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沉思 蒋勋经典语录

美的沉思 蒋勋经典语录,第1张

美的沉思蒋勋 经典句子

1、因为回忆很美,所以不舍得忘记。

2、对你的追求在他人眼里是痴情,在你眼里却是犯贱。

3、Happy birthday I hope today treats you well

4、经历是唯一的,没有什么可参照的,因为这一切的导演都是你自己。

5、那些,失去恋人的,他们带着过去的记忆生活,所以一直难过。

6、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哪怕做最无聊的事情也感到很浪漫。

7、对于喜欢的人和事,一是舍得花时间,二是舍得花钱。这是一切爱意的基本构成。

8、爱比不爱寂寞,他比从前更寂寞。

9、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0、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崇敬的老师,在您的节日,您的学生愿您永远年轻!

11、危险地方我不去,学会保护我自己。

当我们读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样诗句的时候,会不会觉得很大气,很美,这就是唐诗给人的感觉。

夜晚的火车开过新疆的天山,好大一个月亮照在常年不化的积雪上,完全就是唐诗里面的感觉。

诗很像一粒珍珠,它是要经过琢磨的。我们的口腔、舌头、牙齿、嘴唇在互动,像蚌壳一样慢慢磨,最终磨出一粒很圆的珍珠。语言和文字能够成为一首华美的诗,是因为经过了这长期的琢磨。

◆ 唐代是诗的盛世

整个中国文学史上,诗的高峰绝对在唐代。当你读唐诗时,意思懂还是不懂,都不是那么重要,你忽然觉得那个声音是那样好听。唐代是诗的盛世,唐诗的形式已经完美到了极致。唐代不仅在美术史上是一个花季,在文学史上也是一个花季。我们常常说最好的诗人在唐代,这其中多少有些无奈,仿佛是一种历史的宿命,那么多诗人就像是彼此有约定一样先后诞生。

唐代,在短短的开元、天宝年间,大概文学史上最好的诗人都出来了,李白杜甫只相差十一岁,这就是花季。花季未到的时候,要期待花开,是非常难的。

唐朝之前,诗的格局比较局限,到了唐朝,格局变大了。诗人们总是在和月亮、太阳、山川对话,整个生命意识都被放大到巨大的空间之中,就会感觉到骄傲、悲壮,就会有宇宙意识,同时又感觉到如此辽阔的生命并不多,所以就出现了巨大的苍凉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就是把自己置放在时间的洪流当中,不见古人,不见来者,讲的不仅是人,更是视觉、知觉上的辽阔。只有在辽阔当中,才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状态与平常不同。

唐朝有很多好诗,比如崔颢的《黄鹤楼》,他让李白都自叹不如,看到《黄鹤楼》这样的美景,李白手痒难耐想写诗却不敢写,因为他觉得自己写的诗一定超不过它;

比如《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可以称作唐诗第一,诗中就有一种宇宙观。张若虚流传下来的诗不多,但是仅此一首便可孤诗压全唐;

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个落榜失意之人,因为这一首诗而名垂千古;

好的诗人,好的诗篇,还有很多,因为篇幅所限,下面仅仅以几个人为例我们聊一下唐朝和唐诗。

◆ 诗佛王维

王维出生于公元 701 年,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一说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可以说他年纪轻轻就头戴光环,春风得意,人生似乎前途无限。王维的前本生是很得意的。只是人生很戏剧,你不知道哪天不好的事情就发生在你身上了。

天宝十四年(公元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公元 756年,长安被叛军攻陷,王维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王维被下狱,按理投效叛军当斩,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以保全性命。

命运的巨大落差,从繁华到幻灭,让王维选择了修行。历经劫难后,他不再热衷于仕途,继而开始寄情于山水。他隐居在辋川,在那里他创作了很多诗画。

在辋川这一系列诗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王维,一位诗佛。佛或山水,在王维的世界里非常重要。在充满了矛盾的唐代,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有很多不同的追求——可能追求贵族的华丽,可能追求侠士的流浪、冒险,也可能追求塞外的生命的放逐,在王维身上,这些追求都有。

年轻时,他身上有侠士精神。“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让人想象有天自己牵着马来到了一个热闹的酒肆中,把马系在高楼旁边的垂柳上,然后就踏入酒楼豪饮去了。那天阳光明媚,温暖的光线通过窗户射进酒店,你感觉很舒服,楼下街道里来来往往的人群熙熙攘攘着。这时,你看到对面座位有一位兄台,他白衣飘飘,一副贵族公子模样,他和你一样,也在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然后你就邀他一起喝酒。“相逢意气为君饮”,你和他斗酒,然后大呼痛快…

画面是不是似曾相识,乔峰和段誉初次在酒楼相遇,然后斗酒,那场面让人心生向往。

古代的侠客精神令人向往,金庸金大侠估计深受王维、李白等人的影响,其作品《侠客行》就源于李白。开篇便言“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王维诗写得好,是因为他的诗中侠的精神在发亮。他“十五学剑术,遍干诸侯”,当然是一个侠,而且是流浪的、孤独的侠。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像是一个大侠纵马射雕归来,回望大漠那种心情。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又是生命到另外一个阶段后才能有的感悟。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他的山水诗,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给人极强的画面感。

◆ 诗仙李白

读李白诗的时候,总是感到华丽、豪迈、开阔。“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种大气魄洋溢在李白的世界中。

李白是诗仙,他被无数文人墨客膜拜,他是天才,是谪仙人,他 “十五观奇书,做赋凌相如”,他的才情一般人是学不来的。

沈归愚曰:“太白七古,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便灭,此殆天授,非人所及。”

李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是因为在诗的国度里,他是一个不遵守人间规则的人。李白建立起来的个人生命风范,不能够用世俗的道德标准去看待,比如李白的好酒,李白的游侠性格,李白对人世间规则的叛逆。可以说李白把道家或老庄的生命哲学做了尽情发挥,变成一种典范。

侠的精神来自春秋战国的墨家,在李白身上也非常明显,李白一生当中只希望变成两种生命形态:一个是仙,一个是侠。一方面,他每天在山上跑来跑去求仙,与炼丹的道士交往;一方面,他自己练剑,去结交侠士。从讲究勤劳、节俭的农业伦理去看李白,他全部不合格;可是流浪性的侠的生命经验慢慢累积起来,变成初唐共同的宇宙意识。

李白想成仙,想成侠,最后却变成了诗人,大概他自己是很失望的。

李白写过《长相思》这种非常柔情、抒情的诗,也写《关山月》这种充满阳刚气魄的诗。李白非常奇特,他有时让人觉得是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粗壮猛男,有时又变成一个细声细气的少女,他的角色转换实在有趣。以创作风格来讲,《关山月》与《长相思》很像两个人写出来的诗,里面的情感非常不一样,“天长路远魂飞苦”的缠绵与“明月出天山”的豪迈相差实在很远。

在青春期,人们很自然会喜欢李白。李白的生命里所呈现出的自由形态有青春的热情、冲动、勇气或冒险。

李白适合做一个文人,不适合当政客,在政治上十分幼稚,安史之乱期间追随永王李璘,后来永王谋反兵败,李白也获罪入狱。幸得郭子仪力保,方得免死,改为流徙夜郎(今贵州关岭县一带),在途经巫山时遇赦,此时他已经 59 岁了。李白的一生,恃才傲物,又没有什么心计,在那个年代还好,起码最终保全了生命,换作其它时候,估计一早就被人搞死了。唐玄宗觉得李白只适合填词写诗,只适合做他的御用文人,他是对的,他看李白看得还是挺准的。

李白让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的狂傲可见一斑。他有最终的结局,似乎也是命中注定的。

且看两首李白的诗:

◆ 诗圣杜甫

杜甫是“诗圣”, “圣”与儒家学说有关,儒家生命的最高理想是成为圣人,“圣”需要在人间完成。“仙”是个人化的自我解放,“圣”则是个人在群体生活当中的自我锤炼。

杜甫不像李白,杜甫的社会性很强。

宋朝就开始讨论到底李白、杜甫孰优孰劣,从文学的技巧上来讲,杜诗可以学,李白不能够学。李白才气纵横,杜甫有严格的规范,在杜甫诗的国度中有踪迹可循。

整整一千年当中,很多人在讨论李白、杜甫的优劣,这真是一个很大的精神浪费。文学的美不是生命的窄化,而是让生命开阔的过程。文学让生命可以包容更大更多,如果李白能够以一个“妾”的身份吟唱,如果李白化为飞跃山峰的鸟,我们还在讨论李白与杜甫的好坏,会是蛮滑稽的。李白和杜甫,他们都是不可取代的,樟树与榕树哪种更好?它们是不同的生命,在自然世界里,一定要分好或不好,是荒谬的,人的世界也是如此。李白、杜甫的生命分别抵达了不同的巅峰状态,如果非要去比较优劣,会偏离对他们的真正认知。

杜甫与李白之间有一种知己情谊。历史上最让人感动的画面,是李白与杜甫在酒楼上坐下来喝酒,谈他们的生命理想。这种感情就是“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大约七百年后,在佛罗伦萨,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两个人的对话关系,是历史上另一个令人深深感动的画面。李白与杜甫,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他们的相遇是不可思议的生命的撞击。从李白转到杜甫,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更有趣的是在我们自己身上发现属于李白的部分和属于杜甫的部分。每一个生命里面都有这两个部分:对个体生命完成的追寻,让我们放歌山林;回到这世界上,对于最卑微的生命又有同情、悲悯。

杜甫有诗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他非常知道李白的豪迈,他也可以这样做,可是杜甫好像在生命的两难里,先选择了路边冻死的那些人,他想要去描述这些人,所以就暂时没有机会去描述李白那种豪情。这是生命的偏重,对诗人个人而言,他们也有生命的两难,在这个两难当中,他们选择了暂时要完成的角色。李白与杜甫都留下一个风范,但他们两人的风范是不一样的。

杜甫是写实文学的代表,李白则是浪漫文学的代表。

杜甫写诗的手法非常惊人,他的诗里面有一种力量。一个好的艺术家,在最悲惨的事件上是不准自己流泪的。当你流泪的时候,会看不清楚事实,而看不清楚事实,作品就不会感动人。

杜甫可以说是我们的诗人当中最具备纪录片导演个性的,他的诗有纪录片的功能,是见证历史的资料。纪录片最大的特征是不能加入自己主观感受,这就是为什么李白的诗里面有很多“我”,杜甫诗里几乎很少出现“我”——他总是用绝对客观的角度。他的作品(如“三吏”、“三别”)被称为“诗史”,就是诗歌记录了历史。从这些作品中,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杜甫对人的关心。

杜甫的诗散发出来的力量非常强,杜甫可以和李白分庭抗礼,正是因为他的诗中有这种特别的力量。他的力量非常沧桑,也非常苍凉,会让你看到一个诗人在介入现实之后的巨大痛苦。

当年喜欢文学的朋友们,可以在酒楼喝酒一起唱李白的诗,多年后多多少少都会喜欢杜甫,因为经历了生命中别的内容,会开始觉得杜甫伟大,也开始知道一个诗人要写出这样的句子,要有更大的关怀。

年轻时读不懂杜诗,是因为他在你三四十岁的时候等着你。年长后的你,才能更好的理解杜甫。

来一起读几首杜甫的诗:

时间过得太快了,此生我能做出什么成绩呢?

杜甫可以成为史诗,他用自己的笔真实地记录了他那个时代的故事,其实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的笔真实地记录现在的故事。如果有幸可以给后人以参考,也是蛮有意义的。

◆ 白居易

白居易又是另一个典型,作诗他希望“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他做到了。“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是他检验自己作品的方法。

白居易希望“新乐府”能够“系于意,不系于文”,就是说能够真正把意思传达出来,而不要在意文辞修饰。

白诗 “其言直而切”,就是非常直接、切中要害,直接把话讲出来,他希望他的作品连不识字的老妇人也能听得懂。

白居易很典型的作品,如《长恨歌》、《琵琶行》,流传非常广。

从《诗经》、《楚辞》以降,中国很少有长篇史诗。《长恨歌》、《琵琶行》的重要性在于让我们看到中国人善于写精简短诗的风气被白居易改变了。白居易在中国文学史上之所以不容错过,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也在于此。

希腊有长篇史诗,印度也有,中国很少有史诗传统,可能这与文字结构有关,与文字本身的涵盖力量有关。直到今天,《长恨歌》、《琵琶行》还是非常重要的文学范本,因为这两首诗能够押韵,有诗的节奏、结构,还能清楚地叙事。

在日本,白居易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远超过李白和杜甫。在日本,白居易是神明,是精神鸦片,是一座高峰,李杜不到其半腰!上至天皇,下至老百姓,都对白居易的诗集津津乐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白居易诗文集的光辉如同神明般照耀整个日本。在日本民间,甚至还建起了 “白乐天神社 ”,把他当作文殊菩萨来膜拜,奉若神明。

还记得大概十年前,和舍友一起去洛阳龙门石窟游玩,那天在白居易墓前,我们看到一群年轻的日本人在他墓前凭吊。如果不是当时听到他们讲话,还真看不出是日本人,他们和中国人长得简直无二样。

洛阳龙门白居易墓前,日本人立的碑好像比中国人给他立的碑还要多。

一起读一首白诗:

◆ 李商隐

以前对李商隐认识不够,直到读了这本书,才意识到小李的成就和影响是很大很深远的。

小李(李商隐)杜(杜牧)是晚唐诗歌的代表。

晚唐的不快乐绝对不是大悲哀。李白的诗中有号啕痛哭,晚唐时只是感觉到闷闷的,有点淡淡的忧郁。

一个人忽然想读诗,一定是产生了空虚感。

如果是阴天,外边飘着细雨,那个时刻如果你拿起一本诗集来读,从窗外进来的光,诗中的景象感觉会出来,好像不再是骑在马上驰骋沙场的这种经验,而是回到自己家中小小的角落,找到自己生命的另外一种意义。

李商隐总是给人一种隐晦,他总是希望你去猜他在讲什么,还让你总是猜不透。猜不透他在讲什么的时候,又觉得他的诗写得太好以致让人叹为观止。

我们读李商隐的诗,大概感觉形式太完美了,语言节奏上的稳定、华丽,字句的对仗工整,大概都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形式的完美说明艺术创作已经到了一个状态,必须在形式上做出改变,“词”于是出现。唐代在写诗的同时,词已经慢慢萌芽,把诗的句型打破后重新调整。我们一再提到,只有在文学史的观察里,才会发现形式的完美对创作只有伤害而不是帮助。形式太完美了以后,创作者就熟练了,熟练以后情感出不来,这个时候他为了表达情感,反而会去破坏形式。通常我们看到凡是文学史上开始破坏形式,甚至大胆地用粗糙的形式表达的时候,就说明旧的形式已经有一点过于成熟,到了僵化的地步。

个人的生命会结束,朝代会兴亡,所有的一切在时间的意义上都会有所谓的结束,意识到这件事时,人会产生一种幻灭感。当我们觉得生命非常美好时,恐怕很难意识到生命有一天会结束。如果意识到生命会结束,不管离这个结束还有多远,就会开始有幻灭感。

李商隐,在晚唐那样的环境,他的隐晦也是不得已,环境改变一个人,谁说不是呢?

◆ 小结

唐朝还有很多伟大的诗人,以上只是简单列举几个代表人物。对唐诗感兴趣的话,每个大诗人的作品都应该多读一些。

好的诗人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悄无声息的。他们早已深深影响我们,我们经常用他们的词语,到了随口而出的地步,可能却不知道这些话原先是谁说的。

像“青梅竹马”,“一骑红尘妃子笑”,“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等名句,很多人可以在聊天中随时说出来,但你要问他们这些话是谁最先说的,很多人会答不出来,这就是伟大诗人的魅力。

写诗要有“起承转合”, “转”非常重要,不能“转”就有“合”。王维《终南别业》中,第三部分是生命的“转”,经过少年时期的追求和热情,再到生命里面的某一种受伤,然后有一个领悟——“坐看云起时”。“合”的部分非常平凡,碰到一个老伯伯,和他聊天,忘了回家。回到平凡没有什么不得了,不得了的地方是“转”。很多重要的句子常常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结构形式。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诗词那么《蒋勋读唐诗》、《蒋勋读宋词》很值得你去认真研读一下。还有像叶嘉莹、王国维等其他大家的书也不妨读一读。

20190602 08:58

上海 桃浦七村

喜欢唐诗,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理由。或是因为它的大气磅礴、或是因为它的浪漫不羁,亦或是因为它的空灵超脱。

我对唐诗的喜欢,亦是如此,但总隐隐的感觉,还有一些我无法触及的情感,隐藏在喜爱之后,不能言传。

蒋勋老师的书,像一只魔杖,为我缓缓拨开了那层缥缈的迷雾,让我找到了答案。

唐诗之美一:我们从来不曾像唐诗里那样活过。

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格子里,需要循规蹈矩地去小心生活,需要低调谦逊地去努力工作。像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按部就班。

而唐诗带给我们的世界,万里江山,横刀策马,千斗美酒,仗剑天涯。在唐诗中可以出走,可以孤独,可以流浪,可以任性。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望而不可及。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我们渴望像这个少年游侠一样,美酒千斗,游走四方。遇到一个意气相投的人,把马顺手系在柳树边,一起喝酒去。这是一种,多么真诚的义气,多么坦率的豪情。这正是我们最渴望的生命状态,人生就该如此绽放。

我们崇拜李白“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的豪爽和坦诚。我们羡慕他“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任性和洒脱。我们喜欢他“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的可爱和真诚,我们更倾慕他“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霸气和张扬。

我们最向往的生命状态好像几乎都可以在唐诗中找到,真实的、肆意的、听从内心的、坦诚无私的。在那里,我们可以舒展心底最孤单的寂寞,可以体会生命最本质的模样。和那个久违的自己,静静相处。

唐诗之美二:我们不曾生活在那样的年代。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这是骆宾王讨伐武则天檄文中的一句话。也正是这样一句话,让武则天斥责丞相失职,这样的人才居然没有得到任用。

我们无法想象,一代女皇对这样一篇控诉她出身低微、品性低劣的文章,竟能大加赞赏。

这就是唐诗最触动我们的地方。在政治上事关权利的争夺,但是在美学上,却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欣赏。

唐朝出现了很多大诗人,就像是文学史上的一个花期,争奇斗艳。但这并不是诗人的特质,而是时代酝酿的结果。

从古至今,唐朝以外的各个朝代都是以农业伦理为基础,“努力加餐饭”“长跪读素书”。源于土地的稳定性,会比较保守、迂腐。中国文人的梦想是回到田园,比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土地的温暖和人情,却没有面对宇宙的孤独和旷达。

而唐代从开国时起就是从北方发展起来,它具有游牧民族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诗人不再是伦理道德中的人,而是生活在自然中的人,他们更多的是和自然的对话、和宇宙的对话、和自己心灵的对话。唐代就像是汉文化中的一次出走,它肆意奔放,我行我素。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是李白和宇宙的对话,和自己的对话,和孤独迷茫的对话。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是张若虚面对江天一色的皎皎月轮,提出的终极拷问,他把我们从眼前的春江上拉开、抽离,让我们随他一起面对苍茫的宇宙。

如果唐诗是诗歌中开放得最绚烂的花,那么其他朝代的诗歌就是枝叶和根。在文化的长河中,没有什么是孤立出现的,都是历史酝酿的结果。《诗经》如根,源源不断的滋养;魏晋南北朝含苞待放,呼之欲出;宋朝就像果子,安静饱满。

是的,我们不能置身于诗歌的花期,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体会花期的浪漫。

没有机会看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的壮美,我们可以仰望星空,看群星闪烁。没有“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的偶遇,我们可以给路过身边的每一个人一个灿烂的微笑。

相信不论在时空的哪一个驿站,只要我们的心是真诚的、安静的,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天地之大美,体会时空交错中的心动。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十一假期前,身边一众进步少女们搞起了轰轰烈烈的消灭屯课活动,受其影响,我也决定趁假期消灭一下自己要积灰了的屯书,防止假期生活在宅居中完全荒废。

当晚在书架前左晃又逛半晌,终于精挑细选了九本,一天一本,自认合适。

先来一张大合影~

直至假期最后一天,晚上十二点过十分,我翻过最后一本《蒋勋谈文学》封底,任务达成。

整个阅读过程像是一个寻宝游戏,那些摆在书架上没有被读过的书,或是翻过几页觉得无味,或是还未来得及看就有了新宠。 我并不知道其中会不会有宝贝,但寻到了,就很惊喜。

就像我读到下面这三本书时的感觉一样,是挖到宝了。

一本让你绝对不会犯困的心理学畅销书。

对于轮回,一直是七分怀疑,三分敬畏,当看到轮回在真实的心理治疗案例中出现,那种冲击力大概就是此书畅销的原因了。

女主凯瑟琳在多次催眠治疗中,看到了自己的86个前世。

86个,只看数字就觉得夸张了,等看到书中“大师”所讲的轮回规则时,便是真的吓到了。

按书中所讲,每个人在由纯灵魂状态回到肉身前,都要先领一个“特性”,如贪婪、色欲等,这一世就要去“偿债”,也就是要去克服这个特性。

若是很不幸这一世怂了,没做到,那么下一世就要重新来过,同时还要带着新领的另一个债。 于是,下一世就会变得很艰难。

仔细想想,是不是挺可怕的?

我一直相信,我们一生中发生的很多事情,尤其是坏事,都是要来帮我们去学会某样东西的。 比如总是不独立的女孩子,也许就会被安排一次次失恋,直到有天她醒悟自己才最靠得住时,才能遇到好爱情。学会了,便不用再为此受苦。

如果书中所讲为真,那么如果一直学不会,就要下一世继续学,甚至学86世。

看完后我在想,我的前世嘛,好像还算争气哦,自己这辈子要填的坑还不多。

读这本书那天,受一位长辈邀请,我跟李大厨去了郊区的一栋别墅里做客。

刚跨进院门,我俩的心就被勾住了,等去院子里摘了石榴、赏了山楂,挨个闻过铺在地上和围墙上不知名字的花儿之后,就真是口水要流下来。

午饭后小憩,我靠在床上听着窗子外面风吹树摇的沙沙声,看半透的窗帘跟着摆啊摆,有那么几秒钟真的出神了。

都说境由心生,但不同的“境”,许是也化得出不同的“心”吧?

回到家里,便刚好打开了这本《幸福的建筑》,是跟自己心境恰到好处的契合,于是读得极为幸福。

这本建筑类书,上架建议写的却是——外国文学,作者不仅仅在讲建筑,讲美学,也在讲生活,讲心。读起来也是轻松,不需任何建筑专业背景。

书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我不曾仔细想过,家是什么。

如果有人问起,我或许会说家是和最爱的人在一起的地方,或是让我们在一个动荡的世界里获得安宁的所在。

而作者说——

“家,是帮助我们怀想起真正自我的重要存在。”

把这句话反复读了几遍,好像又看到了自己白天出神的样子,想来那一刻,我的确没有跟谁呆在一起,我完完全全跟自己呆在一起了。

如果不是那天的经历,我不确定这样一本曾被我翻过几页就丢在一旁的书,是否仍会如此打动我。

或许一本好书和读者的最好的缘分,就是这样不期而遇又一切刚好了吧。

如果说前面两本书的好看是意料之外,那么蒋勋的书,就是意料之中了。

曾痴迷于蒋勋细说红楼梦的音频,便一下买回来了一整套书,不知说红楼,还有有说唐诗,说宋词,说文学。买来之后却就放下了,一年多了连书封都没拆。

这种纯文学书,大概的确是少了些让人阅读的紧迫感吧,如果说大部分书读来都是“无用”,那它们该算是“无用中的无用”了。

蒋勋老师是讲故事的高手,书里选的不论是诗经、楚辞,还是汉乐府,让人头大的原文,在他看上去很随意的几句讲解下,就立刻有了场景感,而且还会学到作品以外诸如历史和时代文化之类的知识。

虽是好读,但仍觉得这本书还是要不慌不忙悠悠闲闲地读才好……因为看到一个好句子,真的会忍不住驻足。

书里讲《洛神赋》,其中一句——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讲洛神的美就像是轻云蔽月一般时隐时现,又像回旋的风把雪吹了起来,浮动飘忽。

读时看到“流风之回雪”,真是一下觉得心都柔软了几许。

如今还有谁在形容一位姑娘的美时,能想得到风回旋吹起落雪这样的比喻呢?又有谁能洋洋洒洒写下一千字,用尽所有修辞,只为了讲心上人有多美?

如此再想到读书的“无用”,会觉得哪怕这本书读过只记得这五个字,也是足够了。

无用,却是无限美好。

一句话形容我对这次自己设计的消灭屯书活动的感受—— 不会轻易推荐他人尝试,但自己会上瘾 。

九天九本书,因在假期,完成起来不难,只是如此速度阅读效果确实一般,所以并不太推荐。不过类似玩寻宝游戏的体验,又着实很有吸引力。

现在好像越来越少人会去立诸如“一年阅读一百本书”这样的计划了,批判的声音很多,说为了数量而读,是背离了读书的本意。

但我总怀疑,把一本书读一遍,真的就比读一百本书更好吗?

而且, 如果没有量的积累,能够找得到那一本值得自己去读一百遍的书吗?

至少我会觉得,如果这次没有提前立下九天读九本书的目标,大概自己也只会用同样的阅读质量,读过一两本而已吧。而这几本好书,很可能就又被错过了。

所以,读书还是不要讲那么多规矩罢。

读的多了,自然便知要专注读什么,想读的书多了,也便会去主动寻找更好的读书方法。

祝大家读书开心喽~~

ps:如果下次邀请你,跟我一起组团消灭屯书,你会愿意参加吗?

暖暖的冬日午后,沉浸在唐诗的世界里,沉浸在蒋勋的话语里。因了蒋勋,我对唐代这几位著名诗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因了唐诗,我对蒋勋的审美倾向和文学主张有了粗浅的感知。书里的张若虚、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书外的蒋勋以及碌碌红尘中的我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完成自我,而他们的美,在于绽放了自我的异样光华。

亚里士多德说,诗比历史还要真实。诗歌折射着一个时代的风貌,也如实记录着一个诗人的生命状态。

《春江花月夜》展示的是初唐宏大辽阔的气派和诗人浩茫的宇宙意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站在无涯的时空当中,个体的生命显得渺小而卑微。“但见长江送流水”,面对浩渺的宇宙、流逝的光阴,悲凉之感油然而生。在这样宏阔的视野和想象中,诗人和江水对话,和明月对话,以独立的生命状态欣赏着另外一些完全对立的美的存在。张若虚留下的诗篇不多,为人所熟知的也只有这一首。感叹于这首诗精致的语言、精美的结构、流畅的起承过渡与绾结,“以孤篇压倒全唐”虽不免夸张,也确有依据。想象中,张若虚该是既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傲自信,又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潇洒倜傥吧。

王维的诗歌呈现着生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不同的诗歌特质呈现出的是诗人不同的生命状态。年轻的王维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笔下便多是贵游文学的风貌,《洛阳女儿行》对贵族奢靡、华丽的生活进行了夸张的描绘,展示了唐朝奢侈豪华的社会风尚;组诗《少年行》抒写了一个男子由青春少年到建功立业的将军的成长历程,从“相逢意气为君饮”的任性侠气,到“将军佩出明光宫”功高富贵,诗中不是宣扬为国杀敌保家卫国的忠义思想,而更多的是展现完成自我实现价值的浪漫情怀,这大概是唐代所认同所崇拜的生命经验模式。中年时代的王维,走出京城走向辽阔的边塞,于是,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没有出走的生命体验,写不出这样苍茫空旷的意境。唐诗中,“出走”是重要的生命体验。“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沸腾激情之后,是云淡风轻,所有生命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沉浸于自然山水中的王维,给后人留下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至高境界。小时候读《鹿柴》和《鸟鸣涧》,觉得就是平平淡淡的写景,真真实实的生活,没有出奇之处。后来读到《山居秋暝》《汉江临泛》,也只是感叹于画面的精致和动静之巧妙。蒋勋说,安静是更大的热情,是更饱满的热情。那么,王维诗歌中“无人”之境,蕴含着他更深沉的生命热情吧。这样看来,王维的诗歌展现的不同色调和华彩,同样都是生命的精彩绽放。

李白的诗歌常常充满华丽、孤独、享乐主义,总在描述生命的流浪和自我的实现,这构成他浪漫色彩的基础。李白的生命特质与大唐的时代特征息息相通---同样的不走寻常路。在中国历史上,唐朝很多风尚和习俗都冲破了农业伦理范畴,尚武、侠义、华贵、自由、暴露的服饰、夸张的妆容……李白的诗中很少出现对社会的关注,呈现更多的是生命本身的自由状态,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价值追寻。《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作品展现的就是李白与自然、宇宙的对话交游。李白的诗不可学,因为他肆意自由的生命状态不可学。《蜀道难》可以看做是李白诗歌特色亦或生命特质的典型,其中的押韵、文法、结构、言语形式自由而创新,率真而巧妙。“噫吁嚱!危乎高哉!”开篇即是破空而来的惊叹,犹如贝多芬《命运》中那几个震撼人心的重音。整首诗句式不断变化,长短交错无常,把视觉上的峭拔奇绝和感觉上的惊险艰难融合在跳跃的节奏中,读来有跌宕起伏汹涌澎湃之感,李白式的表达在此诗中展露无遗。李白又常常是孤独愁闷的,《月下独酌》《独坐敬亭山》《行路难》《将进酒》,他孤独在繁华与热闹当中,又用及时享乐、把酒取欢的浪漫来对抗现实。李白笔下的柔情缠绵也美到惊艳。“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美人如花隔云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槛露华浓”“一枝红艳露凝香”,无论是民歌般的通俗还是应制式的谨严,都无法遮掩天才的创新和别致。李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是因为在诗的国度里,他特立独行又卓然超群,自由烂漫又旷达乐观。他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可以是这样的自由,可以发出自我的光亮。

杜甫是“诗圣”,“圣”与儒家思想有关,儒家的最高理想是成为圣人,“圣”需要在人间完成,在道德伦理中完成。如果说,“仙”是个人化的自我解放,那么,“圣”则是个人在群体生活当中的自我锤炼。读李白和杜甫,无需评价孰优孰劣,而应该看到,我们身上常常有属于李白的部分也有属于杜甫的部分。我们渴望完成个体的生命追寻,自由行走,放歌山林;我们也必须要回到群体当中,历世间百态,看悲欢离合。李白和杜甫,把不同的生命状态活成了典型。不经历岁月沧桑,不太能喜欢杜甫的诗歌。杜甫的诗歌,是纪录片,是见证历史的资料。他用绝对客观的角度讲述具体事件、描绘民生状态。《丽人行》中有贵游文学的影子,但“慎莫近前丞相嗔”句,在华丽之后落脚到对老百姓的同情,杜甫式的视角和表达初见端倪。《兵车行》把战争带给百姓的痛苦和凄惨用直白客观的画面描述了出来。“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用浅直的语言写出当时民间最大的悲哀。《石壕吏》中,杜甫不再是旁观拍摄者,而是事件的亲历者。“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诗人笔下的老妇人,平静地讲述着孩子的死亡,读来触目惊心。“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没有控诉,没有呐喊,有的只是隐忍、承受和自我宽解。“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中没有任何评判和议论,只是叙述事件,冷静与客观却产生让人震撼的力量。《兵车行》《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能够体现杜甫“诗圣”“诗史”的地位和价值,其中的社会关怀和悲悯情怀动人心扉。杜甫的愁苦,来自民间的疾苦、社会的动乱、自身的遭遇,而李白的愁苦,多是生命本质上的哀伤--烦乱、茫然、孤独。有些时候,很害怕读杜甫的诗歌,像《登高》《春望》《述怀》《北征》,全是卑微人生动乱时局的凄苦,让人叹息哀叹,不忍卒读。杜甫把生命活成了一束光,不仅亮出自己,更照到不为人知的角落。

白居易发扬了杜甫诗歌中的社会意识,“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传说,白居易写完诗,要读给老婆婆听,以不识字的老婆婆听懂为创作标准。可见白居易的写作宗旨和关注视点,他力倡“新乐府”运动,让文学发出民间的声音。《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让人心酸,《新丰折臂翁》中“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的躲避兵役而自残的老翁让人震悚,《买花》中“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阶级对立和不平等让人惊叹。这些诗中的批判意味比杜甫的纪录片风格浓厚许多。白居易的诗歌有社会批判的力量,展现了知识分子对底层人民的关怀,以及对自我道德的反省。“文学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文学有另外一个职责是真正使人类的灾难、苦难、孤独和寂寞被人听到,而不是仅仅去歌功颂德。”蒋勋如是说。除了记录,文学还有传播真善美的功能。《长恨歌》用故事的方式讲述人世间不可磨灭的真情,《琵琶行》用文字传达了精妙绝伦的音乐细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中有生活的情趣和美好。质朴与批判、深情与美统合在一起,构成白居易独特的生命形态。

李商隐诗中唯美的意象,常常让人无法用通俗的语言去注解。蒋勋把李商隐的诗歌视作晚唐文学的代表--极度华丽,又极度幻灭。李商隐的诗最大的特征是把故事全部抽离,没有事件的记述,只做抽象和个人化感受的描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更持红烛赏残花”“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些诗句中都有无限的热爱和眷恋,“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喜欢堆叠意象,营造唯美、伤感又模糊迷离的氛围和意境,寄托他对生命的精致追求。读李商隐,不能字字落实,句句分析。“烛”和“泪”是最常见的意象,也是李商隐生命姿态的映照--迷离缠绵的文字背后是对生命的热爱和深情。

胡晓明说,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唐诗的世界大得很,力量充沛得很,精神豪迈得很。唐诗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振作生命的活气。读唐诗,就是与那些绽放的生命相遇。

蒋勋,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但大家最熟悉的,是作为美学家的蒋勋,他对文学、艺术、生活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写孤独:“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他写品味:“在匆忙紧迫的生活里,感觉不到美。”

他写生命:“生命怎么活都会有遗憾,关键在于你怎么去领悟。”

他怀着对世界的善意,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发现美,分享美。

《蒋勋说唐诗》,依然是从美学角度,择唐代诗人的代表性人物和作品,带读者欣赏盛唐的诗,诗的盛唐。

经历了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四分五裂,唐,带着游牧民族的残酷与浪漫华丽登场。而语言和文字,经历了长期的琢磨,也将在这个瑰丽的时代成为一首华美的诗。

作品必然与时代息息相关,言大唐必称盛世,那是一个灿烂华丽的时代!

“七世纪时,地球上最大的城市是长安,大约是现在西安城墙内面积的十倍。当时世界各国的人都集中在那里,形成一个国际化都市。”

大唐之大,在于其疆域,其人口,其博大包容的文化,将生命无限的放大,大到可以与宇宙对话,大到每一个生命都能以不同的形式绽放光彩。

那么多诗人仿佛赴一场前世之约,先后诞生在唐朝,谱写诗的盛世华章。

初唐张若虚一首《春江花月夜》,以个人与宇宙对话,“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春、江、花、月、夜,整首诗都在讲自然现象,把人的是非带到了大的宇宙空间当中。

一千多年以后,当我们读这首诗,仍然能够感受到张若虚当时感受到的生命状况,在共同的宇宙中,我们与另外一个生命的感受产生了共鸣。

蒋勋形容“唐朝是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是一次短暂的出走”。这个假期暂时脱离了农业社会的伦理,允许人释放自己的个性。

“唐代是文学史上少有的一个时期,个人有机会把自己解放出来,而不再是被当作群体的角色看待,个人就是纯粹的个人。”

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张扬个性的时代,所以才出现了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所以才有了唯一的诗仙李白。

唐诗的浪漫,是一种置于宇宙意识中的生命的开阔与活泼自由。

汉朝的诗是“努力加餐饭”、“长跪读素书”的兢兢业业,到了李白这里,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气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迈。

李白与杜甫,诗仙与诗圣。“仙”是出世的,个人化的,“圣”是入世的,社会化的。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杜甫不忍“路有冻死骨”。

“在中国的整个思想极度成熟,文学达到登峰的时刻,李白体现了老庄思想的最高完成,杜甫体现了孔孟哲学的最高完成。”

李白与杜甫呈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意境,他们有各自对生命的偏重。同样的愁绪,前者愁生命,“拔剑四顾心茫然”,后者愁生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一辈子都不能像李白那样潇洒,而李白一辈子都不能像杜甫那样关心生活里的细微事物,也许正因为他们的生命体验是一种互补,而使两位诗人惺惺相惜。

杜甫写给李白“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李白写给杜甫“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用蒋勋的话讲,历史上最让我感动的画面,是李白与杜甫共同走过长安城,在酒楼上坐下来喝酒,谈他们的生命理想。这种感情就是“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文学世界里最迷人的地方,是每一个生命都有不同的自我完成方式。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少年意气,“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的意气风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空旷辽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自在,是诗佛王维一生的起承转合。

《卖炭翁》对世事的抨击不忿,《琵琶行》《长恨歌》的风流倜傥,是诗魔白居易社会意识和浪漫主义的冲突。

到了晚唐李商隐的时代,繁华盛世已经成为一种追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晚唐是繁华的沉淀,“大唐盛世就像是漫天都洒满了金银碎屑,非常华丽,现在这些都慢慢飘落下来。”

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来到晚唐,已是李商隐的“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写的不是具体的人、事、物,而是一个状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种情绪“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他在写所有的人,因为所有人的情感状态都是这样。

唐诗之所以打动我们,因为好的诗契合了生命刹那的状态跟经验,唤起了我们的情感共鸣。

少年时我们心里都有一个李白,叛逆豪迈;行岁渐长,开始生出杜甫的对现世的关注;及至盛年已过,会如李商隐一般,当追忆逝去的繁华,有一点沮丧,有一点颓败,有一点幻灭,有一点平静……

当下的时代,已经不是诗的时代。但是,如果我们有意,仍然可以从唐诗中体会,穿越了千年的诗意中蕴含着的文学之美、生命之美。

第一讲 大唐盛世

诗像一粒珍珠003/唐代是诗的盛世005/新绣罗裙两面红,一面狮子一面龙007/菩提萨埵与水到渠成010/文学的内容与形式01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015/诗人的孤独感017/游牧民族的华丽019/唐诗里的残酷021/侠的精神023/唐朝是一场精彩的戏024

第二讲 春江花月夜

唐朝是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029/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030/生命的独立性032

与道德无关的生命状态034/何处春江无月明036/空里流霜不觉飞038/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039/宇宙意识043/对虚拟性的肯定045/愿逐月华流照君047/更大意义上的归宿049/交响曲的结尾051/交响诗乐章054

第三讲 王维

政治带给王维的恐怖经验061/孟城坳、白石滩062/“无人”的意境064/山水中生命的状态065/另一种生活068/《洛阳女儿行》:贵游文学的传统070/边塞诗076/《少年行》的代表性079/山水诗中的画意084

第四讲 李白(上)

诗歌的传统与创新093/角色转换095/青梅竹马097/十四为君妇098/定格102/《蜀道难》105/其险也若此108/浪漫诗的极致112

第五讲 李白(下)

《月下独酌》117/《行路难》120/《凤凰台》121/《将进酒》123/《金陵酒肆留别》、《客中作》126/诗仙和诗圣127/《长相思》、《关山月》132/送别和赠诗134/《清平调》、《沙丘城下寄杜甫》138

第六讲 杜甫(上)

梦李白143/长安水边多丽人145/《兵车行》147/《石壕吏》152

第七讲 杜甫(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59/律诗的极致163/《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164/《春望》166/逃难的记录167/离乱中的痛苦生活169

第八讲 白居易

《卖炭翁》235/关注百姓的古文运动237/《新丰折臂翁》240/大胆批判社会243/文学和生命的两个部分245/《长恨歌》——本事249/《长恨歌》——梦寻259/《琵琶行》——音乐263/《琵琶行》——深情271

第九讲 李商隐(上)

唯美的回忆175/幻灭与眷恋的纠缠176/繁华的沉淀180/抽象与象征182/想见时难别亦难184/花下醉190/人间重晚晴193

第十讲 李商隐(下)

《锦瑟》199/舍弃眷恋?205/生命的荒凉本质207/寻找知己的孤独211/典型情诗213/兰台应官前的故事217/泪与啼219/晚唐的生命情调224/李商隐诗的神秘感22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6114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