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大家印象当中的音乐老师或美术老师,绝大多数都是长相漂亮,而且身材又好又有气质的一些美女老师。虽然年纪大了但气质不会变,很多学生小的时候接触过的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都是这样的形象,本身学艺术类的女孩子确实气质会更出众一些。
潘美玲 文
她,孕育了马友友的生命,也是马友友最初的音乐启蒙人。她,见证了马友友从一个孩童到世界顶级音乐家的整个生命历程。作为誉满全球的天才的母亲,卢雅文说:“在我的心里面,他的善心和真诚,比他拉大提琴的成功更重要。”……
在美国大西洋边一个风景如画的城市里,记者见到今年八十七岁的卢雅文,她在这个美丽而安静的海滨城市里过着恬淡隐居的生活。这个出生于二十世纪初,在亚、欧、美三大洲留下生命足迹,精通中西方古典音乐、法语和英语的中国人,就是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的母亲。
她出生在“东方之珠”的香港,毕业于民国时期南京的中央大学,她在重庆沙坪坝躲过抗战纷飞的战火,在风雨飘摇的动汤时局中离开内战时的中国,在法国巴黎邂逅她的音乐老师马孝骏,在巴黎生下音乐神童马友友和姐姐马友乘,她和丈夫把孩子带到美国纽约,让马友友得以在广阔而自由的舞台上打开无限的发展空间。
音乐家最重要的:同情和关爱
“友友从小就很奇怪,他很顽皮,但是不像别的男孩子一样喜欢枪、打仗。他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卢雅文说有一次带着七岁的马友友和姐姐去中国城买东西,看到有一个小孩站在路边,看着商店里的零食,问马友友的妈妈“这个多少钱”。妈妈着急赶路没有停留,带着两个孩子匆匆走过。这时,马友友拉着妈妈的衣角,对妈妈说:“妈妈,你不买吗?”
卢雅文说:“我以为是友友自己要吃,没想到他却说:‘他是个小孩哎!’我才知道他说的是那个小孩。听到他的话,我的脸都红了,他这么小的年纪,就这么有同情心,我却没有想到。友友教育了我这个当妈妈的。”
“有一次,我们全家的好朋友约翰.若勒博士(John Rallo)带着孩子到我家来跟我先生学琴,若勒博士对孩子很严格,在电梯里,他训斥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好好用功,友友在旁边听到了,眼泪都流出来了,他为自己的小夥伴担心,同情他。”
卢雅文说,马友友从小就充满了爱心,对他人充满了同情和关爱。这是作为一个音乐家,最重要的东西。
上哈佛时,友友注意到住在同一宿舍楼的一个黑人女生,早上从不吃早饭。有一天,他就买了早餐,用塑胶袋把早餐挂在她宿舍门外的把手上,写了一张字条“吃早餐对你的身体有好处。”第二天,那个女生回覆了马友友一个字条,说“谢谢友友爸爸啦!”卢雅文说,马友友对任何人都是这样关心,不分种族和肤色。
“友友也很有孝心,他的爸爸生病住医院,友友排练完,背着琴到医院,给爸爸弹琴。他爸爸临终前很怕死亡,友友就坐在爸爸的床边,给爸爸讲天国的世界和美好,让爸爸不要害怕,然后又跟爸爸讲小时候跟爸爸在一起的美好回忆,让爸爸开心。”卢雅文悠悠地说着过往的事情,脸上满是温馨。
马友友的音乐同行,获得过最多葛莱美奖(二十六个)的著名歌唱家爱丽森.克劳丝(Alison Krauss)有次说:“能够和马友友的艺术才华相提并论的只有他的善良和慷慨。是神造了马友友,马友友被造出来了,神也就收工了。”
音乐是无私的
记者问卢雅文,对小孩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她说,是做人的道理。小孩子学音乐,除了教他们学习音符和技术,更要告诉他们一些道理。她说,马友友四岁开始拉大提琴,姐姐马友乘比他大四岁,拉小提琴。小孩子的天性都很顽皮,他们有时也会争吵。有一天他弹姐姐的音乐,姐姐说:“这是我的音乐,你不能弹。”弟弟说:“这是我的大提琴音乐。”两个人争起来了。妈妈听到,对他们说:“音乐是给所有人的,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大家的。”
大概妈妈的话在孩子的心里扎了根——音乐是无私的,是给大家分享的。马友友和姐姐长大后,一直到现在都在实践着这句话。
马友友成名后,创立了“丝绸之路”乐队,集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人,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
“友友很幸运,他得到很多人的帮助,现在他成功了,他也要帮助别人,成名后工作更加辛苦,通常一个人做四到五个人的工作。他就是想帮助别人,回报这个世界,这是他的使命,他对得起上天给他的恩赐,和所有帮助过他的人。”
马友友的姐姐马友乘也是这样,从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她一边行医,一边与丈夫——古典吉他手麦克.达德普(Michael Dadap)经营儿童交响乐团协会(Children's Orchestra Society),帮助儿童发展音乐的天赋,并给他们提供和著名音乐家同台表演的机会。这个非营利组织是马友友的父亲马孝骏在1962年创立的。
“如果儿童交响乐团协会支出有困难,友友都会举办慈善音乐会,为他们募款,分文不取。”卢雅文说。
马友友的音乐合作夥伴,芮妮.弗莱明(Renée Fleming)美国最顶尖的抒情女高音歌唱家说:“他的人性和他在艺术上的才华、音乐上的造诣是并驾齐驱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启蒙的时代,因为他和我们在一起。”
把心中最美好的东西给别人
在谈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时,卢雅文说,言传身教里面,身教很重要,“小孩子很善于观察,有些东西你不说,他都会看到。”
“很多跟友友共事的音乐家、作曲家,都很喜欢他,喜欢跟他一起做事,观众也喜欢他,喜欢听他的音乐,因为他把心中最美好的东西给别人,这一点跟他爸爸的身教有关系。”她说。
卢雅文说,在法国巴黎时,他们的生活很拮据,靠先生一个人的微薄收入维持全家四口人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先生都会把家里最好的东西留下来,招待朋友。友友都看得见。友友长大后,对朋友、对家人、对观众,也都是这样,他把自己的心拿出来给人家。”
曾担任纽约爱乐首席指挥、伦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和法国国家乐团音乐总监的德国指挥家库尔特.马苏尔(Kurt Masur)说:“我第一次见到马友友的时候,就知道他是一个魔术师,每个人都非常喜欢他的演奏和对音乐的诠释,他也是我见到过最坦诚的人,他的微笑和善意发自他的心底,无论他演奏什么,你听到的音乐都是那么的清新和启迪人心。他走到哪里,就把爱戴到哪里。”
善的教育
有的小孩因为从小练琴,很辛苦,会“恨”琴,马友友是否也有经历过同样的情况呢?
卢雅文说没有:“我的先生是个教育家,很会循循善诱,每次不会让友友练得太长,只15分钟,让他专心地练,因为小孩子顽皮,定力不够,专注比时间更重要。他的爸爸还很会讲故事,吸引小孩,小孩子都喜欢听他讲故事,连外国(西方人)小孩都喜欢听他讲。”
“我的先生从来不会因为音乐而打小孩子的屁股,不让小孩因为音乐而受罚,因为怕小孩心里会留下阴影。如果想让小孩以后做音乐家的话,就不要给他的心里留下阴影。其他的时候,小孩如果不听话,顽皮,可以打屁股。但是如果音乐通不过的话,他的爸爸不会打他,而是‘罚’他写毛笔字,写中国字。但是友友学音乐从来都是通过的,不需要惩罚的。”卢雅文自豪地说道。
“友友很喜欢音乐,假如他爱这个音乐,他听不见你讲话,他耳朵是聋的,听不见外面的,他的精神全部都专注在音乐里面。他从小就喜欢舒伯特、海顿,练起来就不愿意放下。”
艺术的最高境界——简单和自然
记者问,马友友很小的时候,就会拉难度很高的曲子,他的年龄和他对音乐的表现力让世界顶级的音乐家都感到不可思议,他是怎么学习音乐的?
卢雅文说,马友友六岁的时候,他会拉琴让妈妈听,同一首曲子,他有多种不同的拉法,让妈妈听,然后问妈妈“你喜欢那个?”然后问妈妈为什么喜欢那个。
“我告诉他,我喜欢Simple(简单),Simple永远是最好的,不要复杂,自然最好,因为我们中国人讲‘中和’、‘中庸之道’。”她说。“他从小就知道同一个东西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他问我喜欢哪个,我告诉他,他随时都可以改变表现的方式,这是天赋。”骄傲的神情,写在卢雅文的脸上。
有一次,他在茱利亚音乐学院的老师让他和姐姐一起拉舒伯特的奏鸣曲,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难度非常高。友友尝试了很多次,都不能表达出来,他就让妈妈来唱。卢雅文就唱给他听,唱完了,他说:“妈妈,为什么你能做到,而我做不到?”
我说:“你先要理解作曲家的意图,然后把它表达出来,我能表达出来,是因为我的声音是天生的,自然的,不需要练,我就可以自如地运用声音表达自己,而你的cello(大提琴)不是自然的,你需要练习,有了technique(技巧),才能自然地运用它来表达你要表达的东西。你现在表达不出来,是因为你还小,没有足够的technique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后来,马友友苦练技巧,最后终于渐入佳境,大提琴好像变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能够运用自如地表达他的思想和情感,就像妈妈用歌声表达自己一样的自然。
在1982年2月《哈佛》杂志的封面故事中,马友友说:“我的母亲对音乐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她知道什么是美好,她的音乐充满了感情。而我的父亲则偏重理性分析,智慧和技巧。”在音乐方面,父母对马友友的影响缺一不可,好像阴阳和合而成,日月交映成晖,极富感染力。
当今古典乐坛中流砥柱的指挥家,被誉为“古典音乐的票房保证”的世界级指挥家马里斯.扬颂斯(Mariss Ivars Georgs Jansons)曾这样评价马友友:“他集多种品质于一身:才华、音乐的创意、艺术的眼光、广泛的类别、人性的魅力,这些都造就了马友友成为世界顶级的大提琴家和最受人欢迎的艺术家。”这些特质,都和承传了诸多中华传统文化的父母关系密切。
天才的魅力
记者问,马友友在三种不同的文化中长大,又是神童,对他的教育,跟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
卢雅文说:“我的先生在家里都要我们讲中文,他对孩子很严格,友友很尊重中国式的教育方法,但是,因为他出生在外国,他是international的(国际),他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他的发展空间是更广阔的。”
马友友七岁的时候,世界著名大提琴家帕布罗.卡萨尔斯(Pablo Casals)听他拉琴后,立刻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小孩将是改变世界乐坛的力量,他毫不犹豫地把马友友推荐给著名指挥家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让他和姐姐与伯恩斯坦一起在华盛顿DC为甘乃迪总统和夫人表演。帕布罗.卡萨尔斯对马友友的父母说:“你们要好好保护他,尊重他的意见,让他自由。”
马友友从小就很有自己的想法,对爸爸中国式的家长权威,他会尊重,但也会“临危不惧”。“But, Daddy,······”(但是,爸爸),他会陈述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一味的服从。
但是,对于中国传统的美德教育,比如谦虚,马友友的父母是坚持的。马友友谦虚优雅的风度,正是让西方观众着迷的与众不同的东方魅力。
卢雅文说,马友友七岁的时候,有一天母亲带他去看牙医,忘记了路,马友友指出了路在哪里,妈妈问:“你怎么晓得的?”马友友回答说:“因为我是Genius(天才)!”母亲听了大惊,心想:“糟糕了,他在学校里,听到人们这样叫他(小小年纪就跟伯恩斯坦同台为总统表演),他也跟着学,他哪里懂,人一骄傲,还能长进吗?这不完了吗?”
母亲就从容地纠正他说“你记忆力不错。”说他是记忆力不错,就是为了告诉他,他不是“天才”。虽然母亲不愿意别人称他的儿子为天才,但是人们还是认为马友友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电视和广播主持人塔维斯.斯麦利(Tavis Smiley)曾经不无感慨地说:“马友友是个天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我看来,他在音乐方面的才华并不是他最了不起的秉赋,而是他对人性的关爱,最让我折服。我相信心与心的沟通,马友友的心灵充满了爱的恩典,所以当你听他的音乐的时候,你就能感受到他的心。”
超越时空的人性
作为一个母亲,对誉满全球的天才儿子最喜欢什么?“在我的心里面,他的善心和真诚,比他拉大提琴的成功更重要。”卢雅文说:“因为他是我的儿子,不是一个机器。Cello(大提琴)是他的爱好,他是利用Cello,传播他的爱心,我最爱他这一点。””
卢雅文说:“我已经快九十多岁了,以前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过这个,今天讲出来,是觉得会对别人有好处,对后来人有好处。总有一天,马友友的时代会过去,友友也说,‘再过一些年,人们也许就会忘记我。’”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生命是很短暂的,但是美好的音乐和人性的光辉却会流芳百世千世,就像十六世纪的巴洛克时代的巴哈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精神,到今天还在影响着、启迪着二十一世纪的人们。
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和善念
马友友曾说过,对他影响最深的是已故世界著名大提琴家帕布罗.卡萨尔斯(Pablo Casals),因为卡萨尔斯说过这样的话:“我首先是一个人,第二是音乐家,第三是大提琴家。”
马友友的伯乐与偶像——大提琴家帕布罗.卡萨尔斯说过:“我首先是一个人,第二是音乐家,第三是大提琴家。”对马友友影响深远。(AFP)
作为一个人,帕布罗.卡萨尔斯以充满人性的关爱,坚定地支持西班牙的民主和自由,反对佛朗哥独裁政权。他曾说:“我们都是树上的一片叶子,这棵树就是人性,如果没有了树,叶子也无法存活。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良知和善念,根据心中的善念所做的决定,是这个世界最需要的,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需要勇气,有了勇气,一个人就可以听见心中的善念在召唤。”
也许,马友友也希望被人们记住:他首先是一个充满了人性的人,其次是一个世界知名的音乐家,然后是一个杰出的大提琴演奏家。
2009年,马友友的母校哈佛大学邀请马友友参加纪念联合国人权宣言六十年的活动,哈佛大学教授,人文中心主任贺米.巴巴尔(Homi K Bhabha)说过这样一段话:“人权不只是停留在一个理念和意愿上,就像音符一样,它只有被诠释,练习和演奏成音乐的时候,它才真正能把人性的自由从个人的权利转化成普世价值,当我们见证人权精神的时候,马友友和他的同行们将用他们的音乐穿过历史的沉默,让人们在克服恐惧中看到光明和希望。”
这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这是一个缔造未来的时代,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音乐家们也可以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一样,用深厚的人文情怀谱写人性的光辉。
作为影视圈的一线明星,47岁的周迅和与其相差十多岁的新锐乐手传出绯闻,他们牵手的画面让人感觉有点甜,而素来在感情里坦坦荡荡的周迅,这次的恋情也被认为其择偶的审美回到了一如既往的品味,看来她对于音乐人还是无法抗拒。
周迅和卓越卓越——四川人,1987年出生,比1974年出生的周迅小了将近13岁。然而,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乐队吉他手,怎么就跟周迅扯上关系了呢?
2020年12月23日,周迅在几乎毫无征兆的状况下,突然在网上宣布与结婚多年的高圣远已经离婚。也就在同一年的7月,周迅参加了一个跟她作为演员这个职业关系不太大的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第二季》。而卓越所在的“马赛克乐队”也参加了那节目,并闯进了年度总决赛,获得了第7名。
虽然卓越在这个节目里的表现也算可圈可点,甚至还惊艳到了一些观众,可是在那个时候,没有人会把他跟“影后”周迅联系在一起。哪怕在一年之后,有媒体拍到了周迅现身南京观看马赛克乐队的演出,曝出周迅感情的绯闻,很多网友们仍然表示不太相信。
关于卓越其实,卓越的故事也挺传奇的。16岁那年,还在一所私立高中念高二的卓越,因为学校的音乐老师要组建一个乐器班,而正式开启了他的音乐之路,并且自此之后就深深地迷上音乐和乐器。然而,卓越还不仅仅只是家境不错,他的才华也很不错。早在念高二这一年,卓越就把自己的音乐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年,卓越不但很快地学会了架子鼓和吉他,还创作出了他的第一首原创歌曲,成为了他们学校的校歌。也就在这一年,卓越和几个经常排练歌曲的朋友组建了马赛克乐队的前身——GT6乐队,2008年GT6乐队正式改名为马赛克乐队。
更为厉害的是,GT6这样一支中学生组建的校园乐队,在他们的高中时期就独立发行两张专辑《1095》和《The Color The Year》。如此出色的音乐才华,高中毕业后的卓越能够顺利地考上四川音乐学院,倒也没什么让人感觉惊讶的。
比较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卓越仅仅只在四川音乐学院里面待了一个月,竟然就选择休学了。然后在第二年,他更是直接选择退学了。事实上,在马赛克乐队里,卓越虽然不是主唱,只是吉他手,但却是最招女粉丝们喜欢的那一个。而那些女粉丝,应该也包括周迅在内吧。
结语虽然周迅比卓越的年龄要大了将近13岁、虽然周迅的演艺事业比卓越好上好几倍、虽然周迅还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可是在感情的世界里,只要两个人是真心相爱的,再多的“虽然”也能被打败。
她在去年12月14号是在上海大剧院举办了独奏音乐会,但是由于郎朗、李云迪上海独奏音乐会的前后“夹击”,加上她在国内并不是非常出名,所以她的光芒有点被那两位帅哥掩盖了一下下,目前没有见到关于她的音像资料。
我的朋友有幸观看了她的演出,都说她演奏的《黄河奏钢琴协奏曲》和《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还是非常棒的,中国的是中国的味,西方的是西方的感觉。
拍卖3架钢琴捐给希望小学虽然是好事,但是有的人怀疑是作秀,多少有点负面影响。
李谷一老师如今年纪真的不小了,但是她的声音却依旧十分的清澈嘹亮。尤其是每年的春晚上面,都少不了李谷一老师的歌声啊。而从春晚到如今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如果说谁是在春晚表演时间最长的人,还真的是非她莫属了。甚至李谷一老师的歌声陪伴了很多人长大,度过一年又一年啊。但是除了春晚,平时的李谷一还是十分低调的。
李谷一出生在书香世家,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她跟着父母一直生活在美丽的云南。因为父母的影响,她从小就是个学霸。父母对她的教育是比较宽松的,但有一点就是自己的权利要敢于去捍卫,同时也要做到尊重别人。后来他被一家戏剧院看中了,就当了一名演员。在这家戏剧院里面待了三年之后,她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做一名演员,而是更加喜欢唱歌,于是就准备转行业。
李谷一的事业是成功的,可是她的感情生活并不是很顺利。李谷一曾经历过两段婚姻,第一段婚姻就是和自己的老师金铁霖。金铁霖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歌唱家,还是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李谷一师从金铁霖,可以说李谷一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金铁霖的教导。
而李谷一就是在跟着金铁霖学习期间,两人产生了感情,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但是婚后李谷一并没有为金铁霖生下一儿半女,更遗憾的是两人婚后没多久就离婚了。离婚之后,金铁霖又娶了小自己21岁的音乐老师马秋华,两人婚后生下了儿子金圣权,如今儿子也从事音乐事业。
对于这位演唱家,相信也有不少的朋友听说过,他不仅自己很有实力,也带出了不少有着不凡实力的学生。像是宋祖英、李谷一等歌唱家都是他的学生,给他也带来了不少的荣耀,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金铁霖的学生唱过的有名的歌曲有《在希望的田野上》《好日子》《爱我中华》以及《小白杨》等等,太多了,金铁霖将中国的民歌推上了国际舞台。
然而相比较于这位男演唱家的成就,他的情感生活却并不那么顺利。他在教导弟子之时和自己的学生李谷一产生了情感,之后两人也在一起了。对于这样的一段恋情有不少的朋友是很反对的,但是这两人似乎认定了对方,最终还是结婚了。只不过后来两人很快又分开了。
离婚之后,金铁霖又娶了小自己21岁的音乐老师马秋华,两人婚后生下了儿子金圣权,如今儿子也从事音乐事业。而李谷一在离婚后也同样遇到了自己的一生最爱,他就是肖卓能。
肖卓能是开国大将肖劲光的儿子,他也是李谷一的铁杆歌迷。这么多年来,只要李谷一开演唱会,他都会抽出时间去观看,而还经常为李谷一加油打气。当然,此时的李谷一并不知道肖卓能是谁,后来经过肖卓的努力两人走到了一起。
两人婚后,肖卓能依旧非常疼爱她。更幸运的是,两人结婚一年就有了一个女儿,取名肖一。被问及名称含义,两人带着炫耀和甜蜜的口吻说:“双方的名字各取一个字,同时代表我们爱对方都是一心一意。”两人也确实做到了相伴一生,相爱一生。
李谷一作为知名人物,精力的大部分都用在事业上,很少照顾自己的家庭,聚少离多的问题又一次出现。肖卓能却从不抱怨,而是默默地承担起照顾孩子和家庭的重担。不仅不让她操心家事,甚至会抽时间替她打理事业。
尽管因为事业而失去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机会,但倘若放弃事业回归家庭,观众们就会失去一位杰出的歌唱家,李谷一也会失去她心爱的梦想。世上事,难两全,但愿晚年回归平淡后,李谷一能多多体会到寻常人家含饴弄孙的幸福。
但是因为肖卓能家庭背景的原因,很多人对李谷一的这段婚姻表示质疑,但是婚后幸福的生活对那些质疑之声最大的反击。李谷一和肖卓能婚后一年,两人便有了爱情的结晶肖一,肖卓能不仅不让李谷一做家务,让她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还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妥妥的一枚暖男。
刚开始,瑛媛再练歌,然后善敏去找瑛媛,在这时,瑛媛爱上了善敏,在善敏走的时候看见音乐老师,其实,音乐老师刚和瑛媛分手在瑛媛死后,总是进入自己的回忆,但她不愿回忆生前自卑或者是伤心地事情,所以,所有的记忆都是美好的,在善敏帮助瑛媛调查她是被谁杀害的同时,另一个能听见瑛媛声音的女生崇安告诉善敏不要接近瑛媛,鬼都是一样的,在最后,音乐老师也死了,实际上就是瑛媛杀害的,杀害音乐老师的理由和音乐老师分手的理由一样,她认为音乐老师背叛了自己,因为音乐老师从前也有个恋人,瑛媛一直可以听到她的声音,因为她们有着共同的音色。(在听音乐老师拉的大提琴romance的时候,有一个唱歌的声音,可以证明音乐老师是被瑛媛杀害的)之后,善敏,瑛媛,崇安面对面了,这也就是全校学生听到瑛媛声音的片段,这也是全片的高潮,此刻的瑛媛,面对另一个自己,才发现生前死后自己做了多少坏事,她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欲望----要继续活下去,而面对这个问题,最大的障碍就是崇安,因为她让善敏远离自己,所以,她先杀了崇安,最后附在善敏身上,在片尾,善敏对着镜子说“善敏,我爱你”而声音却是瑛媛的,而后,善敏又对母亲说了和瑛媛对母亲所说的相同的话语“妈妈,等我毕业,我拿到驾照,就带你去······”(这点充分证明善敏被瑛媛俯身)字幕滚动,崇安在诉苦,虽然听不到她在说什么(证明学校再也没有人能听到鬼声)但从她的表情来看,她-也要活命,怪谈将继续轮回。此片讲述了人的两面性,实际上,最后这种两面性终究会害了自己,就像瑛媛被另一个自己杀害一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