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类来说,自古以来一抬头就可以看见的蓝天活星空十分富有吸引力,非常容易引起人类的想象和研究。经过一代代人类的不懈 探索 ,我们终于对太阳系有了一些了解。
对于庞大的太阳系,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太阳系由哪些星体构成。据科学家研究,我们可以把太阳系的构成星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和彗星这几种。其中,恒星太阳是太阳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仅仅是太阳这一个天体就占据了太阳系已知质量的9986%。正因为太阳拥有如此高的质量,太阳系的其他天体都受到太阳引力的影响,在太阳引力的作用下运动。而行星中最具有研究价值的则是著名的太阳系八大行星。这八大行星又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两类。 通过类别的名称
,我们不难发现行星类别的划分标准,类地行星就是拥有和地球相同特征的,体积较小,密度较大,自转速度缓慢,卫星较少的行星,包括地球,水星,火星和金星。类木行星就是和土星特征相似的自身体积较大,平均密度较小,自转速度快,卫星较多的行星,包括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几个行星。科学家们把由彗星和小行星这两种密度小,质量轻且在太阳系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天体构成的集合称为太阳系小天体。那么,由恒星,行星,彗星和小行星所构成的太阳系到底有多大呢?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似乎太阳系的大小就是太阳与八颗行星之间的距离。由于太阳系实在太大,用我们所熟知的计量单位难以清晰表述,所以我们引入一个天文单位的概念。一个天文单位的大小就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496亿公里,天文单位还可以用AU简便表示,也就是说1AU=1496亿公里。我们从太阳到八大行星再继续往宇宙外看,会看到太阳系中的柯伊伯带。柯伊伯带就像是一个充气的游泳圈,在太阳和八大行星的外围。柯伊伯带可以说是一个由岩石,水和冰等物质所组成的小型天体
1·集合体。柯伊伯带的起点在海王星的轨道处,终点在距离太阳55个天文单位的地方。那么距离55个天文单位的柯伊伯带就是太阳系的终点了吗?当然不是!我们继续往太阳系外面 探索 ,来到了奥尔特云。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奥尔特云是50亿年前形成太阳和行星的星云所残余的物质而组成的,包裹着太阳系的物体。通常将奥尔特云称为太阳系的边缘带。奥尔特云所占空间巨大,距离太阳最近处有2000个天文单位,距离太阳最远处有十万个天文单位。遗憾的是,人类目前还从未有空间探测器到达奥尔特云,根据科学家推测,人类目前行动速度最快的旅行者一号需要300年才能抵达奥尔特云,如果想要穿越奥尔特云的话更是需要3万年。所以,太阳系可能比我们所想象的还要大。
在人类所有的 历史 上,我们始终不曾放弃对星空的浪漫幻想,相信我们终将会用智慧去更多的了解头顶的这片星空,九天寰宇皆可游。
PLUTO是冥王星的名字。
这个名字同时暗指冥王星对应的希腊神话的神,冥王哈迪斯,掌管瘟疫的神,是邪恶、阴沉、诡计等负面情绪的代表者。这个名字代表内心的黑暗,来源语种希腊语。
冥王星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极致,因而冥王人往往将爱情变成绝恋。他们在爱情中慢慢被冥王星感染,逐渐将冥王星的特质融入到感情关系之中,因而冥王人的情感和情绪是深厚的、不轻松的。他们把爱情看得过于沉重,爱情对他们而言似乎缺少了轻松愉悦的享乐氛围,而是将两个不同的灵魂捆绑,合二为一,这个过程当然不会轻松。
爱之深,恨之切,冥王星人的爱恨情仇只有经历过与他们相爱的人才能感受到那股浑厚的力量,既能给予你灵魂的升华亦能让你堕入地狱。
扩展资料冥王星被重新分类到矮行星队伍中,这种变化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降级。冥王星的星球状态存在争议,激发了科学界和广大民众的争论。2017年,一个科学小组提出了一个基于“太空中小于恒星的球状物体”的行星新定义,这将使太阳系中的行星数量从8个扩大到大约100个。
冥王星曾被认为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现在是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矮行星,它也是柯伊伯行星带(Kuiper)中已知的最大成员(Kuiper行星带是海王星轨道外的一万亿或更多个直径大于100公里的冰冷岩石块彗星组成的)。
2015年7月1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新地平线”号宇宙飞船在探测器飞越冥王星附近时拍下了这张冥王星(右下角)及其卫星查伦(左上角)的合成彩色图像(?NASA/JHUAPL/SwRI)
冥王星可能被降级为矮行星,但它的奥秘仍然隐约可见。2015年,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新地平线”侦察探测器飞过冥王星及其卫星“查伦”号时,拍摄到的画面显示了一个新的世界:在太阳系其他地方都看不到的冰峰、冰面和冰冻火山。
现在,研究人员正在再次观看这段录像,寻找有关太阳系最神秘区域之一的线索:被称为柯伊伯带的巨大冰屑环。
在今天(2月28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该杂志是由博尔德西南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行星科学家团队,科罗拉多州,仔细研究冥王星和查隆的新视野地图,以计算数十亿年来与流氓柯伊伯带天体(KBO)碰撞留下的疤痕。这些冰体围绕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运行(冥王星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当太空袭击:6颗最疯狂的流星撞击]
通过研究撞击坑,研究人员发现,在过去40亿年里,冥王星和Charon受到的撞击大得多,小得多。这表明柯伊伯带主要是由大而古老的天体组成的,这些天体可以追溯到太阳系的形成时期。
“陨石坑给你一个了解过去的窗口,”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西南研究所的高级研究科学家、新视野团队的成员凯尔西·辛格告诉《生活科学》辛格说:“我们可以用陨石坑的数量来说明一个表面有多老,这有助于我们对整个柯伊伯带有更多的了解。”
是冥王星
的疤痕。一般来说,行星表面有许多陨石坑的部分区域被认为是相对较老的,而没有陨石坑的区域被认为是新的发展。”。例如,在冥王星上,有一片明亮的氮冰,被称为心脏,以其形状命名。辛格说,由于这一区域没有撞击坑,与冥王星表面其他区域相比,它被认为是相对年轻的。
相反,过去的证据表明冥王星一些富含撞击坑的区域大约有40亿年的历史。通过仔细研究这些区域中陨石坑的大小,研究人员可以获得数十亿年前太阳系形成后不久通过柯伊伯带移动的物体类型的快照。
在新的研究中,研究小组从新视野2015年的观测中检查了近3000个撞击陨石坑。有一点很突出:虽然陨石坑的大小范围很广,但很少有陨石坑来自直径在1到2公里(06到12英里)之间的小天体,
撞击冥王星和查隆的陨石坑最近被分析,以揭示柯伊伯带的秘密。这项分析主要集中在一个叫做Vulcan Planitia的区域,一个有许多古代撞击坑的清晰表面。(美国宇航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西南研究所/K辛格)
这让我们感到惊讶,因为我们对柯伊伯带的很多期望都是基于我们对(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的了解,”辛格说原来柯伊伯带的小天体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得多。这告诉了我们一些关于这个地区的碰撞历史。
怎么说?小天体是由大天体之间的碰撞产生的,辛格说。柯伊伯带中的小天体数量较少,可能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里发生的碰撞较少,这意味着在该区域运行的许多天体更有可能是早期太阳系的“原始”遗迹,辛格说:
这些发现与最近对21英里长(34公里)的Ultima Thule号卫星的观测相符
上世纪50年代,柯伊伯和埃吉沃斯(Edgeworth)就预言:在海王星轨道以外的太阳系边缘地带,充满了微小冰封的物体,它们是原始太阳星云的残留物,也是短周期彗星的来源地。在距离太阳40~50个天文单位的位置,低倾角的轨道上,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一片空虚,太阳系的尽头所在。但事实上这里满布着大大小小的冰封物体,就是柯伊伯带。1992年,人们找到了第一个柯伊伯带天体(KBO);如今已有约1000个柯伊伯带天体被发现,直径从数千米到上千公里不等。
奥尔特星云是一个假设包围著太阳系的球体云团,布满著不少不活跃的彗星,距离太阳约50,000至100,000个天文单位,差不多等于一光年,即太阳与比邻星距离的四分一。虽然人们未曾对奥尔特星云作直接的观测,但从观测得彗星的椭圆轨道,认为不少彗星皆是从奥尔特星云进入内太阳系的,一些短周期的彗星可能来自柯依柏带。奥尔特云是50亿前形成太阳系的星云的残余物质,包围著太阳系。
在浩瀚的宇宙中,漂浮着许许多多的行星和恒星,曾经名列九大行星之一的 冥王星 就在其中。在我国,许多行星的名字都是从外文名音译或是意译而来的。这是因为在古代,人们只能观测到 金、木、水、火、土这几颗行星的存在,便以五行命名 。
冥王星的英文名写作Pluto,取自希腊神话中的冥王普鲁特,在我国则是直接将它意译了过来。这颗行星的名字和它本身一样充满着神秘感,自从冥王星被发现以来,就有无数天文爱好者和专家在对它进行观察研究。就和对其他类地行星的期待一样, 人类曾经也希望冥王星是一颗宜居行星 。勘测结果如何暂且不论,在冥王星上,人类看到了一个和地球完全不同的世界。
冥王星是一颗什么样的行星
在很久之前,天文学家曾经预言过宇宙中 存在第九大行星 ,但是一直到了1930年,这颗行星才被人发现,那就是冥王星。当时,天文学家 克莱德·汤博 为了发现新的天体,每天都会拍摄同一天区的星空,通过比较这些照片来观察哪些天体在天空中发生了移动,最后他将目标锁定在了 双子座 天区。汤博每天晚上都守在望远镜前仔细观察,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发现了一颗此前从未观测到过的行星。
当时的科学家认为,这颗行星应该和地球十分相似。同年5月1日,这颗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冥王星”,并且被列入九大行星,成为了排在 最末尾的那颗行星 。不过,冥王星在九大行星中的位置坐得并不稳当,持续的时间只有70多年,它九大行星之一的名号也一直备受质疑。
早在1992年,科学家们就发现冥王星的附近存在着好几个 和它差不多质量的天体 。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经过慎重考虑,对行星的概念重新进行了定义:如果这个天体是 行星 ,那么它必须要清除附近轨道上的其他天体。冥王星显然没有达到这个条件,于是,冥王星自此失去了成为第九大行星的资格, 被降为矮行星 。
冥王星是 太阳系柯伊伯 带中的一个天体,整体的主要成分是岩石和冰,位于柯伊伯带的其他天体的组成也都有这个特点。如果用月球来比较的话可能比较直观,论体积,月球是冥王星的三倍,论质量,月球则是冥王星的六倍。不过比起月球灰白的地表, 冥王星的颜色就要斑斓得多 ,光是地表就有三种颜色,分别是炭黑色、淡橙色和白色。
冥王星表面各个区域的亮度变化也很大。当我们从宇宙中观察冥王星时,能够看到它的表面有一块巨大心形的明亮区域,这又给冥王星添上了一抹浪漫色彩。冥王星的表面的成分主要是 固态氮 ,占比超过了98%,剩下占比非常少的是一 氧化碳 ,和含量极其微小的 甲烷 。这些物质在冥王星上的分布也不同,比如面向冥王星的卫星冥卫一的那一面甲烷含量更多,而背向冥卫一的那一面一氧化碳和氮的含量更多。
科学家认为,冥王星的内部结构应该是分层的。这样的结构和地球有些类似,我们目前还无法得知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但我们能够知道冥王星的 地心是由岩石组成的 ,由冰构成的地幔在外面包裹着地心,在地心和地幔之间,还有可能存在着一层 液态水 。
水被我们称作生命之源,有水存在的星球就很有可能出现生命,这个推测让人们 探索 冥王星的热情高涨。随着对冥王星愈发深入的了解,人们对它所 寄予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
人类 探索 冥王星的过程
在美国“ 新视野号 ”发射之前,人们对冥王星可以说是知之甚少,只能在遥远的地球上凭借天文设备对冥王星进行观测。一直到2015年,新视野号来到冥王星附近,通过上面搭载的 照相机 传回的影像,人类才第一次在更近的距离看到了冥王星的样子。
新视野号和冥王星靠得最近的时候,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12500公里。在这次飞越过程中,新视野号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冥王星的照片。从这些照片显示的景象来看,冥王星的 远端存在一种独特的暗纹 ,天文学家据此推测,冥王星的地表之下存在着我们还没发现的 地下海洋 ,这种暗纹就是行星撞击内部海洋的冰壳表面造成的波纹。而且, 这片地下海洋的深度至少达到150公里 。
2020年,科学家宣布发现了冥王星初次 分层时产生内部海洋 的证据,那就是冥王星地表上存在的延展特征。对于冥王星的 演化 ,天文学界存 在热启动和冷启动 两种假说。持热启动假说观点的科学认为,冥王星在形成之初很有可能并不像今天一样寒冷,而是一颗充满爆发力的 高温星球 。
如果是这样,那么在冥王星形成的时候过程会非常迅速,各种物质都会发生剧烈的反应,其中,岩石碰撞和 放射元素 衰变是产生巨大 热量 的两个主要因素。不过岩石碰撞产生的这些热量消退的速度比较快,这就会使外侧的冰壳层快速增长、进行延展。
当 热量 主要来源变为放射元素衰变时,冰壳的增长就会暂停。此时的岩心同样受到加热,温度上升到足以在冰壳之下形成 液态海洋 的程度。等放射元素开始分解,冰壳又会重新开始延展。相反,如果是冷启动,冥王星的地表就会出现压缩特征。不过,通过分析冥王星表面的地质状况,科学家们只发现了延展特征存在的证据。
这项研究结果还带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那就是与冥王星类似的 柯伊伯带大型天体 都有可能以这样的方式 形成地下海洋 。2019年6月,俄国科学家在分析冥王星表面的 物质数据 时,发现了一种特别的物质,那就是 氨 。这昭示着也许有某种动物在附近生活,因为氨这种物质经常出现在动物的排泄物中。再加上之前冥王星存在地下海洋的猜测,这一切都指向冥王星上 很有可能存在生命 。
只是目前这些都只是猜测,因为我们发现的这些证据都不够直接,需要更加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这个观点。
冥王星上的太阳有多大
目前,人类 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是月球 。月球表面的重力很小,人类在月球上只需要稍微用力一跳,就能够跃起几层楼的高度。而在冥王星上的 重力 连月球重力的一半都不到,我们在月球上想要脱离地表还需要刻意使力,但在冥王星上,我们很有可能走着走着就飞离地面、漂浮在空中了。
当我们在冥王星上行走时,还要时刻小心“地震”的发生。因为冥王星在形成的过程中释放出了大量的 放射性元素 ,这些元素都被保留在了岩石构成的地核里,它们衰变时释放出的热量就能够使地面板块发生运动,这和地震形成的原理十分相似。
冥王星和太阳的距离十分遥远,太阳光带来的热量非常少,所以 冥王星上相当寒冷 ,最低温度能够 达到-223 ,目前我们在地球自然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感受到这种程度的极寒,即便是我们认为最冷的两极地区也达不到这样的低温。在这样的环境下,就连氮气和甲烷都变成了固体。如果不做好防护措施, 人类进入这个环境用不了多久就会死亡 。
既然冥王星离太阳这么远, 那么在上面还能看到太阳吗?答案是肯定的 。只不过在冥王星看到的景象和在地球上看到的完全不同,因为 太阳的光线无法把整个冥王星照亮 ,很多地方都还是黑的。
冥王星的大气密度比地球要小得多,这里的 大气层非常稀薄 ,导致太阳光无法在这里发生散射,所以太阳光线几乎是直射到地面的,只能照亮某一块区域。除了被直射的部分之外,其他地方都是漆黑一片。当我们在冥王星上观察太阳时,会发现它 比从地球上看要小得多 。这是因为冥王星和太阳的距离太远,就算是最近距离也有日地距离的30倍。不过,即使距离十分遥远,我们也最好不要有直视太阳的想法。
因为太阳的亮度依然很强,直视太阳一样会让人觉得眼睛剧痛、泪流满面。除了太阳,在冥王星上空还能看到它最大的那颗卫星—— 冥卫一 ,又叫 卡戎 。这颗卫星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想要看到它必须站在特定的位置上。当我们站在冥王星上抬头仰望夜空,就能看到几乎是满月67倍大小的卡戎。但是太阳光的 反射 强度非常弱,所以这颗卫星看起来要比月亮更黯淡。
虽然我们能够想象到冥王星上的风景,但是以目前的 科技 水平来看,想要亲眼目睹应该是不可能的。首先, 冥王星和地球的距离太过遥远 。就算是以 光速从太阳出发 ,也要 花费55个小时 。从地球到冥王星的距离更远,花费的时间还要更长。就算是航天技术发达的美国,他们发射的新视野号从地球飞到冥王星附近也 花了九年 。
其次,冥王星的 大气大气层层稀薄 ,难以进行软着陆。在航空航天中,着陆分为硬着陆和软着陆两种方式。如果航天器进行硬着陆,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减速,会直接以飞行速度冲撞目标行星,这属于毁坏性的着陆。但是我们想要对星球进行全面的勘测就必须让航天器软着陆,这样才能保证航天器在着陆之后能够进行正常工作。
一般情况下,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考虑 大气层对航天器的摩擦阻力 。但是由于冥王星的 大气层十分稀薄 ,无法起到很好的减速效果,这对于减速装置的要求就大大提升了。最后,冥王星上的严酷低温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在地球上,我们是从来没有面临过这样的严寒天气的,在找到能够让人类在这种极端天气下生存的办法之前, 登陆冥王星仍然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
小结
我们如今已经揭开了冥王星神秘面纱的一角,也能够通过各种建模构想描绘出冥王星上的景象。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冥王星上极有可能 存在水源和生命 ,但是即便证明了这一点,人类也无法将冥王星作为移居的目标星球。因为人类想要从地球到达冥王星实在太过困难,冥王星上的 恶劣环境也并不适合人类生存 。如今,人类想要亲自登上冥王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人类 科技 发展到现在,已经做到了很多以前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在许多年以前,人类也无法想象自己可以在空中飞翔,也无法想象我们的航天器能够飞出大气层进入宇宙。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一定能够解决各种问题,把 亲眼看到的卡戎变成现实 。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宇航局“新视野”号探测器飞越一个昵称为“天涯海角”、形似雪人的太阳系边缘天体一年后,目前仍在距离地球40亿英里的地方,为人类揭示“天涯海角”的秘密。
据报道,最新数据表明,科学家们发现这个被称为“天涯海角”的天体表面相对光滑,陨石坑比预期的少得多。它外表很红,科学家认为,这种红色色调由其表面有机物质的改变引起,这在柯伊伯带中很常见。
另外,尽管天体上存在冻结的甲烷,但目前仍未发现水的存在。当地时间13日,在西雅图举行的发布会上,西南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艾伦·斯特恩还表示,“天涯海角”的规模大致相当于一座城市大小。
据此前报道,“天涯海角”由两个截然不同的小天体组成,巨大的扁平体和圆圆的小天体通过“颈部”连接在一起。据悉,“新视野”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1日飞越“天涯海角”,并陆续传回数据。其位于柯伊伯带。柯伊伯带是一串由冰冻物质组成的盘状区域,它环绕太阳运行的距离比第八大行星海王星要远20多亿公里,也比“新视野”号在2015年造访的矮行星冥王星还要远出15亿公里。
据估计,像“天涯海角”这样的柯伊伯带成员有成千上万个,它们长期处于严寒状态,因此为46亿年前太阳系如何形成提供了线索。
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渺小不起眼,人类对地球的了解都没透彻,更别提更遥远的外太空。外太空无边无际,存在数以万计的星体,人类只是一颗平平无奇的星球,没有木星那么庞大的身躯,更没有它强大的引力,它最大的优势无非天道独厚的地理位置,周围有不少保护星,还有太阳的能量补给,才有了如今的盛世局面,孕育出无数的生命,提供丰富的资源。
柯伊伯蒂被专家发现
总体而言,地球给人一种浪漫的视觉效果。曾经有专家发现过一个地带叫做柯伊伯蒂,它非常神奇,距地球有65亿公里。当时发现它在业界引起巨大的轰动,因为人类对那些从不知晓的事物感到好奇。地球65亿公里外传回照片,神似葫芦的形状,引科学家深思!
2006年,一艘最快的飞行器历经十几年,才到达柯伊伯蒂地区,很多人感到好奇,它究竟是以什么方式存在呢?为什么会引起科学界的躁动?一眼看过去,柯伊伯蒂更像是一个葫芦,它没有那么完美极致的身材,光是形状就引起众人的非议。科学家发现,有两个圆球正处于靠近的状态,但靠近速度较慢,如果不注意看,是很难观测到的。
柯伊伯蒂的特征和颜色
它的表面呈现出红色,与火星相比,它的颜色比火星好看多了,由于它的颜色和形状都较为奇怪,激发人类对它的好奇心,很多人都在猜测它究竟是通过怎样的际遇存在的,在柯伊伯蒂上有没有生命存在过的痕迹呢?长期以来人类对寻找地外文明一直坚持不懈,找了这么久,也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它的痕迹,既然柯伊伯带的形状这么奇怪,有没有可能在它的内部存在过地外文明呢?
他们对柯伊伯带改造过,使柯伊伯带的形状变成了葫芦。因环境的变迁,越来越恶劣,无法适应,他们又被迫移居了,这种猜测不是没有道理,却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科学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凭空的猜测是无法直接下定论的,这也是科学家们找了这么久,都无法对地外文明下定义的原因,他们就像是永远无法触摸到的东西,越靠近距离越远。
尽管如此,人类始终坚信地外文明总有一天会主动出来,人类频繁的发送信号,为的就是吸引他的注意力,不过霍金也做出过警告,人类贸然的发射信号,有可能会暴露地球的位置,一旦这些地外文明抵达地球,以人类的力量拿什么与之抗衡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