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在冰岛,除了极光,还有一种自然现象也有着很强的存在感,这便是冰岛的风。在冰岛,为汽车买的保险和其他地方的不太一样,其中有个奇怪的类别—车门险。因为在荒野上打开车门时,如果不小心,车门会被整个吹跑。我体验过的最大的风是在斯卡夫塔国家公园。从游客中心到冰川大约有3000米,我往返走了半天时间。去冰川时逆风,走一步退两步;回程时被风推着走,也没好到哪儿去—我一个踉跄,差点儿摔倒在路边。风卷沙石,刮在脸上跟鞭子抽似的。除了风声在耳边轰鸣,听不到别的声响。如果不戴绒线帽,脑袋暴露在风中超过5秒就会开始头疼。这种天气,渔夫无法出海,大型房车被吹下公路的事也偶有发生。大风天,脑袋里唯一的念头是赶紧回家—沙发柔软,靠枕舒适,暖气充足,再来一杯热巧克力,夫复何求?久而久之,我对好天气的认知产生了偏差—没有风的冰岛,搭配什么天气我都觉得可爱,甚至会觉得热(当然这种热是冰岛意义上的热)。还记得一个冬天的早晨,天气预报最高气温4℃。虽然是阴天,但是没有风,我穿着羽绒服走在街上,不由得感慨“今天真是热得不寻常”。虽然说了许多风的“坏话”,但冰岛的风也是许多神奇事情的源头。冬天是风吹来的。10月的树叶还来不及变成金**,风就把它们通通卷走,吹来了浪漫的白雪,雷克雅未克对面的山像撒了层糖霜一样。雪也是被风吹走的。连夜暴风,风是暖的,一夜之间,全城的雪就消失了。极光的出现更得感谢风—风将云吹走,人们才能见到极光。_使冰岛的气候瞬息万变。冰岛人心情多变,或许也是受风的影响。他们有时一整天不说话,唉声叹气,只因为风大;如果雨过天晴,微风轻拂,巨大的彩虹挂在半空,冰岛人则会情绪高涨。来源:老年博览·上半月
意义:
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左右),这里能受到太阳光的垂直照射。然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北回归线(不包括北回归线)以南至南回归线(不包括南回归线)的区域每年太阳直射两次,获得的热量最多,形成为热带。因此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每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纬度值达到最大,太阳高度可以达到 90°,此时正是北半球的盛夏,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含北极圈)内为极昼,南半球相反正值隆冬,南极圈内是极夜。
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并始终在北纬23°26′附近和南纬23°26′附近的两个纬线圈之间周而复始地循环移动。因此,把这两个纬线圈分别称为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
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等省级行政区域。北回归线是太阳在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离赤道最远的位置,其纬度值为黄赤交角,是一条纬线,大约在北纬23度26分(可估算为235度)的地方。
扩展资料:
地球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接近正圆的椭圆。这个椭圆所构成的平面叫轨道平面,亦称黄道平面。地球一面绕地轴自转,一面绕日公转,在这一过程中,地轴并不与公转的轨道平面(黄道平面)相垂直,而是倾斜的,其夹角约为66°34′。
而地轴的倾斜方向在空间始终保持不变(平移),致使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不相重合(不平行),而呈倾斜状态,其夹角是66°34′的余角,即23°26′。这个夹角叫黄赤交角。与黄道平面在地球表面的大圆相切的纬线即为回归线,位于北半球的为北回归线,南半球的为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如果我们从地球上的各个地点,对准北方一直向前走,最后大家总会在一个地点见面,这个地点就是地球的最北端,我们称它为“北极”。
有人把北极叫做“世界的顶峰”,以这个顶峰为中心,向南画一个大约2500千米长为半径的大圆圈,这个大圆圈就是“北极圈”。北极圈可不是什么铁丝网或木棍所围起来的实在的圈子,而是地理科学工作者按地理特点在地图上画出的纬线圈。
北极圈以北大多是海洋,这就是“北冰洋”。它是世界四大洋中最小的一个洋,面积为1300万平方千米,我们也把它称作北极地区。
早在几百年前,人类就想过:在这地球最北端的海洋上,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曾有人坐着帆船,离开陆地到那里去探索。可是,漫漫的长夜,刺骨的风雪,一座座巨大的、浮动着的冰山,给探险家们的生活和航行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长期以来,为了探索北冰洋的秘密,人们走过了漫长而艰险的道路,多少勇敢的极地勇士在征服北极的冒险事业中献身。在无数个不幸的遭遇中,最悲惨的莫过于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约翰·富兰克林爵士率领的129名探险队员竟无一生还,两艘船很快就被浮冰挤毁。前人的教训总是为后人积累了经验,19世纪末,挪威的南森博士成功地借助浮冰的自然漂流规律,成为深入北极心脏地区的第一人。而挪威的阿蒙森则在与浮冰与冰山的斗争中,打通了西北航道。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罗伯特·E·皮亚里,成功地踏上了北极极心,这些探险家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必须克服的冰障
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圆说。按地圆说,达·伽马和麦哲伦开辟的西欧和东方的海上联系的两条航道,都太遥远,若能穿过北冰洋区,可能就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最短航路了。可当时人们对北冰洋是个什么样,尚不清楚。有人说北极地区有块很大的陆地,有人说它是充满冰雪的海洋。而地理学家们坚信,穿越北极地区的最短航道是存在的。一代代的极地探险家,前去探路,不是被浮冰所阻,被迫返航;就是被围困在冰海之中,无法脱身,长眠在荒凉的冰岛上。那巨大的冰山,在海面上漂浮着,又给航行带来了另一层危险。
1585年,英国探险家戴维斯从加拿大和格陵兰之间的海峡向北航行,后来被茫茫的冰山挡住去路,不快返航,就可能被接二连三的高大冰山击沉,无奈只好返航。为此,他到达的这一带海洋称为戴维斯海峡。31年后,英国的威廉·巴芬,冒着极大的危险,沿这一航路,比戴维斯走得更远,后来,也为冰山和浮冰所阻,被迫返航,他到达的海域称为“巴芬湾”。
这一带航路之所以冰山层出不穷,是因为自然界有一家天然的、日产20多座冰山的工厂的缘故,它坐落在格陵兰西岸和巴芬湾一带。
原来,在严寒的格陵兰岛上,终年雪花飞舞。即使在盛夏,不强的阳光也化不尽地上的积雪,何况在漫长的极地冬夜里,太阳老是躲在地平线下不肯露面,气候更加寒冷,积雪越增越厚。多少年来,格陵兰的寒冷没有显著的变化,堆积如山的冰雪承受不住强大的压力,渐渐变成淡青色的透明冰块,覆盖格陵兰的全部土地,厚达1500多米,最厚达3000多米。它沿倾斜的山地向下滑行至浩瀚的海洋,经海流、潮汐、海浪、阳光的综合作用,逐渐崩裂,发出阵阵巨响,碎成巨大的团块,随波逐流。一路上,阳光、风雨、海浪把它们蚀成各种形状,有的恰似辉煌的金字塔,有的似山峦,似桥洞,无奇不有,蔚为壮观,这就是人们所见的冰山。
这些冰山有的长达千米,高达百米,无异于一座浮动的小岛。然而,这只是人们看得见的高度,在水下,它还隐藏着十分之七、八的身躯,它的庞大,是可想而知了。
一座座北极冰山,从冰川分离出来独立漂流,可维持两年的时间,在海洋里游过3000千米的路程。当它到达温暖的海域,终于无法生存而融化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可在巴芬湾一带,冰山正值锋芒毕露的时候,常给极地探险者的船只带来无穷的灾难。
为躲避冰山的威胁,荷兰的威廉巴伦支从格陵兰东部海洋北上,果然很顺利地进入北极海域,来到一群岛屿面前,后称为“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意为“尖峭的山地”。这一带海域很富饶,海豹、鲸、海象比比皆是,一时间,这里的捕捉业发达起来,但这些繁荣景象都是在夏季。冬天一到,北极的漫漫长夜即将来临。在巴伦支海域,冬夜长达100多天,从10月下旬到次年的2月,气候更加寒冷。后来,几个英国人因事故不得不留下来过一个极地的冬天,安然无恙地迎来了夏天,这才消除了人们对于极地冬天的恐惧心理,对以后的探险业起到促进作用。
探险家们不断总结经验,使航行越来越向更北的地区挺进。但随之而来的浮冰也越来越多,有时蓝色的海面竟完全被浮冰所覆盖,探险船只经常为冰所禁锢,动弹不得。
浮冰和冰山同是极地探险队的劲敌,但浮冰似乎比冰山的危害还大。浮冰不是来自陆地,它是海水本身冻结而成。淡水摄氏零度结冰,海水含盐,冰点降低。当温度下降到某程度后,海水结冰。起初是薄冰,随温度下降形成广阔的冰原。由于波浪、海流、潮汐作用,冰原往往碎裂成大大小小的冰块,漂浮在海面上,就成浮冰。若海面平静,这些冰就会冻在一起。所以探险船只要被浮冰包围,有的就冻结在其中,造成无法逃脱的危险。多少探险队因此而丧生。
1845~1846年,英国著名的极地探险家富兰克林,率领129人的探险队,考察北极。尽管他们使用的是当时动力最大、装备最好的船,船上有蒸汽机、螺旋桨推进器,而且还安装了前所未有的、用以取暖的热水管系统,但仍然未能抵挡住冰的力量。从富兰克林考察日记的一段描写中,可看出这些探险者们的遭遇:“暴风整整地怒吼了一夜,冰也一夜都在发出破裂的响声。到了早晨,人们看见他们的船,只剩下一些被打碎的木片、几根倒在冰上的桅杆和乱缠在桅杆上的绳索了。可是还好,远处隐隐约约可望见几条海岸线,和覆盖在上面、放出蓝光的冰雪。人们从破冰中间把放着粮食的小舢板推向伸向海岸的浮冰块,向岸边拉去。他们冻得直发抖。努力了两天才靠岸。在这段艰难的道路上,有四个人沉到冰下面去了。同伴们抢救也来不及,浮冰一下子就在这几个不幸的人的头上合拢了。……到了陆地上,这些旅行探险者也没有什么可高兴的。这里1000千米以内,没有人烟,只有覆盖着冰的岩石和冰原。从这里往前走很远,有些美国人的采购站,要几个月才能到达。粮食不多了,富兰克林鼓励同伴继续前进。人们受到鼓舞,增添了力量,继续南行。白天越来越短,刺人皮肤的雪花,随风袭来,寒冷彻骨。每天晚上躲在舢板下避风,天刚亮就上路。
“第二个星期快完的时候,粮食吃光了。星期五的夜晚,两名队员因寒冷和饥饿而死。天一亮,和往常一样地南行。他们发现一所小房子,但没有人住,只有一架白熊的骨骼,上边还有一点干肉。富兰克林劝大家刮下来分吃。第二天,又有一些人不声不响地死去……”
129名探险队员,就这样先后都长眠在冰雪之乡。在以后的30年内,英国人曾装备过多个考察团去寻找他们,同时,也去寻找最短的航道,去接近北极极顶。然而,他们寻找的结果只能是冷酷的事实。尽管获取了许多有关北极区域的知识,但北极极心地区仍是未解之谜。
南森的浮冰漂流探险
冰山和浮冰虽然给极地探险队带来严重的威胁,却挡不住人类探索极地的决心。尽管1881年,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德郎探险队,试图随浮冰块往北漂流,以达到北极或其周围的陆地的探险以失败而告终;美国的另一支格利里探险队也因指挥不当在冰天雪地中得不到救济,成为19世纪北极探险史上第三个遭遇不幸的队伍。挪威南森博士领导的“先锋”探险队却依然勇闯北极,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南森成为深入北极心脏地区的第一人。
南森回顾过去别人北极探险的教训,他很庆幸能具有10年前那些不幸的探险家们所不具有的许多知识,尤其是第一届国际地球极年为北极的经验知识提供了大量气象方面的数据。他认为,格利里探险队的经验教训表明:一支探险队伍应该要能自足,不应依赖外部的援助。而德朗探险队乘坐的“珍妮特号”的传奇,以事实驳斥了有北极大陆存在的学说。这些根本性的资料表明,冰块围绕北极地区的各个海洋领域进行大环流运动的速度是有多快的。因此,南森给自己定下了雄心勃勃的目标是:有计划地把船牢牢地冻入浮冰块中,随着它漂流到高纬度或漂到北极去。
南森是非常善于思考的,他的计划的建立,是在他掌握许多事实和现象的分析基础上提出的。首先,他知道西伯利亚的浮木可以被冲击到格陵兰岛的海域;其次,他还知道受到冰冻的“珍妮特号”就是向北漂流的;再次,就是听到“珍妮特号”被冰块挤碎之后3年;在北极盆地的另一侧的格陵兰的西南岸,发现了该船的部分残骸。南森分析道,既然残骸冻结在流动的浮冰块中,能从亚洲的这面漂流到大西洋那面绕北极转一圈,为什么不能让设计得很好的船也那么随冰块漂一圈呢?
1890年,南森向挪威地理学会提出了他的大胆的、创造性的计划,将船冻结在浮冰上,随浮冰一起漂过北极。为此,他还建议,建造一只特别的船只,船头和船尾设计成尖形的,两侧是斜形的,这样,就可经受住浮冰的压力。
南森的计划提出后,遭到许多著名的探险家的反对,说这是一个狂妄的计划。一些英国的著名北极探险家认为,无论船只设计得怎样坚固,也抵挡不住北极浮冰的压力。而另一些北极探险家认为,一旦船只被冻结在浮冰上,就会完全失去自由,欲进不能,欲退无路,那就永远回不来了。事实上,以前的探险船只正是为浮冰所困才多有丧生事件的发生,因而这个计划,确实是有很大的风险的。面对着种种反对意见,认真思考后,南森不仅没有灰心动摇,反而对这次北极之行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1893年6月24日,南森一行13人,备足了5年的粮食,乘坐由南森亲自参加设计和装备的“弗拉姆号”,离开挪威,驶向新西伯利亚群岛以西的地方。“弗拉姆号”的船体设计的形状,像个西瓜那样,当加在船体上的压力变得太大时,它就将被挤到冰块上,而当压力减少时,它又会再往下回降。
浮冰从四面八方涌来,南森把“弗拉姆号”深深地冲入浮冰块内,直至无法再前进为止。1893年9月25日,当太阳降落到地平线后,“弗拉姆号”已被浮冰冻结。正如想象的那样,冰块把船体托起来,就这样平稳地漂泊。在这人迹渺茫的冰天雪地之中,孤独地生活,难免令人紧张、充满恐惧,毕竟船只生活在浮冰上是一种冒险性的尝试。漂流初期,船只时而漂向东方,时而漂向南方。到10月末,几乎又回到了原地。漂流路线很曲折,前进速度很缓慢。关于这一点,是出乎南森意料之外的。但“弗拉姆号”毕竟经受住了巨大冰压的考验,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1893年圣诞节前夕,南森根据恒星确定了自己的船位后,才知道3个月的时间才漂流了60千米,并且正向着东南方向而不是预期的北方前进,不免担忧起来。正在这时,大自然帮了他们的忙,一阵强劲的东南风,把船向西北方向吹去。狂风不停地向他们袭来,浮冰不停地向他们冲击,可奇特的“弗拉姆号”始终巍然不动。船员们的衣服破碎了,身体疲乏了,但他们仍然充满乐观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念。在四周死一般的沉寂里,借着皎洁的月光和绚丽多姿的极光所带来的一点光亮,他们观看着孤舟周围暗淡的景色,唱着、跳着,吃着鱼肉、布丁,举杯共庆1894年圣诞节的到来,预祝即将到达北极极顶的胜利。
1895年3月14日,南森一行漂流到离北极极顶只有500多千米的地方,再也无法前进了,无边无际的冰原一直伸向远方。根据漂流路线,南森分析后认为,“弗拉姆号”到达北极极顶已不可能,但若从这里乘狗拉雪橇前往北极极顶,只要50天便可到达,为什么不能作一次冰上旅行呢?于是,南森决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把船交给船长沃·斯维尔德洛普指挥,自己则与炊事员约翰逊二人带着狗、雪橇、爱斯基摩人用的皮船两条,以及足够100天用的粮食,向北极极顶进发。
然而,道路是极不平坦的,他们遇到了像岩石一样巨大的冰块重重叠叠,冰面高低不平,且不时为冰湖所阻,他们像蜗牛般地向前行进。他们并不是不能再走快些,只是若不探索着前进,随时都有掉进冰缝、坠入海中的危险。有一次,两个人站在迅速裂开的冰块两边,约翰逊不小心掉入冰水中,南森惊慌万分,但又拉不着他,只得绕过很远一段冰区,才来到已经冻僵了的同伴身边,把他救了出来。
不管道路怎样艰辛,两个人仍然毫不畏缩地向前。当他们走到离极项只有360多千米时,冰凌垒垒的沼泽和一片汪洋挡住了去路。两位勇敢的探险家也已疲惫不堪,不得已,只好于4月8日返回。但他们已比所有的北极探险家走得更北,超过前人270多千米,是深入北极心脏地区的第一人。
这时,他们与“弗拉姆号”已经失去联系,于是,他们艰难地前进,于1895年8月到达法兰士约瑟夫群岛,期望在那里找到一个过冬的场所。
两个人互相鼓励着前进。一天,当走到大群浮冰边沿时,突然一只北极熊从他们身后追来。南森回头看时,凶猛的北极熊正伸出锋利的脚爪向他扑来。他机敏地向旁边一闪,北极熊扑了个空。约翰逊趁机向北极熊射击,才解除了一场灾难。冰和水的航路交替地出现,航行非常困难,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北极的冬季降临了,两人只得寻找一个石穴,更加孤寂地在冰天雪地里度过又一个极地漫长的夜。
他们凭着坚强的毅力,迎来了次年春天的来临。于是,两个人又欣喜地上路了。他们时而在冰原上驾着雪橇驰骋,时而乘獭皮船在冰海中漂流,艰苦是不难想象的。有一次,正当他们划着獭皮船前进时,一只海象突然从水中钻出来,把船推翻了,幸而两个人动作迅速,爬上了冰块,才免于灭顶之灾。这晚,两个人只得在冰块上宿营。
正当他俩十分困难的时候,1896年6月,他们喜出望外地在该岛的南端遇到了英国探险家杰克逊。搭乘他们的船只返回挪威,那是1896年8月15日,他们离开祖国已3年又两个月了。
说来也巧,“弗拉姆号”自南森离船后,继续随冰漂流。后来,终于摆脱了冰的束缚,在南森之后一星期也回到了挪威。
南森之行的探险的结果固然辉煌,但他较之先辈们更胜一筹的是,还进行了深入的科学考察,获取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他首先证明了北极并不是一块巨大的陆地,而是充满冰雪的海洋。在这辽阔的海洋世界里,有一条横越而过的海流存在。其次,他对北冰洋的深度进行了测量,更正了在此之前人们的错误看法,即北极地区不是浅水域,而是一个深海盆。再次,他们发现北冰洋一个有趣的水温反常现象:表面(0~100米)为冷水层,水温冷达零下摄氏2度;但在以下300~400米处温度反而升高到零上2度。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冰块的浮流与风向有关,冰的浮流方向偏向风的右侧,这与地球自转偏向力有关。
皮亚里挺进极心的胜利
南森深入北极心脏地区,进一步激励了极地探险家的探险行动。1903年6月,挪威一位才华出众的年轻的探险家爱德华·阿蒙森率队在浮冰中遨游,终于找到了最短航路,在极地探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时,北极地区的探险已转为争先到达极点的竞赛。
什么地方是向北极发起最后冲击的有利地点呢?“珍妮特号”的经历看来否认了西伯利亚近海群岛以北有陆地的可能性;而南森的漂流则否定了欧洲以北高纬度有陆地的可能性;剩下的问题是格陵兰北部是否有陆地直达北极了。
有一个人用其毕生精力来寻求这个答案,深信他本人是世界上唯一命中注定能征服北极的人。这就是一位新型的极地探险家,美国人罗伯特·E·皮亚里。
以往的极地探险家大都认为极地的冬季非常可怕,因此,常常夏季去探险,冬季就撤回来,大部分时间用在往返跋涉上,效率低。后来的一些极地探险家敢于在极地穴居过冬来赢得来年的时间。皮亚里不相信这些观念,他认为,极地的冬天并不可怕,正是探险的最好季节。夏季浮冰表面融化,道路凸凹不平。而冬季的严寒,可使冰面坚硬而平滑,冰盖面扩大,提供了狗拉雪橇到达极顶的可能性。他对此很有信心,认为极地探险要轻装前进,但要带足粮食。他决心用这种新型方式。
为了到达北极,皮亚里用了20多年时间,成了格陵兰冰原旅行的专家。因为他认为:从格陵兰北端到极心的直线距离仅700多千米,无需船只,只乘狗拉雪橇,越过冰原,就可到达北极极心。但20多年的探险实践,也使他感到,从格陵兰向极心挺进无疑是极为困难的。于是,他不得不重新考虑,从加拿大的哥伦比亚角出发,向北极极心前进。他注意锻炼自己的意志,并深信定能拿到这项巨奖。
在皮亚里看来,阿蒙森于1906年找到过去很长时期在寻找的大西洋与太平洋沟通的航道完全是可有可无的,而南森等人的发现也未命中靶心。只有到达北极极心,才是最高的成就。
1906年,他排除千难万险,到达离极顶只有273千米的地方。这次虽没有成功到达极顶,但并未灰心。
两年后,1908年7月的一个闷热的日子里,皮亚里乘坐“罗斯福号”从纽约出发,向北航行,来到加拿大的哥伦比亚角出发点,那里,离极顶只有650千米。
当时在格陵兰西北部史密斯海峡沿岸,散居着225个爱斯基摩人,他们对北极生活了如指掌。对他们来讲,皮亚里是他们所尊重的一个朋友,也是一个要求太多的朋友。在过去的20年间,皮亚里依靠这些“忠实的异乡朋友”的技术和忍耐力,纵横格陵兰北部未勘察过的冰地,越来越迫近北极。他们给皮亚里供应雪橇、爱斯基摩狗、毛皮和粮食,在皮亚里每次重要的探险中担任探险队的驾雪橇员、猎手及开路先锋。皮亚里写道:“我爱上了这些天真浪漫的纯朴人民。他们部落里每个人我都认得,也叫得出他们的名字。我曾拯救过他们的整个村落,使其免于饿死。大人告诉孩子们说,如果他们长大能成为好的猎手或裁缝,‘皮亚里大爷’会很好地奖励他们的。”
这次决定性的冲刺仍旧得益于这些忠实的朋友的帮助。在哥伦比亚角,这些爱斯基摩人为皮亚里准备好了狗拉的雪橇,御寒用的毛皮外皮,船上装有150吨重的鲸鱼肉和海象肉,246只咆哮的狗。在55人的探险队伍中,有49名爱斯基摩人,他们主要是担任运输服务性工作。其次6名成员有:船长、外科医生、秘书、两名年轻探险家、一个助手。
皮亚里是位很有经验的北极探险指挥家。3月1日,当回归的太阳在地平线下朦胧发光时,皮亚里已开始弃舟登陆,指挥着他的探险队踏上了艰苦的越过冰野的征程。他把大部分人员编入支援队伍,他们唯一的任务便是把他的6人小组带到发起冲击的有利地点,保证小组有足够的狗、粮食和精力来发起决定性的冲刺。
在风的影响下,冰面呈锯齿状的山脊,雪橇就像在山路上奔驶,颠簸地行进着。强行军、体力下降、睡眠不足以及极度焦急不安给探险队带来极大困难,队伍要时刻提防冰间水路的出现,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有连人带雪橇一起掉入极地深渊的危险。那些冰间水路往往无任何征兆便会出现,耽误探捡队的行程。有的冰间水路可利用浮冰渡过去;有的可在刚刚形成的薄冰层上慢慢地越过去。有一冰间水路竟使皮亚里为等它合拢而花了6天时间。
但皮亚里仍在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他在回忆录《北极》中写道:“我的理论是尽可能用支援部队工作。那些我从一开始便期望成为主力的人,需要一路上为他们安排尽可能的舒适。”这种合理的安排类似于今天攀登最高山峰的分组制。皮亚里还决定把最后阶段的队伍组织得尽可能小,他认为,队伍越大,行进越慢。因此,在往北行进期间,他分期分批逐步把支援队伍遣回基地。
4月1日,他把最后一支支援队伍遣送回去,这时,他们离北极只剩246千米。
皮亚里为最后冲击留下最好的狗、4个精选出来的爱斯基摩人以及一位43岁的黑人马特·享森——皮亚里20年北极探险所信赖的伙伴、北极地区最优秀的驾橇手之一。
这时天气晴朗,他们向北极冲刺,继续翻越从未被征服过的冰原。皮亚里在日记中写道:“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再持续三天!”但天有不测风云,为防万一,他命令以最快的速度前进,每天行程40千米。这个任务是艰巨的,况且皮亚里本人因1899年在一次北极探险中双脚冻伤而失去脚趾,所以这次在大部分行军中只能乘坐一个雪橇。
4月6日上午10时,皮亚里命令停止前进,他已经看到了目的地。尽管极顶近在咫尺,但他们个个都累得动弹不得了。皮亚里写道:“北极极顶就在眼前,可我们太疲倦了,无法再迈出最后的几步……,那时我已到了精疲力尽的程度,不能意识到我已到达了一生奋斗的目标。”这里,离极点只有8千米。在使用六分仪确定他们所在的位置后,他们迅速地筑起爱斯基摩式圆顶冰砖屋,吃完饭,睡了几小时绝对不可缺少的觉。
醒来后,大家体力得到恢复,便又忙着向北挺进。终于,他们的脚踏上了北极极顶。在这里,分不出东、西、北方,向任何地方都是南下。皮亚里兴高采烈地写道:“300年来人们追求的巨奖,我20年中的梦想和目标,今天终于拿下来了。”
皮亚里在世界之顶插了几面旗帜——其中一面美国国旗是他妻子缝制的,在20年的北极探险中一直携带着它——然后剪下一块埋在雪地里,上面写着:“1909年4月6日,抵达北纬90度,皮亚里。”他让队员们手持旗帜拍照,享森则带领4个爱斯基摩人齐声欢呼3次,相互握手祝贺。53岁的皮亚里写道:“我很满足。”
以后的30个小时内,他们在那里进行了测探、天气观测和休息。他们的回程,相对极地而言是顺利的。4月25日,皮亚里凯旋登上“罗斯福号”,北极极顶的征服,似乎是那么不合理地轻易。
北极揭秘
1926年,阿蒙森首次乘飞艇飞越北极盆地,使他成为到达过南、北两极的第一人。以后,人类多次到达北极,看清了它的许多秘密。
北极区域没有陆地,仅是为冰雪覆盖的海洋。冬天,洋面上坚实的冰雪,竟厚达2米多。岛屿边缘的冰块断裂滑到海里,形成高大的冰山,常常被误认为是陆地,因而有无数个“会融化的陆地”的传说。如极地探险家曾命名的“桑尼克夫陆地、彼捷尔曼地、安德烈地”等,以后又消失了。有人说,这是海市蜃楼,后来的研究证实,这是些“会融化的陆地”。它由埋藏冰构成,是一些大型冰块搁浅,加上风从南方带来的矿土渐渐堆积,并逐渐长出一些稀稀落落的植物,而伪装成小岛。有时,它的上面还可做奇妙的观测场所,起落飞机。但随温度变暖,它们从底部融化而消失。
过去人们曾称它为“北极海”是不对的。它是个大洋,不但大而深,且有独立的洋流规律地运动着。它过剩的海水分别流入太平洋和大西洋,但它比其他三大洋浅得多,平均只有1200米深。但它的中部却是个广大的深海盆,最大深度5449米,因而,有地球上“最大的陷阱”之称。它的底部有高有低,并有一条海底山脉,高达2500~3000米,脉长达1500千米,它对海水的流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里的气候非常寒冷,全年很少开冻,见不到雨,只有亮晶晶的粉状冰粒,堆成雪田和冰原。只有暖流吹来时气候稍暖些。在这寒气袭人的地方,绿藻、褐藻、红藻依然十分茂盛。还有很多艰苦奋斗的动物,除出没于冰水之间的海豹、海象外,还有善于使用阴谋诡计的北极熊,游泳健将鲸鱼等,他们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近年来还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和前所未见的龙虾。
极地有漫漫的长夜和无夜的白昼。它不像我们这里,用24个小时来安排,而是几乎用一整年的时间来安排。即在北极附近,有连续半年的白天,这时,暗淡的阳光怎么也不离开北冰洋面,是少有变化的白天;而从9月以后,又一连半年见不到太阳,是漫漫的黑夜。只有绚丽的极光恍惚地照耀着探险家的身影。它似火、似帷幕、似画卷、似探照灯、……五彩纷缤,变化多端,引起人们的各种遐想。此外,还有幻日、蜃楼现象。经研究,这都是空气中带电粒子在太阳风的作用下相互碰撞引起的“高空闪电”或折射现象造成的。
这个世界有非常多的景观,在这么多的景观之中,有一些非常美的景色被称为人间天堂,人间的天堂可太多了,位于挪威的这处景点,绝对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这个地处北极圈内的地方把“人间天堂”这四个字发挥到了极致,这里是一处海岛,山海相连,无比壮美。一起来看看吧。
这里就是雷纳,是一处小村庄,位于挪威罗弗敦群岛东南部的最边缘,这里是北极圈的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这里最重要的地方,小村子远离了都市的喧嚣以及吵闹,坐拥了绝世的美景。被选为世界最美村庄之一。这里群山连绵,山势陡峭,虽然地处北极圈却将北极圈的寒冷抵挡在外,所以这里依旧可以保持温暖的环境,有着世界上最纯粹的海岛风光。
这里群山环绕,群岛包围,成了一个天然的避风港,村庄居民们沿着中间的海湾分布,有着山清水秀的自然美景,像是世外桃源一般。整个村子只有03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三百人左右,不过这里本来就人少,能有这么几百人不错了。不过虽然这里的居民少,但是来这里的摄影师多,所以这里传出了一张一张的美丽照片。
雷纳虽然人口不多,但是这里是一处知名的旅游景点,这里每年街接待的游客达10万人左右,这个数字达到了全村人口的数百倍,所以能在这里租上一一间房是非常难的。所以许多游客会选择自驾游,并且在野外搭帐篷。倒也是很惬意。
如今这里已经成了情侣们的名胜度假地,许多的把这里作为梦寐以求的度蜜月地点,来到这个世界的尽头,与对方许下爱的承诺。所以许多人认为这里就是爱的见证之地。空气中都充满了浪漫的气息。
每当夏天的时候这里就会出现极昼现象,在这里有一处观景地,这里是看午夜的太阳的绝佳之处,哪怕已经晚上11点了,太阳依旧高高的挂起。将周围的山海染了个色,如同天堂一般,这神奇的现象让许多的游客都汇聚到一起来观赏,被阳光染红的海洋和天空,非常的仙气。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auSNVNQXiVu-A5iq5RmVA
提取码:5x6i作品相关简介:
《极地恋人》是由Canal+公司制作的爱情影片,该片由胡里奥·密谭执导兼担任编剧,费雷·马丁内兹、纳瓦·尼姆利、南乔·诺沃等主演,于1998年9月4日上映。
该片讲述女孩雅娜自幼丧父,与家庭破裂的男孩奥托互生情愫,后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兄妹。感情日益深厚的他们便开始了冲破伦理界限的艰辛爱情故事。
http://wwwverycdcom/topics/65080/
看得出你很喜欢带有生活气息的文艺片,我感觉弗拉哈迪的作品挺符合你的要求的我想你会喜欢的,希望以后能互相交流观片感@-@以后找**就在电驴上找吧,又多,片源又好,又经典~~
**中文名:亚兰岛人
**英文名: Man of Aran
其他中文片名:阿兰人 / 阿兰的男子汉
片长:USA:76 min
国家/地区:英国
对白语言:英语
色彩:黑白
混音:Mono
上映日期:1934年4月 英国 (London)
IMDb:0025456
导演:罗伯特 J 佛拉哈迪 Robert J Flaherty
编剧:罗伯特 J 佛拉哈迪 Robert J Flaherty
剧情梗概:
弗拉哈迪来到爱尔兰三个岛屿中最大的一个,这里距伦敦只有15小时的车程。由于水源充分,他们决定把这里作为拍摄地点。岛上没有摩托车,没有**院,也没有任何奢侈的东西。但土壤对当地人来说比金子还宝贵。弗拉哈迪从伦敦请来一位专家教居民用鱼叉捕鲨鱼。亚兰岛人的祖先曾经这样捕鱼,但到弗拉哈迪拍片时早已改用蒸汽轮船了……
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
上世纪20年代,拍摄北极或南极甚至非洲土著的探险**非常流行。但是,弗拉哈迪第一次把游移的镜头从风俗猎奇转为长期跟踪一个爱斯基摩人的家庭,表现他们的尊严与智慧,关注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并且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弗拉哈迪所开创的这种拍摄模式直到今天仍为纪录片工作者所尊奉。
拍摄纳努克一家
1884年2月16日,罗伯特·弗拉哈迪出生于美国密歇根铁山脚下,父亲是位探险家。弗拉哈迪回忆说:“当我长到十几岁时,总盼望着同父亲一起探险,我们常常一走就几个月,夏天划着小船,冬天穿着雪鞋。”1896年,弗拉哈迪跟随父亲来到加拿大的雨湖地区开采金矿,他喜欢这里天然的原始状态。后来,父母把他送到密歇根的矿产学院,但没能毕业。据说学校认为弗拉哈迪没有成为专业矿业者的资格。大学时代也并非没有收获,他学会了拉小提琴——这是陪伴他一生的爱好,也遇到了未来的妻子——弗朗西斯·哈宾达。
后来,弗拉哈迪三次去北极探矿,旅程的最后弗拉哈迪确实发现了一些铁矿,但开采价值微乎其微。他获得的唯一奖赏是加拿大政府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处小岛。他想把探矿中拍摄的胶片剪辑成一部探险影片。就在将要完成的时候,从桌子上掉下的烟头把胶片点燃了,弗拉哈迪也被烧伤。唯一幸运的是,他保住了生命。胶片烧掉了,他决定等到春天再一次去北方。
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拍摄计划直到1920年才在法国皮毛商雷维永兄弟的赞助下实施。这一年,他已经36岁。
哈德逊港的一间小屋是弗拉哈迪的住所,他找到优秀猎手纳努克一家作为主要拍摄对象。第一场拍摄的就是猎海象,拍摄前,弗拉哈迪对纳努克说:猎捕海象时如果有任何情况干涉了我的拍摄计划,一定要放弃捕杀;记住:我要的是你捕象的镜头而不是它们的肉。
其实,当时爱斯基摩人捕海象已经不用鱼叉,而是用步枪。为了拍到更为原始的场景,纳努克才用他爸爸的方式猎捕海象。弗拉哈迪在后来的影片中一再重复这种拍摄方式,让人们用父亲或祖父的方式表演生活,商业的侵入、人与人的矛盾都被他挡在摄影机镜头之外。**史家称弗拉哈迪为浪漫主义者。
把戏剧性引入纪录片
拍出第一批胶片,弗拉哈迪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冲洗,他的敌人是寒冷的天气。如何过滤混入水里的狗毛和爱斯基摩人衣服上的鹿毛同样是个难题。
爱斯基摩人的房子是用冰块砌成的,叫伊格鲁。冰屋通常大约为12英尺宽,弗拉哈迪需要的却是25英尺。纳努克没造过这么大的冰屋,花了几天时间实验,却一次又一次塌下来,每一次倒塌,同伴们都轰然大笑。
因为冰屋是黑的,纳努克用冰做窗户,还借用太阳的反光照明,这是爱斯基摩人在生活中的创造。纳努克教儿子射箭的细节淳朴动人,祖辈传统在劳动的间歇传递,简单的动作传达出父子亲情。
冰屋在拍摄时被迫削去一半,因为没有照明,拍摄只能在露天状态下进行,纳努克一家在冰天雪地的刺骨寒风里表演起床。结果要真实,为了真实不惜搬演,这是弗拉哈迪的信条,他把悬念和戏剧性引入了纪录片。
弗拉哈迪在北极生活了16个月,胶片已经用完,准备动身回家,纳努克惘然若失,依依不舍。弗拉哈迪指着身边河床的石子说:“会有像石子一样数不清的人看你的**。”几年之后,弗拉哈迪为一些杂志撰写探险游历的系列文章,并在妻子的协助下,于1924年出版了《北方纳努克》一书。弗拉哈迪在他的书中记录了爱斯基摩人在北极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在拍片过程中的种种趣事。影片拍完后,第一批观众就是当地的爱斯基摩人。弗拉哈迪在书中这样描绘:“他们(爱斯基摩人)一直向后看放映机的光源,就像看银幕一样,我以为这次放映不会成功。突然一个人大喊:‘抓住它,抓住它。’他们以为海象真的会跑掉。当时屋子里一片混乱。爱斯基摩人在胶片中看到了自己和同伴的影子,他们开始互相耳语,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忽然之间,他们仿佛理解了我所做的一切。”
弗拉哈迪先把片子给派拉蒙公司,看完样片后经理走过来,和蔼地拍着他的肩膀说,非常抱歉,让观众去看这部片子是勉为其难的,“你到北方去历尽了辛苦,却落得这般结局,实在令人惋惜。”几经周折,最终还是法国百代公司同意发行。
1922年6月11日《北方纳努克》在纽约首都剧场公映,一炮走红,观众如潮,一位评论家将《北方纳努克》比作古希腊悲剧。《北方纳努克》是弗拉哈迪三次北极探险的结晶,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也为记录**提供了一种至今仍在使用的拍摄模式。《北方纳努克》是世界记录**史光辉的起点。
听从灵感,再现往昔
派拉蒙公司失去了《北方纳努克》,现在想弥补,派人找到弗拉哈迪说:您愿意去哪儿就去哪儿,自己提个预算,请再给我们带回一个《纳努克》。弗拉哈迪认为在北方过了许多年,现在应该去相反的方向。1923年,弗拉哈迪带着妻子女儿和一个红头发的爱尔兰女佣,来到太平洋小岛一个只有百户人家的波利尼西亚村庄。由于传教士和商人的努力,岛上人已经开始穿西装。弗拉哈迪找到村里的酋长,要求他们穿上民族服装。为了制造高潮,特地让一个男孩纹身——当地人称为刺青,这种成人仪式几十年前就已经失传了。仪式前的舞蹈庆典和化妆活动也都是弗拉哈迪按照当地民族古老的风俗习惯搬演的。
在这部名为《摩阿拿》的片子的拍摄过程中,弗拉哈迪开始尝试使用摇镜头去跟拍一个主体对象,当时还没有人用过这种拍摄手法。不仅如此,长焦镜头和特写镜头在他的影片中也同时被使用。在刺青一场中,当针扎进男孩的身体时,弗拉哈迪用特写镜头记录下了他脸上的痛苦神态,并把摄影机摇向他身边的母亲,把母子间的亲情在一幅画面中表现得至真至善。
弗拉哈迪拍片有一个特点,就是毫不遗漏地记录下他感受到的一切,拍《摩阿拿》时,他的素材已经达到14万英尺。但他并不在乎,只要他的灵感存在,那么他的机器就不会停止。拍完的素材弗拉哈迪会不时地拿给村民们看。他们在椰子树上绑起银幕,放映工作样片,看完后,岛上的居民立即把感想告诉他。特别是那些还记得岛上古老仪式和生活习惯的长老们,不仅帮助弗拉哈迪再现往昔,还来检查他的片子是否有错误。
《摩阿拿》并没有为派拉蒙公司赚到钱,即使采用“南海群妖的爱情生活”这样夸张的广告语。格里尔逊在《太阳报》发表评论说,“我不应该说哪些镜头是漂亮的,因为所有的都是那么美”。这里,他第一次使用documentary这个词称呼纪录片,从此纪录片自立门户,直至今天。
格里尔逊邀请弗拉哈迪拍摄一部反映英国工业化进程的**。拍摄前,英国政府的某个上层人士想要看看稿本,可是弗拉哈迪从来没有写过剧本,他只好回到旅馆像隐士一样呆了几天。最后,他给了格里尔逊一打纸,第一页写的是:关于手工业者的**,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第二页写的是:**剧本——工业化英国的场景。此外什么都没有。
弗拉哈迪非常喜欢伦敦。在英国拍片时,傍晚他常常去小酒吧喝上几杯,并讲述他早年在北极遇到的事情。尽管故事有时很荒谬,弗拉哈迪讲故事的天赋却无人能比。
因为《北方纳努克》,弗拉哈迪获得了善于拍摄边缘人群的名声。1932年,高蒙公司制片人贝克决定冒险投资1%的公司预算在弗拉哈迪身上,拍摄《亚兰岛人》。弗拉哈迪来到爱尔兰西海岸三个岛屿中最大的一个,这里距离伦敦只有15个小时的车程。由于水源充分,他们决定把这里作为拍摄地点。岛上没有摩托车,没有**院,也没有任何奢侈的东西。但土壤对于当地人来说比金子还宝贵。
为了拍到亚兰岛人本来的生活面貌,弗拉哈迪从伦敦请来一位专家教居民用鱼叉捕鲨鱼。亚兰岛人的祖辈曾经这样捕鱼,但弗拉哈迪拍片的时候早已改用蒸汽轮船了。弗拉哈迪想把《亚兰岛人》拍成另外一部《北方纳努克》,但没能如愿,也许他没想到,《北方纳努克》是他十年探险与爱斯基摩人交往的结果,而《亚兰岛人》是为了拍摄而结识这些陌生的人们,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北方纳努克》是他无法超越的高峰。
这部**给亚兰岛带来了络绎不绝的游人,岛上人把曾参加过弗拉哈迪**拍摄作为向旅游者炫耀的资本。
《亚兰岛人》高超的摄影技艺赢得**理论家保罗·罗沙的赞叹,但罗沙说,影片中的人物是“表演祖辈生活的蜡人”。
从未放弃他的模式
弗拉哈迪从未放弃自己的拍摄模式,1938年,他和妻子回到美国,想过一段属于他们自己的宁静生活,但事与愿违。不久,负责美国**服务社的纪录片导演帕尔·罗伦兹邀请弗拉哈迪拍摄反映美国农业问题的**《土地》。弗拉哈迪从小云游世界,四处探险,他55岁才第一次有机会接触美国人民的真实生活。
接下来的日子是弗拉哈迪一生中最不快乐的时光。住在黑山掩映下的农场,日子安静却了无生趣,宜人的环境似乎更增加了他的挫败感。弗拉哈迪感慨地说:“威望不会给任何人带来汉堡包和三明治。”
然而,弗拉哈迪错了,威望给他带来了一份奇怪的合同:它规定弗拉哈迪行动自由,拥有影片的版权,甚至出资者要求不在片子上署名,而资助的金额却非常慷慨。这就是《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弗拉哈迪最后一部成功的作品。
影片展示了一个男孩的欢乐与悲伤。一开始就将观众置于神奇而美妙的丛林之中:池塘、荷叶、露珠、水鸟。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少年划着小船缓缓入画。可以看出他在这片森林里如鱼得水,他熟悉这里的一木一草。他最亲密的朋友是一只小浣熊,他们常常在一起嬉戏玩耍。然而,鳄鱼吃掉了浣熊,他决心为浣熊报仇。正当少年与鳄鱼相持不下时,爸爸正焦急地寻找着他。少年与鳄鱼的搏斗惊心动魄,这个场景让人想起纳努克与海象的搏斗,想起亚兰岛人与鲨鱼的搏斗,突出人与自然的搏斗是弗拉哈迪一贯的主题。
弗拉哈迪把自己对自然的深情和对少年时代的回忆都融进这个男孩的故事中,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自传性的影片。
出资者是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它想借助弗拉哈迪的名声改善公司形象,因为二十年的**工作经验已经使弗拉哈迪的名字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他们希望通过这部**说明石油开采并没破坏这里的生态,一切依旧那么和谐。
1948年,威尼斯**节因为弗拉哈迪的热情和勇猛授予他大奖。
这位纪录片**开创者晚年生活拮据。此时,他对用摄影机“还原”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1949年开始拍摄有关毕加索著名壁画《格尔尼卡》的影片,但是直到1951年去世,这部片子仍没有完成。它成了弗拉哈迪作品中令人期盼的“遗憾的艺术”。
http://libverycdcom/2004/12/04/0000029001html
《北极圈恋人》中文名称:北极圈恋人
英文名称:The Lovers of the Arctic Circle
别名:极地恋人
资源类型:DVDRip
发行时间:1998年
**导演:Julio Medem
**演员:
Najwa Nimri
Fele Martinez
Nancho Novo
影片简介
西班牙导演朱力奥麦迪1998年作品,法国、西班牙合拍,朱力奥麦迪被认为是继绍拉、阿莫多瓦后的新一代西班牙**导演中的佼佼者。影片的主角奥途和雅娜八岁时相遇,从那时起,命运将他们分分合合,但两人之间的爱却一直没有终止,当他们发现彼此之间的感情时,也发现了他们之间每一次的聚散离合都是一个循环,于是他们决定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一个太阳永远不会终结的地方——北极圈。
**以 Otto和 Ana两个人的视角交替呈现。Otto和 Ana,他们的名字无论正着念倒着念,意思和发音都是一样的。
母亲自杀后,Otto出现了心理危机,他离开Ana,以飞行员(在西班牙语中,“ Otto”与“飞行员”谐音)的身份从事夜邮工作(一个空中邮差),往返于西班牙和芬兰之间;四年之后,听从命中的“圆形”的召唤, Ana也到了芬兰,住进她母亲情人的父亲(二战时期轰炸格尔尼卡的德国飞行员Otto,他被西班牙Otto的祖父搭救,后者用这个德国人的名字为刚刚出世的孙子命名)在北极圈内的一座小木屋。在北极圈内,有午夜的阳光,太阳似乎永远不会下沉…… Ana等待着奇迹的再一次出现,而 Ot to真的来了,乘降落伞从天而降,但这一次,两个失散的“圆”会相交乃至重合吗———人生总有一个地方欠缺,命运在转角处伺伏,谁也无法预料下一刻———所以, Ana想奔跑着回到过去,回到几小时,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前,最亲爱的人还未消失的时候;所以,梅德姆将影片献给了他的父亲。
芬兰的圣诞老人村是一个充满童话元素的特色小镇。这里有各种最具童话味道的景观和建筑,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的奇妙感觉。在《很高兴你来了》里绝对是一个适合拍照的景点。这里有一份详细的旅游指南给你。
芬兰圣诞老人村介绍
在芬兰拉普兰地区罗瓦涅米的圣诞老人村,每天都能遇见圣诞老人,穿越神奇的北极圈。罗瓦涅米是拉普兰圣诞老人的官方故乡。
在圣诞老人村,你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公司,纪念品商店,圣诞老人官方邮局,咖啡店和餐馆。当然,圣诞老人也在这里。他白天黑夜都在房间里。
大多数去罗瓦涅米的游客都会去圣诞老人村。这个村庄位于罗瓦涅米以北8公里处,在北极圈内。大多数来圣诞老人村的游客都想看到圣诞老人,但除了圣诞老人,村子本身也有很多吸引人的活动,比如给孩子们准备的小驯鹿雪橇和圣诞老人邮局。
这里是圣诞老人的故乡,还有一个故事。历史上,据说芬兰是第一个迎接圣诞老人平安生活的故乡。1927年,芬兰和前苏联将拉普兰省的“耳山”定为两国至北冰洋的国界。芬兰儿童故事大王马库斯从中获得了灵感。他在广播里讲故事时说,圣诞老人和两万头驯鹿住在这座“耳朵山上”。正是因为他的“耳朵”,圣诞老人才能在北极听到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声音。
他富有感染力的浪漫推理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从此,故事中的“耳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圣诞老人的新家——北极村,是在美国总统罗斯福到访的启发下建造的。二战后,罗斯福夫人访问芬兰,参观了北部拉普兰省的首府罗万基米。为了让罗斯福夫人能停下来欣赏极地风光,主人在北极圈内建了一个面积只有10平方米的小屋。客人对此感兴趣。这间小屋是北极村的原型。芬兰人开始建造北极村,设立了带有极圈位置的地图标志牌,并陆续修建了出售极地旅游纪念品的商店和专门接受圣诞老人邮件的邮局。此外,在北极村镇口,竖起了北极圈纪念牌匾。北极村有许多美丽奇妙的自然风光。在夏天,你可以观看令人难忘的午夜太阳。冬天,在没有太阳的天空中,你可以日夜看到世界上罕见的北极光。
“圣诞老人故乡项目”是北极风情的锦上添花。在“圣诞老人工坊”的一角有一个圣诞老人办公室,圣诞老人在这里会见小朋友和各国客人。圣诞老人的助手是戴着尖尖的红帽子的“仙女”,俗称“小仙女”。他们整天忙于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子邮件和电话。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村舍格外温暖。白雪反射着波光,十分浪漫。
名称:圣诞老人村圣诞老人村
地点:罗瓦尼米圣诞老人村
交通:如果你去芬兰旅游,你可以试着租车自驾游。行程安排更灵活~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景点打卡的时候,在goonroadtrip租车会更方便更自由!平台有强大的比价功能和24小时中文客服在线服务,出国不用担心语言问题和时差,非常方便。
租车策略:
租车平台:租车平台有强大的比价功能,便宜又方便,是个不错的选择。提前选好车辆,到指定地点取车。
材料:中国驾照原件,驾照国际翻译证明,中国护照原件,信用卡。
怎么去:从罗瓦涅米市场坐8路公交车,大概10-15分钟就到了。
开放时间:圣诞老人邮局开放时间为:1-5月、9-11月10:00-17:00;6-8月和12月9:00-19:00
门票:免费
电话:358(0)16362007
网站:http://wwwsantaclausvillageinfo/
世界的尽头在哪里?
地球是个椭圆形球体,球体有尽头吗,有终点么?肯定没有。世界上之所以有“尽头”这一说法,这是指陆地的“尽头”末端。地球表面71%被海洋覆盖,29%被陆地占据,海洋与陆地相融相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人类把地球分为七大洲和四大洋。七大洲为: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四大洋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七大洲散落在四大洋之中,才出现了一些特殊地里位置,被人类戏称为“世界的尽头”。不知道世界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和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算不算世界的“尽头”呢,还有那个世界最南的城市乌斯怀亚和 世界最北的城市朗伊尔城,算不算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窗口”呢。
亚洲的世界“尽头”——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位于中国海南省的三亚市西郊23公里处,中国著名 旅游 景点之一。座标为东经109 °20 ˊ52 ″,北纬18 °17ˊ31 ″。背靠马岭山,面向茫茫大海,海水蔚蓝, 碧波荡漾,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水天一色。海湾沙滩有“天涯石”、“海角石”、“日月石”,寓意陪你到天涯海角,爱你到海枯石烂的浪漫爱情故事。这里是中国人眼中的世界的“尽头”,爱情的最高境地。
非洲的世界“尽头”——好望角
好望角,位于非洲国家南非境内西南端,西濒大西洋,在开普半岛的南部尽头处,是南非最著名的 旅游 胜地之一。座标为南纬34°21′,东经18°30′。来到这里仿佛到了世界的尽头,站在海边的礁石之上,只能看到广阔无际的碧海蓝天,汹涌澎拜的巨浪,因为这里汇合了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洋流,又被称为“风暴角”。
南美洲的世界“尽头”——合恩角
合恩角,位于南美洲国家智利火地岛上一个陡峭岬角,是地球上除南极洲外最南端的陆地,太平洋与大西洋交汇处,麦哲伦海峡南侧,濒临德雷克海峡北端。座标为南纬55°59′、西经67°16′。南美洲的最南端,世界尽头的灯塔,经历了岁月的沧桑洗礼,屹立不倒。这里海面波涛汹涌,受太平洋和大西洋洋流影响,加上南极极地气候影响,终年强风不断,气候寒冷,航行极其危险,被称为“海上坟场”。
欧洲的世界“尽头”——冰岛
冰岛,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大西洋与北冰洋交汇处的一个岛国 ,地处大西洋中脊上,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属于火山岛。坐标为北纬64度09分,西经21度56分。北极圈附近,与爱尔兰、英国、挪威等国隔海相望,国土面积为103万平方千米,为欧洲第二大岛。冰岛又被称为:“火山岛”、“冰封的土地”、“冰火之国”等。冰岛是被上帝遗忘的地方,一切不可语言的神秘感,景美奇幻无比,犹如梦境 。世界的尽头,终极的孤独之地——冰岛。
有生之年,可以带您的家人去世界的“尽头”看一看,给你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希望你喜欢,谢谢阅读。
如果从地图上看,从地理知识上来说,世界尽头在火地岛的首府,世界最南端的小城乌斯怀亚。它是一个别致、美丽,依山面海而建的小城市,最早建于1870年,1893年设城主要以木材加工、渔业和 旅游 业为主。
如果从人的因素方面来看,我个人认为世界没有尽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我们不学习,不去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那么无异于井底之蛙,我眼中所看到的一切就是世界,所能走到的地方就是世界的尽头。
所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对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来说,世界永远没有尽头。
傻子才会问这样的问题,大哥,你小学是不是都没毕业啊?怎么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啊。我真是服了你了,像你这样的人我还是第一次碰见。我也真的是醉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