尼采蒂、贝利尼歌剧的演出。

对米兰音乐学院的决定,威尔第深感羞辱,以至于一生中对此都不能原谅。当威尔第许多年后成了世界闻名的作曲家时便对米兰音乐学院还以颜色,断然拒绝了他们以威尔第的名字命名这家音乐学院的请求。他说:“他们没有接受年轻的我,那么也不能要老年的我。”事情就是这样。

威尔第的初创期

1836年4月,威尔第和相爱已久的巴雷奇的女儿玛格丽塔结婚之后,便开始了艰难的创作生涯。1839年初,威尔第夫妇移居米兰。同年11月,他的第一部歌剧《博尼法乔的奥贝尔托伯爵》在斯卡拉歌剧院上演,这部作品非常成功观众和舆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威尔第是一位了不起的年轻的歌剧作曲家。《奥贝托》虽然算不上是一部杰作,但在威尔第的创作生涯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后来剧院经理巴尔托诺米欧·梅雷里结账后请他再写一部歌剧,这次是要一部喜剧。

但不幸的是,1840年夏,威尔第的小儿子和与威尔第患难与共的爱妻玛格丽塔,在三个月内先后被病魔夺去生命。威尔第在巨大的打击面前,坚持创作完二幕喜歌剧《假斯坦尼斯拉奥》,后更名为《一日之王》。遗憾的是,这部喜歌剧遭到了观众的冷遇,舆论对此也进行了抨击。由于《一日为王》的失败,威尔第在以后的50年里,再也没有写过喜歌剧。

妻儿的亡故加上《一日之王》的失败使威尔第有点打不起精神来。他离家出走,闷闷不乐约有三年光景。梅雷里最终设法让他又开始了工作,他用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意大利诗人塞米斯托克利斯·索莱拉的一个新颖的歌剧脚本来吸引威尔第。 这部新的歌剧脚本是《纳布科》,讲的是一个巴比伦的疯国王皈依犹太教的故事。是一部以反映意大利民族主义情绪为主题的歌剧。威尔第为这部歌剧的第二幕作了一首激动人心的合唱,还为第三幕作了另一首令观众喜欢的唱段--“飞吧!思想插上金色的翅膀”。

1842年3月9日,《纳布科》,在首演后大获成功。它在客观上煽起了意大利人的爱国热情,主人公在异族统治下的反抗,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罗西尼称威尔第是“我们当中惟一能写大型歌剧的人”;《米兰日报》《费加罗报》纷纷给予高度评论,说威尔第“具有极大的可以说是宏伟的创造力”,“歌剧震撼了观众,他们疯狂鼓掌,不断喝彩”。《纳布科》在几个月里连续上演,其中的合唱《飞翔吧思想,展开金色的翅膀》,是欧洲歌剧艺术中最伟大的合唱曲之一,并在威尔第逝世后的葬礼上被成千上万的人们吟唱。《纳布科》的成功,使威尔第登上了意大利歌剧之王的宝座。

威尔第的探索精神

就在1842年排练《纳布科》的时候,威尔第开始对朱塞平纳·斯特雷波尼产生好感,这位女高音塑造了疯国王狡诈的女儿阿比加耶这一角色。不过一直到几年后斯特雷波尼告别舞台在巴黎教学时,他们才开始同居。最后他们还结了婚。威尔第叫她佩皮纳。

后来,威尔第以惊人的速度写出一部又一部歌剧。写完《纳布科》的歌剧脚本后,索莱拉又与威尔第合作了《伦巴第人》、《阿蒂拉》和《焦万娜·达尔科》。其中一些作品不是太好,这他也知道。但这些作品对于增加他的知名度是很有益的,并为他挣得了足够的钱,使他在过去踏足的土地--布塞托的乡间买一个农场。每当威尔第又完成一部歌剧,他就种上一棵树庆祝一下。

1844年3月,威尔第具有强烈震撼力的歌剧《厄尔南尼》,再次赢得声誉。这部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歌剧,被青年人竞相传唱。此后,威尔第在荣誉和观众的呼声中,无法停下创作活动。他几乎成为一个“音乐苦役犯”,连续创作了《福斯卡里父子》(1844年)、《奥里昂姑娘》(1845年)、《阿尔吉拉》(1845年)、《阿蒂娜》(1846年)、《麦克白》(1847年)、《强盗》(1847年)等水平不一的歌剧。

1848年初,在巴黎革命的影响下,意大利各地也相继爆发了革命。威尔第认为,现在意大利最需要的是“大炮的音乐”,他应该用歌剧的方式“发出爱国的炮弹”。于是,威尔第创作了《莱尼亚诺之战》,剧中的主人公费鲁乔被威尔第称之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形象,为意大利的自由而斗争的最伟大的受难者”。1849年的狂欢节期间,《莱尼亚诺之战》在罗马上演,“人们像旋风一样冲人大厅,剧院挤得水泄不通。威尔第在舞台上谢幕20次。第二天,无论是一张票,还是一份载有歌剧内容的节目单,都无法弄到--全部卖光了。当第一幕的合唱《意大利万岁》响起时,全场的观众挥舞着旗帜,起立高唱,而扮演占领者的演员差点儿遭到观众的毒打。

1849年12月,威尔第创作完成了歌剧《露易莎·米勒》。这部歌剧中的几首歌曲,如男高音咏叹调《当晚上一片寂静的时候》,是音乐会保留曲目。

威尔第震惊世界的歌剧作品

1849年底,威尔第回到故乡布塞托。以后,他接连写出了3部震惊世界的歌剧作品。威尔第在回故乡前,被雨果的剧本《国王寻乐》深深吸引,并兴奋不已。1851年初,威尔第用了40天创造完成了《利哥莱托》(又译《弄臣》)的全部音乐。其中最著名的唱段之一“女人善变”就在该剧第四幕里。这是一部关于驼背弄臣、好色公爵和一个叫斯帕拉弗奇莱的职业刺客的歌剧。《利哥莱托》的歌剧脚本取材于维克多·雨果的话剧剧本,该剧几年前冒犯了巴黎观众的道德观念。起初,官方审查员不允许威尔第写这部作品,但他改了改人物的名字就蒙混过关。1852年3月31日,《弄臣》在威尼斯首演。为了在首演中给观众一个惊喜,威尔第直到演出的前一天,才把那首著名的歌曲《女人善变》的乐谱交给演员。果然,首演一再被观众的欢呼声和掌声打断。《弄臣》和《女人善变》不胫而走,传遍了意大利各地。罗西尼在观看了演出后感慨地说:“在这部作品中,我终于看出了威尔第的天才。”而在此前,这两位歌剧大师多少有些貌合神离。

1853年,威尔第度过了他最好的一年。这年,他创作了两部最成功的歌剧《游吟诗人》和《茶花女》。 他写《游吟诗人》仅用了28天。就是在这部歌剧中,第二幕有一段“打铁”合唱,还有乱成一团的吉卜赛的咒骂声。 1853年2月19日,威尔第的浪漫主义杰作《游吟诗人》在罗马首演。它所取得的成果和《弄臣》相似。

在结束了《游吟武土》的创作后,威尔第立即着手《茶花女》的创作。这部作品仅花费了威尔第一个月的时间。1853年3月6日,《茶花女》在威尼斯首演。《茶花女》1853年3月在威尼斯的首演彻底砸了锅。男高音患了重感冒,一直沙哑着声音。最主要的是,观众认为威尔第的悲剧是他们多少年来听过的最滑稽可笑的东西。扮演患有肺痨的维奥莱塔的女高音萨尔维尼·多纳泰利十分粗壮健康,因此她一开口,观众就爆发出一阵阵笑声。这可不是好兆头。由于演员选择不当,观众并未认可。但威尔第是笑到最后的人,《茶花女》在一年以后重新演出时,获得巨大成功,并很快风靡全欧。在全世界(包括威尔第在一封信中写到的在美国纽约的一次演出)的演出都赢得了巨大的掌声。

《弄臣》《游吟武士》和《茶花女》的问世,使威尔第在歌剧界的成就和声望,迅速超过唐尼采蒂和贝利尼,甚至连罗西尼都屈居其后。威尔第从此成为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

《阿依达》、《奥赛罗》、《福斯塔夫》更上一层楼

1868年6月,威尔第拜访了他心仪已久的83岁的老作家曼佐尼。1870年,声望卓著的威尔第当选为意大利众议院议员,但他宁愿呆在自己的庄园里享清福,很少去罗马参加他不感兴趣的政治活动。在这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他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此间,威尔第还创作了《梅菲斯特费勒斯》,修改了他以前创作的《命运之力》。

1869年此时的威尔第出现在世人面前,他关注歌剧的脚本,使剧情更富于创造力,完全改变了以往歌剧家的形象。他接受了埃及的赫迪夫(1867-1914年间土耳其苏丹授予埃及执政者的称号--译注)的邀请,为庆祝苏伊士运河开通写了一部歌剧《阿依达》。苏伊士运河如期开通了,但这部歌剧却没有如期上演:由于普法战争,所有的布景和服装都压在了巴黎。这部歌剧于1871年12月24日。威尔第创作的以古埃及传说为背景的歌剧《阿依达》在开罗首演。健壮的女主角儿们大显身手。赫迪夫对这部歌剧倍加喜爱。威尔第因为晕船没有参加首演式。

两个月后,《阿依达》又在意大利的米兰举行了首演,著名女高音泰雷萨·斯托尔兹饰演阿依达。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阿依达》是一部精彩的歌剧。再一次掀起了对威尔第的狂热。观众的情绪极其亢奋,60岁的威尔第出台谢幕竟达40次。

1873年5月,曼佐尼病逝。悲痛万分的威尔第没有勇气出席他的葬礼。他怀着无限的崇敬之情,在家中专心致志地为死者创作了一部《安魂曲》。在曼佐尼逝世一周年之际,《安魂曲》在圣马尔科大教堂演奏,威尔第亲自指挥。这部杰作是威尔第除歌剧之外惟一享有盛誉的作品。

在此后大约13年的时间中,威尔第几乎没写过任何东西。他轻松度日,各处走走,看看这部歌剧或那部歌剧的演出,在首演夜总要把胡子梳理得整整齐齐。农场的事物总是让他忙活。

1887年为了证明威尔第的音乐生命并没有就此结束。古稀之年的威尔第再次拿起笔,用了几年时间,构思创作了《奥赛罗》,为此他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并亲自挑选演员、排戏、指挥合唱、审查服装、道具,检验每一个细微的环节。1887年2月5日,《奥赛罗》在斯卡拉歌剧院首演。首演的场面激动人心,一些国家的政要、文化名流和观众一起,如痴如醉地沉浸在剧情中,欢呼声、掌声震耳欲聋。74岁的威尔第和主要演员的谢幕花费了15分钟。散场后,欢腾的人群抬着大师回到住所。威尔第几次到阳台上与人们挥手告别,直到扮演奥赛罗的演员塔马尼奥高声清唱了一曲《欢腾吧》之后,热情的观众才陆续散去。

1893年,眼见着亲朋故交相继离开人世,威尔第自感来日不多。这位高龄的老人以每天工作7、8个小时的超常效率,又完成了一部杰作--《福斯塔夫》。这既是威尔第最后一部喜歌剧,也是他漫长而辉煌的创作生涯中的最后一部作品。在完成厚厚三大本总谱后,威尔第在最后一页写下了一个“完”字,并意味深长地写到:“去吧,去吧,往前走--往前走!别了!!!”1893年2月9日,《福斯塔夫》的首演获得了与《奥赛罗》相同的成功。

威尔第的一生,写过的成功的歌剧比我们有些人一生看过的还要多。他始终是最著名的和最受爱戴的歌剧作曲家。1901年1月27日,威尔第在米兰逝世。意大利举国哀痛,人们倾城出动,情不自禁地涌上街头,送别这位最伟大的歌剧艺术大师。

瓦格纳

浪漫歌剧对于瓦格纳来说绝不是简单歌剧和音乐剧,而是从名称上就能看出来的“大歌剧”风格,“它是一种行为表现、是神圣的戏剧,或者也可以什幺都不是,”瓦格纳就这样描述自己的歌剧作品,因此也就有了背叛的理由,还没有人能够为音乐史带来如此彻底的革命,瓦格纳不仅仅是音乐作曲家,而且还是一个知识分子和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是合唱、歌唱家和乐队的指导和指挥,是艺术、习俗和人生的导师。他的歌剧作品应该是德意志民族、西方音乐,甚至整个人类文明期盼已久的成熟的硕果。他成功地指挥演奏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曲,那是典型希腊式的悲剧。他对韦伯略感兴趣,在审视着贝里尼同的时又欣赏着格鲁克的作品。他认为传统歌剧的最佳作品,也只是美妙的音乐。然而,新的歌剧音乐绝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美丽动听的音乐,它应该摆脱自我孤立的音乐。

过去的歌剧音乐总是考虑多样化的形式和剧本的要求,而现在,瓦格纳则把哲学、宗教和道德编织在戏剧和音乐之中。瓦格纳的新歌剧,就是神话和宗教。因为他所表现的是古代典型的事件和人物,上帝和神灵,恶毒凶残的男人们和背信弃义的女人们,伟大感人的英雄豪杰和救世主般的伟大女性。在他的作品中给观众眼前展现了生与死、好与坏、拯救与摧毁这一系列人世间最高精神境界。它是超凡人生的真正检验,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

他在歌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早期创作的歌剧属浪漫派大歌剧样式,后来他渐渐对这种样式的歌剧感到不满,认为歌剧这一形式,应该是各种艺术的结合,并按自己的美学理想和理论,创立了“乐剧”的形式。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和歌剧改革家,而且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著名的思想家。他在政治思想、音乐戏剧美学上的著述,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起过重要的影响。在这方面,他是空前绝后的,是任何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无法比拟的。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后来他省去了“威廉”)1813年5月22日出生于莱比锡的一个警官家庭。出生于莱比锡。他的母亲原来叫约翰娜·帕茨,是面包师的女儿,她当时的丈夫是一个警官,名叫弗里德里希·瓦格纳,他在瓦格纳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不久后,母亲再嫁给剧作家、演员盖伊,举家迁往德累斯顿。 童年的查德以盖伊为姓,直到十来岁时才又改回到瓦格纳这个姓氏。继父对幼年瓦格纳的艺术启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他的影响下,瓦格纳从小就对古希腊神话、莎土比亚戏剧和德国民间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继父的关系,瓦格纳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出入剧院,这对他未来的乐剧创作大有裨益。瓦格纳和继父的感情甚笃,当他得知继父在临终时希望他成为音乐人才后,便发誓从此要怀有在世界上获得成就的抱负。1827年14岁的瓦格纳他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写一部长长的、错综复杂的歌剧剧本,他把这部叫做《洛巴尔德》的剧本看成是莎士比亚式的悲剧作品。从而显示了这位少年的戏剧创作才华。在这部歌剧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剧中的主人翁也见到了被暗杀的父亲的鬼魂。与哈姆雷特不同的是,洛巴尔德采取了更直接的复仇行动:他几乎杀死了所有有的人,最终成了疯子。在第四幕结尾时,死去的人太多,瓦格纳不得不在第五幕中让一些人作为鬼魂回来,以使剧情发展下去。

瓦格纳断断续续地听过一个叫米勒的人的音乐课,但瓦格纳主要是自学的。瓦格纳极其推崇贝多芬的音乐,他对少年瓦格纳产生决定性影响。瓦格纳曾抄录了这位大师的几乎所有的作品。特别是他在1829年观看了《菲德里奥》的演出后,对音乐和歌唱家的演唱感触极深,并称是这次演出决定了他作为职业作曲家的命运。即使在睡梦中,瓦格纳也曾为贝多芬和莎士比亚激动地泪流满面。正是这两位伟大人物,奠定了瓦格纳以后从事乐剧创作的坚实基础。

1931年,瓦格纳进入莱比锡大学读书。此间,他用短短6个月的时间,向作曲家魏利格学习作曲理论和技法。

瓦格纳早期的歌剧作品

1833年,瓦格纳在马格德堡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个小歌剧团做合唱指挥。尽管他担当此职的资格差一些,但他们还是雇用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仪式开始前:

1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

2 爱的喜悦(钢琴曲)

3 爱的旋律(钢琴曲)

4 理查德(轻音乐)

5 I swear(westlife)

6 Forever

7 爱的协奏曲(钢琴曲)

8 You raise me up(westlife)

9 I do(Cherish you)

仪式开始:

1 nothing can change my love

2 because i love you

3 Wedding March

4 婚礼进行曲(走红地毯)

5 La provence(背景乐)

6 paint my love(香槟塔)

7 王力宏-唯一(香槟塔备选)

宴会开始:

1 My love

2 take me to you heart

3 that’s why

4 Sweet Dream

5 blue night

6 Everything I do

7 Swear it again

8 THE WIND OF CHANGE

9 爱人

10 不得不爱

11 花好月圆

12 恋着多喜欢

13 水边的阿狄丽娜

14 瓦妮莎的微笑

15 欧美情歌 - 永恒的爱

16 狮子王

17 陶喆-就是爱你

18 香水百合

19 我愿意

20 我的最爱

21 林俊杰—油条豆浆

22 Fly Me to The Moon

23 YOUR SMILE

24 TRACK09

25 爱你一万年

26 爱情故事

27 初雪

28 春水

29 蓝色的爱

30 没有人可以叫你宝贝

31 梦中小鸟

32 女驸马

10 You took my heart away(Michal&rock)

11 The daylight(轻音乐)

12 Without you(Mariah Carey)

13 I will always love you(Whitney Houston)

14 Laterna magic(轻音乐)

15 喜洋洋

16 大城小爱(王力宏)

17 就是爱你(陶喆)

信息来源:幸福婚嫁社区:http://bbsxfwedcom/read-htm-tid-12208html

参考资料:

http://bbsxfwedcom/read-htm-tid-12208html

独特的环节的话,不知道喜欢什么的,不过可以看看“真爱至上”这部片子。

问题一:世界著名歌剧有哪些??? >(作曲莫扎特)

四幕歌剧,达・蓬泰编剧,莫扎特谱曲,1786年5月1日在维也纳国家剧院首次公演,30岁的莫扎特亲自指挥。1824年5月10日,在纽约国家公园剧院,以英文歌词演出。

法国戏剧家博马舍在18世纪70年代创作了“费加罗三部曲”的三部戏剧,分别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和《有罪的母亲》。前两部被谱成了曲,18世纪的莫扎特选择了第二部,19世纪的罗西尼选择了第一部。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介绍,建议把这两个故事联系起来读,因为这两个故事是相互有关联的。

由于理发师费加罗在阿尔马维瓦伯爵的恋爱和结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成了伯爵的仆人;曾被伯爵苦苦追求、终于作了伯爵妻子的罗西娜,现在已经受到了丈夫的冷落;伯爵此时的兴趣在一位名叫苏姗娜的女仆身上;苏姗娜,就是费加罗的未婚妻--所以,这部歌剧的中心,就是费加罗用智谋捍卫了自己的婚姻,最终获得了幸福。

>(作曲莫扎特)

二幕或四幕歌唱剧,席坎内德编剧,莫扎特谱曲,1791年9月30日在维也纳郊外的狄亚・维登剧院首次公演;此剧首演时,并没有获得特别的热烈欢迎。可是每次再演,人望就增高,一星期后莫扎特在写给妻子康丝丹彩的信中曾表示:“我刚从歌剧院回来,今晚照样爆满。像咏叹调“知道爱情的男人”以及第一幕的银铃的场面,跟往日一样安可了……。”

此剧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直到他临终前不久才告完成。在即将结束这部歌剧的创作时,有人委托他代作一首《安魂曲》,莫扎特认为此人是上帝的使者,是来召他回去的,他用全部精力,通宵达旦地创作这首在他看来似乎是为自己而作的《安魂曲》,最后终因体力不支而倒了下来。《魔笛》既具有正歌剧的庄严,又具有喜歌剧的明快,其音乐将神秘、圣洁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欢快的世俗色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十分动听。而且莫扎特本人十分钟爱《魔笛》这部歌剧,他亲自指挥了第一场、第二场的演出,临死前几小时,他还渴望听到《魔笛》的音乐,他请人把钟放在床头,以便计算时间,在想象着正在进行的《魔笛》演出。

埃及王子塔米诺被巨蛇追赶而为夜女王的宫女所救,夜女王拿出女儿帕米娜的肖像给王子看,王子一见倾心,心中燃起了爱情的火焰,夜女王告诉王子,她女儿被坏人萨拉斯特罗抢走了,希望王子去救她,并允诺只要王子救回帕米娜,就将女儿嫁给他。王子同意了,夜女王赠给王子一支能解脱困境的魔笛,随后王子就起程了。事实上,萨拉斯特罗是智慧的主宰,“光明之国”的领袖,夜女王的丈夫日帝死前把法力无边的太阳宝镜交给了他,又把女儿帕米娜交给他来教导,因此夜女王十分不满,企图摧毁光明神殿,夺回女儿。王子塔米诺经受了种种考验,识破了夜女王的阴谋,终于和帕米娜结为夫妻。

>(作曲罗西尼)

二幕喜歌剧,以法国作家包玛蔡的同名讽刺喜剧为蓝本,并由史特宾尼编剧。罗西尼以短短13天一气呵成谱曲,但它的首演却不尽人意,是西欧歌剧史上十分著名的首演失败之一,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罗西尼之前,当时意大利老资格的作曲家派西埃洛已将博马舍的喜剧《塞维利亚理发师》创作成歌剧。1816年,罗西尼受雇剧团的经理根据罗马教皇警察局的挑选又要他创作一部新的《塞维利亚理发师》。派西埃洛在观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罗西尼预料到会遇到麻烦。他事先写信给派西埃洛,请求他的准许。派西埃洛已经注意到了罗西尼这个年青的对手,回信时既客气又挖苦,说由他来批准罗马当局选定的脚>>

问题二:著名的意大利歌剧有哪些啊? 由意大利籍作曲家创作的意大利歌剧,推荐14部。巴洛克时期:C蒙特威尔第(1567-1642)的《奥菲欧》(L'Orfeo),A斯卡拉蒂(1660-1725)的《葛莉赛达》(La Griselda),AL维瓦尔第(1678-1741)的《蒂托・曼利奥》(Tito Manlio, RV738),GB佩尔戈莱西(1710-1736)的喜歌剧《女仆做夫人》(La Serva Padrona)。古典主义时期:G帕伊谢洛(1740-1816)的《磨坊女》(La Molinara),D奇马罗萨(1749-1801)的喜歌剧《秘婚记》(Il Matrimonio Segreto),A萨列里(1750-1825)的《塔拉勒》(Tarare),L凯鲁比尼(1760-1842)的《美狄亚》(Medea)。浪漫主义时期:G罗西尼(1792-1868)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Le Barbier de Séville),G唐尼采蒂(1797-1848)的《爱的甘醇》(L'elisir d'amore),G威尔第(1813-1901)的《茶花女》(La Traviata)。真实主义:R莱翁卡瓦洛(1857-1919)的《丑角》(Pagliacci),G普契尼(1858-1924)的《图兰朵》(Turandot),M马斯卡尼(1863-1945)的《乡村骑士》(Cavalleria rusticana)。

问题三:歌剧主要有哪些类型 按其性质特点及流传时区的不同,歌剧可分为很多种类,如正歌剧、大歌剧、喜歌剧、轻歌剧、乐剧等。

中国宋元(约13世纪)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也有歌剧的性质(象《白毛女》、《江姐》、《洪湖赤卫队》、《刘三姐》、《伤逝》等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歌剧”)。

问题四:歌剧的形式有那些 歌剧不分什么形式不形式的。 可能你想知道的是歌剧的唱腔。声音分类 歌手所扮演的角色依照他们各自不同的音域(tessitura)、敏捷度、力量和音色(timbre)来分类。男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男低音、男中低音、男中音、男高音、假声男高音(sopranist/countertenor)。女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女低音、次女高音以及女高音。女高音也可细分为花腔女高音和抒情女高音等不同种类。基本上男声的音域皆低于所有女声,但某些假声男高音能唱到女低音的音域。而假声男高音唱多见于古代谱写的由阉伶所唱的角色。 在以音域分类后,往往还会加上一些关于唱腔的形容词,如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庄严女高音(soprano spinto)、花腔女高音(soprano coloratura)、轻俏女高音(Soprano soubrette)。这类术语,虽然不能全面形容一把声音,但往往能把不同的声音归类,放入不同的角色当中去。某些歌手的声音会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或者在而立之年甚至人到中年,声音才达致成熟的辉煌状态。 声音分类的利用 女高音向来是大部分歌剧的女主角的不二人选。然而在古典主义音乐时期以前,往往对女高音的首要要求的声音控制的技术,而非今日要求的广阔的音域;而当时要求女高音的最高音往往不超过高音A[21]。而女中音一词,则是一个比较新近的概念,但也不少角色可以担纲,如珀赛尔笔下的蒂朵和华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布兰甘特(Brangne)[22]。女低音可唱的角色,往往比较少,行家往往开玩笑说,女低音只可唱“巫婆、泼妇、(穿)长裤(的角色)”(witches, bitches, and britches)。而近年,不少原来由女低音或阉伶所唱的角色,皆成假音男高音的囊中物。 而男高音,则自古典音乐时期至今,都是歌剧中的男主角。很多最具挑战性的男高音角色,都是出自美声歌剧时期,如多尼采蒂在《联队之花 (La fille du régiment)》中写给男主角的9个连续的高音C。而华格纳则要求他的男高音主角比一般男高音的分量更重,甚至要人们发明新字“英雄男高音(Heldentenor)”来形容这类角色;和华格纳要求的分量相当的义式歌剧角色也有如,普契尼《图兰多》中的卡拉富。男低音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在正歌剧时代便作为配角,往往是娱乐观众滑稽角色。男低音可演的角色也不少,如莫札特《唐・乔望尼》中的利波雷洛和华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沃坦王。界乎男高音和男低音中间,便是男中音,一个直至19世纪中叶才出现的概念,著名角色如莫札特《女人皆如此》的古烈摩和《唐・卡洛》中的罗迪戈。 [编辑本段]声乐简介 歌剧中的声乐部分包括独唱、重唱与合唱,歌词就是剧中人物的台词(根据样式不同,也可有说白);器乐部分通常在全剧开幕时有序曲或前奏曲,早期歌剧还间有献词性质的序幕(包括声乐在内)。在每一幕中,器乐除作为歌唱的伴奏外,还起联接的作用。幕与幕之间常用间奏曲连接,或每幕有自己的前奏曲。在戏剧进展中,还可以插入舞蹈。歌剧的音乐结构可以由相对独立的音乐片断连接而成,也可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统一结构。 歌剧中重要的声乐样式有朗诵调、咏叹调、小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等;其体裁样式有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小歌剧、轻歌剧、音乐喜剧、室内歌剧、配乐剧等。 咏叹调 咏叹调是歌剧中主角们抒发感情的主要唱段,它们的音乐很好听,结构较完整,能表现歌唱家的声乐技巧,因而我们经常也会在音乐会上听到它们,如《蝴蝶夫人》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茶花女》>>

问题五:陈锦棠的所有粤语歌剧有哪些 来自:

陈锦棠的作品

股疯 (1993)

玉龙太子出家 (1963) 金龙太子洪武

清官斩孝女 (1963) 田顾

乱拜石榴裙 (1963) 天虹太子

风雨泣萍姬 (1963)

武潘安 (1963)

龙凤奇缘 (1962) 马如龙

情泪染袈裟 (1962) 杨仲华

大明群英会 (1962) 张良弼

文武状元争彩凤 (1962) 武志雄

浴室飞尸 (1962) 何萍

小甘罗拜相-大结局 (1962) 秦王

美人如玉剑如虹 (1962) 王爷

新夜光杯 (1962) 风云太子

珠楼错 (1962) 华孝麟

小薛蛟举狮观图 (1962) 薛猛

春满帝皇家 (1962) 尤忠

双龙丹凤霸皇都 (1962) 程金龙

福禄双星 (1962) 张大福

小甘罗拜相-上集 (1961)

万里烽烟寻妹喜 (1961) 夏桀

衣带奇w (1961) 文少泉

百鸟朝凰 (1961) 威武将军周平

十三岁封王 (1961) 徐平章

汉宫英烈传 (1961)

金銮教子认生娘 (1961)

花木兰 (1961) 王志义

杨门女将告御状 (1961) 呼延显

香江花月夜 (1961) 陵王

步步高升 (1961) 宋万宝

英雄肝胆美人心 (1961)

还珠泪 (1961)

皇城救母定江山 (1961)

杀人王大战扭计深 (1961) 扭计深

一命难填九命冤 (1961)

换巢鸾凤 (1960)

西河会妻 (1960) 郭崇安

书剑恩仇录-大结局 (1960) 文泰来

白蛇女碎尸还孽债 (1960) 金铃太子

银屏太子阴阳河会妻 (1960) 金铃太子

书剑恩仇录-上集 (1960) 文泰来

书剑恩仇录-下集 (1960) 文泰来

节妇审贪官 (1960) 麦伯和

阵阵惊魂 (1960) 吴世雄

琴挑误-上集 (1960) 曹文

猛鬼孤儿 (1960) 李文道

再世奇缘 (1960) 刘彪

娘子军封王 (1960) 关山雪

琴挑误-下集 (1960) 曹文

龙虎斗江南 (1960) 祯

美人计 (1960) 周瑜

西施 (1960) 越王勾践

彩鸾灯 (1960) 钱贵卿

平步青云-大结局 (1959) 正德皇

红菱巧破无头案 (1959) 左维明

双枪陆文龙 (1959) 王佐

沙三少情杀谭阿仁 (1959) 沙三少

燕子衔来燕子笺 (1959) 贾三贤

武松打虎 (1959) 西门庆

三月杜鹃魂 (1959) 司徒雄天

平步青云-上集 (1959) 正德皇

射英雄传-第二集 (1959) 陆乘风

九天玄女 (1959) 闽王

雪艳娘 (1959) 汤勤

金钗引凤凰 (1959) >>

问题六:世界四大歌剧分别是什么?还需要它们的资料。以及是否有排名? 时间:8月23日14:30――16:30

地点: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

主讲人: 陈立(著名乐评人、古典音乐推广者)

内容简介: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欣赏9月13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斯卡拉歌剧院交响乐团音乐会,音乐之友俱乐部邀请陈立老师来介绍传奇的斯卡拉歌剧院以及与其有关的音乐大师们,欢迎新老朋友们届时光临。

斯卡拉歌剧院是意大利最大的歌剧院,也是世界上音响效果最佳的歌剧院之一。它位于米兰市中心,与米兰大教堂相距约200 米。该歌剧院建于1778 年,由于建在拆除了的斯卡拉圣母玛丽亚教堂的房基上,故被命名为斯卡拉歌剧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剧院遭到轰炸,整个演出大厅片瓦无存。战后,意大利 拨巨资进行重建,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剧院之一。

如今的斯卡拉歌剧院为3 层楼建筑,它外表极其平常,但剧院内却是富丽堂皇。直至今日,斯卡拉歌剧院仍属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几家豪华剧院之一。

200 多年来,斯卡拉歌剧院为世界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一年四季都要演出第一流的节目,包括歌剧、芭蕾舞、音乐会等等。它是米兰社会、文化和政治 的中心,也成了意大利最主要的歌剧院,几乎所有杰出的意大利作曲家都曾有歌剧作品在这里首演,比如唐尼采蒂的《唐棣之花》、威尔第的《茶花女》、普契尼的《图兰朵》和《蝴蝶夫人》。许多意大利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音乐家也都与这座歌剧院的名字相关联,因此它被西方许多音乐家和歌舞演员视为歌剧圣地,以能在此献艺为荣,故斯卡拉歌剧院有“歌剧之麦加”的称号。

剧院上演季节的开幕式在每年12月7日米兰守护神节举行,能在这一天担任主唱歌手是演员们的最高荣誉。19世纪的所有意大利杰出作曲家都为斯卡拉歌剧院写过作品,20世纪中的托斯卡尼尼、萨巴塔、阿巴多等许多著名指挥家也都曾执掌剧院的艺术创作。

问题七:比较著名好听的意大利歌剧?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的《你鸡可知道》《请你不要再去做情郎》

莫扎特《唐璜》的《请你到窗前来吧》

《贾尼斯基基》好像是普契尼的 里面的《我亲爱的爸爸》比较著名

哎呀 还有好多哩

一下子想不起来

你要上上百度查的话 最好输入意大利文 比较好找

问题八:世界经典的歌剧都有哪些?好听点的,还有波切利比较经典的 最经典歌剧选段

歌剧并不是庄严、高雅、神秘的东西,它其实只不过是古代人打发无聊的休闲娱乐而已,好像音乐会与话剧的综合体。受到小提琴老师的影响,我从小就很喜欢听歌剧,经常有闺蜜找我推荐。但无论多么美好的歌剧,也无法符合每一个人的口味,无论多么不美好的歌曲,可能其中也有灵光闪现的一幕。对于对歌剧还没有那么热爱的初学者来说,听歌剧选段其实才是最好的入门选择。整理了一些个人喜欢的经典歌剧选段,希望能够闺蜜们带来帮助。

1、哈巴涅拉、斗牛士之歌

选自《卡门》(比才)

《卡门》是比才倾尽毕生之力所创作出的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之一,虽然该剧首演时因为女主角卡门不守妇道,曾被评论界称为“ 之女”,但并不妨碍它广受欢迎。

《卡门》中有两只曲子最受欢迎,第一只就是《哈巴涅拉》舞曲,又名《爱是一只自由的小鸟》,吟唱卡门不想受礼教束缚,想要自由相爱的心情。不但曲子旋律优美,歌词也被广为流传,尤其是那句“如果你爱我,我也爱你,你可就要当心”,充分表达出卡门放荡不羁的炙热之心。顺便一说,有魔曲之称的小提琴协奏曲《卡门幻想曲》,其中也反复出现《哈巴涅拉》的旋律。

能够与《哈巴涅拉》其名的就是《斗牛士之歌》,男主角斗牛士艾斯卡密罗就是在这支曲子中登台的,从而俘获了卡门奔放的心,也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2、多么快乐的一天

选自《军中女郎》(唐尼采蒂)

《军中女郎》是一出无论在音乐、剧情或者内涵都极不出色的歌剧,它之所以经常在世界各地上演,就是因为这支作为结束曲目的咏叹调:《多么快乐的一天》。这支咏叹调被成为“男高音的禁区”,因为在不到2分种的时间里,有9个HIGH C(高音C)。这支曲目已非正常人类所能演唱的,因为在这短短的曲子中,需要演唱者完埂从中音C到高音C的跳跃,并且每次都需要重复2次,接着又是两个纯八度的跳跃,最后一个拖长的High C结束全曲。在1968年之前,所有的歌唱者都会在这支曲目的时候降调,降到高音B。直到帕瓦罗蒂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与萨瑟兰合作演出了《军中女郎》,他自1940年曲子诞生之日起,首次在歌剧上完成了9个HIGH C的演绎,从而得到了“高音C之王”的称号。而自帕瓦罗蒂后,能够在现场唱足9个HIGH C的,也仅仅有意大利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他也仅仅灵光闪现了一次,从此这支曲子,再度成为绝响。

幸好还有胡安・迭戈・弗洛雷兹,这个来自秘鲁的小个子男人,在歌剧《军中女郎》中不但以原调完成了这9个HIGH C,返场时居然又演唱了一次《多么快乐的一天》,又是9个HIGH C!短短不到5分钟的时间,胡安居然完成了18个HIGH C,震动古典音乐界,也继承了前人,继续为我们的耳朵带来这样激动人心的美梦。

3、情人学堂

选自《女人皆如此》(莫扎特)

天才莫扎特的歌剧,喜欢吟唱美好而又纯真的爱情,歌剧《女人皆如此》讲述了两个军官打赌,赌自己的未婚妻是否会对自己忠诚的故事。《情人学堂》这首三重唱,就是两个年轻人向未婚妻告别时唱起的,与莫扎特的协奏曲、奏鸣曲作品不同,这只歌即不欢快也没有痛心,有的只是高贵而庄严,似乎是莫扎特对纯真爱情的祭奠。

4、爱情的烦恼

选自《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

《费加罗的婚礼》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歌剧,无论从音乐、唱段到内涵,几乎都无懈可击。在这出完美歌剧中,出现了一支最完美的咏叹调《爱情的烦恼》,是未成年的小男孩在询问他的情人爱情的烦恼,曲子的情绪高低起伏,从诙谐、快乐急转直下,变成了淡漠和冷酷。这支曲子也被吟唱至今,成为许多古典演唱会上的必唱曲目。

5、今夜无人入睡

选自《图兰朵》(普契尼)

有一支被朝廷台放烂的曲>>

问题九:音乐剧和歌剧有哪些不同 音乐剧和歌剧都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用音乐来表现故事情节的音乐形式之一。歌剧属于古典音乐范畴,一般指以歌唱为主,以管弦乐队伴奏,有舞台布景、化妆与舞蹈动作的戏剧,有时还加独白、对白等。歌剧是综合性艺术,包含音乐、戏剧、诗歌、舞蹈、舞台设计、化妆、灯光等多种艺术成分。近代的歌剧始于十七世纪初叶,后经长期发展而产生多种类型,如正歌剧、大歌剧、喜歌剧、轻歌剧、小歌剧、乐剧等。音乐剧并不只是由音乐伴奏的表演。它不是歌剧、喜剧歌剧或是轻音乐剧,也不是歌舞杂耍、音乐荒诞剧或是夜总会的歌舞表演。歌剧和音乐剧都起源于宗教音乐,具体来说,音乐剧原本其实是歌剧中喜歌剧和轻歌剧的一种分化,但是最终形成了与歌剧截然不同的风格。首先说说它们的相同点,有很多人经常把音乐剧和歌剧搞混,因为它们的形式确实比较相近。歌剧与音乐剧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采取音乐和歌曲来表现剧情,以及包含舞蹈、舞台、化妆、灯光等多重艺术元素的综合性。这些都是无庸置疑的,以下谈一谈两者的区别。音乐剧严格的来说不能和歌剧一样作为传统意义上的高雅音乐或是换言之古典音乐的一部分。音乐剧产生的较早,但真正作为独立的有影响力的一种音乐形式还是在上世纪初百老汇初具规模开始,而它的 则是70年代中期后以韦伯、勋伯格为代表的这些欧洲的,尤其是英国和法国音乐剧作曲家的活跃才开始的。音乐剧和歌剧的不同地位从人们的态度上就可以得知。在那些歌剧和音乐剧广泛上演的国家,看歌剧是提前几周订好票,需要穿着正式的晚礼服入剧院的,观看时要讲究礼仪,不能随便鼓掌之类的;但是看音乐剧就相对随意,而且一部音乐剧常年上演,只需提前半小时到剧院门口买张票就行了,就像我们平时看**一样方便。但是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音乐剧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地位还是很崇高的,能够到这些地方去观赏音乐剧是一种荣幸。对于课上老师提到有一位同学认为音乐剧不能进大雅之堂,这一点纯粹是误解,所谓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是人们定的,经典是永远的流行,歌剧也是几百年前的流行音乐,只不过传唱多年后剩下的精品自然就成了经典,今天流行的音乐剧中也一定会有几百年后仍在流行的经典。音乐剧和歌剧最大的差别在唱腔上。如果你听不见声音,不去观察演员口型,仅仅靠看舞台和表演的话,可能比较难区分开音乐剧和歌剧。歌剧大都用美声唱法,采用了大量的咏叹调和宣叙调,咏叹调会伴随着每一次戏剧性的转折将整部戏推向 。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卡门》和《茶花女》中广为流传的那两段唱段。而音乐剧属于流行音乐范畴,多数用流行唱法,也有用美声唱法的(例如《悲惨世界》和《剧院幽灵》);但在正式场合歌剧决没有用流行唱法的,因为发声方式完全不同。虽然现在的演唱会流行和古典的融合比较时兴。音乐剧中的歌曲很多并非独唱曲;音乐剧中的歌曲更短,更简单,易于传唱,人们可以在散步或洗澡的时候唱起这些歌曲。一般来说,尽管音乐剧中的歌曲更容易从整部剧中独立出来,也更加适于在酒吧等其他的娱乐场所单独吟唱,但这些歌曲本身不一定适合剧情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演员通过舞蹈或其他的表演来烘托气氛,带动剧情进入 。许多上榜的流行歌曲就是音乐剧的插曲,例如韦伯的很多作品都因为作为流行歌曲而广为流传,像《猫》中的《memory》,《whistle down the wind》中的《No Matter What》(这首是由当红的男子组合演唱,作为流行歌曲风靡全世界,但几乎没人知道这是音乐剧的插曲)。歌唱家也会演唱音乐剧的选段,例如“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系列演唱会,帕瓦罗蒂就经常演唱流行歌曲或是音乐剧,而流行歌星就很少演唱歌剧选段(莎拉布莱曼这类多栖的不算在内),毕>>

问题十:歌剧魔笛有哪些选段 歌剧《魔笛》中的帕米娜这个角色外柔内刚,莫扎特为她写的所有唱段都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与帕帕基诺的两重唱《那些感受到爱情的男人》最为经典。

捕鸟人是剧中带有喜剧因素的一个亮点,在第一幕中的《我是一个快乐捕鸟人》以民谣为基调,生动灵活、轻松的刻画出其快乐的天性。

《夜后的咏叹调》是按标准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写的,其在第一幕中的o zittre nicht, Mein lieber Sohn!这首咏叹调分为三个部分,由抒情到花腔唱段,旋律有节制的变化。

第二幕中的《仇恨的火焰》是一首极为华丽的花腔咏叹调,可以说是花腔女高音咏叹调史上数一数二的名曲。

除了上面提到的,在这部歌剧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歌曲相当的多,帕帕基诺演唱犹如童话般的歌曲、祭司的合唱、萨拉斯妥的咏叹调,以及巴巴吉诺与帕帕吉娜的二重唱,二重唱《笑与啼》,《我的幸福完了》,《一切困难都已克服》《这是多么美丽的画像》,《我的命运充满痛苦》,著名的男低音独唱曲:《伊西斯与奥西利斯神呵请赐给他们智慧》,《音乐好像从远方传来》,《我心中燃炽着怒火》,《在这神圣的殿堂》,三重唱:《两位是第二次来到》,男声合唱:《感谢伊西斯和奥西利斯神》,《如果有爱人该多好》都很好听,最后大伙儿一起唱出《美与智慧,将戴上永远的王冠》。。

歌剧产生于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威尔第的 ,〈优利狄西〉开始,到十九世纪昌盛意大利正歌剧同时产生,二十世纪发展舞剧

清唱剧,中国第一部清唱剧是黄自的〈〈长恨歌〉产生于巴洛克时期加入“剧”的成分最著名的是亨德尔的〈弥撒亚〉经典唱词是“哈里路呀” 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歌剧的起源

一般认为欧洲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西方公认的第一部歌剧,是在人文主义影响下,企图恢复古希腊戏剧精神而产生的《达佛涅》(另译《达芙妮》),编剧o里努奇尼,作曲j佩里与j科尔西,1597年(一说完成于1594年)于佛罗伦萨g巴尔迪伯爵的宫廷内演出,由于此剧原稿失传等原因,也有人把1600年为庆祝亨利四世婚仪而写的《优丽狄茜》做为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剧。由于公众对歌剧的欢迎,1637年威尼斯创设了世界上第一座歌剧院。

歌剧的发展

17世纪末,在罗马影响最大的是以亚•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剧乐派。该乐派在剧中不用合唱及芭蕾场面,而高度发展了被后世称为“美声”的独唱技术。当这种“唯唱工为重”的作风走向极端时,歌剧原有的戏剧性表现力和思想内涵几乎丧失殆尽。于是到18世纪20年代,遂有取材于日常生活、剧情诙谐、音乐质朴的喜歌剧体裁的兴起。意大利喜歌剧的第一部典范之作是帕戈莱西的《女佣作主妇》(1733年首演),该剧原是一部正歌剧的幕间剧,1752年在巴黎上演时,曾遭到保守派的诋毁,因而掀起了歌剧史上著名的“喜歌剧论战”。出于卢梭手笔的法国第一部喜歌剧《乡村占卜师》就是在这场论战和这部歌剧的启示下诞生的。

意大利歌剧在法国最先得到改造,而与法兰西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吕利是法国歌剧(“抒情悲剧”)的奠基人,他除了创造出与法语紧密结合的独唱旋律外,还率先将芭蕾场面运用在歌剧中。在英国,普赛尔在本国假面剧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英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狄东与伊尼阿斯》。在德、奥,则由海顿、狄特尔斯多夫、莫扎特等人将民间歌唱剧发展成德奥民族歌剧,代表作有莫扎特的《魔笛》等。至18世纪,格鲁克针对当时那不勒斯歌剧的平庸、浮浅,力主歌剧必须有深刻的内容,音乐与戏剧必须统一,表现应纯朴、自然。他的主张和《奥菲欧与优丽狄茜》、《伊菲姬尼在奥利德》等作品对后世歌剧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19世纪以后,意大利的g罗西尼、g威尔迪、g普契尼,德国的r瓦格纳、法国的g比才、俄罗斯的mi格林卡、mp穆索尔斯基、pn柴科夫斯基等歌剧大师为歌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型于18世纪的“轻歌剧”(operettta,意为:小歌剧)已演进、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裁。它的特点是:结构短小、音乐通俗,除独唱、重唱、合唱、舞蹈外,还用说白。奥国作曲家索贝、原籍德国的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是这一体裁的确立者。

20世纪的歌剧作曲家中,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受瓦格纳影响的理查·施特劳斯(《莎乐美》、《玫瑰骑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是将无调性原则运用于歌剧创作中的贝尔格(《沃采克》);40年代迄今则有: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米约、曼诺蒂、巴比尔、奥尔夫、贾纳斯岱拉、亨策、莫尔以及英国著名的作曲家勃里顿等。

声乐

歌剧中的声乐部分包括独唱、重唱与合唱,歌词就是剧中人物的台词(根据样式不同,也可有说白);器乐部分通常在全剧开幕时有序曲或前奏曲,早期歌剧还间有献词性质的序幕(包括声乐在内)。在每一幕中,器乐除作为歌唱的伴奏外,还起联接的作用。幕与幕之间常用间奏曲连接,或每幕有自己的前奏曲。在戏剧进展中,还可以插入舞蹈。歌剧的音乐结构可以由相对独立的音乐片断连接而成,也可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统一结构。

歌剧中重要的声乐样式有朗诵调、咏叹调、小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等;其体裁样式有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小歌剧、轻歌剧、音乐喜剧、室内歌剧、配乐剧等。

咏叹调

咏叹调是歌剧中主角们抒发感情的主要唱段,它们的音乐很好听,结构较完整,能表现歌唱家的声乐技巧,因而我们经常也会在音乐会上听到它们,如《蝴蝶夫人》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茶花女》的咏叹调“为什么我的心这么激动”、和罗西娜的咏叹调“我的心里有一个声音”等等。

宣叙调

宣叙调是开展剧情的段落,故事往往就在宣叙调里进行,这时角色有较多对话,这种段落不适宜歌唱性太强,就用了半说半唱的方式,叫做宣叙调,它很像京剧里的韵白。京剧中,青衣、小生或老生都有一种带有夸张语音音调的念白,它虽不是很旋律化,但可使道白便于与前后的歌唱衔接,其功能与西方歌剧里的宣叙调很近似。欧洲歌剧早期的宣叙调非常不歌唱化,叫做“干宣叙调”,往往是用古钢琴弹奏一个和弦给一个调,歌者就在这个调里用许多同音反复的道白来叙述,这种同音反复译成中文非常难听,因为中国语言是有四声的抑扬顿挫的,我们中国人不能用平平的音调唱:你今天吃饭了没有?听起来肯定好笑。所以我们在遇到这种“干宣叙调”时,干脆就拿掉了说唱,改成对白了。但到19世纪,随着歌剧宣叙调的逐渐旋律化,如我们在演唱《茶花女》和《卡门》等歌剧时,就把宣叙调也译配成中文了,有一点旋律性,就可以随着旋律的高低,找到四声合适的中文。

重唱

重唱就是几个不同的角色按照角色各自特定的情绪和戏剧情节同时歌唱,两个人同时唱的,叫二重唱,有时会把持赞成和反对意见的角色,组织在一个作品里;就可能是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在罗西尼的《塞维尼亚理发师》里有六重唱,在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里甚至有七重唱,十几个人一起唱,有时还分组,一组三、五个人,各有自己的主张,有同情费加罗的,有同情伯爵的,还有看笑话的,作曲家卓越的功力就表现在能把那么多不同的戏剧音乐形象同时组织在一个音响协调、富有表情的音乐段落里面,这就与我们的戏曲很不相同了。

还有一个形式就是群众场面的合唱,前面已经说过了,它可以根据剧情要求是男声的、女声的、男女混声的,或者童声的。

歌剧有故事情节,歌唱有歌词,它的歌词与音乐和戏剧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在中国介绍西方歌剧,是用翻译的方式好呢,还是唱原文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呢?历来就有各有千秋的两种主张。建国后,中国的歌剧工作者在介绍西洋歌剧时,在翻译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文学语言不仅要翻译得好,在配到音乐里时,还要符合音乐的规律,听众才会觉得舒服,才能让人接受,这是一门学问,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必须要有音乐修养很高的翻译家,或者翻译家和音乐家的合作才能做好。我个人的观点是:既然观众是来剧院看戏,人们就要求能看得懂。在中国介绍西方歌剧,就最好翻译成中文,才能让人们较为便捷地随时懂得剧情和歌剧音乐的戏剧性,欣赏到亦歌亦演的表演,它至少可以让我们中国听众觉得我们的音乐工作者是很希望他们懂得西方歌剧的魅力的。而这几年的社会时尚是用原文加中文字幕的演唱,它虽然可以表现我们的演员演唱原文的水平,而且有了可能被外国的经纪人看中,被邀请到国外去演出的机会,但据我了解,对听众来讲,对西洋歌剧的接受程度就更远了,观众面更狭窄了,大家会觉得算了,反正你们也不希望我们听懂,何况一些演员的原文水平也不高,其实谁也听不懂,这样对推动西洋歌剧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有利。

一种戏剧形式。由配有音乐的戏剧文本(歌词)组成,演唱时通常用音乐伴奏。除了独唱演员、重唱演员、合唱和乐团团员外,从其一开始,歌剧演出还常常包括舞蹈演员。这种复杂的、开支庞大的音乐戏剧娱乐形式,5个世纪以来一直受到听众喜爱。它与其他戏剧形式的明显区分在于其台词用歌唱而不用语言表达;与音乐戏剧式的戏剧,如轻歌剧和音乐喜剧等的区分,则在于其作品的庄重、结构的严密和伴随音响的严肃。

古代已有诗剧和音乐相结合的作品。古希腊剧作家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和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在其剧作中就已采用合唱歌队。中世纪以《圣经》为题材的宗教剧,如神迹剧和奇迹剧,一般也有某种音乐伴奏。这些以及其他音乐戏剧形式可视为歌剧的先声。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意大利的佛罗伦斯。第一部歌剧是文艺复兴时期田园诗人利努奇尼(Ottavio Rinuccini)和作曲家佩里(Jacopo Peri)合写的《达夫尼》(Dafne),现已失传;现存最早的歌剧剧本《尤丽狄西》(Euridice)也是他们的作品。然而,这两位歌剧之父的作品在体裁和结构上均属探索性质。此后约10年,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的歌剧杰作《奥菲欧》(La favola d'Orfeo)问世。其中,器乐伴奏成为一种戏剧因素;其时歌剧题材多为希腊与罗马神话、传说和虚构的历史故事。

歌剧院

世界上第一座歌剧院——圣卡西亚诺剧院(Teatro di San Cassiano)于1637年在威尼斯揭幕,向一般观众开放,从而结束了歌剧由皇室和贵族垄断的时代,大大推动了歌剧的发展。蒙特威尔第的学生卡发利(Francesco Cavalli)是这一时代最著名的歌剧作曲家,他从1639~1669年为威尼斯这座歌剧院创作了共约40部歌剧,其中最有名的为《伊阿宋》(Giasone)。与卡发利同时的意大利歌剧作家蔡斯悌(Pietro Antonio Cesti),也写有歌剧多部,其最著名之作为《金苹果》(Il pomo d'oro)。17世纪中期后,威尼斯歌剧体裁开始衰退,虽然这时仍出现了几个有才华的作曲家,如常被人称为“喜歌剧之父”的加卢皮(Baldassare Galuppi)。

意大利的其他城市,如罗马,很快发展起其本地风格的歌剧。罗马的歌剧与威尼斯不同,它不太强调舞台的富丽堂皇,而喜用风趣的插曲来减轻全剧的悲剧气氛,注重乐器的序曲和序曲式幕间乐章。罗马也有不少有名的歌剧作家,如创作了第一部完整喜歌剧《受难者即希望所在者》(Chi soffe speri)的马佐契(Virgilio Mazzocchi)和马拉佐利(Marco Marrazzoli)。

18世纪,意大利歌剧中心移至那不勒斯,各种歌剧体裁相继出现,从而影响了意大利以及许多外国歌剧活动中心。其重点是使音乐服从歌词,使人听懂。歌词作者泽诺(Apostolo Zeno)和梅塔斯塔齐奥(Pietro Metastasio)为此作出了贡献。歌剧的咏叹调,特别是三段体咏叹调,占主导地位。那不勒斯歌剧和声纯朴,更为旋律化和轻快,并带有洛可可风格壮丽的音调。代表作家有史卡拉第(Alessandro Scarlatti)、波尔波拉(Nicola Antonio Porpora)、文奇(Leonardo Vinci)和莱奥(Leonardo Leo)。

1720年威尼斯人马尔切罗(Benedetto Marcello)写了《时兴的戏剧,又名创作和演出意大利歌剧万无一失的方法》(Il teatro alla moda,o sia metodo sicuro e facile per ben comporre ed eseguire opere italiane in musica),讽刺正歌剧中日益增长的、使戏剧性淡薄的陈规陋习,从而引起了歌剧改革的试验,但收效甚微。

17世纪发展出了形式独立的讽刺性喜歌剧。开始时,它往往穿插在正歌剧的幕间。在成熟过程中,它又恢复了一些正歌剧感情严肃的特色,进而使许多喜歌剧带有混合性质。《塞尔维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和《秘密结婚》(Il matrimonio segreto)等是此时期的代表作。

1650年前歌剧传入法国,第一部法国歌剧《波蒙纳》(Pomone)于1671年在皇家音乐学院(即今巴黎歌剧院)揭幕式上首演。但歌剧到卢利(Jean-Baptiste Lully)生活的时代才成为真正的法国艺术。意大利人卢利前往巴黎,借用法国话剧与芭蕾舞的特色,创作法国式歌剧。他不喜欢意大利式的咏叹调,主张改用短而活泼的歌曲。他按照法兰西喜剧团的朗诵方式改革了宣叙调,并发展起了法国式的序曲。卢利的风格在拉摩(Jean-phlippe Rameau)的歌剧里达到顶峰,其主要作品有《希波利德和阿利茜》(Hippolyte et Aricie)等。

1627年歌剧传入德国和奥地利后,产生了“民谣歌剧”,涌现了一批歌剧作家,如莫扎特、韩德尔、贝多芬等,主要作品有《魔笛》、《奥兰多》、《费加罗的婚礼》、《唐·璜》、《费德里奥》(Fidelio)、《月球上的世界》(Il mondo della luna)等。1769年,卡尔札比吉(Ranieri de'Calzabigi)和葛路克发表关于歌剧革新的重要文献∶歌剧《阿尔西斯特》(Alceste)的前言献词。他认为多余而花俏的三段体咏叹调应予废除,代之以朴素的表达和真实的感情。音乐的职责是“为诗服务”。葛路克的代表作有《伊菲姬尼在奥利德》(Iphigenie en Aulide)和《伊菲姬尼在图利德》(Iphigenie en Tauride)等。他的改革主张曾产生重大影响。

歌剧传入英国后,经过很长时间才在英国扎根。英国的第一部歌剧是普赛尔(Henry Purcell)的《狄多和伊尼阿斯》(Dido and Aeneas);它打破了宣叙调和歌曲之间的界限。《乞丐歌剧》的上演,使英国观众终于习惯于听一种用本国语演唱的舞台剧。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的喜歌剧得到了很大发展。1752年卢骚的独幕喜歌剧《乡村卜者》(Guerre des Bouffons)上演,他用混合曲的方式写成总谱,把反映十分通俗的浪漫爱情和歌舞杂耍表演的曲调组合在一起,很有法国风格。尔后这种新的杂烩式喜歌剧便统治了巴黎和其他地区的歌剧舞台。著名剧作家有蒙西尼(Pierre-Alexandre Monsigny)、格雷特里(Andre Gretry)、梅于尔(Etienne-Nicolas Mehul)和布瓦埃尔迪厄(Francois-Adrien Boieldieu)。法国喜歌剧自布瓦埃尔迪厄后,变得更意大利化,反映出罗西尼的影响。在此时期,意大利歌剧一度衰落,后因迈尔(Johann Simon Mayr)、罗西尼、董尼才第(Gaetano Donizetti)和贝利尼(Vincenzo Bellini)等有才华的歌剧作曲家创作了一批有世界声誉的歌剧作品,如《塞尔维亚的理发师》、《安娜·波莲》(Anna Bolena)、《海盗》(Il pirata)、《清教徒》(I puritani)等而重新受人喜爱。

“大歌剧”产生于19世纪的巴黎,这是一种具有国际风格的大型歌剧,采用历史的或虚构的历史故事为题材,舞台上充满了奇景艳服、芭蕾舞和各种跑龙套的方阵队列。它几乎摒弃了美声唱法的精巧细微,极大地扩充了乐团本身和它在戏剧中的作用。第一出公认的大歌剧是梅耶贝尔(Giacomo Meyerbeer)的《魔鬼罗伯特》(Robert le Diable)。梅耶贝尔和阿勒威(Fromental Halevy)之后,大歌剧开始反映出新的音乐趋向,发展成多种多样的混合形式。这时期的法国歌剧作家还有白辽士和奥芬·巴赫,二人主要作品有《天堂与地狱》(Orphee aux enfers)、《特洛伊人》、《霍夫曼的故事》(Les Contes d'Hoffmann)等。

德国浪漫主义的歌剧是《自由射手》(Der Freischutz)等作品,它们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先导,这时期兴起的还有轻歌剧,约翰.史特劳斯的名作《蝙蝠》使之发展到颠峰。

19世纪后著名歌剧作曲家有∶意大利的威尔第、普契尼、布索尼等;德国和奥地利的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费慈纳(Hans Pfitzner)、荀白克、贝尔格等;法国的古诺、比才、托马、马斯奈(Jules Massenet)、德布西、拉威尔。

歌剧传入俄国后,最初多搬演外国作品,尔后才产生了俄国歌剧之父格林卡(Mikhail Ivanovich Glinka)等一批优秀歌剧作曲家,如李姆斯基·柯萨阔夫、鲍罗丁、穆梭斯基(Modest Mussorgsky)、柴可夫斯基、史特拉文斯基和普罗高菲夫等。

至20世纪中叶歌剧几乎变成一种博物馆艺术,多是重演旧作而极少新作。歌剧的未来出路有些作家认为在于类似歌剧的、使观众感到惊奇和意外的舞台剧和其他混合的歌剧形式之中,其他人则认为在于为工厂和学校上演而创作的种种小型歌剧之中。

答:《春之声圆舞曲》的作者约翰·施特劳斯是西方浪漫主义音乐中期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创作的《春之声圆舞曲》等许多作品,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优美动听、充满生活气息、青春气息,表现了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属于典型的浪漫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6073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