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情中,如何处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怎样权衡理性与感性,把握好分寸,让两个人之间感情更加牢固,处理好感性与理性是非常关键的。处理好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分寸,可以让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更上一层楼。首先我先说一下什么是感性,什么是理性,他们是如何定义的。
理性,什么是理性?理性是基于现有的理论,通过合理的逻辑推导得到确定的结果,规避风险、谨慎投资,保持清醒头脑。
感性,什么是感性?感性指人情感丰富,多愁善感,能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感受力很强,能体会到任何事物情感的变化,只要值得,尽情去爱。
接下来就说如何处理权衡爱情中的理性与感性。
理性与感性的区别
一、理性的做出规划,安排。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恋爱的规划,互动。然后去享受这些计划、安排“成功实现”带来的感性快乐。
不正常的恋爱是会每天沉溺于各种幻想,五花八门的心情涌动中,但根本不做规划。期待童话降临结果现实反复打脸。为了有意义的活着需要抛弃部分感性。为了有趣的活着需要偶尔失去理性。极端的理性使人看起来冷血。极端的感性使人看起来懦弱。太过执着一件事是一种感性,放下执着是一种理性。你就不要太过执着这个问题,只要你认为是正确的就可以去做。
二、学会审视自我的情绪,多用不同的角度去思维。对情绪有一种敏感的发觉,并加以掌控,而不是被情绪掌控。
无论是结婚还是谈恋爱,要互相多沟通沟通,闹矛盾也是有底线、是原则问题,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两个人之间有一点点矛盾是正常的,如果真的涉及原则、底线,就别拿爱束缚自己,趁早离开。这是最大的理性,规避风险,谨慎投资,只要值得,尽情去爱。感性,其实就比较简单了。如果你跟你恋爱对象交谈或者妻子丈夫,之间交谈的内容。其实重要的是内容吗,很多时候不是的,谈的是气氛、是感情、是情绪的流动,是彼此交换信息的一个得到良好回馈的氛围。对方只是希望你的心思、你的心在她那里,得到一种情感的满足于归属感,也就是安全感。其他的就随意了,让对方有安全感,正确处理理性与感性。
三、对待对方的时候可以感性,但是你自己必须要保持理性,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你想要的,到底值不值得。
怎么平衡两人的关系是要两个人一同探索,最理想的多半搭配是偏感性搭配偏理性,但这中间从来不是机械化的背书,或是用某人的一段总结当成操作指南。要恋爱和睦,婚姻家庭更幸福,少不了两个人之间的互相磨合,互相了解对方,互相探索研究出一种适合双方的办法,其实更多时候,这种方法都是在你们两个恋爱、婚姻中不自觉萌发出的,也就是你们通过时间、经历不自觉磨合出的,慢慢的就会形成一个体系,互补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理性与感性就迎刃而解了。
总结
爱情本就出于感性,为了维护一份感性所带来的爱情,我们需要理性的经营它,其目的仍然是为了保护我们感性而产生的爱情。感性的浪漫,理性的稳定。玫瑰和面包,各取所需。理性带来长久实际的利益和安全感。感性带来一时的心情愉悦和舒心。以上就是三种如何处理两个人之间的感性与理性的方法,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女孩在对待爱情时往往表现得比较感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生理与心理结构影响
11 思维方式
女性天生思维方式比较细腻柔软,相比男性更容易产生共鸣与感动,也更容易被情感左右,因此在对待爱情时更容易出现感性行为。
12 处理方面
女性在处理事物时,更注重与人的感性互动,而非理性思考,这在对待爱情时也有所体现,表现为对爱人的细心呵护、纵容和包容,与男性更理性、理智的性格形成巨大的对比。
二、社会化影响
21 教育影响
在爱情方面,女性更注重交际与沟通,多以恋爱、婚姻为目的,也比男性更早开始接受社会中的恋爱与婚姻教育,因此更容易受到爱情的影响,产生感性情感。
22 社会规范
传统社会观念中认为,女性应当待人以温柔细腻,善解人意,这就与感性行为密切相关。观念上,女性对待爱情时更注重情感交流与丰满感情,而男性则认同纯粹的爱情,只关注到自己的感受。
三、文化传媒影响
31 **与文学
**与文学作品中所有描述爱情的内容,都可以影响女性的思维和行为,构成她们在对待爱情时的主要参考。作家和编剧往往使用感性手法来吸引观众,其中女性又是一个重要的受众群体。
32 广告和公关
广告和公关行业通过对女性的心理和需求状态的深入研究,往往采用更具感性的表现手段,包括广告语、颜色、形式和情感暗示等,对女性产生的情感作用更加明显,容易让女性在对待爱情时产生感性的倾向。
四、自身需求与心态
41 爱与被爱的需求
女性天生就是愿意去爱和被爱的,她们的心理需求中就包含了感性和浪漫的情感。当她们恋爱时,更注重的是对方对自己的呵护和关注,以及在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
42 渴望被幸福与满足的心态
女性对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有着强烈的渴望,这也是她们在爱情中常常表现得非常感性的原因。因为她们希望自己在爱情中得到最大的满足和幸福,而感性行为恰恰可以让她们更加贴近自己的内心需求。
综上所述,女孩在对待爱情时表现得比较感性,受到生理与心理结构、社会化、文化传媒和自身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男性来说,应该多了解女性对待爱情时的感性需求和行为,去更好地理解和爱护她们。而对于女性来说,应该在感性与理性之间进行平衡,既不过于感性失去理智,也不过于理性失去感性。
19世纪上半叶,也是浪漫主义的初期,浪漫主义看似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相对立,但必须看到的是,启蒙运动是开放性的,也就是说,启蒙运动体现出多种倾向,而且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视角探索新事物,因此,当我们看到崇尚理性的启蒙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之际,又出现了反理性的“狂飙运动”时,就不足为怪了,这正与启蒙运动思想是吻合的:允许人-这一自由体-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思想情感
女孩对待爱情感性的倾向可能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社会文化、生物学和个人经历等。
1 社会文化因素:在很多社会文化中,女性被认为是情感表达更为开放和敏感的性别。女性可能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到强化这种感性表达的社会期望,这使她们更倾向于表达和体验爱情的感性方面。
2 生物学因素:生物学上,性别激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女性在情感表达方面更为敏感。雌激素在女性身体中的水平较高,与情绪调节和情感体验相关的神经递质也可能在女性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3 个人经历和社会化:每个人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化背景都会对他们对待爱情的方式产生影响。女孩可能在家庭、教育和媒体等方面接受到与感性和浪漫相关的观念和价值观。个人的亲密关系经历也可能塑造了她们对爱情的感性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常见的趋势,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女性。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每个人对待爱情的方式都是独特的。男性也可以对待爱情感性,而女性也可以对待爱情更加理性和实际。性别并不是决定一个人对待爱情方式的唯一因素,还有其他多样的个体差异和社会因素需要考虑。
现如今大家都会在知道一个人的生日后,去查他属于哪个星座,以此来判断他是个什么星座,好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对方,如何才能够和对方更好地相处下去。十二星座,每个星座的性格都不一样,但是根据生日是可知晓其人属于哪个星座的。
110月5号出世的叫什么星座10月5号生人是天秤座,天秤座一般都十分善于社交媒体,学生的交际圈尤其广,并且无论应对谁都可以高谈阔论,一点也不畏惧,因此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深受他人的喜欢。八面玲珑,八面玲容就是他们的本性。在文艺美学层面有着自己的理解力和理解能力,算不上专家级别,但某一项行业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爱好。天秤座得人本性开朗,喜欢热闹轻快的气氛。不论在生活还是工作方面,脑中随意一闪而过的念头都需要与周围的人共享,不容易将事情一直埋在心里。
2重情义天秤座相比其他星座无疑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她们虽然有时就会显得有一些泛情,可是他们看待每一份感情都很认真尽职,即便是错过的爱情,还会在追忆不可自拔,天秤座针对天地万物不解之谜充斥着求知欲和探索欲。只要是你他还没接触过的行业,他们也会怀着求真的冲动。在事情选择上,他们也是最具品位的一类人,不容易随大流。
3浪漫理性天秤座十分理性,并且他们也非常的喜欢浪漫的人或事,因此在生活中,不管他们在做什么,都希望可以尤其仪式感满满。他们更愿意给周围的人生产制造浪漫的惊喜。可过度担心和感性天秤座,对待爱情会很暧昧,很有可能就是他们很满足被人们喜欢的感觉,就算自己并没有爱对方,仍旧会一直保持着不伤害对方的和睦相处方式。也所以很多人会觉得他们过度暧昧不明的心态,觉得她们是一个花心的人。
理性的爱与感性的爱情
理性的爱与感性的爱情,每个人都有理性与感性的一面,看待不同的事物每个人呈现出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爱情也是有感性和理性之分,理性的爱与感性的爱情。
理性的爱与感性的爱情1爱情世界里的男男女女,就是感性与理性的一种碰撞。比较普遍的现象是:男人代表理性,而女人代表着感性。
一段情感关系里,两者较量之下,通常答案是:理性是情感主导,感性更偏向于情感依附。
Part 1 关于女人感性
女人因感性比较情绪化,当判断一个男人是否真正被自己拥有时,就会不自觉地依赖情绪,感性而发,在一些现象里去找答案:他是否在乎自己?他是否真正爱自己?他是否会一如既往地爱自己?某天失去他会不会难以承受、会不会痛苦难熬?
一切皆与情绪相关,一切皆由感性而发。
也因此,女人的感性更容易进入精神世界,更在意精神层面的愉悦。你常看到一些异地恋爱男女,往往最先接受不了长期异地的是男人,而女人呢,只要男人满足了女人精神层面的爱需求,便解了很多的相思之苦。
柏拉图似的恋爱,通常很青睐女人。换言之,女人擅长柏拉图似的恋情。
感性带给女人的种种利弊也是很明显。优在于因感性便有了强烈的个人色彩,而这些不同的色彩能赋予女人不等的力量感,这种力量感相应地呈现在情感关系里,有的人对一份爱情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执着感,那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驱动,在有力证实这段感情的存在性。
力量感验证存在感。但是,往往其弊端就在于,这样一系列促成的执着,会将女人带入一种痛苦的境地,没有过多快乐可言。
痴情,执着,这些字眼代表女人对待感情的浓度。
感性能够很快将女人带入一段情感关系,感性的力量能够鼓舞女人在这段关系里前进。不过当与理性碰撞时,很容易被迷失。
若能超越感性,那么一段情感关系,对于女人而言,也就相对比较轻松。
Part 2 关于男人理性
男人是理性的化身,这句话一点不假,至少适用于大多数男人。
在一段情感关系里,男人多为主宰方,能清晰判断一段情感关系的走向,能清楚明了地知道自己想从这段关系里获取到什么,知道在什么时候该果断抛掉。
男人,天生擅长价值衡量,就好比把情感关系当作一种理财行为。何时该入手,何时该抛。将损失降至最低,当然,对立方是感性,与其较量有时也会有些不好操作。
男人,不擅长与感性爆发直接冲突。无论情形何种不堪,通常,进可攻,退可守,总是站在主导权的位置。静观感性的“表演”。
总之,男人的理性,其光芒将引领一段情感之路,并引导这段情感关系到达任何想要的目的地。
Part 3 总结
情感关系里,当感性的“爱”与理性的“觉”互相碰撞时,注定,感性会受伤多一些,而理性通常能全身而退。
理性的爱与感性的爱情2一、 进入大学以来我的爱情观变化
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充满对整个大学生活的憧憬,当然也包括校园爱情。但是骨感的现实还是无法与丰满的理想相契合。大一的时候我觉得大学生活让我很失望,没有了一起打打闹闹的高中同学,大家上完课都是各干各的事;没有甜甜的校园爱情,大一一整年过去以后甚至和班里将近一半女生都没说过话;以为大学就可以学自己想学的,发现原来还是要上好多水课;那时候我总是觉得很孤独,在大学的好朋友一只手数下来还要剩两根手指头……
这一切想法让我得出了一个现在看起来有点荒诞的结论:“我得找个女朋友,这样才不会孤独”。不过得出这个结论并不意味着可以找到女朋友,反而因为找不到让自己陷入了自我怀疑的困境。当时还给我一位高中同学的公众号投了篇稿子,标题好像是“我从单身狗变成了单身贵族”,结果被几个好朋友狂怼,真的让我难过了好几天。不过后来想想那篇文章的文笔和想法确实很幼稚。
有次我和一个好朋友分享了我的想法,她对我说:“但是你并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不能离开了别人就不能生活啊”。这句话确实让我幡然醒悟,但道理我懂了,却还是一直不习惯在大学干什么事情都是一个人。其实直到大二下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才算真正的适应了大学生活,逐渐开始学会与自己相处,在空闲的时候懂得如何消磨时间,一个人去食堂吃饭也不会那么尴尬,开始享受一个人去**院的日子。爱情慢慢地对我来说似乎已经不是一个必需品,我也越发感觉到大一时自己想法的幼稚。
现在我甚至会一个人去另一座城市旅游,大三一年我一个人走过了郑州、苏州、嘉兴,一个人在另一座陌生城市的夜晚散步时听一听内心的声音。这一切在大学之前我都是不敢想象的,在经历了一年多内心孤独情绪的折磨后,我终于战胜了自己的负面情绪。前两天高中同学桶桶说她根本不会想象独居的生活,还是要和别人住在一起。其实在大二下学期之前我也是这样,只不过她没有感受过我所经历的长达一年多的孤独情绪,还没有长期与自己相处的经历。虽然我的大一看起来好像很荒诞,或许是因为适应能力比较差,再加上和室友并没有十分熟。但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这样,没有办法,生活总是充满变数,谁都不知道下一秒生活会给你开一个什么样的玩笑。
说这些不是为了卖惨,我很喜欢现在的生活,而且非常享受它,想什么时候吃饭就什么时候吃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干什么事情都不用考虑别人的安排,偶尔和好朋友约出去玩,也十分开心。对大学以来我的爱情观变化做一个简单的梳理是想为下面偏学理的论述做一个背景补充。
二、 什么是理性?
这一部分我想从相对专业的角度讨论一下什么是理性或者说理性主义,为后面对爱情中的理性和感性做一些铺垫。下面我从两个问题来尽可能简单易懂地阐释政治哲学中的理性主义:
问题一:人们为什么要建立国家?——社会契约论视角
在社会契约论的论述中,人们在成立国家之前处于一种“自然状态”,每个人都尽力保护自己利益和权利。每个人都具有基本的权利,但由于他们的权利很容易受到别人的侵犯,缺乏一个刚性的保护机构和中立的仲裁机构,由此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他们基于“成本——收益”分析,决定让渡一部分自己的权利建立国家,以保护每个人的权利。之所以自私自利的人愿意让渡权利,是因为他们通过理性的思考认为这种做法的收益大于成本。
问题二:为什么自私自利的人要保护他人的权利?
每个人都有权保护自己的权利,可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是如果人们无限制地追求自己的权利就会损害他人的利益,即“个人自由的边界是他人的自由”。如果侵犯他人的权利是合理的,就意味着他人也可以侵犯自己的权利。基于理性的思考,个人出于自利,在保护自己权利的同时也应当保护他人的权利,因为保护他人的权利最终也意味着保护自己的权利。
上述对两个问题的回答基于“自然法”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认为人可以通过理性的思考认识这个世界。个人感觉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理性”的概念并不太一样,是一个很中性的词,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一词一样。
三、 理性能否推导出爱情?
读了政治哲学以后,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理性能否推导出爱情?我思考了几天以后发现好像不能。基于“成本——收益”分析,在爱情中你需要让渡自己的部分权利,以获得对方对自己爱意的表达。但是其成本和收益是难以比较的,对每个人来说应该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单身意味着自由,不用花很多钱买礼物;爱情意味着一定程度上自由的丧失,要花费很多时间去经营,如果有孩子几乎要花掉大部分时间去抚养。按道理来说是否选择恋爱对每个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可是大多数人更渴望爱情而不是单身,即使是没有喜欢的人也要在社交软件或者通过相亲硬找一个。
最起码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我自己是推导不出来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要追求爱情。不过我也没有和别人怎么交流过这个想法,我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我现在的想法没有经过讨论与纠正,还是很不成熟的。
四、 爱情不能完全用理性解释
文艺复兴以来,自然法所提倡的“理性”大行其道,几乎主宰了文艺复兴的政治思想。然而卢梭对此提出了坚决的批判,他写到:“沉思中的人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完全的理性使得人们对同胞的苦难视而不见,忽视传统社会的家庭、宗教等感性情感的重要意义。
卢梭算是给了我一个答案,爱情的产生是不能完全用“成本——收益”的理性主义去推导出来的,爱情就是一种人类自然而然的感觉,如果使用“成本——收益”分析去推导,人将成为一种“变质的动物”。正如亲情一样,大多数父母不会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思考为什么要抚养孩子,大多数孩子也不会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思考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爱情也应如此,它就是人类最原初的情感,它自由地出现和生长才在某种程度上使人成为了人。
五、 当代的爱情观
其实当代的爱情观所说的理性并非哲学意义上的理性,这种理性大多意味着人们应该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另一半。人们往往会提出一些标准,例如大部分女生要找高高瘦瘦长得帅的,大部分男生要找漂亮的身材好的性格好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现代人的外貌焦虑。
我最初用理性推导爱情的时候曾得出这样的结论:既然爱情对于我来说不是必需品,那么我就没有必要按照别人找对象的标准要求自己,我长得不高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我长得不够帅也是基因决定的,和别人没有关系。如果我根本就不需要爱情,那么我完全不需要用这一套标准束缚自己,这样以来就不会产生什么外貌焦虑。
实际上这个结论还挺有用。我大一的时候曾经一直想找女朋友,我堂妹说我身高普通,竟然让我吃增高药,我当时被堂妹各种“PUA”真的买了也真的吃了,不过后来知道这根本不能长高而且还不便宜,也就不吃了。这件事我几乎没有对任何人说过,我的朋友甚至根本不知道我有过身高焦虑。高中同学调侃我长得不高时,我总会发一句:“身高不够,颜值来补”,再加上一个狗头表情包。(如今觉得自己那个时候好幼稚啊,竟然这么在意别人的看法,还吃增高药。)在用理性主义推导过爱情并得出上面的结论后,当我为自己的身高和外貌焦虑的时候总会提醒自己:爱情对我来说根本不是一个必需品,我根本不需要用那些标准评价我自己;人生而平等,既然摆脱不了社会的枷锁,就应该用自己强大的内心和乐观的心态面对这一切。
如今想想中学时代的爱情确实很单纯,女生不会专门去寻找一个高高帅帅的,男生不会刻意去找漂亮好看的,中学时代的感情很多时候莫名其妙,或许就因为一个表情、一句话、一个眼神,就会产生一段美好的爱情。如果用卢梭的标准来评判:当代大多数的爱情是变质的。
六、 幸无所爱,不惧山海
在我大一大二为孤独情绪迷茫的时刻,偶尔在《意林》上看到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一个男生有文化,最大的好处就是日后耐得住寂寞和孤独,和自己相处。能够享受一个人的状态,充实并怡然自得,不至于六神无主、方寸大乱而纵欲麻痹自己,是一个男生最大的魅力之一。《肖申克的救赎》里面,安迪被关禁闭暗无天日三个月,有人问他:“你怎么能忍受住?”安迪回答:“有莫扎特陪我。”
如今我很享受自己一个人的生活,不会像大一那样因为孤独而迷茫,并得出“我需要一个女朋友才能摆脱孤独”的结论。在大学,除了专业课以外,“充分认识并接受自己的平庸”和“学会与自己相处”是我学会的最重要的两门课。
七、 我自己也只是一个“变了质的动物”
看到这里,或许有的人会觉得我不通人间烟火,其实并不是这样。
虽然我尝试用哲学的方式思考很多问题,但下一秒就可以立刻回到了人间的“苟且”。虽然用理性的方式推导出爱情对我来说不是必需品,但我也摆脱不了世俗的枷锁,大概率还是会结婚生子度过平凡的一生;在和好朋友的饭桌酒局之上,也少不了许多荤段子;这也改变不了我在外面看到漂亮的女生会激动地在好朋友的微信群里喊一声“我看到一个美女!”;这也改变不了我会为长得漂亮身材好的女生心动,同样会成为“外貌焦虑”的贩卖者之一,同时也成为其承受者。
哲学界的世界观确实和世俗的世界观是很不一样的,但我目前把它们分得很清,大概率不会像马克思或卢梭那样提出颠覆性的结论。现在写完了诗和远方,发完推送就可能会立刻为生活的苟且而忧愁或欣喜。
理性的爱与感性的爱情3青春期的爱情犹如一道彩虹,虽美,却稍纵即逝。那时的我们青涩,不谙世事。我们总以为身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他(她)对我来说独一无二!
只可惜时光老人是那么残忍,无情地把我们从梦幻中拉出来。梦醒后,我们才懂得爱情的真正含义。爱情不只有轰轰烈烈,它还有平平淡淡。它除了浪漫,还有现实。
爱情不只有感性,它还有理性。感性告诉我们爱或不爱;理性让我们懂得怎样去爱。世界上没有无感性的爱,也不可能有全理性的爱。它需要我们正确对待感性的爱与理性的爱。
没有感性的爱,会让爱情变成简单的交易,失去爱情原有的初衷;只有感性的爱,仿佛空中楼阁,随时都有可能坍塌。从这方面来说,爱情现实一点没有错,理性的爱情是对感性的爱情的补充。
许多人认为,既然爱了就不该在乎其他条件,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再美的爱情终究也要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的考验。也只有经得起现实考验的爱情才可能成为永恒。
因而,别抱怨心爱的人现实,我们本来就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没有面包的爱情是不存在的。爱情现实一点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活在感性的爱情中。爱情可以有理想,但它也离不开现实。
感性的爱情固然很美,可它经不起风风雨雨;理性的爱情虽然残酷,但它能让感性的爱情走得更稳,更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